1. 旅遊資源評價及其方法
1.「三大價值」的評估:
三大價值指風景資源歷史文化價值、藝術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
①歷史文化價值:屬於人文旅遊資源范疇。評價歷史古跡,要看它的類型、年代、規模和保存狀況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例如河北省趙州橋,外觀很平常,但它是我國現存最古的石拱橋,也是我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其它三橋是潮州湘子橋、山西娘子橋、福建洛陽橋),在世界橋梁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有較大的歷史文物價值。類似這種例子的評價在我國還多得很。如「五嶽名山」,「四大佛教聖地」,「四大石窟」,「江南三大古樓」(岳陽樓、黃鶴樓、騰王閣),「中國十大古剎」,「廣東四大名園」(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番禺余萌山房、佛山十二石齋),「東北三大名山」(醫巫閭山、千山、長白山),我國「文房四寶」(歙硯、徽墨、宣紙、湖筆),我國封建時代「四大書院」(嵩陽、睢陽、白鹿、嶽麓),「我國三大民間年畫」(濰縣楊家埠木板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我國「三大古建築群」(故宮、沈陽故宮、曲阜孔府),中國「四大回教古寺」(杭州鳳凰寺、揚州先鶴寺、泉州清凈寺、廣州懷聖寺),中國「三大戒台」(北京戒台寺、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中國「四大銅亭」(昆明、武當山、峨眉山、北京),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京杭運河、靈渠、都江堰),中國「古代四大名船」(沙船、烏船、福船、廣船),嶺南四大叢林(鼎湖山慶元寺、韶關南華寺、潮州開元寺、廣州光孝寺),中國八大菜系(山東、四川、江蘇、浙江、廣東、湖南、福建、安徽),「河北四寶」(趙州橋、滄州石獅子、定州了敵塔、正定大銅佛),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中國三大著名工藝品」(福州脫胎漆器、北京景泰藍、景德鎮瓷器),中國四大名雕(浙江青田石刻、福建壽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四川廣元白花石刻),中國四大碑林(西安碑林、焦山碑林、黃庭堅碑林、閩南碑林),「江南園林三大名石」,中國道教「十大洞天」(王屋山洞、翻山洞、西城山洞、西玄山洞、青城山洞、赤城山洞、羅浮山洞、句曲山洞、林尾山洞、蒼括山洞)等等。
除了這些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的歷史文化古跡外,許多風景名勝區還有不少題記、匾額、楹聯、詩畫、碑刻等,它們既是觀賞的內容,也是珍貴的歷史文化藝術。如岳陽樓,只因宋代范仲淹寫了一篇有哲理、有意義的《岳陽樓記》後,使這座江南古樓名揚四海,無人不曉。
可見,古跡的歷史意義是評價歷史文物價值的主要依據。我國公布的國家級、省級、地區級、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是根據它們的歷史意義、文化藝術價值確定的。一般說來越古、越稀少,越珍貴;越出於名家之手,其歷史意義越大。
②藝術觀賞價值:主要指客體景象藝術特徵、地位和意義。自然風景的景象屬性和作用各不相同。其種類愈多,構成的景象也愈加豐富多采。主景、副景的組合,格調和季相的變化,對景象藝術影響極大。若景象中具有奇、絕、古、名等某一特徵或數種特徵並存,則旅遊資源的景象藝術水平就高,反之則低。例如華山以險為絕,泰山以雄為奇,廬山瀑布最著名,峨眉山三大自然景色(日出、雲海、寶光),雁盪山四大奇觀(峰、瀑、洞、石)和「三絕」:(靈峰、靈岩、大龍湫瀑布),莫干山三勝(竹勝、雲勝、泉勝),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台灣九華山三大奇景(一線懸崖、平沙流水、幽谷垂瀑),阿里山四大美景(林濤、雲海、櫻花、神木),北京大覺寺六絕(二龍戲珠、遼代古碑、碧韻清石、千年銀杏、老藤寄柏、明清玉蘭),青海塔爾寺三絕(酥油花、壁畫、堆綉),黃山四絕(怪石、奇松、雲海、溫泉),蘭嶼三寶(蝴蝶蘭、海芙蓉、桂圓樹),大理風光四絕(蒼山白雪、洱海明月、林寨院落的繁花、沁人心脾的下關風),桂林四絕(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蘇州二絕(園林、水巷),衡山四絕(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太原晉祠三絕(難老泉、侍女像、齊年柏),泰岱旅遊區四大特色(泰岱之雄偉、泉城之秀麗、孔府之建築藝術、嶗山之礦泉仙境),濟南三勝(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全閩二絕(鼓山、旗山),川中四絕(夔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浙江海鹽二絕(日月並升、海寧觀潮),五台三勝(台懷白塔、菩薩頂、佛光寺),佛光寺四絕(建築、唐塑、壁畫、墨跡),小孤山四象(南看象筆、西看象大吊鍾、東看象太師椅、北看象騰雲駕霧的青龍)等等。此外各地還有八景、十景、十二景、二十八景等。這些奇、絕、名、勝都是對風景旅遊資源藝術景象的高度評價。評價時有三種比較方法值得注意:第一是地方色彩的濃郁程度,即個性的強弱程度;第二是歷史感的深淺;第三是藝術性的高低。旅遊地學家要善於運用上述原則,確定其藝術觀賞級別和價值。
③科學考察價值:指景物的某種研究功能,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教學上各有什麼特點,為科教工作者、科學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現場研究場所。我國有許多旅遊資源在世界和中國具有高度的科學技術水平,獲得了中外科學界的贊譽。如北京在旅遊資源方面,不僅數量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而且許多是全世界、全國最富科學價值的文物古跡。據統計,北京居世界第一位的旅遊資源有7項,居中國第一位的有42項。其中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24項,市級165項,縣級450多項,清查登記的文物7309項。這些旅遊資源,科技價值涉及數十個專業,可供國家從事不同專業的科教工作者作為研究考察的對象。由於這一原因,國內外許多名家對它作了高度的評價,如稱其為「中國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首」,「地球北緯40°地帶經歷三千年而不衰的都城」、「北京古城設計勻稱明朗,是世界奇觀之一,是一個卓越的紀念物,一個偉大文明的頂峰!」「北京是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北京是世界上最富有魔力的三個城市之一,是記錄時代的城市」、「北京是我國旅遊資源薈萃之都,是中國古文化的一部網路全書,是一座中外難得的歷史文化寶庫,是世界任何大城市無與倫比的」。古都西安旅遊資源的科學研究價值也很豐富多采。這里從公元前11世紀始建都,先後經西周、秦、漢、西晉、隋、唐等11個朝代,歷時長達1100多年,成為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古都。西安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歷史文化古跡的豐富性。近年在西安附近秦始皇陵發現的兵馬俑,規模之大,壯觀之舉,都是史無前例的,被人們稱為「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世界第八奇跡」。它是研究歷史、雕塑、軍事、美術的科學園地。
2.三大效益的評估:
三大效益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經濟效益主要包括風景資源利用後可能帶來的經濟收入。這種評估必須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和縮小。因為它是風景區開發可行性的重要條件。社會效益指對人類智力開發、知識儲備、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它可以給遊人哪些知識、賦予何種美德,這些都需要進行科學的評價。環境效益指風景資源的開發,是否會對環境、資源導致破壞。旅遊地理學家可以通過綜合考察,分析各種利弊條件,對風景區的環境效益作出評估。關於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已在第三章中講過了,此處就不再贅述。
3.「六大條件」的評估:
旅遊資源的開發,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可行性的條件基礎上。這些條件最重要的是六個方面,即:景區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景物或景類的地域組合條件;景區旅遊容量條件;施工難易條件;投資能力條件;旅遊客源市場條件。
①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地理位置是確定景區開發規模、選擇路線和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風景的類型和特色。而且影響旅遊市場客源。例如位於北緯53°的黑龍江漠河鎮,由於太陽高度角在全國最低,冬長夏短或基本無夏的氣候條件,使之具有中國獨具一格的旅遊風景資源,如觀賞白夜、極光等,被人們譽為「北極村」、「不夜城」。位於南海北部灣畔的廣西北海市(北緯21.5°),因處於南亞熱帶,一年之內有三季(春、夏、秋)可以進行海水浴,開放時間比我國大連、北戴河長4倍,是我國少有的冬季避寒度假勝地,被人們稱為「南方的北戴河」。位於河西走廊的嘉峪關,因交通位置的重要,在歷史上曾是兵家必爭之地,「絲綢之路」的要站。這里有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如長城關樓、峰火台、古陵墓、摩崖石刻等。在地理環境方面,由於它處於祁連雪峰北面的乾旱區,所以在旅遊方面可以考慮開發冰川雪景等項目,使之具有不同於其它地方的旅遊區。
但是,這些旅遊區的開發工作,絕不能只考慮其景觀特色。因為旅遊景觀雖好,而地理位置太偏遠,路途交通費用過大,時間過長,也會直接影響旅遊客源市場。例如漠河旅遊區的觀覽最佳時間是在夏至前後短暫的幾天,遊人相對比較集中,但數量不會很多。北海游區,可以長年舉辦旅遊活動,旅遊規模和條件比黑龍江漠河要優越,但因離我國最大的客源市場相距甚遠,故旅遊活動比外國遊客進出我國比較方便的廣州、海南島會略遜一籌。嘉峪關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比漠河、北海好,所以到此觀光的遊客也比較多。以上三地及其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的比較,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旅遊點的「可進入性」很大程度取決於優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一個旅遊區景色再美,但交通不便,行程困難,那也很難招徠遊客。可見位置和交通條件是評價旅遊區開發的首要條件之一。
②景象的地域組合條件:是評價旅遊資源又一重要指標。風景名勝固然馳名,但地域組合分散,景點相距遙遠,或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可進入性差,就大大降低了它的旅遊價值,也影響了它的開發程序。例如桂林之所以成為著名的旅遊區,就是因為桂林的風景點相對地比較集中,又有灕江環繞,山水組合成渾然一體的風景區,加上可入性條件好,故桂林旅遊資源觀賞價值高。四川興文地區,是我國新發現的「石林洞鄉」,岩溶風光很美,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景點分散,又缺乏象灕江那樣聯系各景點的水上交通線,人們從東部地區進入,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與旅費,從而影響了它的旅遊價值。
……
2. 急急急!!!泰山特色旅遊資源是什麼
特色: 泰山神與碧霞元君
泰山神,又叫「東岳大帝」,山神原來並無封號,以山為名,至唐玄宗東封泰山時,始封泰山為「天齊王」後加封至「天齊大生仁聖帝」。於是泰山由山變神,由神變王,由王再升為與天相齊的帝君。泰山神被歷代帝王吹捧到無可復加的地步。明太祖登基後,改革封禪制,把泰山神的一切封號都去掉了,但東岳大帝的稱呼仍歷代沿用。由於泰山神的神威上通天庭,下連地府,致使歷代帝王接踵朝山,紛紛拜倒在東岳大帝的足下,乞求保佑,因此歷代對泰山神偶像也倍加重視,屢經修飾。現存岱廟的泰山神是1984年重塑的。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說,男子得仙稱「真人」,女子得仙稱「元君」。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臨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紅裙,所以全稱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自宋真宗封泰山後,泰山神由興而衰,隨之泰山神女漸漸取而代之,到明清時,她竟然成了「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的泰山女皇了,其元君廟也遍及全國,到泰山朝拜元君的民間宗教活動愈演愈烈,歷代不衰。
特色: 五嶽之尊
泰山與衡山、華山、嵩山、恆山並稱為五嶽名山,高度屈居第三,排名卻為第一,獨負「五嶽之尊」盛譽,千年不衰。
泰山巍峨雄偉,峻拔壯觀,有拔地通天之勢。自古人們便認此為崇高偉大象徵,而仰慕之。因地處東部,泰山故稱「東岳」。東方為太陽最早升起之地,古人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有「五嶽之尊」美稱。泰山古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軍事要地,鄰近是燦爛的齊魯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發源地,古代大批傑出政治、軍事、思想家誕生地。
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故歷代帝王爭相尊崇之。從先秦72君至明清,4000年中,有數以百計的帝王之使臣朝拜祭祀泰山。尤其自秦始皇東巡「登臨泰山,周覽東極」,大舉封禪活動後,歷代帝王更是或親赴或派使臣紛紛登泰山祭祀封禪。泰山腳下的岱廟就是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歷代文人名士也紛至沓來,孔子、司馬遷、張衡、李白、杜甫,都為之留下了不朽之作。
封建帝王封禪設祭、文人名士吟哦題詠,為泰山留下了大量歷史文物和古跡,使得這座東方名山,巍峨中寓文秀,雄渾中透纖麗,愈發名聲大振,「五嶽之尊」譽冠至今,成世人嚮往勝地。
特色: 中華文化山
泰山,是著名的中華文化山,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華夏歷史文化的縮影。
早在5-40萬前的石器時代,泰山就有人類活動。5千年前,泰山的南北麓,就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繁榮地區。相傳遠古時有72位君主來泰山巡狩祭祀,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至明朝歷代帝王,先後有12位皇帝,都親臨泰山封禪祭祀,其中漢武帝曾八至泰山。春秋的孔子,漢朝的司馬遷和司馬相如,晉朝的陸機,唐朝的李白和杜甫,宋朝的蘇轍等名人雅士也紛至沓來。帝王名士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贊頌泰山的詩詞、歌賦,亦多達一千餘首,朝山覽勝賦詩擬文形成2500餘處泰山刻石,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藝術博物館。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中國最早的碑制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宋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其規模之大,品種之多,構景之巧妙,藝術之精湛,是天下所有名山無可比擬的。
泰山現有舊遺址97處,主要為烏珠台智人化石、大汶口文化等遺址。古建築尚有58處,其中較為完整的有25處,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其中岱廟、普照寺、王母池、紅門宮、壺天閣、碧霞祠、玉皇頂等古代建築群,是古代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的縮影。
泰山,是中國古代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之一,是融自然文化遺產為一體的世界名山。
3. 論文:泰山如何發展旅遊資源
總論與展望
1, 加強森林公園建設,保護森林資源
自然環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態系統組成的,必須保持相對平衡.森林是陸地最大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重要樞紐,對於地上,地面,地下環境有多方面的影響,如果把森林看做單純的木材生產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奪式的經營,不顧植被具有極為重要的防止環境惡化功能(涵養水源,保護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維護生態平衡等等),那麼最終破壞森林的惡果將是人類自身的災難.從古巴比倫王國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溫室效應,無不證明了一這點.
森林公園則是在社會文明的發展中形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經濟系統,是以人類,生物和環境的協同發展為原則,以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為宗旨,它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即滿足當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發展,又要保護生態環境,不對後人的發展構成危害.這就為在此基礎上開展各項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區域環境.1982年,我國建立了第一個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她以神奇的地貌和優美的環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園的風姿,為中國的生態旅遊開創了一個成功的範例.截至1996年底,全國已建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811處,年吸引遊客達5000多萬人次.隨著森林公園旅遊人數的增加,旅遊活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必然產生矛盾,引起諸如土壤,植被,水質和野生動植物的環境問題.另外我國森林公園大都是在國有林場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因經營方式的轉變,這就帶來了一個更新觀念和提高對森林價值和生態環境的再認識問題.因此,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加強森林公園建設是保證生態旅遊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中國資源的保護應注意以下兩方面:
(1) 加強生態管理,使之持久協調發展
森林是一個整體,森林除木頭外,還有許多其它物種,它是一個由許多成份構成的復雜系統.如果把森林看做單純的木材生產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奪式的經營,那麼我們采了木頭,卻惡化甚至是毀滅了其它資源的生存環境,得不償失.當然也不能發揮森林資源的全部效益.但我們保護森林,並不是完全任其自然.自然森林也會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滅,也是浪費資源.所以在不過度改變森林結構的前提下,進行采大留小有計劃,有選擇的開采,以實現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2) 嚴厲打擊森林犯罪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林業局,公安部,監察部聯合發出《關於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專項斗爭的通知》,經過全國各級森林公安機關和各部門的艱苦努力,打擊處理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收回了一批被毀壞和被長期佔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國森林公安機關共查處各類森林和野生動物案件26369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8131人,其中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為國家挽回了直接經濟損失2928萬元,收繳木材46351立方米,野生動物209365頭(只),收回林地58305畝,取得顯著成績.但是,林區治安的幾個突出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一些基層單位,幹部法制觀念淡薄,毀林開荒,亂占林地的現象仍時有發生;犯罪分子在嚴打鬥爭開展後仍頂風作案,如雲南省昆明市現每月從市區運往外省的保護動物仍在1噸左右;盜伐,哄搶國有林木,非法運輸,銷售木材在一些地區仍很嚴重;有些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打擊森林犯罪力度不夠.因此針對上述情況,要加強森林立法工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依法保護森林.只要我們按照法律嚴格執行,加大打擊力度,森林建設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2, 統一規化,有序開發
做好旅遊開發規劃,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這不僅是使開發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預防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編制旅遊區總體規劃時,必須對旅遊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以便針對開展旅遊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行足夠的准備,並採取積極措施,消除或減少污染源,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測.為保證生態旅遊的環境質量的高品位,旅遊區的有關建設必須遵循適度地有序地分層次開發的原則,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有損自然的開發行動.每個項目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自然之美,對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費等刺激經濟增長的項目堅決制止.經濟開發可以在風景區以外的廣大土地上進行.即使是配合風景區的旅遊,其主要服務設施也完全可以在風景區外圍建設.古今中外名山,風景區和國家公園都是精神活動的場所而非經濟場所.我國古代,五嶽山下都設有"鎮","鎮"就是專門提供服務設施的.宋代規定泰山的外圍7里內"禁樵採".元代規定40里外的徂徠山禁止砍柴,都是為了保護泰山.美國規定商業開發要在國家公園以外的地方,其黃石國家公園自被發現建立後,不僅禁獵,禁伐,而且陸續遷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著.德國阿爾卑斯山國家公園的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公園內並無一條索道,若干條索道都是設在公園之外的.這些發揮功能區分,區內觀景,區外經商的優良傳統,我們可以借鑒.如將旅遊設施建在山腳下,山上不修索道,這樣游 人勢必在山腳下的賓館住宿,當地賺取住宿費和餐飲費肯定高於索道費,而且遊人分散於各處,大大緩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頂過分擁擠.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指導下,現有的生態技術,資金條件以及人們的環保意識還達不到維護生態平衡要求的情況下,必須將寶貴的生態資源留給子孫後代,而不是開發殆盡.旅遊區的環境容量問題,應加強研究,在旅遊區的環境容量未確定之前,必須控制旅遊業的發展速度.對一些重點保護的景區,必須防止太多的遊人進入,即使是一般旅遊區,也應嚴格控制超容量吸引遊人.因為,環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壞容易修復難,一旦旅遊超過了環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環境破壞,再來治理就十分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3, 增強環保意識,強化法制觀念
鑒於旅遊作為一種產業對環境的特殊影響和累計性的破壞,生態旅遊一定要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嚴格執法和遵守我國的《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與旅遊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並針對旅遊業對環境影響有潛在性,持續性和累計性的特點,增加補充規定.如增加對旅遊的環境保護稅收,用於修復被損環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遊有關部門應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例如對生態保護區的開發,要根據環境法律,規定哪些部分嚴禁開發,哪些部分可以開發以及開發的規模,開放的季節和可接待的人數等等.又如規定哪些地區禁止帶火種,禁止狩獵和毀壞林木,禁止遺棄垃圾和生活用品.對違法侵害自然資源者,加大執法力度,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思想意識比法規更重要.我國在生態旅遊的生態規劃和生態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遊業主要以盈利創收為目的,不少旅遊區根本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就開始營業.在旅遊景點,很少設立宣傳生態意識的宣傳欄,導游們的導游詞中也很少觸及生態道德教育的問題.而且,旅遊業的幹部及導游中大多數人也未接受過系統的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因此,我們在倡導生態旅遊時,必須樹立生態保護第一的思想,加強宣傳教育,轉變全民觀念.具體做法一是要通過立法,把對旅遊區的環境影響評價及對策真正落實到每一個景點,並要求所有的旅遊管理人員,導游都必須經過系統的生態教育;旅遊業是無煙工業","旅遊資源可再生"的觀念以及對旅遊開發的環境效應評估認識不足的現象,切實把旅遊環境當成旅遊業的生命和形象.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把發展旅遊業的目標與立足點建立在保證當代和幾代,幾十代人的旅遊需要上,並以這種思想觀念為指導,做好環境保護的各項具體工作.二是把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納入國家教育計劃,在小學,中學和大學國情教育中增設這方面的教育內容.使我們的子孫後代從小就開始重視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愛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使生態善惡觀,生態良心,生態正義,生態義務成為青年的自覺行為和道德規范.三是充分利用旅遊這一生動活潑的大學校,使生態旅遊的全過程,成為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的全過程.使旅遊者在大自然中喚起綠色的激情,綠色的愉悅,綠色的思考,體驗大自然的諧;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達到熱愛自然,師法自然,啟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使每一個人旅遊者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保護自然的小事做起.
4. 請你說說泰山在旅遊方面擁有哪些旅遊價值,並對每一價值作一些簡單說明
泰山為中國五嶽之首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又有著天下第一山之稱,地處山東中版部,北倚權濟南,南陵曲阜,東聯淄博,西瀕黃河,總面積達426平方千米,
泰山山勢雄偉景色秀美其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可以這樣說,泰山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同時也是我國佛教,道教兩教的興盛之地,並且他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所以說泰山不僅作為旅遊資源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並且傳承,我佛,道兩教有著更為重要的歷史意義,並且泰山石刻,為我國的建築石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價值。
另外,泰山,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自然形體在歷史長河中,與政治,世俗等相互影響!
5. 泰山的人文旅遊資源
以旅遊資源的成因或其屬性分類,可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和社會資專源三大類型。自然旅屬游資源是指地貌、水體、氣候、動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構成的、吸引人們前往進行旅遊活動的天然景觀,具有明顯的天賦性質;
6. 華山和泰山旅遊資源和旅遊角度的比較
對華山旅遊很了解,對泰山旅遊不了解,不過我知道泰山的旅遊比華山做的好的多內,各有容各的特點。
旅遊資源來說按說是五嶽之一,起點相差不遠,可是發展卻相差十萬八千,泰山養活了多少當地旅行社呀!華山當地有多少家旅行社呀!
如果說旅遊角度,我認為泰山的看日出的團推的很好,華山就少多了!深度旅遊,特色旅遊做的太差了!
其次是觀念!陝西人總比山東人慢半拍!
我希望華山能夠多多縮短和泰山的差距!
7. 泰山旅遊資源發展狀況
應該是比較疲憊,迫於應付。收入主要是門票收入,大多是一日游,吸引力不大。沒有特色,吃老本。
8. 泰山旅遊資源有什麼特點
地點 扇子崖 傲來峰 黑龍潭 桃花峪 ……
可以買個地圖看版看 http://www.mount-tai.com.cn/ 泰山旅權游官網
可以去看看
9. 我最近去泰山旅遊,感觸頗深,寫了一首詩,大家來瞧瞧怎麼樣希望能得到詳細的評價!(我准高一)
總體來說不錯。這么小的孩子,能夠寫出這樣的詩,難得。建議你分成幾首,去的路上,上山,南天門附近、觀景台等等。主要因為詩太長,就很難押韻。分開寫,比較好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