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科學編制縣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一是立足縣情,縣情是科學編制縣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前提;二是遵循國家內、省、市相容關上位規劃,指導縣域規劃編制;三是理清規劃編制的思路與重點,科學的縣域旅遊規劃應該解決縣域旅遊吸引力是什麼?如何將旅遊吸引力轉化為旅遊產品?如何將旅遊人流轉化為經濟效益?如何實現縣域旅遊可持續發展問題?等等,勇先創景認為科學的縣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既是縣域旅遊建設規劃,也是縣域旅遊發展的方向與道路,同時還是跨行政區域及與大區域規劃相協調的規劃;旅遊業的形式及旅遊市場熱點轉換很快,科學的旅遊規劃除了要注重規劃的實際操作性外,還要有一定的彈性,及規劃後的售後服務。
㈡ 九江縣城的發展趨勢(比較詳細的個人看法)
九江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於2008年專12月底通過專家評審組屬的評審,並於2009年6月完成規劃正式文本。規劃對九江縣旅遊發展的總體思路、主題形象給予了科學的定位與謀劃,對九江縣旅遊業的客源市場、產品開發、功能分區、支持系統、保障措施等作了詳細的規劃,並對「陶淵明田園文化生態園」及「九江縣鄉村旅遊」等項目作了專題研究與論證。規劃將九江縣旅遊業定位為:全縣有影響的重要產業之一、「環廬山旅遊休閑文化景觀帶」重要組成部分、九江市鄉村生態旅遊基地、具有影響全國乃至全球的以淵明文化為特色的旅遊城市,大廬山旅遊遊客集散地,九江市和廬山旅遊圈連接外圍旅遊大通道的重要旅遊結點城市。整個規劃,內容真實、客觀,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為九江縣旅遊發展繪制了美好藍圖。按照規劃要求,九江縣旅遊業的建設,在規劃期內,將著力建設一個旅遊組織服務中心(沙河街旅遊綜合服務中心)、打造兩大旅遊品牌(歷史文化游、鄉村生態游)、構建三大特色旅遊圈(中部沙河綜合旅遊圈、北部水文景觀旅遊圈、南部山文景觀旅遊圈)。未來的九江縣旅遊業,將在規劃的引領下,成為令人嚮往的旅遊樂園。
㈢ 如何寫好我縣旅遊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案
如何發展我縣的文化旅遊產業
雲夢縣胡金店鎮中學
陳么安
新世紀要振興發展雲夢,
提升雲夢的後發優勢,
不一定走傳統工業發展道路。
我認為應在
「文
化旅遊經濟」方面下功夫。美國著名的旅遊專家托馬斯·戴維森曾提出,旅遊是關繫到國民教育、
社會進步、生態價值的社會經濟綜合體系。現在我縣的文化旅遊產業,幾乎是空白,而鄰近縣市
旅遊產業發展迅猛。雖然我縣沒有秦磚漢瓦,也沒有九寨溝、西雙版納那樣的大自然饋贈,但從
我縣的歷史傳統、生態環境與市民文化性格來看,以「文化經濟」的視野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
發展作為「無煙工業」的旅遊業,既可以拉動第三產業,又可彰顯文化特色,文化旅遊業作將會
成為雲夢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我認為要發展「文化經濟」需做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推廣城市品牌。推廣城市品牌實質上是弘揚一座城市的精神,雲夢弘揚的就是一種中華
孝文化精神,「黃香故里」呼喚的就是營建一個全世界孝子共同的精神家園。例如可舉辦生態旅
游文化節,突出「弘揚孝子文化、打造旅遊品牌」的主題,舉辦文藝演出、風箏大賽、文化表演、
佛事廟會、攝影展覽等大型活動,吸引遊客,知名學者、藝術名人齊聚共賞美景,用他們的筆墨
和鏡頭鮮活的反映優美的生態、淳樸的民風,這樣全方位的宣傳和推介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濃厚的
文化底蘊,進一步擴大生態旅遊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推進了文化與經濟和旅遊的融合,提高
了旅遊的檔次和水平。著力發展楚風文化、詩詞文化、竹藝文化、龍舟文化、根雕文化、宗教文
化等特色文化品牌,要打好雲夢生態農業牌,開發出一系列優質生態的旅遊產品。
二、美化城市建設。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應該是「形神兼備」的城市,關鍵是要有優美的自然
環境和市政景觀。我縣應建成生態農業的綠色環境,打造「兩園一基地」,保留大量頗具楚風的
民居建築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和「休閑之城」必需的重要城市景觀。
三、打造文化節慶。城市文化的特色往往在其文化節慶活動中可以得到彰顯,國內不乏成功
的範例。如大連的「服裝節」,哈爾濱的「冰雪節」,山東濰坊的「風箏節」等等。雲夢作為孝
子文化中心,
應精心打造一個讓遊客與市民都產生
「認同感」
、
「歸屬感」
的
「世界孝子文化節」
,
將文化旅遊融入城市建設,以文化節慶進行文化營銷,從而拉動酒店業、建築業、休閑服務業等
第三產業的發展。
四、挖掘城市故事。文化名城必須擁有豐富多彩的故事,這是最能吸引遊客前來考察觀光的
動力。韓國的「大長今」,江浙的「白蛇傳」,不知吸引了多少遊客好奇的目光。其實,雲夢的
先民們當年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歷程,不知蘊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我縣歷史名人孝
子黃香、傳奇人物伍子婿、蓋世之傑吳祿貞、太守陶侃、理學名士趙復、著名學者鄒觀光、清代
名臣許兆春„„又有多少饒有趣味的傳奇素材,文人作家們大可以馳騁藝術想像力,創造出引人
入勝的城市故事來。如何「設計、包裝」雲夢,應該進一步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重視。
五、創造文藝精品。「文化雲夢」離不開文藝精品。近年來,雲夢在文藝創作方面有很多成
果。方言小品《乘涼》、京胡獨奏《楚調新韻》、長篇歷史小說《千古孝子黃香》縣楚劇團創作
的小戲《吊子賣鞋》、雲夢皮影。都是難能可貴的東西。同時我們也要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
文藝創作。因此雲夢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吸引更多非雲夢籍的人才參與到「文化雲夢」的
建設中來。
六、文化旅遊發展思路。文化旅遊開發必須規劃先行。要立足於雲夢文化旅遊資源的實際,
樹立大旅遊、大市場的觀念,制定出可行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突出重點,抓好旅遊基礎設
施建設,大力改善交通、通信、接待等基礎設施條件。在招商引資方面,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
制定招商引資發展文化旅遊的優惠政策,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文化旅遊開
發建設,從而真正做到誰投資、誰受益。聘請有資質的設計部門從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
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等,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把項目前期工作做好。將自然景觀進行文化包
裝,使其更富有靈氣和誘惑力,滿足遊客求新、求異,追求享受獨特民風民情的心理,實現游中
有景、有物、有獲。另外要在宣傳上下功夫,通過各種媒介把文化與旅遊資源結合起來面向國內
外宣傳,增加文化雲夢旅遊資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遊客到雲夢來,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發展的雲夢旅遊文化,潛力無限,也任重道遠。
㈣ 澄邁縣發展生態旅遊的戰略分析
<澄邁縣旅遊開發前景廣闊>
海濱,咖啡,古村,古塔是澄邁旅遊的標簽。澄邁縣委縣政府根據自身的資源區位優勢,提出「調優一產,調強二產,調高三產」的發展戰略和工作思路,大力發展以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以打造「海口的後花園,瓊北旅遊新熱點」為目標,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努力打造澄邁旅遊營銷品牌。加強軟硬體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齊心塑造一流的旅遊投資環境,現在旅遊業呈現了一派強勁的發展勢力,且具備了深層次發展的條件。《歷史底蘊深厚 旅遊資源豐富》
澄邁縣位於海南省西北部,毗鄰省會海口市,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海榆中西線國道和西線高速公路,奧海鐵路縱橫穿越境內,是海南西部旅遊走廓中的第一站;北部有海南最大的港口群,是連接中西部地區和通往的交通要地。
澄邁歷史悠久,是西漢時期海南三大歷史邑(即玳,紫貝,苟中)之一,西漢元封年(公元前11年),設置苟中縣,縣治美亭境內,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更名澄邁,縣治老城墟,清代光緒壬辰年(公元1892年)縣城遷往現在的金江鎮。
澄邁縣物產豐富,氣候怡人,人傑地靈,歷史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開發發景廣闊,是鑲嵌在瓊北大地上的一顆璀燦明珠。目前主要景點有盈濱半島旅遊度假區、福山咖啡文化休閑旅遊區、九樂宮溫泉旅遊區、紅崗濟公山風景旅遊區、金江金山寺、新吳奇石崗,老城老街、大成殿、廣德橋,羅驛李氏宗祠,加籠坪
熱帶雨林生態旅遊區、宋代美榔姐妹塔等。其中美榔姐妹塔為我國罕見的宋代建築,被文化部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盈濱半島旅遊度假區三面環海,沙白細軟無泥,海水碧藍純凈,還有獨特的地下溫泉,現已衩步發展成為海南旅遊的新熱點。名優特產有馳名海內外的福山咖啡、萬昌苦西茶、橋頭無核荔枝、瑞溪牛肉乾、福山燒烤乳豬、白蓮鵝肉、永發乳羊、老城海鮮等幾十種風味小吃構成,讓您在瀏覽山光水色的同時大飽口福。《旅遊發展由北向南推進》
今年7月7日省旅遊局通過澄邁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據規劃,澄邁將資源類型、特點,以濱海度假旅遊、咖啡文化休閑游,歷史文化和鄉村旅遊為基礎,利用鄰近海口區域條件,大力打造瓊北品牌景區,促進與海口及西線景區的交流整合,銜接瓊東和瓊西旅遊產業帶。澄邁旅遊資源以自然生態與歷史文人並重。位於該縣北部的盈濱半島,已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根據規劃,澄邁旅遊將實施梯度發展戰略,即旅遊空間發展由北向南逐步推進,並與海口捆綁促銷。近中期,澄邁旅遊將以改造建設北部的歷史文化古鎮老城鎮,開發盈濱半島和福山咖啡文化品牌為重點,突出該縣「海南歷史文化村旅遊目的地」的地位,奠定「文化澄邁」的基礎,樹立海南的坎昆」的形象。
據了解,坎昆(Cancun)是墨西哥著名濱海旅遊勝地。在這個21公里長的狹長小島上,已建起80多座豪華旅館及餐館、購物中心、娛樂場所,每年吸引200多萬國際遊客。參評專家表示,盈濱半島的地形、地貌、沙灘、陽光、大海等自然元素,與坎昆相似,其周邊的歷史文化景觀在海南具有獨特影響力。《形成「一城一帶多組團」體系》
根據澄邁縣旅遊分布、交通格局城鎮布局及旅遊產業的發展趨勢,規劃確定澄邁旅遊發展空間將沿海、沿路形成「一城一帶多組團」的結構體系。「一城」即歷史文化旅遊名鎮老城鎮,使之成為澄邁旅遊格局的中心。老城鎮的形象定位為:老城、老橋、老殿。老城的古渡頭曾上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上島和離島之地;老橋為初建於宋代的澄江廣德橋,現存橋體;老殿則包括建於隋朝的通潮閣和建於宋朝的文廟。在產品設置中,開發和修復老城鎮的古建築及古驛道和古驛站,結合老城工業開發區,開展工業旅遊項目,建設海鮮美食消費場所等。
「一帶」即北部濱海旅遊帶,以盈濱半島濱海度假區為核心,沿北部濱海地帶發展,功勇定位為度假、休閑運動和旅遊區。開發景區包括盈濱半島度假區、太陽灣假區、花場灣紅樹林休閑區、玉包港和新興港的休閑漁業區等。「多組團」則有以侯臣咖啡文化村、福山咖啡休閑館等為主要內容的福山咖啡文化休閑旅遊區,以石矍村冼太夫人文化主題公園、羅驛村和新吳老墟等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文化村鎮旅遊區,以九樂宮溫泉為主要內容的紅湖生態旅遊區。
瑞佳花園的打造者用前瞻的戰略眼光和睿智瞄準澄邁的旅遊優勢為購房者在澄邁居住、休閑、投資精心打造了這個後花園。可以說,瑞佳花園是澄邁快速發展和時代進步相結合的產物。隨著澄邁旅遊業的發展,瑞佳花園的增值潛力不言而喻
㈤ 小眾旅遊的發展思路
一是針對個性化旅遊消費需求發展「特色旅遊項目」,例如在少數民族聚居內區開展民俗旅遊;組織「愛容車一族」進行自駕車旅行;在探訪古跡時組織「尋根旅遊」,甚至在休閑的地方迎合當下潮流組織「相親旅遊」……主題鮮明,讓客人在旅遊過程中各取所需。
二是發展度身訂做的產品,把客人的需要轉化為旅遊線路。
三是發展「自然」與「本色」的旅遊產品。
任何大眾化的東西,在最開始都可能是小眾的,是由小眾發展而來的。誰最早把握了小眾,誰就可能在最後贏得大眾。
㈥ 太谷縣旅遊發展思路論文怎麼寫
太谷的價值在於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了晉商最輝煌時代的民居和商鋪格局。除了沒有城牆,太谷城內存留的建築可以說比周圍任何一個縣都完整。但幾十年來,地方政府領導的短視使這一瑰寶長期蒙塵。
1996年,國家要求有條件的縣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太谷准備申報,但當時的縣長明確表示:歷史文化名城一旦報上,舊的東西就固定住不讓動了,這樣太谷就難有新的發展。太谷就這樣錯失了良機。1997年,國家給歷史文化名城批下來了,國家文物局的有關專家看到沒有太谷,異常惋惜,太谷文物局的領導在會上受到強烈批評。國家評歷史文化名城是一批一批搞的,不可能給誰家零星評定。太谷可以說已經沒有了機會。
後來,山西民俗博物館在晉中選址,省里的意向原定在太谷三多堂,但三多堂正在經歷一場財產紛爭,最後只能花落祁縣。歷史上的機遇全部喪失了,現在我們只是按照國家賦予的職責,保住現存的有價值的東西,但這也很難。
從2000年以來,太谷縣做過多次城市規劃,都是因為文管部門的竭力反對而沒有通過。爭執的焦點在於南大街的存留。我們認為太谷老城的主體是一個整體,不同意拆。主張拆的人則說南大街前半段已經毀棄殆盡,沒有保存價值。有三四次差點就拍板要拆了。
你們的報道出來後,我們復印了許多份。我覺得報道內容和我們的觀點不謀而合,對我們做文物工作是很有幫助的。
李希軍(太谷縣文物旅遊局副局長)
古城應該是一個整體,絕不是一兩件孤立的「標本」。
我們始終認為,太谷老城有價值,不光因為它建築精美,更因為它相對完整,東西南北大街都在,臨街鋪面還有很多存留。可是有一種人是十分機械地理解文物保護的,他們並沒有認識到文物的科研、藝術以至經濟價值。國家要求保護,他們又不能不聽,於是有人十分荒謬地認為「留上一兩件標本就行了。」
有一次縣里開會,一位縣領導公開提出「太谷老城沒有什麼價值,應該全部拆掉。光把鼓樓和白塔留下就行了。」我當時就拍桌子站起來了。這種不值一駁的言論居然能夠說出來,還得站出來反駁,這才是文保工作的莫大悲哀。
晚報報道此事後,太谷縣城有一位叫白培滿的人自己花錢復印了四五十份,挨個兒給縣有關部門和領導送。他還找到我們,讓我們幫助聯系李旭東記者。縣城的許多老人們,特別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親手參與了毀壞古城的人,現在要求保護的呼聲更高,心情更熱切。民間猶且如此,政府部門理應積極起來。
晉華(晉中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長)
地方政府不重視文物保護工程,認為文保是一項「光花錢沒效益」的事業,這種觀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但太谷縣幾任領導在看到平遙的今天後不知他們作何感想,我想應該有所反思吧。保護老城,另闢新城,這個思路從梁思成開始就有,今天的許多古城也是這么做的,太谷也完全有條件這么做。
侯聯合(太谷縣城建局城建規劃股股長)
太谷的古城保護,作為城建部門,我們也十分重視。太谷的城市總體規劃在春節前就可以審批下來,「總規」出來後,我們馬上就編制古城保護詳規。我了解的大致思路是分集中成片保護和點上的保護兩種。太谷的東西兩街必須保護,這是早已確定的。南大街毀的較多,是否也納入保護范圍還不能確定。
專家
郭齊文(原晉中地區史志研究院副院長)
這篇報道寫出了關心太谷現狀的一些專家學者的心聲,同時也反映了部分有識之士的呼聲。山西晚報辦了一件非常好的事。作為一直關心太谷古建築的一名普通百姓,我感覺到很欣慰。因為它不僅給一些人敲起了警鍾,同時也為進一步搞好太谷建設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㈦ 如何構建XX縣全域旅遊
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來推進:
(一)創新發展戰略,改革管理體制
發展全域旅遊,是一項改革創新工程,重在圍繞適應旅遊發展兩個綜合需求(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改革創新旅遊體制,從旅遊市場監管、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產業促進、擴大旅遊開放、旅遊管理體制和基礎制度等推進綜合改革。
一是要改革創新全域綜合統籌發展的領導體制,構建從全局謀劃和推進、有效整合區域資源、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的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考慮旅遊配套設施及其公共服務的需求,促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融合、銜接。
二是改革創新旅遊管理的綜合協調機制,推進旅遊管理體制的綜合改革,適應旅遊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從行業監管向綜合服務升級的客觀需求,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旅遊發展認識升級的最典型和最生動表現。
三是改革創新旅遊綜合執法機制,鼓勵推進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等改革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綜合執法保障。要把旅遊市場環境治理,納入到城市綜合治理的范疇內,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聯動。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的旅遊安全責任體系與工作機制。設立旅遊警察和旅遊巡迴法庭,是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許多國家早已設立旅遊警察,包括西班牙、德國、俄羅斯、希臘、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埃及、阿根廷、孟加拉等等。這些旅遊警察大多會外語、著裝醒目、在酒店和旅遊景區隨處可見,小到問路、物品遺失,大到被敲詐勒索,他們都會馬上介入解決。旅遊警察提升了國內外遊客的安全感,這是最重要的旅遊環境。旅遊警察還是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有力增強旅遊吸引力和保障力。
(二)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旅遊規劃
發展全域旅遊,不能因循傳統規劃思路,必須改革創新規劃。
一是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遊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旅遊資源與其他資源合理配置。
二是改革規劃體制,推進多規合一。
三是創新旅遊規劃。全域旅遊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遊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協調發展各、整合各類資源要素。
(三)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遊,必須樹立科學的旅遊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
一是將發展旅遊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合力。
二是創新旅遊數據徵集、分析體系。按照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新趨勢設置評價指標。探索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特點的旅遊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與旅遊電商企業合作,建立現代旅遊的科學評價機制。
三是加強綜合效益評估,擺脫門票經濟「依賴症」。我國大多數景區仍然處於門票經濟。2014年,除黃山門票占總收入的17.5%外,其餘景區門票佔比均超過40%,有的景區門票佔比更是超過80%。從門票經濟向全域旅遊經濟轉變,首先就要建立全域旅遊的綜合效益評價體系,逐步擺脫對門票收入的嚴重依賴。
(四)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推進全域旅遊,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撐。這需要巨大的投資,迫切需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PPP等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融資支持,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吸引國際資本參與重大旅遊項目開發,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創新旅遊業態
創新旅遊產品,積極培育旅遊新業態,構建新的發展載體。推進旅遊小鎮、旅遊風景道、旅遊綠道、旅遊度假區、旅遊產業集聚區、特色旅遊基地、研學旅遊基地、養老旅遊基地等新興旅遊業態和產品建設。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閑農業、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休閑區、休閑旅遊示範城市等目的地建設。推進旅遊+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遊+研學(教育)、旅遊+交通、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新型養老、旅遊+健康養生、旅遊+購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遊的新產品新業態。要加快特色提煉,在創建精品旅遊品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優勢,創建區域品牌。
(六)試點先行、示範引領
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可強求一律。作為推進全域旅遊主體的地方黨委政府,有必要積極務實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每年遴選一批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上不封頂,下不設限,試點先行,示範引領。要採取系列措施支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了解更多全域旅遊內容,可以關注下雲途智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