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泉州名勝古跡有什麼
泉州的名勝古跡有如下幾個:
一、天後宮,原名天妃宮。在福建泉州市南門。現存大殿、後殿、兩翼亭子及東廊,尚保持清初修建時原貌,布局構築頗堂皇。
② 泉州市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呢
泉州市三面沿海所以造成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有許多著名景點:塗門街、東湖公園等,環境十分美麗。
③ 泉州的哪個景點,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
當我旅行行走在泉州古城的時候,處處都會讓我遇到驚喜的古跡,邂逅一座座宗教建築。而當我走進塗門街的時候,突然眼前出現了一個異域風情的建築之時,瞬間讓我眼前一亮。
整個清凈寺中異域氣息的遺存並不算太多,相反在這里你還可以看到一些比較中式的建築。比如奉天壇旁邊就有這么一個極具閩南風格的民居建築--明善堂。
整體來看它是一個三間的閩南傳統民居院落,雖然被鑲嵌在清凈寺中,但是由於看起來古樸所以不會有太大的違和感。明善堂雖然是後期新修的,但是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古代遺存,比如說天井中間的宋代壽山石雕刻的“出水蓮花香爐”,可謂是稀世珍寶,同時蓮花又和大門樓中的蓮花相互呼應,讓清凈寺又多了幾分安靜和肅穆。
可以說整個清凈寺作為中國最具代表的清真寺遺存,雖然看起來並沒有在中東伊朗旅行時候見到的清真寺來得富麗堂皇,但是作為中國東南沿海四大清真寺之一,清凈寺也可謂是中國重要的古建築遺存。何況在福建泉州這一個佛教和道教寺院眾多的城市,卻又林立著這么一座異域風情的清真寺,也算是一種驚喜。
④ 海絲古城泉州具有前所未聞的旅遊資源這句話有語病嗎
海絲古城泉州具有前所未聞的旅遊資源這句話有語病嗎?這個問題有意思,我覺得還是前所未有有問題。
⑤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有哪些相關的歷史文化遺產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 泉州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緯24°22』—25°56』,東經117°34』—119°05』。面積11220.5千方千米。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區,石獅、晉江、南安3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5縣。人口654.62萬(未含金門縣)。通行閩南方言。泉州為著名僑鄉、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唐代,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國四大外貿港口之一,在宋元時期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素有「海濱鄒魯」之譽,人文薈萃,文化昌盛,中西文化長期在這里交流匯聚,造就了燦若繁星的文化名人,留存了以南戲、南音、南少林為代表的輝耀古今的文化遺產和大量世人罕見的中外歷史文化瑰寶。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開元寺、老君岩、清凈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等中世紀世界幾大宗教的寺院;有洛陽橋、安平橋、崇武古城等傳統建築精品,又有九日山摩崖祈風石刻等見證著宋元時期泉州與外國商人友好交往的遺址,還有民族英雄鄭成功墓、著名的民間信仰宗廟天後宮、德化屈斗宮古窯址等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3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多處。到處彌漫著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古樸幽雅,中世紀宮廷音樂「活化石」南音,被海外遊子視為最親切的鄉音。德化瓷器、惠安石雕、鯉城木偶頭、安溪烏龍茶、永春老醋等土特名產,聞名遐邇,是饋贈親朋摯友的上乘禮品,遠銷海內外。
泉州是我國著名僑鄉和台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泉州籍華僑華人達600多萬人,港澳同胞68萬多人;在台灣漢族同胞中,有44.8%約900多萬人祖籍泉州。長期以來,泉州的廣大海外鄉親和台胞愛國愛鄉,為我市的各項建設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⑥ 泉州旅遊資源包括哪些
泉州十八景分布
1.清源山 2.開元寺 3.崇武古城 4.府文廟 5.西湖公園 6.晉江的深滬灣 7.牛姆內林 8.安溪縣的清水岩容 9.天後宮 10.五里橋 11.東湖公園 12.洛陽橋 13.黃金海岸 14.仙公山 15.南安官橋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 16.德化縣水口鎮的岱仙瀑布 17.鄭成功史跡 18.塗門街
泉州晉江的金沙灣很乾凈,還有很多美味的特色小吃哦~
⑦ 泉州的風景名勝有哪些
復閩南(Hokkien),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制,從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來說,閩南包括廈門、漳州、泉州、龍岩新羅和漳平。
風景名勝有:
一、漳州三平寺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鄉境內,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
二、土樓
福建土樓,以其悠久的歷史、奇特的風格、巧妙的構築、恢宏的規模,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的奇觀。永定、南靖和華安的土樓已聞名遐邇,但閩南一帶各式各樣的土樓也越來越吸引人們的注意。閩南的土樓民居,是人類建築文化的宏篇傑作,世界文明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南靖土樓,是南靖勞動人民艱辛的汗水與聰明才智的結晶。它的規模、結構、工藝、功能、令多少現代的建築專家學者嘆為觀止;它的建築風格、民情風俗、文化內涵,使社會學家慨嘆。
三、閩南四大古鎮有:晉江安海、翔安馬巷鎮,漳州角美,廈門灌口。
四、古城泉州有一種建築叫「騎樓建築」。至今包括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的中山路、改擴建後的塗門街、東街等街巷仍保留這樣的建築格局。
⑧ 馬可波羅稱贊的光明之城,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什麼地方
泉州市的市徽靈感取源於刺桐花瓣,三朵揚起的浪花代表著泉州市花中的刺桐花。
在其背後還寓1指著福建泉州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同時也通過市徽的形式傳達對東亞文化的美好祝願之情。
泉州市徽的主要配色運用來源於對惠安女傳統特色服飾的細致觀察並開發其市徽的相關配色,使徽章的整體色調活力又熱情並帶有濃郁的閩南風情。
環境。
1.泉州氣候宜人,風景秀麗。
泉州位於福建東南沿海地區,地理低緯度,氣候條件優渥,擁有豐富的水、土資源豐富。泉州的東南部平原眾多,農作物多種多樣。西北山地較多,風景秀美,空氣清新。夏季能游泳,冬季能泡溫泉。
2.泉州的交通便捷。
泉州地區物價均等,並擁有現代化便捷的交通體系和對未來的規劃藍圖。海、陸、空交通樞紐發達,城市公交路線規劃相對完善並且便利。
讓身處在泉州地區的人民無論是想要上班,還是出行旅遊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設施。
泉州有著帶有區域性的飲食文化。
泉州菜系偏向於清淡又不喜辛辣重口。由於泉州的節令活動項目眾多,在歷史的不斷的積累和研發中生產出了許許多多的特色小吃和風味糕點。肉粽,深滬水丸、清真牛肉鍋點、石獅甜果、元宵丸、漳州鹵面、面線糊、魚仔粥、崇武魚卷、安海土筍凍等各種具有閩南風味的美食,深受廣大海內、外華僑同胞和遊客所喜愛的。
⑨ 馬可波羅怎麼稱贊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
泉州市的市徽靈感取源於刺桐花瓣,三朵揚起的浪花代表著泉州市花中的刺桐花。
在其背後還寓1指著福建泉州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同時也通過市徽的形式傳達對東亞文化的美好祝願之情。
泉州市徽的主要配色運用來源於對惠安女傳統特色服飾的細致觀察並開發其市徽的相關配色,使徽章的整體色調活力又熱情並帶有濃郁的閩南風情。
結語:
泉州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擁有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和寶琳琅滿目的文化氛圍。泉州在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面前,歷史文化藝術絢麗多姿。在生活節奏不是特快的城市中,讓你過上怡然自得的健康生活並享用各色泉州的美味佳餚。
⑩ 泉州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泉州十八景
塗門街 又叫「土門街」,因傳儲存、輸送建造東西塔土石方而得名。塗門街位於泉州市區中心地帶,東起溫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005米,是集商貿、旅遊、文化等為一體的繁榮地段。在這條長僅1000餘米的街道上,有著眾多的「海絲」文物群,分布著13處宋元文化遺存———清凈寺、孔子文廟、通淮關岳廟、東觀西台、祖閭蘇、世家大厝、棋盤園、東魯巷、三十二間巷等。塗門街的建築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時期的繁榮景象。改造後的塗門街秉承泉州閩南古建築的風格,又與現代建築有機結合。塗門街是泉州最有商機、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入選全國第一批「購物放心一條街」。
東湖公園 址系古泉州八大勝景「東湖荷香」遺址。唐時湖面40餘頃,有東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攬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勝概。因唐姜公輔、韓愈、歐陽詹等曾在此活動而聞名於世。
五里橋 俗稱「安平橋」,橫跨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始建於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經13年建成。為花崗石砌成的石墩石樑橋,是我國古代首屈一指的長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馳名海內外,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橋墩361個,橋面寬3-3.8米,橋板長度5-11米不等,最重達25噸,兩側有石護欄;橋上有亭5座:橋東「超然亭」,橋西「海潮庵」,橋中「泗水亭」,兩頭各設路亭一座,供遊人憩息。「泗水亭」,俗稱「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楹聯一對,立有兩尊石雕將軍;亭側保存歷代重修碑記14方。西端橋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東端有五層六角樓閣式仿木結構白塔一座。歷經800年滄桑,安平橋成了「陸上橋」。1980—1985年國家撥款進行維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復。 蔡氏古民居? 位於南安官橋漳里村,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年)至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單體建築多為三進或二進五開間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座座屋脊高翹,雕梁畫棟,門前牆磚浮雕,立體感強,窗欞鐫花刻鳥,裝飾巧妙華麗,門牆廳壁書畫點綴,別有一番情趣,篆隸行楷,各具韻味,留下較多當時名流的書畫。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採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府文廟 位於鯉城區中山路泮宮內。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初年(公元976年),後移他處,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遷回原處重建,現有建築仍保持清初原貌,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
開元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點。地處市區西街,始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蓮花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為現名。全寺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
崇武古城 位於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台灣海峽,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所書。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鄭成功駐此抗清,傳有「馬蹄石」遺存。
洛陽橋 泉州洛陽橋在今惠安、洛江分界處的洛陽江入海口,又名「萬安橋」。於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歷六年竣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因在江海交匯處造橋,江闊水深,工程艱巨,造橋者首創「筏型基礎」以造橋墩,種植牡蠣以固橋基,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科學創新。該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現橋長834米,寬7米,尚存船形橋墩46座,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等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有蔡襄《萬安橋記》宋碑。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考察景點之一。
牛姆林 由於景區內擁有「板根」、「絞殺」、「寄生」、「莖花」等熱帶雨林生態,被遊客稱譽為「閩南西雙版納」。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是集山區特有的自然景觀、森林景觀之大成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種,野生脊椎動物96科200多種,野生蝶類73種。。 清水岩? 位於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旅遊區,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旅遊地。
清源山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市區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靈以泉。元人贊譽「閩海蓬萊第一山」。「清源鼎峙」為舊泉州十景之一,歷來為遊客登臨覽勝。
西湖公園 位於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滬灣 位於晉江東南海濱,從石獅的永寧到晉江的衙口、深滬形成一個秀麗的海灣,其間沙灘綿延數公里,猶如一條銀色的項鏈鑲嵌在藍天碧海之間。 天後宮 始建於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位於泉州府治南德濟門內,今泉州市區南門天後路一號,地處城南晉江之濱,古「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是現存媽祖廟中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並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媽祖故里莆田一度隸屬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轄,由於泉州民眾不斷向外移民和進行貿易活動,媽祖信仰遠播祖國大陸及台、港、澳各地。
黃金海岸 位於台灣海峽西岸的石獅永寧鎮,包括閩南黃金海岸旅遊度假村、城隍廟、鎮海石、古衛城遺址等。閩南黃金海岸旅遊度假村由香港友幫國際集團獨資興建。 仙公山 原名「雙髻山」,位於洛江區馬甲鎮,於南北朝時(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氣勢雄偉,岩崖陡立,雲霧繚繞,徑曲林幽,含煙凝翠,風光旖旎。
岱仙瀑布 位於德化縣水口鎮,主要由號稱「華東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溫文爾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組成,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景區。岱仙瀑布的左上方有一座飛仙亭,傳頌著仙女顯聖救民的美麗故事。憑欄探首,下臨深淵,岱仙雙瀑左右烘托,氣勢非凡。
鄭成功史跡 分布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家鄉南安。它們是位於石井鎮的延平郡王祠、鄭成功紀念館·碑林和位於水頭鎮的鄭成功陵園。延平郡王祠,位於石井鎮鰲峰北麓,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詔賜鄭成功遷葬時所撰聯一對。鄭成功紀念館位於石井鎮的鰲峰山上,佔地3000餘平方米。紀念館介紹英雄一生的豐功偉績,陳列200餘件珍貴文物。佔地10畝的鄭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詩閣,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國、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題字,融楷書、行書、草書、隸書於一廊,歌頌了鄭成功愛國主義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頭覆船山處的鄭成功陵園,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