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黟縣旅遊交通發展

黟縣旅遊交通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16 05:45:01

A. 黟縣的經濟發展

2009年,黟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78億元,比上年增長12.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706萬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59億元,增長37.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4:41.4:39.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55.7%、40.6%。
2012年,黟縣地區生產總值20.8億元,同比增長9.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億元,增長3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8億元,增長15.1%;固定資產投資24.2億元,增長20.3 %。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15.7:48.5:35.8。 黟縣省級經濟開發區2012年已建成面積1.9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入園企業58家,提供就業崗位4000餘個,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5.4億元,基本形成了以繭絲綢、果蔬食品、旅遊商品、機電製造、高檔紡織、木竹精深加工為主的特色工業體系。
建國前,黟縣工業基礎薄弱,城鎮以「三坊一店」(糟坊、醬坊、爐坊、糕餅店)為主體、其次是鐵、木、竹、棕、縫紉、糧油(水碓、油榨)、織薴麻布加工業及石灰窯、紙槽等。焦福泰油紙傘、源頭薴布、胡永興蚊香、程三元毛筆為黟縣較有特色的產品。民國14年(1925年),培本布廠開始使用人力鐵木織布機。民國20年,城區創辦私營光寰電氣廠。民國31年縣政府開辦民生染織布廠,為黟縣唯一的官辦工廠。至解放前夕,全縣沒有一個煙囪,沒有一台動力機。但縣人旅外辦實業、從工者很多,江西景德鎮市就有11家工業企業為黟縣人開辦。
1952年,全民所有制的黟縣酒廠和公私合營企業黟縣電燈廠建成投產。同年,8名鐵匠組成黟縣鐵業生產小組。1956年,全縣35個手工業行業852人,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組成8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和12個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成立黟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逐步把手工業的經濟納入國家計劃軌道。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67.6萬元,比1949年增長8倍。1958年,為追求高級形式,把全縣手工業按一行一業組建規模較大的生產合作社,拆點搬家,集中生產,統一核算,在大辦工業的號召下,採掘、冶煉、機械、化工、輕工、紡織等工業企業競相上馬,計劃比例失調,出現工業增產,商業積壓的畸形現象。其間大辦鋼鐵,縣財政支出13.5萬元,毫無效果。同時,西武、和平、東源、洪星、際聯、漁亭、美黃7個鄉的鐵、木、竹、縫、棕5個行業的28個手工業單位281人,與各鄉信用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四社合一」。縣手工業聯合社的農具廠、木器廠、機瓦廠、竹器廠、石灰廠和縫紉、五金、皮革、棕業、鍾表等10個合作工廠(社、組)及美溪綜合廠共393人,全部下放到公社。1959年,黟縣、祁門縣並縣時,黟縣手工業聯社因所屬10個手工業企業455人下放到黟城公社而全面解體。
1961年後,關閉了全民所有制碧山野生植物油廠、黟縣陶器廠;縣辦的石山磚瓦廠、雨傘廠轉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成立集體所有制鐵業、木業、工藝生產合作社和白鐵小組,縮小了黟縣紡織廠生產規模;收回鄉間名師巧匠396人,重新組建城鄉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7個。1962年,全民所有制企業工人勞動生產率為1311元,1965年為3423元,年遞增28%。1970年起,開始發展「五小」(小煤窯、小鋼鐵、小化肥、小水泥、小農機)工業,小型工廠應運而生。至197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年遞增15.8%。
1979年,停辦農葯廠,新建黟縣軸承廠;農村10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從二輕系統劃歸社隊企業系統,鄉鎮工業異軍突起。工業企業經營由單一的生產型轉為生產經營型。同年,在石煤綜合廠和五金廠試點推行工業企業經濟責任制。1980年增加軸承廠、輕機廠為試點企業,1981年在全縣工業企業中推開,取得顯著效果。到1983年,黟縣工業總產值達1310萬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扭轉了黟縣預算內工業利潤倒掛,依靠財政補貼的被動局面。
1984年,全縣工業企業整頓結束,企業素質提高,黃山軸承廠202型軸承獲1984年安徽省優質產品證書,縣電力公司獲安徽省電力系統1984年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黟縣酒廠吉陽牌白酒獲1985年徽州地區酒類評比第一名。
1985年,全縣有電力、機械、電鍍、軸承、石煤利用、汽車修配、五金、建材、森工、釀造、糧油、食品、飼料、制茶、印刷、塑料、造紙,製鞋、服裝、繅絲、紡織、林化等20多個行業,79個工業企業(其中全民所有制15個,集體所有制24個、鄉鎮工業40個)。全民所有制職工1280人,集體所有制職工765人,鄉鎮工業從業人員650人。工業企業有中、初級技術職稱人員39人(其中工程師4人)。固定資產凈值865萬元(其中:全民所有制635萬元,集體所有制87萬元,鄉鎮工業143萬元)。機械總能力19114千瓦(其中全民所有制16558千瓦,集體所有制639千瓦,鄉鎮工業1917千瓦)。工業總產值2047萬元,為1949年的27倍。1985年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9.02%上升為42.37%。
2012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實現7.4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30家,比上年增加4家,實現增加值3.69億元,同比增長13.7%。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生產:軸承380萬套,下降51.6%;罐頭5220噸,增長22.7%;白廠絲599噸,增長8.8%;纖維板4951平方米,下降32.1%。工業經濟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效益綜合指數為189%,同比下降54.3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9109萬元,增長4.6%;實現利稅9017萬元,下降12.7%;實現利潤總額5505萬元,增長6.8%。
2012年鞏固擴大「12555」重點企業培育成果,中綉飛梭、新達機械、金坑源紙業等企業加速發展,特色工業初具規模。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增長12.5%。工業招商取得新成效,新簽康師傅瓶裝水、LED燈具、汽車配件等項目10個,協議投資4.2億元。 絲織業 繭絲綢產業是黟縣經濟的又一支柱產業。八十年代初,從一個鎮辦集體繅絲廠起步,二十年後,黟縣已發展有桑園4.5萬畝,年產鮮繭2000噸;2013年有規模以上繅絲企業兩個,年繅白廠絲400噸,其中華盛絲綢集團的生產規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個規模以上捻線企業,年產捻線絲260噸,名列安徽省第一。 黟縣耕地面積8249.2公頃,占國土面積的9.62%。農村經濟以傳統的林、桑、茶為主,糧食自給。桑、茶、果、竹、木等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基本形成以葉村為代表的蠶桑基地、以溪下村為代表的有機茶基地、以五里村為代表的桃業基地、以胡門村為代表的皖南花豬養殖基地。華盛絲綢、惠達食品、桃源罐頭、千磨竹業、杉森木業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竹針全國市場佔有率70%以上,白廠絲產量居全省縣域前列,五溪山毛峰、「AH2糖水板板栗罐頭」等榮獲安徽省名牌產品稱號。黟縣先後榮獲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基地和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2012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902元,增長15.5%。
黟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較多,有以生產糖水板栗、箬葉、微菜乾、竹筍罐頭等系列產品的食品企業,其糖水板栗產量在全國同行中名列第一,產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縣臘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傳統手工藝製作的產品,也從手工作坊里走進大型超市。黟縣的茶葉製作久負盛名,其中以黃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遞翠眉等品種尤為出名。
建國前,由於封建制度的限制,官、商的盤剝,生產方式的落後和自然災害的侵襲,黟縣的糧食單產只有100多公斤。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的《黟縣志》載:「歲收不給三月」。民國23年(1934年)資料記載,全縣糧食總產1262萬公斤。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僅1079.18萬公斤,單產100.5公斤;油料總產36.27萬公斤,單產16公斤。農業總產值為634萬元。
建國後,黟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生產,採取各種改革措施,促使農業生產穩定增長。1949年,實行減租減息,1950年至1951年,進行土地改革,農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產積極性,1952年,總產上升到1625.61萬公斤,1953年至1957年,實現農業合作化,農民依靠集體力量,開展農田建設,提高了抗禦災害能力,使糧食產量穩步上升,1957年,糧食總產達2036.07萬公斤,1958年,由於左的思想路線的影響和工作上的失誤,糧食生產下降,1960年,糧食總產只有1623.14萬公斤。1962年開始,經過三年的恢復調整,糧食產量有了回升,1965年,總產達2296.13萬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間,糧食總產增長緩慢。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進行農村體制改革,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5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29533畝,單產302公斤,總產上升到3908.07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2.6倍,油料總產147.71萬公斤,比1919年增長3.1倍;農業總產值達3266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為1949年的6.38倍;茶葉、蠶桑、畜牧、水產及其他農副業生產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黟縣從1953年起,糧食、油料自給有餘,1953年至1985年,全縣農民向國家提供商品糧食共26827萬公斤,食用油脂297.84萬公斤,和大量的豬肉、禽蛋、魚、茶葉、蠶絲、薴麻、香菇等農副產品。
2012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完成56608萬元,同比增長3.4%,其中:農業產值21832萬元,增長4.5%;林業產值13899萬元,增長2.7%;牧業產值17543萬元,增長1.3%;漁業產值519萬元,增長117.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815萬元,增長2.2%。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的產業構成由2011年的37.8:24.7:32.1:0.4:5.0調整為38.5:24.6:31.0:0.9:5.0。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達9950公頃,同比增長0.8%,其中:糧食種植面積5089公頃,增長0.5%;油料種植面積2890公頃,增長0.5%;蔬菜種植面積1444公頃,增長1.8%。主要農產品產量增多減少。其中:糧食總產量27001噸,增長4.7%;油料產量4001噸,增長3.9%;茶葉產量1535噸,增長3.6%;蔬菜產量20048噸,增長1.9%;葯材產量91噸,下降4.2%;瓜果產量1480噸,增長1.6%;糖料產量714噸,增長2.0%;水果產量2097噸,下降0.3%;肉類總產量5240噸,增長1.7%;蠶繭產量1759噸,下降4.5%;禽蛋產量663噸,增長1.4%;水產品產量560噸,增長16.2%。
2012年黟縣連續四年榮獲「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五里桃業協會被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集體」,宏村鎮、洪星鄉竹筍基地被認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毛竹筍)標准化基地」。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7家,省級專業合作示範社2家、市級示範社4家。實現農業總產值5.7億元。新增新農村建設「十有」達標村5個、基本達標村6個。 黟縣由於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優秀文化遺產,旅遊業已逐漸成為黟縣經濟的主導產業。
全縣共有景區景點13處,其中5A級、4A級、3A級景區各2處,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省級農家樂旅遊示範點4個、星級農家樂示範戶19家市級、旅遊專業村8個,三星級以上飯店4處。擁有國家級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2家,省級1家;旅遊商品個體私營作坊150多個,形成4大類、1200多個品種的旅遊商品系列,多種旅遊商品在國家、省級旅遊商品博覽會和工藝品設計大賽上相繼獲得100多個大獎。先後榮獲首批「中國旅遊強縣」、「全國文化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文化魅力旅遊名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十大縣域旅遊之星」等稱號。
2009年,旅遊接待403.16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1.63億元,旅遊商品購物市場營業收入達6000多萬元,旅遊對財政收入貢獻率超過20%。2012年旅遊接待量完成1010萬人次,增長31.7%;實現旅遊總收入75億元,增長32.5%。

B. 黟縣旅遊攻略

桃源千水尋來芳跡,春風拂欄畫橋西。自
玉色留香盞中寄,瑤台清月夢里辭。
身為《桃花源記》原型的黟縣,承徽州千年古韻。雖不及繁華都市紙醉金迷。也不似江南水鄉繾綣多情,可它,卻一樣有著世間獨一無二的風采。
兩村一縣,在多年之前便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作為西遞,宏村之間的橋梁,黟縣更是獲得了「畫里桃園」的美稱。
美景,美食,美酒,作為黟縣千年沉澱的瑰寶,始於大秦,興於盛唐,如今的黟縣四處,更是早已離不開其影子。
龍川廣場,盤踞在縣城商業中心,位置優越,設施完善,由安徽省新龍川投資集團投資建設,並由擁有20多年開發經驗的黃山龍川置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地下停車場,下沉式廣場,空中觀景平台,龍川美食一條街,一座座耗資兩億元的建築群,將古今藝術完美結合,讓你感受到現代氣息的同時,又能體驗到徽州大地,千百年來的獨特韻味。
「玩在西遞宏村,吃在龍川廣場」,如今的龍川,早已入駐商家數百戶,集休閑,娛樂,餐飲,購物與一體,更成為了黟縣特色小吃餐飲集聚區。
看桃花似錦,許一世深情,湖光山色間十指相扣,畫中桃園許下今生不諾,這樣的黟縣,你喜歡嗎?

C. 怎樣推動安徽黟縣旅遊走向世界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千百年來讓人魂牽夢繞。黟縣,位於黃山市西南部,黃山古稱黟山。黃山市黟縣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態絕佳。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生態示範區、中國旅遊強縣」等國際化旅遊品牌名片和「世外桃源、畫里鄉村」的神話美譽,境內完整保存1684幢明清古建築,2處世界文化遺產、3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6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31個中國傳統村落、1座省歷史文化名城,3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6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也是首批被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黟縣的旅遊資源和旅遊再開發潛力非常巨大。

大眾旅遊時代,全域旅遊已成為國家戰略,旅遊業從單一景區、景點模式向旅遊目的地統籌發展模式縱深轉變。此番黟縣人民政府與中國城市旅遊研究院的聯手合作,將全面助推黃山黟縣旅遊標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全域化發展。來源:中安在線

D. 黃山市有三區四年,黃山區,徽州區,屯溪區,祁門,黟縣,歙縣,休寧,哪個地方的經濟最好,發展最有前景

黃山市發展最有前景的地方是歙縣,人口多,工業發達,旅遊資源豐富,對外交通方便,毗鄰杭州市。

E. 2013年黃山黟縣年旅遊人數

據黃山市旅遊局統計數字,2013年黟縣西遞景區共接待遊客81.21萬人;宏村景區接待遊客152.03萬人。再加其他小景區一起,2013年黟縣總計接待遊客300萬人次左右。

望採納!

F. 黟縣旅遊發展現狀及保護

歡迎實地考察或者登陸黟縣旅遊網、黟縣政府網查詢。

G. 黟縣的交通運輸

黟縣公路四通八達,鄉鄉通車,總長599.6公里。
安徽省中部南北貫通線的組成部分的黟太公路於1988年10月正式通車;位於黟太公路上的羊棧嶺隧道,全長372米,高8米,寬6.5米,是安徽省第一條公路隧道,於1984年12月建成。皖贛鐵路於縣城區外圍13公里處經過,與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宏村)近而不進;鐵路黟縣站,原名漁亭站,站址在安徽省黟縣漁亭鎮,現為五等站。
2012年,黟縣公路密度達66.5公里/百平方公里,兩條省道(S326和S218線)46.7公里成「丁」字形穿過黟縣,有縣道161.5公里,鄉、村級公路391.4公里。黟縣境內有省二級汽車站一個,社會客運站7個,擁有客運車輛65台,其中專業旅遊車輛12台(大中型12台),全縣已有跨省客運線路5條,省內客運線路23條,縣內客運線路24條,日發班車160多台次,可直達上海、杭州、江蘇等長三角地區和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牯牛降等旅遊景區

H. 黟縣古城的簡述概況

橫溝:原名「槐溝」,又稱「淮渠」。為南北朝梁大通元年(529年),太常卿胡明星辭官歸里後,捐資募工而建。渠水起自北郊柏山堨,從臨漳門(北門)入城,流經北街、杏墩里、郭門後街至郭門右側出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縣周舜岳於城北修防洪堤,並將柏山堨和橫溝整治加固。橫溝水渠流入城內,其走向幾乎與北街完全平行,因此有不少地段穿注於北街民居屋下,商家店內,為城區消防和居民浣滌提供充足水源。千年橫溝穿城而過,成為以黟縣縣城一特色風貌。清黟人程學禧的《黟山竹枝詞》雲:「穿城一水是槐溝,開浚年年趁麥秋;人集街心攜畚插,人歸月下荷鉏頭。」
蓮花塘:位於縣學山北麓,文廟欞門外,舊稱明堂池,又稱泮池;因夏日多有蓮花盛開,故民眾多稱蓮花塘。蓮花塘佔地近10畝,呈半月形,水深約2米,塘水清澈,游魚可數。20世紀90年代,縣碧陽實驗小學修建操場,該塘被填平。
聖母池:位於東岳山北麓,原聖母廟前,清《黟縣志》載:泉如白玉。相傳民間發生偷竊等糾紛,密訴於神後,往池內投入一錢,事實則沉,事非則浮,心虛者甚憚之。其舊址曾掘得石刻,上刻有「鑒物是非多老實,別人真偽有神靈。」字句。
水井:建國以前,縣城居民飲水,幾乎全靠水井汲水。建國以後,直到1989年,縣城居民應用井水人數仍占縣城總人數的63.5%,所以縣城內一直保留有多口古井。如胡公井、神仙井、薛公井、吳家古井、桂墩里三元井、杏墩里古井、縣背嶺古井、費家弄古井等。 沿街店鋪:一般均為徽派傳統的一樓一底建築,樓下為店,樓上住人。大部店面排門,厚約4厘米。鋪面敞開,一覽無余。招牌懸於門額之上,或挑於門側。店鋪排門旁,開有五寸見方小窗,便於夜間銷售小宗商品。也有店鋪,正面完全等同民居樣式:青石門坊、黑漆大門、磚雕門罩,只是店內不設天井,從大門上方開辟的碩大窗戶採光。此類店鋪已葯店、布店為多。城中店鋪不少是前店後坊,所以其建築則為兩進以上。有的大店家在建築後進還辟有院落,便於騾馬牲口運貨進出。千年橫溝自北門進入城中,多從北街東側店鋪下穿過,故北街東側的店堂,多為活動木板鋪就,既便於提水打掃衛生,又能便於萬一火災消防。
居民住宅:縣城民居住宅是全縣最主要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1985年普查,縣城存留有明清民居建築141幢。縣城居民住宅多為二層樓房,前後雙面坡屋頂,兩側參差馬頭牆,粉牆黛瓦,青石門坊,均為典型的徽派建築。民居主要有「三間」、「四合」兩類,廳堂居中,正對大門,卧室左右對稱。因受地基限制或封建迷信影響等原因,大門也有開在側面的。屋內置天井,用以通風採光,天井兩側視長度或建門斗、耳房、迴廊。屋角圳旁,另建附屬建築或小庭院。
祠堂樓閣:建國前,黟縣祠堂(俗稱「廳廈」)樓閣廣布城鄉。清同治《黟縣三志》記載,時全縣各姓祠堂共有404幢。縣城多姓聚居,祠堂不下數十幢。時程姓祠堂有桂林堂(老廳廈)、貫公廳(石獅廳廈)、彩公廳、繼善堂、萃思堂、永思堂、敘仁堂(下程廳廈)等;余姓有種德堂、循公堂、紀公堂(世德堂)、心六公祠、余家祠堂、環山樓等;王姓有尊德堂、大經堂(上王廳廈)、積慶堂(下王廳廈)、怡和堂;舒姓有舒家祠堂、舒家廳廈;胡姓有胡家廳廈、旌義堂等;孫姓有孫家祠堂、孫家廳廈。還有方家廳廈、慎德堂(姚姓)、世德堂(姜姓)、撒家廳廈、光敬堂(俞姓)、光裕堂(汪姓)、一經堂(湯姓)、侯家祠堂、江氏宗祠、徐氏宗祠、尊讓堂(吳姓)、韓家祠堂、許家祠堂、牲敬堂(謝家)、周家祠堂等。建國後,縣城祠堂或年久失修而塌圮,或為單位社隊佔用而拆建改造。如今除環山樓、積慶堂、周家祠等祠堂外形基本完整外,其餘已無一存。
民國以前,城區縣衙東建有紀念唐代黟縣令薛稷的薛公祠,後遷至縣衙內;文廟內建有祀宋儒朱熹父親朱松的韋齋祠,祀孔子先世五代的崇聖祠,祀邑忠烈、正義、孝悌之士的忠義孝悌祠,祀於邑任職能孚信於民之宦的名宦祠,祀邑籍名宦鄉賢的鄉賢祠;在縣考棚建有專為捐資修建考棚者設位刻石的彰善祠;在明昌門(南門)建有祀宋盧臣忠的褒宗祠;在城隍山建有節婦姓氏的節孝祠;還建有土地祠、聖母祠、善意祠等。縣城內還建有不少樓閣,如縣城考棚下首的鼓樓,縣衙對面文廟東南角的魁星樓,縣學山麓、蓮花塘東首的文昌閣,北街與東街銜接處的張王閣(一稱五侯閣,祀唐代張巡、許遠、賈賁、南霽雲、雷萬春等五忠臣),朝陽門(東門)內的周王閣(祀周宣靈王),文廟內的尊經閣等。縣城內還建有一些寺廟,如城隍山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的城隍廟,直街、郭門街、下東街交會處有明代天順八年(1461年)修建的觀音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麻田街重建的廣安寺,以及關帝廟、龍王廟等。民國以後,城內樓閣寺廟年久石秀,逐年塌圮;建國後,縣城擴建,街道拓寬,已經全部拆毀。 街道:縣城道路網基本為自由格局,多數順河流、地勢而修建。建國前,縣城街道狹窄,除北街、直街(縣前街)稍寬外,其餘街道寬僅2米左右。街道原為長條花崗岩石板鋪面,因年久失修,坎坷不平。
20世紀60年代,舊城牆基本拆除殆盡,縣城區域逐漸擴大。城東北的漳河兩岸,原本無道路,後不少單位和民眾在沿河兩岸修建房屋,逐漸形成路道。1970年後,縣城至碧山公路開通,城區路段命名為沿河西路,河東路段即為沿河東路。1971年1月,縣政府成立城鎮建設規劃領導組及辦公室,開始將北街、直街拓寬取直,同時除去上直街(北街口至縣政府段,即鼓樓嶺)石板路階,形成6.35%的斜坡。1983年,拓寬工程結束,共拆除街道兩側房管部門公房58幢、面積約3599平方米,拓寬街道總長900米,平均寬度11米,總投資約100萬元。是年,開始對城區部分街巷路面進行整修,至1985年,先後完成東街、西街、費家弄、桂墩里四條街巷路面整修工程。是年,縣城主幹道為三條:北街、直街、沿河西路。北街道長420米、寬12.4米,直街道長480米、寬9.17米,兩街道均為水泥路面。沿河西路,長2120米、寬12米,為瀝青路面。縣城主要交通幹道(過境公路)有翼然路和馬道路。沿河東路、西街、東街、南街、東門路和郭門街,為三類道路,總長7880米。東街、西街、南街、郭門街仍保持石板路面。
1989年,拓寬沿河西路,建車站前馬路護欄。1990年,修建直街西段(縣政府至中城山莊),澆築水泥路面2000平方米。1991年,直街改澆砼路面。1992年,開辟柯村路,道長570米、寬10米。1993年,完成翼然路拆遷拓寬工程。1994年,建尊師路,澆砼路面;同年,拓寬車站到糧食局路面,修建人行道5000平方米。1995年,建工廠路,澆砼路面320米。1998年,新修翠林路。
2002年,沿河東路澆砼路面,修建人行道300米。2003年,拓寬馬道路的向陽橋至石油公司路段;同年,新建西遞街、漁亭路。2004—2006年,先後完成新辟縣城過境公路,改造入城南路、入城西路、翼然路等工程,城南新區路網雛形基本形成。至此,黟縣縣城主幹道、交通幹道、一般街道的總長度達到27.4公里、佔地面積45.5萬平方米,為建國初期約4000米的6.9倍。
橋梁:縣城有漳河至北向南橫貫而過,為貫通東西兩岸,自古建有一些橋梁。向陽橋,又名東溪橋、小東門橋;通濟橋,原名戊己橋,又名北門橋;九棟橋,位於柏山村北側;長生亭橋,位於縣城麻田街北。
還有東門橋,明代屏山人舒志道捐資興建,原為石橋。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夏,山洪暴發,橋被沖毀。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舒志道後裔舒君謙捐資,改建木橋,取名永吉橋。橋址在大東門,俗稱大東門橋。1978年,政府投資改建石墩水泥板橋,長40米,寬2米。小黑橋,即江柏山水泥橋。該橋往上行約50米處,原有一座20世紀60年代初修建的小木橋,並油漆成黑色,人稱之「小黑橋」。1973年,「6·21」洪水沖毀後仍建木橋。1980年,在其下游約50米處,修建鋼筋砼結構橋,長60米,寬2.2米,小木橋隨之拆除。該橋依然被人們稱之「小黑橋」。2005年,修建宏村大道(碧陽鎮過境線),新建橋梁2座。碧山天橋,位於縣城過境線江柏山西,為1孔空心板橋,跨徑10米、長22.04米、寬15米、高7米。漳河橋,位於縣城過境線江柏山西,1孔拱橋,跨徑30米、長60.13米、寬15.5米、高7米。
護堤:漳河橫貫縣城部分,東西兩邊自古建有防洪護堤駁岸。民國時期,因年久失修,每到汛期,常因洪水侵襲而導致壩潰岸塌。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漳河縣城段河岸防護工程建設。1953年,採取民辦公助方式,國家撥款0.7萬元,動工修建縣城東門與北門漳河護岸。1955年,國家撥專款0.813萬元,同時組織縣直機關幹部與居民義務勞動,利用拆城牆石頭砌建縣城北門橋大操場護岸,全長270米。此後,1963年、1971年和1978年,國家先後三次共投資20萬元,對漳河護岸進行大修,新建、加固自江柏山效上塍至城東南小東門橋的防洪堤岸,全長2400米,高3米。1991年7月4日、7日兩次特大洪水,縣城漳河護岸嚴重受毀;1992年,國家投資60萬元,修復護岸672米。2002年,砌建兩岸防浪牆各310米;2004年,砌建向陽橋下兩岸防浪牆各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