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巴林右旗旅遊業發展

巴林右旗旅遊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14 07:04:56

❶ 巴林右旗旅遊景點

巴林博物館
巴林右旗博物館是1985年在原巴林右旗文物館的基礎上,由自治區文化廳批准成立的全區第一家旗縣級博物館。原自治區政府布赫主席為之題寫館名。
目前館藏文物5822件(套),其中:經國家文物專家組鑒定的一級文物262件(套),包括國寶級文物4件;自治區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的二、三級文物329件(套)。此外,館內藏有我國各時代古錢幣8萬余枚,其中:遼代錢幣多種,「天祿通寶」錢現為世上珍品。文物總量及精品數量均佔全區旗縣級博物館第一。
巴林右旗博物館文物基本陳列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遼代皇陵特色展」;第二部分為「史前文化精品展」;第三部分為「民族民俗展」。

巴林奇石館
巴林奇石館史建於一九九五年(由原巴林蒙古部落的王府改建),由全國人大常委員會原副委員長布赫題名 —「巴林奇石館」。
該館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內設三個展廳,正廳是以雞血石、九龍壁、夕陽紅為代表的雞血石精品和雞血石雕藝精品展廳,有展品100餘件。東廳是以雕藝品「十八羅漢」、「神馳」為代表的彩凍石工藝品展品,廳內藏有展品100餘件,西廳是以「鴛鴦戲水」、「水草」、「二渡通天河」為代表的觀賞石,圖案石展廳,藏有展品130餘件。

查巴嘎湖
位於沙巴爾台蘇木烏義很草原上,巴林右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大板鎮26.5公里,距集通鐵路30公里,303國道20公里,距省級公路32.5公里,距克什克騰旗草原104公里,距赤峰市200公里,是我旗巴林石專項旅遊線路的重要景點。

格斯爾廟
格斯爾廟:格斯爾廟位於右旗北25公里處,是蒙古《格斯爾學》里在蒙古地區遺留下來的唯一的一座廟。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76),由巴林右翼旗第八世札薩克多羅郡王巴圖創建。整體建築由格斯爾大殿、格斯爾神像、格斯爾文化中心以及環境綠化等四個部分組成。

薈福寺
薈福寺,蒙古語叫「豪特勞敖坭勒圖蘇模」,位於大板鎮薈福路南段,是巴林右旗13大寺廟僅存之一。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由巴林右冀旗扎薩克多羅郡王烏爾袞與固倫榮憲公主主持興建。因康熙六年固倫淑慧公主建造大板圓會寺(俗稱大板西大廟),因而有大板東大廟之稱謂。清康熙皇帝為成就其「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政治理念,曾四次巡幸大板,並在大板南巴彥漢山中獵得猛虎,供奉於薈福寺,又有「虎廟」之稱。由寺前廣場、前殿、後殿組成。薈福寺現存建築160餘間,一進院前殿、 東西配殿、大雄寶殿(正殿):二進院東西配殿,後大殿「哈日欣杜崗」,後大殿東西耳房。薈福寺喇嘛最多時達500多人。1726 年清雍正帝賜「哈日欣杜尚」蒙漢滿藏四種文字「善覺寺」的金字匾。

康熙行宮
清康熙行宮:位於巴林右旗大板鎮中心地段,據《巴林右旗地方誌》記載:行宮竣工於康熙五十(1711)年,正殿五間,東西耳室各為二間,東西配廂各三間,東西山室各三間,廊柱上雕繪著金龍、花卉、雲水圖案。正殿門額上懸「議政廳殿」棕漆金匾。整個殿室呈四合院體,結構對稱,氣宇軒昂。至今,正殿和東西六間廂房基本完好。行宮佔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整個建築群沿中軸線對稱排列,形成一個封閉形的建築群體。外觀甚為樸素簡潔。原行宮建築為兩進院。第一進院由宮門至「議政廳」,中廳以及東西配房組成,面向南。大殿面闊7間,全長29米,進深11.5米;東西配房各有掖室,面闊3間,全長5米,進深10.5米。第二進院,從議政廳後的抱廈接築迴廊,至正廳耳室。大殿面闊5間,全長21米,進深10.5米;門房面闊各3間,全長10米,進深5米。行宮整個建築群連同「膳房」等建築共70餘間。院內的甬道用花崗岩石板和方磚鋪砌。其餘地方種植有草坪和木本花卉。行宮圍牆兩層:內牆以青磚砌壘;外牆以泥垛掛帽。內牆東西51米,南北91.5米;外牆東西77米,南北104.5米。
行宮前院和山門全部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被拆除。現存後院大殿面闊5間、東西掖室各2間和東西配房各三間。現存佔地面積2650平方米。2006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白塔
遼釋迦佛舍利塔,俗稱遼慶州白塔,位於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駐地東北查干沐淪河的沖積平原上,是遼代鼎盛時期的重要州城──慶州城西北部。是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慶州白塔,是一座造型玲瓏秀美、浮雕精湛細膩、規模宏偉壯觀,為八角七級,通高73.27 米的磚木結構拱閣式塔。始建於「重熙十六年二月(1047年)」,竣工於「重熙十八年七月十五日(1049年)」。為遼興宗耶律宗真之生母「章聖皇太後」特建。塔的外觀整體潔白如玉,挺拔秀美,座置平原,直插藍天,背靠青山,面對白水(查干沐淪)。
塔上門窗、楣拱及磚雕斗拱、拱眼等處,分別裝有圓形、棱形青銅鏡856面。 每層塔檐磚雕斗拱上為木質檐椽,每支椽頭各懸掛生鐵鑄造的風鐸一支,七級塔檐椽頭共有鳳鐸2240支。塔上七層共設假門28個 ,每門兩旁都有天王浮雕一尊,全塔共有天王浮雕56尊,這些天王個個頭戴兜鍪,身披盔甲,手持寶劍或利斧,威風凜凜,雄武生動。塔體浮雕將儒、佛、道及薩滿的宗教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水乳交溶,隱隱透出遼代佛教「星密圓通」的特色。1989年維修塔時從塔剎相輪樘等處發現了按遼代佛教儀軌秘藏的一批遼代聖經、雕版印刷佛經及形制多樣、造型優美、彩繪華麗的內藏雕牌印刷陀羅尼經卷的木質法舍利塔108座。

遼慶陵
慶陵位於內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駐地北約十五公里的瓦林烏拉山地狹谷中,當地人稱「王墳溝」。四周大山環繞,瓦林烏拉(遼代稱慶雲山)如一道屏障呈東西向橫亘,在山的南坡空兀而起的三個山峰,怪石嶙峋,直插雲天。三座皇陵就位於慶雲山南坡,由東向西排列著聖宗永慶陵,興宗永興陵、道宗永福陵組成的陵園建築群。這里草木茂盛,環境幽雅,野獸眾多,是遼代帝皇游獵地。這三座帝後合葬的陵墓,按三座陵墓位置人們又稱為東陵、中陵、西陵,陵園規模宏大。陵寢建造豪華,陵葬器物重多。
1988年1月慶陵被國務院定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升風景區
榮升風景名勝區:位於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緣,總面積9.7萬畝。是一個以欣賞奇峰、怪石、草原、濕地、野生動植物、原始森林為主,以研究和探索遼文化為文化內涵的多功能旅遊區。該景區山體俊秀,頗有靈氣,山谷流水潺潺,柳灌叢沼澤濕地充斥兩岸,山上森林密布,怪石嶙峋,極盡想像能夠幻出許多景觀。如黑熊晾掌、鱷魚石、金龜望月、情侶峰、群駝峰、靈芝崖等,有人曾歸納為十八處景觀,故稱之為「榮升十八景」。這些景觀活靈活現、惟妙惟肖、鬼斧神工、各具神韻、山光水色、移步換形,給遊人留下意味深長的暇想。

賽罕烏拉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是一個以保護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西遼河上游水原涵養林為主的山地綜合性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
該保護區2000年4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被國際鳥類聯盟確定為世界重要鳥區,2001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為組織批准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有烏蘭壩河、二林壩河、 沙艾河、白其河、北吐河、罕山河、阿爾善河、海青河、崗根河等20來條河流,是西拉沐淪河主流查干沐淪河的源頭。
發源於保護區境內的天然礦泉富含鋰、鍶等多種微量元素,當地人稱「六味神泉」,歷來為人們飲用療病,以此礦泉製成的礦泉水馳名全國。
古老的賽罕烏拉是契丹族的故土和發祥地,也是蒙古民族的聖山福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文物古跡燦若星漢,保護區境內至今尚留有遼慶州白塔、遼慶州城、遼慶陵、遼懷州城、遼懷陵、金代邊堡等文化古跡,是人們了解遼代歷史的實物資料。

❷ 巴林右旗中富礦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巴林右旗中富礦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1月1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無一般經營項目:有色金屬礦產品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柳強
成立時間:2012-01-10
注冊資本:6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5042300000906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1130)
公司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大板鎮四區索博力嘎街北(賽罕小區4#樓)

❸ 內蒙古赤峰概況

名稱:赤峰市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地區:中國華北 電話區號:(+86)0476 郵編: 024000 車牌 :蒙D 赤峰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東南與通遼市和遼寧省朝陽市毗鄰,西南與河北承德接壤,西和北部與錫林郭勒盟相連。「赤峰」因城區東北角有一座赭紅色的山峰而得名。赤峰地區戰國時期屬東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赤峰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為直隸州。1946年熱北專署改為昭烏達盟。1956年將原熱省轄部分旗縣並入昭烏達盟劃屬內蒙古自治區。1983年撤銷昭烏達盟,設立赤峰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全市總面積90275平方公里,東西最寬375公里,南北最長457.5公里。轄紅山區、新城區.元寶山區、松山區、橋北新區、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魯科爾沁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漢旗、克什克騰旗、林西縣、寧城縣,5區7旗2縣,有蒙古、漢、回、滿等30個民族,總人口460萬,其中蒙古族人口82萬。 赤峰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現已發現古人類文化遺址6,800多處。有史文明以後,赤峰成為我國北方各少數民族活動的中心,是草原青銅文化和契丹,遼文化的發祥地。「八五」時期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敖漢「興隆窪聚落遺址」,確立了中華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被史學界定名為「華夏第一村」。在翁牛特旗出土的紅山文化標志性器物---玉龍,被史學界定為「中華第一龍」。赤峰資源較為豐富,貴重金屬、有色金屬儲量均居內蒙古自治區前列。草原、沙漠、冰臼、石林、溫泉等自然資源和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等人文資源富集,發展旅遊業條件得天獨厚。赤峰地處東北與華北經濟區的結合部,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陽、大連等幾個中心城市的輻射。 赤峰市徽由赤峰紅山和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發現的碧玉龍組成。整個圖樣呈正圓形。底部為紅山,玉龍置於中央,其構思主題是突出玉龍和紅山。底色以碧綠色為襯,象徵一望無垠的綠色草原,體現赤峰市以農牧業為主的生產特點。遼闊草原一派生機。紅山呈肉紅色、淺肉紅色花崗岩自然狀貌,是赤峰或烏蘭哈達的主要象徵。體現赤峰市各族人民英勇堅強、純厚朴實、不畏強暴、壯志凌雲的英雄氣概。玉龍原型設計為金黃色,位於圖案中心。體現中華民族崇尚龍型的重要特點和赤峰悠久的歷史淵源及古代文明。龍頭上長高揚,姿態飄逸,從綠色大地和紅山腰部躍起,象徵赤峰市各族人民崛起振興,永遠向上的精神。龍型恰好與赤峰市拼音字字頭c吻合。

❹ 巴林右旗風景作文1000字

巴林右旗是個美麗神奇的地方,那裡絕對是原生態旅遊,我們是43年前到那裡插隊的知青,2009年我們知青一行數人回到了巴林右旗白塔子.,那裡風景優美,空氣怡人,路邊的野草鮮花依如40多年前,我們依稀又回到了當初,那裡的一草一木是那麽熟悉,寬闊的草原,牛羊成群,綠草茵茵,成片的野花競相開放,成群的野鴿子,野鳥時而起飛時而落地非常壯觀的景象.那裡的鄉親熱情親切,又見到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我們見到了昔日曾經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久違的鄉親們時,我們欣喜若狂,激動不已,我們手拉手久久不願松開.鄉親們拿出當地最好的美食,最香的美酒招待了我們.我們抓住這寶貴時光,和他們一起照相留念.我們的照片真的很好,照的很自然,我們游過的地方也留下了珍貴的照片.更留下美好的回憶.真想讓時間停留在那個時候.此次之行我們除了感動就是感謝,感謝歷史讓我們有了一段難忘的人生,也了卻了我們40年回歸的願望,雖痛苦,但難忘.

❺ 赤峰巴林右旗大板煤化工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赤峰巴林右旗大板煤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03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煤焦化、煤氣化、煤焦油、甲醇及煤化工產品的系列開發及銷售,煤氣的綜合開發利用等。
法定代表人:刁子臣
成立時間:2007-03-12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5042300000157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1130)
公司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鎮工業集中園區

❻ 巴林右旗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巴林右旗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3月1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水泥製造、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張丹
成立時間:2010-03-19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5042300000639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1153)
公司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鎮工業園區

❼ 巴林左旗和阿魯科爾沁旗哪個的經濟實力強還有未來的發展哪個更有潛力

簡單回答:實事求是!巴林左旗經濟實力強.其未來的發展更有潛力.

❽ 探討四大印石文化產業的發展

閆增鋒

印石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其豐富深厚的文化屬性,在中國石文化中獨樹一幟。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紋、韻、剛、柔、形,表情達意,深受國人的喜愛。在種類繁多的印石品種中,最為人們所熟知和最受篆刻家和印石愛好者喜愛的當屬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這四大中國名石,也稱為四大印石。

1.四大印石產地現狀

1.1壽山石

壽山石是我國傳統的印章石之一,石材分布在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涌現的品種達百數種之多。壽山石以其色彩絢爛的「天姿國色」打動人心。

目前壽山石資源比較匱乏,現有礦洞都已經停產,市場上的產品越來越少,價格也逐年攀升。從2000年到現在,價格增長了近4倍,從業人員幾十萬,並有十幾人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具有資格證書的雕刻師數以千計,在各大拍賣活動中也屢有壽山石作品拍得不菲的價格。

1.2青田石

青田石產於浙江省青田縣。色彩豐富,花紋奇特。以葉蠟石為主,顯蠟狀,油脂、玻璃光澤,有不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的,質地堅密細致,是中國篆刻用石最早的石種。據專家統計,青田石共分為10大類108種,以「封門」為上品,微透明而淡青略帶黃者稱封門青,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廣為篆刻家所青睞。目前,青田縣已建有中國石雕城和石雕工藝品市場等兩大上規模、上檔次的專業性石雕市場。這兩大市場堅持「以石會友、以人為本」的石文化經營理念,吸引了四方賓客光臨惠顧,並逐漸成為全國較大的石雕集散地和中國石文化的觀賞重地。

2009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鑒

中寶協印石專業委員會是在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領導下的分支機構,旨在弘揚和推動中國印石文化產業的發展,目前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建議中寶協印石專業委員會很好地借鑒中寶協玉石分會的經驗,充分利用北京·中國國際珠寶展和上海國際珠寶首飾展覽會等平台,組織類似「中國印石精品鑒賞會」和「中國印石作品『神藝獎』」等展評活動。打造一個印石展評與宣傳推廣的品牌。首個專業的印石作品評比活動,可以「弘揚印石文化、品鑒高雅藝術」為主題,採用「協會引導、企業支持、專業評審、公眾參與」原則,匯聚國內一流的印石雕刻作品,通過評比,推陳出新,挖掘出優秀的篆刻人才和印石精品佳作,大力宣傳和推廣「中國印石」文化的獨特魅力。將「神藝獎」努力打造成印石產業最具影響力的高端獎項,把更多更好的印石作品展現給廣大印石愛好者和收藏家。

3.4全方位促進印石文化的傳播

印石文化不僅是一種精神財富,還是物質財富。中國是一個石文化的大國,和玉文化一樣,印石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推廣印石文化,是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印石文化的淵源,欣賞其獨特的魅力。中國人一向注重自己的名字,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一方自己的印章,從中了解和接近印石文化藝術,那將是對印石文化一種巨大的推動。這需要當地政府、行業協會、文化傳播機構及業內外媒體的共同努力。同時,在全國知名的博物館如首都博物館中,增設專門的印石館,這既是對外展示印石文化的窗口,也是一個提供科普知識,提升印石文化傳播渠道的重要手段。

弘揚中華印石文化,是一項傳承中華文明,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相信,在當地政府、行業協會、印石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四大印石文化產業一定能開創出一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