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發展 » 泰山旅遊發展情況

泰山旅遊發展情況

發布時間: 2021-03-16 09:44:18

A. 泰山歷史概況(以時間發展為線索)

泰山,古稱岱宗,位於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風景區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1992年榮登全國旅遊勝地40佳金榜。2003年1月17日,全國首次中華名山推選活動在人民大會堂揭曉,泰山榮登「中華十大名山」
榜首。2006年,泰山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又成功晉升為首批國家5A級景區,並獲得首座「中國書法名山」稱號。

泰山至今保護較好的古建築群有22處,總建築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在古建築群之間,還有12處石坊、6座石橋、7座石亭、1座銅亭和1座鐵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處,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博物館」,這里有中國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等。泰山古樹名木繁多,被譽為「活著的世界自然遺產」。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3萬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漢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還有一棵被譽為國寶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樹「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壯美著稱,呈現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區內有著名山峰12座,崖嶺78座,岩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處,有著名的黑龍潭、扇子崖、天燭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觀;有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等四大自然奇觀。

泰山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態的麗山秀水和人文名勝,生動地記錄了我們中華民族發展歷史的文明篇章。現代考古科學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大量史料也都記載了泰山地區早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已經顯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不僅影響到山東,而且影響到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齊魯之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地區之一,產生了孔子、孟子等歷史文化名人。歷史告訴我們,泰山地區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時代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成為五嶽之首。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占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為什麼成為赫赫於古今的「五嶽之長」、「五嶽獨宗」而獨享盛名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山脈綿亘100餘公里,盤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從古到今,人們總把泰山作為一個高大、美好、高尚、堅毅的形象,熱情加以歌頌。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少卿書>>中就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馬遷的這句話教導人們,「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種把泰山精神與人生的意義、人生觀密切聯系起來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闢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後頭為東岳,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盤古屍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五行>>、<<五德>>學說創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嶽的歷史背景。

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因此,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這個通天拔地的龐然大物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禪,此後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伴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於山後,以後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佈道,建觀築廟。佛教自東晉高僧郎公創建郎公寺開始,在泰山也不斷發展。

泰山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名人,歷代詩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馬遷、張衡、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劉禹錫、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王世貞、姚鼐、郭沫若等都揮筆疾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遊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由山腳拾級而上,到泰山之巔,僅摩崖石刻就有千餘處,從秦至清,歷代皆有巨制。書體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規模之大,作品之多,時代之連續性以及風格、流派、藝術之精湛,構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刻石中所包含的高韻深情與巍巍壯麗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數千年的文明中,歷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一系列輝煌的人文景觀與高大雄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構成了獨特的泰山風景景觀。人文景觀的布局,是根據自然景觀,尤其是地形特點和封禪、游覽、觀賞活動的需要而設計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禪、百姓朝山進香的路線。其主體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觀,主題是封天禪地的思想內容,布局形式重點是從祭地的蒿里山,經帝王駐蹕的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了長達10餘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三重空間。即以城西南過奈河橋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車站東南側)為「陰曹地府」;泰安城區為人間;自城北岱宗坊開始,沿長達6000餘級的「天梯」至岱頂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和游覽觀光發展而成的。岱廟是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這條中軸線從泰城南門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後與登山盤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與城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築空間序列上形成一體。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動的程序次第展開,貫穿著一種由「人境」至「仙境」的歷程。從地形上看,是由緩坡、斜坡直到陡坡,人們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後宛若登上天府;從建築規模上看,是由人間帝王宮殿上達蒼穹,漸入仙境;從色調上看,紅牆黃瓦始終與蒼松翠柏形成對比。再通過三里一旗桿,五里一牌坊,一天門、二天門(中天門)、三天門(南天門),三重節奏,構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偉壯觀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它巧妙地依自然之勢,又以人工之力加強和美化自然環境。其一,在封禪祭祀活動的序列空間位置的選擇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緩漸陡之勢,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屬「封閉型」自然景觀,下段是緊緊收縮,直至岱頂才開放。前奏長,對比十分強烈,對於「祭天」活動來說,造成環境感應的心理狀態,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臨南天門驟然開闊,恰似升仙。因此,這樣的地理環境是封禪祭祀空間序列的傑作。其二,在建築單體或群體位置的選擇與建築結構的創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門戶建築,有登山轉折處的導向性建築,有臨溪而設的賞景建築,有半山懸掛的宗教建築,也有聳立山巔的祭祀建築等。其三,從建築的結構、材料、裝飾及以庭院空間為基本單元的群體組合上,均能適應地形環境多變的要求,該建亭的建亭,該設閣的則設閣;需開敞通透處即造型輕巧,需收縮空間處敦實厚重,充分體現因景而設,因境而生的建築思想。

泰山古建築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建築與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老文化的例證,保存了一個巨大的封禪祭祀序列和一幅記載歷史的立體畫卷,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順應自然的建築典範,以其特有的藝術形象去協調和加強自然美,去表現和深化自然環境。由於它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生輝,使峻極於天的泰山深入到幾億炎黃子孫的心坎中,並名揚全世界,成為全人類的珍貴遺產。

登泰山,自古3條路。原來的東路已毀,原來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現在的東路,遊人在泰山火車站下火車後,可先游岱廟,然後從岱廟後門至岱宗坊,步行經中天門到南天門,或步行至中天門後轉乘索道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經碧霞祠登上泰山極頂。若走中路,從泰山火車站下車後,可乘游覽汽車沿環山公路經黑龍潭、竹林寺直達中天門,然後從中天門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直至岱頂。若從西路上山,需從泰山火車站乘游覽汽車至界首(泰安與濟南的交界處)向北折,沿新辟的環山公路,在鳥語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從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謂一步登天了!

B. 泰山遊客量一直增長原因

我想應該不止泰山的遊客量一直增長,還有一些許多的旅遊勝地地的遊客量也在增長,因為現在許多人都嚮往旅遊。

C. 泰山旅遊發展現狀

去年五一去的泰山 自我感覺挺好的 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爬 就是到了十八盤會累點 不過還好 早上看日出挺冷的 自己帶點厚衣服

D. 黃山和泰山的旅遊優勢劣勢分別是什麼

黃山:優勢是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劣勢是想要游遍黃山,要空出很長的假期才能慢慢領略黃山的美麗,畢竟黃山那麼多美麗的景點,而我們現實生活中,較長的假期有那麼少,法定節假日出遊,人卻多不勝數。

泰山:優勢是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最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劣勢是現代元素較少 ,體驗式旅遊少 ,不太適合做休閑、會展等專項旅遊產品 ;交通、住宿、購物、飲食等相關配套服務有待發展。

E. 論文:泰山如何發展旅遊資源

總論與展望
1, 加強森林公園建設,保護森林資源
自然環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態系統組成的,必須保持相對平衡.森林是陸地最大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重要樞紐,對於地上,地面,地下環境有多方面的影響,如果把森林看做單純的木材生產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奪式的經營,不顧植被具有極為重要的防止環境惡化功能(涵養水源,保護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維護生態平衡等等),那麼最終破壞森林的惡果將是人類自身的災難.從古巴比倫王國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溫室效應,無不證明了一這點.
森林公園則是在社會文明的發展中形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經濟系統,是以人類,生物和環境的協同發展為原則,以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為宗旨,它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即滿足當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發展,又要保護生態環境,不對後人的發展構成危害.這就為在此基礎上開展各項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區域環境.1982年,我國建立了第一個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她以神奇的地貌和優美的環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園的風姿,為中國的生態旅遊開創了一個成功的範例.截至1996年底,全國已建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811處,年吸引遊客達5000多萬人次.隨著森林公園旅遊人數的增加,旅遊活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必然產生矛盾,引起諸如土壤,植被,水質和野生動植物的環境問題.另外我國森林公園大都是在國有林場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因經營方式的轉變,這就帶來了一個更新觀念和提高對森林價值和生態環境的再認識問題.因此,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加強森林公園建設是保證生態旅遊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中國資源的保護應注意以下兩方面:
(1) 加強生態管理,使之持久協調發展
森林是一個整體,森林除木頭外,還有許多其它物種,它是一個由許多成份構成的復雜系統.如果把森林看做單純的木材生產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奪式的經營,那麼我們采了木頭,卻惡化甚至是毀滅了其它資源的生存環境,得不償失.當然也不能發揮森林資源的全部效益.但我們保護森林,並不是完全任其自然.自然森林也會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滅,也是浪費資源.所以在不過度改變森林結構的前提下,進行采大留小有計劃,有選擇的開采,以實現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2) 嚴厲打擊森林犯罪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林業局,公安部,監察部聯合發出《關於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專項斗爭的通知》,經過全國各級森林公安機關和各部門的艱苦努力,打擊處理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收回了一批被毀壞和被長期佔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國森林公安機關共查處各類森林和野生動物案件26369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8131人,其中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為國家挽回了直接經濟損失2928萬元,收繳木材46351立方米,野生動物209365頭(只),收回林地58305畝,取得顯著成績.但是,林區治安的幾個突出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一些基層單位,幹部法制觀念淡薄,毀林開荒,亂占林地的現象仍時有發生;犯罪分子在嚴打鬥爭開展後仍頂風作案,如雲南省昆明市現每月從市區運往外省的保護動物仍在1噸左右;盜伐,哄搶國有林木,非法運輸,銷售木材在一些地區仍很嚴重;有些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打擊森林犯罪力度不夠.因此針對上述情況,要加強森林立法工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依法保護森林.只要我們按照法律嚴格執行,加大打擊力度,森林建設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2, 統一規化,有序開發
做好旅遊開發規劃,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這不僅是使開發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預防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編制旅遊區總體規劃時,必須對旅遊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以便針對開展旅遊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行足夠的准備,並採取積極措施,消除或減少污染源,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測.為保證生態旅遊的環境質量的高品位,旅遊區的有關建設必須遵循適度地有序地分層次開發的原則,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有損自然的開發行動.每個項目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自然之美,對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費等刺激經濟增長的項目堅決制止.經濟開發可以在風景區以外的廣大土地上進行.即使是配合風景區的旅遊,其主要服務設施也完全可以在風景區外圍建設.古今中外名山,風景區和國家公園都是精神活動的場所而非經濟場所.我國古代,五嶽山下都設有"鎮","鎮"就是專門提供服務設施的.宋代規定泰山的外圍7里內"禁樵採".元代規定40里外的徂徠山禁止砍柴,都是為了保護泰山.美國規定商業開發要在國家公園以外的地方,其黃石國家公園自被發現建立後,不僅禁獵,禁伐,而且陸續遷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著.德國阿爾卑斯山國家公園的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公園內並無一條索道,若干條索道都是設在公園之外的.這些發揮功能區分,區內觀景,區外經商的優良傳統,我們可以借鑒.如將旅遊設施建在山腳下,山上不修索道,這樣游 人勢必在山腳下的賓館住宿,當地賺取住宿費和餐飲費肯定高於索道費,而且遊人分散於各處,大大緩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頂過分擁擠.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指導下,現有的生態技術,資金條件以及人們的環保意識還達不到維護生態平衡要求的情況下,必須將寶貴的生態資源留給子孫後代,而不是開發殆盡.旅遊區的環境容量問題,應加強研究,在旅遊區的環境容量未確定之前,必須控制旅遊業的發展速度.對一些重點保護的景區,必須防止太多的遊人進入,即使是一般旅遊區,也應嚴格控制超容量吸引遊人.因為,環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壞容易修復難,一旦旅遊超過了環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環境破壞,再來治理就十分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3, 增強環保意識,強化法制觀念
鑒於旅遊作為一種產業對環境的特殊影響和累計性的破壞,生態旅遊一定要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嚴格執法和遵守我國的《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與旅遊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並針對旅遊業對環境影響有潛在性,持續性和累計性的特點,增加補充規定.如增加對旅遊的環境保護稅收,用於修復被損環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遊有關部門應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例如對生態保護區的開發,要根據環境法律,規定哪些部分嚴禁開發,哪些部分可以開發以及開發的規模,開放的季節和可接待的人數等等.又如規定哪些地區禁止帶火種,禁止狩獵和毀壞林木,禁止遺棄垃圾和生活用品.對違法侵害自然資源者,加大執法力度,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思想意識比法規更重要.我國在生態旅遊的生態規劃和生態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遊業主要以盈利創收為目的,不少旅遊區根本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就開始營業.在旅遊景點,很少設立宣傳生態意識的宣傳欄,導游們的導游詞中也很少觸及生態道德教育的問題.而且,旅遊業的幹部及導游中大多數人也未接受過系統的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因此,我們在倡導生態旅遊時,必須樹立生態保護第一的思想,加強宣傳教育,轉變全民觀念.具體做法一是要通過立法,把對旅遊區的環境影響評價及對策真正落實到每一個景點,並要求所有的旅遊管理人員,導游都必須經過系統的生態教育;旅遊業是無煙工業","旅遊資源可再生"的觀念以及對旅遊開發的環境效應評估認識不足的現象,切實把旅遊環境當成旅遊業的生命和形象.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把發展旅遊業的目標與立足點建立在保證當代和幾代,幾十代人的旅遊需要上,並以這種思想觀念為指導,做好環境保護的各項具體工作.二是把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納入國家教育計劃,在小學,中學和大學國情教育中增設這方面的教育內容.使我們的子孫後代從小就開始重視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愛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使生態善惡觀,生態良心,生態正義,生態義務成為青年的自覺行為和道德規范.三是充分利用旅遊這一生動活潑的大學校,使生態旅遊的全過程,成為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的全過程.使旅遊者在大自然中喚起綠色的激情,綠色的愉悅,綠色的思考,體驗大自然的諧;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達到熱愛自然,師法自然,啟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使每一個人旅遊者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保護自然的小事做起.

F. 關於泰山旅遊的各項費用及路線情況

對於一般體力的人來說,從紅門4個小時登頂應該沒問題。這個時間,泰山日出在5點左右,時間安排充足一下的話,晚上12點開始爬,比較合適。

另外你說,中間有什麼好去處,這是不是說你不想晚上爬山呢?因為晚上漆黑一片,很難看到景色。

如果你想看景色,最好是白天爬了,一般體力,來回徒步的話,九個小時應該沒問題(加上休息,吃飯等時間)。當然,你也可以晚上爬,白天下山的時候再看景色,不過,這時候也累,也困,難有心情了,不管怎樣把,說幾個景點(以紅門路線為例,初次爬山,應該選擇這條路線)

到達紅門後,開始上台階,左側有個關帝廟,裡面有「漢柏第一」,當然沿途各種廟宇很多,可以進去看看,有些很有特色(除碧霞祠,均不收費),再向前,在線路右側,有個地質公園--醉心園,可以看一下泰山特有的地質結構,桶裝結構,醉心石。再向上,到達「萬仙樓」,即售票點,過了售票點,大約一個半小時後,在路線右側,有個側路,通向「經石峪」,是金剛經石刻,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值得一看。返回主線,繼續前行,到達中天門,大約是一半路程了,可以休息,吃飯了。

繼續向前,一段較為平坦的路後,到達雲步橋,再向上,到達十八盤,對於體力一般或者較差者,真正的挑戰來了,如果能一口氣爬上去,你會體會到堅持就是勝利的感覺。

到達南天門後,基本上就是到頂了,沿天街向東去,有很多景色,唐摩崖不可錯過,然後可以到玉皇頂。

其實泰山還有其他路線,各有特色,不過第一次來,還是推薦紅門路線。

G. 泰山的歷史概況(以時間發展為線索,泰山的歷史發展情況)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東巡,登封泰山,刻石頌功德,禪於梁父山。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春,二世皇帝東巡,至泰山,禮祠之。在始皇帝刻石旁鐫詔書,頌始皇帝功德。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前後,設泰山郡,治所在博縣(今泰安市郊區舊縣村)。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月,濟北王劉勃聞武帝將封禪泰山,上書獻境內泰山及附近城邑圖。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武帝東巡過泰山,令人上石立於泰山巔。四月,武帝由海上(今黃海)回泰山,登封,禪肅然山(今萊蕪市西北)。後下詔割贏(今萊蕪市境)、博(今泰安市郊區舊縣村)兩縣置奉高縣(今泰安市郊區故縣村),以祀泰山。



黃初元年(220年)十一月,文帝以「阼燎」(登壇燃火祭天)祭泰山等五嶽。景元四年(263年),劉徽注《九章算術》時,測泰山高度相當於今海拔1820米。


後趙建武十三年(347年),永貴侯張余獻給泰山廟金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供於廟中西神器庫。前秦皇始元年(351年),高僧佛圖澄弟子朗公與其徒隱居泰山,在昆瑞谷(今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境)創建佛寺,後人稱朗公寺。傳說朗公又卜居泰山西北麓靈岩山,"始建精舍十餘區」,為靈岩寺創構之始。

南燕建平四年(403年)四月,王始在泰山起義,"聚眾數萬,自稱太平皇帝,署置公卿」,後被南燕桂林王慕容鎮所破。王始被俘不屈,在燕都廣固(今青州市)慷慨就義。

南北朝
宋時(420~479年),廚賓國(今克什米爾斯利那加附近)王子求那跋摩僧,在泰山人頭山創建銜草寺。朗公曾孫弟子志湛繼之。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三月,魏太武帝採納司徒崔浩建議下詔滅佛,泰山諸佛寺被毀。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魏太武帝率軍大舉南下攻打南朝,途經泰山,祭以太牢。

北魏皇興二年(468年)二月,獻文帝以青、徐二州平定,遣中書令兼太常高允奉玉幣祀泰山。

北魏太和四年(480年)七月,孝文帝巡行泰山。

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張和顏率領農民軍憑依泰山,聯合司馬元郎起義軍反抗北魏統治。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四月,魏孝文帝至瑕丘(今兗州東北),遣使以太牢祭泰山,孝文帝作《祭岱嶽文》。

北魏景明年間(500~503年),北魏僧意法師在泰山北麓建谷山寺。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八月初五,兗州官員奏稱:泰山崩,頹石,湧泉十七處。

北魏正光年間(520~524年),法定禪師在岱陰方山北麓創建神寶寺,後遷至方山南麓,被譽為靈岩開山鼻祖。

北魏時期,佛教僧眾在徂徠山東南麓創建光華禪寺。

東魏天平二年(535年),魏將羊深在泰山一帶結壘築寨,反對權臣高歡。是年正月,在博縣商王村(今泰安郊區北望村)與高歡大戰,羊深戰敗遇害。
北齊天保元年(550年),齊文宣帝代魏稱帝,遣使致祭五嶽。
北齊河清二年(563年),佛教僧眾在徂徠山西南麓興建四禪寺。北齊天統年間(565~569年),泰山封禪壇中出土玉壁。

北齊武平元年(570年),梁父縣令王子椿好佛學,在徂徠山南麓摹刻佛經2處。



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自稱通征屢感,詔令以泰山朗公寺擴建為神通寺。

開皇十五年(595年)正月,文帝在泰山設壇,柴燎祭天,親祀青帝,未登山而還。大業七年(611年),在岱陰建四門塔(今歷城區柳埠鎮境)。此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層石塔之一。

大業九年(613年),王薄在長白山(今鄒平縣北)聚眾10萬余,轉戰齊魯,與齊郡(今濟南市)丞張須陀在泰山下激戰。王薄輕敵失利,義軍傷亡甚重。



貞觀年間(627649年),時人在靈岩山巔鑿石窟,名證明功德龕。

顯慶二年(657年),南平公主在泰山北麓昆瑞山神通寺西側山崖上,為其父太宗造像(此處有大小造像200餘座,俗稱干佛崖)。

顯慶六年(661年)二月,高宗及皇後武則天遣道士郭行真至泰山建醮造像,立碑紀事。此碑俗稱鴛鴦碑。

乾封元年(666年)正月,高宗登封泰山,禪社首山,皇後武則天亞獻。後下詔大赦天下,改是年為乾封元年,改博縣為乾封縣。

開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玄宗登封泰山,禪社首山,下詔大赦天下,封泰山神為天齊王。

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玄宗撰書《紀泰山銘》,摩刻於岱頂峭壁(今名大觀峰)之上。

開元十五年(727年)五月,玄宗採納天台山道土司馬承禎建議,"敕五嶽各置真君祠」,泰山祀延禧真人。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前後,杜甫游泰山,賦《望岳》詩。是時,李白流寓山東,與名士孔巢父、韓淮、裴政、張叔明、陶沔隱居徂徠山南竹溪,詩酒唱和,時稱"竹溪六逸"。

天寶元年(742年)四五月間,李白游泰山,賦《泰山吟》詩6首。是年,著名書法家李邕撰書《靈岩寺頌並序》,立石靈岩寺中。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黃巢與唐軍作戰失利,率干餘人退保泰山,後在泰山狼虎谷(今萊蕪市西北)中自刎。歷時10年的唐末農民大起義至此失敗。

五代
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唐明宗封泰山三郎(傳為泰山神之子)為威雄大將軍。至宋真宗時,加封炳靈公。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八月,晉高祖命祭告五嶽,令州府官員對各岳廟量事修崇,所有近廟山林,禁止樵牧。

後周廣順二年(952年)五月,周太祖親征慕容彥超至兗州,遣翰林學士竇儀祭東岳廟。


建隆年間(960963年),太祖下詔,祭泰山於兗州。

開寶五年(972年),太祖下詔,遷乾封縣治所於岱嶽鎮(今泰安城區),以"就岳廟(今岱廟)。

淳化五年(994年),始建靈岩寺辟支塔,嘉祐二年(1057年)竣工,歷時63年。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真宗封泰山,禪社首山。大赦天下,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仁聖天齊王。後又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岱頂建昭真祠(今碧霞祠)奉祀。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五月,真宗詔兗州長吏以"天書」降泰山日(六月六日)建道場設醮。大中祥符四年,定六月六日為天貺節。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六月,真宗詔修泰山廟。

大中樣符四年(1011年)五月,真宗加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十一月,封東岳夫人為淑明後,下詔增修岳廟。

景祐二年(1035年),孫復應石介之邀,到泰山講學。先在東岳廟(今岱廟)東南柏林地建信道堂為學館,後北徒岱麓(今五賢祠遺址),改稱泰山書院。

寶元、康定年間(10381041年),石介為父母居喪時,在徂徠山上築室(後稱徂徠書院)講學,從學者甚眾。

元豐五年(1082年),神宗封泰山白龍神為淵濟公,立祠於西溪白龍池畔。

元符三年(1100年),宋廷下詔重修東岳廟,建嘉寧、儲佑、蕃祉三殿。

宣和六年(1124年),在岱廟立《宣和重修泰岳廟碑》,敘述徽宗自登基至宣和四年(1122年)21年間,陸續重修岳廟事。是年,靈岩寺塑五百羅漢像。傳今寺內千佛殿所存彩塑40尊即是五百羅漢像的一部分。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下,攻佔泰山一帶。八月,泰山石匠姜博士與道士孫上座起兵反抗,結寨於三尖山(即凌漢峰),並一度攻克奉符縣城。今凌漢峰上有義軍所鐫摩崖刻石。


天會六年(1128年),金兵占據兗、鄆二州,士人吳給、孔億率軍民結寨徂徠山,抵抗金兵。

正隆六年(1161年),濟南人耿京以泰山為依託,聚眾25萬反金,先後攻取萊蕪縣(今萊蕪市)、東平府(今東平縣)、泰安軍(3)(今泰安市)。辛棄疾參加耿京義軍,曾殺叛徒義端於靈岩寺,率部附南。


大定五年(1165年),金世宗下令重建泰山凌漢峰下佛寺,賜額"普照寺」。

大定十八年(1178年)春,東岳廟(今岱廟)失火?quot;雖門牆儼整而堂室盪然"。次年重修,歷時3年完工。

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楊伯仁撰《大金重修東岳廟碑》,立於廟中。

明昌元年(1190年),金章宗封徂徠山神為護國感應侯,立祠於徂徠山太平頂及獨秀峰下。祟慶元年(1212年)五月,泰山人劉二祖起兵抗金,轉戰泰山及淄、沂二州。

崇慶二年(1213年),成吉思汗率蒙古軍南下,所部中軍一度攻入山東,取濟南、泰安,至泰山。
貞祐四年(1216年)正月,紅襖軍大敗金兵,攻入泰城,史稱"貞祐之兵」。岳廟被毀,僅存延禧殿與誠明堂。



嘉靖九年(1530年),明廷在泰山極頂建玉皇觀。

嘉靖十一年(1532年),按察(1)金事盧問之在泰山上書院故址建仰德堂,祀孫復、石介,後增祀胡瑗,稱三賢祠。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山東學政黃叔琳、泰安知州徐肇顯重修。清道光九年(1829年),泰安知縣徐宗干在三賢祠中增祀宋燾、趙國麟,改稱五賢祠。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宗室德王(封藩於濟南)重建泰山斗母宮。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岱廟毀於大火,僅存寢宮及炳靈、延禧二殿。

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重修,耗銀萬兩。嘉靖三十年(1551年),東平道士王三陽與其徒在凌漢峰下建道觀隱居,後德王府常侍捐資擴建。三陽死後,其弟子雲山重修,名三陽觀。萬曆元年(1537年)內廷派太監修葺擴建。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濟南同知翟濤自山下至山頂建岱宗、天階等石坊8座。

隆慶六年(1572年),河道總督萬恭以治河成功,恭祀泰山。見太清官(玉帝觀)建在極頂石上,便命將其北移,露出極頂石,予以保護。並撰書《表泰山之巔碑》,立石極頂。是年,明宗室、胙城王府輔國將軍朱睦揓,在泰山後石塢建元君廟。

萬曆八年(1580年),巡撫何起鳴嚴禁到岱頂捨身崖捨身,並在崖側築牆,更名愛身崖。

萬曆十二年(1584年),濟南府推官郝大猷在岱頂創建孔子廟。是年,山東左參政興工修葺東岳廟。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山東布政司參議張五典以其所設計的測量泰山高度及里程的方法,委派盛州巡檢張嘉彩進行試測,測得從岱宗坊至玉皇頂里程為5120步(約合8192米),高度為368.35丈(合l178.72米)。張五典撰《泰山道里記》記其事。是年,拓建元君下廟,神宗賜額靈應宮。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重修岱頂碧霞宮並鑄造金闕(銅亭)。後移山下,今存岱廟。

H. 泰山旅遊

濟南你可以去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玩一下,下午到濟南的話你就沒什麼時間在這內些地方玩的很痛快了容,那你可以去黑虎泉,免費的,泉水很大,泉水邊上還有賣茶的,可以品一下。從濟南去泰安的火車很多,從濟南到泰安坐火車50分鍾,汽車得兩個小時左右。泰安天然的地方有泰山、天外村和岱廟等,登山從紅門(泰山腳下)到玉皇頂(泰山山頂)初次爬的話大約需要四個小時,五月份泰山日出的時間在早上五點半到六點左右,所以建議你在爬山之前先去一下天外村,然後再去爬山。山頂賓館很多,最有名的要算神憩賓館,有點貴,邊上有小的,你上去打聽一下價格,要降價,兩人標准間能講到60到100元左右。下山後你可以去岱廟,來得及。

I. 山東省旅遊發展情況

山東省地處黃海之濱和黃河入海口,有著秀麗的自然風光,眾多的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全省擁有旅遊景區、景點509處,其中泰山和曲阜「三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青島煙台、威海代表了中國海濱旅遊的一大片。全省旅遊資源品位高,種類全,分布廣,綜合條件好。
山東旅遊業作為新興產業,與改革開放同步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績。1979-1998年十十年間,全省累計接待國內旅客4.6億人次,創旅遊收入895億元;接待海外遊客402.8萬人次,創匯12.2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和旅遊創匯年均分別遞增54.7%和33.6%,成為持續增長最快的產業。近十年來,接待海外遊客大幅增加,「八五」期間年接待量先後突破20萬、30萬、40萬人次。「九五」期間,相繼突破50萬、60萬人次。特別是1998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內需,拉動經濟,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把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重點培育。1998年10月,省政府第13次省長辦公會議聽取旅遊工作全面匯報,集中討論全省旅遊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思路和措施要求;1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要把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確定了加大投入、加強領導的有關措施。1999年6月,省委、省政府又專門召開高規格會議,深入動員、全面部署全省對外開放和旅遊工作。隨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指標、文件和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全省旅遊工作開始出現了新的喜人局面。一些地市把旅遊作為「一指導手」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10個城市相繼出台了加快旅遊發展的決定或意見,進一步明確產業定位,完善產業政策,加大投入,加快發展。面對旅遊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氣象,全省旅遊行業廣大幹部職工振奮精神,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團結拼搏,知難而進。1999年全省旅遊總收入突破300億大關,達到307億元,比上看曾長16.43%。凈增44億元,旅遊總收入佔全省GDP的4.01%。其中接待海外過夜旅遊客56.2萬人次9包括一日游遊客共62.2萬人次),比上看增長25.25%,旅遊創匯2.6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8%。兩項指標均創十年來最高增長率。
山東旅遊業經過不同時期的開發和建設,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行、游、住、食、購、娛相配套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旅遊產業體系。全省擁有一至五星級旅遊飯店173家,床位4萬張;旅行社376家,其中國際旅遊行社50家;旅遊車船公司41家,旅遊汽車2393台,遊船197艘;旅遊游商品定點廠21家;開發建設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和省級旅遊度假區15處;旅遊行業固定資產120億元(不含度假區),旅遊從業人員54萬人。去年,旅遊發展規劃和項目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通過建立旅遊項目庫,篩選了50多個有特色的項目,實行了大型項目專家評審制度。省班府撥款5000萬元用於大項目啟動。社會化辦旅遊已成氣候。濟南市投資13億元的泉城廣場、投資2.5億元的野生動物園、投資8000萬元的釣突泉擴建工程,南山集團投資3億多元的高爾夫球場、康樂宮,以及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大型項目竣工。銀行投資2億元的青島中苑海上廣場部分完工。孔子文化廣場、淄博齊城、梁山、蒙山、費縣石林等項目正加緊策劃。「創城」工作成效顯著。1998年山東六城市創辦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獲得成功,佔全國總數的1/6,旅遊環境大為改善。去年又有11個城市申報參加第二批「創城」活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近兩年來,全省旅遊行業有14個單位、集體和8名個人受到全國表彰;有40個單位、集體和8名個人受到全國表彰;有40個單位、集體和60名個人受到省里表彰。旅遊業的發展對促進對外交往,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山東影響,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帶動相關行業發展。提供社會就業,幫助後進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山東省提出,作為全國沿海經濟大省、旅遊資源大省,必須緊緊圍繞2000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確定的建設世界旅遊強國這一宏偉目標,以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狠抓重點、熱點、難點和新增長點,緊持區域均衡發展,不斷拓展新的空間,夯實基礎,整體創新,打破常規,加快發展,率先建成旅遊強省。確定的主要目標是:2000年,國內旅遊收入330.36億元,旅遊創匯3.05億美元,旅遊總收入355.27億元,2005年,國內旅遊收入700億元,旅遊創匯5億美國微軟公司元,旅遊總收入740億元,佔全省GDP的6%;2010年,國內旅遊收入1500億元,旅遊創匯9億美元,旅遊總收入1600億元,佔全省GDP的8%。

J. 山東泰安市主要發展旅遊業嗎

確實主要發展旅遊業,因為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非常的不錯,也有很多著名的旅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