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海發展旅遊業面臨的問題
魅力青海湖,靈秀三江源。暢游浪漫夏都,縱覽神奇天路。數字顯示,過去的一年,青海省接待國內外遊客首次突破了1000萬人次,旅遊收入也有大幅增長,青海旅遊業發展邁上了新的台階。
然而,與此同時,旅遊的人均消費、遊客的停留天數等能夠反映旅遊質量和效益的指標卻
增長緩慢甚至明顯下降。有關專家指出,數字升降的背後,折射出青海旅遊業近年來的快速增長,還是一種低質低效的增長。
旅遊收入量增利薄
西部大開發以來交通基礎設施的長足發展,特別是青藏鐵路的全線開通,使青海這個過去似乎遙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遙遠。據青海省統計局的統計,2007年青海省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1001.6萬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實現旅遊總收入47.3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和32.8%。數字還顯示,青海旅遊業從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時間里,旅遊人數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別增長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遊人數和收入雙雙快速增長的同時,人均消費水平和停留天數卻是雙雙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遊人均消費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遊消費為473元。權威部門稱,如果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人均旅遊消費收入在近10年間是不升反降的。統計部門有關人士說,即便排除統計口徑差異等因素,至少可以說,人均消費水平沒有明顯的增長。
雲南城市科學研究所所長、青海旅遊規劃院院長孫平說,青海以500多萬人口接待了1000多萬遊客,規模確實已經不小了。但問題是旅遊收入太低,還不及全國的平均水平,也不足雲南人均旅遊收入(1000元)的一半。
同時,衡量旅遊質量的另一個重要指標——遊客停留天數僅為1.4天,同比還下降了0.3天。
「這說明遊客的流量增加了,但消費降低了,遊客的停留時間也縮短了。」業內人士如是說。這好比企業一年內生產產品多了,價格卻降低了,利潤也薄了。
關鍵在於留不住人
「關鍵的問題在於留不住人。」專家指出。數字顯示,省外遊客中只有三成多是過夜遊客,遊客在青海的停留天數和人均消費均遠遠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如一日游遊客的花費僅為100元。
著名的「彩虹之鄉」互助土族自治縣,每年遊客不少,但旅遊的內容多是「喝青稞酒、看安昭舞,再吃一頓飯」,半天的工夫就走人了。雖然縣城附近就有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風光妖嬈,但由於沒有賓館,也沒有娛樂項目,遊客多半與之擦肩而過。就是王牌景區青海湖、塔爾寺,也都是在一天甚至半天就可以游覽結束。
同時,單純數量增長、走馬觀花式的低端旅遊還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旅遊旺季「虛火過盛」,景區車水馬龍,一房難求、一票難求、一車難求,甚至帶來糧油副食等價格在一段時期的上漲;在一些景區,遊客的大量湧入,還帶來環境污染和生態面臨破壞的問題。
青海旅遊亟待轉變發展方式
「留不住人」的背後,是青海旅遊產品開發層次低,景區建設落後,遊客滿足感差。作為一個產業,青海旅遊業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旅遊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及其產業發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間。
2007年青海旅遊的人數高於西藏1倍多,但收入卻低於西藏。孫平認為,個中原因首先是青海缺乏有特色的旅遊商品。分析比較人均旅遊收入的構成,吃住行佔了7成之多,而「購」這個重要環節的消費少得可憐。並且,即便是在食、住、行等環節,仍然有較大的空間可以挖掘。
青海旅遊業還存在著許多「短板」,如旅遊開發程度低,目前資源的利用率不足10%;特色旅遊品牌少,來青遊客人均花費水平低,接待入境遊客數量小,僅5萬人次,旅遊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也有待大幅提升。
有識之士認為,青海旅遊的發展中,仍然帶著濃厚的政府行為的色彩。西寧市幾個大賓館中,有的仍然是政府主管;諸多的景區沒有一家是真正完全的按照企業化模式進行建設、管理和運營的;155家旅行社,沒有一家躋身全國百強旅行社。在建設旅遊名省的過程中,政府應著力在搞好規劃、營造環境上下工夫。
孫平說,青海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環境容量有限,大片地區被劃定為自然保護區,在旅遊開發過程中,要避免低層次、破壞性開發,把對自然環境和人文資源的不良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青海發展旅遊不能單純追求規模的擴張,而要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控制遊客的數量。
2. 青海旅遊資源
第一章緒來論
1.1研究背景和自意義
1.2研究內容和基本思路
1.3相關理論介紹
第二章青海省的旅遊資源
2.1青海旅遊資源的特點
2.2青海旅遊資源的評價
2.3青海省旅遊資源級別的評定
2.4青海旅遊資源的區劃及開發方向
第三章青海旅遊資源開發利用
3.1青海旅遊資源開發的現狀
3.2青海省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分析
3.3青海省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
3.4青海旅遊資源開發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3.5青海旅遊資源開發戰略思路的確定
第四章對青海旅遊資源開發的對策及建議
4.1科學規劃,精心布局,合理開發利用旅遊資源
4.2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多元投資體系
4.3拓展旅遊產品市場,完善宣傳促銷機制
4.4加強旅遊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旅
4.5重視專業人才培養,全面提高行業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3. 青海旅遊項目有哪些
太多了,可以去看看絲路直通車,雖然是淡季,雖然沒有看到茶卡鹽湖,沒有看到油菜花,沒有看到碧綠的草原,但是很多景點還是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4. 旅遊產業發展規劃都規劃哪些內容,能給我個案例嗎
旅遊產業來發展規劃是國家源或地區為發展旅遊事業,對所屬旅遊資源和旅遊地的開發、利用、保護進行全面規劃和總體部署,確定旅遊業的發展總方向,各種建設項目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布局,以保證旅遊業各部門的協調發展。其規劃內容主要有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的范圍與期限、指導思想、發展戰略、發展目標、旅遊空間布局、功能分區、游線、旅遊產業服務體系規劃、旅遊形象規劃、環保、保障體系規劃等;具體案例可以看勇先創景的《臨城縣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等。
5. 青海最好的優勢有什麼好的發展項目
發展旅遊業: 充分利用氣候和環境區位優勢,做好黃河沿線生態規劃和生態建設,建設公伯峽南乾渠;在突出循化線椒、薄皮核桃等經濟作物種植同時,擴大牛羊販運育肥及養殖規模,加快良種化建設進程,發展水產養殖,鼓勵發展奶牛、肉牛生產,將重點扶持一至兩家規模以上的「龍頭」。另外將培育年產值超5000萬元的企業5戶,扶持三絨、伊佳等民族工業和以線椒、核桃、牛羊肉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業,推進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使產業鏈得以進一步延伸。 利用黃河上游水電資源,發展環保型工業,規劃建成1個工業集中發展區;充分利用民族宗教文化,大力發展民俗風情,精心培育以駱駝泉、班禪故里、孟達景區、黃河自然風光旅遊業及撒拉族綠色家園為主的世界級、國家級精品旅遊品牌,促進旅遊業盡快成為第三產業的「龍頭」,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 建設風景園林旅遊縣城,加快周邊城鎮的建設和經濟能力的提升,利用國家扶持少小民族發展機遇,加快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同時,引導黃河兩岸群眾興辦集休閑、娛樂、生態、飲食為一體的「撒拉人家」,精心打造撒拉族綠色家園品牌。截至目前,已有約170家「撒拉人家」、「撒拉風情園」就在積石鎮、清水鄉、街子鎮及部分黃河岸邊的村莊鋪開,加上配套的採摘觀光游、休閑度假游、生態環保游等旅遊項目
6. 青海省旅遊業的發展狀況
旅遊業發展狀況及形勢預測
--------------------------------------------------------------------------------
2006-04-19 09:01:09
2003年是青海旅遊業面臨「非典」考驗,在艱難中奮發圖強、積極進取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省旅遊系統以「三個代表」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外抓市場,內抓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在最大限度減少「非典」造成損失的同時,狠抓了旅遊業的恢復與振興。截至9月底,全省共接待港、澳、,%;旅遊創匯406萬美元,同比下降54%;國內旅遊者334萬人次,同比下降14%;,同比下降11%。,同比下降11%;,同比下降6%;,同比下降5%。
一、2003年青海旅遊業運行情況
(一)服從大局,加強領導,有效防止了「非典」通過旅遊途徑傳入青海
旅遊業是「非典」影響的重災區,是「非典」沖擊最直接的行業。發現「非典」疫情之初,青海雖然沒有發現「非典」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但是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青海防控「非典」的部署和要求,於4月中旬在旅遊系統建立健全了「非典」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預防和控制的應急預案,建立和堅持了24小時值班制度,以以會代培的方式對全省各州、地、市和重點縣旅遊局長、西寧地區旅行社和星級飯店總經理近200人進行培訓,並和衛生防疫部門一起對各景區、點,各旅遊企業進行檢查指導。同時為堵住「非典」通過旅遊途徑傳人青海,4月下旬,全面暫停了旅遊經營業務。從4月下旬到5月底,全省各旅行社共取消人境旅遊團隊270個,7100餘人;取消出境團隊38個,1527人;取消出省團隊60個,4 526人;取消省外來青團隊380個,人。塔爾寺、鳥島、互助土族故土園、大通森林公園、循化孟達天池等主要景區(點)先後關閉。全省200餘輛大中型旅遊車輛及青海湖、龍羊峽、李家峽等景區的遊船全部停運。星級飯店的客房出租率也大幅度下滑,%,最低時僅為10%。餐飲業、%、62%、85%。據測算,僅4月下旬至5月底,。雖然自6月份開始,在全國率先放開了青海省內旅遊市場,開展了「青海人游青海」活動。但截至6月底,旅行社組團、接團僅恢復到2002年同期的58%,景區(點)接待恢復到2002年同期的55%,星級飯店人住率也僅達到44%。遊客人數比2002年同期下降65%,旅遊總收入下降76%;境外遊客同比下降86%,創匯下降82%。
為了幫助旅遊企業渡過難關,6月份以後,國家、省政府先後出台了對旅遊行業進行扶持的政策,決定200年5月至9月間,免徵旅行社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稅附加;對飯店業減征30%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星級飯店免繳衛星地面接收站全部收費,對旅遊車輛減免10%客運附加費。省旅遊局配合協助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國家、省政府對旅遊行業進行扶持的優惠政策,向各旅行社退還了部分質量保證金。同時,省旅遊協會還免收了2003年會員單位會費,已交納的全部予以退還。這些措施緩解了旅遊企業資金不足的壓力,為「非典」過後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集中精力,重點突破,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景區建設
根據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旅遊部門加大了重點景區的建設力度。進行了青海湖151景區環境整治工作,拆除了7000多平方米有礙景觀的建築物,實施了綠化工程,種植草坪,恢復植被多平方米,初步改變了景區臟、亂、差的面貌,目前正全力進行協調和策劃151景區遊客服務中心、餐飲娛樂中心、白塔等重點建設項目,即將動工興建。貴德黃河景區步行道及附屬設施項目、塔爾寺景區道路、互助北山扎龍溝景區道路也已經竣工。坎布拉旅遊公路已接近尾聲。循化、倒淌河、西海鎮等地的小城鎮建設和舊城區改造初見成效,格爾木、貴德、門源等地的主題公園、城市廣場建設進展順利。民間投資也取得較大進展,按照五星級標准建設、,投資4000萬元的外貿大廈,投資3600萬元的百華大樓都計劃於2003年竣工;萬通大酒店、銀龍大酒店、國華賓館等一批高等級賓館也將於2004年、2005年竣工。互助投資1000萬元的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已完成700餘萬元,部分投入運營;總投資500萬元的河漁民俗村已完成投資300餘萬元。投資500萬元的樂都同樂公園開工建設。青海創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750萬元與海晏縣共同組建了沙島生態旅遊開發公司,正在進行項目策劃工作。
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一定進展。在東部企業參與西部結構調整投資貿易洽談會上,與江蘇、北京、甘肅及省內部分企業洽談簽約旅遊投資項目6個,。加拿大葉氏基金董事長與青海達成了總投資額為800萬美元的青海湖旅遊基礎設施及互助北山旅遊度假村意向性協議項目;日本國松下茂樹先生與西寧市達成了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的拉脊山溫泉意向性協議項目;四川恆山集團所屬青海西寧鬱金園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與互助縣達成投資7000萬元興建土族民俗風情園協議項目,一期工程已破土動工。門源縣積極策劃,准備將崗什卡雪峰登山探險、仙米風光等優勢旅遊資源以零元拍賣給具有開發能力的企業開發經營,以帶動全縣旅遊業的發展。
(三)推出重點活動,提升青海形象
為樹立和提升青海旅遊形象,促進旅遊業的恢復與振興,省政府暨相關部門重點推出了中國青海民族文化旅遊節、張健橫渡青海湖、第二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三項大的活動。依託青海豐富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探索旅遊與體育、文化相結合的新路子,創出高原旅遊、文化和體育品牌。中央電視台、青海電視台直播了開幕式,新華社、中國體育報、中國旅遊報、青海日報、新浪網等媒體對各項活動分別進行了直播或跟蹤報道。中央電視台一路順風、旅遊風向標等欄目還先後播放了青海專題;中國西安畫院從2003年開始,把青海作為采風繪畫基地,並決定在2004年舉辦青海風光書畫展。這些活動對提升青海知名度,推動青海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四)組織青海旅遊宣傳大篷車
由省委宣傳部、省旅遊局共同組織青海省、西寧市及旅遊重點縣旅遊局、各大旅行社、星級飯店、民族歌舞表演隊、省內主要媒體組成的青海旅遊宣傳大篷車,於3月6日從西寧出發,經甘肅、陝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7省(區)對青海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進行宣傳推介。大篷車歷時叨天,行程12 000餘公里,舉辦旅遊說明會6場,座談會6次,歌舞表演和宣傳推介活動11場,散發宣傳資料50 000餘份。400餘家旅行社近百家新聞媒體參加了「青海旅遊說明會」,多名市民觀看了大篷車文藝表演隊演出文藝節目,共與各地旅遊局簽訂合作協議10份,與各地旅行社達成意向性協議150份,沿途各省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達到了宣傳青海、推介青海、讓人們了解青海的目的。同時,西寧市旅遊局也組織了旅遊宣傳大篷車,經甘肅、寧夏、內蒙古、海北、北京等省區進行宣傳,也取得了較好效果。
(五)加強區域合作,走捆綁式發展戰略
2002年青海、西藏兩省區、敦煌寺區旅遊協作會議在西寧召開,達成了加強聯合協作,逐步放開市場,共同打造青藏線旅遊的協議。受非典影響,共同宣傳促銷等諸多工作沒有開展,但在聯合協作、放開市場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青海、西藏兩省區共同爭取青藏鐵路旅遊規劃事宜已得到國家旅遊局同意,並承諾牽頭製作青藏鐵路旅遊規劃,前期工作正在進行中,將於2004年初啟動。在相互放開市場方面,2003年敦煌市共組織敦煌一塔爾寺長線旅遊團隊600多個,12 000多人,直接進入景區,青海組織了格爾木-西藏團隊75個,1265人,到敦煌團隊對個,2645人。2003年8月,西北旅遊協作區第十五屆年會在西寧召開,原則上達成在堅持屬地化管理的前提下,相互放開市場,建立大西北旅遊區及共同宣傳促銷的共識。
(六)「十一」黃金周工作創歷史最好水平
由於「非典」的影響,2003年「五一」黃金周人民群眾未能如願旅遊,被壓抑的旅遊願望在「十一」黃金周被釋放出來。為切實做好「十一」黃金周工作,旅遊部門早部署、早安排,做了精心准備。省政府調整、充實了全省假日旅遊協調會議,制定了《全省旅遊協調會議議事規則及工作職責》,各成員單位協調配合作,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共同治理整頓旅遊市場,建立了良好的旅遊秩序和健康、安全的旅遊環境。2003年「十一」黃金周共接待省內外旅遊者41萬餘人次,較2002年同期增長118%,,同比增長118%;,同比增長115%,,同比增長121%。黃金周過後許多景區仍然遊人不斷,旅遊季節明顯延長。
二、當前旅遊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旅遊業已得到各地區、各部門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發展旅遊業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青海旅遊業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在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1、招商引資工作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及青海省各級政府都制訂了一些優惠政策,各行業招商引資的力度不斷加大,然而旅遊業直接招商引資數量並不多,沒有取得重大突破。這固然有目前青海旅遊業淡旺季明顯,經營時間短的因素,主要原因還在於個別地區和部門思想不夠解放,工作不夠細致,措施不夠得力,沒能真正為投資方做好引導及服務工作,旅遊行業還沒有真正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
2、行業管理水平較低,深度不夠。主要表現在制度建設和宏觀指導不夠,一方面制約與監督力度不夠,旅遊市場還存在無序競爭,景區臟、亂、差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尾隨遊客等現象時有發生;另一方面存在部分重點景區多頭管理和旅遊企業小。散、弱的狀況,不利於旅遊業的發展。
3、景區建設及配套設施滯後。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青海旅遊知名度不斷提高,而景區開發層次低、缺乏旅遊精品的矛盾日益突出,景區策劃和建設性詳規落後於形勢的發展,包括重點建設項目青海湖151景區的設計及建設性詳規仍在進一步完善中。
三、2004年發展形勢與對策
(一)2004年青海旅遊業面臨的形勢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城鄉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已經出現並將進一步擴大旅遊的普及化、大眾化特徵,旅遊將逐步成為社會各階層的消費時尚和日常生活需要,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家將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發展有特色的優勢產業,並在投資項目、稅收政策和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西部的支持,使西部地區交通、通訊條件進一步改善,內外交流進一步增加,對民族文化、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等優勢旅遊資源開發的影響能力明顯增強。
隨著青海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為青海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旅遊業作為青海重點培育的5大優勢產業和擴大就業的重點產業之一,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通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青海旅遊業的基礎設施、景區建設都有了很大改善,全社會辦旅遊的積極性日益高漲,青海旅遊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不斷提高,旅遊業已經具備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條件。但是,由於旅遊業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制約因素多,和青海經濟發展需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二)預計目標
根據青海旅遊業的發展實際,,比2003年增長30%;旅遊創匯達到611萬美元,同比增長30%;國內旅遊者472萬人次,同比增長20%,,同比增長20%。
(三)思路與對策
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加快建設、強化管理,擴大宣傳、拓展市場,推動青海旅遊邁上新台階。
1、發展思路:規劃並建設好「一個中心」、「一條線路」和一個突破口:
(l)一個中心:即以西寧市為中心,發展環西寧旅遊圈。突出避暑、休閑和省會城市特色,把涼爽氣候作為亮點,逐步把塔爾寺、青海湖、貴德、李家峽、互助、門源、同仁、循化、樂都等景區(點)
7. 青海省旅遊局現在發展有哪些旅遊景點
青海可以去的景點有很多啊,我也是跟熊媽媽戶外去的,覺得去的茶卡鹽湖非常漂亮,當然還要有其他地方也是很漂亮的,像去青海湖看日出,七彩丹霞看日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