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鎮旅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鎮旅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3-10 21:43:33

1. 我國古鎮旅遊開發存在什麼問題古鎮旅遊開發在我國有哪些問題

國古鎮旅遊開發存在什麼問題?古鎮旅遊開發在我國有哪些問題?北京建國慧景旅遊規劃設計院是專業的旅遊規劃設計院,以古鎮周庄為例,簡單介紹我國在古鎮旅遊開發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經過10 余年來的開發,周庄由一座江南水鄉小鎮變成了享譽國內外的「中國第一水鄉」,在旅遊開發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

早在旅遊規劃制定之初,主要負責規劃的阮儀三教授就諄諄告誡,不要因過度開發而毀了周庄,但是專家的意見終究不敵巨大的利益誘惑。過去周庄要靠擺渡進入,但為了開發旅遊,1998 年周庄「告別擺渡」,建起了1 座水泥大橋, 從此旅遊客車長驅直入, 破壞了周庄的原生態。

1994 年,受一家公司數千萬元投資的吸引,當地政府不顧規劃設計,在周庄南湖區域興建了一座「全福寺」,這里曾是陸龜蒙垂釣處和劉禹錫寓所遺址,現在卻被非清非明的水泥樑柱的寺廟所佔用 。除了這些建設性破壞外,古鎮內商業化氣氛濃厚、市場管理不規范、缺乏合理的修繕和維護等問題也很嚴重。據該鎮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該鎮房產有900 多處,其中80 %的房子為鎮集體所有,20 %是私房。集體所有的房子目前全部被出租用於開店或居住。由於這里遊人多,生意好,破牆、破窗開店的較多。對古鎮進行開發之前,這里飯館和商店共有800 多家,而目前飯館已超過150 家,商店超過1800 家。

不少住戶保護古鎮的意識淡薄,置政府不許破牆開店的規定於不顧,採取「先斬後奏」辦法,先開店後辦照,或是「半夜破牆」,形成以既成事實的方式達到開店的目的。每年未經保護委員會同意就對房子進行私自拆遷、改建的事件在10 多起以上 。周庄的門窗、海棠窗、板窗、順風窗、元寶窗等由於人為破壞,導致很多樣式消失了,現存數量減少,其中因為做生意對角門、元寶窗的毀壞最多 。

周庄旅遊開發之所以會產生種種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由於經驗不足和思想上存在單純發展旅遊業的傾向,沒有注意到旅遊開發「度」的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在我國各地古鎮旅遊開發過程中極具普遍性。

古鎮旅遊開發會是旅遊投資的熱點,北京建國慧景旅遊規劃設計院為此專門投入人力、物力進行了專題研究,以下是公司的研究成果,以供參考:1、《古鎮遊憩項目開發專題》 2、《旅遊小鎮——近期房地產的主流方向》 3、《景德鎮千年置鎮慶典與旅遊產業發展研究》。成功案例:《景德鎮千年慶典與景德鎮旅遊業發展的關系及策劃》,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僅僅是古鎮旅遊開發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希望通過上述的介紹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讓更多人來關注古鎮旅遊的開發。

2. 我國鄉村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是

(1)開發經營者的思想認識不足。鄉村旅遊業是一種農業和旅遊業相交叉的產業,受我國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人們對鄉村旅遊業的認識產生了兩種誤區:一是只注重其旅遊功能,未以生產為核心,無農業經營收入,僅靠旅遊收入維持其發展;二是農業經營者只專注於土地本身的大耕作農業單一經營思想,認為旅遊業可有可無,如有些地方對旅遊者的接待,要視自家房屋的空餘而定。因此如何使農業和旅遊業得以交融,互為補充,形成特色產業,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2)在景點建設和項目開發上缺乏科學的規劃,產品檔次較低
第一、項目單一,缺乏內涵和特色。遠景設計院談到由於忽視了農業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使觀光農業旅遊項目功能、內容單一,如觀光果園只供遊人觀光、採摘果實,民俗旅遊產品多限於民俗文化村、民俗節慶活動項目、民俗博物館等,開發的廣度、深度不夠,許多具有開發價值的資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無法跟上現代旅遊市場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
第二、項目模式雷同,重復建設。我國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遊項目尚不多見,各地開發模式雷同。在民俗文化旅遊開發過程中,許多地區一哄而上,既無市場考察,也無自身的民俗旅遊資源條件分析,結果形成了民俗資源開發無序,民俗村重復建設。如僅北京一地,以民俗風情為題材的便有三處:朝陽的中華民族風情園、懷柔的中國民族文化城、大興的中國第一文化村。
第三、人工傾向化、城市化嚴重。部分開發經營者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不顧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過分依賴非自然的技術手段,大興土木,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也使其失去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3)產業規模小,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不完善。受農村土地分散,小規模經營方式的制約,我國鄉村旅遊的項目存在著總體規模狹小的特點,尚未形成參觀、購物、旅遊一條龍服務的產業體系。在經濟較落後的地區,休憩服務設施不足,缺少必要的休息、娛樂、餐飲等設備,尤其是在貧困地區,交通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大因素。
(4)管理與經營體制不健全。一是大多數民營資本進入後,採用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極不完善,任人惟親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內部管理混亂;二是立法機制幾乎空白,因項目雷同,爭奪資金等而導致的無序競爭和惡性競爭等的市場營銷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規制;三是在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的體制方面有很大欠缺,由於執法渠道不暢,執法手段不嚴,而使環境和資源遭到破壞的現象時有發生,出現了「旅遊開發到哪裡,環境破壞到哪裡」的局面。

3. 臨城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

一、 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1、旅遊發展體制機制的瓶頸問題比較突出,有待進一步健全。全區上下對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統一,無論在機構設置、部門合力、政策扶持、規劃統籌上,都與我區旅遊強區的地位不相匹配。從機構設置來看,今年,區旅遊局並入區文化局,客觀上是機構改革的需要,有利於文化與旅遊的資源整合,但無形中弱化了旅遊工作的地位和旅遊部門的職能,不少業內人士大呼看不明白,認為是在走回頭路、下坡路。從部門合力來看,旅遊業涉及面廣,關聯度大,從橫向看需要宣傳、發改、交通、財政等多部門協作配合,從縱向看要對各鄉鎮規劃開發進行統一指導和協調,但各地各單位聯動機制還未真正形成,推諉扯皮,相互拆台現象仍然存在。

從政策扶持來看,我區旅遊專項資金呈逐年下降之勢,2013年1526萬,2014年1381萬,2015年1140萬,在其它地區不斷加大獎勵的情況下,我區資金投入不升反降,政策推動力不斷減弱,另外在招商引資中,土地指標或地價往往成為主要制約因素。從規劃統籌來看,我區旅遊規劃體系與市政建設、生態保護、交通等規劃缺乏有效銜接,內容互相矛盾和制約,給規劃的實施帶來困難。各鎮鄉「各自為政」的封閉性區域規劃,也導致了無序開發、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的不良後果。

2、旅遊產業弱、散、亂、慢的現狀依舊,有待進一步改觀。「弱」是指現有景區項目普遍規模偏小,開發水平不高,旅遊產品單一雷同,對高端客源市場吸引力不強,存在留不住人、留不住錢的問題。「散」是指我區旅遊景點分布較散,缺乏空間上、功能上的有機規劃整合,尚未形成區域優勢線路和特色板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發展不協調,旅遊產業鏈沒有形成。「亂」是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交通運輸、遊客集散等旅遊交通公共服務體系尚未建立,景區標識標牌用語不規范甚至錯字連篇,拉低檔次。

如每年杖錫櫻花節期間道路擁堵嚴重,大大影響了遊客興致;「五龍潭」景區最後一公里的羊場小道被區內外遊客所詬病;寧波博物館百字停車提示牌有6處錯別字被各大網路媒體爭相曝光。「慢」是指項目推進速度緩慢,「五大旅遊項目」一拖再拖,遲遲難以見效,羅蒙環球城因資金鏈問題一再推遲開業時間,目前雖人氣火爆,但未來能否保持目前勢頭業內人士多表示憂慮。其他如華僑城項目進展緩慢,天童景區不溫不火,它山堰項目幾乎陷於停滯。

3、優秀旅遊企業和旅遊人才匱乏,有待進一步引進和培育。本土從事旅遊開發的多為中小型企業,缺乏先進理念,思維和視野不夠開闊,開發項目大多層次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引進的首旅、開元旅業真正生根開花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面對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人才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既缺乏懂管理、會策劃、善營銷的領軍型、高層次人才,也缺少擅長溝通交流、具有處理應急事件能力的一線導遊人才,能為境外遊客提供服務的小語種旅遊人才更是鳳毛麟角,整個旅遊服務人才的引進教育培養滯後於市場發展。

4、旅遊營銷推介不夠精準,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區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對外宣傳的形象和口號,品牌形象模糊很難讓遊客對鄞州旅遊留下深刻印象。旅遊推介營銷力度不足,旅遊宣傳范圍有限,手段比較單一,各個景區、旅行社單打獨斗的狀況普遍存在。加上一些景區景點文化挖掘不深,包裝不精,致使旅遊市場拓展乏力。

二、建議對策

如何把我區旅遊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進一步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發展壯大旅遊經濟,是未來幾年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認為今後一段時間我區旅遊產業要努力實現兩個轉變,即由旅遊過境地向旅遊目的地轉變,由單純觀光型旅遊向觀光休閑度假型旅遊轉變。在此基礎上提出三點建議:

1、進一步深化認識,搶抓旅遊業發展新機遇。要堅持旅遊經濟強區戰略不動搖,把旅遊業培育成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第一,在目前兩局合並的大前提下,要服從服務好大局,縮短磨合期,加快兩局融合,實現一體化運作。在新組建的文廣局中,區政府要強化突出旅遊職能的權威性和工作地位,科學合理設置內設機構,配強配足人員和經費,切實發揮其行業管理協調功能。

第二,在目前暫時無法像湖州、寧海等地設立旅遊發展委員會的大背景下,要充分發揮好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全區旅遊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要從各自職能出發,研究制定與旅遊產業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共同搞好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形成工作合力。

第三,要加大政策和財政支持力度,構築並完善旅遊業發展的保障體系;探索建立旅遊投融資機制,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旅遊市場主體。

2、進一步突出重點,加快旅遊業發展新步伐。針對當前我區旅遊產業弱、散、亂、慢的現狀,建議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轉變思路,在景點建設上由全面建設向突出重大項目建設轉變,在旅遊線路上由景區(點)分散旅遊向串點成線(連點成片)轉變,把握好三個重點。

第一,要強化規劃引導。結合當前新一輪規劃的修編,要優化調整總體規劃,抓緊編制各片區專規,積極推進旅遊規劃與交通、水利、城區等規劃的融合,按規劃細化政策、實施項目、配置資源,真正把規劃落到實處,為大旅遊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要加快重大項目的引進開發。對於在建的重點項目或是在談的重大項目,要突破常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搶時間,抓進度。制定具體的「工作路線圖」和「時間進度表」,實行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

第三,要抓好優質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鄞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旅遊方面尤以梁祝文化和佛教文化最為知名,但近年來對這些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所弱化,因此要發揮好比較優勢,不斷深挖整合這些優勢資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使「梁祝愛情」、「天童育王」的旅遊品牌走向國內外。

3、進一步強化保障,落實旅遊業發展新舉措。發展大旅遊,需要大營銷和大人才。一方面,要加大旅遊營銷推介力度。眼前可以做到三個一:徵集一句朗朗上口的鄞州旅遊形象和口號,通過社會徵集、專家評審的方式,確定鄞州旅遊對外宣傳的整體形象、標識和宣傳口號;設計一張標有景點信息、交通信息、食宿信息等多要素的建議旅遊折頁,放置於各大賓館、人流集聚區;打造一台高水準的大型音畫實景演出,聘請國內外高端策劃人才,以我區特有的梁祝或是它山堰文化底蘊為素材,打造一台可以比肩「印象·西湖」、「印象·麗江」的大型音畫實景舞台劇,提升鄞州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要加強旅遊人才的培養引進。要加大旅遊人才培養、選拔和引進力度,尤其要加強高層次管理者、新興業態經營者和職業經理人的培養,加強旅遊一線從業者的崗位培訓,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旅遊人才隊伍。

4. 1000個「特色小鎮」發展模式面臨哪些問題

「特色小鎮」發展模式面臨「問題」

從「特色小鎮」一詞首次提出至今,特色小鎮的發展確實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在遍地開花的特色城鎮建設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賈若祥直言,在可選餘地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部分小城鎮建設往往本著「撿到籃子就是菜」的想法,很難對城鎮發展進行長遠的謀劃,甚至缺乏必要的規劃,造成為了「特色」而「特色」,甚至還存在填湖、削山、砍樹等破壞生態的現象。

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避免「千鎮一面」、唱「空城計」,成為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賈若祥給出三點建議:一是要突出特色,以特興城。小城鎮的規劃和建設,一定要發揮小城鎮的比較優勢,比較優勢就是小城鎮的最大特色,要通過充分發揮小城鎮的特色和長處,促進小城鎮做精、做專、做強。二是要以大帶小,聯動發展。

小城鎮發展要和毗鄰的中大城市聯動起來,根據自身優勢積極承接毗鄰中大城市需要向外疏解的功能,通過借大城市的力和勢,促進小城鎮加快發展。三是要科學規劃,務實推進。小城鎮的建設要建立在科學規劃基礎上,要根據小城鎮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和未來發展潛力,合理規劃小城鎮的經濟規模、人口規模、用地規模,不能貪大求洋,更不能冒進。

「特色小鎮的建設目前還在逐步推進的過程中,應該首先選擇具備基本條件的小鎮著力建設」。專業規劃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除了要找有一定的產業特色、與中心城市聯系較為方便的小鎮,又如有較為悠久歷史傳承、民族特點或者有較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的小鎮,還要根據這些小鎮的特色進行規劃與建設,成熟一批,建設一批,不能著急趕進度。只有充分發揮出這些小鎮本來具有的特色,同時借鑒一些共性的、普遍適用的技術尤其是建築節能、垃圾固廢處理技術,才能夠避免那些重復的、「千城一面」的建設。

特色小鎮的施工建設只是開頭的一小步,後期的管理、維護和運營是重頭戲,不能相互割裂,造成資源浪費,要使特色小鎮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

而在面對「融資難」的問題上,現有的一些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地方政府如何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推進公私合營(PPP)模式成為重要突破口。「特色小鎮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尤其一些基礎性投資,回收周期長,面臨資金約束,需要政府、企業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劉雲中說。從鼓勵企業積極性的角度,他認為,地方政府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對特色小鎮的建設內容進行分類,對於成本收益劃分比較明確的項目,積極鼓勵企業資金的進入;第二,在較高的行政層級上,例如省一級或者地級市層面,將一定數目的特色小鎮建設集中打包,通過採取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等方式吸引民間資金進入;第三,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特殊政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整體進入,承建和運營特色小鎮。PPP模式也是企業和政府合作來建設特色小鎮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有較為明確收益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中,可以採取PPP模式,減輕政府資金投入的壓力。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應該具有契約精神,信守合同的約定。

除對小城鎮進行合理規劃,還要釐清政府和市場的責任,對於能夠發揮市場作用的,消除各種障礙,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創造條件。賈若祥指出,要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加強事中和事後監管。對於競爭性領域,政府更多地是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並加強市場監管,通過負面清單管理的模式,放開社會資本進入門檻,激發小城鎮建設活力。另外,小城鎮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是一個薄弱環節,僅僅靠小城鎮自身發展十分困難,需要上級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幫助,尤其是在資金、土地、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需要特殊的扶持政策。

「特色小鎮」建設尚存進步空間

追溯「特色小鎮」的前身,劉雲中告訴記者,在一定程度上,特色小鎮建設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一村一品」「一鎮一品」的延續,與現在有所不同的是,當時的情形比較側重於產業和產品特色。從過往的經驗看,這種突出產業特色的做法增強了村鎮的經濟實力,而且這種方式從珠三角、長三角逐步擴展到中西部地區,取得了成效。而當前建設特色小鎮,則是對原有的模式有所拓展,產業特色不再僅僅是製造業和貿易產品,還要突出服務業,例如商業貿易、休閑旅遊、創業創意等;還要進一步從產業特色向生活宜居、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突破和拓展。

「從『特色小鎮』的成功案例中,我們還可以總結出四點值得借鑒的理念。」賈若祥說,一是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特色小城鎮建設,政府要在規劃編制、宣傳推介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小城鎮建設和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使一些區位條件好、發展潛力大、資源環境承載力高的小城鎮得到更好更快發展。二是藉助互聯網,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很多小城鎮有自己特色的產業和產品,而且品質很好,但是量不大,藉助互聯網,可以促進農業、加工、銷售、貿易、售後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小城鎮做得更專、更精、更強。三是保護生態,促進綠色發展。青山綠水已經成為寶貴的資源,藉助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生態優勢也能轉變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休閑旅遊、特色農產、傳統文化等在小城鎮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保護好生態,可以進一步放大小鎮在上述領域的發展潛力。四是注重引入戰略投資者,吸引多元主體參與小鎮建設和發展。目前,特色突出、發展潛力大的特色小鎮越來越受到戰略投資者的青睞。戰略投資者對小鎮進行統籌規劃和建設,可以有效防止小鎮建設過程中的碎片化,因此,要盡可能地吸引戰略投資者對小鎮進行統一規劃和開發。同時也積極吸引多元主體參與小鎮建設,發揮多元主體參與小鎮建設的積極性。

而在具體的規劃設計方面,劉雲中還特別強調,一定要注意借鑒我國的傳統建築手法和規劃理念,體現我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民族的建築特點,盡量多地採用當地的建築形式,不要搞大拆大建,盡量尊重原來居民的意願,做到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的和諧與融合。

5. 文化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我國擁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可供觀光的旅遊景區約1萬余處,現在已開發並可以接待國內外遊客的僅有1800餘處,不足1/5,文化旅遊資源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同時也存在規劃不當的問題。例如: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正是由於對風景區已超常開發,使得其人工化,商業化現象十分嚴重,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氣息,歷史文化「古城南京」在古城牆邊上架設電梯的計劃更是嚴重的景區開發過度。
2、文化旅遊配套基礎設施落後。
文化旅遊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旅遊交通業、飯店業,也包括融入新技術的旅遊信息化基礎設施。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交通問題、飯店旅店業問題、文化旅遊信息化問題等,尤其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即使它擁有很優秀的文化旅遊資源,但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比如交通不方便,飯店入住不好等,也會導致文化旅遊業受到限制。
3、發展資金不足,投融資渠道單一。
文化旅遊業以文化為底蘊,以歷史文物景觀及文化活動的瀏覽觀光服務為核心,涉及到各個方面,它是一個產業集群,因此它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我國目前文化旅遊主要資金主要來自於政府投入,民營資本介入很少,其他像金融行業也沒有發揮作用,融資渠道單一,而政府所能提供的畢竟是有限的。
4、法規體系不健全。
中國旅遊法律體系應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居主導地位的完整的法律體系。其中除旅遊基本法外,還應當包括旅遊業的各個方面。但目前看來,這一體系的框架結構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同時各項旅遊專業法規也不夠健全,主要是范圍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具有暫時性,後續法規缺乏。由於對旅遊業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法律缺失,導致惡性競爭、虛假廣告、合同欺詐以及破壞旅遊資源的等各種違法現象充斥著我國的旅遊市場,例如「香港阿珍」事件,還有眾所周知的「海南三亞宰客」事件,這些都必將導致該地區旅遊業收入的急速下滑。嚴重影響了文化旅遊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5、缺乏優秀文化旅遊產業專業人才。
21世紀,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然而我國旅遊業是最近興起來的,在人才的培養上明顯落後與缺乏,尤其是精通以文化為依託的來發展旅遊業的人才,更是稀缺。
文化旅遊業發展的對策分析

6. 文化旅遊發展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1、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2、文化旅回遊配套基礎設施落後。
3、發展資答金不足,投融資渠道單一。
4、法規體系不健全。
5、缺乏優秀文化旅遊產業專業人才。
蘇州華采堂可以幫你彌補這些問題,可以試著請教一下他們。"

7. 淺析古鎮旅遊發展現狀 以烏鎮為例怎麼寫

據前瞻產業抄研究院《襲2016-2021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近幾年來,古鎮旅遊受到越來越多旅遊者的喜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現代化的景觀、景物隨處可見,中國各地各具特色的傳統景觀卻十分罕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鎮以其獨特的建築風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深厚的人文內涵以及特有的古樸環境氛圍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成為旅遊市場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那些保存較完整、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鎮吸引著大批的旅遊者前去觀賞。近幾年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徽幾處民居宅院、雲南麗江古城以及未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江蘇周庄等地在旅遊黃金周期間,遊人如織,其數量直追山水風光景區的客源。由此可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旅遊,其市場前景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