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北省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資有限公司的戰略規劃
實施「兩圈一帶」戰略
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決策,組建湖北省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資公司(以下簡稱鄂西圈投資公司)是統籌區域發展的重要舉措。公司成立以來,以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總體規劃和相關專業規劃為依據,以旅遊產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以生態經濟、循環經濟、文化產業為重點,以投資、融資、資本營運為基本業務,推動基礎性、帶動性、示範性、可經營性的重大項目建設,促進鄂西地區加快發展。
一、基本思路
「十二五」時期,公司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實現由起步期向快速發展階段的轉變,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整合資源,由景點開發向景區開發轉變,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培育品牌,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目的地,培育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品牌;資本運作,培育優質資產,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本營運水平;拓展空間,積極向文化產業、循環經濟等領域延伸,向「兩圈互動」及更廣空間推進。努力成為功能完備的投融資平台,為促進鄂西地區加快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逐步發展成為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較強的大型企業集團。
二、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全面實現「雙五百億、雙上市」的目標,即,五年累計項目投資總額達到五百億(其中公司投資達到百億),5年累計融資規模過五百億;培育一家上市公司,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努力發展成為平台功能完備、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較強的大型企業集團,為支撐鄂西圈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
經過5年的發展,到2015年末,資產總額達到200億元,主營業務實現利潤2億元,主營業務凈資產收益率達到旅遊企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經過5年的奮斗,努力實現「7個十」發展目標:
(一)建成十個旅遊目的地。加強旅遊精品線路建設,努力建成十個各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即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目的地、武當山問道養生旅遊目的地、大九湖高山濕地旅遊目的地、恩施土苗風情旅遊目的地、清江畫廊旅遊目的地、洪湖親水旅遊目的地、漳河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古隆中三國文化旅遊目的地、九宮山度假旅遊目的地、九峰都市公園旅遊目的地。
(二)打造十個高等級景區。發揮省級投融資平台的作用,多渠道支持景區開發提檔升級,努力將武當山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神農架自然生態旅遊區、屈原故里-高峽平湖旅遊區、恩施大峽谷旅遊區、清江畫廊旅遊區、柴埠溪大峽谷旅遊區、九宮山風景名勝區、洪湖濕地生態旅遊區、古隆中風景名勝區培育成國家5A級景區,將大洪山、騰龍洞、漳河等景區打造成國家4A級景區。
(三)策劃十條精品旅遊線路。重視旅遊景區的整合營銷策劃工作,打造十條獨具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建設「湖北旅遊在線」電子商務平台,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塑造鄂西旅遊品牌。策劃並著力打造三峽大壩(屈原祠、九畹溪)-長江三峽旅遊、襄陽當陽三國文化旅遊、武當山道家文化旅遊、清江畫廊巴土文化旅遊、神農架探險旅遊、大洪山佛教文化旅遊、荊州荊門荊楚風情旅遊等十條精品旅遊線路。
(四)建設十個旅遊風情小鎮。完善旅遊綜合配套功能,加強旅遊名鎮建設,努力形成比較成熟的旅遊小鎮開發模式,建設十個特色鮮明、品質超群的旅遊風情小鎮,包括九宮山雲中湖高山度假小鎮、九宮山船埠小鎮、柴埠溪松林坪小鎮、恩施大峽谷沐撫小鎮、九畹溪漂流小鎮、洪湖岸邊金灣小鎮、荊門漳河濱水小鎮、大洪山長嶺小鎮、房縣溫泉小鎮、堯治河等。
(五)建設十個旅遊文化園區。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旅遊品質,構建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的載體,建設十個旅遊文化園區,包括武當道教文化園區、大洪山佛教文化園區、武落鍾離山巴土文化園區、東湖九歌楚文化園區、鍾祥明皇陵文化園區、襄陽古隆中三國文化園區、屈家嶺文化園區、炎帝神農文化園區、恩施土苗文化園區等。
(六)培育十個龍頭企業。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增強旅遊產業的發展活力,在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酒店、旅遊交通、旅遊地產等板塊培育十個行業龍頭企業。
(七)引進十個戰略合作夥伴。深化戰略合作,招大商、引大資,力爭引進十個戰略合作夥伴。
三、戰略重點
(一)打造核心景區。發揮龍頭引領作用,積極推進十大核心景區建設。以高標准策劃規劃、完善綜合服務功能、優化旅遊資源配置、強化整體營銷推介為重點,推動景區開發提檔升級。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將長江三峽旅遊區、恩施土苗風情旅遊區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以古隆中、清江畫廊、九宮山、大洪山、洪湖景區為重點,培育3-5個國內知名的旅遊目的地。
(二)推動資源整合。發揮國有體制、政府背景、省級平台的優勢,繼續大規模掌控景區、土地、股權、人才等優質資源,為公司發展和鄂西圈建設提供支撐。加快實現由景點開發向景區開發的轉變,跨區域整合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長江三峽、清江畫廊、大洪山區域等旅遊資源整合開發為切入點,努力提升旅遊資源開發水平。
(三)優化產業發展。夯實旅遊產業發展基礎,積極進入文化及相關產業,大力提升旅遊產業發展品質;積極介入經營性好、帶動性強的項目,優化產業發展格局。探索「旅遊+地產」的發展模式,以「整體規劃設計、旅遊項目帶動、綜合環境改善、旅遊地產開發」為基本模式,推進旅遊項目開發。把握鄂西地區城鎮化發展趨勢,以城鎮規劃為依據,以旅遊小鎮為基本形式,以土地一級開發為抓手,探索「旅遊項目帶動、土地一級開發、旅遊地產和基礎設施配套、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開發模式,推動鄂西地區城鎮化進程,實現公司發展壯大。「十二五」時期,以洪湖濕地生態旅遊城、宜昌平湖半島、三峽游輪中心、九宮山、清江畫廊、大峽谷、恩施旅遊港等項目為重點,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力爭取得實效。
(四)實施戰略重組。立足現有基礎,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動所屬單位的改革、改制和戰略重組;從培育旅遊產業綜合優勢的要求出發,著力打造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酒店、旅遊地產、旅遊交通五大產業板塊;按照擇優扶強的原則,支持各產業板塊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各自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並逐步發展成為產業板塊的經營中心。
(五)推動資本營運。全面實現「培育一家上市公司、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標,建立與資本市場對接的通道,構建鄂西圈投公司資本運作平台。依託優勢企業,推動資源整合和資產流動重組,大力培育優質資產,並逐步將優質資產包裝進入資本運作平台,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流動性,建立退出機制,努力在價值形態實現資本放大,使資本營運成為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六)大力招商引資。圍繞核心業務和戰略方向,提升戰略合作層次,增強公司在旅遊產業和投融資領域的綜合優勢。把招商引資作為「十二五」時期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龍頭企業、戰略資本和頂尖團隊的招商引資工作,實現引進十大戰略合作夥伴的目標。
(七)創新機制體制。著眼於培育體制機制新優勢,以完善的科學決策機制、高效的執行機制、成本控制機制、有效激勵機制、風險防範機制為重點,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基本經營制度。探索建立統分結合的集團化管理模式。不斷創新集團化管理模式,建立基於治理與管理相統一的集團運作體系,在保證所屬企業自主經營的基礎上,加強宏觀協調,實現公司整體上的協調發展;構建「一核、三級、四塊」的格局,以公司總部為核心,履行投資、融資、資本運作三大基本職能,是公司的投資中心;以酒店板塊、景區板塊、旅行社板塊、旅遊地產板塊等業務板塊構建3-5個經營中心;所屬各類市場主體為成本中心。各片區事業協調部向事業部演進,逐步形成武漢事業部、鄂西南事業部、鄂西北事業部、省外事業部。
② 如何加強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我國的旅遊業正在慢慢轉型,文化與旅遊結合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現階段實現旅遊產業利益最大化和不斷發展,關鍵在於開發利用各種文化資源,滿足人們對旅遊產品和服務中的文化價值需求,從而提升產業價值,獲得可持續發展。
但我國文化旅遊業發展目前面臨著一個主要難題:即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如何挖掘文旅資源?
我國是旅遊古國,旅遊文化是一筆珍貴的文化財富,包括國家的整體與區域地理環境、歷史變革、風俗人情、遺址、審美觀念、經濟社會發展等。
在中國大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相對獨特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民族性格、道德風尚、審美趨向、情感模式、風俗習慣等。挖掘這些文化內涵、發揮其獨特優勢,顯得非常緊迫。
明確旅遊文化的重要地位,樹立先進的發展理念,需要充分發揮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優勢,創造整體性的文化氛圍。
整合旅遊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體驗、理解、領悟中國文化的獨特內涵與魅力;進而形成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局面。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遊文化精品。從歷史文化中提煉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人們喜聞樂見的元素,將其融入到旅遊產業之中;結合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鮮明的旅遊文化景觀,豐建設旅遊文化街區、文化創意旅遊園區、旅遊文化綜合體。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國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與城鎮化建設的持續加快,必將會引起旺盛的旅遊休閑需求!
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發揮要素優勢,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中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區域產業競爭力必將會大力提升。
以上內容摘自《搜狐公眾平台》
③ 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哪家企業比較好
文旅融合發展可以通過「文化旅遊化」和「旅遊文化化」兩大架構來實現,北京綠維文旅作為全國知名的旅遊規劃、城鄉規劃「雙甲級」綜合規劃設計院,深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和文旅融合落地項目開發建設十餘年,提出了文化旅遊化的「八化」方法,即通過文化業態化、文化產品化、文化主題化、文化品牌化、文化體驗化、文化游樂化、文化互動化和文化情景化落實文化向旅遊業態與產品的轉化。通過「五法」實現旅遊文化化,即在旅遊開發與運營中,借力文化特色塑魂、文化品牌賦能、文化展演活游、藝術工藝創品、IP整合價值等方法,實現旅遊中文化的創新應用。全國知名的旅遊規劃、城鄉規劃「雙甲級」綜合規劃設計院--綠維文旅,以「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為理念,專注於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和文旅融合落地項目開發建設服務十餘年,率先推出了《文旅融合專項規劃編制導則1.0》,指導行業開展文旅融合規劃編制工作的規范,並將於新書《文旅融合的創新探索與規劃方法》中發布。此外,綠維文旅提出文化引導的區域綜合開發模式、旅遊項目文化找魂三部曲,並在大遺址旅遊、宗教旅遊、工業旅遊、文物旅遊、文旅主題園區、文旅小鎮、景區型博物館開發運營等方面形成了創新規劃方法和打造模式,出版了《文旅融合專刊》,可為市/縣政府及文旅管理部門提供《文旅融合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並為遺址遺跡、文化遺產、影視演藝、文創體驗、工業旅遊、紅色旅遊、民族民俗、地域文化、歷史傳統文化、宗教、博物館、文旅城鎮園區等各類文旅融合項目提供創意策劃、建設規劃與落地設計。至今,已完成各類文旅項目規劃設計數百個,其中大運河文化旅遊帶、淹城春秋樂園、「古堰畫鄉」鄉愁藝術小鎮、寶峰禪韻小鎮、丹泉洞天酒文化旅遊區、水滸文旅小鎮、邯鄲成語小鎮、插花藝術博物館、大明宮遺址、洛陽隋唐遺址等,都已經成為業界經典和示範。』
④ 如何加強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我國的旅遊業正在慢慢轉型,文化與旅遊結合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現階段實現旅遊產業利益最大化和不斷發展,關鍵在於開發利用各種文化資源,滿足人們對旅遊產品和服務中的文化價值需求,從而提升產業價值,獲得可持續發展。
但我國文化旅遊業發展目前面臨著一個主要難題:即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如何挖掘文旅資源?
我國是旅遊古國,旅遊文化是一筆珍貴的文化財富,包括國家的整體與區域地理環境、歷史變革、風俗人情、遺址、審美觀念、經濟社會發展等。
在中國大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相對獨特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民族性格、道德風尚、審美趨向、情感模式、風俗習慣等。挖掘這些文化內涵、發揮其獨特優勢,顯得非常緊迫。
明確旅遊文化的重要地位,樹立先進的發展理念,需要充分發揮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優勢,創造整體性的文化氛圍。
整合旅遊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體驗、理解、領悟中國文化的獨特內涵與魅力;進而形成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局面。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遊文化精品。從歷史文化中提煉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人們喜聞樂見的元素,將其融入到旅遊產業之中;結合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鮮明的旅遊文化景觀,豐建設旅遊文化街區、文化創意旅遊園區、旅遊文化綜合體。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國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與城鎮化建設的持續加快,必將會引起旺盛的旅遊休閑需求!
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發揮要素優勢,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中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區域產業競爭力必將會大力提升。
⑤ 如何實現文化與城市建設,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宏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在城市區域的總和。中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微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學藝術、廣播電視以及各種社會性、群眾性的娛樂性活動的總和。
我院認為,城市文化建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培育具有現代素質的市民。這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關鍵。市民是城市的主體,是城市社會文明的創造者和體現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載體。城市市民的素質如何,直接決定著一個城市的形象。沒有現代素質的市民,現代化城市由誰來規劃?由誰來建設?由誰來鞏固和發展?一個充滿小農意識和市井習氣、封閉保守的城市,是無法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廣大市民只有不斷增強城市意識、開放意識、法制意識和現代生活環境意識,促進一個城市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精神風貌,有濃郁的崇文意識、有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城
市才能現代化。
二是建築具有個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觀形象,它包括城市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時尚的外觀形象。諸如,城市的空間布局,建築的造型、風格、色彩以及道路、廣場、公園、雕塑、路燈、欄桿,甚至路牌、廣告等等,都不能凌亂無章、殘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講究城市的整體和諧和審美情趣,有文化個性和藝術感。形象文化就像一個人的臉,是城市文化的物質載體。像巴黎、倫敦、莫斯科、法蘭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獨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標志性的文化、體育設施必不可少,往往一兩個標志性文化設施就能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個著名的海上歌劇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三是充分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個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現,是一個城市文化個性的生動體現,也是一個城市(特別是中國城市)成為文化名城的一種最獨特的文化優勢。像世界文化名城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是歐洲文藝復興中心,曾經產生過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個完全靠歷史文化資源而名揚世界的城市。又如比薩、威尼斯也是如此。在國內,像曲阜,也是完全靠歷史文化資源而蜚聲國內外的。
四是形成若干個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或藝術團體。教育是文化的基礎,科技是文化的精華,藝術團體是文化的結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將這三者作為衡量一個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關鍵性指標。特別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些由移民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國家,更加重視教育和科技。像美國的波士頓,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這三者。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培養了不少總統,還有數不清的專家學者,其中不少人獲得諾貝爾獎。波士頓的交響樂團、芭蕾舞團不僅在美國,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五是有繁榮發達的文化產業。所謂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化娛樂產業、影視及音像製品業、新聞出版業、文化旅遊業以及一些與文化相關的美食、美容、時裝、休閑、美術品產業等等。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既可以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也可以極大地提高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國文化名城洛杉磯,靠「迪斯尼樂園」和「好萊塢城」,形成了驚人的影視及音像製品業和文化旅遊業。現在,法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許多城市,都將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也已將文化產業列入國民經濟優先發展的重點。
六是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所謂群眾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間自娛自樂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等,也指一些節慶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內容,特別是節慶文化活動,對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養成群眾的文化意識,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⑥ 如何實現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專署,是推動兩個產業轉型升級屬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進一步強化融合即是發展的理念。一方面,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和文化傳統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融入到旅遊產品和服務當中,讓遊客在不斷體驗、感受和認知不同文化的過程中傳播文化,有利於推動旅遊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價值的實現,擴大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實現旅遊產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只有將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發展的全過程,實現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的統一,才能使旅遊產業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