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化旅遊規劃設計
以及文化旅遊策劃 綠維創景 認為,根據國家旅遊局日前下發的通知,確定明年中國旅遊宣傳主題為"2012中國歡樂健康游",宣傳口號為"旅遊、歡樂、健康"、"歡樂旅遊、盡享健康"、"歡樂中國游、健康伴你行"。因此對於文化旅遊產品規劃設計問題需要考慮與健康等相結合,只有圍繞主題年和宣傳口號,組織設計各類歡樂健康游活動,充分挖掘和組合各類歡樂健康旅遊產品,依託資源特色,開發如歡樂家庭、鄉村體驗、山水健身、運動健體、溫泉療養及中醫保健、中華食膳、中華武術等旅遊產品。因此文化旅遊規劃設計以及文化旅遊策劃一定要結合三者做具體的分析。更多關於文化旅遊規劃設計的問題可以網路搜索一下 綠維創景 ,詳細的介紹相信您將會有很多的收獲。
Ⅱ 文化旅遊發展規劃和文化旅遊發展策劃有什麼區別
綠維創景認抄為,文化旅遊發展規劃和文化旅遊發展策劃之間有很大的區別。旅遊規劃,是個地域綜合旅遊系統的發展目標和實現方式的整體部署過程。規劃經相關政府審批後,是該區各類部門進行旅遊開發、建設的法律依據。規劃要求從系統的全局和整體出發,著眼於規劃對象的綜合的整體優化,正確處理旅遊系統的復雜結構,從發展和立體的視角米考慮和處理問題。旅遊策劃,是依託創造性思維,整合旅遊資源,實現資源、環境、交通與市場的優化擬合,實現旅遊業發展目標的創造過程。策劃強調的是通過創造性思維,找出資源與市場問的核心關系,建構可採取的最優途徑,形成可實施的明確方案,並對近期的行動進行系統安排。
Ⅲ 文化旅遊發展規劃設計與文化旅遊發展策劃怎樣做
文化旅遊發展規劃設計與文化旅遊發展策劃應該結合國家旅遊局剛下發內的關於2012年旅遊的宣傳主題容進行設計,綠維創景認為,根據國家旅遊局日前下發的通知,確定明年中國旅遊宣傳主題為"2012中國歡樂健康游",宣傳口號為"旅遊、歡樂、健康"、"歡樂旅遊、盡享健康"、"歡樂中國游、健康伴你行"。因此對於文化旅遊產品規劃設計問題需要考慮與健康等相結合,只有圍繞主題年和宣傳口號,組織設計各類歡樂健康游活動,充分挖掘和組合各類歡樂健康旅遊產品,依託資源特色,開發如歡樂家庭、鄉村體驗、山水健身、運動健體、溫泉療養及中醫保健、中華食膳、中華武術等旅遊產品。從而從根本上發展旅遊業。
Ⅳ 有文化和旅遊相結合進行旅遊規劃項目的案例嗎
文化和旅遊相結合進行旅遊規劃項目案例:
雲南西雙版納拜蘭水城規劃——貝葉文化、傣族文化與旅遊項目相結合
貴州梵凈山太平河風景名勝區黑灣河旅遊度假區規劃——儺文化與旅遊項目相結合
Ⅳ 怎樣處理文化與旅遊項目規劃的關系
怎樣處理文化與旅遊項目規劃的關系?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研究,旅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產業。因此對旅遊項目規劃來說,對文化元素的處理其實就是一個塑造靈魂的過程。如何開發好旅遊項目中的文化元素,突出當地文化特色,給遊客帶來新奇獨特感受,也是旅遊項目規劃的重點。
一、立足於實際,突出重點
在處理項目中的文化元素時,最重要的是准確把握當地文化特色並將其充分展現於遊客面前。例如「山東慶雲國際道文化養生度假區項目」,設計師經過考察研究,立足於當地極具中國特色的道教文化,對其養生度假區提出了三大提升理念。第一,將兩河環繞的景區提升為上善若水北方第一水城;第二,將慶雲宮道觀提升為慶雲福地旅遊度假區;第三,將傳統道文化提升為結合現代養生理念與度假需求的「養生道」。而在項目的整體布局方面,則按照入世、尋道、問道、悟道、修身的五重境界進行分區,並將生態自然景觀與養生度假設施進行完美融合,從而營造出北方高端文化養生的一個新的境界,可謂定位準確重點突出。
二、將文化與休閑相結合
休閑旅遊將是未來旅遊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山合水易也更著重於對休閑旅遊項目的開發規劃,讓文化元素滲透進休閑功能中去,二者借勢互利,可謂雙贏。「貴州梵凈山儺文化休閑商業小鎮」的項目規劃就將二者緊密結合,藉助佛教名山梵凈山的魅力與知名度,配合以景區完善以及休閑升級,山上的核心是生態保護與佛教觀光、參拜,山下的則為 「大梵凈山文化休閑圈」,文化休閑相輔相成,打造出極具品質的梵凈山休閑度假地。
三、進行文化元素的創新
創新對旅遊規劃行業來說就是發展的前提,將已有的旅遊資源賦予新的生命力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回報。而將當地特有的文化進行整合再加工,更是規劃師所必須具備的技能。山合水易在對雲南普洱市郊的臘梅坡茶馬古道進行概念性規劃中,就將古老的文化進行了創新。在茶馬古道上建立一個汽車營地,打造一個全新的「驛站」,而來往的汽車就彷彿古時的馬匹。以現代人的手法去重現茶馬古道昔日的繁榮,不僅是很好的文化傳承與銜接,更是規劃手法上的創新。
Ⅵ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是什麼
一、民族文化關系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依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遊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遊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遊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遊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於民族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雲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二、旅遊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遊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遊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遊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遊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遊和參與旅遊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並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遊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於旅遊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遊文化包括人們對旅遊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遊、旅遊管、旅遊心理學、旅遊、旅遊、旅遊地學、旅遊學、旅遊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遊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遊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遊業服務,提高旅遊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遊要素中的特色
Ⅶ 生態旅遊規劃的依據
1、自然景觀
氣象氣候 地方氣象氣候會影響項目設置,導致季節性地域性的產生。
地形地貌 多種類型的地質地形如:高峰、險峰、奇形山岩、火山(遺跡)、石林、洞穴、江河湖海泉瀑、島嶼等等提供觀賞考察對象。不同坡度適合於不同的游樂活動。水體導出潛水,水底世界、潛水船、漂流、游泳、劃船、滑水、水上器械游樂、沙灘運動……另外洞穴、泉水、植被也為人提供多種多樣的活動空間場所。
2、人文景觀
名勝古跡:包括古建築園林、古城牆、城堡、街道、橋、名人故居、碑……對名勝古跡主要以保護為主,並對其周圍環境加以整理,增加相應輔助項目或相關項目如博物館、文化村等。
觀光農業和生產: 旅遊區內的一些農業、生產可開發成觀光型旅遊項目,使生產和觀光結合起來。農業方面如園藝、果木栽培與採摘、禽肉類水產類動物養殖等等;加工業方面如旅遊紀念品、工藝品作坊,酒類、食品、木材等加工製作,采礦、小五金製作等。
社會風情:社會風情、民俗風情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一種精神和物質現象,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擁有自身獨特的文化,這些文化和當地的自然景觀融合,形成各自獨有的風格和個性。社會民俗風情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節慶盛會,民族年節;民族歌舞;民間競技娛樂;服飾、織物、工藝品;飲食文化、地方民居、民族村寨;民間文學、神話傳說、宗教禮儀…… 1、掌握市場規律進行需求分析確定生態開發思路
市場需求是經濟學中的概念,市場需求的分析主要建立在調查統計的基礎之上,研究不同消費群體和需求數量。消費者年齡、工作、文化程度、地域等方面的不同,決定了不同的消費行為。遊憩方式的開發帶有很明顯的經濟特徵,項目運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經濟規律的制約,因此認識經濟規律應當作為項目設置的前提。
2、消費心理行為分析確定生態項目
規劃設計和經濟學研究關心的問題有所不同,在進行項目設置時,對於市場需求的研究更側重於遊客的年齡和心理行為,以達到項目實現其使用價值的目的。項目設立應以人的需要為核心,滿足人們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
Ⅷ 文化旅遊策劃原則有哪些
保持鄉土文化的復原生性、制鮮活性。統籌思維,系統設計。由前瞻產業研究院策劃、規劃的安徽宿州青藜生態小鎮,以鮮明的產業特色香稻米為龍頭,著力培育生態有機農業,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鮮明的生態特色為載體,充分利用天然水庫、山林、龍泉井水,注入休閑養生度假新理念;以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禪文化的鮮活性為內核,形成鄉村氣息濃郁,農業、旅遊、文化協調發展,讓小鎮散發出迷人的魅力。
Ⅸ 《文化和旅遊規劃管理辦法》的規定有什麼影響
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我國的旅遊經濟越來越繁榮,全國上下的旅遊景點推出了各種旅遊的線路。現在國家為了人民享受更多的福利,有了五一黃金周,還有十一、過年元宵等等很多假期。
人們都喜歡在假期的時候帶上全家一起去旅遊,可是隨著旅遊經濟的蓬勃發展。出現了越多,在旅遊的過程中有導游宰客欺客聯合,當地的商家不買東西,不給走的現象頻繁出現。尤其是香港有一位導游在車上大罵大陸的遊客,只因為遊客不買當地的東西,就這樣被侮辱遊客。
《文化和旅遊規劃管理辦法》是為進一步統一規劃體系,完善規劃管理,提高規劃質量,不斷提升文化和旅遊規劃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於2019年5月7日印發,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從根本上杜絕再出現更多的問題。
Ⅹ 旅遊規劃發展審核的法律依據和申報材料都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1998)
(3)《中華內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容》(1998)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1991)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
(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2)
(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
(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996)
(10)《風景名勝區條例》(2006)
(11)《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7775-2003)
(12)《旅遊規劃通則》(GB/T18971-2003)
(13)《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