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安徽省城市旅遊發展水平

安徽省城市旅遊發展水平

發布時間: 2021-03-15 07:05:22

1. 黃山旅遊收入僅列全省第五,這是安徽旅遊迭出全國前十的原因嗎

黃山風景世界一流,徽州人文獨特。這兩個景點仍然在同一個地區。這樣,既可以看作是文化旅遊資源,也可以看作是軍事旅遊資源,然而,擁有黃山和惠州的安徽卻在2018年的全國旅遊業排名中跌出前十名。黃山和惠州的名字應該是誰?網路上也有無休止的爭論。怎麼了?

綜上所述,安徽在31個省市中排名第十一,旅遊業指數僅落後江西1.51個百分點,位居第十。 安徽的趨勢不好。通過細分指標表可以看出,安徽最落後的是經營,浪費了極高的資源稟賦。


遊客消費低,經營深度不足
從運行數據看,安徽省旅遊運行指數在31個省市中排名第17位,低於中位數,安徽省旅遊運行指數與周邊4個省市差距巨大。人均收入最低,說明安徽人在旅遊業收入微薄。遊客人均消費水平低,說明該項業務缺乏拓展性和深度,應只注重門票、住宿、交通等基本收入。旅遊產品開發不足,跟不上市場變化。網路指數低,宣傳力度不夠。從實際經驗來看也是如此,缺乏整體的包裝,對於黃山和惠州如何在沒有規劃的情況下互補,對於省內其他景區缺乏系統的形象系列和創作。

2. 安徽的發展怎麼樣

安徽近幾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必須承認,安徽的發展正受到東西部的全方位擠壓,所面臨的問題同樣突出。主要表現在: 1、安徽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在不斷拉大,特別是與自己鄰近的長三角地區距離明顯拉大,影響了安徽與長三角地區的融合。 2、西部地區由於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動,近幾年享受多重優惠政策,極大地推動了其發展速度,而安徽由於不屬於國家西部開發范圍,政策優勢大大弱化。 3、中部地區,安徽的GDP增長率已落後江西,並且在2002年人均GDP首次被江西超過。1997年安徽GDP全國處於14位,佔全國3。6%;2004年安徽GDP仍處全國15位,但其份額下降到全國的3。8%,其增速從1997年的全國第4位下次至2004年的全國第26位。 4、安徽招商引資一直未能取得突破。以安徽的地理位置以及雄厚的資源,安徽的發展應該更快些,目前應該是安徽經濟進入一快速騰飛的時期。安徽已經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國內知名的輕工大省;科技強省;農業大省;旅遊大省;礦產資源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完全應該發展得更好些、更快些,以實現富民強省的目標,早日進入小康社會。 安徽要加快發展,我覺得以下問題必須加以解決:1、必須解決心理問題。雖然國家把安徽劃入中部地區,但安徽人在心理上一定要清楚認識安徽其實就是東部,是承檔啟西的要地。對外宣傳上一定要突出自身與東部地區特別是長三角人文思想、地理區域上的天然聯系,交通的便捷使安徽完全能夠融入長三角,接受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的輻射,特別是蕪、馬、銅,要成為長三角城市,要爭取參與長三角城市之間的席位,合肥、滁州要積極融入南京都市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享受到長三角帶來的巨大經濟一體化優勢,承接從上海以及整個長三角的一些工業轉移!2、必須爭取到貫穿安徽的交通大動脈。安徽省最大的遺憾是缺少縱貫全省的南北大動脈,使鐵路和公路在安徽留下了不少斷頭,不利於形成經濟帶。公路方面:如京福高速公路,最佳的運行路線是從銅陵過江,可是其硬是拐了幾百公里,從九江,南昌經過,再拐進福建。安徽應該充分認識到這類國家大動脈對經濟的推動。應該說安徽也已經嘗到了大動脈對經濟發展巨大作用,如前幾年的阜陽、現在的蕪湖。安徽應該調整自身的思路與相關省份一起,推動國家立項或調整一批能從安徽腹地經過的重大基礎的道路設施建設。重點推動蕪湖成為浙江進京的首選要道,並利用東營到香港高速公路的規劃,把銅陵打造成福建和粵東進入北京的首選過江通道。鐵路方面:安徽應該和福建和以及浙江通力合作,推動國家早日上馬銅陵長江鐵路大橋,打通合肥--銅陵--黃山鐵路,從而實現平行與京廣、京九的第三大國家南北鐵路大通道貫通安徽。東西向要加快建設寧西鐵路與沿江鐵路,以真正實現安徽的承東啟西作用。並集全省之力,加快建設沿江高速公路。 3、必須進行行政區劃的調整。當前安徽的發展重點應該沿江一線與北合肥、南黃山兩點,但安徽的行政區劃以及交通規劃不利於形成共同的經濟圈。安徽要以皖江開發作為安徽發展突破口,可到目前為止,沿江五市沒有一條高速相連。安徽有人為被隔裂的具有厚重歷史的古徽州、古壽州、桐城。有人一聽到調整行政區劃就痛苦,因為這涉及太多利益之爭。但是根據經濟的發展不同時期和程度對行政區劃進行適當調整,對經濟發展的推動是無可估量的,建國後中國行政區劃變動最大的是廣東省,但廣東的經濟發展成績是空前成功的。具體來說,安徽要本著以下指導思想進行行政區劃的調整:一是要尊重歷史文化傳統,不能人為隔裂歷史文化,以利於發展旅遊業;二是培育大城市,培育經濟增長極,對一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適當擴大其范圍;三是對一些中小城市進行合並,減少行政成本。 (1)安慶要實現跨江而治,把東至縣劃入安慶。目前規劃的沿江鐵路,安慶是被唯一排除在外的安徽城市,可以肯定如果安慶不能實現跨江而治,安慶將被摒除在沿江鐵路的大循環之外,失去重要的發展機會與吸引外界的目光;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安慶也就失去了與九江競爭的資格,九江的對面是湖北黃梅,其是不可能實現跨江而治的,而安慶呢,東至一直是安慶的管轄輻射范圍之內的,操作起來容易得多。如果把東至變為安慶一個區,在東至境內或大渡口設立安慶南站,再通過橫貫安慶的南北大動脈,使安慶南部(東至)成為安徽吸引福建和廣東資金的基地,把安慶真正打造成皖西南的經濟中心。 (2)池州並給銅陵,打造大銅陵市,把銅陵打造成皖中重鎮與皖北進出黃山旅遊的中心站。池州作為一個不到15萬人口的小城,根本起不了地級市的帶動作用,池銅之間相距僅僅幾十公里,與銅陵合並,共同發展,符合現代城市發展的組團理論,並能有效解決兩市之間的競爭。(3)把旌德、績溪劃歸黃山,打造大黃山市,實現微州文化圈的融合。現代旅遊一個重要的內容是文化旅遊,如果僅僅是黃山,其一年幾萬人的容量絕對是超飽和,而博大精深的徽才是巨大的旅遊資源。通過打造大黃山旅遊圈,實現山水與文化的交融發展,大力發展自助游、休閑游、文化修學游,從根本上提高目前黃山的旅遊發展水平。 (4)桐城在中國文化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也是城市發展的名片,但一直示能加以充分利用,目前桐城又是安徽民營經濟發展最好的地區之一,可以考慮將桐城與歷史同源的樅陽合並並成立地級市,行政重心及經濟重點放至與銅陵長江大橋隔江相望的地區,使其放開手腳,把桐城打造成安徽的溫州。 (5)壽縣與淮南有天然的歷史聯系,可是現在壽縣卻歸六安,從另一方面說,六安的經濟實力是不足以帶動如此巨大的地域,而淮南人口眾多,礦業城市必然要面對資源的枯竭與轉型,建議將壽縣、霍邱劃入淮南。長豐縣水家湖也劃入淮南,其南部地區劃入合肥,作為其儲備用地。同樣原因,淮北與宿州合並;鳳陽劃入蚌埠。 (6)推動合肥巢湖的經濟融合,打造大合肥。安徽缺少中心城市,合肥在全國省會城市的排名*後,這些是歷史形成的,不可能短期內解決,在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推動合肥與巢湖的經濟一體化,等合肥經濟實力增強了,再實現合肥與巢湖的合並。 在招商引資方面,我覺得安徽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取得突破1、必須充分認識到當前外來投資的扎堆現象。所謂扎堆,就是指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外來投資密集來自於另外一些國家和地區。如廣東東莞和江蘇崑山就是台商扎堆區;蘇州的新加坡資金扎堆區等等,因為一旦外商在一個地方進行密集投資,形成氣候,其就會形成與自己國家比較相近的生產生活與社交圈,給其生活帶來便利,同時可以降低其經營成本。安徽目前在這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嘗試,如淮南的韓國資金;蕪湖的江浙資金。安徽應該有一定規劃,比如把蕪湖變成江浙資金的扎堆區;安慶、銅陵通過交通的推動變成福建廣東資金的扎堆區; 2、安徽招商必須注重社團的力量,僅以潮人社團為例,世界華人的財富是掌握在潮汕人手裡,潮汕人中不僅有李嘉誠這樣的大財團,還有遍布世界的中小企業主,而且潮汕人有愛國愛鄉的傳統。潮人社團是中國最有影響的民間社團。目前全國各地在招商中對潮人社團發掘不夠,我覺得安徽目前應該抓住遍布世界的潮人社團組織,與之建立聯系,把安徽打造成潮汕人來國內投資興業的寶地。 3、安徽是全國最出人才的地方之一,這些人才絕大部分都沒有在安徽發展,中國富豪排行榜上的安徽人都不在安徽,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有一大批創業有成的安徽人。安徽應該抓住這些人脈資源,促進其回安徽興業。另外要大力推動勞務輸出,把一些打工者在外培養成小老闆後再幫助其回鄉創業。 在其它改革方面,我認為安徽還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要學會經營城市,所謂經營其實就是穩健的炒作,這種炒作沒有什麼不好,只要是健康的,科學的。應該讓更多的牛群到安徽當縣長,安徽應該在全國范圍內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選擇一大批有一定事業基礎,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有較高學歷的人才充實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2、安徽是農業大省,但安徽絕對不是農業強省,安徽應該用工業化的思路來發展農業,而不能把農業作為承載農村人口的載體,應該把農業與工業化聯系起來,把農業與旅遊業聯系起來,把農業與城市化發展聯系起來。應在全省范圍內取消戶口差別,鼓勵農業人口向城市集中。深圳人每年都開車去雲南羅平看萬畝油菜花,而且當地也通過舉辦菜花節來吸引遊客,而安徽是全國的油料大省,怎麼就不知道把油菜花變成旅遊資源呢?還有碭山,全國一年有多少人去看了梨花?安徽的炒葵花籽風靡全國怎麼就不想搞一個萬畝葵花基地,並以此來吸引外來旅遊者呢?3、安徽應該多承擔一些全國性的重大改革試驗,以此來吸引新聞界的關注,從而推動其社會知名度,擴大其社會影響。比如類似如農村稅費改革,並很好地貫徹落空

3. 安徽省城市排名

第一名:六安市

六安市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佔地面積1499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白馬尖、九公寨、天堂寨、萬佛湖、橫排頭。

4. 你了解安徽省一些排名靠後的城市經濟發展狀況嗎

黃山市。年均發展很穩定,內部結構優化,盈利水平提高,但是民營經濟發展仍存在總量不大、效益不佳、後勁不足等問題
淮北市。糧食生產形勢平穩。發展環境非常好

5. 去安徽旅遊的人,是怎麼評價安徽的

按照當地人的說法,比酒量可別和亳州人比,因為亳州的麻雀都能喝二兩。安徽地處比較特殊,全省被長江、淮河劃分為三大區域,從南到北風情各異,皖北和皖南,那文化差別的簡直就不像是一家人,可這也證明了安徽文化的豐富多彩以及底蘊的深厚。安徽的優勢:區位優勢突出,資源豐富,環境良好,人才眾多,科教發達,交通便捷、通江達海,勤勞智慧的安徽人。有這些優勢和中部大開發政策的支持,我相信安徽的春天已來了,安徽崛起態已現。和皖南的婉約相比,我更喜歡皖北的粗狂,像安徽亳州,我建議你來這里看一下,這里是三國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操和華佗的故鄉,是全國最大的中葯材集散中心和中葯材種植基地,今年來,當地市政府傾力打造酒香葯都旅遊城綜合發展現代城市,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6. 安徽旅遊收入全省第一的城市是哪一座城市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遊成為了大家比較喜歡的生活方式之一。在十一來臨之前很多城市開始了各種的宣傳,特別是一些旅遊業為主城市,更是下了血本,作為一個旅遊城市,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關注的就是這里的景區到底有何優勢,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安徽。眾所周知安徽是一個相當出名的旅遊城市,不論是黃山還是九華山,這里都有相當出色的風景的。那麼安徽「最具潛力」的城市是哪裡呢?這里旅遊收入省內第一,不是黃山也不是合肥!它就是池州!

池州的發展潛力真的要比省內其他的市區強,這里的旅遊業和交通都是比較便利的,再加上現在省份內肯定對池州也是有一定的扶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里一定會變成一個相當出色的地方的,最近臨近十一假期,大家可以帶著自己的家人來這里感受一下,看看這里的發展!

7. 安徽省各市繁華程度排名

第1名:合肥

安徽省省會,雖然合肥的基礎較為薄弱,省內各市對合肥也有些爭議,但畢竟也做了60多年的省會,而且近年來經濟發展明顯加速,已經超越了很多老牌省會城市,加上科教實力較強,科大、工大、安大三所重點高校的大力支持,位列安徽第一也是合乎情理。前段時間合並巢湖後,城市發展格局進一步拉大,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第2名:蕪湖

皖江地區主要城市,安徽沿江發展的重要陣地,皖南區域中心城市。蕪湖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加上有長江航運的天然優勢,經濟發展自然不慢。建國後,蕪湖經濟穩步增長,並有一批以奇瑞為代表的大企業支撐,縣域經濟也較為富裕,近年來與長三角合作加強,綜合實力已然穩居安徽第二。

第3名:馬鞍山

該市為新興的鋼鐵工業城市,重工業發達,人均收入在安徽名列前茅。可貴的是近年來,該市積極利用鄰近長三角的區位優勢,縣域經濟和中小企業也逐步發展起來,加上城市建設基礎較好和沿江的航運條件,又是全國文明城市,所以名列三強也是實至名歸。

第4名:蚌埠

皖北地區的老工業城市,當年憑借千里淮河第一港和鐵路的交匯推動了城市的迅速崛起,並一度發展成為安徽前列的重要城市。蚌埠科教實力也較為強大,高校機構較多。但是近年來實力有所衰落,GDP只能排在安徽中游,城市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加上地處皖北,缺少發達地區的引領,當年的輝煌正在逐步衰退,被省內很多後起之秀超越。但是蚌埠畢竟還有當年的雄厚基礎和交通發達的優勢,所以再次崛起也不是難事,故眼下只列第四。

第5名:淮南

同樣是皖北地區的老工業城市,煤炭工業是其主要的產業部門,資源型城市的特點顯而易見,但是交通上不如蚌埠發達,學校機構也少於蚌埠。但是淮南城市面積較大,是全國「較大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加上重工業實力還在,人均收入也不差,這座百萬人口的老市居於第五也是合理的。

第6名:安慶

安徽的老省會,也是安徽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自古就是長江北岸的重要城市之一,軍事上地位顯赫,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安慶作為安徽的傳統城市之一,建國後曾一度衰落,但近年來經濟發展也有所起色,經濟總量穩居前五位。相信安慶憑借歷史文化和長江之利,在搞好縣域經濟的同時,綜合實力還會有一個明顯的跨越。

第7名:滁州

一座有著1500餘年歷史的淮東州府,《醉翁亭記》讓人們了解了古滁州自然之美和人民之樂。由於建國後設市較晚,起步較遲,但近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逐步邁上全省上遊行列。滁州憑借毗鄰南京、揚州的區位優勢和市區發達的家電電子實力,經濟實力目前居全省第五。在安徽新一輪建設熱潮中被定位為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和皖江地區對接長三角的前沿。但北部轄縣縣域經濟較為薄弱,影響了綜合實力的抬升。

第8名:淮北

與淮南同樣作為皖北的資源型重工業城市,工業實力顯而易見,人民生活水平也較高,城市建設基礎不錯,雖然是重工業城市,但環境總體良好。但淮北苦於區域面積較小,總人口不多,經濟體量不大,發展腹地缺乏,嚴重製約了綜合實力的提升。最近正在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相信未來淮北會成為一座雖小而精的皖北名城。

第9名:銅陵

與淮北類似,這座江南城市雖然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都不錯,自然環境也十分優美,但是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且和隔壁的蕪湖關系復雜,導致了雖然人均富裕,但綜合實力不強,經濟體量不大,總體來看,只能屈居第九。

第10:阜陽

阜陽是皖北地區人口最多的大市,交通條件優越,經濟發展腹地寬廣,勞動力資源豐富。但是阜陽經濟基礎薄弱,工業發展滯後,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升,縣域經濟普遍乏力,周圍缺少發達地區的帶動,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城市建設有一定的基礎,但大而不強,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11名:宣城

宣城自古就是江南名郡,文化繁盛、經濟繁榮,而且有臨近江浙的地理優勢。宣城自然環境優美,縣域經濟發達,但人口較少,城市建設起步較遲,所以總體經濟實力不大,地區產值排名靠後。不過,雖然綜合實力不強,但一點也不影響宣城人民高質量的生活條件和環境。

第12名:六安

皖西大市,六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面積和人口都不少,經濟發展也有所起色。但六安縣域經濟較弱,只有霍山較好,人均收入不高,而且由於地處皖西,經濟上聯系合肥外,缺乏長三角的帶動,山區較多,不利於經濟的發展。六安城市建設提升較快,環境優美,旅遊業或許可以助推經濟的發展。隨著六安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南北交流的便利,和縣域經濟的起暖回升,相信六安的綜合實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皖西的明天也會更好。

第13名:池州

池州山河秀麗,擁有長江的航運和皖江的區位,經濟發展潛力無窮,旅遊業也很好,有名山有大川。但是設市較遲,城市建設起步晚,而且人口較少,面積不大,難以形成強大的綜合實力,但是池州的人居環境絕對是一流的。

第14名:黃山

提到黃山,人們首先想到的不是黃山市,而是黃山的山。確實黃山的旅遊實力之強是眾所周知的,無需多言。人均收入也不差,環境更是沒的說。但黃山市由於旅遊業發達的原因,所以工業經濟並沒有得到重視,工業的污染也不利於黃山旅遊。加上市區不大,人口較少,所以論旅遊業絕對第一,但是綜合實力來比,確實不強。

第15名:宿州

宿州是京滬鐵路沿線城市,交通較為便利,人口較多,最近城市建設也開始發展。但是宿州經濟實力不強、人均收入較低,縣域經濟滯後。沒有大企業和強大的支柱產業,農業經濟比重大。但最近開始與徐州加強合作,希望能有助於提升宿州的綜合經濟水平。

第16名:亳州

提到亳州,人們就會想到中華葯都。如果論中草葯,亳州絕對首屈一指。但該市地處皖北北部,交通條件一般,工業實力不強、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市建設相對滯後。又沒有阜陽那麼多的人口和寬廣的腹地,經濟發展受到制約,在省內實力較弱,綜合實力不強。

8. 安徽省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安徽旅遊定位 主題定位:安徽山河天下秀;決策定位:使安徽旅遊由資源大省轉變為旅遊經濟強省;經濟定位:把安徽旅遊經濟培植成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實行「農、工、旅、貿」綜合發展;目標定位:把安徽建成全國優秀旅遊省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區成為世界旅遊勝地。
1.旅遊業總量較低。旅遊收入總量指標綜合反映了某個國家或地區旅遊經濟的總體規模狀況和旅遊業的總體經營成果。我省旅遊總收入2006年為4l1.5億元,2010年超千億元,雖增加了很多,但在長三角旅遊圈五省市中的排名仍靠後,其旅遊經濟總量還是偏低。
2.旅遊業的綜合性配套服務有待加強。從單純的觀光旅遊向觀光度假休閑旅遊發展是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我省旅遊景區在游樂休閑設施、購物中心及金融、通訊、醫療方面投入有待加強,遊客在景點逗留時間較短。
3.旅遊業創匯能力偏低。近年來,我省提升了黃山、合肥、阜陽機場的接待能力,加大了對外宣傳促銷力度,但與全國周邊省份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以入境旅遊促國內旅遊這一方針已在雲南省取得顯著的經濟成果,而在我省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
4.旅遊管理有待進一步提高。我省旅遊業多元化投入體系逐步形成,但總體規模偏小。相關的配套政策還不夠完善,落實政策也不夠到位,招商引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產業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旅遊的服務能力和國際化水平,有待更進一步促進和提高。

9. 安徽省旅遊現狀

旅遊業非常發達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黃山

黃山雄居於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她以三奇、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與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處於神秘的北緯三十度線上。黃山所具有的都是大自然的傑作,雄峻瑰奇,奇中見雄、奇中藏幽、奇中懷秀、奇中有險。黃山景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衡山之煙雲。景區內奇峰聳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二游黃山,嘆曰:「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黃山以變取勝,一年四季景各異,山上山下不同天。獨特的花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態的黃山松,維妙維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這幅畫卷風采神奇、魅力無窮、靈性永恆。前人有道: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妙絕,到此方知。
佛教名山--九華山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薩道場,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境,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風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保護范圍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華街地理坐標為東經117°,北緯30°。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九華山主體由花崗岩構成,以峰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九華山有名峰70餘座,千米以上高峰30餘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劉禹錫觀山時贊嘆:「奇峰一見驚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間遍布深溝峽谷,垂澗淵潭,流泉飛瀑,氣象萬千。「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九華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處處有景,移步換景,清代概括有「九華十景」。對外開放後,新辟八大景區,百餘處新景點。新老景點交相輝映,自然秀色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時景和日出、晚霞、雲海、霧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觀,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素有「東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譽。

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為中華歷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天柱山封號「南嶽」。道家將其列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禪宗的發祥地之一,傳說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師曾在此弘揚佛法,寺院有一座覺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經不為遊人所開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對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敘。
天柱山屬花崗岩峰叢地貌,地質遺跡豐富,是全球矚目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重要地段,還擁有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森林公園、中華十大名山等稱號。2005年9月,經專家評審,國土資源部批准天柱山為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35.12平方公里。

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民間故宮"承志堂"富麗堂皇,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造型獨特並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鳳陽明皇陵

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後,建都南京,而以臨濠(今鳳陽)為中都。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由於興建和使用的時間短暫,沒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規劃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內的宮殿布局,卻影響了明北京城的規劃。
明皇陵位於中都城西南7公里處,陵墓中安葬著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兒的遺骨。朱元璋出身貧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繼去世。朱元璋年僅10餘歲,無力大辦喪事,僅以「被體惡裳,浮掩三尺」之禮,安厝親人。20多年後,朱元璋受封吳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繕父母陵寢。洪武二年,他下詔在家鄉興建中都城,同時詔諭因舊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罷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營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總體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內有護所、祭祀設施;又在陵前豎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雙成對的石像生。

明中都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詔以家鄉臨濠為中都。集全國名材和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罪犯等近百萬人,經過六年的營建,到洪武八年四月,突然以「勞費」為由罷建。然而此時,一座宏偉豪華的都城已經屹立在鳳陽大地之上。
中都建有內、中、外三道城。外為中都城,周長60餘里,開9門。中為禁垣,周長15里多,開4門,曰午門、東華、西華、玄武門。城內有正殿、文華和英武兩殿,文、武二樓,東、西、後三宮,金水河、金水橋等。正南午門外,左為中書省、太廟,右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內外,還有城隍廟、國子監、會同館、歷代帝王廟、功臣廟、觀星台、百萬倉、軍士營房、公侯第宅、鍾樓、鼓樓等。《中都志》稱「規制之盛,實冠天下」。
歷六百年余載,中都城內外建築皆毀,僅剩皇城午門、西華門台基及1100米長的城牆,但觀其舊址和遺物,仍可見巍峨壯觀之一斑。

龍興寺

在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建於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廟建築。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之地,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淵源關系,數百年來一直為國內名剎之一。198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卧牛湖

卧牛湖景區距安徽鳳陽縣城20公里,南與禪窟寺景區相依,西與韭山洞景區相接,總面積29平方公里。是以起伏的山巒、開闊的湖面、曲折的岸線以及平緩的泥沙灘為游覽內容的景區。
卧牛湖亦即鳳陽山水庫,因湖邊一小山酷似卧牛而得名。它東西長8公里,南北寬1.5—2公里,水面面積11平方公里。水體深,水面闊,萬頃碧波,靜謐安寧,無纖塵污染,無亂聲紛擾。湖上遊艇如梭,漁帆點點;湖邊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湖中竹島引來百鳥棲息,構成鳥的天堂。登臨一覽,竹樹茂密深秀,百鳥跳躍歡唱,是江淮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綠島。卧牛山三面臨水,屹立湖邊。山上怪石嶙峋,林樹蒼翠,登山可收湖的全景。每至傍晚時分,霞光滿天,遠山疊嶂,如在煙霧之中,此乃湖中雙峰煙霞。
卧牛湖景現為安徽省風景名勝區——鳳陽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韭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區之一。已建有遊船碼頭,購置了遊艇,開展水上游樂。卧牛湖正逐漸成為江淮一帶水上游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