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秦嶺旅遊資源有何優勢

秦嶺旅遊資源有何優勢

發布時間: 2021-03-08 09:26:19

A. 我國秦嶺兵馬俑,敦煌壁畫,萬里長城是獨具特色旅遊資源,因而具有什麼

是的獨特的一個景點因為這是特別好的文物資源

B. 秦嶺這座山脈在我國地理上有什麼重要意義

秦嶺淮河一線——1.我國的南北方分界線
2.一月份我國0℃等溫線
3.濕潤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4.800毫米等降水線
5.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分界線
我們應該明確秦嶺淮河一線的走向,以及它作為我們南北分界線的重要條件是什麼.知道這條分界線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線.
首先呢,它之所以成為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肯定是由於這條線兩邊的景觀有差異的原因吧.景觀有差異的因素很多,比如氣溫和降水,還有地形地勢等因素.一般的來說,不同區域的差異往往是來自於氣候造成的因素更多一些,比如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東部臨海地區降水多,內陸西部地區降水少等.不多說了,我們可以通過以上介紹來推斷,這條線必定是氣候的分界線了.由此,我們可以再通過氣候的差別來了解秦嶺和淮河分界線兩邊的氣溫、降水、干濕狀況等方面的差異,以及此氣候差異下的河流水文特點、農業狀況、土壤植被等差異.
通過相關的地理圖冊可以知道,秦嶺淮河一線是東西走向的,並且是一月份0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通過地,再加上冬天的時候,秦嶺能夠阻擋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擋潮濕的海風進入西北地區,導致這條線的南北地區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也就理所當然成為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分界線了.
秦嶺和淮河分界線所起到的重要分界作用有:
1、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作用.
原因:我國一月份0度等溫線穿過秦嶺淮河一帶,一月0度等溫線以北的一月平均氣溫在0度以下,為暖溫帶.一月0度等溫線以南一月的平均氣溫在0度以上,為亞熱帶.
2、 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根據降水量的不同區分.
3、 河流情況有明顯差異的分界線
根據兩邊河流是否有結冰期、汛期、流量大小、含沙量以及航運等差異得出.
4、 不同土壤和植被的分界線
根據兩邊植物的不同,如北方以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等為主,南方以常綠闊葉林為主.以及北方黑土為主,南方紅土為主等特點得出.
5、 農業生產有差異的分界線
北方農業以旱地為主,一般是一年一熟或兩熟,小麥玉米為主;南方水田為主,一年兩熟或三熟,以水稻小麥為主等等差異.
秦嶺國家植物園位於西安市周至縣,距市中心76公里.總規劃面積45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區262平方公里,規模為世界第一.秦嶺國家植物園總投資概算為13.8億元,一期工程投資5.3億元.主要功能是科學研究、科學教育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旅遊.

C. 談談秦嶺氣候資源特點

秦嶺山地對氣流運行有明顯阻滯作用。夏季使濕潤的海洋氣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氣候版乾燥;冬權季阻滯寒潮南侵,使漢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氣侵襲。因此秦嶺成為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秦嶺以南河流不凍,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土壤多酸性。秦嶺以北為著名黃土高原,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流凍結,植物以落葉闊葉樹為主,土壤富鈣質。秦嶺山地、白龍江流域尚保存連片森林,並有珍貴動物和植物

D. 秦嶺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的有利條件

黑河森林公園美景

秦嶺生態保護區 記者 王健 攝

秦嶺的美,四季分明。

告別了鬱郁蔥蔥的春夏時節和層林盡染的深秋,在一場初冬大雪的裝扮下,巍巍秦嶺展現出了另外一種大氣磅礴的美,讓人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的含義,也更增加了世人對於大秦嶺的依戀和熱愛。

2012年7月,西安市提出了要抓好事關西安長遠發展的五項重點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識,其中就包括對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的保護,並明確提出要以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持續推進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西安。

保護好大秦嶺,讓綠水青山永續,是西安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歷史責任。近5年來,全市上下持之以恆、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為保護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與維護其生態功能不懈努力,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長效機制

建立法治框架下的「治本」路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2013年10月1日,《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實施,這是全國大中城市中,首次為一座山而專門設立的地方性法規,標志著西安對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進入了「法治」時代。這部條例與《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考核暫行辦法》及各部門法規一起編織起了一道「法網」,構成了較為完備的秦嶺保護法規體系。

同時,我市在《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推進「多規合一」工作,相繼完成《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翠華-五台、樓觀、太平、灃峪、湯峪五個片區控制性規劃》,形成較為完善的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體系,從根本上解決空間規劃沖突、資源環境保護和利用等現實矛盾。

市秦嶺辦多次進行專題研究討論,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提出調整理順市、區(縣)秦嶺保護機構職責,夯實區(縣)政府主體責任和鎮(街道)直接責任,推動執法力量下沉等建議,有效推動了管理機制的完善。

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西安已經建立起法治框架下的「治本」路徑。

主動作為

全面實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程

如今,提起環山公路的綠道,許多騎行愛好者都非常熟悉,這一標志性路段,不僅成為沿山群眾工作休閑的便利通道,也是秦嶺北麓一條最重要的景觀長廊。

近年來,全市上下主動作為,多措並舉,精心施工,已累計投資30億元,全方位整治提升秦嶺北麓生態環境,踏踏實實地做了許多深受百姓好評的工作。2011至2014年,開展了秦嶺北麓直觀坡面綠化工程造林2.89萬畝;2015年起,高品質推進環山路兩側166公里的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共栽植各類喬、灌木310萬株,綠化面積104萬平方米。太乙宮至灃峪口轉盤21公里太陽能路燈建成點亮。2個生態節點廣場、4個農貿市場和21個停車場正式投入使用。戶縣21公里綠道示範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重要節點、重點峪口、子午大道及東西出入口等7個界碑標識建設完成;灃峪口片區綜合改造提升工程第一階段建設已完成;老沿山路連接改造工程和秦嶺北麓18條河道的綜合治理提升工程實施順利;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博物館建成開放。

數字的背後,是艱辛而扎實的工作。「保一山碧綠,護八水長流,建美麗西安」的目標已經取得實效,樹多了、燈亮了、路寬了、景美了,百姓的口碑也越來越好了。

一方面是加大生態建設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我市在遵循最大保護原則的基礎上,嚴格建設項目准入審批,嚴格執行禁止在秦嶺北麓生態保護區內新建污染水源和破壞環境的建設項目這一規劃保護要求。2013年以來,共審核准入生態保護、生態旅遊、基礎設施、國防建設等方面的項目88個,多個影響生態環境保護的項目被「拒之門外」,秦嶺北麓的生態也一天天地向好發展。

鐵腕治亂

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說「不」

保護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要對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說「不」。近5年來,我市持續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常態化整治,嚴打「亂占亂建、亂采濫挖、亂排亂放、亂砍濫伐」行為,「四亂」得到有效遏制。

市國土局礦管處處長鄭世驊介紹說,近年來我市嚴格執行《西安市礦產資源規劃(2006年-2020年)》,持續開展對秦嶺非法采砂採石的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問題已得到全面遏制,沒有發生大面積、系統性非法開采現象,礦山監管形勢總體可控。2015年,違法勘查開採行為已全部取締到位;有序關閉各類礦產資源開發,由2004年的106個合法礦權減至45個。4年來,已關閉礦山40個。到2020年底前,采礦權控制在17個以內,全市礦山數量比2014年減少72%,達到國家綠色礦山建設標准。

在對環山路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市秦嶺辦按照「一根綠線穿到底」的思路,協調組織區縣秦嶺辦開展常態化的環山路兩側旅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及時拆除清理違規亂設門頭立柱、燈籠、門頭牌匾、佔道經營攤點;及時清理生活、建築垃圾;及時清查整改違規超高建築,如今那條縱橫東西的環山路景觀廊道,變得更加亮麗多姿。

曾幾何時,秦嶺北麓違法建設愈演愈烈,使青山綠水傷痕累累,傷疤不斷,使原本屬於西安市民的後花園變成了少數人私人領地。2014年3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動出擊,在法治的框架下,加大對違法建築的打擊力度,讓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行為「無處藏身」,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出現了嶄新局面,這一作為得到了中、省領導的充分肯定。

2014年,我市全面完成202棟違法建築處置任務,依法拆除145棟、沒收57棟,並對拆除點及周邊環境實施了生態恢復145.06畝。2015年,新查處違法建築10棟(周至縣2棟、長安區8棟),依法拆除5棟,整改4棟,沒收1棟;重新核定拆除202棟違法建築中的3棟(戶縣)。西安以實際行動遏制了破壞秦嶺生態環境行為的蔓延、擴散,不僅極大震懾了秦嶺生態環境破壞行為,也從整治規模、執法程序、懲罰方式上,為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依法整治違建提供了「西安方案」。

全民參與

為後代留下一片完美的青山綠水

在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我市始終堅持保護與富民工程相結合。2013-2015年,西安3年扶貧攻堅工作中,全市涉貧鎮(街辦)共72個,秦嶺保護區內就有40個,占總數的56%。為盡快幫助秦嶺地區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旅遊業,取代傳統經濟模式,形成了以周至獼猴桃、戶縣葡萄、藍田核桃及長安區現代農業為代表的規模農業;形成了以自然資源和採摘旅遊為依託的農家樂經濟模式;進行藍田縣玉山古鎮、葛牌古鎮和周至縣厚畛子古鎮為代表的古鎮建設,推進戶縣化羊廟、阿姑泉等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灞橋區洪慶山風情小鎮;對6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8.4萬群眾進行移民搬遷,加強水源保護,為脫貧致富創造了條件。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秦嶺生態旅遊經濟,與以人文景觀為主體的關中平原旅遊帶優勢互補,共同構成西安旅遊資源開發的基本框架。依託6個自然保護區、14個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8個旅遊景區、2個地質公園及世界文化遺產、文化古跡、6個佛教宗祖庭、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宗教寺廟,開發旅遊資源,突出「秦嶺山、水、森林自然美與古長安悠久歷史文化美」相結合的地域特色;建設以秦嶺野生動物園為核心,向東西兩翼擴展的沿山文化旅遊帶,輻射和帶動周邊經濟快速發展。

為了讓保護秦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市秦嶺辦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向市民展示秦嶺的人文生態,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秦嶺、愛護秦嶺的行動中來。從2012年起,連續4年組織開展「感恩秦嶺——我為秦嶺植棵樹」志願者活動;2013年組織「第三屆秦嶺高峰論壇」和「呵護與守望——大美秦嶺」當代國畫名家邀請展、百年經典影像展、城市定向賽活動;2014年舉辦「重走紅軍路,感恩大秦嶺」教育活動;2015開展「守望大秦嶺——問道終南山」專題活動,就秦嶺保護問計於群眾、問計於社會、問計於名家;今年,還組織了2000餘名志願者參加「志願者護綠行動」公益活動。潤物無聲,這些活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西安人,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今天,西安對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已進入新階段,這種保護還將持續下去,也必將成為一項惠及西安長遠發展的戰略工程、生態工程、文化工程和民生工程。

E. 秦嶺有哪些自然資源

秦嶺地區野生動物中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貴品種,鳥類有國家一類保護對象朱䴉和黑鸛。秦嶺現設有國家級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和佛坪自然保護區。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被並稱為「秦嶺四寶」。在秦嶺里,還藏匿著鬣羚、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蝟、竹鼠、鼯鼠、松鼠等數不清的哺乳動物,以及堪稱世上最為豐富的雉雞類族群。
秦嶺南北的動物也有較大差別。就獸類來說,以秦嶺為分布北界的有23種,占獸類總數的42%。秦嶺以南的獸類中,有不少南方成分,如華氏菊蝠、金絲猴、大熊貓、豬獾、大靈貓、小靈貓、雲豹、羚牛、蘇門羚、豪豬等。而分布於秦嶺以北的獸類,只有8種,占獸類總數的10%,主要有白股闊蝠和黃鼠等。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跨越商洛、安康、漢中等地區,一直延伸至河南省,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特色產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核桃、板栗、柿子產量居全省之首,核桃產量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它還是全國有名的「天然葯庫」。中草葯種類1119種,列入國家「中草葯資源調查表」的達286種。
比較而言,秦嶺被子植物中約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屬、1000多種,其中常綠闊葉木本植物佔38科、70屬、177種,除個別樹種外,南坡都有生長,而北坡只有21屬、46種。
秦嶺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亞熱帶標志植物均可生長良好,而秦嶺以北柑桔絕跡,卻盛產蘋果、梨等溫帶水果。 秦嶺地區的關中平原盆地區南部山地礦產資源豐富,不僅金礦、鉬礦等蘊藏豐富,而且有大量的非金屬礦和建材石料,為發展冶金、建材工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其中潼關、太白的金礦,金堆城鉬礦,藍田玉石等最為著名。
秦嶺地區的秦巴山區礦產資源含量高,主要礦產金、銀、煤、釩、鋁、鋅等,鉀長石儲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釩礦亞洲第一。 渭河: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於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漢江:長江最大的一級支流。在源地名漾水,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
嘉陵江:發源於秦嶺北麓的陝西省鳳縣代王山。幹流流經陝西省、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

F. 秦嶺旅遊

秦嶺是非常好的地方!
建議自己到《網路旅遊》網站看看,衣食住行購物景點線路攻略樣樣俱全!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祝您旅遊愉快!

G.  旅遊資源潛力優勢評價

1.華夏文明之源宗

(1)三皇五帝的足跡追蹤

A.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

貴為「人祖」的太昊伏羲氏是上古時期東夷族的首領。傳說中的太昊伏羲氏之墟在河南淮陽,古時稱之謂「陳」地,今在淮陽縣保存大型陵園一座。豫西伊洛河地區是東夷族的重要活動區域,在河口東側的邙山嶺上現存伏羲八卦台遺址,相傳太昊在這里仰觀天象、俯視地理、觀鳥獸魚蟲之交,近取諸身、遠取於物,造書契以代結繩記事,畫八卦以通明之德。

B.火祖——燧皇燧人氏

相傳遠古人類茹毛飲血,遭受飢寒交迫疾病纏身之苦。燧人氏旅出南陲,見饕琢木發出燦爛火光,從中受到啟迪發明鑽木取火。該舉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受世人尊崇為「燧皇」。在河南商丘建起高大墓冢——燧皇陵一座,成為後人朝拜先祖的聖地。

C.女媧氏

「女媧補天」、「黃土造人」的傳說是對女媧統帥氏族部落戰勝自然災害,人民安居樂業的豐功偉績的頌揚。西華縣北部有女媧城遺址一處面積約100 m2,相傳是女媧氏在此建都的遺址。傳說女媧與伏羲為兄妹,他們制定了婚姻嫁娶制度之禮,是婚姻道德的基礎規范人。

D.五帝之首——人文初祖軒轅氏黃帝

黃帝,姬姓,因生於軒轅之丘,故稱軒轅氏。軒轅黃帝建國有熊,封國號為有熊氏。黃帝以畢生精力推動黃河流域氏族部落間的融合,共同創造光輝燦爛的黃河文化。相傳唐、堯、虞、舜及夏、商、周歷代帝王都是黃帝的後裔。中華民族亦自謂「黃帝子孫」,尊稱軒轅黃帝為「人文初祖」。如今在中原大地上仍然有保存完好的「軒轅丘」、「軒轅廟」、「黃帝祠」、「黃帝衣冠陵」等古代紀念性建築。

E.高陽氏顓頊

顓頊,黃帝之孫,炎黃聯盟重要首領,五帝之一。顓頊生於若水,居於帝丘,如今河南濮陽西南仍保存有元代重修的陵園。

F.高辛氏帝嚳

帝嚳,黃帝之曾孫,炎黃聯盟重要首領,五帝之一。帝嚳活動區域在黃河下游,葬於商丘辛集,現存20000 m2的陵園。

G.有虞氏舜

舜,顓頊第七世孫,父系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舜長期活動於黃河下游地區,《史記》中有:舜,「耕歷山,漁露澤,陶河濱」之記載。豫北濮陽瑕丘保存有「舜帝故里」遺址。

(2)華夏古都的風采展示

A.軒轅黃帝故都——有熊

鄭州西南新鄭市境內是軒轅黃帝主要活動區域之一。據《大戴禮記》雲:「黃帝有聖德,授國於有熊」。《史記·五帝本紀·集解》雲:「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括地誌》雲:「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如今在河南新鄭留下許多有關黃帝的傳說和先祖們奮斗的足跡……大隗山遺址相傳是黃帝的演兵場。黃帝在這里策劃了與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戰,與炎帝部落的阪泉之役。軒轅丘是黃帝故都。黃帝在這里選賢任能、設官司職,致力於各部落間的團結與發展,建立起完備的聯盟體制。黃帝為安撫百姓曾巡遊四方,東至東海,南抵長江,西至崆峒,北至燕山,初步奠定了中國的國家基礎。黃帝在位百年,逝於荊山(今河南靈寶),葬於上郡(今陝西黃陵)。

B.夏禹之都——陽城

夏氏大禹所開創的夏王朝,是中國父傳子家天下的開始。據《史記·周本紀·集解》雲: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在陽翟。王城崗屬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存,考古發現有東西兩城並列城堡遺址,與文獻記載中的「禹都陽城」相符。夏禹在這里臨天下、彪青史,完成了華夏大地奴隸制社會的奠基。大禹治水是我國膾炙人口的頌禹傳說。相傳大禹勞身焦思、頂風淋雨,和人民一道與大河洪水抗爭,採取「高高下下,疏川導澇」,「播九河入與海」。在如今的中原大地上,仍然可以探尋到大禹治水的足跡。

C.夏啟之都——陽翟

夏啟繼禹位,定都陽翟。有《竹書紅本》雲:「帝郡位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釣台」;據《穆天子傳》雲:「丙辰,天子南遊於黃台之近,以觀夏侯啟之所居」;依《河南一統志》:「陽翟、釣台、黃台在禹州市境」。

D.夏太康、仲康、後翌、桀諸王都——斟

據史書記載「夏啟死後,子太康都斟,後翌居之,仲康都之。中經有窮氏代夏40年,少康還都斟」。斟地望在伊洛河下游,今鄭州鞏義市西南稍柴村一帶,現存1100多平方米夏文化遺址。

斟歷經夏王朝四代君主和後翌等200餘年,特別是有窮氏成湯滅夏桀,東方夷族控制中原,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成湯革命」實現了中華民族自黃帝以後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人類遺傳基因的交融和文化的多源性,壯大了遠古華夏民族的生存能力和活動空間,華夏文明從此走向輝煌。

E.先商故地——南亳

據史料《帝系譜》記載:「帝嚳年十五佐顓頊有功,封為諸侯邑於高辛」;《左傳》雲:昔高辛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閼伯因而成為商族部落的領袖,被商人稱為始祖。閼伯觀星授時的高台——閼伯台即為商族部落的活動中心。先商民族在這里興起。

從契、相土到成湯共第十四世,先商部落逐漸壯大、強盛起來,勢力范圍已伸入到泰山南北、黃海岸邊、邙嶺腳下,完成了從原始部落向奴隸制方國的轉變。位於商丘北部的南亳是先商時期的第一個都城。現今商丘市有「成湯故都,先商故地」之稱。

F.成湯故都——新亳

據《史記》、《國語》雲:「湯自商丘遷焉,故從先王居」、「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商之興也儔杌次於丕山」。成湯於夏桀十五年,由商丘遷居殷地——新亳。殷地(新亳)位於丕山下(現鄭州市),距夏王都城數十公里,與「從先王居」相符。成湯在新亳完成了對夏桀王朝的戰爭准備,即而建立起殷商奴隸主政權。殷地(新亳)經成湯、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十王歷時百餘年。商王朝「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如今在鄭州市區內仍保存有3000000 m2的商城遺址。新亳,在華夏文明史中佔有重要位置。現存的商代古城牆、王室宮殿基址,手工作坊遺址和青銅重器等,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仍屹立於地面的規模最大年代最久遠的古代都城。「華夏第一都」受之無愧。

G.殷王仲丁都——敖(囂)

仲丁為太戊之子。他即位當年因國都新亳遭洪水威脅遷都於敖(囂)。據史書記載,「滎陽古城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時敖地也」《括地誌》;「濟水又東徑敖山北,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遷也」《水經·濟水注》。現鄭州西山小雙橋村考古發現有商代前期宮殿遺址。其文化年代與敖都時代相當。出土有大型青銅建築蝕件、特磬及夯築基址、壕溝等。其建築規模之大,非商王莫屬。

H.殷商故都——殷墟

盤庚,子姓,名旬,商王朝第十九代國君。盤庚於公元前1387年決定從「奄」(山東曲阜)遷都於「殷」(安陽小屯)。從此,殷地安陽新都成為殷商後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殷商政權在這里傳位八代,歷時273年。現存30 km2的殷墟遺址。在這里發現的「甲骨文」殘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錄。它第一次真實地記錄了華夏文明光輝的史詩篇章。這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骨器、石器、漆器、木器和象牙雕等珍貴文物,特別是重達875 kg的「司毋戊鼎」,堪稱世界青銅器之最,是華夏文明的象徵。

2.大地地貌景觀之精華

(1)雄偉的大地台階——太行山

A.深邃的高山峽谷

高山峽谷地貌是太行風光的軸心。其溝谷蜿蜒深邃,長度可達百餘千米,地形切割亦在數百米以上,而大部分地段谷底寬度僅有百米之遙。峽谷兩側危崖高聳,非昂首不得天日。過棧道攀懸崖達於山頂者,征服之感便可油然而生。高山峽谷風光的精美之處是岩溶地貌和丹霞景觀。沿峽谷而上,山巒之巔的斷壁殘丘似有萬里長城之宏偉、金字塔之雄壯、古城堡之惟妙,而石灰岩峰林、峰叢更是跌宕起伏,流露出江南秀色。水流盡頭,圍谷環套,賦予山水「四神之砂」的神秘色彩。幽谷深處時有「世外桃源」閃出,這里有急流飛澗、有如詩如畫的梯田繞山、更有民居石屋升起的縷縷炊煙……。

B.美妙的峰林峰叢

溫帶季風型構造岩溶地貌是太行風光的一個亮點。這里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嚴寒冰霜,在化學風化和構造侵蝕的雙重地質營力作用下,沿峽谷兩側常出現寶塔狀峰林和錐狀峰叢等較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地貌景觀。當地形切割極為強烈時,岩溶地貌多與類丹霞地貌相伴出現,形成石林、峰林、峰叢地貌與「金字塔」、「紀念碑」、「長牆」地形交相輝映的壯觀場景。峰、巒、台、壁、峽、瀑、潭、澗、溪、泉,自然融合;雄、奇、險、秀,渾然一體;是太行岩溶地貌景觀與桂林山水的不同特異之處。在春、夏時節,這里鳥語花香、綠映群山;深秋霜降,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寒冬降臨,銀裝素裹,一派林海雪原。更為稱奇叫絕的是,在赤日炎炎的盛夏可以欣賞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清新景象;在三九嚴寒,還能領略「桃紅柳綠洞中來」的詩情畫意。

C.神奇的類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特指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的紅色砂礫岩岩層,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和構造侵蝕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地貌景觀。其山體造型如同斧劈刀削,多呈塔狀、柱狀或古城堡狀、方山狀的殘山地形。千奇百態的紫紅色峰叢石林在碧水綠林的襯映下,猶如燒紅天邊的一片丹霞祥雲。

河南境內的類丹霞地貌景觀集中分布在太行尾閭及黃河三門峽谷兩側,僅在峪里一處便有九嶺十六峰對立相峙,在環翠峪深處可見百餘石柱刺破青山昂首聳立。當高峽平湖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時,奇山異峰如出水芙蓉爭奇斗艷,儼然一幅北國千島湖之美麗畫卷。

(2)天然界碑——伏牛、大別山

A.八百里峰嶺連天立

峰嶺地貌景觀由峰峰毗鄰相連成嶺而得名,因其主要發育在造山運動為構造表現形式的花崗岩出露區,故使伏牛-大別風光獨樹一幟。這里是我國陸內碰撞造山的前沿,花崗質岩石分布面積占區域面積的70%以上。其地貌營力以構造侵蝕、重力滑塌為主導,造成山峰挺拔聳立,形同鐵壁銅牆。在主峰兩側時有奇石突起如林似叢,山坡之上、溝谷之中可見萬道石瀑匯聚,猶如蛟龍戲水,翻江倒海,氣壯河山。

伏牛-大別風光有峰景、水景、洞景三部曲。即水秀,一瀑三折、急流飛澗、溫泉四溢、碧潭清泉珠漣;洞奇,洞內有天,天外有山,山下有水,水邊有田;峰險,似斧劈刀削直插雲霄。登高望遠,上可扶天挽月,下可觀黃河,如絲如辮。

B.大地盆景玲瓏剔透

石彈景觀是花崗質岩石遭受球形風化剝蝕以後,風化殘余物呈圓球狀、渾圓狀,石彈在原地堆放而成的一種特異地形。景觀分布受岩體出露規模的限制,加之石彈堆放錯落有致,在林木水域的點綴下更顯得嬌小玲瓏。故譽名「大地盆景」。

花崗岩石彈地形以奇峰怪石、深徑幽洞為勝景。雖亂石遍野,仍似獼猴嬉戲、似虎豹歸山、似烏龍探海;更有出水芙蓉者,各抱一勢絕無雷同。景觀之美妙,堪於峨眉之秀、黃山之奇、雁盪之怪異。

C.鐵流滾滾話火山

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火山地貌景觀主要分布在大別山區。西自信陽市郊龜山起,向東至金剛台,綿延達數百公里。且火山成礦豐富、熔岩造形生動,火山鏈、火山頸、火山地壘是大別火山地貌景觀的典型代表。火山地壘為火山熔岩隨岩漿侵入而隆升,形成的相對高差達1000 m以上的地壘狀地貌。在熔岩被上,時而有高達百米的火山頸、火山柱、火山針等尖銳山峰聳立。它們是火山通道的遺跡。火山鏈由火山熔丘和相伴產生的復合熔岩流呈線狀排列而成。熔岩流隨地形變化而造形各異,有石龍狀、翻花狀、繩狀和象鼻狀。有巨大的硅化木化石橫卧熔岩流之下,側旁荊棘叢生給人以「焦木逢春」之遐想。伴隨火山爆發,有珍珠岩、沸石、膨潤土和金、銀、鉬等礦產湧出,可使遊人休閑觀光之餘,感受大自然神秘的成礦過程。

3.地殼運動之奧妙

(1)地幔之窗——太行山超岩石圈斷裂帶

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原始地球雲團在跟隨太陽系運轉過程中,通過冷凝固化及重力分異、化學分異作用的改造,逐漸從混沌狀態演化成具由鐵鎳地心、鐵鎂質地幔和硅鋁質地殼組成的同心環狀圈層結構的星體。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僅能對地殼表層范圍進行勘查和研究,深部的物質則主要依靠地球物理和隕石學研究推測。而當深部物質偶然被地幔柱送達地表時,即被視為研究地球深部物質特徵地「地幔之窗」。

在新構造運動時期,我國東部處於太平洋西側弧後擴張體系的動力學環境中。華北大陸受其影響,平原區地殼減薄地幔上隆,沿太行山超岩石圈斷裂帶形成幔源岩漿噴溢。幔源岩漿深度可達130~150 km。在岩漿通道中,伴生金伯利岩、橄欖岩的產出,有寶石級金剛石、含鉻鎂鋁榴石、鉻尖晶石和橄欖石礦物生成。

(2)地史學教科書——中嶽嵩山

在地質史學研究中,有一種學說叫「災變論」。災變論的核心是「全球性的強大而突發裂變強烈地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反復多次的突變不斷地創造出有機體」。地質學家將這種全球性的大變革叫作「地殼構造運動」。根據地殼構造運動發生的順序,將地殼物質劃分出代表初始基底的太古宇、代表顯生宙蓋層的元古宇和由脊椎動物演變為代表的古生界、中生界及由哺乳動物演變為代表的新生界。即,用地質年代來概括地球演化歷史的流程。嵩山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這一地質理論。發生在2300 Ma前的嵩陽運動,使這里荒涼的原始古陸被「嵩陽海」淹沒。發生在1850 Ma前的中嶽運動迫使嵩陽海水退卻,巨厚的淺海沉積物從海底崛起,並褶皺成嵩山。此後發生的少林運動、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印支-燕山運動均造成頻繁的海侵、海退,留下了前古大陸冰川的遺跡、古海洋生物化石群和大地母親為迎接人類到來所准備的礦產資源。不能遺忘的是,在30 Ma前,這里曾經歷了一段烈日炎炎的「荒漠化」時期,中原大地變得一片赤紅,寸草不生。這種「溫室效應」從何而來,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3)中原金庫——小秦嶺

小秦嶺位於豫陝交界的華山山脈東段,其中有世界級的巨型金礦床。其黃金遠景資源量達千噸,現已探明黃金儲量數百噸,僅在靈寶市境內就有黃金企業百餘家,年生產黃金數十萬兩,是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利用大型礦山、工業基礎設施開展工業旅遊的項目,是一種新的嘗試。在小秦嶺金礦區,遊人不但可以領略大自然的壯麗畫卷,欣賞黃河文化的輝煌篇章,還可以通過黃金礦山的考察、黃金企業的參觀訪問,滿足求知慾和激發購物慾望。從而使旅遊產品不僅達到商業目的,而且提高到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理想境界。

(4)水上長城——古黃河堤防工程

黃河自沖破中條山脈的束縛進入中原大地,河流發育階段即步入老年期。河流地質作用以堆積為主,從而決定了黃河下遊河道善淤善徙的特徵。有史以來,孟津以下黃河河道決溢1593次,大型改道26次,並形成面積達250000 km2的隆突三角洲沖積平原。在黃泛平原上,黃河故道以及相伴的古代防洪堤壩縱橫交錯,構成規模宏大的水上長城體系。在中原大地上,黃河在這里南北滾動數千年,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河流地貌景觀,其中不少地方還可找到黃河兒女同自然抗爭的身影與足跡。在這里,可以看到大禹治水開挖的「禹貢河」遺跡,戰國時期的南水北調渠首工程遺址,明清時代的特大洪水分流工程和三堤夾兩河工程遺跡……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利用地質規律改造自然的生動範例。

(5)中國中央造山系——伏牛-大別山

我國中部橫亘東西的秦嶺山脈是世界范圍內典型的碰撞造山帶之一。位於河南境內的伏牛-大別山脈是秦嶺造山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中央造山系中構造發育、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它是在初始陸殼基礎之上,以初始裂谷發生、歷經不同構造體制,具深度地質背景的溝、弧、盆構造,板塊俯沖構造和陸內碰撞造山構造為發育特徵的強大復合型造山鏈。強烈的造山運動過後,山鏈開始拉張伸展,山間裂陷湖盆的生成為恐龍時代的到來奠定了物質基礎。因此,伏牛-大別山可稱之為現代地質學的教科書。

H. 停止秦嶺旅遊資源開發的原因

停止秦嶺旅遊資源開發的原因呢?這個是有的

I. 秦嶺具有哪些地理意義

1.我國的南抄北方分界線
2.一月份我國襲0℃等溫線
3.濕潤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4.800毫米等降水線
5.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分界線
秦嶺和淮河分界線所起到的重要分界作用有:
1、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作用。
原因:我國一月份0度等溫線穿過秦嶺淮河一帶,一月0度等溫線以北的一月平均氣溫在0度以下,為暖溫帶。一月0度等溫線以南一月的平均氣溫在0度以上,為亞熱帶。
2、
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根據降水量的不同區分。
3、
河流情況有明顯差異的分界線
根據兩邊河流是否有結冰期、汛期、流量大小、含沙量以及航運等差異得出。
4、
不同土壤和植被的分界線
根據兩邊植物的不同,如北方以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等為主,南方以常綠闊葉林為主。以及北方黑土、黑鈣土為主,南方紅壤為主等特點得出。
5、
農業生產有差異的分界線
北方農業以旱地為主,一般是一年一熟或兩熟,小麥玉米為主;南方水田為主,一年兩熟或三熟,以水稻小麥為主等等差異。

J. 秦嶺的意義何在它對環境的影響是好還是壞

秦嶺淮河分界
積溫分界線(4500°C).溫度帶分界線(亞熱帶與溫暖帶).年降水量分界線(800MM).干濕地區分界線(半濕潤區與濕潤區).主要氣候類型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資源分界線(過渡帶與多水帶).四大地理分區分界線(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都是秦嶺-淮河。
秦嶺-淮河是我國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線。秦嶺被譽為中國的龍脈,它的西端在甘肅省境內,東段到河南省西部,主體位於陝西省的南部與四川省交界處,長約1500公里,是昆侖山脈的延伸。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嶺南終年溫暖潮濕,嶺北乾燥,冬季寒冷。秦嶺同時也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水嶺。秦嶺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國內地東半壁的第一高峰(號稱群峰之冠)。秦嶺是我國中西部交界處最重要的動植物基因庫,有著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如大熊貓、金絲猴、朱䴉、華山松、油松等都生長於此。

正是因為諸多地位,秦嶺,被稱為「獻給地球的禮物」。
從自然地理來分,是以秦嶺——淮河一線分界。中國零度等溫線是以此劃分。傳統上北邊的河流有冰凍期封航,南邊的則沒有。並且分界線兩邊的物種有較明顯的不同。 從人文地理看,長江是南北分界線,歷史造成的。
秦嶺——淮河以南算南方,反之算北方。

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地區 地區
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緯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為主 以丘陵為主
氣候
一月平均氣溫 0℃以下 0℃以上
溫度帶 暖溫帶 亞熱帶
年降水量 400mm~800mm之間, 800mm以上,
雨季短,降水少, 雨季長,降水多,
集中於夏季。 降水季節變化較小。
干濕狀況 半濕潤地區 濕潤地區
河流
流量 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 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長
結冰期 冬季結冰 冬季不結冰
農業
耕地類型 以旱地為主 以水田為主
糧食作物 以小麥為主 以水稻為主
油料作物 以花生為主 以油菜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為主 以甘蔗為主
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至一年兩熟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自然帶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植被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水系 黃河水系(渭河) 長江水系(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