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自然保護區的旅遊發展

自然保護區的旅遊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08 21:16:24

㈠ 自然保護區旅遊資源保護與發展關系方面,存在什麼樣的問題與矛盾

如果沒有自然就沒有旅遊資源 沒有自然就沒有人類就更別提旅遊了 人們啊

請保護自然吧 自然是人類生存的一部分

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愛我太湖,愛我「母親河」,愛我300萬平方公里的富饒海洋,愛護祖國的所有「藍色國土」。

二、學習環保的知識,樹立環保的意識,了解並自覺維護有關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參與環保活動,大力支持環保工作。

三、自覺遵守「兩講五不」規范,自覺維護公共環境的整潔,出門要帶「清潔袋」。

四、愛護環保設施和設備,愛護花草樹木,保護野生動物;講衛生,愛勞動,積極幫助地區做好環境衛生和綠化工作;遇到破壞環境保護的不文明行為要勇於勸阻,發現破壞環境保護的違法行為要主動報告,敢於斗爭。

五、保護資源,節約水電;提倡垃圾分類,廢品回收,廢物利用,保護再生資源。購買商品要選購「綠色包裝」物品,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包裝過度商品和一次性筷子,盡量少用紙木製品。

六、降低噪音,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使用收錄機、電視機時,音量要適中,不影響他人的工作、學習與休息。提倡以步代車和騎自行車,杜絕機動車尾氣污染。

讓我們共同攜手,讓一粒粒種子花開似錦,讓一顆顆小苗綠樹成蔭,用實際行動投入到三月的「植樹,愛綠」活動中,從自己身邊做起,向全社會證明,我們是高素質的一代,我們真正懂得珍惜綠色!

人在自然中生長,綠是自然的顏色。綠色是多麼寶貴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樂,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珍惜綠色,創造綠色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參考資料: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處

如果沒有自然就沒有旅遊資源 沒有自然就沒有人類就更別提旅遊了 人們啊

請保護自然吧 自然是人類生存的一部分

㈡ 自然保護區開發旅遊的好處和壞處分別是什麼

好處是:人們會提高保護大自然的覺悟,增加當地的收入,壞處是,旅遊的人多了,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負荷不了,反而會破壞保護區;
順便給個中和之道,都是有感而發啊:限遊人進入保護區

㈢ 自然保護區開發旅遊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1、全面規劃,有序發展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

2、堅持以保護為主、旅遊開發為輔的方針,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好區內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其他各項工作的開展都必須圍繞保護工作而進行,尤其是保護區內的自然資源開發更不得以破壞資源和環境為代價。

3、加強生態旅遊的宣傳教育,針對目前生態旅遊開發中普遍存在的重開發、輕宣傳教育的問題,必須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

4、加強生態旅遊的科學研究和生態監測,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時間短、發展速度快,許多技術難題尚未得到較好的解決。

5、嚴格控制規模,避免城市化自然保護區的規劃、建設必須與自然環境協調統一。

6、科學解決能源問題,對大自然能源的消耗要用生態學的觀點和方法解決,堅持「最小消耗」的原則,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建設「環保型」設施。

(3)自然保護區的旅遊發展擴展閱讀:

文化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文化、旅遊、環保等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溝通與交流,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文化資源宏觀掌控、精準「把脈」,制訂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規劃,使文化旅遊業與環境協調發展;建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平台並完善相關機制,為企業建設旅遊文化項目做好指導。

避免項目的重復建設;禁止在景區范圍內大興土木,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遊飯店,使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加強文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的執法力度,設置不得觸碰的「高壓線」。

對破壞文化資源和在文化旅遊建設中破壞周邊環境的企業進行嚴懲,對違反法律的企業交有關部門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㈣ 如何認識和處理我國自然保護區與旅遊開發利用的關系

我國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2001年初共建立各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276處,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5處,總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2.44%,但由於經費短缺,加上多數封閉的保護方式與保護區內經濟發展、居民生活需要的矛盾,使得自然保護區的有效管理受到嚴重的影響,成為自然保護工作面臨的一個普遍的難題。與此同時,生態旅遊業以其高利潤、低開發度的特點,順應現代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潮流,不但滿足了當代人的旅遊需求,也為子孫後代保留了足夠的旅遊空間、良好的環境和景觀,使之永續利用,成為自然保護區迅速發展的一項新產業,並成為更多保護區結構和功能規劃的一部分。1998年5月世界旅遊大會指出,生態旅遊已成為當今世界旅遊發展的潮流,給全球帶來了至少200億美元的年產值。目前中國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遊年總旅遊人數2500萬人次,年旅遊總收入近52億元人民幣,一些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的「龍頭」。SYA保山日報網
1、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內涵的探討SYA保山日報網
生態旅遊是一種科學、文明、高雅的旅遊形式,是現代社會人們所需求的一種高級精神享受。據資料反映,近幾年來,全球生態旅遊的年增長率高達30%,是各類旅遊形式中發展最快的一種。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是在自然保護區內開展高度責任化的旅遊,它不僅保護自然資源,同時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有五個方面的內容:SYA保山日報網
生態旅遊與自然資源的相互依賴性。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就是到自然保護區欣賞優美的、特殊的、原始的自然景觀。自然保護區豐富的資源是生態旅遊的基礎,而開展生態旅遊又可以把保護區獨特的自然優勢展現給人們,讓人們了解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SYA保山日報網
讓人們理解支持自然保護區的工作。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是一種欣賞和認識自然的高層次旅遊活動。它所倡導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注重在旅遊活動中通過人與自然的情感交流,能真正體會到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類發展的基礎。遊客會不知不覺地熱愛自然,增強保護自然的意識和責任感,從而提高人們對自然保護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SYA保山日報網
產生有利於保護的經濟效益。生態旅遊不排斥經濟效益,它提倡在把對資源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的同時,爭取盡可能大的經濟收益。這是發展經濟的需要,也是取得生態環境保護資金的途徑之一。因此,生態旅遊收益中的一部分,甚至絕大部分都應該投入到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中去。SYA保山日報網
促進社區發展。自然保護區大多地處偏遠貧困地區,當地社區居民在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否使當地社區的居民從旅遊中獲得利益,直接關繫到在那裡開展的旅遊能否得到他們的支持而持續地發展下去。特別是在貧困和環境問題交織在一起的地區,促進當地社區經濟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當地的環境,應該是開展生態旅遊的重要目標。SYA保山日報網
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與一般大眾旅遊不同,它要求旅客要有較高的素質。然而,目前遊客素質大多還不太高,如果不嚴格管理,旅遊的負面影響得不到控制,旅遊活動將不能持續下去,同時生態旅遊強調把旅遊帶給資源和環境的負面影響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內,並要求在能量消耗和轉化過程中採用「消耗最小」的原則,因而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的發展有利於自然保護區的長期持續利用。SYA保山日報網
2、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與保護的關系SYA保山日報網
開發既是一種保護又是一種干擾,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的開發將改善、美化其環境,旅遊收益也為其保護創造了經濟條件。但另一方面伴隨生態旅遊開發而帶來的環境污染、一些遊人的不文明活動及行為、外來文化的沖擊等都會對其資源造成干擾。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和保護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兩者是辯證的矛盾統一體,並在辯證聯系中共同改善其旅遊資源與環境的關系,推動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SYA保山日報網
保護是開發和發展的前提。自然保護區旅遊資源是旅遊者進行旅遊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一旦破壞殆盡,自然保護區將失去保護的必要,也就無開發可言了。因此,保護是開發的前提,是當前的迫切任務,並且資源的保護還貫穿在開發的整個過程中,這是由開發帶來的負面效應所決定的。SYA保山日報網
開發是保護的必要體現和保護區發展的基礎。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資源保護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因此,資源必須經過開發利用,發揮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資源保護的必要性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以體現,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生態旅遊已成為自然保護區發展的新方向。SYA保山日報網
開發本身意味著保護。合理的、科學的對自然保護區開發,對自然保護區資源環境進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進入性;同時一定的開發促進其旅遊發展,帶來的旅遊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返回自然保護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開發意味著保護。SYA保山日報網
過量保護不利於開發。因擔心開發造成破壞,而「防患於未然」,易導致片面強調保護,從而忽視了對資源的開發。過量的保護而沒有對資源的開發,就不能體現出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自然保護事業也就得不到發展,在自然保護區保護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應適時、適地、適量地進行資源開發。SYA保山日報網
3、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和保護的對策SYA保山日報網
實施可持續旅遊發展戰略。保護資源與環境,並最大限度地增加旅遊者享受樂趣和給當地帶來效益的同時,把旅遊開發對所在地區的消極影響維持在最小限度內,是可持續旅遊資源發展的主要指導原則之一。顯然,發展(即滿足現在需要)與保護是可持續旅遊發展的一對核心,這與自然保護區開發與保護是相吻合的。可見,可持續旅遊發展也應該成為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和保護關系問題的衡量標准之一。SYA保山日報網
加強科學研究。在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與保護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應該對旅遊環境承載力、旅遊開發的影響等進行系統研究,為和諧平衡的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模式提供理論依據,這是處理好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一步。SYA保山日報網
努力開發和推廣綠色旅遊產品。狹義的綠色旅遊產品指生態旅遊產品,如森林旅遊、負離子吸附區等;廣義的綠色旅遊產品則指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旅遊產品。綠色旅遊產品的開發本身就是以資源保護為前提和核心的。SYA保山日報網
取之於資源,用之於資源。開發生態旅遊後的部分旅遊收益,應該用於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改善和美化資源環境,從而符合可持續旅遊發展的原則。SYA保山日報網
導入知識經濟內涵。知識經濟是一種以高新科技產業群為支柱,以信息產業為龍頭,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新型經濟。導入知識經濟是新時代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的要求,也是旅遊業參與國際競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經之路。SYA保山日報網
實行資源開發和保護中的「科技興旅」戰略。資源的開發應該在調查基礎上應用現代技術進行可行性論證,制訂開發總體規則,以保證開發後對資源的合理利用;運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對珍貴的自然、人類遺產進行保護,減少旅遊資源的自然損失,延長其生命周期,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SYA保山日報網
保持並增加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一般來說旅遊資源都凝結著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文化內涵是旅遊資源的生命線,保持並盡可能地增加資源的文化含量,也將成為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新的價值取向,是旅遊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方面。SYA保山日報網
培養熟悉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的高素質旅遊專門人才。資源開發和保護是從人的角度來界定的,高素質的旅遊專門人才是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矛盾關系的人才基礎。SYA保山日報網
正確處理好發展中開發與保護的主次關系。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發展過程中,開發與保護應並重。既然保護不是暫時的,而是貫穿於整個發展過程中,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自然保護區發展中應貫徹開發與保護並重的原則,以促進其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與可持續發展。SYA保山日報網
政策引導,加強管理,綜合發展。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保護和可持續旅遊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復雜過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和保護,需要政策支持、引導和適度的管理力度,以規范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和保護。適當的政策和旅遊宣傳教育,可以使社會形成開發保護的共識,使旅遊從業人員成為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和保護的先鋒,使旅遊者成為文明的資源保護者。同時,旅遊資源環境是社會、自然環境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有必要與整個旅遊大環境協調一致,以形成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整體,進行綜合開發和保護。總之,通過在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全面發揮自然保護區在保護、科研、教育和可持續發展作用的政策法規體系和運行機制,建立高質量的生態旅遊基地和我國生態旅遊的景點網路,可以促進我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實現生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旅遊是我國大多數自然保護區應當積極選擇的最好發展策略。SYA保山日報網

㈤ 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的理論依據

合理開發 有效管理
開發是手段 利用是目的

你問這個干嗎

理論依據是自己的腦子

㈥ 自然保護區的旅遊開發只能在哪裡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第三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十六條自然保護區按照下列方法命名: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加「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有特殊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可以在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後加特殊保護對象的名稱。
第十七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在對全國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的基礎上,擬訂國家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經國務院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後,報國務院批准實施。
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該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規劃,按照規定的程序納入國家的、地方的或者部門的投資計劃,並組織實施。
第十八條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
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經批准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
核心區外圍可以劃定一定面積的緩沖區,只准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
緩沖區外圍劃為實驗區,可以進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遊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
原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劃定一定面積的外圍保護地帶。
因此,上述問題 只能在緩沖區外圍劃為實驗區,進行參觀考察、旅遊等活動設施建設。

㈦ 自然保護區如何開展生態旅遊

生態功能保護區是指在保持流域、區域生態平衡,減輕自然災害,
確保國家和地區生態安內全等方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特定保護區域。國家
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和恢復,關繫到所在區
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關繫到國家生態安全和民族的繁衍。因此,
必須採取果斷措施,對重要生態功能區實施搶救性保護。

生態功能保護區一般都面臨人口、資源與環境的三重壓力,因此
不可能像自然保護區那樣採取封閉式管理。據介紹,生態功能保護區
的建設和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停止一切導致生態功能繼續退化的開發
活動和其他人為破壞活動;停止一切產生嚴重環境污染的工程項目建
設;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區內人口已超出承載能力的應採取必要的移
民措施;改變粗放生產經營方式,走生態經濟型發展道路;對已經破
壞的重要生態系統,要結合生態環境建設措施,認真組織重建與恢復,
盡快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㈧ 旅遊開發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保護措施)

生態旅遊對自然保護區的積極影響:①有利於提高區內資源的利用價值,促進區內經濟發展,增強保護區自我發展能力;生態旅遊是在不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對自然保護區內資源的綜合利用。②有利於提高保護區的知名度,積累豐富的管理、建設經驗;自然保護區不僅僅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科研和教育基地、生態旅遊的理想場所,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生態旅遊,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和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觀光考察。③有利於實現社區共管和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生態旅遊倡導的社區參與精神,通過社區群眾的參與和從中受益,為保護區的保護爭取到了最廣泛和最堅實的內部支持。
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的不利影響:①生態旅遊加大了保護區管理難度。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一方面可為保護區創造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伴隨生態旅遊開發而帶來的環境污染、一些遊人的不文明活動及行為、外來文化的沖擊、以及開發的盲目性等都會對其資源造成干擾和破壞,對保護區的正常管理帶來影響,加大管理難度。如何提供健康、安全、舒適的旅遊產品成為自然保護區亟待解決而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②旅遊對野生動植物構成潛在威脅。自然保護區開展旅遊,由於遊客素質良莠不齊及管理力量的限制,對野生動植物棲息生存造成了潛在的威脅,如攀爬樹枝、踐踏植被、採花摘果、撿鳥蛋、野外用火、驚擾轟趕動物等現象時有發生。另外,遊客的進入,也增加了某些人畜共有的疾病傳播機率。
在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遊開發與管理對策
自然保護區目前己具備開發生態旅遊的社會條件。一是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建設得到逐步加強,二是自然保護區建設已逐步走向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三是國民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因此,生態旅遊的開發與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現狀和特點,結合在開展生態旅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生態旅遊的開發和管理提出如下對策和措施:
(1)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人們在開發利用保護區旅遊自然資源過程中,應樹立可持續發展思想,充分考證它對其它資源、其它要素及整個旅遊環境的影響,兼顧國內和國際公平原則,對當代人負起同樣的道德義務,為他們能夠享受旅遊樂趣留下充分餘地。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並在利用時盡可能加以保護,以保證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合理布局,科學規劃,重點開發。我國有960萬km2的陸地國土面積,南北跨越近50個緯度,東西超過60個經度,具有復雜的多樣性氣候類型,擁用十分豐富的物種資源,構成了我國自然保護區的資源優勢和特色。但是,我國建立的近2 000個自然保護區中,空間地域分布差異很大,區位特徵、保護對象以及資源品位都有所不同。
(3) 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和監督力度。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的開發與建設,應該納入法制化軌道。雖然《自然保護區條例》和《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等有關法規對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做出了相應規定,但在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的原則、條件、程序、步驟以及限制措施等方面還不夠詳盡,仍然需要加以完善。
(4) 建立科學的生態旅遊管理機制。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能否做到集自然、保護、科教、創收於一體,實現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的統一,關鍵取決於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完善保護區生態旅遊管理機制,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是極為重要的。生態旅遊的管理是一項綜合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的,發展與保護相結合的,同時體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新概念的管理。這樣的管理既能給人們提供「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真切感受,又能保障生態的完整和環境的質量,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證。

㈨ 在自然保護區開展旅遊應當特別注意哪些問題

1、保護區開展旅遊必須以保護為前提,在保護的基礎上發展生態旅遊。保護是保護區的首要任務,是開展旅遊的基礎,是生態旅遊發展的動力,沒有保護就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就沒有了生態旅遊,也就是說保護區的旅遊必須服從保護。在保護區內開展旅遊,必須是生態旅遊,必須以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主,經濟效益服從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以長遠利益(可持續發展)為主,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

2、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必須以保護區為主體,合理區劃核心區、緩沖區、試驗區,並對核心區實行圍欄、埋樁、警示牌等形式的嚴格保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在試驗區內劃出一部分游覽區域,適度開展生態旅遊、參觀考察、教學實習、科學實驗等。在試驗區內開展生態旅遊業必須根據試驗區內景點景物的分布,合理規劃旅遊線路,限定游覽范圍,盡量減少人為對生態系統的干擾。

3、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必須依據環境最大容量和合理容量,把握生態旅遊的宣傳口徑和力度。根據在試驗區規劃的允許游覽的面積、游覽路線和可游覽時間,依據我國現行規定的環境允許條件下的單位規模指標(森林遊憩地1~4人/天•公頃;近郊公園10~17人/天•公頃;遠郊風景區5~10人/天•公頃;遠離城市的獨立風景區2~5人/天•公頃),或按線路環境容量指標(30~60米/人),計算出環境最大容量和合理容量,嚴格控制遊客數量,避免對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的掠奪性利用。

基於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必須受環境合理容量、游覽時間的限制和保護區生態旅遊的生態特性制約,所以保護區開展市場宣傳時必須規范宣傳口徑,以環境合理容量和可游覽時間確定宣傳力度。不能像大眾旅遊宣傳那樣信口提出「游野山,玩野水,采野花,吃野味,點篝火,放鞭炮」,應充分體現生態旅遊的基調(清新、自然、古樸、寧靜)和生態旅遊的健身、洗肺、寓教於游、返璞歸真等特性。也不能像大眾旅遊宣傳那樣鋪天蓋地、毫無節制地吸引客源。

4、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其服務經營活動必須體現保護區的特殊性。正如宣傳不能說「游野山,玩野水,采野花,吃野味,點篝火,放鞭炮」那樣,在旅遊經營服務上,保護區的經營服務攤點不得出售彈弓、玩具槍等對野生動物構成威脅的商品;不得出售拉炮、摔炮、鞭炮、煙花爆竹等商品或舉辦篝火、焰火晚會,以免對森林構成威脅或對野生動物產生驚嚇;不得使用煤、柴等炊事、取暖燃料,必須改用燃油、燃氣、太陽能、風能、電能等環保型鍋爐或灶具,避免對保護區產生固體或氣體污染。

5、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必須根據以保護為前提的特點,合理規劃旅遊基礎及服務設施。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必須合理規劃,宜精不宜多,在保證森林防火、資源巡護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道路硬化、護坡,不應該再大動土石、再開建新的旅遊公路。原保護區無公路的可根據防火和資源巡護的需要,修建防火道路,並盡量減少生態破壞。以索道代替旅遊公路、游覽步道問題,雖然各界人士褒貶不一,但從實際運行看,索道具有資源破壞小、廢氣排放少、水土流失小的巨大優勢,同時索道的運行減少和避免了遊人對植被的踐踏頻率和與野生動物及棲息環境直接接觸的機會,具有保護生態環境的優勢。自然保護區的服務設施應本著「游覽在區內,服務在區外」的原則,區內只保留管理、宣教及少量配套服務設施,其餘的旅遊服務接待設施交由周邊社區按著統一規劃進行建設、管理。宣傳教育設施也應以聲像展示為主,盡量減少標本實物展示,避免因建設標本館(自然博物館)產生對本區生態環境及物種的破壞。

6、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必須以生態宣傳為宗旨,以提高公眾生態文明為目的。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首先要組織專業人員撰寫生態解說詞,而不是神話傳奇式的導游詞,在生態解說詞重要解析本自然保護區的生態過程、動植物區系、珍稀瀕危物種、受國家保護的動植物,講解保護區的區域地理、生態系統、景觀類型、保護區基本情況和主要景點,宣講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保護區的生態意義、生態價值和社會經濟價值,提高個人生態保護意識,引導個人對保護區的支撐方式。在完成生態解說詞後,對本區生態宣傳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同時在游覽線路上栽設生態宣傳標牌,雕刻永久性生態宣傳標語、口號,打造生態旅遊的環境教育氛圍。

7、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必須和當地居民結合在一起。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相對與周邊社區而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尤其是退耕還林以後),只靠保護區來保護生物多樣性是遠遠不夠的。保護區必須本著「游覽在區內,服務在區外」的原則,積極引導社區群眾按著總體規劃布局,建設別具特色的生態旅遊村、民俗度假村、康樂娛樂城等服務設施,以分散客流,減輕對環境的壓力。同時將社區富餘勞動力分流到旅遊服務行業中,既解決了當地居民的脫貧致富問題,避免了當地居民對保護區資源的蠶食掠奪(靠山吃山),又提高了當地居民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達到了生態、社會、經濟、文化「四條腿」平衡發展的目的。

總之,自然保護區開展的旅遊,不同於大眾旅遊,必須是以保護為前提、以宣傳自然生態和教育公眾為宗旨、以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為目的、以帶動地方經濟、提高當地居民文化素質為己任的生態旅遊,應嚴格規范生態旅遊中的基本建設、宣傳方式、旅遊接待和服務。

㈩ 自然保護區成為旅遊景點,好不好為什麼

這個是雙方面的,保護區成了旅遊景點可以令本地旅遊業發展,增加當地居專民的經濟效益屬,解決當地人的就業問題,同時所得的收益也可以更好的用在公共設施上面。但是因為遊人的增多,當地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植被被遊人踩死,也因為遊人產生了很多垃圾,嚴重影響當地環境。也因為成為了旅遊景點,飯館賓館之類的逐漸建了起來,生活垃圾,污水被排在保護區中,影響保護區生物的生活環境,而且導致一些動物植被頻臨滅絕。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沒有復制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