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雲南建水做什麼生意合適
建水縣的人口總數那麼多,這就是商機,能做的行業太多了,找個專適合建水縣市場情況的產屬品就行了,去看一下那個行業以後會有長足的發展,那就去從事這個行業,去做符合這個行業發展的項目就好了,建議你多去考慮風險低,成本小,市場大的特色項目,那種項目是比較容易做起來的,要求的東西並不多。
B. 雲南省建水縣經濟發展怎樣風土人情怎樣想在那裡做生意,不知道行不行
騰沖的經濟在保山地區是比較好的,這里風景優美,人也不錯,做生意是可以的,但要看你做什麼生意了?應該選一些騰沖少或沒有的,畢竟地方小嘛
C.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民宿的前景怎麼樣
可以 現在大力搞旅遊 建水首當其沖會是熱門景點
D. 雲南紅河州前景怎麼樣
前景總體來說是看好的
畢竟作為新興城市
在投資環境方面還是比較不錯的
且目前各級政府對經濟建設還是比較重視滴
至於傳銷,有正常思維的人應該都不會上當吧?
E. 建水縣的發展定位是什麼
建水縣的發展定位是:經濟、旅遊、文化事業的同步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專,建水縣取得了巨大的成屬就,但其潛力遠遠未被挖掘出來,是一塊待開發的寶地。為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建水的資源和各方面的優勢,促進經濟、旅遊、文化事業的發展,制定了期間及今後一個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思路:
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力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陶瓷、製糖等傳統工業,加快發展以綠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化工為主的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產業。全力支持電解鋁、紅河鋼鐵、高錳酸鉀等重點項目建設。
2.繼續保持基礎設施建設的旺盛勢頭。重點加強市政、水利、道路基礎設施建設。
3.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大縣步伐,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樹立全民旅遊意識,加大旅遊景區建設和加強旅遊市場管理,吸引更多的海內外朋友到建水觀光旅遊,投資創業。
4.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實施「35210」工程,即建成5萬畝酸甜石榴、5萬畝萬壽菊、5萬畝無公害蔬菜、10萬畝優質甜橙、10萬畝優質稻生產及加工等五大產業
F. 雲南旅遊業的現狀
1.具有豐富的資源基礎。以復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民族文化為背景形成的雲南旅遊資源,具有多樣性、奇異性及多重景觀組合優良的特點。不僅自然景觀豐富多樣,而且以民族文化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奇異多彩,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之間組合優良,相得益彰。不少景區(點)在世界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適宜開展多種類型的旅遊活動,具有發展成為世界級旅遊產品的條件。具有鄰近東南亞、南亞周邊國家的地緣優勢。通過建設國際大通道,配合雲南境內的公路、鐵路、航空網和水運建設,有利於與周邊國家和省區開展區域合作,並融入東南亞、南亞旅遊圈。
2.旅遊業發展積累了一定基礎。經過多年來對旅遊業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創建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精品景區景點,全省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和省級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14個;擁有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個國家旅遊度假區,位居全國第三;有4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6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達1.3萬平方公里,為我省國土面積的3.3%,其比例位居全國前列;有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 五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保山、騰沖、威信三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省經各級人民政府正式審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4個,其中國家級17個、省級102個,旅遊綜合運輸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了相對於西部其他省區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比較優勢,為雲南"十五"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納國,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接待國際旅遊者將達到1.37億人次,佔世界市場總份額的8%。同時,隨著我國國民可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的增多,國內旅遊需求日益擴大。這將為我省旅遊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4.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雲南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家明確了對旅遊業發展較為有利的各種優惠政策,如旅遊國債、對外開放、財政稅收、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政策等,為雲南省旅遊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
5.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帶來的機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啟動,將使雲南真正從對外開放的末端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為雲南旅遊業發展區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6.參與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旅遊合作帶來的機遇。正式提出共建統一瀾滄江湄公河旅遊圈、打造東南亞八國公園的構想。按照這一構想,雲南省將在有關各國合作開發客源市場方面發揮樞紐作用,通過擴大周邊地區客源市場,轉接次區域的遊客到國內其它旅遊地的方式吸引海內外遊客到雲南旅遊。同時,將按中國有關規定辦理到次區域各國進行邊境或出境旅遊。
與此同時,競爭壓力正在迅速增大。我國西部多數省區之間存在著資源的相似性及現有旅遊產品的同構性。隨著西部地區對發展旅遊業認識的不斷深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各省區普遍開始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均將其作為支柱或重點產業扶持,形成對雲南旅遊業的潛在壓力和挑戰。
旅遊市場需求多元化時代已經到來,區域性市場競爭和集團化趨勢愈演愈烈,旅遊市場格局的新變化,對我省旅遊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源: 雲南省人民政府經濟合作辦公室
G. 建水縣的經濟發展
2012年,建水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81億元,比上年增長29.3%。全年肉類總產量達121264噸,比上年增長4.12%,其中:豬肉產量增長1.73%,牛肉增長18.46%,羊肉增長35.15%。水產品產量達10300噸,增長2.39%。2012年完成造林面積177000畝,完成沼氣池建設800口。
2008年,建水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9.1億元。2008年末耕地面積28253公頃,種植水稻19.47萬畝、蔬菜19.26萬畝、烤煙9.6萬畝、甘蔗4.2萬畝、水果29.09萬畝。糧食總產量16.5萬噸;烤煙產量1.5萬噸;水產品產量4546噸。煙農收入2.29億元,烤煙財政收入4465.9萬元,「兩煙」稅收7479萬元。
2008年肉牛出欄2.1萬頭;肥豬出欄68.5萬頭;家禽出籠428萬羽;肉類總產量7.8萬噸;禽蛋產量1萬噸;奶類產量757噸。年末大牲畜存欄11.7萬頭;生豬存欄38.3萬頭,實現畜牧業產值9.6億元。
2008年,建水縣有農業龍頭企業27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3個。躍進、青雲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基本完成,累計實施各類水利工程4488件,新增灌溉面積0.19萬畝,改善灌溉面積6.99萬畝,解決18594人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順利通過州級驗收,確權到戶28140戶,確權39218宗地、350.2萬畝;完成造林12.17萬畝,林業總產值3.1億元,新建沼氣池2350口。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8185人,勞務收入6384.3萬元。 2012年,建水縣實現工業總產值91.31億元,比上年增長32.09%。但受全球經濟衰退,企業效益下滑的影響,我縣工業企業效益不佳。建水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7.99億元,增長40%(按可比價計算);主營業務收入37.96億元,比上年增長34.28%;實現利稅總額-0.23億元,下降113.12%;實現利潤總額-0.96億元,下降220.41%。
2012年,建水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75.4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城鎮投資54.15億元,增長22.3%;農村非農戶投資9.6億元,增長22.0%;房地產開發投資11.5億元,增長43.5%。
2008年,建水縣實現工業總產值43.5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23.4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3億元。但受全球經濟衰退、企業效益下滑的影響,建水縣工業企業效益不佳。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3億元,下降15.1%;利稅總額1.75億元;利潤總額0.71億元,下降60.71%。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原煤26.4萬噸,增長54.5%;錳礦石成品礦26萬噸,下降24.6%;鉛選礦產品含鉛量0.9萬噸%;鋅選礦產品含鋅量2.3萬噸;鐵合金3.1萬噸;成品糖1.1萬噸;水泥33.2萬噸;日用陶瓷77.4萬件;機制紙2.4萬噸;人造板4.9萬立方米。 2012年,建水縣消費品零售總額還實現23.8億元,比上年增長18%。
2012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76.6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實現旅遊總收入13.89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各項旅遊發展指標位居全州榜首。
截止2012年末,建水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117.8億元,比年初增長19.58%,其中居民儲蓄存款87億元,增長21.36%,建水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57.1億元,比年初增長17.93%。
建水縣2008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8億元,同比2007年增長15.8%;實現接待國內外遊客166.92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實現5.62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3億元。
H. 請問紅河建水現在發展怎麼樣哪裡做童裝的多嗎都有些什麼品牌店
建水經濟發展迅抄速,沃爾瑪,麥當勞襲等國際連鎖品牌都即將在建水落戶。目前賣童裝的也比較多,上檔次一點的多集中在建水人民醫院後面一條街和時代中心三樓。專門做某一品牌童裝的似乎不多,感覺就時代中心三樓那裡有幾家,其他都是很多個牌子一起賣
I. 建水紫陶的簡介
一壺紫陶,建水三代手藝人。網路一下你就知道
建水紫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與江蘇宜興陶、廣西欽州陶、四川榮昌陶並列為中國「四大名陶」,馳名中外,但一段時間以來落於寂寞。近年來,在州委、州政府及建水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建水紫陶業快速發展,形成了集體、私營、個體(家庭作坊)多種生產經營方式共同發展的格局。特別是州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了「全力打造紅河歷史文化三個千年四個百年」亮麗名片文化品牌。建水縣委、縣政府以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建水紫陶文化資源,做強做大紫陶產業為目標,確定將建水紫陶打造成為中國「陶都」,實現「產城文」一體化發展,成為帶動區域經濟、文化、旅遊的主導產業。
目前,建水紫陶及相關產業已達到8億元的年產值,但是,在建水紫陶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建水紫陶研究會會長謝恆認為,建水紫陶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仍然存在諸多隱憂。
盛名之下的發展「瓶頸」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異軍突起,用建水紫陶壺泡雲南茶、保存普洱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隨著建水紫陶市場前景看好,建水紫陶國營廠的部分技師外出創業,小作坊生產逐漸恢復。謝恆介紹,建水2004年時僅有7家紫陶企業,截至2014年11月,建水登記注冊的紫陶企業共329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年銷售收入2億多元;加上關聯產業的產值,建水紫陶產業的年產值超過8億元。
建水陶茶居紫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建水縣貝山陶庄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紅河火寶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建水碗窯興仁建材陶瓷廠、紹康工作室、袁應德作坊等一批私營個體企業不斷壯大和發展,有效擴大了建水紫陶的生產規模,提升了其知名度。同時,一批具有較高工藝水準的專業代表性人才逐漸涌現,已有一批優秀的陶藝傳承人獲得雲南省高級工藝美術師稱號。2008年,建水紫陶傳統製作工藝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貝山陶庄等紫陶作坊,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基地;2010年,建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命名為「中國名陶之鄉」;2011年6月,「建水紫陶」成為代表雲南省的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之一。品牌建設與營銷工作得到推進,先後參加「第七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地理標志成果展」和「第一屆中國國際地理標志產品博覽會」,進一步擴大了建水紫陶的知名度;「火寶」「貝山」「陶茶居」等多家企業注冊的商標,已成為雲南省、紅河州的著名商標和知名商標。目前,申請使用「建水紫陶」專用標志標識222052個,申請使用刻制「建水紫陶」印章74枚,「建水紫陶」的品牌影響力日益提升。
但建水縣文化產業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在快速發展中,建水紫陶仍然存在著「瓶頸」亟需突破。一直以來,建水紫陶沿襲歷史傳統,形成以日用陶為主,美術陶為輔的發展格局。隨著制陶業、手工藝品業的不斷發展,建水紫陶在傳統工藝、審美、創作等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發展思維有待突破。中低端的日用陶、美術陶市場飽和度高,缺乏具有較高審美價值、文化價值的高端藝術品陶,對陶品的裝飾和創作多以名人書畫為主,對差異性競爭優勢挖掘不夠,形式和內涵都有待創新。
目前,市場上各類紫陶產品存在質量不統一、好次混雜的現象,缺乏具有權威性、統一性的產品標准,不利於「建水紫陶」這一國家地理性標志產品的品牌建設和維護。建水紫陶行業規范有待完善,有關行業運行、市場建設等政策和條款有待制定。
建水紫陶業目前規模較小,產值較少,產業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現代工業生活用品的快速發展對紫陶業產生巨大沖擊,市場空間逐漸縮減,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較低。紫陶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聯動程度不高,以古井、古塔、古橋為代表的特色景觀與紫陶工藝及產品結合度較低,城市雕塑小品、地面鋪裝、廣告標識、街燈座凳等環境要素方面特色不夠鮮明;與民族文化、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有待深化。
建水紫陶以日用陶、美術陶為主,缺乏對高端藝術品的關注和創作,陶品層次較為單一,現有產品尚未打入高端藝術品投資和消費市場,缺乏具有較高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紫陶工藝品,成品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高端市場有待積極培育。缺乏集陶土資源貯備、工藝展示、藝術品陳列、商貿交易、會展宣傳等為一體的大型紫陶產業綜合宣傳和推廣平台,高端紫陶藝術品、名家品拍賣機構有待建立。
這些問題都是建水紫陶產業目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作為建水縣紫陶研究會主席,謝恆自2004年發起組建建水縣紫陶研究會以來,一直致力於建水紫陶文化歷史的研究推廣和建水陶文化產業的培植發展,是當代建水紫陶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對當下建水紫陶產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有著自己深刻獨到的見解。
謝恆認為,建水紫陶文化產業要做強做大,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產業群來支撐。縱觀全國其他著名陶瓷生產地,無一不是有一個強大的產業群來支撐。以宜興紫砂來說,宜興市的傳統紫砂產業年產值不過10億元左右,但與紫砂相關的產業卻達到近百億元的產值。而湖南醴陵,作為我國陶瓷釉下彩工藝的發源地,也是我國較為著名的瓷都,同樣是傳統陶瓷產業的年產值不到10億元,而與陶瓷相關產業的年產值卻達到了120億元。所以,要做強做大建水紫陶產業,必然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相關產業群。
而要建成一個強大的建水紫陶相關產業群,在省、州、縣各級黨委、政府出台許多促進建水紫陶產業發展政策的基礎上,政府和企業還要找准各自的定位,並尋找到雙方的共同點。政府為紫陶產業制定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企業則要研究如何利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才能實現良性互動與循環,共同促進建水紫陶產業的發展。
就如建水縣文產辦相關負責人所說,建水紫陶產業目前存在「瓶頸」制約,是從宏觀方面來說,具體來說,需要解決以下問題,並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做強做大建水紫陶產業。
建水縣目前有紫陶研究會、紫陶協會,還有紫陶產業發展辦公室。研究會與協會屬行業組織、群眾團體,而紫陶辦則是政府部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3個組織、部門之間存在分工不明確、多頭管理的現象,增加了「內耗」。因此,建水紫陶行業的組織管理機構需要重新調整,需要理順建水紫陶產業的組織管理機構和行業協會的管理體制。
同時,建立一個專業的、長期的建水紫陶發展規劃。建水紫陶產業發展規劃也出台過,但這些都不是從專業角度出發的。沒有專業的長期發展規劃,就有可能走彎路,不利於紫陶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目前,州、縣政府已委託專業機構在做建水紫陶產業發展規劃,這個問題正在解決。
四川榮昌、廣西欽州都是以陶瓷為主要產業的城市,這些城市的行業管理部門每年都擁有政府給予的大量扶持資金。在參加國內外一些重大的評比、會展中,這些縣市的行業協會或管理機構利用政府的扶持資金成批租下展位,再分給當地藝人參展使用。但是,反觀建水紫陶,由於缺乏資金,只能是幾個紫陶藝人湊錢合租一個展位來展示,還有更多的紫陶藝人因為展位費用、車旅費用等原因而沒有參評、參展。沒有參評、參展的機會,建水紫陶怎麼能有更大的發展?高端產品如何能產生?因此,需要政府一些具體的扶持措施。
做強做大建水紫陶產業,不僅僅是建水縣和紫陶從業者的事。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紅河歷史文化三個千年四個百年」亮麗名片文化品牌,建水紫陶名列其中,雲南省委、省政府也有意將建水紫陶打造成雲南繼普洱茶之後的又一張世界級的文化名片。從這些政策里,可以理解為發展壯大建水紫陶產業是全州,甚至是全省層面上統籌考慮的事,不能再狹隘地認為,發展建水紫陶產業,是建水縣的事。只有將建水紫陶產業的發展放在全州、全省的層面和高度來考慮,建水紫陶產業才能盡快實現省、州黨委、政府提出的目標和要求。
要做強做大建水紫陶產業,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這里包括3個層面的人才培養。」謝恆說,一個層面是紫陶從業技術工人的培養,這需要與職業中學、中專、大專院校聯合開展,為紫陶業提供大量的初級技術工人。二是加強與省陶瓷協會的聯系和協作,積極開展建水紫陶國家級大師申報工作。「今年5月,配合省陶瓷協會完成了建水紫陶業『雲南省陶瓷大師』評選工作。」謝恆說,建水紫陶在全國也算是小有名氣,但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國家級大師。沒有國家級大師,建水紫陶要想做強做大,就會很難。三是培養建水紫陶專門的研究推介人員。相對於我國其他地方的名陶名瓷,建水紫陶的研究很滯後,沒有相關的專著。當然,這是一些客觀原因造成的。一是建水地處偏僻,研究者相對較少,二是歷史原因造成產研分離。起初,制陶的人沒有寫書出專著的能力和水平,而有能力寫書出專著的人,卻又不會製作陶器。政府是否可以考慮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出版建水紫陶相關專著。
「只有突破這些制約,建水紫陶才能健康成長為百億元產值的產業。」謝恆最後說。
謀局做強做大共發力
今年9月底,連續舉辦了11屆的建水孔子文化節更名為「建水孔子文化節暨紫陶文化旅遊節」。9月26日,建水第一條紫陶文化主題商業街——建水紫陶街開始開放,這是一條以紫陶銷售及展示、休閑體驗、度假觀光為主的特色旅遊步行街,彌補了建水沒有紫陶作品展示街的空白。在開街儀式上,還舉行了象徵紫陶窯火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火炬傳遞儀式。這可以說是建水紫陶的又一次「發力」。
建水縣委宣傳部部長楊為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水紫陶如何走出建水、走出雲南,甚至是走出國門是建水縣委、縣政府一直在思考和關注的問題。其實,這些年來,建水紫陶的產量、名氣雖不如宜興紫砂,但隨著政府的關注和決策,也逐漸走出國門,為人所知。一是打造建水紫陶品牌。建水紫陶已成功申注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且目前正在申請認定中國馳名商標,以品牌宣傳推動整個紫陶產業的外向發展。二是成立紫陶協會。組織參與各類展覽並組織制陶大師到各個制陶聖地交流,打破閉門造車、孤芳自賞的格局。三是藉助紅河州對外文化交流的平台,與梯田、民族歌舞等紅河特色一起,走出省界、走出國門。近年來,已完成台灣之旅、日本之旅、法國之旅等。四是與雲南茶結合,推廣雲南器。把普洱茶、建水陶打造成實用、親密的伴侶組合,不斷推廣宣傳建水紫陶。五是建水紫陶不僅有茶器,還有其他傳統的生活陶,比如氣鍋。這很大程度上為建水紫陶的推廣另闢了蹊徑。民以食為天,建水紫陶在飲食文化中的運用,也讓大家更進一步知道建水紫陶、使用建水紫陶。
同時,依託建水紫陶協會,力邀陶藝專家、工藝美術大師到建水交流指導。已組織過台灣陶藝大師團來建水開展講座、制陶技藝展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陶瓷專家孟樹峰,已多次受邀到建水為建水紫陶的發展助力。目前,孟大師正在為建水紫陶建設陶瓷藝術家庫資料庫。此外,近日,在建水陶藝家肖春魁浪鬼禪寂柴燒基地,舉辦了國際柴燒創作營活動,邀請了來自日本、韓國和我國青島、河南、台灣的國際知名陶藝家到建水進行創作,並舉辦了兩場高水準的講座,為建水紫陶的發展帶來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