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我國出境旅遊未來發展分析

我國出境旅遊未來發展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3-14 15:57:26

A. 對中國旅遊業發現前景的認識

中國旅遊業發展前景可觀,個個都極度重視,這是政府的宏偉目標。

B. 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分析我國出境游規模增長的原因並從企業角度說明擴大入

出境游規模,反映了社會消費水平
根本原因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
前提專和基礎因素屬是,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人們的總體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還有其他原因,人們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觀念發生變化,從消費類型看,消費結構不斷豐富,從生存、發展型消費向享受型層次提高。

從企業角度說明,要擴大入境游規模
國內相關企業與旅遊行業,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大力發展旅遊業。
國內相關企業要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不斷自主創新,加強管理,提供高品質國內旅遊產品與線路,滿足國外旅遊市場的需求,提升競爭力。
必須打造國內旅遊產品品牌,誠信經營,提升國內旅遊的信譽與形象。

C. 簡述我國近十年來公民出境旅遊概況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出境旅遊業繼續高速發展,中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客源國和世界旅遊最為活躍、發展速度最快的市場。本文通過對大量數據的統計和梳理,對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其特點作了較為深入地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
中國出境游市場現狀分析

1.出境游市場需求旺盛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出境旅遊市場呈現出旺盛的需求。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數據,2001年,中國公民出境總人數為1212.31萬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數為694.54萬人次。2004年,中國公民出境的總人數上升到2885萬人次,其中,因私出境的人數為2298萬人次,分別比2001年增長了137.98%和230.87%。2001年,因私出境的人數占出境總人數的比重為57.29%,2004年,這一比重上升為79.65%,增長了22.36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目前及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的出境旅遊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和發展潛力。

出境游的發展勢頭迅猛近年來,中國的出境旅遊市場發展迅速。2001-2004年,國內旅遊、出境旅遊和入境旅遊三大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0.8%、29.3%和7.3%。其中,2003年受非典的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和入境旅遊市場均出現了負增長,只有出境旅遊市場仍保持了21.80%的增長率。由此可見,出境旅遊市場的增長率遠遠超過了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成為增長勢頭最猛的旅遊市場。

我國的出境旅遊客源主要來自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和東部地區。2004年,來自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蘇省等5個省市的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占當年全國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總人數的72.16%。其中,北京市是我國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地,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佔全國當年出境旅遊總人數的29.93%,其次是廣東省,佔21.9%。位居第三、四、五位的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蘇省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分別佔11.70%、4.31%和4.25%。

另外,隨著我國西部地區開發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刺激了當地居民出境旅遊的動機,從而導致我國西部地區的出境旅遊客源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2 .亞太地區為主要的旅遊目的地

按出境的首站目的地統計,2005年上半年我國公民赴亞洲旅行的人數為1310.4萬人次,赴美洲旅行的人數為36.27萬人次,赴歐洲旅行的人數為82.04萬人次,赴大洋洲旅行的人次為21.55萬人次。從接待的人數上看,亞洲顯然是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佔全部出境人數的90.4%。

另外,在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前10個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中,有8個是亞洲的國家和地區。這些情況均反映出我國公民出境旅行主要以周邊國家和地區為主。

從增長率的角度分析,距離我國較遠的大洋洲和美洲成為我國公民出訪人數增長最快的地區,而歐洲和亞洲的增長速度較低。一方面,作為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亞洲接待我國出境旅遊者的基數巨大,導致其增長率相對較低。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餘暇時間的延長,更多的旅遊者能夠進行遠程的洲際旅行,從而使美洲、大洋洲等距離我國較遠的地區成為更多旅遊者出遊的首選目的地。

購物消費是境外的主要消費項目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前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澳大利亞等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的主要旅遊目的地國家進行了消費項目的抽樣統計和分析。本次抽樣統計的樣本數為128人。從中發現,我國的出境旅遊者在境外的人均消費為8879元人民幣(不包括飛機票、酒店和參加旅遊團所包含的其他費用)。其中購物消費佔71.2%,娛樂消費佔12.9%,參觀游覽佔11.6%,餐飲消費佔1.2%,其它消費佔3.1%。在支付方式上,使用現金消費的遊客佔76%,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信用卡消費的遊客佔24%。

通過對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旅遊者的境外自主消費中,購物是最重要的消費項目。這種現象既顯示出我國出境旅遊者的強大購買力,也反映出當地導遊人員對我國出境旅遊者的自主消費具有較大的誘導作用。

另外,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出境旅遊者往往需要購買禮品或紀念品以饋贈其家庭成員或親朋好友,亦是其購物消費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3.團體旅遊為主要出遊方式

我們在對前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澳大利亞的128位旅遊者進行的問卷抽樣調查中發現,在出境旅遊者中,選擇團體旅遊方式出遊的人佔59.4%,選擇自助游方式的人佔26.6%。這表明目前大多數旅遊者在出境旅遊時選擇團體旅遊的方式,即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旅遊團到境外進行旅遊活動。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旅行社主要經營團體出境旅遊產品,而自助游產品相對較少。另外,我國的多數出境旅遊者對境外情況不熟悉,旅行經驗少、外語水平低等也是導致我國出境旅遊以團體旅遊為主要出遊方式的重要因素。

然而,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以及人們旅行經驗的豐富和外語水平的提高,將會有更多的旅遊者通過互聯網選擇境外旅行社的全套旅遊服務或直接預訂境外單項旅遊服務。

出境旅行社業的業態分析

1.出國組團社的數量有較大增長

近年來,我國的出國組團社數量有較大的增長。2002年,全國共有528家出國組團社。2005年,國家旅遊局再次對出國游組團社進行了調整,取消了5家組團社資格,並批准新增143家,出國組團社的總數達到672家,比調整前增長了25.84%。

截至2005年8月,出國組團社已佔全國國際旅行社總數的43.75%,佔全國旅行社總數的4.37%。出國組團社數量的較大增長,既反映了我國出境旅遊市場對更多從事出國旅遊業務的旅行社的迫切需求,也說明了我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隊伍在不斷壯大。

2.批發零售體系正在形成

我國的旅行社行業採取水平式分工體系,按照業務范圍劃分為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而沒有像歐美國家的旅行社那樣,採用垂直式分工體系,將旅行社劃分為旅遊批發商和旅遊零售商。然而,由於各地的旅行社業發展水平和旅遊市場的發育程度不一,導致我國許多地方存在著旅行社經營地域的局限性和客源分散性之間的矛盾。由於單體旅行社獨立完成銷售、組團、操作全部業務程序的運營成本很高,而我國出境旅遊的業務資源(如航線、簽證、信息等)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口岸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些口岸城市的旅行社憑借其得天獨厚的業務資源以及境外暢通的接待服務體系,以有競爭力的出境旅遊產品批發價向客源地旅行社進行推廣,形成客流數量的規模效應,成為全國性或區域性的批發商。

與此同時,內地許多擁有出境旅遊經營權的組團社實際上已成為這些批發商的代理商或零售商。從利潤和成本兩項指標來評價,對許多出境旅遊線路產品,內地旅行社獨立操作出境旅遊團所獲得的實際收益還低於作為代理商所獲得的收益。因此,受旅遊市場內在經濟規律的影響,我國的出境旅行社行業已經自發地形成了批發零售營銷體系,出現了一批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專業批發商。但是,這種批發零售體系仍處在初級階段,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

3.市場營銷方式趨向差異化

我國的旅行社在進行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時,一直沿用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的傳統營銷方式,即由單體旅行社獨立開展和完成全部的市場營銷任務。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和高素質的作業人員,導致旅行社的營銷效果差強人意,規模化運用的程度較低。隨著我國出境市場的擴大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旅行社開始重新審視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方法問題。

近來,我國的一些出國組團社開始嘗試在線營銷與傳統營銷相結合,根據我出境旅遊市場中存在著因私出境旅遊市場和公務出境旅行市場的現實,根據自身的特點,採取直接營銷、企業對企業(B-to-B)在線營銷、人脈關系營銷等營銷方式,使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方式朝著差異化方向轉變。

目前,在因私出境旅遊市場上,大型旅行社多採取直營為主,充分利用企業品牌的營銷策略,專業批發上則利用產品的品牌,通過擁有地方性企業品牌和人脈關系的代理商進行營銷。在公務旅行市場上,旅行社主要採取人脈關系營銷方法。

出境游市場的發展趨勢

1.出遊人數繼續增長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出境旅遊人數將繼續增長。通過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和出境旅遊人數增長相關關系的分析預測,在今後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保持10-15%的年增長率。200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突破3200萬人次,2010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突破5600萬人次。據世界旅遊組織(WTO)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出境旅遊將超過1億人次,成為世界第四大出境旅遊客源國。

2.周邊國家(地區)為主要目的地

自從中國公民出境游市場以來,中近程的出境游產品一直是我國出國組團社經營的主要產品。在今後的一個時期內,我國旅遊者受支付能力、餘暇時間、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仍將選擇中近程的周邊國家和地區作為出遊的主要目的地。

3.遠程目的地最受歡迎

近年來,前往美洲、大洋洲等遠程目的地國家的中國旅遊者的增長率高於中近程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另外,前往歐洲的旅遊者人數佔全部遠程旅遊者人數的59%。這些情況說明,遠程目的地已經越來越受到我國出境旅遊者的青睞。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出境旅遊者的支付能力的提高,人們餘暇時間的延長和對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國家了解的加深,遠程目的地將會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4.分銷渠道競爭將逐步代替產品競爭

出國組團社之間的競爭將從目前的產品競爭逐步向分銷渠道競爭過渡。由於多數出境旅遊者尚不成熟,對旅行社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在未來的一個時期內,旅行社仍將是出境旅遊的主要運營渠道。但是,隨著我國出境旅遊市場的日漸成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企業對企業(B-to-B)、企業對顧客(B-to-C)、在線營銷等新的出境旅遊產品的分銷渠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並將逐步形成對傳統的以旅行社為主的出境旅遊產品分銷渠道的威脅和挑戰,並將對中國出境旅遊的分銷渠道形式產生深遠影響。

D.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2019年旅遊總收入初步估計7萬億元,2020年有望再攀高峰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8年我國旅遊業總規模實現穩步增長,旅遊產業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遊總收入為1.57萬億元,2018年國內旅遊總收入為5.97萬億元。截止2020年1月2日,2019年全年旅遊收入情況暫未公布,但結合2019年前三季度旅遊人數增長情況及2010-2018年旅遊收入18.17%的復合增長率,通過模型初步估計,2019年旅遊收入有望達7萬億元;2020年旅遊收入預計將達到7.84萬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E. 旅遊行業的未來走向和發展前景怎麼樣

一)在總體發展趨抄勢上,雖然近年來遭受到世界經濟不振和國際恐怖事件等種種打擊,但旅遊業發展的市場基礎依然堅實,總體發展速度仍高於全球經濟總體增長速度。(二)在區域發展情況比較上,歐美的份額在下降,東亞太地區的份額在增長,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最為迅猛,被國際旅遊界普遍認為是「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旅遊目的地」。(三)在發展模式上,更加註重可持續發展。(四)在旅遊產品開發和經營上,更加註重多元化、特色化和硬軟體的配套發展,以適應不同人群的不同旅遊需求和總體上不斷提高的旅遊需求。 (五)在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上,旅遊者更加關注安全和健康保障。 (六)在旅遊促銷上,投入越來越大,手段越來越新,都以能有效吸引客人前來旅遊為現實目標。(七)在旅遊服務上,更加註重規范化、個性化和情感化。(八)在應對國際競爭上,更加註重加強區域內的合作。

謝謝

F. 未來10年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走的是粗放經營的路子,靠的是外延廣度開發。今後,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和投資重點應由設施建設轉向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以及促進旅遊結構的優化布局。應遵循立足東部,深入挖潛,逐步開發中西部的方針。具體建議是:
1、進行全國旅遊資源普查,制定綜合開發規劃。對全國旅遊資源的種類、數量、質量、自然環境、社會條件等方面進行普查,分析和綜合評價、分等、分級,為合理地開發提供准確可靠的依據。在此基礎上,旅遊業各部門和專家結合,制定國家和地區旅遊資源開發長期戰略規劃。同時,制止在風景區進行無計劃破壞性建設。
2、積極引導國內旅遊。安排和解決好國內旅遊與國際旅遊爭奪旅遊熱點地區和旅遊旺季的矛盾,以合理地開發各種類型旅遊資源。
3、加快區域旅遊開發,變長線 旅遊為長線與區域旅遊相結合的旅遊經營模式,盡快形成全國通暢的旅遊網路,以帶動區域經濟(尤其是有旅遊資源的落後地區)發展。
4、東部地區旅遊資源向深度開發,旅遊業向內涵效益型轉變,推出以觀光旅遊為基礎,具有娛樂性、參與性兼地方特色的專項旅遊和節日旅遊項目,提高遊客的回遊率,延長停留時間,增加購物比重,擴大旅遊收入。西部旅遊資源開發,要與交通和經濟開發同步,當前急需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建立或擴大航空口岸,推進旅遊資源開發的進程。
5、旅遊資源開發的根本條件在於人才的培養。因此,促進旅遊教育,重視旅遊高等教育,培訓多層次的旅遊人才,是提高我國旅遊資源開發和研究水平的重要保證。
6、建立旅遊資源開發基金,對旅遊資源加以保護,增強旅遊自身發展能力,不斷增加旅遊投入,擴大旅遊業的規模。
7、積極開展宗教旅遊。該項旅遊具有穩定的客源和大量宗教捐款。只要我們在政策、宣傳上給予照顧,發展前景樂觀。

G.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