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國企如何整合旅遊資源

國企如何整合旅遊資源

發布時間: 2021-03-14 01:41:23

旅遊資源的整合

旅遊業發展方興未艾、前景輝煌,各地發展旅遊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紛紛抓緊制定旅遊規劃,以便合理地利用資源、充分地發揚優勢、盡快地進入市場,更多的繁榮經濟。在旅遊規劃中提出資源整合的概念,今天僅就資源整合和開發規劃中的一些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發表一下個人的見解。

一、旅遊資源的整合是旅遊開發的基礎
1、必須樹立現代資源觀念
旅遊開發首先要認識資源、認識市場,沒有資源就無從對應市場。所以認識資源、特別是認識資源的價值是旅遊開發的基礎。
傳統對資源的認識,局限於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雖然這樣的資源觀念,由於市場仍然存在著巨大的需求,或者說永遠存在著巨大的需求,所以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大概永遠應該成為旅遊開發的對象。但需求是變化的,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需求的變化會引起人們對資源的認識的變化,所以旅遊資源的概念在不斷的向社會所有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的事物發展。不能僅僅囿於傳統對資源的認識,而應該擴大我們的視野。將凡是能夠吸引旅遊者的事物,都納入資源整合的范圍。現代資源觀念要求注意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概念的延伸,就一般意義上說,現代旅遊資源觀應該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特別要注重生態旅遊資源、民俗旅遊資源、城市旅遊資源、商務旅遊資源、會議旅遊資源、休閑旅遊資源、健身旅遊資源、節慶旅遊資源、娛樂旅遊資源、購物旅遊資源、教育旅遊資源、科技旅遊資源、產業旅遊資源、時尚旅遊資源,再加上傳統的以觀光旅遊為主的自然旅遊資源和文化旅遊資源。講整合實際上就是要整合上述種種資源,千萬不要僅僅看到資源的物化存在,還要看到資源的活化存在,這樣才是發展現代旅遊的資源觀。
2、整合資源的目的是打造旅遊產品
對資源的認識並不等於我們已經把握了發展旅遊業的真諦,旅遊業的發展自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認識資源上,停留在以資源為驕傲,不斷的宣稱自己是資源大省、資源大市、資源大縣,那麼對旅遊業則絲毫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必須使資源經過整合與開發,形成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引來旅遊者體驗、觀賞、感悟和消費。從而獲得物質與精神的享受,形成經濟意義上的旅遊資源,這樣才是真正的發展旅遊業,因此旅遊產品是任何規劃的核心部分。沒有旅遊產品的規劃,對資源的認識再深入、再仔細也毫無意義。
3、整合資源的過程應該成為開發的過程
規劃提出的整合資源,實際上是提供給實施者一種理念,是認識資源的一種升華,但規劃並不能完全解決實施者在操作中過程中所遇到的全部問題,因為在規劃期限內,有諸多難以預測的變數因素,如市場需求的變化、資金投入的變化、體制政策的變化、自然因素的變化等。那麼對實施者而言,就應該首先接受規劃提出的理念,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認真考慮和分析變數因素對實施規劃所產生的影響。這樣才能在開發過程中更有創意、更符合實際、更貼近市場,所以不要把整合資源和開發行動割裂開來,必須把開發的過程視為整合資源的過程。
二、旅遊資源的價值在市場中才能實現
1、資源、產品與市場
談資源時忽略市場,談市場時又忽略資源,這是需要我們十分警惕,並著力解決的大問題。多數旅遊資源不可能直接進入市場,需要一個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要將資源變成產品,變成市場上需要的那些產品,資源才能夠在市場上產生回應。資源不等於產品,產品也不等於市場。但是資源、產品和市場有一種天然的(必然的)聯系,通過理性化的規劃和實際工作才能夠發生並顯現出這種必然的聯系。沒有發生這種必然的聯系,便資源永遠是資源,市場永遠是市場。所以在我們認識資源的過程中,無論如何要將資源和產品聯系起來,將資源和市場聯系起來,這樣旅遊資源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資源,成為旅遊市場中的資源,從而發揮其作用,特別是吸引力的作用。雖然也存在旅遊者直接追尋資源的現象,但這種現象並非是普遍的,社會性的,當我們要考慮將資源轉化為生產力時,這種現象便不是我們利用的主體。
2、市場是檢驗旅遊資源價值的標尺
任何旅遊資源都是在對比中存在的。可以說沒有對比就無所謂旅遊資源,在市場中旅遊者對資源(產品)的選擇是在對比中完成的。要確切把握擁有資源的價值,最終要根據市場來判定,市場是檢驗旅遊資源價值的標尺。
在旅遊資源的對比中,首先是同類資源的對比,旅遊資源具有相似性的很多。門類歸屬越大,類同的就越多,門類歸屬越細,則類同的就越少。嚴格的說旅遊資源沒有絕對的類同,只是在科學判斷和社會判斷需要歸類時,就會出現類同資源,對旅遊者而言,多數心儀科學判斷和社會判斷。所以所謂的同類資源常常在旅遊者的心目中是一樣的東西,因此在選擇中就會進行比較。但旅遊資源的價值肯定是不同的,對資源價值的判斷,從旅遊的角度講可分為專家判斷和旅遊者判斷。專家判斷一般從兩個方面,一是從科學的角度,二是從文化的角度(包括歷史)。最終比較公正的、比較權威的及予一種認證,在同類資源中將其擺在適當位置,而分出價值等級界線。世界自然和文化,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水利公園、A級景區、自然保護區、文化保護單位等都反映出不同的資源價值等級。有時在同一名目中還可以繼續細劃等級(世界級、國家級、地市級、縣區級)。分級的結果提高了旅遊資源的價值,特別是提高了旅遊資源的知名度價值保護價值和開發價值(有時常常是保護與開發並存的價值)。專家判斷有助於旅遊者判斷,但並不能完全代替旅遊者的判斷。在同類資源的選擇中,旅遊者的判斷常常除了考慮權威認證的因素外,也還會根據其它的市場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據區域因素、城市因素、時間因素、距離因素、消費因素(價格因素)和興趣因素來綜合進行判斷與選擇,雖然有時的判斷並一是模式型的判斷,其隨機性和受外來因素(包括媒介和口碑)影響也是影響判斷的重要方面。這種判斷與選擇並非要否定專家判斷,而是一種利益權衡和價值取向。所以在旅遊開發中究竟什麼樣的資源可以開發,什麼樣的資源不能開發,要請專家進行判斷(做規劃也是專家判斷的一種形式)。但當資源轉化為產品,准備走向市場或已初步走向市場時就要密切關注旅遊者的判斷,就要研究市場需求和旅遊者心理。此時旅遊者的判斷也將反映資源的價值,當然有時專家的判斷也會和旅遊者的判斷大相經庭,這是因為專家的科學性的文化性的價值判斷和旅遊者的興趣有時並不能全部完全吻合。所以注重市場的反映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產品未來發展的方向,決定著產品在旅遊市場中適應性,也決定著資源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3、同類資源與特質資源在市場中的選擇
做規劃有時在對待同類資源時,常常會不自覺的否定同質中的特質,但有時強調特質又會忽視同質的存在,這是一個需要慎重對待的問題,強調同質有時會否定開發的意義,強調特質有時又會造成盲目開發的悲劇。在實踐中就必須綜合考慮資源的價值和市場的條件,就必須將資源的價值和市場的條件放在更大的區域范圍之中綜合考慮,這樣才能比較客觀的從認識上解決同質與特質的關系。
旅遊者需求的文化取向中求異是主流,因此在旅遊資源開發中要選擇特質(特色)明顯突出的資源。通過創意、整合、配置、包裝等必要的手段和方式,使資源中的特質能夠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展示出來,能夠恰到好處地為旅遊者所喜歡。千萬不要跟著同類資源跑(盡管從分類中可能歸屬一類),人家做什麼你也做什麼,這樣容易在市場上慢半步,慢就意味著失去市場。必須善於尋找出自己的特質資源或資源特質,文章的功夫要著力下在特質上,使特質成為品牌的核心要素。
4、資源的附加價值尤其需要在市場中實現
旅遊者判斷也來自媒體宣傳和口碑傳頌的推介,因此價值的市場實現對企業而言,還需通過經營和管理,質量與服務等軟系統的助力。價值可以說是客觀存在的,但價值也是可變的,特別是在旅遊者的需求中,旅遊者的體驗中,價值就非常數,其附加部分可能增值,也可能減值,這是市場的法則。
旅遊者選擇目的地(選擇資源),一般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追求的滿足,體驗的滿足,興趣的滿足,感悟的滿足等多方面的目的性滿足,這是其核心的選擇。另一方面也需要生活要素的滿足,因此資源在形成產品的過程就必須考慮旅遊過程中生活要素的配置,忽視這一點,資源的價值也會減弱。例如:安全保障、人際交往、導游解說、牌示指引、飲食供應、購物條件、住宿設施、休閑氛圍、娛樂參與、旅遊廁所等。
市場是無情的,也是有情的,市場鍾情於資源價值較高的產品,也同樣鍾情於人文價值較高的產品,所以在開發資源的過程中就需要一點人情味,文化味,品位的提升會使資源價值成倍的增加,所以單純死守著資源,就會關閉市場的大門。當然資源的價值是根本的價值,必須加以嚴格保護,而且首先要保護,沒有保護,就沒有永續利用,不能為了追求市場的價值,而忽視保護的原則,那樣,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市場的價值就會淡而化無,資源的價值也隨之會淡而化無。

三、旅遊資源的整合必須放在區域發展中考慮和實施
1、區域差異常常意味著市場差異
做旅遊規劃整合旅遊資源,有時會忽視資源存在著區域性,特別是資源對旅遊者的吸引半徑。如果我們不能將旅遊資源放在更大的區域內考慮,或者說進行跨區域的分析與對比,就很難得出正確的整合思路。因為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由於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同,文化存在的表現力不同,對市場的影響力不同,就會產生降低或提升旅遊資源的價值的現象。特別是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同類資源的更廣泛的存在,就會使旅遊者進行更多的對比和選擇。也可能在本區域內是優質資源,但擴大區域范圍對比和選擇的結果,優質資源可能就會變成一般性資源。那麼自我感覺良好的資源觀念,就會遇到無情的市場的挑戰,造成那種想當然的資源優勢,卻很難成為想當然的市場優勢。
2、區域發展中的資源整合重點是區域合作的整合
在更大區域范圍內進行資源整合,要抓住整合的重點。關鍵是合作整合和線路產品整合,要完全打破行政隸屬的區域范圍,要和未來的市場方向接合起來,很自然的形成旅遊區域。旅遊產業是一種社會性產業,而旅遊需求又是多方面的需求,所以滿足旅遊者多方面的需求,需要整個社會提供物質的和精神的產品。就某一區域而言,常常會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不足,因此旅遊產業應該是一種合作的產業,是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合作。是產業與社會的合作,是產業中行業與行業的合作,不要企圖關起門來,只希望內部循環。這樣市場必然是狹窄的市場,通過合作,資源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互補的優勢,通過合作,產業也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互補的優勢,市場更是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互補的優勢。這種合作應該遵循旅遊者行為規律,特別是出遊的規律,所以要通過線路產品將資源進行整合。使旅遊者在較短的時間里得到更多的享受。線路產品也可以創品牌產品、創精品線路,久之,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也會不斷增加。區域合作的整合,產品整合特別是線路產品的整合是更高層次意義上的資源整合。
3、區域發展中的資源整合要重點考慮依託城市
城市是旅遊業發展的起點,城市又常常是旅遊交通的節點,因此以城市為核心形成旅遊集散地,有時城市本身也是旅遊目的地。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城市的作用顯而易見。做旅遊規劃、整合旅遊資源很重要的是為當地旅遊業選擇依託城市,依託城市選擇得好,則旅遊業就比較容易發展起來。選擇依託城市除了努力將當地的主要城市向旅遊目的地發展建設外,還要從市場出發、從板塊經濟出發尋找客源依託城市,當然客源地的選擇與定位需要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階段性的選擇。所以在資源整合中必須將城市也作為一種資源整合進來。

四、資源整合和旅遊開發規劃重點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1、促進遊客停留時間、促進遊客消費水平
資源整合和旅遊開發的目的是發展旅遊經濟,而最終決定旅遊經濟是否能夠得到發展的關鍵,是遊客是否能夠較長時間的停留在旅遊目的地,是遊客是否能夠理性消費,並形成規模消費。使遊客能夠長時間停留,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其一,是否有足夠的旅遊吸引力,是否能多方面滿足遊客的需求;其二,是否有成熟旅遊產業,有較好的旅遊接待力和較好的城市旅遊氛圍;其三,是否有充滿人文關懷的服務水準和目的地人民的友善態度。促進遊客消費水平僅僅靠門票收入、客房收入等鋼性收入是不行的,而要使遊客的消費呈現在產業要素的各個環節,呈現在旅遊目的地整個社會的旅遊供給。靠不斷提高價格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好思路。要注意不斷擴大彈性收入的比重,特別是要擴大購物收入、娛樂收入、餐飲收入和休閑健身等收入。刺激消費形成旅遊規模經濟。
2、增強城市旅遊功能、塑造旅遊城市形象
不同的城市會有不同的特點,但進行資源整合和旅遊規劃時,就要有意識地不斷增強城市的旅遊功能,這樣才能使該城市逐漸成為旅遊目的地城市。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夠成為旅遊目的地城市,需要一些交通條件、區域條件、形象條件、旅遊產業發育條件等。但一但下決心發展旅遊業並進行資源整合和開發規劃時,就必須考慮該城市的旅遊功能,否則就可能與我們發展旅遊業的初衷相悖。在增強城市旅遊功能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塑造旅遊城市的形象,因為形象是打開市場的敲門磚,形象是誘發旅遊者出行的重要因素。
3、進入市場要靠有力的促銷行動
資源的價值既然是在市場中實現的,那麼開拓市場就是旅遊規劃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沒有有力的促銷行動,又不可能打開市場之門的。何為有力促銷行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有足夠的資金保證;二是要有針對性極強的市場目標,三是要有生動、鮮活的促銷形式。促銷形式要大量的注入文化內涵,使促銷形式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4、資源整合中的文化選擇
自然資源中的整合總體上說是比較容易的,因為自然資源大多以物化的形式存在,雖然在整合中也需要注入文化,使自然資源在審美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人文資源的整合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主要是由於文化的選擇容易產出和本區域和相鄰區域文化現象的類同交叉。由於文化的選擇容易產生以我為主的傾向,包括對本地的歷史遺存、歷史人物、民俗風情、節慶活動、宗教信仰、傳說故事等的認識,常常自我感覺良好。不能從旅遊者的需求出發,從而產生自我為是的結果,這種自我為是又影響到規劃編制者。最終使文化旅遊資源的整合成為一個難點,成為影響規劃實施的障礙。對旅遊整合中的文化選擇應取慎重態度,應放在更大區域內考慮,避免雷同。在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要考慮現代文化對旅遊者需求的影響。一但確定了文化選擇就應努力在文化表現力、文化感染力上下功夫。
5、資源整合不僅僅為了開發利用、也為了更好的保護資源
對旅遊資源的整合,無疑是為了開發利用,但如果沒有保護,則開發利用的行為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資源的破壞、資源的消失,那麼開發利用則失去了對象,或者降低了開發利用的價值。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寶貴財富,資源不開發利用,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但亂開發利用就會破壞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所以保護在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資源整合的過程中保護應該放在適當的位置。但資源整合的過程中對某種被認為是資源的資源,在開發利用中,有一些建設性的影響資源的原始性,我認為末常不可,關鍵是要把握影響度,當影響度直接危脅到資源的完整性,特別是危脅到核心資源,又可稱最有價值的資源時,開發利用就應該慎之又慎,此時保護則應上升為第一位。

❷ 北京旅發委如何整合旅遊資源

近日,由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2017北京國際青年旅遊季「繁榮之回橋」活動圓滿結束。本次答「繁榮之橋」活動共分為大運河文化和長城文化兩條主題線路,組織在京工作的外籍人士和來自高校的留學生共同參與體驗。

據活動負責人介紹,本次「繁榮之橋」活動重點在於推廣京津冀旅遊資源,讓外籍人士全方位感受京津冀旅遊資源和文化風貌。

非洲小伙快來。

❸ 旅遊資源該如何開發利用

旅遊資源的價值通常從美學觀賞性、歷史文化性、科學性和奇特性等方面進行分析評價。美學觀賞性是指旅遊資源能提供給旅遊者的美感種類及強度,凡是吸引力較大的旅遊資源都必須具有較高的美學觀賞性,如桂林山水、張家界的山石、敦煌莫高窟、雲南少數民族風情等,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歷史文化性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旅遊資源是否與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相關,其遺留文物古跡的數量和質量;二是指旅遊資源是否具有或體現著某種文化特徵,是否與某種文化活動有密切關系,或者是否與文學藝術作品、神話傳說直接相關。科學性是指旅遊資源的某些特性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教學科研方面具有什麼樣的地位,能為科學工作者和探索者提供什麼樣的條件和幫助。奇特性即旅遊資源的特色、個性,也就是「與眾不同」「唯我獨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特徵。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是根據市場需求,運用適當的經濟和技術手段對旅遊資源進行宣傳、包裝和挖掘利用,使之納入旅遊業范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建立各種各樣的景區景點,如風景區、文博院、寺廟觀堂、旅遊度假區、自然保護區、主題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游樂園、動物園、植物園等。

❹ 如何整合旅遊資源,打造旅遊業升級版

隨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持續升溫,海南旅遊業近年來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我省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主導產業。但我們也要看到,海南旅遊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區域發展不均衡,總體上呈現出南熱北冷、東熱西冷的態勢;其次,旅遊資源深度開發不夠,旅遊產品規模小、等級低,同質化嚴重;再次,協作開發動力不足,地域協作往往是「說的多,做的少」,規模效應顯現不足;另外,人文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不足,跟不上海南旅遊業發展步伐。
海南的旅遊資源優勢明顯,熱帶觀光、濱海休閑、鄉村旅遊、黎苗風情等業態都初具規模,有了一定的人氣。但從整體上看,更多的旅遊要素還散布各地、各自為政,沒有融合成一個有機整體,沒有產生「1+1>2」的效應。
仔細研究我省旅遊產業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不難發現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旅遊資源的挖掘、利用、整合不足。這種現狀亟需改變,但如何有效整合則需要系統性考慮,這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政府和企業要充分認識到旅遊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必要性,有意識地、主動地進行整合。面對融合發展的潮流,是主動作為還是被動帶入,其後果決然不同大相徑庭。
在整合資源方面,珠三角、長三角城市聯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經驗和教訓,我省各市縣不妨進行借鑒和學習。首先,這些城市對外形成一個聯盟,對內又有各自的分工和功能定位。如廣州發揮「中心」、總攬功能,東莞側重製造業,深圳發力科技創新,珠海突出生態發展,這讓各個城市特色鮮明的同時又優勢互補

❺ 如何整合文化旅遊資源打造4a級景區

文旅項目如何打造?

要素整理

文化要素對接旅遊產品;旅遊產品融入文化要素。

價值提升

通過文化和旅遊兩大產業的融合發展,提升兩者價值功能。

橫向拓展

向IT方向拓展開發新的互動式體驗及手工製造業方向脫產旅遊商品。

縱向延展

在文化創意、文藝表演、文化展示形式衍生新市場,如動漫的多元衍生品。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❻ 如何整合規劃黃河中下游旅遊資源

如何整合規劃黃河中下游旅遊資源?我覺得首先要建立網上的這個統一的部署,大家協同起來合作

❼ 如何更好的開發旅遊資源

旅遊投資主要包括三大類別:一類是自然資源開發項目、一類是文化專資源開發項目、還有一屬類是人為項目,人為項目沒有自然和文化資源,是一個以市場為前提的人工化的人為項目。

旅遊需求的多樣性非常大,比如談戀愛時帶你的女友一起去旅遊,以便觀察一下你的戀人在一個群體間的為人處事的個性也是一種旅遊需求,現在許多單獨去麗江旅遊的女孩子,因為感情問題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麗江這樣的環境,旅遊需求往往有非常多的層面,我們在進行市場調查時發現,現在有一個現階段非常大的特點就是一般的旅遊者都選擇與朋友或家人一起出遊,旅遊的需求包括了個體性的需求,也有群體性的需求,與社會交流的需求往往在產品的設計中間和旅遊過程設計中間會產生重要效果…….我在廣州智匯旅遊景區管理網站上看到的

❽ 怎樣才能實現旅遊資源合理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主要問題:有限資源面臨市場迅速擴張的壓力。而重復建設和盲目粗放式開發加重資源供需失衡;資源開發從人文景觀資源轉向自然生態資源,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就成為一對難解的矛盾;城市建設與旅遊事業的發展也因「兩張皮」而導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態資源的浪費;旅遊經濟高速增長與僵化陳舊體制並存,開發機制有待轉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試就這些問題,並以珠海市為例來探討旅遊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的正確途徑。

一、旅遊資源開發原則與景點布局
珠海作為全國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國家級的風景旅遊區正在進行旅遊資源的大開發,也就是旅遊環境容量的大擴容。對此,我們應如何確定擴容的方向、內容、層次、深度,以達到既有內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擴展?在擴容的過程中又要注意哪些問題?本人認為,主要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特色性原則。特色即差異性。鮮明的特色是旅遊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會有注意力。旅遊經濟本身就是注意力經濟,要注意旅遊景點之間的差別性,體現人無我有的特色。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實質就是要尋找、發掘和利用旅遊資源的特色。經過開發的旅遊資源,不僅應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時,還應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鮮明和有所創新和發展,絕對要避免在開發後的旅遊資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壞。
(二)共生性原則。就是這一旅遊項目與另一旅遊項目之間是共生的。旅遊項目是外部性很強的項目,有正向和負向外部性之分。所謂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容的、互補的、協調的,看了這一景點之後,有一種再去游覽另一景點的渴望。所謂負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剋的、類同的,而不是呈現合作形態。旅遊資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之間、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共生性現象,而且不同的旅遊項目,其共生現象是不同的。如展覽館與賓館、商場、交通設施、自然景點、人造景點相互之間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種旅遊景點在某一小區域內的協調。
(三)網路化原則。旅遊業是一個擴大化了的網路,是自然網路。在珠海旅遊業的發展問題上,我們經常強調要有大珠三角的觀念,要發揮珠三角各市的旅遊資源優勢。實際上,如果某地有獨特性的旅遊亮點,即使人為阻止也是不行的,遊客還是會千里迢迢去游覽,會千方百計解決道路不暢、住宿飲食不便等問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的旅遊景點有沒有形成亮點,有沒有形成網路,各地的旅遊景點在大區域范圍內有沒有產生互補效應。從珠海的旅遊實際情況看,存在著以下三個網路。
首先是小網路,即中心城區旅遊景點的大擴容。我們要考慮景點之間的共生性,要強調內涵的挖掘,包括實施市區西部和東部的旅遊大開發,重點開發建設唐家灣古村鎮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原唐家舊鎮、共樂園、淇澳白石街、金鼎會同村等,珠海國際賽車、珍珠樂園等旅遊資源也有待於整合)、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大學園區、南方軟體園、科技創新海岸等)和南灣旅遊新區(包括南屏科技工業園工業游、北山楊氏大宗祠、灣仔花卉公園、海鮮干貨市場購物游等)、橫琴特色旅遊區。
其次是中網路。也就是「兩區一島」,即斗門區、金灣區和東區海島的旅遊開發。斗門區的白藤湖旅遊區已經配套成熟;御溫泉也已名揚海內外;黃楊山-金台寺旅遊區正在完善之中;生態農業游有待於進一步開發挖掘。金灣區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旅遊開發也呈現良好勢頭。亞馬遜熱帶風情園起步看好;平沙溫泉由於香港中旅注資改造氣勢恢弘;飛沙灘也漸漸遊人如過江之鯽;長達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聯起一個個新的工業園區,也將串聯起一個個新的旅遊區……但目前整個大西區的旅遊線路安排還是單向的,沒有形成環線。我們應將珠港大道、湖心路、黃楊大道構成的「U」字形結構變為「O」字形結構,使之相互之間形成一個小的閉環,將湖光山色、寺廟溫泉、港口海灘等山水景觀和文化景觀、城市景觀串聯起來,而後向外輻射。東區海島開發還需加大力度。從目前已開發的東奧島、桂山島、萬山島和外伶仃島看,基礎設施不足、水電供應、交通、污染等問題有待解決,旅遊項目的開發尚待挖掘,動植物資源保護有待加強。特別是要乘港珠澳大橋的契機,加強與香港、澳門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遊環線。
第三是大網路,就是整個大珠三角旅遊資源的連線成網。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別人的資源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資源與外地資源進行整合,取長補短。廣深珠和粵港澳的旅遊資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廣深珠萬人美食游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以上觀之,要實現旅遊景點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網路化,自身的核心景點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們許多旅遊景點存在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這關鍵在於景點擴容的思路、設計理念和開發主體上存在著問題。從設計理念上講,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僅要求有獨特性,同時還要強調資源開發上的文化內涵。俗話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對景區也是這樣,景不在大,有文化內涵則榮,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會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點開發如果沒有文化,就會失去內涵,就不會令人流連忘返。有些旅遊景點建設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現在這一方面。就文化景觀而言,主題公園是最容易重復的。為什麼會是開發水平太低,而且互補性不強呢?關鍵是許多主題公園的文化原型沒有對路。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樂園)之間都存在互補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轉換,有些是對比,相互之間的關系如沒有處理好,景點規劃就難以落到實處。
二、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模式
珠海旅遊景點另一擴容方向,應該是由城市走向鄉村,這是符合人類回歸自然大趨勢的。在這一過程中,就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要處理好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關系的處理上,存在著四種模式;而發展生態旅遊則應注意三大問題。
(一)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模式選擇
1、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消極的,已是被實踐所否認的。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文物部門的職責,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別不是旅遊業的目的。
2、為開發而開發。這是盲目的,是小農意識。就像農民在水鄉養豬、河裡養點魚一樣,養大了賣出去,取得個人利益,而對水體造成的污染則全都不管。還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觀地帶搞成墓地,能賣出去收點錢就行,根本不考慮環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實際上是毀了聚寶盆去討飯。
3、為保護而開發。如果這個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須是通過保護來開發的。白藤湖地帶,既有沼澤地,又不完全是濕地,帶有天然與人工池塘相結合在一起的特徵。在珠海城區存在這樣的一塊地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這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完全可以統一,這在整個中國城市中也是難以找出第二個來的。白藤湖水鄉這樣的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壞了,是無法恢復的。對於這樣的旅遊資源,不能由一家企業進行壟斷開發,必須是政府進行壟斷,在高起點的規劃指導下,以企業為主體分片分期進行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的主體可分成三類:一是完全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二是政府與企業進行壟斷性開發。像威尼斯一樣,將白藤湖水鄉內的道路、橋梁由企業為主體興建。小遊船的經營權則由政府壟斷,拍賣給企業經營。三是完全由政府為主體開發。如城區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體的保護等。重要的旅遊資源應取後兩種開發模式。
4、為開發而保護。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欄島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到保護。可以選擇在政府嚴格規劃的前提下,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有些項目規劃好以後,可以將項目30年的經營權公開拍賣,國有資產就可以實現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東區海島等項目的開發經營權,如進行公開拍賣,就可賣到很高的價錢,而後由業主們自行招商,精心策劃開發。這就是政府對項目的所有權壟斷,經營權放開。
項目經營權進行公開拍賣時,要設立誰最具有開發能力,誰設計的開發方案最好這兩個標的。第一個標的由拍賣評定,第二個標的由專家組投票評定。把這兩個標的統一起來,最後確定開發單位。
如為開發而保護,就要停止「石頭經濟」、「泥沙經濟」、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發展,把鬱郁蔥蔥的山頭搞成癩痢頭,那是對自然資源的極大破壞。這些低層次的開發、破壞性的開發,必須停止,要進行結構性調整。

❾ 怎樣做企業資源整合

資源整合分為三種形式:縱向整合,橫向整合和平台式整合,因此有三種方法進行資源整合:

第一種方法:縱向進行資源整合

縱向整合是處於一條價值鏈上的兩個或者多個廠商聯合在一起結成利益共同體,致力於整合產業價值鏈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
傳統的「原材料供應一設計製造一產品分銷」就是一條典型的縱向價值鏈,企業在其中要考慮的問題是:自己是否處於價值鏈上最有利的位置?自己是否在做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自己優勢的工作?如果不是,自己在哪些環節上沒有相對優勢?而應整合哪些具有相對優勢的資源、又如何整合。
例如,按照傳統的經營方式,花店從花農處采購鮮花,然後再賣給顧客。幾十年來,都是如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是最好的經營方式。美國某花店放棄傳統的經營方式,而與花農和快遞公司結成戰略聯盟。花店作為一個鮮花的訂購中心,顧客到這里訂購鮮花(可通過網路或電話訂購),花店記錄下顧客訂購的花的種類和數量,以及顧客希望送達的地址和希望送達的時間。同時,把顧客需要的花的種類和數量信息發給花農,通知花農准備鮮花。然後,把顧客訂購的花的種類和數量,以及顧客希望送達的地址和希望送達的時間等信息發給快遞公司,由它從花農處取得鮮花,再送給顧客。花店通過與快遞公司的合作,整合快遞公司的運輸資源,把傳統情況下的兩方合作變成三方聯盟。新的戰略聯盟大大擴展了生意量,每個參與方都獲得了更多的收入:花農可以賣出更多的花,快遞公司得到更多的生意,而花店得到更多的訂單,並同時節省了運輸成本。顧客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鮮花選擇和方便快捷的上門送花服務,這都是傳統的花店做不到的。

第二種方法:橫向進行資源整合

橫向整合是把目光集中在價值鏈中的某一個環節,探討利用哪些資源,怎樣組合這些資源,才能最有效地組成這個環節,提高該環節的效用和價值。它與縱向資源整合不同,縱向資源整合是把不同的資源看做是位於價值鏈上的不同環節,強調的是每個企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最有比較優勢的事情,並協調各環節的不同工作,共同創造價值鏈的最大化價值。橫向整合的資源往往不是處於產業鏈內,而是處於本產業鏈外。

第三種方法:平台式進行資源整合

不論是縱向還是橫向資源整合,都是把企業自己作為所整合資源的一部分,考慮怎樣聯合別的資源得到最佳效果。而平台式資源整合卻不同,它考慮的是,企業作為一個平台,在此基礎上整合供應方、需求方甚至第三方的資源,同時增加這雙方的收益或者降低雙方的交易成本,自身也因此獲利。
阿里巴巴就是一個典型的搭建平台整合資源的例子。它整合了供應商和需求方的信息,打造了一個信息平台。供應商和需求商可以通過它交換信息,互通有無,達到最佳的交易效果,而阿里巴巴則通過收取服務費而盈利。類似的成功的例子還有攜程網等。
同樣,現在所有的展覽會都通過平台式資源整合方式打造供求雙方的平台,通過滿足雙方各自的需求而盈利。一個展會至少要整合三方面的資源:一是參展商;二是專業觀眾;三是為展會服務的服務商(如物流商、酒店、搭建商、保潔、安保、展館、旅遊商等)。

❿ 國企與私企合作開發旅遊應如何合作

確定那方為主體,這種情況最好是私企要抓住主動,也就是說私企最好是控股,畢竟國企換領導很正常,每個領導的發展方向又不盡相同,所以控股很重要,只要私企是大股東,國企再怎麼換領導,對這家公司的影響也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