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雲岡石窟的歷史
北魏,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平城改為雲中郡恆安鎮治。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皇室曾對武州山石窟寺進行過延續十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構窟檐的通樂、靈岩、鯨崇、鎮國、護國、天宮、崇福、童子、華嚴、兜率十座大寺,並對一千餘尊佛像進行了整修。遼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佔大同,"寺遭焚劫,靈岩棟宇,掃地無遺"(《大金西京重修華嚴寺碑》)。
近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第5、6、7窟)均保存完好。
(1)雲岡石窟的旅遊發展和環境保護擴展閱讀:
雲岡石窟的遺產價值: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朴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雲岡石窟
Ⅱ 雲岡石窟簡介
北魏,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平城改為雲中郡恆安鎮治。
初唐以後,平城呈現蕭條景象,雲岡石窟的建設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有大項工程。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皇室曾對武州山石窟寺進行過延續十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構窟檐的通樂、靈岩、鯨崇、鎮國、護國、天宮、崇福、童子、華嚴、兜率十座大寺,並對一千餘尊佛像進行了整修。
近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設置專門保護機構,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2)雲岡石窟的旅遊發展和環境保護擴展閱讀:
遺產價值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遺產保護
雲岡石窟歷經1500年的滄桑,由於石窟區所處的地質及環境條件的變化,不同程度地經歷了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損毀。歷史上雲岡石窟也經歷過不同方式的保護與修復,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雲岡石窟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維修保護,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Ⅲ 雲岡石窟旅遊注意事項有哪些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雲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從石窟所保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風格上看,這處宏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 1千餘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 雲岡石窟以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於世。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這樣描述它:「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這是當時石窟盛景的真實寫照。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遊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雲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宏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
第一、二窟
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第三窟
此窟為雲岡石窟中規模最大的洞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
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一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
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七、八窟
兩窟為一組雙窟,兩窟窟前有三層木構窟檐。七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東、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現佛傳故事的佛龕。窟頂平棋飛天和南壁門拱上部的六個供養天人,雕刻十分精美;八窟四壁雕像風化嚴重。門拱西側刻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摩琉首羅天,雕刻技巧與造型都較成熟、這種題材,在雲岡心窟是罕見的特例。
第九、十窟
兩窟為一組雙窟,九窟分前後室,前室南壁鑿成八角列柱。後室窟門上鑿明窗。前室東西壁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的佛龕,壁面滿刻佛像、飛天。後室北壁主像是釋迦佛;十窟也分前後中,後室門拱內外兩面有精雕的圖案花紋,結構嚴謹,富於變化。
第十一至十三窟
三窟為組石窟。十一窟正中鑿出方柱,四面各雕上下龕。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題記,是研究雲岡石窟開鑿歷史的重要資料;十二窟前室正面鑿成三間仿木構建築的窟檐。東西壁也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的佛龕,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蕭、琶邑、笛、鼓等樂器;十三窟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天人,是這個窟中的精品。
第十六窟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第十七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後補刻的。
第十八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的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佛,高15.5米。東壁上部的弟子群,雕刻技法十分熟練,堪稱傑作。
第十九窟
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
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個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Ⅳ 雲岡石窟有何重要意義
象徵,是一件事物「象外之義」的喚醒和暗示,如同芬芳對於花的意義。象徵,更是藝術的關鍵詞,是藝術包括佛教藝術的一個重要功能和手段,是藝術內涵意蘊的深度顯現和釋放。
雲岡石窟,一壁鑿建於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石窟藝術珍品,其不僅呈現一般藝術包括佛教石窟藝術的象徵指向,而且更深含豐富和無與倫比的象徵意義。
本文試圖通過三個板快的闡釋,探掘雲岡石窟的象徵意義,從而顯象雲岡藝術生命的靈動和鮮活。
一、帝王意志的象徵。「令如帝身」、帝佛合一的理念和宗旨,是雲岡石窟轟然問世的靈魂。雲岡石窟不僅象徵帝王的相貌,而且象徵著拓跋鮮卑民族的精神與追求。
二、審美理想的象徵。美是藝術之本。任何一種藝術品,都流動著其特有的審美品質和審美趣味,傳達著創造者的美學理念和美學追尋。雲岡石窟,作為「佛教藝術的精華」,象徵著北魏國家和民族的審美理想。
三、民族融合的象徵。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拓跋氏是民族融合中「手把紅旗潮頭立」的弄潮兒。北魏國家的建立,標志著民族融合的初步實現。雲岡石窟是這一重大歷史的見證,並通過雕刻藝術象徵了出來。
民族融合的最深處,是文明的融合,而最後的成果,是融合的文明。不管是古希臘文明,還是古印度文明,都是民族融合的產物。一個時代的民族融合,必然成就這個時代的燦爛文明。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大的融合,必然刷新一輪耀眼的文明。因為民族融合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參與融合或者被融合大潮捲入的各種生產、生活方式的揚棄過程,包括政治的、經濟的、思想的、信仰的、藝術的等等。落後的東西都會在融合中遭遇淘汰和遺棄,而先進的、鮮活的、生命力強盛的事物,必將得到社會的認同、接受、推廣和弘揚。
雲岡石窟,作為一座魏晉南北朝大融合時代的實物遺存,不僅僅是民族融合和文明融合的結晶,而且是那個大融合歷史的藝術象徵和永恆豐碑。
Ⅳ 關於雲岡石窟的地理知識
關於雲岡石窟的地理知識已成為雲岡學研究了。在網路里有這方面的介紹,但很粗淺,需要自己在網上找。如果能深入研究,在雲岡學方面可能會有話語權了。
Ⅵ 雲岡石窟的建造歷史簡單
雲岡石窟的開鑿從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平城改為雲中郡恆安鎮治。、
唐代,據金皇統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貞觀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
初唐以後,平城呈現蕭條景象,雲岡石窟的建設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有大項工程。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皇室曾對武州山石窟寺進行過延續十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構窟檐的通樂、靈岩、鯨崇、鎮國、護國、天宮、崇福、童子、華嚴、兜率十座大寺,並對一千餘尊佛像進行了整修。
遼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佔大同,"寺遭焚劫,靈岩棟宇,掃地無遺"(《大金西京重修華嚴寺碑》)。
金皇統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師稟慧重修"靈岩大閣"(今第三窟外的閣樓),"自是,山門氣象,翕然復完矣。"(《金碑》)。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廟院尚存。
明代,大同雲岡再度荒廢。雲岡之稱始於明嘉靖年間,明末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路經大同,留部將張天琳駐守後清軍入關攻佔大同,雲岡寺院再遭兵燹,淪為灰燼。
清代,清順治八年(1651年)雲岡寺院得以重修。現存第5、6窟的木構窟檐和寺院即為此時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於冬日回鑾巡幸雲岡寺並御書匾額"庄嚴法相"。清乾隆年間雲岡石窟亦曾有修葺。
近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設置專門保護機構,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6)雲岡石窟的旅遊發展和環境保護擴展閱讀:
石窟介紹: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
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
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一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
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
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後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於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後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注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雲岡石窟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
Ⅶ 急求雲岡石窟的優美介紹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 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16窟至第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他三大石窟是: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亘約1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緻細膩,上承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大同市雲岡石窟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朴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Ⅷ 間要評價雲岡石窟的旅遊資源的開發條件
雲岡石窟的旅遊資源的開發條件很成熟
環境好
政府支持
市場條件好等
Ⅸ 對發展雲岡石窟的旅遊業,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就說說建議吧。總體來說就是加大宣傳力度,從各方各面的 每當從央視看到專晉城的旅屬游廣告時,我總能深深的體會到這種不足,我從來沒有在任何大型媒體上看到過大同的旅遊廣告,盡管我的視野是有限的。當然在央視做廣告太貴了,我建議大力應用網路媒體進行宣傳,包括拍攝各種紀錄片、宣傳片、也可以是動畫片,為雲岡石窟設計一個標志?也可以吧。沒有時間去細想,總是就是宣傳。
Ⅹ 山西雲岡石窟被劃分為哪些區域保護范圍
2018年5月31日,重新修訂的《雲岡石窟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批准,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
《條例》明確了雲岡石窟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環境協調區的四至范圍。其中,雲岡石窟保護范圍是以雲岡石窟為中心,由內向外劃分為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和環境協調區。
雲岡石窟環境協調區:東至小站建成區西界,西至焦山石窟以西約一點五公里的十里河支流,南、北以十里河兩岸丘陵岡頂的第一層山脊連線為界。
《條例》還規定,雲岡石窟保護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雲岡石窟保護總體規劃》制定年度保護計劃並組織實施,同時報省、市文物主管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