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鄉村旅遊將會帶動鄉村振興嗎
據報來道,數據顯示,2017年,我省鄉自村旅遊接待遊客突破7036萬人次,實現總收入127.5億元,鄉村旅遊從業人數達到18萬人,帶動2.92萬建檔立卡戶、12.26萬貧困人口脫貧,反映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富民效應。
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既是推進旅遊強省戰略和優質旅遊發展的客觀需求,在提高鄉村旅遊服務質量、產品質量、環境質量、發展質量等方面下功夫,推動鄉村旅遊規模化、景區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鄉村旅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設旅遊強省的中堅力量,希望鄉村振興可以早日實現!
⑵ 淺析鄉村旅遊與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內容大怎麼寫
遠的可以參來照安徽西遞宏村案例,新源的可以真人秀綜藝節目比如《爸爸去哪兒》對鄉村旅遊的影響,然後展開,在當地旅遊網站上都會有大標題宣傳的,獲得可得性數據後就好繪圖直觀分析了,關於內容主體是有你的文章性質決定的,可以側重鄉村旅遊發展縱觀,也可以側重發展鄉村旅遊的影響。
⑶ 文化旅遊如何讓貧困鄉煥發生機
實踐已經證明,旅遊資源不僅是天然的山水,更是雋永厚重的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民俗。只有把文化保護起來、發揚光大,才能讓旅遊煥發出源源不斷的生機,也讓得天獨厚的資源,成為貧困地區百姓們的依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同時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⑷ 新泰市屬於哪個省
山東省
新泰,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泰安市代管,是山東省建設現代化大城市試點縣 ;地處泰沂山內脈中段,屬於暖容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新泰市位於山東中部,地處北緯35°37′—36°07′、東經117°16′—118°之間。轄區總面積1946平方公里。東接臨沂,南臨孔子故里曲阜,北與濟南市鋼城區相連,西靠泰安,距省會濟南市中心133.8公里。
(4)發展鄉村旅遊讓貧困村擴展閱讀:
建國後新泰市的行政變遷:
1949年10月,新泰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泰山專署。
1950年,泰山專署改為泰安區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泰安專署撤銷,改屬濟南市。
1959年11月,析置新汶市,隸濟南市。
1961年5月,新泰縣、新汶市同屬恢復後的泰安專屬。
1982年10月,兩縣市同屬泰安地區專署。
1983年10月,新泰縣、新汶市合並,成立新泰市,直屬山東省人民政府,由泰安地區專署(1984年改為泰安市)代管。
⑸ 最好的精準扶貧就是發展旅遊業嗎
不一定,但是如果當地的環境適合的話,發展旅遊業確實能做到精準扶貧。
三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為貧困地區、貧困家庭、貧困人口量身定做發展鄉村旅遊的具體方案和實施路徑。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最新統計,目前全國仍有592個國家級貧困縣,按國際極端貧困人口標准,我國目前仍有4%左右的貧困人口。中國地域廣大,各地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發展歷史等各有不同,造成經濟落後、人口貧困的根源也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他們發展旅遊業的資源條件、基礎設施條件、市場條件等千差萬別。因此,必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旅遊開發、管理和經營方案,做到目標精準、對象精準、方案精準、路徑精準,讓那些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以最適合的方式和路徑實現脫貧致富。
四是要有系統的引導政策和推動機制。到2020年實現所有貧困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發展目標。旅遊扶貧是全國旅遊界積極參與國家行動、擔當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作為一項龐大、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有系統的政策支持和推進機制,本著「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貧困戶受益」的原則,動員和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特別是旅遊業界參與到旅遊扶貧這一歷史性工程中來。政策內容應包括資金扶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援、技能培訓等,推動機制應包括社會動員、獎勵和激勵、監督管理、績效考核等。通過系統的政策體系和推進機制,把旅遊扶貧做得更加精準、扎實、卓有成效。
今年5月以來,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旅遊局啟動了2015年貧困村旅遊扶貧試點工作,在全國共選取了56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旅遊扶貧試點。要求各級扶貧部門和旅遊部門加強規劃引導、加大資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廣泛動員力量、擴大社會參與、組織開展培訓、加強監督管理,切實把貧困村旅遊扶貧試點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旅遊扶貧作為國家扶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理應成為「精準扶貧」的先行者,使參與旅遊發展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成為「精準脫貧」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⑹ 鄉村旅遊能帶動精準扶貧嗎
近年來,恩施州堅持以美麗鄉村為發展平台,帶動當地的精準扶貧。
恩施楓香坡毗鄰恩施城郊,雖有區位之優卻無增收之門,自發展鄉村旅遊之後,修通了循環路,建起了農家樂集群,打造了侗族建築群,組建了農民藝術團,形成了生態茶園景觀帶和「恩施玉露」品牌,成為國家3A級景區。
希望更多地區能實現以旅遊帶動脫貧!
⑺ 旅遊精準扶貧與傳統旅遊扶貧有什麼區別
不一定,但是如果當地的環境適合的話,發展旅遊業確實能做到精準扶貧。 旅遊扶貧作為國家扶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理應成為「精準扶貧」的先行者,使參與旅遊發展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成為「精準脫貧」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為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要通過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幫助那些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這對我國旅遊界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即要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在促進我國鄉村經濟轉型、解決「三農問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發展鄉村旅遊一直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我國鄉村經濟和旅遊業多年的發展經驗充分證明,鄉村旅遊在幫助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農村低收入家庭脫貧致富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在長期的旅遊產業發展實踐中,我們也創造了許多成功的旅遊扶貧模式和經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指向性、目標性更加明確的工作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用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案來實現。 一是切實貫徹五中全會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創新發展;通過城鄉統籌,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提高農村建設水平,實現協調發展;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格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建設美麗鄉村,實現綠色發展;通過實施互利共贏的合作戰略,東西聯動、雙向開放,實現開放發展;通過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等,實現共享發展。要在上述原則的指導下,探討通過發展鄉村旅遊進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具體路徑和模式。 二是堅持讓農民成為鄉村旅遊參與主體、受益主體的原則。鄉村旅遊的投資、管理、經營等有不同的模式和類型,有的是政府主導,有的是企業租賃或買斷經營權,有的是鄉村旅遊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有的是農民自主投資經營。無論鄉村旅遊開發採用哪種模式、誰作為開發主體,農民都應該是鄉村旅遊業發展的參與主體和受益主體。發展鄉村旅遊,農民不應該只是出租資源、拿租金的旁觀者,而應該是主要的開發者和經營者,是熟練掌握鄉村旅遊這種「漁」並用其脫貧致富的實踐者。不然「鄉村旅遊扶貧」、「鄉村旅遊致富」就無從談起。 三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為貧困地區、貧困家庭、貧困人口量身定做發展鄉村旅遊的具體方案和實施路徑。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最新統計,目前全國仍有592個國家級貧困縣,按國際極端貧困人口標准,我國目前仍有4%左右的貧困人口。中國地域廣大,各地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發展歷史等各有不同,造成經濟落後、人口貧困的根源也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他們發展旅遊業的資源條件、基礎設施條件、市場條件等千差萬別。因此,必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旅遊開發、管理和經營方案,做到目標精準、對象精準、方案精準、路徑精準,讓那些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以最適合的方式和路徑實現脫貧致富。 四是要有系統的引導政策和推動機制。到2020年實現所有貧困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發展目標。旅遊扶貧是全國旅遊界積極參與國家行動、擔當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作為一項龐大、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有系統的政策支持和推進機制,本著「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貧困戶受益」的原則,動員和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特別是旅遊業界參與到旅遊扶貧這一歷史性工程中來。政策內容應包括資金扶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援、技能培訓等,推動機制應包括社會動員、獎勵和激勵、監督管理、績效考核等。通過系統的政策體系和推進機制,把旅遊扶貧做得更加精準、扎實、卓有成效。 今年5月以來,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旅遊局啟動了2015年貧困村旅遊扶貧試點工作,在全國共選取了56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旅遊扶貧試點。要求各級扶貧部門和旅遊部門加強規劃引導、加大資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廣泛動員力量、擴大社會參與、組織開展培訓、加強監督管理,切實把貧困村旅遊扶貧試點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旅遊扶貧作為國家扶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理應成為「精準扶貧」的先行者,使參與旅遊發展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成為「精準脫貧」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⑻ 貧困鄉村發展村集體經濟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主要是資金和技術,沒有資金就無法擴大生產,沒有技術就很難出現成績。
⑼ 貴州如何讓貧困戶吃上了「旅遊飯」
近年來,貴州「生態扶貧」漸入佳境,在這里,大生態和大扶貧「交融」,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也致力於將貧困地區的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了「百姓富」和「生態美」的統一。
其中,生態護林員精準扶貧工程將覆蓋5.2萬戶貧困戶,實現人均增收2300元左右。在銅仁市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6名生態護林員全部從貧困戶中產生。村民胡永江家因病致貧,去年他被聘為生態護林員。「做好巡山工作,一年下來有1萬塊收入。」他說。過去,村民燒火用柴,還有的燒木炭增加收入。而這些,現在已被山地旅遊取代,一些村民開設農家樂,挖掘民俗文化,開發地方菜品,逐漸吃上了「旅遊飯」。
⑽ 大力促進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提質升級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造提升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道路、通村公路、景區景點連接線通行能力,提升交通通達性和遊客便利度。結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對從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貧困戶實施改廚、改廁、改客房、整理院落「三改一整」工程,優化消費環境。加大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傾斜。依託貧困地區自然生態、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等資源稟賦,扶持建設一批設施齊備、特色突出的美麗休閑鄉村(鎮)和鄉村旅遊精品景區等,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等和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2、提升服務能力。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等機制,動員相關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幫助貧困地區培訓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人才,提供營銷、服務、管理指導。支持貧困人口參加相關專業技能和業務培訓,提升服務規范化和標准化水平。鼓勵貧困地區組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協會、產業及區域品牌聯盟等組織,形成經營主體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管理服務體系。(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扶貧辦、發展改革委等和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3、做好規劃設計。加強對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調查,深入挖掘貧困地區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傳統農耕文化等資源,因地制宜明確重點發展方向和區域。動員旅遊規劃設計單位開展扶貧公益行動,為貧困地區編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規劃,鼓勵旅遊院校和旅遊企業為貧困地區提供旅遊線路設計、產品開發、品牌宣傳等指導。(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等和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4、加強宣傳推介。支持貧困地區組織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相關主題活動。組織各類媒體安排版面時段,運用新媒體平台,分時分類免費向社會推介貧困地區精品景點線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互聯網」模式,依託電商企業等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旅遊扶貧公益宣傳,集中推介一批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目的地。(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央宣傳部、廣電總局、商務部等和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