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智慧旅遊的發展中有哪些機遇
目前,支撐智慧旅遊的技術及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熟和完善,相關政策環境版日益優化,智慧旅權游正迎來蓬勃發展的好時機。總的來說,有以下三個機遇:
(1)基礎設施條件成熟
物聯網進入建設新局面;
全網營銷形成規模;
3G,4G時代的到來,以及即將到來的5G,極大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2)智能終端設備普及
至2016年,中國市場智能終端數量超8億台;
互聯網用戶突破7.3億,並且仍然保持迅速增長趨勢。
(引用來源:《旅遊行業分析報告-智慧旅遊行業的未來機遇(九天達股份發布)》)
(3)政策環境支持
2009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
2011年,國際旅遊局提出要實現國家旅遊業發展戰略目標;
2014年,國家旅遊局將其定為「智慧旅遊年」。
⑵ 怎樣看待智慧旅遊發展前景
智慧旅遊強來調的是在於源資源如何轉換為服務 ,而現在人們的服務過多的是依賴於信息技術提供的,不是人情味的真實體現。
過多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其實也是在破壞生態,只有當人們不再感到到各種信息技術提供所謂的服務的時候,而是真正的融入景區環境中,智慧旅遊就真正做好了。
⑶ 智慧景區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智慧景區是智慧旅遊的分支,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而衍生出來的全新理念。2014年為「智慧旅遊」元年,同時也開啟了景區的智慧化建設。截至2016年底,全國景區景點數量達到22萬個。其中,A級景區超過7000家,國內共有250家旅遊景點被評為了國家5A級景區。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景區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與新技術接軌,打造智慧+景區,才能擁有市場,吸引遊客,獲得盈利。
目前,智慧景區的發展主要採用技術+的方式,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促成景區更新迭代。從對象而言,智慧景區以遊客和景區為中心進行工作的開展。
遊客是景區收入的來源,是景區的主要服務對象,遊客體驗則是對一個景區形象的考核指標。因此,智慧景區圍繞遊客體驗,在入園、游覽、線路、營銷等各方面都「改頭換面」,旨在為改善遊客體驗,讓遊客做到輕松出遊,免於信息、交通、購物、住宿等方面的困擾。具體來說,景區採用了<票務系統>、導覽系統、數據分析系統等軟體設施,同時使用閘機、觸摸屏一體機、手持檢票機等硬體設施,全方面打造無障礙體驗。
從景區而言,智慧+的理念在於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成本包括員工開支、工作效率等,收益則從門票經濟擴展至周邊經濟,延長產業鏈。舉例來說,單個景區為節省成本,首先就得考慮用機器替代人工,投入少、效率高。票務系統的在線銷售渠道和閘機檢票,則從票務端減輕了景區壓力,數據分析中心自動統計數據、生成財務報表,則是在數據上節省了大量人力開支,且數據更清晰准確。
智慧景區的發展是多角度的,除開服務對象角度,還可從內容建設上進行劃分。從內容上而言,智慧景區表現為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營銷。但無論從什麼角度出發,智慧景區的大致方向都是一樣的,便是與新技術、新行業結合,景區更智能化、信息化。
既然對景區的智慧化建設現狀有了一定了解,那麼是否能對景區的未來發展趨勢做一定預測呢?
第一,從單一游覽景區向綜合性景區發展。傳統景區是單一游覽性質的,智慧景區則是對景區進行升級包裝,向歷史文化體驗游、生態旅遊區、專項特色旅遊區等方向發展。更加多元的產品、豐富的產業鏈,能滿足更多游覽類型的需求,提升景區的盈利空間。
第二,以景區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目的地擴展。單個景區很難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並且景區屬於單次消費,如今很少會有人專門來體驗一個景區,多是抱著游覽整個區域的心態。舉例來說,就好似如今的特色產業小鎮,單個景區投資大、運營難,何不報團取暖形成特色景區圈。既方便遊客豐富游覽體驗,同時又增強了景區的服務能力。
第三,從淺層旅遊向深層旅遊轉變。前面提到,如今全國有非常多的景區,其建築、設施、體驗其實都大同小異,遊客也多是走馬觀花式的旅遊。這對景區而言則意味著價值浸入不夠,很難靠遊客口碑獲得持續經濟。智慧景區則需要加強自身的體驗設計,從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多方面深化自己的服務,提供特色項目或價值塑造,完成深度游覽的轉型。
目前,文旅結合已經出現苗頭,景區應該借鑒這種形式,在景區+技術的硬性體驗上融入景區+文化的感性體驗,才是未來景區真正的智慧化建設。
⑷ 智慧旅遊的發展前景如何
近日,國家旅遊局發布了《關於印發2014中國旅遊主題年宣傳主題及宣傳口號的通知》,將2014年旅遊宣傳的主題確定為「美麗中國之旅——2014智慧旅遊年」。該通知指出,各地要結合旅遊業發展方向,以智慧旅遊為主題,引導智慧旅遊城市、景區等旅遊目的地建設。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慧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指出,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在智慧旅遊建設資金投入方面還比較保守、規劃方案制定緩慢、組織體系還不夠健全。
從當前國內智慧旅遊城市發展情況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城市大小與智慧旅遊城市建設發展關聯性不大;
第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比其他地區起步早,速度快,智慧旅遊城市需要嗅覺靈敏和富有遠見的領導者,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產業基礎;
第三,大部分智慧旅遊城市的建設基本設施己開始動工,試點示範減少失敗、注重頂層設計規劃先行的意識逐步加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慧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各地在智慧旅遊建設過程中,應確立更加開放、更加高遠的指導思想,始終堅持體現城市特色的創新發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加強組織保障,提高認同度,扎實有序推進。
⑸ 面對智慧旅遊的形勢旅遊企業如何做
面對智慧旅遊形式,企業可以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來著手:
硬體方面:
企業應當大力進行智版慧旅遊平台建權設,不僅著眼於現有成熟的運作技術,比如:電子商務網上平台、二維碼技術等,還有將未來的新興產業技術相結合,比如:物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等,形成智慧旅遊的可運行載體;便利於運作,同時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使得朝向旅遊便利化方向發展。
軟體方面:
載體建設雖使得消費者更易於接收到更多的服務,但是,服務的質量、服務的多樣化也很關鍵,這就要旅遊企業提升自身軟實力,形成自身旅遊核心競爭力,樹立起自己的旅遊品牌。
同時,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宗旨,使得消費者可便利的、快速的享受到多樣化的、令人滿意的旅遊服務。
⑹ 未來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旅遊會更加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多樣化的發展方向既包括內旅遊方式的多樣容化,也包括旅遊目的地的多樣化。特別是空間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載人航天技術的更加成熟,未來太空旅遊已經不是夢想,到月球轉一圈或者星際旅遊都不再是夢想。天空旅遊,深海旅遊都成為可能。
二、旅遊的個性化定製與大數據結合
旅遊更具有目的性。旅遊公司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向遊客提供個性化的旅遊方案日益簡單,也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智慧旅遊的雙向性更加成熟。一方面是旅遊公司充分利用網路信息的智慧化發展方向,向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一方面遊客自助選擇的旅遊目的地和旅遊項目也更加精準,更加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進行預訂和實施。
三、自由行更加開放和個性化
交通的便利和互聯網技術的更加普及和升級,使更高級的自由行更加便利化,旅遊目的地的禁區會越來越少,各種旅遊方式、交通工具日益便利化,空中、陸地、水下都成為平常人家可以遊玩的地方。
⑺ 5G背景下智慧旅遊的前景如何
智慧旅遊正升級
包括雲旅遊在內的智慧旅遊在旅遊業升級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早在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已明確指出:強化智慧景區建設,促進旅遊與現代技術相互融合。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旅遊經濟繼續保持高於GDP增速的較快增長。國內旅遊市場和出境旅遊市場穩步增長,入境旅遊市場基礎更加穩固。全年,國內旅遊人數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旅遊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
疫情來襲,加速了智慧旅遊的發展。近期,山西積極構建智慧旅遊雲服務體系,面向旅遊消費者、旅遊企業、政府打造智慧旅遊「新引擎」。安徽將積極推廣5G在智慧旅遊典型場景的示範應用。貴州日前推出了「一碼游貴州」全域智慧旅遊平台。
攜程日前發布了業內首個「景區智慧雲平台」整合方案,針對景區購票、入園、遊玩和售後四個環節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支持景區實現「全渠道、全場景、全業態」的實名預約。目前,攜程門票預約已覆蓋海內外1.8萬多家景區,其中首批採用智慧雲平台的已有黃鶴樓、德天跨國瀑布等近百家景區。攜程副總裁、全球玩樂平台CEO喻曉江認為,中國景區實現在線預約制、進行智慧化升級已刻不容緩。這應該成為中國旅遊行業「新基建」的重要部分。
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秘書長金准認為:今日的旅遊業,已從科技應用的中後排逐步前移,5G、虛擬現實等均在旅遊業中較早地形成應用。新基建的前瞻性特徵需要旅遊業在科技選擇中進一步前移,與更為前沿的技術相結合,推動旅遊服務和體驗的升級。建議充分利用中國國內游60億人次形成的復雜需求,擴大新基建的落地應用,構建更有效的大規模應用場景,形成精準的新型旅遊動能。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⑻ 旅遊行業前景如何,以後將向什麼方向發展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到年10月份,中國入境旅遊總人數已經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降,這表明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旅遊市場之一,國內旅遊市場已經達到15億人次,出境旅遊市場發展到4000多萬人次,入境旅遊市場達到一億人次。全國旅行社接近兩萬家,全國旅遊總收入已突破一萬億,入境旅遊收入占旅遊整體收入的25%左右。中國旅遊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已經大大增強,只要調整營銷和服務,危機也可以化為機遇。再加上中國宏觀調控力度空前,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這些措施將使得旅遊產業長期受益。
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行業,中國旅遊業在發展初期就明確了開發建設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吸引海內外各界資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個人投資建設旅遊項目。這種開放的投資方針推動了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為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特別是旅遊業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但總體上看,中國旅遊業的投資環境呈不斷優化的趨勢。
未來10年間,中國旅遊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旅遊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到2010年中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例將從2002年的5.44%達到8%。因此,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的旅遊行業,在今後幾年內將存在重大的投資機會。
中國投資資訊網2009-2012年中國旅遊業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⑼ 什麼是智慧旅遊,智慧旅遊對旅遊業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智慧旅遊包含比較來廣泛,總自的來說,應該從管理、遊客服務、決策分析、電子商務、營銷等方面去考慮,這樣才能算是完善的智慧旅遊體系,針對各景區的業務需求不同,建設的內容頁會不同。對旅遊業會起到很大的管理、服務輔助作用,特別是對營銷決策分析、遊客自助服務和未來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有著戰略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