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都江堰旅遊資源概況

都江堰旅遊資源概況

發布時間: 2021-03-13 10:30:51

『壹』 都江堰市的詳細資料

都江堰市 網路名片 都江堰市平面圖 都江堰市(Dujiangyan City)地處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距成都市48km。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縣,早在夏禹時代稱「導江」,傳說夏禹治水導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渠首工程位於市區西北部,1988,國務院同意撤銷灌縣建立都江堰市,由四川省直轄,是四川省最早的省直轄縣級市,同年四川省確定由原上級行政單位省會成都市代管,享受副廳級待遇(06年降格至局級),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聞名於世。中文名稱:都江堰市外文名稱:Dujiangyan City行政區類別:省直轄縣級市所屬地區:四川下轄地區:灌口鎮、幸福鎮、蒲陽鎮政府駐地:灌口鎮電話區號:028郵政區碼:611830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城西面積:1208平方千米人口:60萬人(2003年)方言:四川話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氣候著名景點: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龍池-虹口自然保護區車牌代碼:川A編輯本段概況都江 都江堰市堰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並獲得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市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眾多,旅遊設施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龍池-虹口自然保護區距都江堰景區24公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都江堰初創於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完成於秦惠文王時,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都江堰渠首工程位於市區西北部,灌縣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說明都江堰水利在該市所佔位置的重要。都江堰初創於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建於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近2300年的歷史。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都江堰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介於東經103o25'42"~103o47',北緯30o44'54"~31o22'9"之間。東西寬54km,南北長68km,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積佔65.79%,平壩面積佔34.21%。地勢從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級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對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質構造體繫上,屬華夏構造體系,跨成都平原和龍門山地區兩個不同自然地理區,地貌單元屬岷江沖積扇一級階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階梯分布,山地、平原、水域面積大體為6:3:1,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都江堰市地處四川成都平原的西北邊緣,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為山地,東南為成都平原,境內山嶽、丘陵、平原呈階梯狀分布,大約為「六山一水三分田」。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岷江出山進入平原處,是由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設計建造的。工程「深作灘、低作堰」,以「無壩引水」為特色。岷江經此樞紐後,除金馬河繼續為幹流外,另分了六條河流灌溉農田,成為「天府之國」成都平原的繁榮基石,二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編輯本段氣候資源都江堰市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歷年最冷月平均氣溫4.6oC,最熱月平均氣溫24.4oC。平均年降雨量為1,243.80mm。降雨量年內分配不均,年際總量變化不大;在空間分布上不均勻,由東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間;雨季平均開始於5月21日前後,平均結束於9月14日前後;一次降雨持續最長日數20天。區內主導風向:NW,C,風向頻率(%):12、41,最大風速:17米/秒,平均風速:1.3米/秒,本地無台風出現。年平均最大相對濕度80,最小相對濕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絕對濕度15.2,最小絕對濕度14.3,月平均最大絕對濕度32.4,月平均最小絕對濕度2.8;30年來的氣象監測表明,都江堰市空氣濕度指數低於成都市各區(市)縣。歷年平均氣壓933.7,極端最高氣壓958.7, 極端最低氣壓912.2;最熱季節的平均氣壓925.9,最冷季節的平均氣壓938.7,雨季氣壓928.0。全年晴天日數120天,陰天日數95天,霧天日數7天,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016.9小時,歷年平均雷暴日數28天。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都江堰市的歷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時代稱「導江」,傳說夏禹治水導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縣,因灌江得名。因地處都江堰首,故名灌縣。據《今縣釋名》:「漢文翁穿漕江灌溉,謂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寧縣,孟蜀改灌州,明改縣。」。一說今縣城古名灌口,戰國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陸,為灌之口而名。三國蜀漢置都安縣,北周又增置清城縣。唐代兩縣分別改名為導江縣和青城縣,元合並為灌州,明降州置灌縣。1988年,撤銷灌縣設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4年,獲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城區靠近都江堰渠首,分布著許多文物古跡和傳統名居,有二王廟、安瀾索橋、城隍廟、伏龍觀、靈岩寺、千佛塔等重點文物。 都江堰市始建於蜀漢,因地處都江堰首,故名灌縣。據《今縣釋名》:「漢文翁穿漕江灌溉,謂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寧縣,孟蜀改灌州,明改縣。」一說今縣城古名灌口,戰國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陸,為灌之口而名。 都江堰市地圖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灌縣設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1997年,都江堰市面積1207.7平方千米,人口57.3萬,轄12鎮16鄉。市政府駐灌口鎮。 1999年,都江堰市轄12鎮、16個鄉:灌口鎮、蒲陽鎮、石羊鎮、玉堂鎮、幸福鎮、中興鎮、柳街鎮、聚源鎮、天馬鎮、崇義鎮、龍池鎮、青城山鎮;胥家鄉、駕虹鄉、金鳳鄉、向峨鄉、土橋鄉、安龍鄉、兩河鄉、大樂鄉、徐渡鄉、沿江鄉、民興鄉、青城鄉、大觀鄉、白沙鄉、麻溪鄉、虹口鄉。 2000年,都江堰市轄12個鎮、16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21980人,其中: 灌口鎮 75059 幸福鎮 122728 蒲陽鎮 26163 聚源鎮 30985 崇義鎮 26460 天馬鎮 29936 石羊鎮 26377 柳街鎮 21828 玉堂鎮 20894 中興鎮 26620 青城山鎮 10287 龍池鎮 6155 胥家鄉 26340 駕虹鄉 12307 金鳳鄉 14404 向峨鄉 14350 土橋鄉 12397 安龍鄉 11347 大樂鄉 11477 徐渡鄉 16524 沿江鄉 15006 民興鄉 13389 青城鄉 15671 大觀鄉 10761 兩河鄉 4721 白沙鄉 8472 麻溪鄉 5511 虹口鄉 5820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1號)同意都江堰市撤銷青城鎮及麻溪、金鳳、駕虹、土橋、沿江、徐渡、大樂、兩河8個鄉。將原青城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青城山鎮;青城山鎮政府駐原青城鎮場鎮正中街。將原麻溪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紫坪鋪鎮;紫坪鋪鎮政府駐紫寬街。將原金鳳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蒲陽鎮;蒲陽鎮政府駐和平街。將原駕虹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胥家鎮;胥家鎮政府駐石龍上街。將原土橋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崇義鎮;崇義鎮政府駐官家花園。將原沿江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柳街鎮;柳街鎮政府駐五一村。將原徐渡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石羊鎮;石羊鎮政府駐政府街。將原大樂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安龍鎮;安龍鎮政府駐海棠路。將原兩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大觀鎮;大觀鎮政府駐雙風路。 2004年,都江堰市轄17個鎮(灌口、幸福、蒲陽、中興、聚源、天馬、崇義、龍池、柳街、胥家、安龍、大觀、紫坪鋪、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個鄉(向峨、虹口),49個社區委員會、333個村委會;面積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都江堰市轄17個鎮:灌口鎮、幸福鎮、蒲陽鎮、聚源鎮、崇義鎮、天馬鎮、石羊鎮、柳街鎮、玉堂鎮、中興鎮、青城山鎮、龍池鎮、胥家鎮、安龍鎮、大觀鎮、紫坪鋪鎮、翠月湖鎮.2個鄉向峨鄉、虹口鄉,49個社區委員會、333個村委會;面積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 編輯本段物產資源農業有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籽、葯材、蠶桑等多種農產品,是國家發展茶葉、川芎、紅梅、黃柏、杜仲、厚朴、獼猴桃生產基地。 有野生植物2000多種,有川西植物園之稱。 辟有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的保護區。 編輯本段旅遊文化都江堰市以世界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建於戰國時期的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風雨仍發揮著越來越巨大的作用,千年無壩古堰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市境西部的青城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也是正一道的祖庭,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前山上密布宮觀,而後山則幽深古雅,保持了相當的原始風貌。目前,整個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已經被聯合國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編輯本段名勝古跡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前山道教文化、青城後山佛教文化等。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青城山-都江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 世界雙遺產城市:都江堰 編輯本段城市特點 都

『貳』 都江堰的介紹

都江堰

成都乃至整個四川被稱作「天府之國」,除了氣候地理因素外,還得益於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自建成至今2500多年間,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的防洪和灌溉效益,灌溉面積
達5300多平方公里,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是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在造福人類的罕見範例,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都江堰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初創於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秦昭王時(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經過訪察水脈,因地制宜,在前人的基礎上建成。分水工程在岷江江心以竹籠裝卵石而成,將肆虐的岷江分為內外兩股,化害為利,兼具泄洪與灌溉兩大功能。新中國成立後,都江堰經過改造擴建,現已有大小3萬多條灌溉渠道,灌溉著成都平原及周邊丘陵地區40多個縣、市。
都江堰距成都市區54公里,是一個融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省級旅遊度假區,是天府的之國的一個旅遊熱點。景區由渠首工程、伏龍觀、二王廟、和沿江古道四部分組成。

『叄』 都江堰的資料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關於都江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的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准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拓展資料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肆』 都江堰 旅遊資源的開發條件評價

個人整理,僅供參考(百分制)
美學價值: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文人雅士輩出,行詩
作畫之良地,余秋雨筆下中國最激動人心的工程。100分
科學價值:世界唯一留存且使用至今的巨型水利工程,天人合一,中國人
勤勞與智慧的化身,被喻為「天府之源」。100分
歷史文化價值:戰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無需過多的贊美,
諸葛亮、吉當普等歷史名人的建設,都江堰完美無缺。100分
集群狀況:都江堰市在進入新千年後,開始大力發展工業,拉法基水泥等
大型企事業單位進駐都江堰,5·12大地震後發展更為空前絕後,
央企中信集團進軍都江堰樓市等大型產業集群的靠攏,使得都
江堰09年GDP名列成都市區(縣)市增長速度第一。90分
地域組合狀況:毗鄰成都、郫縣、溫江、彭州,同時也是進入阿壩州的
咽喉,區位優勢明顯。95分
客源市場:旅遊業為主,工商業為輔,人口近60萬,大型連鎖商場有成都
百貨、好又多量販等,商業街「天和盛世」以及在建的「水
街」,有較好的市場前景。95分
地理位置和交通:都江堰素有「小成都」之美譽,是通往阿壩州的咽喉,距
省會-成都45公里,成灌高速、成青快速通道、成灌IT
大道、老成灌路,交通十分發達,成灌快速鐵路的建成
更是大力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使城市更具現代化。100分

『伍』 都江堰旅遊資源缺點

這個看從哪個方面來說了
太多了,自然條件、區位、開發程度、整體規劃。。。。
不好說
答清楚估計得幾千字
目前最大問題是能吸引遊客,而不能留住遊客

『陸』 都江堰的歷史和現狀

都江堰
位於抄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現在都江堰市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都江堰市是山水園林城市,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條河穿城而過,靈岩山城區矗立,山水城林堰相融,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市域林木覆蓋率達70%,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年平均氣溫15.2℃,空氣質量和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一級水平。

『柒』 簡單介紹都江堰

都江堰市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都江堰市是山水園林城市,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條河穿城而過,靈岩山城區矗立,山水城林堰相融,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市域林木覆蓋率達70%,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年平均氣溫15.2℃,空氣質量和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一級水平。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捌』 都江堰介紹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都江堰有什麼歷史故事,為什麼可以入圍國家旅遊景區?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玖』 都江堰的地理概況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後稱都江堰,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建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中的關鍵設施。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 寶瓶口引水口 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曰『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飛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有排泄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寶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進水的作用。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災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觀。

250多年來,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萬畝。

都江堰旅遊得天獨厚,有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有「人間仙境」--龍池國家森林公園,有道教名山--青城山,還有星羅棋布的諸多人文景觀、名勝古跡和現代化娛樂設施,地理位置優越,距成都僅48公里,國道213線穿行而過,是從成都前往黃龍、九寨溝的必經之路。

『拾』 都江堰的歷史及現狀

都江堰
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現在都江堰市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都江堰市是山水園林城市,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條河穿城而過,靈岩山城區矗立,山水城林堰相融,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市域林木覆蓋率達70%,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年平均氣溫15.2℃,空氣質量和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一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