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南經濟特區的發展歷程
經濟特區成立後的發展歷程 從挫折中找到的科學發展之路
作為最年輕的省份,海南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又是經濟總量不及全國1%的欠發達經濟小省。和其他4個城市型經濟特區不同,海南擁有廣大農村,基礎薄弱,經濟落後。要在這樣一個地區實現經濟快速持續增長,同時發揮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和排頭兵的作用,其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可想而知。
過去,圍繞海南的發展方向,有過多次爭論。有的主張貿易突破,有的堅持無工不富,有的認為旅遊先行。還有一些幹部群眾在相當長時間里認為,海南應「吃小灶」,只要網開一面,放開「黃賭」,海南很快就可以趕上東南亞國家和台灣地區。
海南從1988年建省,似乎就註定要經歷更多的起伏。前有1985年的「汽車事件」,後有1989年的「洋浦風波」,加之上世紀90年代初的房地產「泡沫經濟」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機,使海南陷入困境之中。短短3年,房價增長4倍。帶著幾萬元「闖海」的個體戶,一覺醒來已身價百萬;一幢大樓尚未封頂,已「轉嫁」幾十次。但是,缺乏產業支撐、缺乏最終消費需求的房地產熱只能是一場「擊鼓傳花」式的游戲。1993年下半年國家實行宏觀調控政策,海口、三亞600多幢商品樓工地突然沉寂下來。當時700萬人的海南,積壓房地產項目竟佔全國的十分之一,455萬平方米的空置商品房長期無人問津,「爛尾樓」四處林立。1995年,海南經濟增長率從全國第一跌入倒數第一。
海南人在痛苦中思索著,海南的領導層也在反思發展之路的得失。他們從教訓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海南的發展必須結合自己的資源優勢,在全國一盤棋中尋找自己的方位,探索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1996年新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省兩地」發展戰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設成為我國新興工業省和熱帶高效農業基地、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勝地。這一設想列入了海南省「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
海南經濟由此開始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隨後,海南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的特點是經濟發展主要靠技術先進的大企業的幾個點建設一批能達到環保嚴格要求的大項目, 而不是靠遍地開花的一般中小企業這個面來帶動。不與兄弟省份比速度,不接受落後產業轉移。經過幾年發展,海南油氣化工、汽車、林漿紙一體化等新型工業初具規模,熱帶高效農業不斷壯大,旅遊度假勝地已經形成,生態環境繼續保持一流,走出了一條發展與保護同步、經濟與生態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省兩地」發展戰略逐步展現成效後,人們親眼看到,海南的優勢很多,不搞「泡沫經濟」,不吃「黃」飯,不花「賭」錢,海南同樣可以又好又快發展,海南人民照樣可以奔小康。 寧願犧牲速度也不犧牲環境
1999年2月,海南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作出建設「生態省」的決定,就是要在發展的同時,保住海南這一片「凈土」。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發展工業的「三不」原則,即堅持「不破壞資源、不污染環境、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省委書記衛留成在一次泛珠三角會議上堅定表示,海南絕不和其他地方落後產能轉移進行對接,寧願犧牲速度,也不犧牲環境。
海南省省長羅保銘對記者說,海南不能走也走不起「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大的資本、最強的競爭力。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繁榮。在生態立省戰略方針的指導下,海南先後出台27項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制定20多項與環保有關的政府規章,先後投入120多億元用於退耕還林、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采空礦區生態恢復、海洋生態保護,啟動全省海防林建設工程,實施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關閉85家小橡膠廠。
記者近日來到位於洋浦經濟開發區的金海漿紙廠,發現這里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空氣中聞不到刺鼻的味道。總投資達104億元的這家企業,用於環保處理的費用就達24億元,在制漿過程中產生的黑液經過處理,轉換成蒸汽發電,供給全廠所需的大部分電力及熱源。污水經處理後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處理後的水可用於澆花養魚。
據統計,「十五」期間,海南人工造林423萬畝。海南已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8個,自然保護區69個,自然保護區數量居全國第一。2007年森林覆蓋率達到57.1%,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海南已連續多年空氣和水質量排名全國第一。 追求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和諧
海南不僅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生態文明的領先者;還追求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和諧,民生事業全面發展。
2006年8月31日,昌江黎族自治縣最貧困的王下鄉初中部271名學生整體「移民」,以寄宿班的形式到縣城民族中學就讀,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黎族女孩韓慧玲第一次看到了電腦。一年多的城裡生活,使韓慧玲有了更大的夢想,她說下一步要考高中,還想上大學。省政府今年計劃投入1.5 億元,將8個市縣邊遠貧困村莊的9000多名中小學生搬遷到縣城免費就學。
作為人均GDP低於全國水平近20%的經濟小省,海南近兩年在民生方面作出了幾件叫響全國的事情:2005年起,海南在全國率先實行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接著率先在全國拉平城鄉教師工資水平,實現中小學教師統一工資標准;又在中西部地區率先完成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海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比國家要求提前兩年覆蓋全省所有鄉村。
海南一位社會學者說,海南人在全國可能不是最富裕的,但可能是最幸福的。
近幾年,海南上上下下對發展的方向和策略基本一致,爭論少了,雜音不見了,海南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最好時期。GDP由1987年的57.28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1229.6億元,人均GDP由1987年的925元增長到2007年的14631元。
20歲的海南經濟特區已經長大成人,少了一點年少輕狂,多了一分穩重成熟。海南省委黨校副校長廖遜是最早的一批「闖海人」,他說,回顧過去20年,我們並不懷念房地產熱的「一夜暴富」時代,倒是海南近幾年的發展,實實在在,乾乾凈凈。
② 海南旅遊地產現狀和前景
海南省在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海南房地產泡沫」,本世紀的「海景豪宅開發熱」後,三亞這一著名的旅遊城市,如今的房地產開發有何變化?對作為內陸城市的貴陽房地產開發又有何借鑒作用呢?近日,記者在參加三亞市舉辦的某房地產峰會期間,對三亞樓市進行了初淺考察,從中感受到旅遊經濟對三亞樓市的巨大影響。
海景房、河景房、山景房、海邊別墅、山間木屋、酒店式公寓、產權式酒店……。走進三亞,不難發現,三亞房地產的開發無不與旅遊息息相關,三亞之「景」成為眾多樓盤的主要賣點,以海景房為例,據了解,價格一般都在每平方米7000元——1.2萬元以上,相比較而言,位於市區的商品房,價格一般只有一線海景房的一半,但是,市區商品房中能夠看到「海景」、「山景」的戶型,價格也隨之升高,可賣到每平方米6000—8000元。
記者在位於海南三亞市大東海旅遊區內榆亞大道上相鄰的兩個樓盤了解到,兩家高層商品房的價差就達每平方米兩三千元,其原因就是,樓層高差有別,能看到大東海海景的樓層價格也就高出許多。除此之外,三亞房地產市場並不諱言投資性買房,在三亞,眾多在建在售項目均打出「投資價值」這張牌,市區內產權式酒店、公寓林立,位於郊區海邊樓盤還有不少產權式別墅,「僅一個首付,就讓你成為擁有產權的星級酒店主人,每年回報8%上下,以此收益沖抵月供後還有贏利,到按揭期滿,你就完全擁有一套客房」這樣的承諾隨處可見。位於亞龍灣某星極酒店經理告訴記者,海南是最早引進產權酒店概念的地方,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在海南的產權式酒店又被注入了新的內涵,盡管房價遠高於其他商住房價格,每平方米可賣到3萬元以上,但是依靠三亞旅遊這一品牌,海南旅遊房產向來風行,加之較高的投資回報使得產權酒店在此處依然受到青睞。
首先,從區域經濟特色看,三亞的旅遊業是支柱產業,據統計數據表明,近幾年來,強調「健康、生態、美麗」的三亞旅遊正成為斐聲國內外的品牌,使三亞擴大了開放度。每年三亞市旅遊定點飯店接待中外遊客均在350萬人次以上,每年旅遊總收入達40億元,由此帶動三亞房地產投資強勁增長,目前,三亞已擁有旅遊飯店138家,其中五星、四星級或相當星級的酒店有38家。正是由於旅遊業的飛速發展使得各類投資者看好投資三亞樓市,而投資者的湧入又進一步帶動了三亞旅遊業的發展,形成雙向互動。
其次,從購房信息群體看,據當地開發商介紹,外地購房者佔有絕對比例,約占樓盤客戶的7成以上,並且多數為二次甚至多次置業者,其中多數是北方人,近一兩年來,來自四川、成都、昆明、貴陽等地的購房者有逐年增加的跡象,正成為三亞樓市的又一生力軍。特別是一些臨海小區,記者在三亞采訪期間,正值當地旅遊淡季,在一些已入住的小區內,據物管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多數已售住房空置,而到了每年十月以後,就會有大量業主到此「度假」。
從收入方面看,早年購房者,以高收入群體及商界成功人士為主,由此也造成早期「豪宅開發熱」,最終使得部分高檔住房滯銷,某些2001年開發的高端產品目前還處於消化階段。而目前的購房群體,除高收入者外,外地退休人員和中高收入群體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類購房者的出現,使得三亞商品房結構有所變化,百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成為銷售主流,占市場比例的一半以上。通過旅遊認識三亞,最終成為三亞樓市客戶,也由此凸顯該地區旅遊品牌的成功打造。
近觀三亞樓市,再看貴陽房地產開發現狀,盡管地處內陸的貴陽與地處沿海熱帶地區的三亞有地域位置的差別,但三亞樓市對我市樓市發展是否有借鑒之處?築城旅遊地產風生水起待何時?三亞樓市發展主線,最主要的是憑借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旅遊是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則是這一旅遊產業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大思路決定了三亞樓市的大出路在於旅遊。旅遊地產也隨起興起。特別是旅遊地產開發也隨之出現無所適從的局面。可見,三亞市要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開發海南旅遊地產這塊寶地,還任重道遠。
③ 海南旅遊地產
海南因為發展方向是旅遊所以海南的地產方向現在基本上是旅遊地產,且旅遊地產不在限購范圍之內,可以放心購買,,,海南購房推薦你關注下世貿蘭庭、江灣蘭庭
④ 海南旅遊業的發展
從自身做起,提高旅遊目的地的綜合素質,讓人敢來,來玩好,來住的安全,行的版安心。這是權第一。第二,建議改進海南旅遊資金分配問題,改導游底薪為小費,做好充分的內部調整!第三,是真的沒看到事情的現狀嗎,是真的沒預見如何可以變得更好嗎?還請領導同志多做實事。第四,瓊北地區旅遊,似乎趕不上瓊海,三亞發展的快,但是效仿別人永遠在別人的屁股後面。只有做好自己才是正道!海口完全可以利用自身歷史人文景點,保護文化古跡,從而做好自身特色。(以上僅供參考)
⑤ 海南的旅遊經濟發展史是怎樣的
一、地理方面的比較
海南與台灣都是太平洋上的島嶼,海南島的陸地面積大概是三點四萬平方公里,台灣島的陸地面積是三點六萬平方公里。海南島位於西太平洋南中國海一帶,緯度大約是北緯二十度到北緯十八度之間,緊靠東南亞地區;台灣島則位於西太平洋中國東海一帶,緯度大約是北緯二十五到北緯二十二之間,是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的樞紐位置(草草看了一下地圖,大約就是這個緯度)。嚴格說來,兩者都是亞熱帶區域(如果細分的話,可以把海南島劃到熱帶,台灣島劃到亞熱帶)。兩者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相近,大概海南有的台灣也有,台灣有的咱們海南也有。兩者在地理上最大的不同,不是生存的自然環境(植被、氣候、降雨之類),而是賴於發展的戰略位置,也就是經濟位置和軍事位置。
海南和台灣同屬於從波斯灣向東航行,經馬六甲海峽到日本的航線之上,是這條航線的中轉和樞紐之一。前段時間一艘國際大油輪停靠我省洋浦港也印證了這個觀點。自從15世紀地理大發現以後的世界,就是一個航海的時代。在歷史上,都是有曲折的海岸線和優良的港口,加上盡早完成工業化革命的國家或者地區先發達起來,落後的則被挨打或者更加落後。海南和台灣分別代表了這兩個典型,這里有深刻的歷史因素,稍後會在歷史方面論述。從軍事方面考慮,海南和台灣這兩個面積較大的島嶼,是天然的軍事據點,可以進行駐兵、中轉和供應。在環中國南方及東南沿海一帶,有三個地點最為合適,台灣、香港和海南(其他的島嶼面積太小不足於支撐軍事目的,比如說澳門)。而台灣、香港和海南的命運卻不盡相同,可以說有天壤之別,這是為什麼呢?
台灣和香港之所以繁榮,是因為它們比海南要接近上述所提到的從波斯灣經馬六甲到日本的主航道上,而海南則稍微偏離了這條主航道,三者相距不遠,船行南海,要實行補給的話,往往直接到香港、台灣或者大陸都比到海南要劃算得多,不必要繞一個圈子,增加成本。從經濟貿易的角度來看,台灣和香港的國際程度要比海南高得多,海南與大陸的經濟互補性強,更多時侯是大陸的資源提供地和商品侵銷地。在來看軍事方面的考慮,台灣面向廣闊,鄰近航行可從廣東到江蘇,而海南鄰近航行最近也只到達廣西和廣東,香港可以通過陸路直接他上廣東,進而全國。作為軍事跳板的話,台灣的輻射面要比海南大得多,香港要比海南便利得多。所以日本選擇了台灣作為它侵略中國的跳板,英國選擇了香港,法國選擇了廣州灣(也就是今天的雷州半島一帶)。這是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給海南開的一個大笑話,海南的軍事位置直到日本侵瓊和新中國建立後才凸現出來,即輻射東南亞方向,海南要比兩地優越得多,台灣更多是應付來自美國本土的海上威脅。
歷史發展到今天,台灣已經是地區的經濟、交通、軍事樞紐中心;香港的軍事功能已有所退化,但依然是國際的一個中心;而海南則還沒有形成氣候。
⑥ 旅遊地產的發展歷程
貴族消費階段:旅遊地產的貴族消費階段最早源於19世紀以前的地中海區域,由於處於歷史文化的交匯點,經濟發展也具有優越性,出現了旅遊地產的雛形,因此,旅遊地產本身就源於貴族等社會高層的需求,並以法國南部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最為盛行。
分時度假階段:分時度假所產生的旅遊地產主要源於旅遊業的度假旅遊分支,因此,在旅遊地產發展初期,只是旅遊度假的延伸。最初的分時度假是在度假勝地依據旅遊度假的季節時段,將其區域內的度假公寓分時段售賣產權,用於代替住賓館、酒店等,給遊客增加賓至如歸的自由快感的同時,獲取較高的利潤,後來隨著度假的周期性以及回頭率較高,度假公寓的出租相對具有固定性,即在每年的這一段時間,某所公寓只屬於特定人,並且住戶可以在該特定時段對其度假公寓的使用權進行出租。 萌芽階段:20世紀80-90年代,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尤其是改革開放較早的省市,房地產建設較多,供過於求,出現房屋空置,這為旅遊地產的產生提供了機遇。對於主要集中在旅遊城市、沿海地區和比較發達的大中型城市的空置房屋來說,最合理的也最為有效的利用方式便是將其作為旅遊物業,達到雙贏的目的。1994年前後,海南的三亞、廣東的珠海,提出要發展休閑度假,打造頂級旅遊勝地。發展階段:21世紀以來,房地產業和旅遊業分別稱為我國拉動內需的兩個熱點行業,發展勢頭十足,並且隨著城市房地產開發重心逐漸偏移,房地產市場進入新一輪整合過渡期,市場投資和消費模式逐漸轉變,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銷售市場都出現了萎縮的前兆。大量的傳統房地產資金開始開辟新的領域,其中就包括旅遊度假物業的開發。旅遊交換平台逐步形成,住宅消費開始由需求型向舒適型轉移,旅遊需求多元化,使旅遊地產業進入了新一輪發展時期。旅遊地產類型也從單一的酒店、主題公園轉向游樂設施、度假別墅、第二居所等多元化並存的發展態勢。快速發展階段:我國旅遊房地產呈快速發展之勢,僅涉足旅遊地產的公司就超過兩百家,並且無論是房地產界還是旅遊業界內都十分看好未來我國的旅遊房地產市場。其中以「高爾夫、山地、滑雪、沖浪、野外運動」為主題的休閑度假住宅、別墅、酒店近百家。從最早的深圳華僑城旅遊主題公園項目拉動地產開發到後來的海南「南海傳說」、三亞、博鰲等,旅遊房地產項目在全國層出不窮,取得了較大的市場反映。
⑦ 海南旅遊業發展的怎樣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經濟增速達到22%,遠高於2009年同期的9.3%,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有六項經濟指標居全國第一。借建設國際旅遊島之勢,海南大力發展服務型、開放型、生態型經濟,目前,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正在形成。2010年以來,海南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其中一是旅遊業呈強勢。由於近年來海南加快實施旅遊要素的國際化改造,目前已具備3000萬人次的年接待能力。以三亞市為例,全市共有180多家星級酒店,2009年共接待國內遊客近1000萬人次,國外遊客百餘萬人次,旅遊業收入佔全市總收入七成以上。而農民自辦的「農家樂」也成為農民經濟的重要來源,一個「農家樂」平均年收入都在近萬元。二是金融服務業看好。通過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台,農村信用社為農民實行小額貸款,組建村鎮銀行、成立農村商行等等舉措,海南金融業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大增,2010年上半年,全省銀行體系資金凈流入677.49億元,徹底改變了以往資金凈流出的局面。三是在國際旅遊島的大背景下,隨著大量島外居民來島購房,海南房地產業形成了候鳥式占房、長居型定戶、度假型暫住的新業態,以2010年一季度為例,海南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倍,對GDP增長貢獻率達35.1%,其中對服務業增長貢獻率為48.9%,成為推動服務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動力。「綠色青山資源有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剔除粗放發展,走節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之路。」這是海南人的共識。海南利用太陽能和風能,建設了光伏產業基地和7個風電場;利用生物質能發展沼氣產業,建設了日產20萬立方米特大型車用沼氣工程,到2015一年使全省適宜用沼氣的60萬農戶全部用上沼氣。水泥生產是高污染的代名詞,海南昌江華盛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產線,,既改寫了生產水泥塵灰飛揚、濃煙四散的歷史,又開了利用廢氣余熱發電的先河。中海石油化學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產可降解塑料、華能海口電廠煙氣脫硫環保設施改造、中航特玻12兆瓦余熱發電、金海紙漿回收利用鹼液等一系列循環經濟項目,發揮了經濟和環保雙贏的功效。海南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在企業、區域、社會三個層面,以及工業、建築、交通運輸、能源、旅遊等行業和公共機構中扎實推進循環經濟各項工作,為全面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和生態省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打上綠色經濟烙印的大棚農產品是海南設施農業的驕傲。海南多為坡地和旱地,農業生產受到自然條件限制,大棚這一農業設施的推廣運用尤其重要。目前,海南大棚設施面積已達15萬畝,年均增加超過1萬畝,其中大棚設施農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交易遠遠超過傳統農業。大棚不僅改變了農民靠天吃飯的命運,而且像一道屏障,阻隔了病蟲害,減少了農葯使用率,還能節水和減輕農業氣侯災害。根據海南省農業廳規劃,「十二五」期間海南每年將新增大棚設施5萬畝。
⑧ 海南旅遊地產現狀和前景大神們幫幫忙
海南省在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海南房地產泡沫」,本世紀的「海景豪宅開發熱」後,三亞這一著名的旅遊城市,如今的房地產開發有何變化?對作為內陸城市的貴陽房地產開發又有何借鑒作用呢?近日,記者在參加三亞市舉辦的某房地產峰會期間,對三亞樓市進行了初淺考察,從中感受到旅遊經濟對三亞樓市的巨大影響。 海景房、河景房、山景房、海邊別墅、山間木屋、酒店式公寓、產權式酒店……。走進三亞,不難發現,三亞房地產的開發無不與旅遊息息相關,三亞之「景」成為眾多樓盤的主要賣點,以海景房為例,據了解,價格一般都在每平方米7000元——1.2萬元以上,相比較而言,位於市區的商品房,價格一般只有一線海景房的一半,但是,市區商品房中能夠看到「海景」、「山景」的戶型,價格也隨之升高,可賣到每平方米6000—8000元。 記者在位於海南三亞市大東海旅遊區內榆亞大道上相鄰的兩個樓盤了解到,兩家高層商品房的價差就達每平方米兩三千元,其原因就是,樓層高差有別,能看到大東海海景的樓層價格也就高出許多。除此之外,三亞房地產市場並不諱言投資性買房,在三亞,眾多在建在售項目均打出「投資價值」這張牌,市區內產權式酒店、公寓林立,位於郊區海邊樓盤還有不少產權式別墅,「僅一個首付,就讓你成為擁有產權的星級酒店主人,每年回報8%上下,以此收益沖抵月供後還有贏利,到按揭期滿,你就完全擁有一套客房」這樣的承諾隨處可見。位於亞龍灣某星極酒店經理告訴記者,海南是最早引進產權酒店概念的地方,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在海南的產權式酒店又被注入了新的內涵,盡管房價遠高於其他商住房價格,每平方米可賣到3萬元以上,但是依靠三亞旅遊這一品牌,海南旅遊房產向來風行,加之較高的投資回報使得產權酒店在此處依然受到青睞。 首先,從區域經濟特色看,三亞的旅遊業是支柱產業,據統計數據表明,近幾年來,強調「健康、生態、美麗」的三亞旅遊正成為斐聲國內外的品牌,使三亞擴大了開放度。每年三亞市旅遊定點飯店接待中外遊客均在350萬人次以上,每年旅遊總收入達40億元,由此帶動三亞房地產投資強勁增長,目前,三亞已擁有旅遊飯店138家,其中五星、四星級或相當星級的酒店有38家。正是由於旅遊業的飛速發展使得各類投資者看好投資三亞樓市,而投資者的湧入又進一步帶動了三亞旅遊業的發展,形成雙向互動。 其次,從購房信息群體看,據當地開發商介紹,外地購房者佔有絕對比例,約占樓盤客戶的7成以上,並且多數為二次甚至多次置業者,其中多數是北方人,近一兩年來,來自四川、成都、昆明、貴陽等地的購房者有逐年增加的跡象,正成為三亞樓市的又一生力軍。特別是一些臨海小區,記者在三亞采訪期間,正值當地旅遊淡季,在一些已入住的小區內,據物管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多數已售住房空置,而到了每年十月以後,就會有大量業主到此「度假」。 從收入方面看,早年購房者,以高收入群體及商界成功人士為主,由此也造成早期「豪宅開發熱」,最終使得部分高檔住房滯銷,某些2001年開發的高端產品目前還處於消化階段。而目前的購房群體,除高收入者外,外地退休人員和中高收入群體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類購房者的出現,使得三亞商品房結構有所變化,百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成為銷售主流,占市場比例的一半以上。通過旅遊認識三亞,最終成為三亞樓市客戶,也由此凸顯該地區旅遊品牌的成功打造。 近觀三亞樓市,再看貴陽房地產開發現狀,盡管地處內陸的貴陽與地處沿海熱帶地區的三亞有地域位置的差別,但三亞樓市對我市樓市發展是否有借鑒之處?築城旅遊地產風生水起待何時?三亞樓市發展主線,最主要的是憑借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旅遊是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則是這一旅遊產業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大思路決定了三亞樓市的大出路在於旅遊。旅遊地產也隨起興起。特別是旅遊地產開發也隨之出現無所適從的局面。可見,三亞市要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開發海南旅遊地產這塊寶地,還任重道遠。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