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查干湖旅遊,查干湖有什麼游樂場嗎查干湖旅遊聯系電話
查干湖游樂場始來建於2011年6月,源是查干湖旅遊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該游樂場地理位置優越,建於查干湖至高點,場內松柏環保,綠樹成蔭,面向引松紀念廣場,緊鄰引松水渠,向北200米即是查干湖游樂船碼頭。
13634310888
『貳』 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下設哪些機構
開發區管委會內設行政辦公室、旅遊局規劃發展局(加掛文化體育局牌子)、發展專和改革局(屬加掛水利水產局牌子)、財政審計局、社會事務管理局(加掛環保局牌子)和景區管理處,派駐機構有國土資源局、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治安派出所、交警中隊、行政執法中隊、消防中隊和海事處等。下轄查干湖漁場、新廟泡漁場、庫里漁場、余熱魚苗繁殖場、蒙古艾里鄉(代管)、查干湖旅遊服務公司、查干湖房地產公司、查干高娃遊船公司、查干淖爾文化傳媒公司、查干湖華日房地產公司、金石建設開發公司
『叄』 查干湖旅遊區飯店
韓氏三姐妹度假公館
『肆』 查干湖旅遊風景區好玩嗎
查干湖旅遊風景區正式被國家水利部批准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此次申報工作內歷經水利風容景資源調查與評價、水質檢測、水工程安全運行檢驗等環節的評審工作,最終,查干湖旅遊風景區順利通過評審。這是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繼成功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AAA級景區後,獲得的又一項含金量較高的桂冠。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積極按照《水利風景區管理辦法》的要求, 加強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和保護查干湖水利風景資源,保護水生態環境。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措施,發布環保通知和整頓通告,加大執法力度,狠抓水資源、礦產資源、生態資源的保護與管理,突出了環境美、自然美、生態美。
自2002年以來, 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已先後投資6億多元,進行環境開發與保護,查干湖在涵養水源、保護生態、改善人居環境、拉動縣域經濟發展諸多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伍』 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專區、中國縣域旅遊屬品牌百強景區和國家級有機食品魚生產基地,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自2002年成立以來,全區生產總值累計實現59.3293億元,涵蓋了旅遊商貿、綠色農業、基礎設施、餐飲娛樂等近200個開發建設項目,投資累計達23億元,成果斐然。不僅如此,查干湖冬捕以10.45萬公斤和16.8萬公斤兩創吉尼斯世界紀錄,2008年「查干湖冬捕」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查干湖冬捕景觀成功入選「吉林八景」。隨著妙因寺、成吉思汗召、郭爾羅斯王府、引松工程紀念碑、查干高娃廣場、查干湖漁獵文化博覽苑等一批項目相繼完工,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已步入特色旅遊、民俗文化、生態建設、漁業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陸』 查干湖的治理開發
為保護查干湖區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1976年,中共前郭縣委、縣政府在幾乎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帶領全縣10各族人民,靠手抬肩挑,經先後兩期,歷時八載的艱苦奮斗,終於在1984年修通了一條長53.85千米、底寬50米的人工運河-引松渠,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查干湖。引松渠不僅給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也明顯地改變了自治縣區域性的自然狀況與生態環境,使這里的漁業生產,蘆葦生產和旅遊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到21世紀初,查干湖水域面積已由工程開通前的50多平方千米擴大到420平方千米,濕地面積達到了514.2平方千米,
引松入湖工程。從錫伯屯引水,經諸條泄水支乾渠,先進入新廟泡,再流入查干湖。引松花江水入湖渠干總長53.85公里,首閘底高為132米,尾閘底高為128.2米,整個渠道的降比為1:13800。渠道的底寬為50米,總土方量1226萬立方米。在松花江水每秒600立方米時,相應水位133.87米,乾渠流量為59.5立方米/秒;在松花江水每秒1200立方米時,相應水位134.5米,乾渠流量為每秒90.6立方米。到通水的第二年,實現灌滿查干湖,使之達到總蓄水5.98億立方米的庫容。整個工程概算,計9項支出為964.05萬元。
該湖自古以來,魚類繁多,鴨雁群集,有丹頂鶴、白頭鶴、大鴇、灰鶴等珍禽。遼太祖(916年)建國後稱這里為「鴨子濼」,是契丹貴族的魚獵之地,遼聖宗至天祚帝七代王朝,都到此進行「春捺缽」活動。元代至清初列為「放生泡」,嚴禁捕魚。
到了清代末期,捕魚業又發展起來。東北淪陷時期,據日本人崗本正一的《滿支水產事情》載:1936年王府屯封建王爺的近親包彥榮,他從前郭旗取得許可證,於湖心(夾芯島)建起興業漁坊,當年冬,出拉網24趟,每趟拉網捕魚24萬斤。1948年2月出版的《東北經濟小叢書·水產》載:當時(嫩江)的主要漁場為大賚城南25千米的查干淖爾(查干湖)。東西約12千米,南北約40千米,水深4尺,野泡網達24統之多。1936年各種漁具捕獲量百分比為墚子、冰槽子佔44%,野泡網佔44%,大網4%,其他8%。墚子、冰槽子、大網、野泡網等冬季漁具佔主要部分。墚子、大網等漁具發祥最早,墚子遠在清代乾隆年間即已開始,大網則始於同治年間。野泡網直至20世紀初始出現,大部分在1930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9年和1960年是查干湖歷史上產魚的黃金時代,當年冬最多出網達48趟。1960年魚產量達6142噸,蘆葦產量高達30000噸。20世紀50~60年代,區內來水豐富,當時查干湖水面特別大,南至新廟泡,北至通讓鐵路以北約10餘千米,僅查干湖就有濕地面積656平方千米,湖內主要棲息的魚類有紅鰭鮊、鯉魚、鯽魚、鯰魚等,沿湖淺水域生長著繁茂的挺水型、沉水型和浮水型水生高等植物,主要有蘆葦、菖蒲、菱角、芡實等。蘆蒲等水生植物,高2.5米左右,人在草地行走十分困難。溝汊等一些地方長有塔頭等植物。野生動物狼、狐、獐、狍等種類繁多。野生禽類山雞、鴨、雁成群結隊,產卵季節草地上各種鳥蛋多不可數。在1962年以後的10餘年中,由於查干湖主要水源區人類活動加劇,霍林河上游修建了罕嘎力、興隆、勝利、大段等水庫,層層蓄水,洮兒河較小的水流又被堵截,使濕地面積明顯退縮,查干湖濕地面積縮小到231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184平方千米,蘆葦面積47平方千米,面積雖然縮小但還能出船捕魚。但至20世紀70年代末期,查干湖大面積濕地逐步退化,趨於乾涸。水面僅存50平方千米,湖水變色,水質的PH值由原來的8.5逐漸上升到12.8,魚類及濕地動物、植物近乎滅絕,整個濕地生態系統遭受滅頂之災,素有「天然寶庫」美稱的查干湖變成了魚葦絕跡、鹽鹼泛起的「害湖」。由於自然生態遭到破壞,雨量逐漸減少,大風天氣逐年增多,大風捲起沙鹼漫天飛揚,遮天蔽日。湖區周邊群眾生活日趨貧困,一些漁民僅靠熬鹼度日。1976年,中共前郭縣委、縣政府在幾乎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帶領全縣10各族人民,靠手抬肩挑,經先後兩期,歷時八載的艱苦奮斗,終於在1984年修通了一條長53.85千米、底寬50米的人工運河——引松渠,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查干湖。引松渠不僅給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也明顯地改變了自治縣區域性的自然狀況與生態環境,使這里的漁業生產,蘆葦生產和旅遊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到21世紀初,查干湖水域面積已由工程開通前的50多平方千米擴大到420平方千米,濕地面積達到了514.2平方千米,年產魚穩定在3500噸左右。查干湖盛產的胖頭魚獲得了國家AA級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雙認證。被譽為「世界奇觀」的查干湖冬捕規模(每日出6趟冰下大拉網,每網60人,共計360人作業)和單網產量(14.9萬千克)於2005年入選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漁業資源是查干湖漁場最直接、最明顯、投入小見效快的經濟來源。1992年之前湖中的魚類主要靠自然繁殖增值,品種多為鯽魚、鯉魚、麻連(翹嘴紅鮊)、鯰魚等。由於是自然魚類,對其保護的意識差,酷捕的現象十分嚴重,捕撈的強度遠遠大於增殖的幅度,造成了魚類資源衰減甚至無魚可捕。1992年開始,養殖方針發生轉變,即由歷史上多年形成的以自然增殖為主、人工投放為輔,轉變為以人工投放為主、自然增殖為輔,強化管理、科學捕撈,使查干湖漁場找到了一條生存之路,富場之路,發展之路。1992年開始,養殖方針發生轉變,即由歷史上多年形成的以自然增殖為主、人工投放為輔,轉變為以人工投放為主、自然增殖為輔,強化管理、科學捕撈,使查干湖漁場找到了一條生存之路,富場之路,發展之路。同年,查干湖漁場開始三年封湖,從銀行貸款553萬元一次性人工投放魚種65萬公斤,開始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水面開發工程。1995~2007年,每年投放魚種50萬公斤左右。不間斷的苗種投放,嚴格執行法定的休漁期,夾芯島至北大肚劃為常年禁捕區,大水面控制生產,漁業生產集中在冬季,以保證明水期間魚類有充足的生長時間,捕撈過程中用網目控制,加強管理,減少丟失,防止魚類外逃等一系列措施,查干湖的漁業資源呈良性循環發展。2000~2007年,查干湖年產鮮魚5000噸左右。 蘆葦資源是查干湖的又一大自然優勢。20世紀60年代查干湖蘆葦連片,70年代隨著查干湖的乾涸而消失,80年代初隨著查干湖水量不斷的增多,蘆葦得以復生,面積不斷的擴大。1984年,查干湖周邊除場部到大青這一段蘆葦很少外,其他地方幾乎全部都是。小青門前蘆葦與馬營泡的蘆葦連成一片,川頭房後蘆葦一直延伸到辰字井,寬度1000~1200米。1980年5月,經前郭縣革委會批准,恢復了國營辛甸泡葦場,與原新廟葦場先後隸屬於縣蘆葦辦、縣蘆葦局、前郭灌區蘆葦辦。1984年秋,新廟葦場分別在秋字井、妙因寺村的郭家窪子、小青和三不拐建起收購站,農民就地采割後賣給收購站,由收購站付給采割費和運費,實行統購統銷政策。蘆葦是國家的造紙原料,屬輕工產品,其重視程度要強於魚產品。農民建房想割點或買點蘆葦都非常難,多數農民家建房不得不用秫稈。1985年5月,查干湖蘆葦公司及查干湖蘆葦公司辛甸泡葦場成立,原前郭縣蘆葦局新廟葦場合並到辛甸泡葦場。1985年統計,查干湖區蘆葦面積132500畝,其中:查干湖80000畝,辛甸泡37500畝,新廟泡15000畝(比70年代後期下降)。1985年辛甸泡葦場在查干湖區(前郭行政區劃內)收購的蘆葦8000多噸,加之大安縣、乾安縣在查干湖內采割的蘆葦,總量要超過40000噸。
1986年,霍林河、洮兒河洪水進入查干湖,蘆葦資源遭受很大損失。1998年,查干湖接納了霍林河、洮兒河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達到了132.02米,蘆葦資源又經受了一次滅頂之災,損失極大。許多地塊蘆葦消失了,許多地塊蘆葦演替成蒲草。蒲草也是一種資源,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但其價值和用途遠不如蘆葦。1999~2007年,查干湖的蘆葦資源主要集中在辛甸泡,其它地方很少,年產量(包括大安和乾安)30000噸左右。查干湖蘆葦公司及所屬新廟葦場由於查干湖蘆葦資源的減少,市場放開多家競購,導致經營不景氣,於1996年被迫解體。查干湖水庫管理局將其職工安排到查干湖、庫里、余熱魚苗繁殖場、新廟泡、查干湖旅遊公司五個企業,辛甸泡蘆葦資源交給查干湖漁場管理。
2002年12月19日,縣政府針對原辛甸泡葦場草原使用權爭議作出處理決定,將原劃撥給國營辛甸泡葦場的37500畝草原使用權收歸國有,130米水位線以下資源歸查干湖漁場所有,130米水位線以上資源(蘆葦、蒲草),由前郭縣政府委託前郭爾羅斯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自然環境保護局牽頭,組成由前郭爾羅斯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自然環境保護局局長為組長,穆家鄉人民政府鄉長和查干湖漁場場長為副組長的管理小組,管理小組負責辛甸泡蘆葦、蒲草等水上資源的管理,並組織對外發包,發包收入按核定面積所佔葦源比例,分配給查干湖漁場的七家子村和穆家鄉的相關各村。決定同時重申,辛甸泡屬查干湖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春、夏、秋季明水期除管理人員外,任何人不得進入核心區內從事與自然保護無關的活動,採收蘆葦、蒲草必須在水面封冰後進行。2003~2007年,辛甸泡的蘆葦(蒲草)公開對外發包,其收入已逐年分配給小七家子村、莫日格其村、羊營子村和三不拐村。
查干湖除漁業資源、蘆葦資源外,地下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20世紀70年代以來,吉林油田在查干湖的東部打了多口油井,有的直接打斜孔鑽到湖底,多數油井成為高產穩產井。為了防止污染湖水,1984年,吉林油田新立採油廠修建了一條長9.8千米防洪壩,施工單位是江蘇省泰興縣挖塘工程公司,採用高壓泥漿泵注漿沉澱的方法,後來人們為了記憶方便把這條大壩稱為「江蘇大壩」。2003年,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和前郭縣油田開發公司為開發「224區塊」,在「江蘇大壩」迎水一側又修建了9.3千米的防洪壩,此壩稱為「224區塊」大壩,迎水面均採用塊石護坡,對油田作業區和查干湖水面(保護區)進行了有效的隔離。
風力資源是查干湖尚待開發的一種新能源,是一種即可保護環境又可節省不可再生能源而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開發推廣新能源,對緩解目前能源緊張,發展循環經濟意義重大。查干湖地域廣闊且處於平原區,周邊沒有高山和高大的建築物遮擋,空氣流動暢通,產風的時間較多,約佔全年的70~80%。
『柒』 查干湖景區有什麼好玩的
查干湖好玩嗎
查干湖「藍天白雲碧水間,鴻鵠翩翩鳥流連,蒲葦輕拂魚戲浪,野蓮內荷花容綻笑顏」查干湖四季不同的迷人景色有著四種不同的韻味,春登鴻鵠樓觀湖賞景,夏遊聖水湖清爽宜人,秋品歷史感動心靈,冬賞冰上捕魚世界之最,查干湖四季皆有景,四季都是情!
查干湖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的西北部,
四周環境優美,景色秀麗,風光迷人,是吉林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蘆葦生產基地和天然旅遊勝地。
景色特點:
1992年被列入吉林省自然保護區。在草原上、森林裡、田野間,有狐、兔、貉、獾等野生動物20多種;在水肥草美的綠色平疇上,棲息著野雞、野鴨、大雁、灰鷗、鷺鷥、天鵝、丹頂鶴等珍貴鳥類80多種;同時,也是天然的植物園,有野生植物200多種,其中葯用植物149種
風景區景觀星羅棋布,各具形態的亭、樹、閣,廊、雕像等,如顆顆明珠灑落在林海之中,常青樹婆婆環繞,把建築映襯得熠熠生輝,廣場上、湖岸邊、密林中,於朗然醒目之處,分布著成吉恩汗、嘎達梅林、陶克陶胡及蒙古騎兵團眾勇士等歷史人物的中型雕塑和十二生肖小品,並建有一座小型植物園。
風景區內設自由市場、仿古商業街、美食街、文化娛樂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