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以自然旅遊資源為主的

以自然旅遊資源為主的

發布時間: 2020-12-07 01:17:11

① 如何欣賞自然旅遊資源的美

自然旅遊資源又稱自然風景旅遊資源。指凡能使人們產生美感或愛好的、由各種地理環境或生物構成的自然景觀。它們通常是在某種主導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參與下,經長期的發育演變而形成。固然在歷史時期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出現了一些人工構景物體,並帶有特定時期歷史文化的某些特徵,但就構景的主體來看,依然具有自然景觀的基本特點,所有人工構物僅起著襯托和點綴作用。就旅遊建設而言,自然景觀不宜有較多的加工改造,一切人工建築都不得改變其原有景觀的基本屬性。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人們在欣賞自然的時候所產生的一種愉快的心理體驗就是審美。水,覆蓋著地球面積的盡大部分,它滋潤著地球,修養土壤,潤澤空氣,養育著我們,也給人類以生的靈氣;以綠色為主的自然植物更是把人類生存的地球和我們生活的環境裝扮得妖嬈多姿,美倫美奐。自然,客觀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欣賞自然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懷,因此也就有了仁者愛山,智者樂水之說。

自然旅遊資源接其形態特徵和成因回納為以下幾類:①地貌景觀旅遊資源。如山地景觀、喀斯特景觀、丹霞景觀、砂岩峰林景觀、風成地貌景觀、火山景觀、冰川景觀、海岸景觀等;②水體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瀑布和各類泉水;③生物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森林、草原和各種野生動植物、海洋生物;④自然地帶性景觀旅遊資源。如熱帶景觀等;⑤天氣旅遊資源。如避暑、避冷勝地和四季宜人的溫帶與副熱帶游覽地;⑥天氣氣象類。極光、雲海等。⑦其他自然旅遊資源。如特殊自然現象等。在眾多的自然風景旅遊資源中,那些分別以水光山色、奇石異洞、流泉飛瀑、陽光海灘、宜人天氣和珍禽異獸、瓊花瑤草為特色的景象組合,往往形成不同風格的著名風景區,成為人們觀光攬勝、避暑消夏、度假療養和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的旅遊勝地。

在大自然中,我們要如何欣賞自然能資源旅遊美,沒有哪些特點,這都是我們要把握的。首先來看看有哪些美。旅遊資源的形象,泛指地象、天象之總體形態和空間形式的綜合美。可概括為雄、奇、險、秀、幽、奧、曠、野等價值特徵。一「雄」美的旅遊資源。二「奇」美的旅遊資源。三「險」美的旅遊資源。四「秀」美的旅遊資源。五「幽」美的旅遊資源。(含義及典型景觀)六「奧」美的旅遊資源。(含義及典型景觀,並留意與「幽」美的差別)七「曠」美的旅遊資源。(含義及典型景觀)八「野」美的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的色彩極其豐富,五彩繽紛。這些色彩主要是樹木花草、江河湖海、煙霧雲霞及陽光構成,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美感。色彩美主要包括:山色、石色、天氣、水色、植物色等。

聽覺美:鳥語、風聲、鍾聲、水聲等。

嗅覺美:花的芳香、陳釀、豐美的餚饌、水果、清新的空氣等。

協調美:①物態協調美:是指人類為了審美的需要,對自然風景進行藝術加工和處理(如修建亭、台、樓、閣),以協調和強化整體旅遊資源的審美效應.

②心理協調美:是指通過自然風景聯繫到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典故傳說,名人軼事來反映崇高的風尚、道德、倫理、情操、美好的心靈等,給人以心理上美的享受,進而對遊人產生更大的感染力。

風情美:①獨特性;②神秘性;③、真實性;④體驗性。

現代人都具有崇尚自然的情結,親近大自然更是中學生身心健康的需要。閑暇時間休閑旅遊已成為人們的鍾愛,中學生也需要鳥語花香的世界,渴看到大自然中與天地交流,在賞心悅目的游覽中使疲憊的身心得到調節和放鬆。高中學生已不滿足於對蜂纏蝶繞,花紅柳綠的新奇,較多地追求對自然及其生物的體驗和感受,享受自然賦予人類的聰明與靈感。更何況我們這些眼光更加犀利的大學生呢?

我想以下四點時相當重要的:預備心境、把握時間、把握角度、選定間隔

在欣賞時我們應該注重從這些方面往體驗。

一、定點――散點法。

一定點透視法――靜態觀賞。

在欣賞旅遊資源時,找到一個正確的審美視角,選擇最佳欣賞點。

二散點透視法――動態觀賞。

在運動中觀察旅遊資源,表現出旅遊資源觀賞的活動性。

二、分離欣賞法:

在旅遊資源審美中,將特定的對象從四周的現實背景中抽取、剝離出來。被當作一個獨立的相對封閉的系統來觀賞,從而獲得滿足的效果。

三、聯想――想像法:

聯想――想像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審美方法,它可使旅遊者享受到一種「活化」的形象,使美感得到深化。

一聯想欣賞法。

主要指旅遊資源以一種「感性魅力」來觸動觀賞者的生活積累,這種觸動喚醒了觀賞者所直接感受的對象(旅遊資源)與自身的審美經驗記憶之間的某種聯系,從而產生出新的審美對象。

二想像欣賞法。

想像主要表現為,不僅感知直接作用於觀賞者的旅遊資源,而且還能在觀賞者的頭腦中創造出新的形象。

四、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對旅遊資源的高質量的欣賞,是旅遊資源審美中令人沉醉的境界。

一觸景生情

觀賞者在旅遊資源審美中,由於各種不同的旅遊資源的觸發,而引起的各種不同的情感反應。其特點為「因物起興」:一是不同情感對應於不同的對象形式結構;一是不同的美感有著不同的心理基礎。

二緣情擇景。

是指旅遊者,根據不同的情感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特定情感需要的旅遊資源,寓情於景,把內在的情感投射於外在的旅遊資源上。

觸景生情與緣情擇景的區別:

觸景生情使旅遊資源得到了情感形式,而緣情擇景卻使情感得到了自然形式。

那麼,走進自然看什麼,怎麼看?我國歷來把欣賞大自然以為是「外供線人之娛,內養仁智之性」的高雅文化活動,更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求知方式。在觀看名勝古跡時,可以使人感受古代文化的氣味,民族風土人情的演進和時代的變遷,從中找尋歷史發展的脈絡,探尋地方或民族發展的軌跡;看名山大川,可體驗自然的鬼斧神工,想像滄海桑田的變遷,感受大自然巨大而神奇的氣力;看自然及其植物,體驗自然生物的多樣性,想像自然物種的起伏興衰,從而感受自然創造生命的神奇過程,汲取人類生存的意義,激發孩子保護自然,珍惜環境的主人翁意識。大自然深奧神奇,賦予青少年馳騁想像的天地,激勵他們勇敢面對未來,升華自己的理想境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轉轉公園,那裡是微縮的自然景觀,亭台樓榭、花草樹木、小橋流水、山石景觀都有。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玲瓏的假山,潺潺流淌的小溪,呈現給我們的是和諧、美麗、純凈。動物園里天鵝伸著長長的脖頸,不時展開雪白的翅膀上下翻飛,顯出高雅端莊;長頸鹿獨自傲立,儀態優雅;敦厚的大象如盤石一般穩重;靈巧的猴類動物上竄下跳,表現出靈長類動物所具有的特質;孔雀有意要與人比美,等待它展開那美麗的屏,你得煞費一番心勁;虎獅咆哮時顯示出勇猛威武之美。這一切細細品味,韻味無窮。

長廊和樓閣以及碑刻中記載著歷史,它把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題刻在裡面,並沉澱著人類文化傳承的經歷,是歷史的縮影,其價值相當厚重。

名山大川,走進自然,往欣賞城市中、公園里難以見得到的景觀。此行應有目的性,如親歷四季,感受春的盎然生機,夏的熾熱,秋的舒爽,冬日的嚴冷和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並理解四季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在變化;這些教科書上的內容,只有親身經歷了感受了,才會熟悉得更加深刻。走近大山,突兀的山石,惟妙惟肖地形成人們熟悉的桂林的象鼻山;石林地貌,喀斯特地貌等等,使人們深刻體會自然界妙手神功、倒海翻江、滴水結晶的神奇變遷。奔騰的大江大河,顯示出一種勇往直前的氣勢,永不停息;湍急的山泉,潺潺的小溪,叮叮咚咚,音樂般的韻律美妙無比;再看山間那繚繞的雲霧,似飄逸的白紗,纏繞著大山,時隱時現,會使人浮想聯翩,增強想像力。

② 什麼是自然旅遊資源

自然旅遊資源又稱自然風景旅遊資源。指凡能使人們產生美感或興趣的、由各種地理環境回或生物構成的答自然景觀。它們通常是在某種主導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參與下,經長期的發育演變而形成。雖然在歷史時期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出現了一些人工構景物體,並帶有特定時期歷史文化的某些特徵,但就構景的主體來看,依然具有自然景觀的基本特點,所有人工構物僅起著襯托和點綴作用。
根據《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自然旅遊資源分為四大類,即地貌景觀類、水域風光類、天氣氣象類和生物景觀類。
①地貌景觀旅遊資源:如山地景觀、喀斯特景觀、丹霞景觀、砂岩峰林景觀、風成地貌景觀、火山景觀、冰川景觀、海岸景觀等;
②水域風光旅遊資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瀑布和各類泉水;
③天氣氣象旅遊資源:如極光、雲海等;
④生物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森林、草原和各種野生動植物、海洋生物等。

③ 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區別和聯系

一、定義不同:

1.自然旅遊資源:

指凡能使人們產生美感或興趣的、由各種地理環境或生物構成的自然景觀。

2.人文旅遊資源:

是人類創造的、反映各時代、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俗民情狀況,具有旅遊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二、特點不同:

1.自然旅遊資源:

通常是在某種主導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參與下,經長期的發育演變而形成。

2.人文旅遊資源:

由於各具傳統特色,而成為旅遊者游覽觀賞的對象。它們是人類歷史文化的結晶,是民族風貌的集中反映,既含有人類歷史長河中遺留的精神與物質財富,也包括當今人類社會的各個側面。

三、聯系:

自然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同屬旅遊資源,自然旅遊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是人文旅遊資源的基礎。

(3)以自然旅遊資源為主的擴展閱讀

自然旅遊資源是在億萬年自然地理環境的演變之中形成的,具有旅遊功能的事物和因素。雖然在歷史時期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出現了一些人工構景物體,並帶有特定時期歷史文化的某些特徵,但就構景的主體來看,依然具有自然景觀的基本特點。

與自然風景旅遊資源不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可被人們有意識地創造出來,可通過建造博物館、美術館、游樂園、文化宮、體育運動中心,以及組織文化節、戲劇節、電影節、音樂節和各種民間喜慶活動等別具特色的文化活動來豐富旅遊內容,招徠遠方遊客,形成充滿現代氣息的人文旅遊資源。

④ 為什麼說中國自然旅遊資源北雄南秀

我國旅遊自然資源北部地區主要以山地為主,南方地區主要以河流為主。中國自然旅遊資源,北雄南秀。

⑤ 中國自然旅遊資源的分布特點,景觀特色以及對旅遊業發展的意義

(一)廣泛性:旅遊資源的廣泛性主要表現在品種的多樣性,類型的復雜性,分布的多域性。我們在前面講旅遊資源分類時,已經從不同角度羅列了它的類型,其中既有看得見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實物,又有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體驗感受的風俗民情、傳說典故。有古代的,也有現實的和新生的;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有經濟的,也有文化的。它們從不同的形式,滲透於各個領域、各個地區。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下,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陸地,有的在都市,有的在鄉村。總之,幾乎所有領域都有它們的「形跡」。

(二)時代性:旅遊資源具有鮮明的時代內容。主要表現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和不同的時代,有的現象可以做為旅遊資源,有的則不能做為旅遊資源,同一種東西,卻有兩種不同的利用價值。這是因為不同性質的國家、不同階層的人們,道德觀念和審美觀念是不同的。如賭場、妓院,在資本主義社會可以用來吸引遊客,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裡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又如有的革命紀念地,象德國法西斯屠殺愛國人士的集中營、萬人坑,在當時是殺人場,在今天是人們憑吊革命先烈的紀念館,是法西斯罪行的有力罪證。還有封建時代的宮闕,過去是皇家貴族淫樂的巢穴,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出入,現在卻成了人民游樂觀覽的地方,成了控訴封建統治者血腥鎮壓人民的教育陣地。類似這樣變化的例子很多,說明旅遊資源具有隨時代而變化的特點。這種變化的本質,就是社會時代性的差異。

(三)變異性:旅遊資源還有變異性的特點。所謂變異性,就是它產生時並非具有旅遊的屬性,後來因某種原因,使它發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旅遊資源。相對於它初生的用途,發生本質的變異。這種例子也多得很。如名人故居,在主人還未變為名家時,他的住宅不過為幾間普通的房子,後來他成了名人,房子也變為旅遊資源。房子前後並未變,變化的是房子的不同性質的用途。又如美國華盛頓州的海聖倫斯火山,1980年5月18日大爆發,噴出的1400億立方英尺的火山灰、石(其威力相當於美國投向日本廣島的原子彈500多倍),給附近造成近百人的死亡和失蹤,全部經濟損失達10億美元。當時的美國總統巡察了災區之後說:「從長遠觀點看來,火山爆發將會使人們對它產生巨大的科學興趣,甚至使這個地區變成旅遊區,……可能成為一個可與大峽谷比美的遊客吸引地」。可見,火山也會變成一座引人注目的旅遊資源。再如我國1976年唐山——豐潤大地震,從性質上講,這是一次大災難,使幾十萬人民死亡,造成的財產損失就更難以計算。可是,震後許多地方保留的現場遺址,卻成了人們參觀和科學考察的基地。唐山冶金設計院有座四層樓房,受猛烈的地震破壞,上兩層被甩在樓側空地上,整整齊齊地聳立在那裡。這種奇怪的地震破壞現場,深深吸引了許多遊客和科學研究者。從旅遊角度看,它原為非旅遊資源的普通樓房建築,後來只因地震破壞,出奇不意地變成了旅遊資源,這種變異差別多大啊。

(四)地域性:主要表現在旅遊資源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上。所謂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觀。如北歐挪威海岸,有許多伸入內陸的峽江景觀,地中海沿岸有「三S」景觀,非洲東部有「天然動物園」景觀,中國西南有大面積岩溶地貌景觀,長江中下游有水鄉景觀,熱帶海岸有紅樹林景觀,這些都是大尺度自然景觀。地域繼續縮小,還有中、小尺度景觀。這里地方特色就更濃郁,如四川盆地的方山景觀,江南丘陵的紅層和丹霞景觀,羅布泊濱區的雅丹景觀,柴達木的鹽湖和風蝕地貌景觀,雲南元謀盆地的土林景觀,黑龍江五大蓮池的熔岩火山景觀等等。民族特色的景觀也有大、中、小尺度的區別,大者象中華民族,阿拉伯民族這樣超級民族區內的景觀特色。如中國的園林、廟觀、古建築(亭、台、樓、榭……)等在世界很有特色,它是中華民族古老歷史文化的結晶。中、小范圍的民族景觀,主要指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和風俗習慣。如蒙古族的「那達慕」節日,傣族的「潑水節」,壯族的賽山歌,高山族的杵舞等,民族風情十分濃厚,富有巨大的吸引性。從世界而言,這種異族風情、異國情調更是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總之,這些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都是具有地域活動局限的人們經過長期的歷史活動形成的,地方和民族色彩在地域上的差異變化十分鮮明。

(五)交叉性:旅遊資源的交叉性主要表現在同一地區多種類型的交錯分布。世界上的主要旅遊地區,幾乎都是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交叉分布的綜合體。自然和人文諸景觀要素又往往在互相聯系和制約的環境中,不斷產生和發展著。很少存在孤立的、與周圍其它景觀要素互不聯系的單一景象。從大尺度景觀類型而言,任何人文旅遊資源總是發育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其觀賞價值也常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如南方地區開展滑冰運動,就比北方地區少,而北方地區搞游樂設施,在冬半年會長時間地處於淡季狀態。這種情況都是與氣候條件分不開。反過來,自然旅遊環境亦需要人工的規劃、建設和開發,需要人文經濟景觀和條件的配合。如交通路線、旅館設施以及一些人工景觀建築的點綴。沒有這些條件,自然旅遊資源也無法開發利用,自然景觀的美學價值也不能獲得更高級的發展。其實,這種旅遊資源的交叉性,對一個風景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因為遊人的動機往往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的出遊大多數都想看到更多的景觀類型。所以旅遊資源的交叉性,更能適應遊人的觀景要求,是旅遊活動豐富多彩的決定性因素,也是一個旅遊區開發的優勢所在。

(六)永續性:綜觀旅遊的發展史,人們不難發現大多數旅遊資源具有無限重復使用的價值。盡管有部分旅遊資源,如狩獵、垂釣、採集、購物、品嘗風味等,會被旅遊者消耗掉的,需要自然繁殖、人工飼養、栽培和再生產來補充,但是多數旅遊資源是不會被遊客消耗掉的,如參觀展覽、泛舟、滑冰、海水浴、太陽浴等,都具有永續使用的特點。對於這些旅遊資源,遊人只能帶走各種印象和美感,而不能帶走旅遊資源本身。旅遊資源的永續性,正是形成旅遊業投資小、收益大、利用時間長等優點的基本原因。但是,旅遊資源也有一個保護問題,其中包括自然環境和地方風格的保護。只有加強旅遊環境的保護,才能使這種資源的永續性得到充分的利用。

(七)季節性:旅遊資源的季節性是由緯度和地勢、氣候、日、月運動等因素決定的。緯度的高度,使地面獲得的熱量出現了差異。高緯度地帶,太陽高度角低,地面接受的太陽能少,因此出現了一年四季景觀的變化。嚴寒而漫長的冬季,使河湖封凍,樹葉枯落,以綠色旅遊為內容的觀光業出現淡季,而以滑雪、滑冰為內容的體育旅遊進入旺季。除了地理緯度的因素外,地勢的高低、坡向等,也會直接影響自然景觀發生季節變化和垂直變化。高山峽谷區,即使在適於旅遊的旺季,也會出現從山麓至山頂的景觀四季變化。總之,這種自然景觀的季節性變化使旅遊業出現了淡季旺季。比如錢塘觀潮,因日、月起潮力的變化和杭州灣口的喇叭狀構造,使最大的涌潮出現在農歷八月十六至十八幾日,觀潮者若錯過「潮生日」,就不能看到有「天下壯觀無」之稱的錢塘秋潮勝景。又如北京香山紅葉觀賞,也出現在秋天很短一個時間,錯過這個機會,紅葉景象就失去了觀賞的價值。

(八)增智性:旅遊資源一般具有文化屬性。遊人通過游覽、參觀,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增加智力,啟迪美感,是人類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陣地,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重要渠道。例如北京延慶的木化石是獲取古生物知識的旅遊園地;西安碑林是研究古代書法的理想地方;倫敦蠟人館是研究美術繪畫的場所;北京圓明園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課堂。

⑥ 自然旅遊資源的定義

自然旅遊資源又稱自然風景旅遊資源。指凡能使人們產生美感或興趣的、由各種地理環境或生物構成的自然景觀。它們通常是在某種主導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參與下,經長期的發育演變而形成。雖然在歷史時期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出現了一些人工構景物體,並帶有特定時期歷史文化的某些特徵,但就構景的主體來看,依然具有自然景觀的基本特點,所有人工構物僅起著襯托和點綴作用。就旅遊建設而言,自然景觀不宜有較多的加工改造,一切人工建築都不得改變其原有景觀的基本屬性。自然旅遊資源接其形態特徵和成因歸納為以下幾類:①地貌景觀旅遊資源。如山地景觀、喀斯特景觀、丹霞景觀、砂岩峰林景觀、風成地貌景觀、火山景觀、冰川景觀、海岸景觀等;②水體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瀑布和各類泉水;③生物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森林、草原和各種野生動植物、海洋生物;④自然地帶性景觀旅遊資源。如熱帶景觀等;⑤氣候旅遊資源。如避暑、避寒勝地和四季宜人的溫帶與副熱帶游覽地;⑥天氣氣象類。極光、雲海等。⑦其他自然旅遊資源。如特殊自然現象等。在眾多的自然風景旅遊資源中,那些分別以水光山色、奇石異洞、流泉飛瀑、陽光海灘、宜人氣候和珍禽異獸、瓊花瑤草為特色的景象組合,往往形成不同風格的著名風景區,成為人們觀光攬勝、避暑消夏、度假療養和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的旅遊勝地。

⑦ 貴州省自然旅遊資源特點是什麼

貴州省自然旅遊資源特點是自然資源豐富:

一、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礦產資源大省。貴州省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

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儲量大,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2.27億噸;鋁土礦保有儲量為4.24億噸;

磷礦儲量26.9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40%以上;重晶石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二、水資源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貴州省河川徑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

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中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佔中國總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三、土地資源

貴州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山地面積為108740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61.7%,丘陵面積為54197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31.1%;

山間平壩區面積為13230平方千米,僅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7.5%。

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土地資源不多,由於人口增多,非農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不斷縮小。

2002年底,貴州省實有耕地面積176.94萬公頃,比2001年減少6.2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05公頃,遠低於全中國平均水平。土層厚、肥力高、水利條件好的耕地所佔比重低。

四、生物資源

貴州省有維管束植物9982種(包括亞種、變種,下同),其中可食用的700多種,綠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環境的2000多種;列入國家Ⅰ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銀杉、珙桐、貴州蘇鐵等16種。

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脊椎動物1053種,其中獸類141種,鳥類509種,爬行類104種,兩棲類74種,魚類225種。

(7)以自然旅遊資源為主的擴展閱讀: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

⑧ 什麼是自然旅遊資源

自然旅遊資源又稱自然風景旅遊資源。指凡能使人們產生美感或興趣的、由版各種地理環境或生權物構成的自然景觀。它們通常是在某種主導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參與下,經長期的發育演變而形成。

主要是天然賦存的具有游覽觀光、休息療養、娛樂體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這些要素或以單體與單體組合,或以某種要素為主輔以其他要素組合構成旅遊資源。

⑨ 我國自然旅遊資源景點

人文旅遊資源特點
1.綜合性
旅遊資源的綜合性首先表現為旅遊資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組成的綜合體。如山嶽景觀是由高聳挺拔的山體與林地、雲霧等組成;峽谷景觀是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組成;一些氣象、天象景觀更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彩虹、夕陽、佛光等,都是陽光光線與一定質量的大氣作用的結果。由於這些景觀形成因素都有相對不確定性,因此對其開發利用應注意不同因素作用條件的滿足。人文旅遊資源也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如古村落作為一種旅遊資源,它是由多種物質或非物質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概括起來可稱為生態、物態、文態、情態要素。生態要素是指影響村落與環境的關系的要素,如風水、地貌、水文條件等;物態要素指村落的建築物和構築物體系,如牌樓、民居、宗祠等;文態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藝術及思想內容,如牌匾、繪畫、雕刻等;情態要素指村落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體景觀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壞,可能導致整個景觀的破壞。
旅遊資源的綜合性還表現在旅遊資源開發上。由於單一資源的開發往往對旅遊者的吸引力有限,在實踐過程中,常將不同類型的旅遊資源結合起來共同開發,以形成互補優勢。如西湖風景區雖然以湖泊為主,但還包括山丘、林地、古建、古橋等一系列資源類型。這些資源類型上雖有所不同,但開發中都應服從於一致的主題,資源類型間達到協調統一。
綜合性要求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中都應具備整體的眼光,用聯系的方法來看待問題。開發中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進行破壞式開發建設;保護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從聯系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遊資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圍,存在地域差異,帶有地方色彩。旅遊資源的地域性是由以下方面引起的:首先,由於地域分異因素(緯度、地貌、海陸位置等)的影響,自然環境因素如氣候、地貌、水文、動植物出現地域分異,從而導致自然旅遊資源出現地域性。如赤道雨林景觀、溫帶大陸內部的荒漠景觀、南極的冰原景觀等分別出現於不同的地表區域。其次,由於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有緊密的聯系性,這種聯系性在農業社會及其以前的歷史時期,甚至表現為強烈的依賴性,自然景觀的地域性也導致了人文景觀的地域性。如不同民族具有風格各異的文化活動、風俗習慣、村鎮民宅等。
地域性是旅遊流產生的根本因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與文化環境,而旅遊者天生有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這使得旅遊者在一定的條件下跨越空間限制前往異地游覽。現代旅遊開發中,要求要充分挖掘資源特色,開發獨特的旅遊產品,因為在旅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特色就是旅遊產品擁有市場的法寶。可見,正確認識和評價區域旅遊資源條件,突出自身特色,是資源開發中的重要內容。
旅遊資源地域性也受到挑戰,尤其是人文景觀的地域性正在削弱。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大工業生產中的標准化、規范化受到重視,而地方知識、地方技能、地方價值觀遭到忽視。從全球范圍來看,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浪潮的掀起,人文景觀正在經歷景觀趨同,特色消失的過程,因此,保護現有富含人類歷史信息和地方信息的特色景觀資源迫在眉睫。
3.旅遊資源的不可移動性
其他資源經過開發,或以其自身,或以其產品,可以輸往其它地方以供利用。但旅遊資源一般在地域上是固定的,不可移動的,這樣便形成了旅遊資源的地域壟斷性。旅遊資源的不可移動性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理解:首先,自然旅遊資源是大自然的傑作,它們都是在一定自然地理環境下形成的,由於其規模往往巨大或與地理環境的緊密聯系性,(本文來自: http://www.guitoop.com。)使其難以發生空間位移。如長江三峽、壺口瀑布、桂林山水等資源產生於特定的地理環境,無法用人工力量來搬遷或異地再現;第二,人文旅遊資源是在特定的地域環境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人類社會產物,它們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包含人類社會、歷史信息的豐富性上。由於這類資源與其生成環境緊密聯系,人為割裂其環境聯系,勢必會影響到旅遊資源所承載信息的完整性、原生性和真實性,使資源的價值降低。如中國巍巍群山中蜿蜒不斷的萬里長城,義大利羅馬古城中的斗獸場,埃及茫茫沙漠中的金字塔都是與其自然和人文環境緊密聯系的;第三,在現代經濟和技術條件下,在其他地方仿製有名的旅遊資源是可能的,如微縮景觀、園林建築等,但由於脫離了歷史和環境,仿製品往往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意義,其生命力非常有限。

⑩ 北京著名的人文與自然旅遊資源包括哪些

1.天安門城樓:

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2.人民大會堂:

位於中國北京市天安門廣場西側,西長安街南側。人民大會堂坐西朝東,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18萬平方米。

3.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宮)南面,天安門西側,與故宮一牆之隔。佔地23萬平方米,是—座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它原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一起沿襲周代以來「左祖右社」的禮制建造。

4.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

5.北京故宮:

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