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旅遊業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容易嗎
從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獲悉:新修訂的《山西省旅遊條例》已獲全票通過,該條例明確旅遊業是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以及全域旅遊發展方向,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旅遊業發展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從立法上保障旅遊發展。
據省旅發委主任盛佃清介紹,新條例增加了旅遊規劃、旅遊產業促進、特色旅遊等章節,強化了旅遊主管部門的統籌協調和綜合監管職能,規范了旅遊規劃的編制、審批,突出了政策支持和改革創新內容,從法規層面對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首先得服務好,雖然說中國不缺人,但是不好的話還是做不下去。
⑵ 旅遊規劃機構如何進行戰略選擇
在非旅遊行業企業不斷加大景區投資、搶占終端資源入口的同時,我們看到,傳統的旅遊規劃機構也正通過戰略合作、直接投資等多種方式,開展旅遊景區的投資業務,用以完善自身產業鏈條,實施企業多元化的發展戰略。
一、選擇景區投資的主要原因
傳統的旅遊規劃機構為何也紛紛搶灘景區投資環節?這與其面臨的規劃行業環境變化、自我產業鏈完善等多種因素有關,總體而言,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規劃不落地,缺乏後期運營經驗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甲級旅遊規劃資質機構100餘家、乙級資質機構超過300家,以及大量丙級和未評級資質機構,年生產各類旅遊規劃文本成千上萬個,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是,「規劃規劃,牆上掛掛」,「規劃評審之日,就是規劃結束之日」等眾多的口頭語,卻又充分反映出旅遊規劃的落地性差這一規劃機構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就其原因,除了可能存在的規劃需求方原本對規劃的動機目的不純、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等客觀因素外,旅遊規劃機構從業人員缺乏項目運營經驗也佔有重要的因素。
此時,通過參與景區投資,建立自己的項目後期運營管理「根據地」和「實踐地」,讓規劃機構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進入「根據地」學習並參與項目後期的運營管理,積累相關經驗,反過來指導項目前期的規劃或策劃,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規劃不落地的問題,同時也將提高旅遊規劃的落地性和旅遊規劃機構的生存能力。
(二)市場竟爭激烈,單一的規劃業務受沖擊較大
隨著近兩年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和當前旅遊投資熱的興起,作為旅遊規劃機構的主打業務——旅遊規劃策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與竟爭。一方面,大量原有旅遊規劃機構高管紛紛跳出來創業,帶著原有成熟的技術與團隊,成立新的旅遊規劃公司。
另一方面,傳統非旅遊規劃行業公司如建築設計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旅遊設備供應商等為打通其參與的旅遊項目產業鏈,也不斷成立旅遊部門,開展旅遊規劃業務。越來越多的公司不斷進入旅遊規劃行業,導致規劃項目年成交量越來越少,單位成交金額也不斷降低,無疑給以規劃為主營業務的旅遊規劃機構造成巨大的壓力,旅遊規劃機構從單一的前期規劃設計業務不斷向後期的投資、運營等產業鏈延伸成為必然的戰略選擇。
(三)穩定性不足,景區託管能走多遠
所謂景區託管,簡單來說就是對旅遊景區進行委託管理。根據筆者調查統計發現,如成都銘智等多家知名的旅遊規劃機構,都已或早或晚開展了景區託管業務。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國內景區託管正處於發展探索階段,整個託管體系還不是很完善,景區託管的穩定性不足。
一方面,景區託管作為一種「保姆式」的服務提供,當景區一般在通過兩三年左右的託管後,基本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品體系,並逐步培養了一批專業化的管理隊伍,景區繼續託管的效果已經不明顯,雙方通常會解約並結束託管關系,加之景區託管業務相對旅遊規劃業務而言數量較少,容易給開展景區託管業務的旅遊規劃機構帶來託管業務和託管人員的不穩定性。另一方面,在景區託管過程中,合作雙方在經營理念、目的訴求、管理執行等方面的差異,或受行政等因素的干擾,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分歧,甚至可能造成在經過短短的合作「蜜月期」後雙方就解約,從近幾年國內景區託管情況來看,已經出現好幾個在較短的時間內就終止雙方合作的案例。
二、景區投資的主要模式
相比原有的旅遊規劃策劃業務,旅遊規劃機構參與景區投資屬於一種重資產運作,這是一種新的嘗試,對其自身而言也不一個不小的考驗,通常而言,其參與景區投資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戰略合作
旅遊規劃機構通過與第三方景區投資機構的緊密合作,並形成戰略合夥關系,利用自身規劃、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長,間接參與著景區項目的投資。
(二)共同開發
旅遊規劃機構通過與景區管理方或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出資成立旅遊景區運營管理機構,來投資開發、運營管理景區項目。
(三)獨立投資
旅遊規劃機構可以通過現金投入、規劃策劃費用折算等多種方式,獨資參與景區的投資,或參與景區二次消費項目的投資建設,如投資建設景區內滑道、漂流、紀念品開發等項目。
面對旅遊規劃機構不斷加強對景區投資的現狀,我們必須清醒的意識到:從長遠來看,旅遊規劃機構依託自身的規劃優勢,加強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圍繞規劃、投資和運營等幾大體系,整合旅遊產業鏈,將進一步促進旅遊景區的有序開發;但從現實來看,景區投資對於旅遊規劃機構而言,也非想像的那麼一帆風順,畢竟這種重資產的運作,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玩轉的游戲,否則,也不會出現全國眾多景區虧損的局面。倘若以後真出現由旅遊規劃機構自行規劃、投資、運營的景區運作不成功,無疑將是對旅遊規劃行業最大的諷刺。
總而言之,對旅遊規劃機構而言,參與景區投資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其效果如何?讓我們共同期待。
⑶ 旅遊景區規劃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包括哪些
根據國家標准《旅遊規劃通則》(GB/T18971--2003)和《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50298--1999),我國景區開發需要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遠景設計院現就三類規劃內容和要求分別加以論述。
一、旅遊景區總體規劃
任何一個景區開發建設前,原則上應當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景區總體規劃編制以景區所在地的旅遊業發展規劃為依據,對景區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幫助景區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多重效益。
(一)規劃時限
景區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10-20年,同時可根據需要對景區的遠景發展做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對於景區的發展布局和主要建設項目,也應做出建設規劃,期限一般為5年。
(二)任務和作用
總體規劃的對象是一個具體的景區。其基本任務是綜合研究旅遊資源、客源市場,確定旅遊地性質、環境容量及接待規模;劃定旅遊區的用地范圍及空間發展方向;統籌安排區內各項建設用地和交通組織;合理配置各項旅遊服務設施、基礎設施、附屬設施和管理設施;提出開發實施戰略,處理好發展與建設的關系,指導旅遊的合理發展。編制旅遊總體規劃對更好地推動和實現旅遊的開發計劃和發展目標,確保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其實現最佳利用價值,確保設計的旅遊產品與實際旅遊市場需求的統一性,確保旅遊地與所在區域間有關的各項事業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資料收集的內容
收集的內容包括地形圖、專業圖以及氣象、水文、地質、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人口、行政區劃、社會經濟、企事業單位、交通運輸、旅遊設施、基礎設施、土地利用和環境等方面的資料。
(四)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
(1)綜合評價旅遊業發展的資源條件和基礎條件。
(2)全面分析市場需求,科學測定市場規模,合理確定旅遊業發展目標。
(3)確定旅遊業發展的指導思想、規劃依據和發展戰略。指導思想是旅遊規劃的主題,是體現一定規劃時段內總目標的一種設想。
(4)明確景區區域、旅遊產品重點開發的時間序列、土地利用的空間布局,根據需要劃定緩沖區的范圍,包括旅遊服務設施、附屬設施、基礎設施和管理設施的總體布局。
⑷ 景區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有哪些舉措
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來推進:
(一)創新發展戰略,改革管理體制
發展全域旅遊,是一項改革創新工程,重在圍繞適應旅遊發展兩個綜合需求(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改革創新旅遊體制,從旅遊市場監管、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產業促進、擴大旅遊開放、旅遊管理體制和基礎制度等推進綜合改革。
一是要改革創新全域綜合統籌發展的領導體制,構建從全局謀劃和推進、有效整合區域資源、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的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考慮旅遊配套設施及其公共服務的需求,促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融合、銜接。
二是改革創新旅遊管理的綜合協調機制,推進旅遊管理體制的綜合改革,適應旅遊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從行業監管向綜合服務升級的客觀需求,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旅遊發展認識升級的最典型和最生動表現。
三是改革創新旅遊綜合執法機制,鼓勵推進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等改革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綜合執法保障。要把旅遊市場環境治理,納入到城市綜合治理的范疇內,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聯動。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的旅遊安全責任體系與工作機制。設立旅遊警察和旅遊巡迴法庭,是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許多國家早已設立旅遊警察,包括西班牙、德國、俄羅斯、希臘、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埃及、阿根廷、孟加拉等等。這些旅遊警察大多會外語、著裝醒目、在酒店和旅遊景區隨處可見,小到問路、物品遺失,大到被敲詐勒索,他們都會馬上介入解決。旅遊警察提升了國內外遊客的安全感,這是最重要的旅遊環境。旅遊警察還是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有力增強旅遊吸引力和保障力。
(二)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旅遊規劃
發展全域旅遊,不能因循傳統規劃思路,必須改革創新規劃。
一是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遊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旅遊資源與其他資源合理配置。
二是改革規劃體制,推進多規合一。
三是創新旅遊規劃。全域旅遊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遊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協調發展各、整合各類資源要素。
(三)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遊,必須樹立科學的旅遊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
一是將發展旅遊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合力。
二是創新旅遊數據徵集、分析體系。按照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新趨勢設置評價指標。探索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特點的旅遊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與旅遊電商企業合作,建立現代旅遊的科學評價機制。
三是加強綜合效益評估,擺脫門票經濟「依賴症」。我國大多數景區仍然處於門票經濟。2014年,除黃山門票占總收入的17.5%外,其餘景區門票佔比均超過40%,有的景區門票佔比更是超過80%。從門票經濟向全域旅遊經濟轉變,首先就要建立全域旅遊的綜合效益評價體系,逐步擺脫對門票收入的嚴重依賴。
(四)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推進全域旅遊,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撐。這需要巨大的投資,迫切需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PPP等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融資支持,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吸引國際資本參與重大旅遊項目開發,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創新旅遊業態
創新旅遊產品,積極培育旅遊新業態,構建新的發展載體。推進旅遊小鎮、旅遊風景道、旅遊綠道、旅遊度假區、旅遊產業集聚區、特色旅遊基地、研學旅遊基地、養老旅遊基地等新興旅遊業態和產品建設。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閑農業、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休閑區、休閑旅遊示範城市等目的地建設。推進旅遊+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遊+研學(教育)、旅遊+交通、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新型養老、旅遊+健康養生、旅遊+購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遊的新產品新業態。要加快特色提煉,在創建精品旅遊品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優勢,創建區域品牌。
(六)試點先行、示範引領
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可強求一律。作為推進全域旅遊主體的地方黨委政府,有必要積極務實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每年遴選一批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上不封頂,下不設限,試點先行,示範引領。要採取系列措施支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了解更多全域旅遊內容,可以關注下北京中景合天。
⑸ 1.什麼是旅遊產業發展戰略與規劃
旅遊產業發展戰略與規劃,是指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從當地實內際狀況出發,綜合國際國容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 對當地旅遊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做出至少3-5年的戰略性發展規劃。產業發展戰略規劃至關重要,因此成熟規劃設計院提出,戰略性規劃必須通過資源整合實現價值再造,成熟規劃設計院一直以來堅持調研先行,策劃跟進,規劃落實的原則,從數據分析、現場勘查到可行性分析,進行全方位的戰略性規劃,為當地量身定做成熟的戰略性規劃方案。
成熟企劃通過為某區域制定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幫助客戶選擇因地制宜的產業和建立產業發展體系;明確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抓住重點,制定詳細的產業發展路徑;設計重點任務和措施,集聚產業要素資源,打造具有競爭力、可持續的產業鏈經濟,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總體發展。
⑹ 如何做旅遊景點開發策略規劃
做旅遊景點開發策略規劃,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研究出以下三種模式:
一、開遠模式
開遠鳳凰谷是一個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的項目。山合水易提出以城鄉統籌升級為帶動,以 「旅遊為總抓手」的戰略思想。以鄉村旅遊為主導框架,以景區化形成農村城市化結構,以第三服務產業帶動第一產業的經濟升級和相關第二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服務產業鏈,提高附加價值,帶動區域化發展,並且大幅度的提供勞動力就業,解決三農問題,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嶄新模式。
二、三亞模式
山合水易在海南三亞亞龍灣玫瑰風情小鎮的規劃設計中提出,將玫瑰文化及延伸產業與地方經濟發展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以玫瑰谷景區合作開發、社區合作共建、園區合作生產為特色,以玫瑰產業及旅遊產業發展為主導,依託整體景區建設與小鎮開發,打造"農旅合一"的項目開發典範。本項目開發從根本上改變了當地農民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生活方式,擴寬農民就業渠道,使農業與服務業發展相結合,變農民為業主、居民,賦予其自主經營的權利。
三、新羅模式
山合水易將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定位為海西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城鄉互動型生態宜居之城,圍繞「一個集散中心,兩大城市發展目標」,充分發揮新羅區主城集散與服務配套的優勢,推進以城鄉頭籌建設與旅遊資源整合為目標的「目的地」+「集散地」雙地戰略,加大生態環境建設與資源環境保護力度,打造養生度假、會展商務、休閑農業和文化創意四大名片,實現構建城鄉互動型生態宜居城市和創建第三代旅遊新城典範的目標。
⑺ 旅遊規劃的特點是什麼
旅遊規劃具有地域性、綜合性、戰略性、科學性、整合性、公益性和層次性等特點。
地域性:任何一個旅遊休閑規劃都有一定的地域范圍,根據該地域旅遊休閑資源特點、地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等製作而成,體現出該地域的適用性,與其他地域規劃的差異性,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徵。
綜合性:同旅遊休閑一樣,旅遊規劃也體現出牽涉面廣的特點,經濟、環境、社會效益要兼顧,地理、歷史、文化、建築、園林、交通、商業、社會、經濟、信息等多學科內容皆有涉及,體現出綜合性特點。
戰略性:旅遊規劃是對規劃地域的旅遊休閑發展做出的戰略決策,時間長、影響深遠,搞得好,就能實現預期的目標即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搞得不好,就會給該地域的旅遊休閑發展帶來長遠的不利影響,如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矛盾眾多、經濟虧損等,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付出巨大代價。
科學性:旅遊規劃必須按照旅遊休閑及其所依附的社會經濟發展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地進行,防止違反科學精神的主觀想像和臆斷因素干擾,保證規劃的科學性。
整合性:由於旅遊規劃內容的綜合性特點,它的成功實施需要多部門互相配合,如文化、園林、農林水利、工業、交通、衛生、工商、保險、金融、公安等,共同參與規劃的製作和實施,(銘智旅遊策劃—旅遊規劃專家)否則,規劃有可能成為一紙空談。
公益性:旅遊規劃所關注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更要關注事關和諧社會建設、人文關懷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以確保旅遊休閑業自身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應體現出明顯的公益性特色。
層次性:旅遊規劃的范圍、內容和時間都體現出層次性特點,范圍上,每一個大地域都是由若干小地域構成,范圍不同,規劃的內容也不同;內容上,有總體規劃和分項規劃;時間上,有長期規劃、中期規劃和短期規劃。
⑻ 雲南省旅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相關文件,總結戰略布局、戰略措施
雲南省旅遊產業13五發展規劃,相關文件總結戰略布局戰略措施,雲南省旅遊13五發展計劃的話,對於雲南省旅遊行業是一種推進,以及對雲南旅遊的話時實施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
⑼ 什麼是旅遊發展戰略規劃
現行的相關規范,並沒有旅遊發展戰略規劃的明確解釋。
按照《旅遊規劃通則》,旅遊發版展規劃是根據權旅遊業的歷史、現狀和市場要素的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以及為實現目標體系在特定的發展條件下對旅遊發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主要任務是明確旅遊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提出旅遊業發展目標,優化旅遊業發展的要素結構與空間布局,安排旅遊業發展優先項目,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至於戰略規劃,根據網路解釋:就是制定組織的長期目標並將其付諸實施,它是一個正式的過程和儀式。
實際上,旅遊發展規劃接近於一個戰略性規劃。當然傳統上編制旅遊發展規劃會面面俱到,資源的分析、發展的目標,項目布局和優先建設項目等等。如果編制更加具有戰略性的規劃可以考慮突出戰略任務、戰略工程、戰略項目建設等方面。可以參考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的編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