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鎮巴有哪些旅遊資源,作簡要介紹。急急急急急!!!今天就要知道啊
鎮巴縣城地處大巴山腹地,境內峭峰突兀,幽谷密布,溝壑縱橫,雄山奇水。這里既是漢定遠侯班超的食邑地,又是民主革命時期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鎮巴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東區有大楮河流域的纖夫遺跡、星子山自然風光、碾子埡貞節牌坊和獨具特色的民間建築坡坡街;中區有光棍梁的雙石人、源灘的彪水洞瀑布、鹽場的古關隘;西區有白天河原始自然景區,內有千畝神蔥園、內外羅城、光頭山韓湘子修行地、亞洲最大成片原始木竹林、胡氏庄園、凌冰洞等30餘處充滿神奇色彩的自然生態奇觀,植物種類十分豐富。
鎮巴有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曾為漢定遠侯班超的食邑地,時建有班候祠、班侯廟、班城書院;漢桓侯張飛路過鎮巴,留有九陣壩、撈旗河、曬旗壩、拴馬處(嶺)等三國傳說;小洋鎮木橋村漢時漢代墓葬群是我縣漢時經濟文化興盛的佐證;唐代著名的荔枝古道由四川涪陵、達縣、萬源經滾龍坡入鎮巴境內,經過漁渡壩、鎮巴城、栓馬嶺、楊家寺到西鄉子午道南口至長安,「一騎紅塵妃子笑」由此而來。
鎮巴還是「紅軍之鄉」、「苗民之鄉」、「民歌之鄉」。1932釀紅軍入川建立的第一個黨支部——永樂核桃樹村黨支部;赤南青鶴觀陝南縣委蘇維埃政府革命遺址、三元鎮蘇家坡紅軍墨書標語布告及墨書大幅標語;從大山裡走出的將軍——符先輝將軍故居(簡池壩);革命烈士紀念塔等紅色旅遊點已被市、縣列為重點保護單位。青水鄉為西北最大的苗民居住地;鎮巴民歌遍及全縣,山歌、號子、嗩吶各具特色,影響波及陝南川北,2004年鎮巴縣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民歌之鄉」。
鎮巴還有耐人尋味的飲食文化資源。由臘肉、野味、土雞、楮河魚、山野菜等烹飪而成的農家菜系列(蒸菜、燜菜、炒菜、燉菜、冷盤等)別具一格,風味獨特;有備受青睞的天麻、大黃、黨參、杜仲等名貴野生中葯材;木耳、香菇、核桃、板栗等土特產物風質美;刺綉、竹編等民間手工藝品製作精美;宣紙、秦巴霧毫更遠銷海外。
希望對您有用
望採納
Ⅱ 鎮巴縣在哪個省
陝西省!!!
鎮巴縣,陝西省漢中市轄縣,位於陝西省南端,漢中市東南隅,大巴山西部,米倉山東段,被譽為陝西省「南大門」。為漢將班超的封邑,紅四方面軍曾在此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並建陝南縣,國土面積3437平方公里,境內有漢族、苗族、回族、維吾爾族、壯族等民族居民,其中鎮巴縣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苗民聚居地。縣境有白天河風景旅遊區,西北獨有的苗家寨,亞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等旅遊景點。
Ⅲ 漢中旅遊業發展的歷史簡介
近年來,漢中市狠抓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品位逐步提高。但是,與發達地區相比,城市化進程緩慢,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臟亂差現象普遍,旅遊服務設施不完善,市民城市意識、文明意識不強。這種狀況損害了全市對外開放形象,影響著現代化建設進程。如何改變這種局面?2005年11月,漢中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審時度勢,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利益和全局高度出發,做出了舉全市之力,用3年時間把漢中創建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衛生城市的重大決策。2005年11月23日,市黨政隆重召開全市雙創工作動員大會,號召廣大幹部群眾統一思想,集中力量,扎實推進「雙創」工作,確保實現預期目標。動員大會之後,萬余名機關幹部和各界群眾走上街頭清理生活垃圾,從而拉開了雙創活動的帷幕。
首先圍繞「雙創」目標,完善創建工作方案和運行機制。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田傑、市長趙樂秦為正副指揮的雙創指揮部,抽調25名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制定了創優、創衛及城建管理、宣傳教育、效能督察、文秘綜合6個工作方案,形成了管理規范的工作機制。還分別成立了漢中市城市綜合執法局和旅遊執法稽查大隊,恢復了市愛衛辦,明確了編制和工作職能,為強化旅遊、衛生及城市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與12個縣區、106個部門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逐級分解創建任務,層層簽訂責任書,把責任落實到部門、單位和個人,初步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創建責任機制。各縣區、各部門和單位相繼制定了創建實施方案和各專項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夯實責任,完善了創建工作機制。在全市創優、中心城區創衛的同時,南鄭、城固、寧強、略陽縣制定了鞏固省級衛生縣城的措施,勉縣、西鄉、鎮巴、佛坪縣結合實際提出了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的目標,全市形成了市縣聯創、創優與創衛相互促進的工作局面。
同時,深入發動,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始終堅持把宣傳教育作為貫穿雙創全過程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將新聞媒體與社會宣傳相結合,充分調動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動員社會一切力量參與和支持雙創。全市各新聞媒體分別開辟了「雙創」動態、「雙創」大家談、記者觀察等欄目,每天不間斷地刊登各類創建工作最新動態;對破壞公物、佔道經營、行人文明意識差的行為進行曝光,利用領導訪談、電視評論、編後語等多種方式,開展了一些深度報道,營造了濃厚的「雙創」氛圍。並強化相關知識宣傳,邀請中省創優、創衛專家為市委中心學習組進行專題輔導;邀請省旅遊局專家舉辦了創優專題培訓班,組織編印《雙創幹部知識手冊》、《雙創市民知識讀本》等。還採取懸掛橫幅、張貼標語、辦板報、製作專題片、牆體廣告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雙創宣傳,進一步增強了創建工作氛圍,廣大市民支持雙創、參與雙創的意識基本形成。
以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市容環境衛生為抓手,扎實開展機關環境衛生整治。市、縣區分別組織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和中小學生開展義務勞動,對城區街頭生活垃圾、衛生死角和臟、亂、差現象進行了集中整治。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等機關多次組織幹部職工進行衛生大掃除,加強環境衛生的整治和管理,使機關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並啟動城市整容工程。市區多次研究整容工程,籌措經費,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整治范圍和標准,把任務細化分解成31個小項,分別落實到相關部門、責任單位。截至目前,興漢路、天台路、人民路完成了綠化帶改造任務;更換維修了南大街、石馬路、北大街等主要街道的路燈、燈箱,提高了亮燈率。道路改造全線竣工,重點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天漢大道、石馬立交、江南西路景觀綠化帶相繼完工。先後開展了旅遊市場秩序、交通秩序、佔道經營、建築立面和樓頂、拆除違章建築和到期臨時建築、門店牌匾和戶外廣告、社區居民小區環境衛生等涉及創優、創衛8個專項整治,使中心城區環境衛生狀況得到好轉。
旅遊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增強,褒河森林公園、漢中奇石園等景點相繼建成並對遊客開放;武侯墓、石門、五龍洞等景區開展了旅遊區質量等級評定;南湖環湖路、武侯祠生態停車場、紫柏山生態旅遊道路已建成;拜將壇擴建、川陝革命紀念館、五龍洞森林公園開發等一批項目建設正在加緊施工。旅遊市場專項整治全面展開,公共信息標識建設步伐加快,旅遊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組織相關縣區、單位參加了第十屆西洽會旅遊展、「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展和2006年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舉辦了武侯墓清明文化旅遊節、西鄉茶葉節、漢台牡丹節、紫柏山登山暨棧道漂流節,開辦了景區A級創建、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和旅遊從業人員的培訓班,組織了旅遊風光攝影大賽等一系列宣傳促銷活動,編制了《漢中人手冊》、漢中旅遊導游交通圖,在賓館、車站、飯店設置了導游圖,使旅遊產業形象不斷提升。去年「十一」黃金周,全市共接待遊客28.5萬人次,旅遊收入498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8%和116%。
市雙創指揮部始終把效能督察作為創建工作的一項重要保障措施,結合創建實際,市委、市政府下發了《漢中市雙創目標責任考核管理辦法》等12個制度、辦法和措施,使雙創任務和工作責任落到實處。指揮部領導先後14次帶領各工作機構和相關部門,對環境衛生、市政交通、旅遊開發、城市整容工程等方面的工作督導檢查,針對存在問題,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圍繞階段任務、專項整治工作和市民反映的突出問題,採取明查暗訪、跟蹤察效的辦法,深入縣區、部門和單位督導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下發《督辦通知書》及《督查通報》,對階段和時段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認真進行了考核驗收。先後兩次組織19個成員單位30多名幹部,分5個工作組,由市級領導帶隊,對118個雙創責任單位創建工作進行了全面的檢查驗收和量化考評,有力推動了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目前,全市正在繼續深入開展佔道經營、臨街建築立面和樓頂、拆除違章建築和到期的臨時建築、臨街門店牌匾和戶外廣告、社區居民小區環境衛生、道路交通秩序、旅遊市場和城市整容8個專項整治。漢中這座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正日趨煥發出新的魅力。
Ⅳ 鎮巴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鎮巴縣有以下旅遊景點:
1.碾子婭古鎮
鎮巴縣碾子婭古鎮位於鎮巴縣東北角。
古鎮依山起勢,臨水賦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面積雖不大,只有一條一里多長拾階而上的青石板老街貫穿古鎮南北,但蜿蜒曲折的石街兩邊至今仍保存著完好的此起彼伏,錯落有致的清瓦屋面、木質穿斗式三、四開間商鋪及青磚會館,深藏大巴山青山綠水間,極少受到世俗的侵擾。古鎮原汁原味的原始風貌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您可以沿著高高的石階漫步,看看石階兩側那些舊宅院落,撫摸一下那些斑駁的雕梁畫柱,累了就喝一杯用山谷岩泉沏泡的清茶,坐於院落天井裡的藤椅上。
平平仄仄的街巷,其間的一磚一瓦,一池一台、一花一木,無不斑駁質朴,古意盎然,遺留著先輩拓荒的足跡,沉澱著古鎮昔日的輝煌,堆積著古鎮興衰的秘密。
2.鎮巴縣博物館
鎮巴縣博物館位於縣城新街東側中段,綜合辦公樓建在縣文化館院內。博物館收藏的歷史文物有:石斧、陶罐、陶倉、銅鼎、銅鏡、古瓷器、古錢幣、古鍾等,還有「川 陝 革 命史料及文物」。
3.秦巴深處觀光城
景區位於陝西南部的鎮巴縣城,雄山奇水鍾靈毓秀,景色迷人。觀光景點有:閱水廊,翻板水閘,奮進園,文化長廊,錦源廣場,城北花園,班侯園,古鍾廊,歷史紀念館等。
Ⅳ 鎮巴巴廟鎮未來10年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有推條子。基礎設施有麻將館,農民發展計劃有河南 山西陝北煤礦 金礦。
Ⅵ 鎮巴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自然風光
鎮巴縣毗連蜀地,遠距秦川,先民祖籍多系川、楚。漢文化與巴、楚文化在此交匯。境內峰巒疊嶂,溝河縱橫,竹木蔥郁,物產豐富,氣候涼爽,原始自然景觀眾多,人文歷史傳說獨具魅力,正謂「秦南界蜀亘巴山,入境盤龍小終南;仙居似卻凡間物,常留煙靄達雲天」。
主要旅遊觀光景點:白天河風景旅遊區,西北獨有的苗家寨,亞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班超石碑,蜀漢桓侯拴巴處碑,撈旗河,曬旗壩,八仙之一韓湘子修行的光頭山、內外羅城,魯班會仙橋,陳家灘至寶塔、摩崖石佛像,池洋石窟,漁渡大河口古墓石刻,大楮「胡氏庄園」,國家一級重點文物宋代古鍾,鍾山寺,川陝屏障赤北鐵佛關遺址。
境內還擁有紅四方面軍創立川陝革命根據地眾多遺址,如:川陝蘇區青鶴觀、龐家院子、趙家院子等革命文物遺址,革命烈士紀念塔等。
特色小吃
1、麵皮
麵皮始於秦漢,色澤鮮亮,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味獨特,可涼食外,還可晾乾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與蝦片媲美,還有炒,燴等吃法。它是人們喜愛的,風味獨特的地方名小吃。麵皮是米做的,類似於南方的米粉。因為柔嫩、勁道就象上好的面條一樣,故名之。可以切到面條那樣細,澆上調料湯後就囫圇放在碗里拌著吃。食後腸胃舒暢,口舌生香,油而不膩,清爽暖心。 麵皮是百姓化、大眾化的吃食。
其中,還有一段歷史:傳說劉邦與張良二人到漢中微服出巡,半路餓了,便到農家吃飯,農家拿出麵皮出來給他們吃,劉邦問這是什麼,農民不知,劉邦笑曰:「此乃蒸餅也!」
2、菜豆腐
菜豆腐稀飯是整個漢中地區一種民間家常飯,雖然做的方法不復雜,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較細,好吃且富有營養,所以已成了當地待客的佳餚了。 這種家常飯之所以被民間奉為待客上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飲食極富營養,即使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豆漿、豆腐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易於消化,有利體內吸收,也不失為一種配方科學,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美味佳餚。冬季吃這種飲食,暖和耐飢,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實惠。不但如此,這種飲食無論男女老幼,體強體弱,都能食用。難怪無論社會怎樣發展,這種取材容易,且獨具鄉土風味的菜豆腐稀飯卻一代傳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飯中的佼佼者了。
3、漿水面
漿水面就是把蔥花過油到稍焦時將漿水倒入熗到微沸即可舀出,然後炒一盤素韭菜做為提味的炒菜。待手工面下熟後澆上漿水,調上炒過的韭菜、油潑辣子、細鹽後即可食用。 鎮巴的漿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臣相蕭何在此吃面時所起。它一直是漢中人民喜愛的麵食,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白菜,芹菜也可。製作時,將菜洗凈,在沸水中煮燙至蔫,取出放入瓦盆罐中,加入面湯,一至二日待菜色變為金黃即可,再用食油,精鹽,加蒜苗炒熟,配以蒜花,薑末,花椒粉等佐料調好的豆腐丁,燴入炒熟的漿水菜作為潲子。漿水面條要用人工擀制,使之葉寬,條長,片薄。將煮熟的面條入碗,調上漿水菜的潲子,澆上辣椒紅油,漿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紅白黃相間,入口酸辣清香,回味無窮,並具有開胃之功效,是鎮巴的名小吃。
4、粉皮子
粉皮子又稱片皮,入口有咸,酸,辣,香,沖等味。吃的方法都是涼拌,嚼之光滑,柔韌,自帶幾分涼爽。寒熱皆宜,老少喜傳統得粉皮子是由生長在山上的蕨菜根莖搗碎,取其澱粉加工而成。民間的製作過程是將蕨粉稀釋,加微量明礬攪成糊狀,舀進平底小燙鍋,讓燙鍋浮在沸水上,隨即左右旋轉,讓糊狀漿汁均勻鋪開,再放在冷開水中降溫,待收汗後撈出來切成條狀,色澤鮮亮,柔滑如皮條,筋絲好,有彈性。粉皮的調味非常講究,一般都佐以少許的菠菜,豆芽,紅蘿卜,調入鹽,醋,醬油,芥末,,姜蒜汁,紅油辣椒汁,及味精,頗能誘發食慾,最適合青年人的胃口。
5、涼粉
鎮巴人夏天吃涼粉消暑解渴,冬天則愛吃熱涼粉,稱熱打鐵,加上各種調料,吃了回味無窮,味口大開。涼粉是以冰豆、豌豆涼粉為上品,米涼粉次之。
6、紅豆腐
採用民間傳統配方和獨特工藝製成,味微咸辣,色美可口,餘味悠長,營養豐富,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
7、柿餅
古為朝廷貢品。將成熟的柿子去皮後製作成乾果食品。
8、核桃餅
傳統風味小吃,其特點是:色澤金黃,油酥可口,久貯不變。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核桃還具有壯腰補腎、潤腸通便的食療作用。
9、臘汁肉
臘汁肉即用臘汁煮出來的肉。但它不同於干臘肉,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干臘肉是用煙熏臘的;它也不同於一般的鹵肉,鹵肉是用鹵法製作的肉,即用鹽水、五香料或醬油製成鹵水,將肉放進鹵水裡煮熟即成。而臘汁肉不加姜蔥、料酒,也不用加糖來調色,只需用幾味中草葯及香料與肉同煮即可。
所用中草葯及香料為:甘松,山奈,蓽撥,良姜,砂仁,白蔻,細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這幾種葯料混雜在一起,製成葯料包,即可用來熬制臘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還有健胃消食,潤肺理氣,散寒祛風,鎮痛化滯,通竅開胃等功效。
臘汁肉製法十分簡單:將葯料包放入清水鍋里,以旺火燒開,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調入精鹽後,即可放入肉料同煮。所用肉料以豬雜碎(即豬頭、豬肝、豬肚、豬心、豬蹄等)為主,牛肉、驢肉、狗肉及雞、鴨、干魚等也可選用。煮時用文火,慢慢地熬,讓肉充分入色入味。肉不宜煮爛,要恰到好處,約40分鍾左右,將肉撈出,經驗豐富的家庭主婦,聞其味便可知肉的生熟程度。
煮熟後的臘汁肉,黑里透紅,香味撲鼻,觀其色,聞其味,不食也會滿口生津。臘汁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將肉切成薄片入盤,蘸著味碟吃,味碟用紅油辣子、薑末、蒜泥、蔥花、醋、味精調制而成。夾一片肉放在味碟里蘸一下,入口有明顯的葯味兒,但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另一種吃法是將臘汁肉切成或片,或絲,或丁,加蔥、姜、蒜、料酒等作料,可與多種蔬菜同炒,也美味無窮。
煮過肉後的臘汁和葯料包可反復使用,將二者一同盛入瓦罐里,涼後蓋實,可保存三五年不會壞。但儲存時葯料包切忌漂浮在臘汁上面,要將其深入罐底,否則會長霉變質。如葯料包用的時間長了,味道會變淡,這時就需要換一個新葯包.。
Ⅶ 鎮巴縣的經濟
1955年,遭受比較嚴重的乾旱、冰雹和暴風雨等自然災害,但糧食總產仍達到5萬噸以上,新修水田4221畝、梯地5760畝,造林4802畝,零星植樹87萬多株,畜牧業亦有較大發展。
1983年鎮巴縣各業重點戶發展到6844戶,占鎮巴縣總農戶的13.2%。其中糧食重點戶2453戶,多種經營種植業1424戶,養植業2084戶,工副業和個體商業服務及其他883戶。
199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240萬元,多種經營總收入5441萬元,鄉鎮企業收入2967萬元,分別較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前的1979年增長85.73%、11.49%和32.72%。
2006年,鎮巴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2776萬元。全年糧食總產量99699噸,糧食畝產157公斤,全年油料總產8550噸。肉類總產量達29940噸,禽蛋產量2325噸,生豬出欄278040頭,畜牧業產值達2605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的35.8%。林地面積27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4%。 鎮巴縣工業種類有機械製造、現代採掘、釀造、建材、食品加工等。
1950年底,鎮巴縣恢復小鐵廠9座,小煤窯7處,毛邊紙廠25家,火紙及皮紙廠100家,織布機150台,織襪機6台,陶瓷廠12家,油坊30處。年產鐵100餘噸、土紙126.2噸、陶瓷3.96萬件。
1990年,鎮巴縣工業產品達19類35種,有全民所有制工業15家,縣屬集體所有制工業10家,區鄉鎮辦工業67家,村辦工業20家、農村合作經營工業62家,城鎮個體工業8家,農村個體工業841家,有固定從業人員7000餘人。工業總產值2865萬元,其中全民工業產值佔38.85%,縣屬集體所有制工業產值佔10.22%,鄉辦工業產值佔26.32%,村及村以下工業產值佔24.61%。
2006年,全部工業總產值30900萬元,增加值8600萬元,較2005年增長2.2%,占鎮巴縣GDP的7.8%。其中: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7419萬元,實現銷售產值7223萬元;產銷率97.36%。規模以上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天然大理石建築板材(大理石材)完成162246m2;原煤產量139128噸;水泥41200噸;屈家山錳礦完成產量23000噸、秦川礦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產量17647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