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旅遊規劃中的環境保護認識

旅遊規劃中的環境保護認識

發布時間: 2021-03-07 14:54:50

1. 旅遊可持續發展與旅遊環境保護的關系。

旅遊必來須注重環境保護源,只有注重環境保護才能使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對旅遊的車輛進行限制,車輛必須在尾氣排放達標,在距離景區一段距離就下客。景區要限制遊客數量,並規范遊客行為,景區不能亂丟垃圾。每天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生活垃圾必須遠離景區。同時,景區上風頭上游不能規劃建設工廠或工業園區。否則,在廢水廢氣的侵蝕下,任何美麗的景色都很快褪色。就象漂亮的時裝穿舊後就淪為垃圾堆里的破布一樣。
任何地區可接納的旅遊人數是一個定值,容納這個人數產生的負面影響有一個自然恢復期。只要注意以上兩點,同時做好環保,就可以保證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否則,破壞環境必然導致土壤、植被、空氣的惡化,各種生物失去適宜的生存條件,要麼遷徙,要麼滅絕,那麼原來的旅遊景區,必然變成各種污染物和蒼蠅蚊子的生活場。

2. 怎樣理解旅遊規劃與開發中生態化的發展趨勢

是城市生活向鄉村轉移的一個階段,也是人們對更加健康自然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向內往。
科學地景區規劃容與開發將有助於維護和改善旅遊目的地的環境狀況.
一、保護自然景區和歷史古跡.
為了吸引更多的旅遊者並提高他們的滿意程度,許多風景區、野生動物區和歷史古跡作為旅遊點,其環境保護問題自然會引起旅遊經營者的高度重視.發展旅遊業能夠為此地帶來大量資金,使風景區環境優化、野生動物區受到保護、歷史遺跡得到維護、恢復和修整.
二、改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
旅遊的發展既能改善地方的基礎設施,如機場、道路、通訊、用水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等,又可以促進當地休閑娛樂、住宿餐飲等服務設施的建設,從而使地方經濟水平得以提高,地方人居環境得以改善.
三、提高綠化比例和環境質量.
發展旅遊業客觀上還將推進地區環境的「兩化」,即土地的綠化和環境的凈化.旅遊業可以通過植樹造林、開發園藝項目或設計建設生態化建築來擴大綠化面積,還可以通過控制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水體污染、垃圾污染和其他環境問題,促使環境的全面凈化.

3. 旅遊時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做法並舉例說明

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1,比如不亂丟垃圾,注意垃圾分類專,這也是素質的體屬現。如果看到有工廠私自排污的話,我們也要監督一下。
2,出行方面,盡量選擇步行,公交。
3,少用一次性碗筷
4,節約用電,住宿休息注意關燈。
5,少用塑料袋,可以的話用帆布袋,背包代替。
6,節約用水。
能考慮到的就這些了,更細節的肯定還有。

4. 生態旅遊環境保護規劃的原則和步驟有哪些

生態旅遊環境保護抄規劃,即是襲為了推動區域的旅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減輕生態旅遊活動過程中旅遊服務與接待設施、生態旅遊經營者、生態旅遊者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各種負面影響,並使這種負面影響限制在環境可容納的范圍內,合理確定生態旅遊區環境容量,擬定合理的開發方案和有效措施,監測環境的動態變化。

5. 旅遊環境保護學的發展概況

怎麼都是在找這個問題呀
我是這么答(不知對你們有幫助沒有):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涉及旅遊環境保護的專業研討會、報告會相繼舉行。這標志著環境保護學正式開始誕生。
80年代末期中國舉辦首屆「旅遊與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這標志著我國旅遊環境保護學正式開始形成。
1991年9月,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建立了世界旅遊環境研究中心(WTTERC),其宗旨是要呼籲各國政府關注發展旅遊業在經濟上、戰略上的重要性,確立旅遊與環境共存共榮的關系,消除旅遊增長的障礙。旅遊環境保護學得到了發展。
1994年,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和聯合國亞太地區經社理事會在泰國召開研討會,其目的是促進亞太地區國家海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1995年4月24日至28日,可持續發展世界會議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蘭薩羅特島召開,旨在促進全球旅遊業發展的同時加強旅遊環境保護。
200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啟動了一項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綠色護照活動,旨在倡導旅遊環境保護,發展可持續旅遊。可以看出旅遊環境保護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同時國內外學者也對此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並出版和發表了很多相關著作和文章:
1981 Burkart等 《旅遊:過去、現在和將來》 1986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旅遊與環境》
1995 林越英 《關於建立「旅遊環境保護學科」的基本構想》
1996 Goodwin 《追求生態旅遊》 1998 徐軍 《探析旅遊環境保護之內涵》
2000 Burger 《景觀、旅遊和保護》 2003 張建萍 《旅遊環境保護學》
2007 Naveh 《景觀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 2008 劉玲 《旅遊環境容量評價》
雖然對於旅遊環境保護所做的研究越來越多,但是旅遊環境保護學科的理論體系並不十分完善,還學要進一步的探索。

6. 旅遊開發中的環境保護措施 巧妙記憶

1、有序有理有節制
將旅遊納入有序的管理范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基礎。加強休閑旅遊建設有序的開發,貫徹對生態資源環境保護的原則。
旅遊景區的開發與建設要兼顧對資源與環境的保護,對景區內新建項目要進行環境評估,嚴格控制各種賓館、餐飲、歌舞廳等旅遊服務設施在景區內發展,在必要地段可實行封山育林,保護景區生態平衡,促進旅遊有序、持續發展。
2、自然資源合理利用
調查表明,自然風光是旅遊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沒有良好的自然風光和環境為依託就沒有旅遊的可能性。植被的保護要防患於未然,在旅遊開發階段要做好科學規劃,盡量避免植被的大范圍破壞。因勢利導資源優化的利用現有的自然風光不被破壞,達到和諧與自然的統一。

3、環境承載能力布局預警制
休閑旅遊的環境包含社會、經濟、自然環境在內的復合環境系統,需在旅遊環境和承載能力內去做旅遊的規劃方案。風景區的環境容量,包括對污染物的凈化能力和對旅遊人群的承接能力。對環境狀況隨遊客人數增減而產生的變化要實時監測並及時反饋,使景點的美學價值的損減,原生態系統的破壞,環境的污染減到最低值,測定承受旅遊的接待人數。
4、增強意識加強觀念
旅遊發展打開了鄉村的封閉性,外來遊客帶來的風俗和文化對鄉村社會環境影響潛在而深遠。在思想意識上重視起來,加強思想教育。把真正的鄉村休閑生態旅遊當成是一種崇尚自然、學**自然、保護自然的旅遊教育活動。

7. 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

旅遊業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相對豐富而相應發展的產業。近年來開放政策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旅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由此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1994年我國旅遊收人為1600多億元,躍居全球十大旅遊目的地中的第八位。與此同時,我國旅遊業資源破壞、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使旅遊業持續、協調發展,有必要分析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方式和所造成的結果,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一、旅遊環境與旅遊業的關系
一般意義上的旅遊環境,指對於具體的旅遊客體——旅遊區,影響旅遊活動的主體——遊客的旅遊行為的各種外部因素,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環境、旅遊氣氛環境和旅遊資源等。這里僅指旅遊區的旅遊資源、自然生態及相應的旅遊氣氛。與之相聯系,旅遊環境問題也就指由於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響和破壞,使遊客旅遊活動的滿足程度受到影響。

旅遊區的旅遊資源是遊客觀賞的對象。對於遊客而言,旅遊資源本身蘊含的各種美學特徵及其歷史、文化、科學價值是旅遊行為的直接激發者,資源的破壞將直接影響旅遊者的滿足程度。

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旅遊區地貌、空氣、水和動植物等生態因子的總稱,這些生態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旅遊區環境的優美與愉悅。從人類審美的心理需求來看,自然景觀美是基礎,在一個空氣污濁、水體污染、四周嘈雜的環境中,遊客是無法去領略、欣賞、體會具體游覽對象的各種美學特徵的。特別是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閑暇時間逐步增加,城市居民進行旅遊、回歸自然,借自然環境的潔凈達到鍛煉和療養身心的願望正日益高漲。由此看來,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從某種意議上來說也是一種旅遊資源。

旅遊氣氛環境指旅遊區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歷史、民族風情及與之相適應的外部氛圍。旅遊環境美是形象與意境的雙重美,而每一具體的游覽對象,其對遊客旅遊行為的激發,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歷史、地方、民族特點或一種異國、異地的特殊情調。

所以,旅遊區環境狀況的好壞對旅遊者旅遊效果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遊客旅遊的滿足程度與旅遊區環境條件息息相關,直接影響旅遊業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認識到保護旅遊區環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目前我國旅遊業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我國旅遊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1、相當一部分熱點旅遊區污染嚴重。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遊資源受到損害;
2、旅遊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污水、污物隨處可見;
3、一些熱點旅遊區超規模接待遊客,旅遊區人滿為患,擁擠不堪,旅遊氣氛喪失;
4、旅遊開發建設項目與旅遊區整體環境不協調。

三、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造成旅遊區環境破壞、環境質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1、人類經濟行為的不當破壞了旅遊環境
人類經濟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與破壞可以分為三方面:(1)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生產排放的廢物及產生的噪音污染了旅遊區的自然環境,擾亂了旅遊區應有的寧靜。結果一方面旅遊區喪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氣、透明的水體、靜謐的氛圍;另一方面遊客游覽的興致因環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資源利用與農業生產方式破壞旅遊區的自然生態平衡,旅遊資源直接受到影響,例如森林砍伐、過度開采地下水、開山炸石等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游覽水體水位下降、奇山麗景慘遭破壞等。(3)在經濟結構、生產力布局、城市發展規劃中,忽視旅遊資源的存在,使得區域經濟結構類型、生產力布局方式、城市發展方向與旅遊業正常、持續發展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相適應。如在雲南石林旅遊區建設大型水泥廠,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建設灰窯、煤窯等。

2、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影響
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主要在於旅遊過程產生的垃圾對景點環境的污染以及旅遊活動本身對景點自然生態平衡及旅遊意境的影響。由於旅遊區本身設施的不完善和遊客素養不高,隨著旅遊活動規模的擴大,景點垃圾遺棄量日益增加。旅遊區內大量垃圾隨意拋灑堆積,破壞了自然景觀,污染了景點水體,使旅遊區水體富營養化。我國許多旅遊區水體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當一部分旅遊水體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的旅遊水體標准,漂浮物、懸浮物、油跡污染物已經影響遊客感官,使其旅遊興致降低。

超過景點容納容量的超規模接待破壞了旅遊區自然生態系統平衡。構成自然景觀的生礅系統對旅遊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載能力,這種承載能力由生態系統的結構所確定,超過其承載能力的旅遊活動將使旅遊區生態系統結構發生變化,旅遊區旅遊功能喪失。主要表現在大量遊人將旅遊區土地踏實,使土壤板結,樹木死亡;大量遊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壞了自然條件下長期形成的穩定落葉層和腐殖層,造成水土流失,樹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從而對旅遊區生態系統帶來危害……

不當的旅遊活動本身所蘊帶來的問題是嚴重的,忽視這種影響,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擴大規模,無限制地接待遊客,將對旅遊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損害。

3、旅遊開發和建設破壞旅遊區環境
在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有關設施建設與旅遊區整體不協調,造成旅遊資源、旅遊區生態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古跡復原處理不當,新設項目與旅遊區景觀不協調,改變或破壞了旅遊區所有的且應當保留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和氣氛,利於具體的旅遊對象,其旅遊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本身所蘊涵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在開發利用旅遊資源時,這些無疑是應當保留且極力保護並充分予以表現的,忽視旅遊區的整體協調及其所蘊涵的內涵,盲目開發,只會造成景點的不倫不類,進而喪失其旅遊價值,使遊客的興致減退。

城市建設破壞旅遊氣氛,主要表現在新建建築與旅遊城市的整體建築不協調。使本身作為旅遊對象的城市失去其本來面目。

四、旅遊環境保護的對策分析
為使旅遊業持續地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針對旅遊業所存在的環境問題筆者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1、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和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
長期以來,環境科學的研究只是從人類健康需要出發,很少從人類精神、心理需要進行研究,而這正是人類與環境相互聯系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並在人類旅遊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

從旅遊業對旅遊環境的依賴關系,旅遊區環境對旅遊活動的承載能力,旅遊業發展對旅遊環境的破壞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與旅遊業的關系;從確定景觀美學質量標准、自然生態質量標准、滿足特種旅遊活動的環境質量標准、旅遊區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方法淪;從美學、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工程方法;還要進行旅遊環境保護政策研究,為正確的決策奠定基礎。

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旅遊環境保護意識,向全體遊人、旅遊從業人員和區附近居民宣傳旅遊環境保護知識。

2進付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
不當的旅遊開發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破壞是無法彌補的,從保護的角度出發。存開發前對開發活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分析、識別建設、經營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影響提出相應的減免對策.把可能對旅遊環境造成的貝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包括:旅遊區環境承載力分析、旅遊規模分析、開發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識別、旅遊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分析等等。

3、在旅遊區發展建設中做好旅遊環境規劃。
旅遊環境問題的產生、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不當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和預見性的旅遊環境規劃。用於組織、管理經濟、旅遊及其它破壞旅遊環境的活動,來解決發展生產、擴大旅遊規模與景點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使其協調一致,以保證經濟發展和旅遊活動持續穩定的進行、防止旅遊區環境的破壞。

旅遊區的環境規劃是旅遊區的經濟發展、旅遊業發展和旅遊區環境保護的綜合性規劃,這個規劃是從維護旅遊區環境美學質量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的角度出發,應用系統工程的原理與方法,遵循經濟發展規律與旅遊區環境美學規律,對經濟活動和旅遊活動的結構、規模和布局實行統籌規劃,達到既發展經濟、擴大旅遊又不破壞旅遊區環境的目的。

4、運用經濟及其它手段,控制熱點旅遊廠的旅遊規模。
採取提高熱點旅遊區的門票價格、劃定特殊旅遊景點並控制其旅遊人數等手段;調整旅遊區的旅遊規模,在保證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使旅遊區的環境得到保護。

5、加強旅遊環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遊環境保護工作的保證,通過對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制定行為規范。對破壞行為實行強制性的干涉與懲罰。立法主要內容有(1)旅遊區建設項目的審批辦法和許可權;(2)旅遊區保護范圍和保護內容的確定;(3)對違反者的處罰辦法等。

8. 找關於中國旅遊資源的開發與環境保護兩方面的論文

當前,旅遊資源開發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限的資源面臨著旅遊市場迅速擴張的巨大壓力。而重復建設和盲目粗放式開發更加重了資源供需失衡;資源開發從人文景觀資源轉向自然生態資源,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就成為一對難解的矛盾;城市建設與旅遊事業的發展也因「兩張皮」而導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態資源的浪費;旅遊經濟高速增長與僵化陳舊體制並存,開發機制有待轉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試就這些問題,並以珠海市為例來探討旅遊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的正確途徑。

關鍵詞:旅遊資源 開發 保護

一、旅遊資源開發原則與景點布局
珠海作為全國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國家級的風景旅遊區正在進行旅遊資源的大開發,也就是旅遊環境容量的大擴容。對此,我們應如何確定擴容的方向、內容、層次、深度,以達到既有內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擴展?在擴容的過程中又要注意哪些問題?本人認為,主要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特色性原則。特色即差異性。鮮明的特色是旅遊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會有注意力。旅遊經濟本身就是注意力經濟,要注意旅遊景點之間的差別性,體現人無我有的特色。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實質就是要尋找、發掘和利用旅遊資源的特色。經過開發的旅遊資源,不僅應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時,還應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鮮明和有所創新和發展,絕對要避免在開發後的旅遊資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壞。
(二)共生性原則。就是這一旅遊項目與另一旅遊項目之間是共生的。旅遊項目是外部性很強的項目,有正向和負向外部性之分。所謂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容的、互補的、協調的,看了這一景點之後,有一種再去游覽另一景點的渴望。所謂負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剋的、類同的,而不是呈現合作形態。旅遊資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之間、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共生性現象,而且不同的旅遊項目,其共生現象是不同的。如展覽館與賓館、商場、交通設施、自然景點、人造景點相互之間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種旅遊景點在某一小區域內的協調。
(三)網路化原則。旅遊業是一個擴大化了的網路,是自然網路。在珠海旅遊業的發展問題上,我們經常強調要有大珠三角的觀念,要發揮珠三角各市的旅遊資源優勢。實際上,如果某地有獨特性的旅遊亮點,即使人為阻止也是不行的,遊客還是會千里迢迢去游覽,會千方百計解決道路不暢、住宿飲食不便等問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的旅遊景點有沒有形成亮點,有沒有形成網路,各地的旅遊景點在大區域范圍內有沒有產生互補效應。從珠海的旅遊實際情況看,存在著以下三個網路。
首先是小網路,即中心城區旅遊景點的大擴容。我們要考慮景點之間的共生性,要強調內涵的挖掘,包括實施市區西部和東部的旅遊大開發,重點開發建設唐家灣古村鎮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原唐家舊鎮、共樂園、淇澳白石街、金鼎會同村等,珠海國際賽車、珍珠樂園等旅遊資源也有待於整合)、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大學園區、南方軟體園、科技創新海岸等)和南灣旅遊新區(包括南屏科技工業園工業游、北山楊氏大宗祠、灣仔花卉公園、海鮮干貨市場購物游等)、橫琴特色旅遊區。
其次是中網路。也就是「兩區一島」,即斗門區、金灣區和東區海島的旅遊開發。斗門區的白藤湖旅遊區已經配套成熟;御溫泉也已名揚海內外;黃楊山-金台寺旅遊區正在完善之中;生態農業游有待於進一步開發挖掘。金灣區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旅遊開發也呈現良好勢頭。亞馬遜熱帶風情園起步看好;平沙溫泉由於香港中旅注資改造氣勢恢弘;飛沙灘也漸漸遊人如過江之鯽;長達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聯起一個個新的工業園區,也將串聯起一個個新的旅遊區……但目前整個大西區的旅遊線路安排還是單向的,沒有形成環線。我們應將珠港大道、湖心路、黃楊大道構成的「U」字形結構變為「O」字形結構,使之相互之間形成一個小的閉環,將湖光山色、寺廟溫泉、港口海灘等山水景觀和文化景觀、城市景觀串聯起來,而後向外輻射。東區海島開發還需加大力度。從目前已開發的東奧島、桂山島、萬山島和外伶仃島看,基礎設施不足、水電供應、交通、污染等問題有待解決,旅遊項目的開發尚待挖掘,動植物資源保護有待加強。特別是要乘港珠澳大橋的契機,加強與香港、澳門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遊環線。
第三是大網路,就是整個大珠三角旅遊資源的連線成網。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別人的資源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資源與外地資源進行整合,取長補短。廣深珠和粵港澳的旅遊資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廣深珠萬人美食游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以上觀之,要實現旅遊景點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網路化,自身的核心景點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們許多旅遊景點存在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這關鍵在於景點擴容的思路、設計理念和開發主體上存在著問題。從設計理念上講,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僅要求有獨特性,同時還要強調資源開發上的文化內涵。俗話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對景區也是這樣,景不在大,有文化內涵則榮,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會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點開發如果沒有文化,就會失去內涵,就不會令人流連忘返。有些旅遊景點建設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現在這一方面。就文化景觀而言,主題公園是最容易重復的。為什麼會是開發水平太低,而且互補性不強呢?關鍵是許多主題公園的文化原型沒有對路。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樂園)之間都存在互補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轉換,有些是對比,相互之間的關系如沒有處理好,景點規劃就難以落到實處。
二、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模式
珠海旅遊景點另一擴容方向,應該是由城市走向鄉村,這是符合人類回歸自然大趨勢的。在這一過程中,就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要處理好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關系的處理上,存在著四種模式;而發展生態旅遊則應注意三大問題。
(一)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模式選擇
1、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消極的,已是被實踐所否認的。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文物部門的職責,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別不是旅遊業的目的。
2、為開發而開發。這是盲目的,是小農意識。就像農民在水鄉養豬、河裡養點魚一樣,養大了賣出去,取得個人利益,而對水體造成的污染則全都不管。還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觀地帶搞成墓地,能賣出去收點錢就行,根本不考慮環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實際上是毀了聚寶盆去討飯。
3、為保護而開發。如果這個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須是通過保護來開發的。白藤湖地帶,既有沼澤地,又不完全是濕地,帶有天然與人工池塘相結合在一起的特徵。在珠海城區存在這樣的一塊地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這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完全可以統一,這在整個中國城市中也是難以找出第二個來的。白藤湖水鄉這樣的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壞了,是無法恢復的。對於這樣的旅遊資源,不能由一家企業進行壟斷開發,必須是政府進行壟斷,在高起點的規劃指導下,以企業為主體分片分期進行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的主體可分成三類:一是完全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二是政府與企業進行壟斷性開發。像威尼斯一樣,將白藤湖水鄉內的道路、橋梁由企業為主體興建。小遊船的經營權則由政府壟斷,拍賣給企業經營。三是完全由政府為主體開發。如城區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體的保護等。重要的旅遊資源應取後兩種開發模式。
4、為開發而保護。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欄島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到保護。可以選擇在政府嚴格規劃的前提下,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有些項目規劃好以後,可以將項目30年的經營權公開拍賣,國有資產就可以實現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東區海島等項目的開發經營權,如進行公開拍賣,就可賣到很高的價錢,而後由業主們自行招商,精心策劃開發。這就是政府對項目的所有權壟斷,經營權放開。
項目經營權進行公開拍賣時,要設立誰最具有開發能力,誰設計的開發方案最好這兩個標的。第一個標的由拍賣評定,第二個標的由專家組投票評定。把這兩個標的統一起來,最後確定開發單位。
如為開發而保護,就要停止「石頭經濟」、「泥沙經濟」、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發展,把鬱郁蔥蔥的山頭搞成癩痢頭,那是對自然資源的極大破壞。這些低層次的開發、破壞性的開發,必須停止,要進行結構性調整。
(二)開發生態旅遊應注意的問題
發展生態旅遊是珠海的重頭戲。珠海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這是我們最大的資源,而且與廣州、深圳和香港、澳門是互補的。在發展生態旅遊問題上,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生態旅遊的對象是原生的、和諧的生態系統。在我國旅遊景點的開發上,要補上這一課。在西方國家有一門大地景觀學的學科,強調將整個自然大地看成為一個宏觀層次的景觀,而不是微觀層次的一個院落。而我國通常是把自然景觀神化,帶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觀中,必須是人與自然、文化與生態和諧共處的狀態。
二是生態旅遊的對象是應該受到良好保護的。生態資源與一般的資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無論是山林,還是水體都存在這個問題。所以,保護的對象是什麼?誰來保護?保護的目的和動力是什麼?這三者必須要搞清楚。否則,生態資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續利用。
三是發展生態旅遊要強調當地群眾的參與性和收益性。只有當地群眾的參與,才能把破壞資源的力量轉變為保護資源的力量、建設性的力量。群眾參與存在著直接性,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利益主體,確定了利益主體,資源的開發保護就比較容易進行。同時還存在著協調性,當地群眾參與所開發的生態旅遊,是原汁原味的,這一人文與當地的生態是協調的,是互補的。只有當地群眾參與,讓他們獲得了利益,才能讓他們體會到資源的價值,自覺地進行保護。過去許多景區亂砍亂伐,禁而不止,最後政府出一點資金,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護山隊,允許他們在景區劃定的地點開設小店做些土特產和旅遊品的生意,結果破壞的力量轉變為保護的力量,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島的奴薩杜阿旅遊度假區的開發中十分注重這一點,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生態旅遊主要存在著四個功能:即旅遊功能、保護功能、促進經濟增長功能或是扶貧功能、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態旅遊的開發上綜合效益很高,我們必須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
三、旅遊資源開發與城鎮建設一體化
旅遊業是綜合性很強的產業,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遊資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經濟與集聚性經濟的結合體。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能把人們留下來的載體,非城市莫屬。風景區內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遊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達到這一效果。對此,我們的認識遠遠不夠。
(一)旅遊城鎮的類型。作為一個城市,應有獨特性的自然風貌,有活躍的經濟活力,有集中的旅遊設施,而且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優越繁榮的購物環境,同時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條件、發達的科技信息。江南水鄉名鎮周庄,過去遭到了人為破壞,現在認識到了這是旅遊資源,把它恢復起來,結果成了寶貝,每年的旅遊門票收入幾百萬元。門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遊總收入。像蘭溪的諸葛村,原來是比較破落的村莊,經修復以後,每年的旅遊門票收入也達到300萬元,成為村級經濟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這都是在城鎮建設中注意到旅遊業的發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遊資源的特性來劃分,珠海的城鎮可以分為三類;
1、資源驅動型。自然與文化資源有獨特性,如金灣區、香洲區的唐家灣鎮、東區海島等可劃為這一類。
2、經濟驅動型。主要為購物流通,如斗門城區、前山城區、灣仔鎮等是典型的經濟驅動型。
3、都市綜合型。既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又有廣泛的經濟文化的景點。如香洲主城區。
這些城鎮的建設應分門別類,都要摸清本地的資源。如橫琴的蚝、灣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門的荔枝、重殼蟹等獨具特色的資源,要找出其歷史痕跡,挖掘其文化內涵,編寫成動人的故事篇章,推陳出新,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個個很好的旅遊資源。
(二)開發利用城鎮旅遊資源的方略
1、確立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思想。如果沒有一體化的戰略思想,城鎮建設就會出現千鎮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優勢,才能體現出各自城鎮建設的特色。根據統計資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遊客的數量已超過杭州。我們為什麼會超過杭州呢?就是因為我們在城市建設中,確立了城市建設與旅遊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成為這兩者完美結合的典範。我們把旅遊歸結為「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實際上可以分為三個系統:第一是直接系統。如旅遊項目、旅遊主體、旅遊資源、媒體和旅遊服務等,這些是直接為旅遊服務的。第二是介入系統。如交通運輸、機場、碼頭、鐵路等,解決外部的可達性。包括通訊、金融保險、商業等都是旅遊業的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統。如城市景觀、房地產、文化設施、醫療保健、安全保衛等。旅遊業的發展,離開了這三個系統,就不可能形成一體化的戰略。
2、確立硬體建設一體化的意識。目前,我們這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在硬體建設上往往是各自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設,沒有一點旅遊景觀的意識。市區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條排水溝,僅僅做成一項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許多景觀和生態上的遺憾。實施硬體建設的一體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識。要通過城市的硬體建設,形成注意力,產生與眾不同的景觀,這些景觀之間的組合,就是獨特的城市景觀。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經驗,如將已變成臭水溝的護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休閑觀光皆相宜的旅遊景觀——環城公園。第二是環境意識。大連提出了「出門就是花園」、「處處是景觀」,城市向園林化方向發展,居住小區向旅遊景區演進,就像新加坡那樣,這就形成了很強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識。倡導多種形式辦劇院、博物館,修繕歷史街區、村落、文物古跡,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設的藝術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緻主義。第四是可識別性。一個城市,要在宏觀的尺度上給人以一種獨特的感覺。為什麼許多遊客願到雲南的麗江去游覽參觀?上海市原市長徐匡迪到了麗江以後,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復建了。為什麼?因為麗江利用民居的結構完全展示了古城獨特的風貌,形成了異於其他城市的肌理,給人以另類城市的感覺。所以麗江古城對中外遊客的聚集力、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就非常強。而其他許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斷了自身的歷史文脈的延續,也就喪失了自己的風格,從而也喪失了自己的地位。
3、確立突出地方資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國城市中,缺水的城市佔大多數,水景資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濕地,水景資源極為豐富。如果我們把這些水景觀資源充分發掘出來,利用起來,那珠海就是獨一無二的。珠海難以與國內其他城市比硬體設施建設的規模。在文化建設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閑、優雅、精緻的情調,要區別於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設要圍繞自己的特色進行創造,包括民居都要體現嶺南水鄉的風格,亞熱帶風情,形成新式粵派建築特色,既有中國嶺南建築古樸莊重、典雅精緻的韻味,又廣泛吸取國外先進的建築材料和施工工藝,突出現代建築清新明快、色彩鮮明、氣勢恢弘的風采。
(三)旅遊資源開發與城鎮建設一體化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塑造市民內在的文化素質,展示珠海獨有的精神風貌。每一個城市,都有其歷史文化的積淀,這也是一種有深度有內涵的旅遊資源。對珠海而言,主要是「特區精神」的外在化,要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澳大利亞的堪培拉為什麼能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去旅遊?就是因為當地的文素質特別好,使得人們非常願意到那裡去。
——嚴格城市管理特別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定要有便利性,可達性,保證安全暢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西北旅遊資源中遇到的問題,就在於當地的治安環境。
——熱情好客,培育地區信用。如遊客到了珠海,購買的旅遊品應沒有贗品。就像在香港購買黃金飾品,都同時附有成分比例的標簽,哪一家商品只要欺瞞顧客一次,香港旅遊協會就會取消其經營黃金飾品的資格,管理非常嚴厲,所以在香港購買黃金裝飾品,完全是貨真價實的。而如果是珠海也能做到這一點,成為一個童叟無欺、誠信卓著的城市,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賣點。
——成功舉辦各種旅遊節。江西推出「四時連八節」很值得學習。珠海也要造就季季有節,月月都有高潮的旅遊氣氛。各個區鎮的旅遊活動都要注意質量,相互之間都要有內容和時間上的關聯性和互補性。
——要大力開拓會展業。珠海完全有能力、有資源、有潛力去發展會展業。我們要從辦好珠海國際航展、國際賽車做起,從辦好「世界經濟發展宣言大會」做起。
——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動。既要有陽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高雅與通俗相結合。高雅的文化活動,有一台戲可以做,那就是繼續辦好「珠海國際電影文化節」。還有常年都有二十多個劇組在珠海拍戲,珠海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很好的影視基地。麗江把納西古樂搗鼓得如此的熱,成為麗江旅遊的必游項目,而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一國兩制的交匯點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又噴發生機活力的美麗的熱帶海濱旅遊城市,沒有一台自己的拿手好戲,這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通俗文化,就是南方雜技、廣場文化、民間歌舞等,也是一台好戲。深圳華僑城的這台戲就非常好,有震撼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法國巴黎的紅磨房,也是到巴黎的許多遊客必看的。
——要有整潔的市容市貌。像新加坡、澳門等旅遊城市,城市建築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終保持清新整潔。城市綠化、街道鋪裝、燈飾、廣告牌也要與城市整體格調相諧調。比如商業步行街就可與澳門接軌,有鵝卵石鋪裝成彩色圖案,給遊客造成強烈的視覺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挖掘和改進傳統名菜。近十年來,清淡可口的粵菜已為珠海廣大的移民們所接受。而移民們又帶來了各自的家鄉菜和洋菜式,可謂南北交匯,東西融通,精彩紛呈。但要真正形成本地區民俗食風,成為遊客們趨之若騖的美食天堂還需要全市各界共同進一步努力。近年來,組織的幾界珠海美食風情節,評選出的珠海名菜、珠海名小吃,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要優化景點的管理。對同類的有可比性的景點,就要搞最佳、最差景點的評比,由遊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個機制,促進其加強和改善管理。
同世界上其他旅遊城市一樣,不斷地舉辦國際活動,創新旅遊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旅遊景點,必將為珠海的旅遊業的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9. 旅遊對社會環境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資料來源:www.17u.com
旅遊業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相對豐富而相應發展的產業。近年來開放政策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旅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由此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1994年我國旅遊收人為1600多億元,躍居全球十大旅遊目的地中的第八位。與此同時,我國旅遊業資源破壞、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使旅遊業持續、協調發展,有必要分析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方式和所造成的結果,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一、旅遊環境與旅遊業的關系
一般意義上的旅遊環境,指對於具體的旅遊客體——旅遊區,影響旅遊活動的主體——遊客的旅遊行為的各種外部因素,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環境、旅遊氣氛環境和旅遊資源等。這里僅指旅遊區的旅遊資源、自然生態及相應的旅遊氣氛。與之相聯系,旅遊環境問題也就指由於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響和破壞,使遊客旅遊活動的滿足程度受到影響。

旅遊區的旅遊資源是遊客觀賞的對象。對於遊客而言,旅遊資源本身蘊含的各種美學特徵及其歷史、文化、科學價值是旅遊行為的直接激發者,資源的破壞將直接影響旅遊者的滿足程度。

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旅遊區地貌、空氣、水和動植物等生態因子的總稱,這些生態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旅遊區環境的優美與愉悅。從人類審美的心理需求來看,自然景觀美是基礎,在一個空氣污濁、水體污染、四周嘈雜的環境中,遊客是無法去領略、欣賞、體會具體游覽對象的各種美學特徵的。特別是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閑暇時間逐步增加,城市居民進行旅遊、回歸自然,借自然環境的潔凈達到鍛煉和療養身心的願望正日益高漲。由此看來,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從某種意議上來說也是一種旅遊資源。

旅遊氣氛環境指旅遊區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歷史、民族風情及與之相適應的外部氛圍。旅遊環境美是形象與意境的雙重美,而每一具體的游覽對象,其對遊客旅遊行為的激發,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歷史、地方、民族特點或一種異國、異地的特殊情調。

所以,旅遊區環境狀況的好壞對旅遊者旅遊效果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遊客旅遊的滿足程度與旅遊區環境條件息息相關,直接影響旅遊業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認識到保護旅遊區環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目前我國旅遊業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我國旅遊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1、相當一部分熱點旅遊區污染嚴重。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遊資源受到損害;
2、旅遊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污水、污物隨處可見;
3、一些熱點旅遊區超規模接待遊客,旅遊區人滿為患,擁擠不堪,旅遊氣氛喪失;
4、旅遊開發建設項目與旅遊區整體環境不協調。

三、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造成旅遊區環境破壞、環境質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1、人類經濟行為的不當破壞了旅遊環境
人類經濟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與破壞可以分為三方面:(1)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生產排放的廢物及產生的噪音污染了旅遊區的自然環境,擾亂了旅遊區應有的寧靜。結果一方面旅遊區喪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氣、透明的水體、靜謐的氛圍;另一方面遊客游覽的興致因環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資源利用與農業生產方式破壞旅遊區的自然生態平衡,旅遊資源直接受到影響,例如森林砍伐、過度開采地下水、開山炸石等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游覽水體水位下降、奇山麗景慘遭破壞等。(3)在經濟結構、生產力布局、城市發展規劃中,忽視旅遊資源的存在,使得區域經濟結構類型、生產力布局方式、城市發展方向與旅遊業正常、持續發展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相適應。如在雲南石林旅遊區建設大型水泥廠,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建設灰窯、煤窯等。

2、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影響
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主要在於旅遊過程產生的垃圾對景點環境的污染以及旅遊活動本身對景點自然生態平衡及旅遊意境的影響。由於旅遊區本身設施的不完善和遊客素養不高,隨著旅遊活動規模的擴大,景點垃圾遺棄量日益增加。旅遊區內大量垃圾隨意拋灑堆積,破壞了自然景觀,污染了景點水體,使旅遊區水體富營養化。我國許多旅遊區水體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當一部分旅遊水體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的旅遊水體標准,漂浮物、懸浮物、油跡污染物已經影響遊客感官,使其旅遊興致降低。

超過景點容納容量的超規模接待破壞了旅遊區自然生態系統平衡。構成自然景觀的生礅系統對旅遊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載能力,這種承載能力由生態系統的結構所確定,超過其承載能力的旅遊活動將使旅遊區生態系統結構發生變化,旅遊區旅遊功能喪失。主要表現在大量遊人將旅遊區土地踏實,使土壤板結,樹木死亡;大量遊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壞了自然條件下長期形成的穩定落葉層和腐殖層,造成水土流失,樹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從而對旅遊區生態系統帶來危害……

不當的旅遊活動本身所蘊帶來的問題是嚴重的,忽視這種影響,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擴大規模,無限制地接待遊客,將對旅遊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損害。

3、旅遊開發和建設破壞旅遊區環境
在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有關設施建設與旅遊區整體不協調,造成旅遊資源、旅遊區生態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古跡復原處理不當,新設項目與旅遊區景觀不協調,改變或破壞了旅遊區所有的且應當保留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和氣氛,利於具體的旅遊對象,其旅遊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本身所蘊涵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在開發利用旅遊資源時,這些無疑是應當保留且極力保護並充分予以表現的,忽視旅遊區的整體協調及其所蘊涵的內涵,盲目開發,只會造成景點的不倫不類,進而喪失其旅遊價值,使遊客的興致減退。

城市建設破壞旅遊氣氛,主要表現在新建建築與旅遊城市的整體建築不協調。使本身作為旅遊對象的城市失去其本來面目。

四、旅遊環境保護的對策分析
為使旅遊業持續地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針對旅遊業所存在的環境問題筆者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1、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和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
長期以來,環境科學的研究只是從人類健康需要出發,很少從人類精神、心理需要進行研究,而這正是人類與環境相互聯系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並在人類旅遊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

從旅遊業對旅遊環境的依賴關系,旅遊區環境對旅遊活動的承載能力,旅遊業發展對旅遊環境的破壞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與旅遊業的關系;從確定景觀美學質量標准、自然生態質量標准、滿足特種旅遊活動的環境質量標准、旅遊區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方法淪;從美學、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工程方法;還要進行旅遊環境保護政策研究,為正確的決策奠定基礎。

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旅遊環境保護意識,向全體遊人、旅遊從業人員和區附近居民宣傳旅遊環境保護知識。

2進付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
不當的旅遊開發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破壞是無法彌補的,從保護的角度出發。存開發前對開發活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分析、識別建設、經營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影響提出相應的減免對策.把可能對旅遊環境造成的貝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包括:旅遊區環境承載力分析、旅遊規模分析、開發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識別、旅遊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分析等等。

3、在旅遊區發展建設中做好旅遊環境規劃。
旅遊環境問題的產生、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不當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和預見性的旅遊環境規劃。用於組織、管理經濟、旅遊及其它破壞旅遊環境的活動,來解決發展生產、擴大旅遊規模與景點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使其協調一致,以保證經濟發展和旅遊活動持續穩定的進行、防止旅遊區環境的破壞。

旅遊區的環境規劃是旅遊區的經濟發展、旅遊業發展和旅遊區環境保護的綜合性規劃,這個規劃是從維護旅遊區環境美學質量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的角度出發,應用系統工程的原理與方法,遵循經濟發展規律與旅遊區環境美學規律,對經濟活動和旅遊活動的結構、規模和布局實行統籌規劃,達到既發展經濟、擴大旅遊又不破壞旅遊區環境的目的。

4、運用經濟及其它手段,控制熱點旅遊廠的旅遊規模。
採取提高熱點旅遊區的門票價格、劃定特殊旅遊景點並控制其旅遊人數等手段;調整旅遊區的旅遊規模,在保證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使旅遊區的環境得到保護。

5、加強旅遊環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遊環境保護工作的保證,通過對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制定行為規范。對破壞行為實行強制性的干涉與懲罰。立法主要內容有(1)旅遊區建設項目的審批辦法和許可權;(2)旅遊區保護范圍和保護內容的確定;(3)對違反者的處罰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