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景區安全管理有哪些策略
安全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危害的隱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
近些年來,旅遊景區安全事故不斷頻發,給廣大遊客帶來較為嚴重的生命財產危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景區安全事故頻發?旅遊景區管理部門該如何對安全事故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應對呢?本文將對這兩個問題進行探討。
影響景區的安全因素分析
1.安全意識薄弱
主要是指景區管理者與遊客的安全意識薄弱。前者主要表現在管理人員工作疏忽、思想麻痹大意,抱著僥幸心理,在節假日安保人員短缺,臨時抽調無任何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充數,對安全隱患重視不夠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後者主要包括遊客出遊前的准備意識與旅遊過程中的安全意識。然而許多遊客在出行前為自我保護的准備和自救、求救的安排一無所知,就開展探險旅遊等高危險旅遊活動;而在旅遊活動過程中過於興奮,高估自身應對能力,不遵照景區規定及相關管理人員的指揮,開展具有挑戰性且高危的旅遊活動而出現的旅遊安全事件。
2.交通游線設計與旅遊活動組織不合理
從許多景區安全事故中可看出,交通游線與旅遊活動組織不合理的破壞性非常大。由於旅遊線路設計不合理和疏導管理不暢通,容易導致局部旅遊節點過於擁擠,遊客相互踐踏,非常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如2004年北京密雲事故與活動組織、游覽線路設計密切關系,導致慘案發生。
3.景區設備設施不足
我國許多景區的設備設施較為滯後,主要表現在設備設施不足與維護不及時。具體而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景區游覽設施設備老化、配套不齊全、產品質量不合格;設施設備設計不合理,缺乏設施功能性、實用性考慮;景區游步道、護欄等不安全的設備設施。例如,旅遊景區餐飲衛生設施不達標,容易造成遊客疾病或食物中毒;景區缺乏衛生醫療設施等;開發探險旅遊產品,但相關配套安保設施卻未能跟上。
4.社會治安問題
旅遊經濟活動開展滋生了景區當地的刑事和社會治安問題,最為典型的是違法犯罪,其給遊客帶來創傷的嚴重性和影響的廣泛性,成為旅遊景區安全中最引人注目的表現之一。旅遊景區的違法犯罪可分為三類:一是侵犯公私財產類違法犯罪,這類犯罪數量較多,作案范圍廣,包括盜竊、欺騙、搶劫、敲詐勒索等;二是危害遊客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類違法犯罪;三是與性犯罪和毒品、賭博、淫穢有關的違法犯罪。
5.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
主要表現在旅遊景區管理者與政府主管部門兩方面。景區管理者對安全管理的認識不足、安全管理專業人才較少、管理水平較低,導致預警體系、應對方案等管理機制不健全;而政府對景區安全管理不夠重視,監管力度較小,尤其是不少私營景區,權責不明晰。
6.突發自然災害
日益加劇的全球氣候變化直接引發了冰雪、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對景區安全管理帶來嚴重的威脅,而當前許多景區對這些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非常薄弱。近年來的印尼海嘯、汶川地震等無不對當地旅遊景區帶來了災難性的毀滅。
景區安全管理策略探討
1.增強旅遊安全意識
首先,提高旅遊景區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尤其是領導幹部與管理者,讓其充分認識到旅遊安全對於旅遊業的重要性;其次,通過旅行社、景區網站、景區工作人員等方面的積極宣傳來提高遊客的安全防範意識。第三,鼓勵遊客在出行前應有充分的自我保護的准備和自救、求救的安排,即遊客的體質和適應力是否適合旅遊景區的各種旅遊活動,增強遊客的景區旅遊安全意識。
2.建立健全景區安全管理機制
一方面,景區安全管理應以政府為核心,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堅持安全發展理念,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政府應從政策法規上制定景區的安全管理機制,從法律上規定其責任與義務,邀請專家評估旅遊景區安全,預測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使損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景區管理部門與旅遊從業人員應建立景區安全保障機制,要將景區安全責任到人,積極組織景區管理人員參與相關的培訓,加強景區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3.加強政府部門協作
旅遊安全管理部門涉及多個政府職能機構,如旅遊、工商、交通、林業、環保、安監、水利等諸多部門。景區管理者要主動與這些相關部門加強聯系,簽訂景區安全事故救援協議。當景區安全事件發生時,各部門可以及時提供救助,將景區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4.強化旅遊安全保護設施建設與管理
首先,科學設計與合理組織景區游線,並在景區游線地圖上明確標明哪些地段可能存在哪些具體的安全隱患,讓遊客提早針對性做好防範措施,例如在雨雪天氣中某些山地景區的部分游線無法正常運營,就應提早告知遊客,並適當向遊客退費。其次,加強旅遊景區安全保護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景區內放置的警示牌上應加註英文、日文、韓文等多種語言進行安全提示以提醒自助游的外國遊客,並加註景區緊急電話。第三,嚴格監控景區遊客數量,當景區旅遊接待設施已經到達閾值,就必須停止接待遊客,並根據情況及時啟動安全事故初步預案。
5.加強景區安全管理預警系統建設
景區安全預警系統建設具有如下幾個主要手段:
第一,利用多種媒介方式及時發布景區安全信息,例如在景區網站、景區內部重要服務節點發布安全提示、出行准備、避免方式與自救方法,及時向旅行團隊的負責人電話或簡訊告知安全提示。
第二,在景區網站、景區門票、景區宣傳單上進行危險標注,做出行為規范提醒。第三,通過景區吉祥物的形式在現場發放安全文本材料,建立安全檔案,要求人員對安全問題高度重視、突出重點。第四,在景區安全隱患處設立警告牌,並隨時檢查警告牌的情況,做到及時醒目地提醒遊客。
6.建立景區安全應急救援體系
第一,對景區內高風險區域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要科學制定科學合理的事故應急預案及疏散避難對策。
第二,在這些區域應提供簡單有效的救生防護設施,並定期組織旅遊管理安保人員進行救援演習,熟悉救援程序,掌握相關技術規范及技能要領,以便在事故發生時能為遊客提供及時有效的救助。
第三,定期舉行必要的景區安全知識與救援技能培訓,要增強旅遊者和旅遊從業人員雙方面的安全意識,增強遊客自救和景區救援能力。
7.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
第一,旅遊景區要嚴格遵守景區規劃,合理設置景區容量,建立生態環境和旅遊資源保護制度,防止忽視資源保護的管理方式,從景區收入中拿出固定比例用於旅遊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
第二,與工商局等政府部門合作,加強景區內外運營旅遊企業的規范化統一管理,營造景區良好的經營與消費環境。
第三,制定治安巡防措施,安排保安對景區內的治安做出規范管理,尤其是對夜間的景區要做好巡邏工作,避免出現重大盜竊、縱火、殺人、投毒、爆炸、騷亂以及蒙騙遊客、強拉強賣等違法行為的發生,維護旅遊景區的治安秩序。
B. 旅遊景區管理
旅遊管理專業核心課程
1.旅遊學概論
《旅遊學概論》是旅遊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和選修課,該課程的研究對象是旅遊活動。主要內容包括旅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旅遊活動的構成,旅遊活動產生的影響。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與掌握旅遊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為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2.旅遊經濟學
《旅遊經濟學》是旅遊管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該課程的研究對象是旅遊經濟活動,即從經濟的側面去考察旅遊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部分:旅遊活動的商品化與旅遊產品、旅遊經濟活動的實現、旅遊經濟活動產生的效益。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原理分析旅遊經濟活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運動及現象,了解旅遊者、旅遊企業、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政府三者的滿足是旅遊經濟活動順利運轉的本質因素。
3.旅遊心理學
《旅遊心理學》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是將心理學基本原理、理論和方法應用於旅遊服務業的應用性學科。主要研究旅遊者行為、旅遊服務心理和旅遊管理心理。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旅遊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並應用於飯店、旅行社等旅遊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
4.專業英語
《專業外語》是旅遊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是旨在提高學生以英語為語言形式,進行專業學習和專業研究能力的一門課程。課程主要分為《旅遊英語》和《飯店英語》兩個方面的內容,前者著重培養學生讀、寫、譯的能力,在學習英語專業術語上、閱讀《旅遊學概論》、《旅遊規劃》、《旅遊營銷》的相關的英語課文,同時進行專業知識的英漢互譯的教學,以達到閱讀英語原版文獻以及用英語發表科研結果的目的。
同時,《飯店英語》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通過對預訂部、前廳接待、餐飲部、客房部、工程部、會計部等飯店不同部門職能、職責分工的學習,模擬英語對客服務場景,強化聽說練習,以期提高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
5.飯店管理原理
《飯店管理原理》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從飯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出發,研究和探討飯店的含義、起源與發展、類型、等級,以及飯店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飯店連鎖與集團化的問題;研究和探討飯店的基本管理理論,重點為組織管理、計劃管理、戰略管理、安全管理等理論,其目的是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飯店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提高管理素質。
6.餐飲經營管理
《餐飲經營管理》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之一,是研究飯店餐飲經營以及餐飲企業經營運做規律的一門科學,是構成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知識體系的主要內容。
《餐飲經營管理》是以餐飲經營過程為主線,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餐飲組織、經營理念、菜單計劃、食品原料的采購、驗收、儲存與發放、廚房業務與生產管理、宴會服務與組織、餐飲銷售管理、餐飲促銷等方面的運做流程、概念、理論與方法。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管理課程。
7.飲食營養與衛生
《飲食營養與衛生》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專業知識課之一。是構成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知識體系的主要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飲食營養與衛生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了解飲食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掌握平衡膳食的措施及營養食譜設計的原則與方法;掌握合理烹飪的措施與方法;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識,掌握預防食物中毒的措施;認識搞好飲食衛生管理的重要性,掌握餐飲生產與服務過程中的衛生要求與管理方法,以適應餐飲經營管理工作的需要。
8.旅行社經營管理
《旅行社經營管理》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主要涉及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念、原理和方法,並就旅行社人力資源、旅行社市場營銷、旅行社經營風險、旅行社財務和旅行社組織等內容進行論述。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旅行社經營管理的特點和規律,培養其旅行社經營管理的能力。
9.旅遊規劃與開發
《旅遊規劃與開發》課程是高等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的一門必修課程。課程以旅遊者、旅遊目的地、旅遊企事業構成的旅遊系統為研究對象,以旅遊資源優化配置與旅遊系統合理規劃的結構性籌劃過程為主要研究內容。
旅遊管理本科專業開設本課程的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旅遊開發與規則的基本理論,為以後從事旅遊開發與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0.飯店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飯店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高等商業學校旅遊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教學,使學生從理論上掌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實際方法,了解飯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重點培養學生對人力資源計劃、工作分析、員工招聘與錄用、培訓、薪酬管理、工作績效考核、獎懲等飯店人力資源管理重要環節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11.總台與客房管理
《總台與客房管理》是一門研究飯店總台與客房管理內容、方法、及規律的專業課程。本課程以飯店總台客房銷售及客房產品生產活動的流程為中心線索,從客房產品的特點出發,對總台客房銷售管理及客房產品的生產管理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闡述。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掌握飯店總台與客房管理的工作內容和管理重點,對飯店前台與客房這兩個部門有全面的了解和直觀的印象。
12.娛樂業經營管理
《娛樂業經營管理》是研究旅遊企業經營活動中娛樂項目經營的一般規律和管理方法,指導和完善娛樂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以現代娛樂企業的經營活動為主線,系統全面地闡述了現代娛樂企業的經營特點和發展趨勢,對具有代表性的項目類型、運作程序、服務特點進行詳細介紹,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娛樂企業的人員管理,定價和營銷方法。
13.酒吧經營管理
《酒水知識與酒吧經營管理》課程是旅遊管理專業飯店方向的選修課。本課程借鑒了國內外酒吧業經營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主要講授世界著名酒水知識、酒吧的本質與經營特徵、酒吧的設計與配置、酒吧服務、酒吧銷售、酒吧的營業管理、酒吧的成本控制以及酒吧的經營評估與分析。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學會酒吧開業前的籌劃、業務經營、成本控制和管理技巧與方法,提高正確觀察、分析和解決酒吧經營管理問題的能力。
14.烹飪學
《烹飪學》是研究與學習菜餚食品原料與菜餚製作工藝的一門理論學科,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同時烹調工藝實驗又是烹飪學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
「烹飪學」主要內容包括:原料知識、原料加工、配菜、調味、火候和工藝實驗等內容。通過對「烹飪學」的教學,使學生在課堂與實驗課學習中,重點學習和了解菜餚製作工藝流程理論和比較系統的在實驗課中運用和掌握加工技能,烹調方法原理,驗證所學的「烹調工藝理論」。並在今後的旅遊飯店管理中結合所學的「烹飪學」理論與實踐的知識,培養獨立工作和學會鑒別菜餚,善於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5.導游業務規程與技巧
《導游業務規程與技巧》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選修的一門專業課。本課程以新世紀旅遊市場的特點和導游國際化標准為出發點,力求對導游服務的相關理論進行全面深入的闡述,對導游操作規程的最新要求作全面系統的介紹,使學生初步具備科學、實用的現代導游技能。
16.廚政管理
《廚政管理》是研究飯店企業經營活動中餐飲項目經營的一般規律的管理方法,指導和完善餐飲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門學科,它是高等商業學校旅遊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是學生在系統學習好專業基礎課和核心專業課後,對餐飲經營管理方向進行研究的同時必須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本課程以廚房生產活動的生產流程為中心線索多方面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闡述。
17.服務學原理與實務
《服務學原理與實務》是旅遊管理專業的選修課,本課程是從服務業的基本原理出發,研究探討服務業的基本特徵,服務業的分類,服務業的基本經營觀念,服務產品及其特徵,服務組織,服務質量等基本理論。並據此研究旅遊飯店經營者與服務者的基本素質要求,研究旅遊飯店的服務項目設計與服務技巧,確保旅遊飯店提高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提高我國旅遊業、尤其旅遊飯店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和樹立良好的形象,參與世界旅遊業的競爭。
18.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 是專業選修課,課程內容為:食物原料的開發利用、食物消費過程中的技術、科學、藝術,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習俗、傳統、思想和哲學,是關於人類或某個民族在什麼條件下吃、吃什麼、怎樣吃、吃了以後怎樣等等學問。
本課程本著再現歷史揭示規律;瀝清事實總結經驗;闡述科學,繼承精華;並以闡述科學繼承精華為原則,專題性地做了介紹。說它再現歷史揭示規律,是因為人類的飲食生活是一定的歷史階段文明基準與文化風貌的綜合反映;所取得的成就是其他民族不可比擬的,是民族的瑰寶。
飲食文化現象是普遍且具有很深的內涵,食的任何現象都能其背景找到答案。飲食文化最終要在精神層面上體現和反映民族文化涵養、歷史成就。從這一特定的領域,展示著該民族的素質、智能,同時也預示著發展前景,及我們所面臨的任務。
19.旅遊地理學
《旅遊地理學》是旅遊管理專業的選修課,研究對象為旅遊地域綜合體的旅遊客體—旅遊資源。其主要內容為旅遊者地理、旅遊資源地理、旅遊交通地理、旅遊信息地圖,其中旅遊資源地理包括旅遊資源的一般知識與開發、欣賞的有關知識原理。通過旅遊地理的學習,使學生對旅遊資源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旅遊資源的一般理論知識,為旅遊開發規劃、導游專業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0.食品微生物學
《食品微生物學》是為餐旅管理專業設置的一門專業選修課。它是研究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長繁殖、遺傳變異、生理生化等特徵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作用和與人類及其他生物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學基本知識,為學生學習在食品加工貯藏中防止腐敗變質和提高產品衛生質量等方面的知識,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C. 自然風光旅遊景區環境保護的相關管理制度都有哪些
一、教育與培訓
環境保護教育應當列入全民基礎教育行列,最好從幼兒教育開始,使下一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始終具有環境保護意識.
二、景區資源分級保護
以保護景區整體生態環境為基礎,著重景區資源與環境的保護.將整個景區劃分為若干級保護區,同時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三、生態系統保護
(一)人的因素
人是自然界的過客,是風景區的客體,也是生態環境的最大破壞者.規劃區內村民居住點應限制規模擴大及人口增長,尤其應限制人口機械增長.在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景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以規劃的環境容量為依據,嚴格控制風景旅遊區的建設規模.根據景點容量控制,對人流進行合理疏導和分流,避免客流在某一景點的過多集中.
(二)水 域
水是整個風景區的靈魂所在,水量和水質直接影響到風景區的景觀質量,系統的保護水域是維持風景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採取積極保護措施,並結合環境保護規劃,加強管理,對流域內造成環境污染的村民居住點進行治理、搬遷.景區服務中心和當地居民的生活污水應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集中排放,定點、定區、定向排放,不得違反排污規范.同時嚴格控制產生新的污染點.
(三)動植物資源
景區現狀植被覆蓋較好,規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封山育林工作,豐富植物種類,加強風景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更有效地保存植物物種資源,保證風景區綠化的多樣性.建立綠色走廊,搞好防護林帶建設,做好防火工作.防治景區內竹木的病蟲害,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四、環境保護規劃
(一)環境保護目標
1、大氣環境質量規劃控制目標:Ⅰ類地區Ⅰ級標准
2、水環境質量控制標准:水域功能為Ⅰ類,水質標准為Ⅰ級.
3、雜訊:分區域、分功能控制雜訊.晝間雜訊,酒店服務區不大於50db(A),生活服務區和旅遊區不大於55db(A).
(二)加強環境保護管理
1、風景區建立環境監測中心,隨時監測風景區的環境質量,以便採取相應對策,同時強化管理,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開展環保宣傳工作,指定風景區的環境治理技術措施並指導實施、監督執行.
2、按照環境保護目標對策一致的原則,劃定若干級環境保護區進行管理.
3、建設環境保護設施
(1)建設垃圾處理場、垃圾轉運站、公廁,健全環衛機構,完善環衛設施.
(2)因地制宜修建相應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完善排水系統,實行雨污分流,嚴格控制排放標准.
D. 旅遊景區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是什麼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范旅遊景區景點環境管理工作,提高旅遊景區景點環境質量,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環保局、國家旅遊局、建設部、林業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旅遊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法[1995]462號)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遺產地、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點文物古跡所在地、生態功能保護區等開展旅遊活動的區域均應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應對景區環境質量負責,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第四條 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應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任務,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環境管理工作人員,較大的旅遊景區景點應當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並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第五條 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將旅遊景區景點的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撥出資金用於旅遊景區景點的環境保護。旅遊景區景點也應積極爭取社會團體、個人以及國外有關機構的捐助,並將旅遊收入的一部分用於環境保護,用於環境保護資金不得低於景區門票收入10%,環保投入比例隨著旅遊區收入增長逐步提高。
第六條 實行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制度。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制訂的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必須有專項環境保護內容,或制訂專項環境保護規劃,進行環境功能區劃分,明確環境保護目標。不允許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以及其他需要絕對保護的區域開發旅遊活動。規劃應報縣以上政府批准實施。
第七條 縣以上環保、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法對轄區內旅遊景區景點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並參與規劃的論證審查。
第八條 旅遊景區景點開發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其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設施和防止流失、植被破壞、景觀破壞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旅遊資源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查和審批。
第九條 旅遊景區景點禁止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設施和對生態環境有害的項目。建設其他設施和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對現有的上述項目或設施,其污染物排入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必須限期治理或依法關閉、搬遷。
E. 景區環境方面的問題和怎麼治理措施
一、調查景區污染現狀。景區氣體、水體、固體污染來源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景區內的賓館、茶樓等旅遊住宿設施產生的生活廢氣、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或倒入景區空中、河道,有的景區雖然建有化糞池,但容量小、數量不足或存在跑冒滴漏等問題對水源造成一定污染;二是景區內部的衛生間產生的污水,未加處理便排入河道,導致水源污染;三是景區商戶直接在河道洗刷食物或衣物等造成的污染;四是遊客在景區遊玩時丟棄水裡的塑料袋等雜物,未能及時清理而引起的污染。
二、制定景區水污染整治目標。旅遊景區要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推廣使用對空氣、水源污染控制、治理的先進工藝,制定切實可行的環保措施,制止亂排現象,有效削減景區水、氣污染排放量。
三、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
(一)要抓緊制定景區污水、廢氣、垃圾治理方案、明確治理任務、限定治理期限;
(二)污染嚴重的景區必須按要求向當地環保和旅遊部門提交治理方案、治理進度,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治理任務,提交完工報告和具有資質的環境監測部門編制的水污染排放情況的監測報告、竣工驗收申請;
(三)有關縣(市)、區要及時組織驗收,污染嚴重的景區務必在規定的時間前要取得實效。屆時,市將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對於未按時完成治理任務的,問題嚴重的景區依法停業整頓。
四、工作責任有關縣(市)、區人民主要領導為直接責任人;縣(市)、區環境保護部門主管領導為直接監管責任人。市、縣有關部門要給予旅遊景區積極幫助指導。
五、工作措施
各級要充分認識景區水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水污染治理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景區水污染嚴重的輝縣市要立即成立由環保、旅遊等部門參加的輝縣南太行景區水污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水污染治理任務落到實處、取得成效。污染易發景區,要防患於未然,及早制定措施,力避環境污染問題的發生。
F. 如何編寫景區安全管理實施方案
XX景區安全管理實施方案 一、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景區安全工作納入各級領導的職責范圍,實行安全工作領導負責制,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把安全工作任務落實到各部門、責任落實到每個員工,與崗位職責掛鉤,使景區上下形成合力,把各種安全工作制度、防範措施落到實處,努力創建平安景區。 二、景區各位工作人員要嚴格執行國家旅遊總局制定的《風景名勝區工作人員道德規范》、《旅遊管理條例》。 三、經常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同時,要加強對員工的文明衛生習慣教育和紀律教育,使他們能自覺遵守景區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景區安定。 四、切實加強景區員工的生活、衛生、安全的管理,嚴格執行安全保衛制度。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做到防火、防盜、防毒、防破壞,責任落實到人。值日人員要具體、全面負責當天景區的生活、衛生、安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教育,提高遊客的防範意識,為旅客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嚴禁外來人員隨意進出景區,以防事故發生。 五、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確保食堂、餐廳等生活場所的飲水、飲食的衛生安全。飲食安全工作要指定專人負責,責任到人、獎罰分明。總務處對食堂、餐廳經常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六、景區衛生管理要制訂《景區衛生工作條例》執行。管理部門要按規定定期對員工進行體驗,建立員工健康檔案。要定期對員工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七、各景區按計劃確需組織員工定期集中學習。對安全措施不到位、不落實的場所要禁止遊客前往。一定提高安全意識,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以防萬一。 八、景區設施維護及公共設施的維修與管理由總務處負責實施,要求定期檢查,及時維修,排除隱患,確保安全。
G. 求景區衛生管理制度
為保持景區公共場所的干凈、整潔,創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樹立景區良好的形象,特製定本制度。
一、景區公共場所衛生
1、景區路面:干凈衛生,無積水、紙屑及瓜果皮等雜物,道路通暢無阻。
2、景區內,公共財物干凈整齊,無異物、灰塵、蜘蛛網和蟲類,桌椅擺放整齊。
3、景區辦公室:地面干凈,無污漬,桌面整齊無異物、灰塵、蜘蛛網和蟲類,桌椅擺放整齊。
4、工作區:工作區內無積水、無油漬,清潔整齊,無異物,用具擺放整齊有序。
5、園林:無枯朽樹枝,無雜草。
6、各景點垃圾箱干凈、美觀、無污跡,無異味。
二、公共衛生間
公共衛生間達到六無、六凈、三好:
六無:(1)無痰涕、紙屑(2)無堵塞(3)無污垢
(4)無污泥、地面無積水(5)無蛆蠅、臭味(6)無積塵、蜘蛛網
六凈:(1)牆壁、門窗凈(2)間隔凈、無損壞(3)便槽凈(4)地面、立面凈(5)蹲位凈(6)公廁周圍凈
三好:(1)公廁指示牌、男女標志牌完好
(2)公廁水電設備完好
(3)公廁檔板、檔牆完好
三、游覽區衛生
1、遊客集中區域地面整潔,無瓜果皮、紙屑等雜物。
2、景區內通道平整、干凈、無異味。
四、垃圾池衛生管理
1、進場的垃圾要及時平整填埋,當天傾倒,當天推平。
2、及時做好滅蠅、滅鼠工作。
3、做好污水處理、排放工作。
4、嚴禁在場內亂燒、亂堆廢品垃圾。
5、做好場內綠化工作。
6、保持周邊的道路清潔干凈。
7、及時清理路邊溝渠的污泥、雜草、疏通渠道。
五、公共衛生管理
1、主管領導負責制,人人動手,共同監督管理。
2、明確衛生責任區,實行門前工作場所包干制度。
3、景區全體人員應加強環境衛生意識,以身作則,不亂丟垃圾、隨地吐痰。
4、景區全體人員如發現任何破壞景區環境衛生的行為,應大膽勸阻。
5、景區衛生清潔人員應按要求每天進行打掃;客流量大時,應加強打掃力度,時刻保持地面干凈、無積水。
6、景區衛生清潔人員應注意保持公共設施清潔、整齊,無塵埃、蜘蛛網等。
7、景區衛生清潔人員應確保人行步道無枯枝敗葉、無雜草等障礙物,保持步道暢通無阻。
8、景區衛生清潔人員應按要求每天清理景區公共場所垃圾箱,確保公共場所垃圾箱干凈、美觀,無污跡,無異味。
9、景區衛生清潔人員打掃衛生後,認真填寫《景區公共場所衛生打掃登記簿》,以備上級部門查閱考核。
本制度從二OO七年一月一日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