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地質環境與旅遊資源的關系

地質環境與旅遊資源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3-07 23:22:09

① 如何理解地質地貌與旅遊資源的關系

地質地貌的面很寬泛,它是旅遊資源的形成部分,一些著名的地質公園、水溶洞,都是國家很有名的旅遊景點

② 旅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
1、地理環境為旅遊活動提供了載體,沒有一定的地專理環境,旅屬游活動根本無法得以順利的開展。
2、旅遊活動會進一步的影響地理環境,不合理科學的旅遊活動開展會對地理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3、科學發展開發旅遊資源,規范遊客的旅遊活動有助於地理環境的未定和永續利用。

③ 為什麼說地質地貌條件與旅遊資源的關系十分密切

旅遊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樣就需要靠自然景觀來支撐了
自然景觀如何能吸引人呢?地址地貌條件決定,如果沒有特色大家不會千里迢迢來看來欣賞。
所以地質地貌條件和旅遊資源關系密切

④ 地質旅遊資源的特徵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球演化的產物,是巧奪天工的神來之筆,所以它既具有旅遊資源的一些基本特性,同時還具有一些獨到之處。我們在總結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地質旅遊資源的基本特徵。

一、觀賞性

在地質旅遊資源中,除少數礦物資源被加工、製造成地質旅遊產品外,其他所有地質旅遊資源皆因其主要景觀形態、色澤、組合以及所在周邊的地質環境、生態環境、人文環境,而構成觀賞性。所有的旅遊者都喜歡具有觀賞性的旅遊資源。無論是名山大川、奇峰異洞,還是風土人情、文物古跡等,都是因為具有觀賞性,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觀賞性越強,吸引力越大,價值就越高,遊人就越多。像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都因觀賞性極強,每年都有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

二、多樣性

地質作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於其復雜性,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地質景觀。由於復雜的地質作用過程,生成了形態各異、內涵豐富、科學價值較高的地質景觀。例如同為岩漿活動,既可以形成巨大的花崗岩體,圍岩被剝蝕後形成花崗岩山峰,也可以形成典型的火山地貌,如五大連池。再如同為流水作用,由於地質地貌不同就有瀑布、河流、湖泊等景觀。地層如同厚厚的日記本,記錄著曾經的地表上發生的點點滴滴,如地層中留下的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從第四紀人類出現以來,在地層中出現了新的關注點,即古人類的活動遺跡以及化石遺骸。較為著名的地質景觀有:雲南澄江寒武紀動物群、山東山旺中新世古生物群、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和山頂洞人遺址等。總之,地質旅遊資源的多樣性是由客觀世界的復雜性決定的,同時,也與遊客的需求多元化有密切關系。

三、區域性

地質旅遊資源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如在總體地貌景觀上,我國有「南秀北雄」這一區域性的概括。「南秀」在地域上,代表秦嶺淮河以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秀美景色,再細分,有西南的靈秀,華南的麗秀,這主要是因為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廣泛分布於南方所致;「北雄」代表黃河流域「駿馬西風冀北」的雄渾。這種渾厚與黃土高原相映生輝。再如喀斯特地貌,分布具有明顯的區域性,該地質景觀只可能出現在具有大面積的可溶性岩地區。區域特徵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地質作用。各種地質旅遊資源既是整個空間環境的組成部分,同時,他們的形成和演化又受其時空下的地質作用的制約。隨著地質作用的區域變化,旅遊資源必然存在著相應的區域差異。

四、古老性

這一特性是地質旅遊資源所獨有的。這里所講的古老性不同於一些歷史人文景觀的悠久性,歷史人文景觀的時間尺度不過是幾十年至數千年,而這里所講的地質旅遊資源,其時間尺度是萬年至億年。據科學考證,地球的形成年齡為46億年,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石約為43億年。這意味著地質作用在43億年前就已開始。地質作用是迄今未能得到全面正確的解釋和模擬的事件,是人類所未經歷的漫長過程。探求地球的形成、發展、演化及其未來趨勢是人類所共同關心的話題。地質旅遊資源所展示的點點滴滴以及其所反映的地質歷史畫面,都可以滿足人們的求知慾,並激發起人們對大自然的敬仰與熱愛。

五、獨特性

對於整體地質旅遊資源來講,其具有多樣性,而對於單一的地質旅遊景觀來講,則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基本每一處地質旅遊景觀都代表一種或幾種典型的地質現象,具有其獨到的審美、科普和研究價值。如張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就具有極強的獨特性,能與張家界砂岩峰林進行比較的地貌區域在全世界僅約有四處。再如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床——內蒙古白雲鄂博,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河北唐山地震遺跡等地質旅遊景觀,都具有極強的獨特性和代表性,其價值對於整個人類是極其巨大的。

六、整體性

地質旅遊資源的吸引功能是組合性、整體性的吸引功能。必須重點指出的是區域旅遊資源整體性吸引功能在旅遊資源自身主要體現為一種「美」,這是一種組合之美,整體和諧之美,代稱為「區域美」。一定地域總會以一定的審美狀態呈現出來,被外界所感知,形成各自的美感效應,如泰山的雄、峨眉的秀、黃山的奇、華山的險、青城的幽。正是這種「區域美」,體現了區域旅遊資源在類型、數量、特徵等方面的組合性,以及旅遊資源單體、單類各自所呈現的審美狀態的組合性與融合性,旅遊資源整體吸引功能由此而產生,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也是由其地質作用決定的。

七、科學性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質資源中能作為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部分。因此旅遊地質資源包含有地質科學的所有內涵,如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物質及其結構、地球的發展、地球的現狀和未來、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演化發展、地質構造、地質作用及地質景觀。旅遊地質資源科學性和觀賞性的識別、地質旅遊資源的開發與環境保護都是以地質科學為基礎、以地質科學為依據的。地質科學構成了地質旅遊資源科學性的核心和地質旅遊資源的品位。

八、永續性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球內外力地質作用的結果,是大自然的結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一旦破壞,便無法復原,所以地質旅遊資源具有永續性和不可再生性,地質旅遊資源主要用於觀賞、科考等。

⑤ 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及影響

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
1、地理環境為旅遊活動提供了載體,沒有一定的地理環境,旅遊活動根本無法得以順利的開展。
2、旅遊活動會進一步的影響地理環境,不合理科學的旅遊活動開展會對地理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3、科學發展開發旅遊資源,規范遊客的旅遊活動有助於地理環境的未定和永續利用。

⑥ 地質旅遊資源的含義

一、旅遊資源的含義

旅遊者是旅遊活動的主體,旅遊資源是旅遊活動的客體,是滿足旅遊者旅遊動機的客觀存在。資源是指取之於自然界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它與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緊密相關,並隨著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而不斷擴展和深化。旅遊資源也不例外,它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旅遊活動進入社會經濟領域,並以大量旅遊企業、旅遊商的涌現為標志的旅遊業出現之後才被明確提出來的。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以及我國與國際交往的進一步加強,「旅遊資源」這一名詞已獲得人們認同。然而對「旅遊資源」這一概念的界定卻有不同的認識,因而關於「旅遊資源」的概念有著多種闡述。

旅遊資源是一切旅遊活動的基礎,對於旅遊資源的認識,是隨著旅遊業的興起而產生並不斷深化的。由於旅遊業是一項新興產業,而旅遊資源相對於其他單一的傳統資源,在內容和構成上都要復雜得多,因此,對旅遊資源的確切定義,目前國內外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旅遊環境保護學》(孫克勤,2010)通過對各位學者觀點的研究,總結出旅遊資源概念的一些共同性:

(1)旅遊資源既包括自然形成的,也包括人類社會創造的,其存在是客觀的。

(2)旅遊資源是與旅遊者直接相關的,它應該能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是旅遊者旅遊活動的對象,並能滿足旅遊者的旅遊需求。

(3)旅遊資源是與旅遊業直接相關系的,它可以被旅遊業開發利用,能為旅遊業服務,具有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目前,國內比較權威且被廣泛接受的有關旅遊資源的定義來源於由國家旅遊局制定、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1003)國家標准(2007),其定義如下: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均稱為旅遊資源。

該定義明確了兩點:第一,旅遊資源涵蓋面是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既包括「物質」型旅遊資源,也包括「非物質」型旅遊資源;第二,旅遊資源應同時具有兩大屬性,即吸引力和經濟性。

但有一些專家對旅遊資源的定義同樣值得我們思考,郭來喜(1982)提出「凡是能為人們提供旅遊觀賞、知識樂趣、度假療養、娛樂休息、探險獵奇、考察研究及人民友好往來和消磨閑暇時間的客體和勞務,都可稱為旅遊資源」。陳傳康和劉振禮(1990)提出「旅遊資源是在環境條件下,能夠吸引人們產生旅遊動機並進行旅遊活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保繼剛(1993)也認為「旅遊資源是指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直接用於旅遊目的的人工創造物」。李天元和王連義(2003)認為「凡是能夠造就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環境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構成旅遊資源」。通過對以上學者的定義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他們對旅遊資源是否必須具有經濟性持懷疑態度。筆者認為,旅遊活動實際上是人類的遷移活動,雖然當今社會旅遊活動與經濟活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但其本質上並不屬於經濟活動。所以我們必須意識到,旅遊活動的本質是為了滿足旅遊者的動機,而並非是促進經濟發展,所以作者認為判斷是否是旅遊資源並不在於其能否可以開發成旅遊產品。本書對旅遊資源的定義如下:凡是能夠引起人們旅遊慾望並給人帶來感官刺激、精神愉悅、知識滿足、文化交流的自然與人文的一切產物,都可以稱為旅遊資源。

二、地質旅遊資源的含義

根據旅遊資源的定義,我們不難看出,旅遊資源可以分為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自然旅遊資源是指大自然賦予地理區域的、能使人產生美感的自然環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組合,它是大自然長期雕琢的天然景觀。人文旅遊資源是人類創造的、反映各時代、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俗民情狀況,具有旅遊功能的事物和因素,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產物。

地質旅遊資源是自然旅遊資源的一部分,是地質旅遊研究的基本問題之一,但對於它的定義,學界還不能達到統一的共識。歸納起來有以下六種主流觀點。

(1)具有旅遊觀賞功能的地質現象。

(2)是一種普適性同於礦產資源的,但開發利用又遠不相同的,並具文化社會性和新觀念性的地學資源。

(3)是自然旅遊資源中具有地學考察旅遊價值,富於地學特色,可辟為地學旅遊區的那部分資源。

(4)具有觀賞價值的地質地理現象,並能被利用於旅遊事業的自然風景資源,稱為旅遊地學資源。

(5)由地質作用形成的自然旅遊資源都可以稱為地質旅遊資源,一部分與地質形體有直接關系的旅遊資源也可稱為人文地質旅遊資源。

(6)用於地質旅遊專項活動的那一部分地質資源。

《中國旅遊地質資源圖說明書》對地質旅遊資源的定義是:「具有旅遊價值的地質遺跡和與地質體直接有關的人類活動遺跡」。它包括旅遊資源中山水名勝、自然風光等自然遺跡,也包括第四紀全新世以來人類形成過程中的人類文化遺址,人類與地質體相互作用和人類開發利用地質環境、地質資源的遺跡以及地質災害等。

在第六屆旅遊地學年會上,把旅遊地學研究領域由自然景觀擴大到人文景觀領域,並提出將觀賞石列為旅遊資源和旅遊商品資源,這是旅遊資源內涵的一個突破,而旅遊商品資源還包括礦泉、寶玉石等。

綜上所述,我們對地質旅遊資源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由於地質構造運動、岩漿活動、古地理環境演變、古生物進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層中的化石、岩體、構造形跡、礦床、地貌景觀等景象,具有觀賞、科學研究與科普教育價值,能夠使人產生旅遊動機的景觀,就是地質旅遊資源。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質歷史與人類活動的共同產物,但以地質遺跡為主體,而所謂的人類活動是指人類進化過程中在地質體附近遺留下來的活動遺跡。此外,與其他旅遊資源相比,它更側重於科學研究和教育普及,地質旅遊資源比起經整理而成的書籍報刊,更生動、形象、直觀,更有利於達到科研的目的和教育的效果,這就是它的特色之處。

⑦ 地質災害與旅遊的關系

一、地質災害對旅遊的影響

(一)地質災害對旅遊者的心理產生影響

旅遊安全原則是旅遊者出遊的基本原則。在生產快速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地質災害還無法控制的當代,人們對安全的社會需要日益重視。因此對於地質災害旅遊地的選擇十分小心。地質災害尤其是像地震這樣嚴重的地質災害對公眾的出遊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干擾,地質災害使人們產生恐懼心理,影響旅遊者的愉悅感,尤其是出於人身安全方面的擔憂遊客最終選擇放棄出遊或更改出遊計劃,導致旅遊需求大幅下降(王能洲等,2009)。

(二)地質災害對旅遊地的影響

地質災害對旅遊地景區的影響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滑坡、泥石流等對旅遊地產生的危害比較輕微的影響;另一類是地震、火山等對旅遊地產生的比較嚴重的危害。滑坡泥石流一般只是對景區局部的景點產生破壞,對於整個旅遊地的影響並不大,不會影響旅遊地正常的運轉。而大地震、火山對旅遊地的影響往往是毀滅性的打擊。

1.地震、火山等對旅遊地的影響

大地震、火山等往往會對旅遊地的景區產生毀滅性的破壞。如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個旅遊景區被損壞了568個,累計損失達278.40億元(尤薇,2008)。其中世界遺產地都江堰—青城山景區的很多古建築倒塌,大熊貓棲息地卧龍景區受到很大的破壞。另外通往景區的道路也是受到嚴重的破壞。旅遊地的破壞也直接影響到旅遊業的經濟發展,大地震過後旅遊業幾乎處在停滯的狀態,旅遊團、餐飲服務業都受到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2.滑坡、泥石流等對旅遊地的影響

滑坡、泥石流也會損壞旅遊地的自然景觀,使大自然巧奪天工的造詣受到破壞。但是滑坡、泥石流破壞范圍是比較小的,它只是發生滑坡泥石流的局部自然景觀受到了破壞。它對旅遊地的影響相對於地震來說是比較小的。

(三)地質災害對旅遊活動項目的影響

(1)地質災害類型直接限制了旅遊景區景點活動項目的開發程度。地震、崩塌造成的旅遊資源,由於地震、塌陷地質災害發生周期較長,規模較大,易於開發外,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體的開發較困難。

(2)地質災害條件直接限制了旅遊景區景點活動項目的策劃。地質項目的策劃也要考慮經濟效益,災害穩定區,旅遊項目策劃落實;災害活動區,一般不予考慮項目建設。

(3)地質災害環境間接限制了旅遊景區景點活動項目的選擇。景區景點的建設首先要考慮環境,環境優美,可以配合開發;環境不優美,地質災害資源單獨開發,就會出現單調不和諧的情況。

(四)地質災害對旅遊發展規模的影響

(1)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的開發必然受到人員規模的限制。如天坑地縫等塌陷地質災害旅遊資源,由於道路建設的制約,限制了一次容納旅遊者規模。

(2)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的開放時間必然受到天氣的限制。有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區域,下雨天,暴雨天氣是不宜開放的。塌陷災害旅遊資源中的天坑類在雨天也不安全,不宜開放。

(3)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開發首先要進行災害體防治,經濟投入高,間接限制了旅遊開發規模。

(4)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多處於山區、深山區,通達性差,間接影響地質災害旅遊資源的開發規模。

(五)地質災害對旅遊管理的影響

(1)增加管理難度。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必須建立災害應急防治體系,建立專門防災機構,設置專門人員,加強災害的預測或監控工作。

(2)增加標識設置。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必須設置災害區的警示標識,並隨時檢查。

(3)增大防災抗災的宣傳教育力度。在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有義務加強防災常識的宣傳教育。

地質災害對旅遊業發展的消極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從經濟上,影響旅遊發展的建設費用,從旅遊發展上,影響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心理、影響旅遊活動項目策劃與選擇、影響旅遊發展規模和旅遊經營管理。

二、旅遊開發促使地質災害的發生

(一)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性

1.地域性規律

不同的地質環境條件,存在著不同類型的潛在地質災害隱患。如以岩溶地貌為主要景觀的廣西、雲南和貴州等地的地質遺跡開發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岩溶塌陷、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

2.相關性規律

主要指不同類型的潛在地質災害及其發育程度、規模等都與不同的地質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和水土流失都和水文氣象條件及地貌特徵、岩土組合等密切相關;而地震、火山噴發、斷層錯動等與所在區域的地殼活動密切相關。

3.誘發性規律

人類對地質遺跡不規范的旅遊開發活動,如排污設施不完善、遊人密度過於集中、各類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不規范建設、過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游線設計等。這些將是引發或加重一些潛在地質災害的直接因素,如土地退化災害、地球化學異常災害、水源枯竭災害等。

4.伴生性規律

誘發潛在地質災害的制約和影響因素之間有共生、伴生、因果、誘發的關系,有可能導致各種地質災害成群出現,連續發生,使災情擴大。如地震往往伴生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危岩和地面變形等。而地下水位變化,往往會引起水土流失、地下水質污染、泉水乾涸、地方病、地裂縫等災害。

(二)不合理的旅遊開發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

地質災害會對旅遊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合理的景區旅遊資源的開發也會導致一些地質災害的發生。地質遺跡旅遊開發活動是加劇各類潛在地質災害的重要影響因素和直接誘發因素之一,必須嚴格規范各項旅遊開發活動,將其對潛在地質災害的影響減少到最小。中國的許多旅遊區都位於山區。以陡、峻、險、奇而聞名的諸多景區或景點,是自然地質作用的產物,也往往是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的危險區或危險點。在山嶽景觀開發建設時大規模的劈山修路和建設索道,使得山體邊坡和植被遭到破壞,引起滑坡、塌方、水土流失等嚴重的地質災害(郭威和丁華,2001)。旅遊排污設施不完善,生活污水和固體垃圾亂排亂放,污水隨雨水滲入岩土體,可能導致地下水質污染、水土流失、地方病等災害,甚至使岩土體逐漸軟化,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過度抽取地下水、遊人密度過大或過於集中、植被破壞等旅遊活動行為,可能導致地下水位超常下降、地下水質污染、泉水乾涸等災害。因此要嚴格控制開發的強度、加強對天然土壤植被的保護、合理抽取地下水、控制遊人密度、採用綠色施工法等措施來保護景區的地質旅遊資源。

⑧ 舉旅遊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部分 前言

現代社會要求國民能夠在科學地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互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形成文明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地理科學的迅速發展和地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都對高中地理課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戰性的新課題。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發,構建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學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課程。引導學生關注全球問題以及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強化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這是時代賦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 課程性質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層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地理學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性質。第二,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相銜接,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地球科學知識、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進一步掌握地理學習和地理研究方法、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基礎課程,跨「人文與社會」、「科學」兩個學習領域。高中地理課程由"必修"與"選修"課程組成。

二、 課程的基本理念

1. 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

2. 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3. 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

4. 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

5. 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重視反映學生發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性評價與鼓勵性評價相結合。

三、 課程設計思路

1. 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等。

2. 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為重點,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為支撐,以培養國民現代文明素質為宗旨,從而全面體現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

3. 高中地理課程由共同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課程共6學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學分,36課時)三個模塊組成,涵蓋了現代地理學的基本內容,體現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聯系與融合。必修課程的設計注意其結構的相對完整和教學內容的新穎、充實,使課程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和時代性。

4. 高中地理選修課程由「宇宙與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旅遊地」、「城鄉規劃」、「環境保護」、「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各2學分,36課時)七個模塊組成。選修模塊涉及地理學的理論、應用、技術各個層面,關注人們生產生活與地理密切相關的領域,突現地理學的學科特點與應用價值,以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部分學校因條件不具備,可暫緩開設「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但應積極創造條件,盡早開設。本課程標准對選修課程學習順序不作具體規定,選修課可以在必修課之前、之後或者同時開設。

5. 報考普通高校相關專業(如地學、環境、農林、水利、經濟、管理、新聞、旅遊、軍事等)的學生必須修滿地理選修課程4學分。

-------------------------------------------------------------------------------------------------------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 知識與技能

1. 獲得地球和宇宙環境的基礎知識;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的主要特徵,以及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2. 了解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理解人文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特點;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及主要途徑。

3. 認識區域差異,了解區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途徑。

4. 學會獨立或合作進行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

二、 過程與方法

1. 初步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並把地理信息運用於地理學習過程。

2. 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方案,與他人合作,開展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3. 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2. 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關注我國環境與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3. 了解全球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理解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

4. 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關心和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第三部分 內容標准

關於內容標準的編排體例,說明如下:

⑴內容標准由標准、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

⑵「標准」是學生學習高中地理課程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以行為目標方式表述。

⑶「活動建議」是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的參考性建議,可根據條件選擇,也可自行設計。

⑷「說明」是對標准中某些問題的進一步解釋。

必修課程

地理1

標 准
活 動 建 議

1. 宇宙中的地球

l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l 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l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l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2.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l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

l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l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l 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l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l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l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l 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l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l 運用地圖分析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4.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l 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l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l 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l 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l 選擇一種形式(如寫一篇小短文,繪制一幅圖,或者製作一段計算機動畫等),向家人或同學講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l 運用教具、學具,或通過計算機模擬,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解釋晝夜更替與四季形成的原因。

l 觀察某種天文現象,並查閱有關資料,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及體會。

l 繪制示意圖,或利用教具、學具,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l 根據本地條件,進行地質、地貌、水文等野外觀察。

l 利用身邊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溫度計,做一次模擬大氣溫室效應的小實驗。

l 用計算機設計氣壓帶、風帶的移動,水循環或洋流運動的動畫。

l 通過角色扮演(或講故事、觀看錄像等)形式,說明某自然要素變化時,會導致其他要素發生變化。

l 收集家鄉某條河流的資料,分析其變化的主要原因,並對該河流的治理和開發提出自己的設想。

l 有條件的學校,可對水井進行定點、定時觀測,記錄水位、水色等變化情況,並分析其變化規律和主要原因。

l 以本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變化為主題,分組開展研究性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l 針對本地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成立課外監測小組,制定計劃,開展活動。

地理2

標 准
活 動 建 議

1.人口與城市

l 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l 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l 說出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l 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l 聯系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l 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並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l 舉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2.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l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l 分析工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l 結合實例說明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l 舉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l 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3.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l 了解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

l 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l 聯系「21世紀議程」,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舉例說明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l 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認識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和責任。
l 運用本地人口資料,繪制圖表,探究本地人口的發展模式和人口遷移的特點。

l 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時期的地圖、照片,或進行走訪,討論城市的變化,交流感想。

l 收集資料,對比不同地區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異。

l 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本地農業地域類型,並分析其形成條件。

l 聯系本地實際,討論某一工業企業的布局特點,以及該工業企業的原料供應和市場聯系。

l 模擬設計某地區交通運輸線路和站點的布局方案,簡述設計理由。

l 聯系本地實際,撰寫一篇有關環境治理或生態保護的小論文,並展示交流。

l 舉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制定本班愛護環境的守則。

l 結合實際,與家人交流對環境問題的看法,並參與宣傳環境保護的活動,為改善本地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地理3

標 准
活 動 建 議

1.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l 了解區域的含義。

l 以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比較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

l 以某區域為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l 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2.區域可持續發展

l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發生的原因,森林、濕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了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

l 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l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和問題,了解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l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l 以某經濟發達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了解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措施。

3.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l 結合實例,了解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l 舉例說出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l 運用有關資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l 了解數字地球的含義。
l 模擬赴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荒漠、高山地區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區所能觀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觀和地理現象,說出到上述地區旅行應攜帶的主要生活用品。

l 開展一次模擬活動(如南水北調「調出區」居民與「調入區」居民的對話),扮演角色,交流看法。

l 調查家鄉一片荒廢(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討這片土地荒廢(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這片土地讓你來規劃開發,你將作何打算?為什麼?

l 聯系本地實際,討論某工廠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而提出改進措施。

l 結合學校所在地區的城鎮建設實際,討論城市化過程對於區域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及應當注意的問題。

l 調查本地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所產生的危害,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保護、治理措施。

l 收看相關電視節目,如「DISCOVERY」(探索)等,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

l 用電子地圖(網路或光碟形式)查詢城鎮、交通、旅遊等信息。

說明:「區域可持續發展」部分,選擇符合「標准」主題的區域,採用案例分析方式編寫教科書和開展教學。本部分至少選擇3個中國案例,1個外國案例。

選修課程

選修1 宇宙與地球

標 准
活 動 建 議

1. 宇宙

l 簡述「宇宙大爆炸」假說的主要觀點。

l 根據圖表,概括恆星演化的主要階段及其特點。

l 舉例說出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意義。

l 運用天球坐標系簡圖,確定主要恆星的位置。

l 運用星圖進行星空觀察,說出星空季節變化的基本規律。

2.太陽系和地月系

l 了解太陽的圈層結構。

l 運用圖表等資料、結合模擬演示,說明太陽系的組成以及九大行星的基本特徵。

l 簡述月球概況及其運動特徵。

l 分析月相圖,說明月相變化規律,並解釋月相變化與潮汐變化的關系。

3. 地球的演化

l 運用圖表,說出地質年代的劃分,以及不同地質年代的地殼運動、成礦規律和生物演化簡史。

l 簡述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並解釋海陸分布及地表形態特徵。

4.地表形態的變化

l 讀地表景觀圖片,說出河流、海岸、黃土、冰川、風沙、喀斯特等地貌類型的主要特徵。

l 舉例說明風化、侵蝕、搬運、堆積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變化的影響。
l 觀看有關宇宙與地球的影像資料,如「神奇的地球」等,交流觀後感。「天體的來龍去脈」 「宇宙與人」

l 收集探索「地外文明」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看法。

l 閱讀星圖,觀察四季星空,辨認銀河以及大熊座、小熊座、仙後座、天鷹座、天琴座、金牛座、獵戶座、獅子座等星座和北極星、織女星、牛郎星、天狼星等恆星。

l 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太陽活動和月球面貌。

l 連續觀測半個月以上的月相,記錄並總結月相的變化規律,分析月相變化的原因。

l 組織一次野外地質考察活動,觀察岩層及地質構造,採集岩石、礦物標本,尋找化石,討論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的關系。

l 收集有關圖片資料,舉行一次專題討論會,「重建」恐龍時代的地球環境。

l 讀簡單的地質構造圖,說出地質構造類型,並繪制地質剖面示意圖。

l 結合本地的地貌類型,開展關於地表形態形成及演化的研究性學習。

說明:「簡述『宇宙大爆炸』假說的主要觀點」和「根據圖表,概括恆星演化的主要階段及其特點」兩項,旨在運用具體事例說明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不斷深化,永無止境,以增強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辯證唯物主義宇宙觀。

選修2 海洋地理

標 准
活 動 建 議

1.海洋和海岸帶

l 觀察海底地形圖,運用海底擴張與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觀點,解釋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l 運用圖表等資料,歸納海水溫度、鹽度的分布規律。

l 運用圖表,分析海 — 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

l 簡述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l 說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運動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l 運用地圖及景觀圖片,概述海岸的主要類型和特點。

l 列舉海岸帶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

l 運用資料,說明海平面變化對海岸帶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

2.海洋開發

l 說出海水資源、海洋化學資源、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和現狀。

l 說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點,以及海洋能的開發前景。

l 運用資料,說明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l 舉例說明開發利用海洋空間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l 簡述海洋旅遊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3.海洋環境問題與保護

l 分析風暴潮、海嘯的成因,說出其危害及應對措施。

l 運用資料,說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對海洋環境產生的危害,簡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主要對策。

4. 海洋權益

l 區別內水、領海、毗連區、大陸架、專屬經濟區和公海等概念。

l 根據有關資料,歸納我國海洋國情的基本特點,說明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重要意義。

l 舉例說出建立和維護國際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l 收集有關資料,寫一篇關於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地帶影響的小論文。

l 圍繞「厄爾尼諾現象利與弊」的辨題,運用材料,開展辯論。

l 沿海地區的學校,可調查本地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的現狀,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l 觀看介紹海洋的影像資料或參觀海洋科普場館,以「21世紀是海洋世紀」為主題,舉辦一次演講會。

l 收集資料,展示海洋空間開發的成果,並以詩歌、繪畫、科幻小品等形式暢想未來的海洋空間開發。

l 在廣泛收集圖片等資料的基礎上,舉辦小型展覽,展示海洋及海島的自然風光、珍稀動物、風土人情等。

選修3 旅遊地理

標 准
活 動 建 議

1.旅遊資源的類型與分布

l 簡述旅遊資源的內涵,運用資料說明旅遊資源的多樣性。

l 比較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的區別。

l 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舉例說出其重要價值。

3.旅遊資源的綜合評價

l 舉例說明旅遊景觀的觀賞方法。

l 運用資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遊景區的景觀特點,並從地理角度說明其形成原因。

l 結合實例,簡述旅遊資源開發條件評價的基本內容。

l 針對某一實例,評價旅遊資源的開發條件。

4. 旅遊規劃與旅遊活動設計

l 分析旅遊景區的基本要素以及它們的相互影響,初步學會對旅遊景區的景點、交通和服務設施進行規劃設計。

l 學會收集旅遊信息,根據旅遊資源狀況,確定旅遊點,選擇合理的旅遊路線

l 說明地形、氣候、水文等條件與旅遊安全的關系,以及應採取的安全防範措施。

5. 旅遊與區域發展

l 闡明旅遊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文化的作用。

l 舉例說出旅遊與景區建設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l 舉例說明旅遊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
l 收集世界和中國旅遊景區的各種資料,在班級進行展示交流。

l 結合自己的旅遊經歷,交流欣賞旅遊景觀的親身體驗。

l 上網查詢並下載旅遊景區的信息,設計一份模擬旅遊活動方案。

l 設計一條本地「一日游」的旅遊路線。

l 由學生自己擔任「導游」,開展一次體驗性的導游活動。

l 討論到某地旅遊應當採取的安全措施。

l 結合本地實際,組織一次關於生態旅遊的專題討論會。

l 將學生的游記、攝影作品、旅遊紀念品等集中起來,進行展覽交流。

選修4 城鄉規劃

標 准
活 動 建 議

1. 城鄉發展與城市化

l 舉例說明中外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歸納城市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特徵。

l 比較不同國家城市化過程的主要特點及其意義。

l 舉例說明城市環境問題的成因與治理對策。

l 比較在不同地理環境中,鄉村聚落的分布特點,並分析其形成原因。

l 舉例說明鄉村集市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2. 城鄉分布

l 運用資料,分析現代城市或村鎮的空間形態、景觀特色及其變化趨勢。

l 舉例說明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如何實現城鎮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

l 舉例說明在城鄉發展過程中,為了保護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所應採取的對策措施。

3. 城鄉規劃

l 說明城鄉規劃對於城鄉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l 了解城鄉規劃中土地利用、項目選址、功能分區的主要原則和基本方法。

l 理解在城鄉規劃中,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文化等部門的一般布局原則。

4. 城鄉建設與生活環境

l 了解城鄉人居環境的基本評價內容,分析房地產開發的地理區位因素,評價居住小區的環境特點與結構功能。

l 說出商業布局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以及不同商業部門布局的特點與功能。

l 結合實例,比較不同的城市交通網路的特點。

l 舉例說明文化設施布局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l 在鄉村集市上對趕集人進行調查,粗略估計集市的服務范圍。

l 收集你所熟悉的城市的地圖和有關資料,分析其用地結構和功能分區,看一看有哪些利弊,又怎樣加以改進。

l 選擇一個你熟悉的城市,討論該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及如何保護城市文物和歷史文化。

l 選擇一個你熟悉的城市,討論該城市存在的城市環境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建議。

l 開展一次關於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的問卷調查,撰寫一份調查報告。

l 運用有關資料,進行一次城鄉規劃的模擬練習。可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提交規劃方案,開展比較評價。

l 模擬「選房購房」活動:通過上網瀏覽、收集廣告資料、實地調查考察等多種途徑,對幾處商品房的區位、布局、設施、環境等方面進行評價。

l 繪制社區主要的文化、教育、體育設施的分布草圖,分析其布局是否合理。

選修5 自然災害與防治

標 准
活 動 建 議

1.主要自然災害的類型與分布

l 列舉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

l 結合實例,簡述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

l 運用資料,說明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

l 運用地圖,說明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的分布。

2. 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

l 運用地圖,指出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區域分布。

l 簡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質地貌災害的產生機制與發生過程。

l 分析台風、寒潮、乾旱、洪澇等氣象災害的形成原因。

l 列舉蟲災、鼠災等生物災害帶來的主要危害。

3. 自然災害與環境

l 比較同一自然災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異。

l 結合實例,說明我國自然災害多發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4. 防災與減災

l 舉例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預測、災情監測和評估中的作用。

l 以一兩種自然災害為例,列舉適當的應對方法或應急措施。

l 舉例說出中國防災、減災的主要成就。

l 展望人類利用高科技趨利避害的遠景。
l 圍繞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開展一次研究性活動。

l 收集本地區有關自然災害前兆的諺語,以及防災減災的有效方

⑨ 地理環境對旅遊資源的影響

根據旅遊資源的本質屬性,一般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內人文旅遊資源,其中容許多旅遊資源的形成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緊密相關。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等類型齊全;氣候變化類型較多,即有濕潤的季風氣候,又有乾旱的大陸氣候,還有典型的高原山地氣候,呈現多種氣溫、降水、風的組合狀態;水文特徵變化多端,即有常見水文特徵,也具備多種特殊水文現象,形成瀑布、冰汛等多種景觀;土壤種類繁多,變化多樣;生物種類多,具有多種特有動植物資源,如熊貓、揚子鱷等。
總之,我國各個自然要素變化多端,不同自然要素會形成不同獨特組合,加強了我國旅遊資源的多樣性、非凡性等特點,使我國具有多種獨特的旅遊資源。如果考慮到我國獨特的人文底蘊,那麼旅遊資源的這些特性將更加明顯。
有用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