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家族的吊腳樓簡介
土家族的吊腳樓簡介:
吊腳樓建築是土家人民智慧的體現。土家吊腳樓多為木質回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答差瓦,只許蓋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差瓦。
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
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洞吊,富足人家有雕梁畫棟,檐角高翹和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意之境。
(1)湘西吊腳樓介紹擴展閱讀:
土家族吊腳樓的形式:
單吊式:
單吊式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
雙吊式:
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
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2. 湘西吊腳樓的介紹
湘西吊腳樓,屬於古代干闌式建築的范疇。所謂干闌式建築,即是體量較大,下內屋架空,容上層鋪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闌建築》)一種房屋。這種建築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地區,以及山區。因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氣和地層濕度大,由於干闌式建築是底層架空,對防潮和通風極為有利。
3. 湘西吊腳樓的主要類型
湘西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類型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版式,有人稱之為「權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
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湘西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湘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湘西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單吊雙吊均適用。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湘西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徵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抬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4. 湘西吊腳樓的建築構架
在西南地區廣西、貴州、湖南、四川等省份,「湘西吊腳樓」是山鄉少數民族如苗、侗、壯、布依、土家族等的傳統民居樣式。尤其在黔東南,苗族、侗族的湘西吊腳樓極為常見。這里的自然條件號稱「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於是山區先民創造出了獨特的「湘西吊腳樓」。
湘西吊腳樓依山而建,用當地盛產的杉木,搭建成兩層樓的木構架,柱子因坡就勢長短不一地架立在坡上。房屋的下層不設隔牆,裡面作為豬、牛的畜棚或者堆放農具和雜物;上層住人,分客堂和卧室,四周向外伸出挑廊,可供主人在廊里做活和休息。廊柱大多不是落地的(便於廊下面的通行無礙),起支撐作用的主要是樓板層挑出的若干橫梁,廊柱輔助支撐,使挑廊穩固地懸吊在半空,這種住宅因其外形和結構特點被稱為「湘西吊腳樓」。湘西吊腳樓的優點明顯,人住樓上通風防潮,又可防止野獸和毒蛇的侵害,這種住宅在西南山區至今仍有建造。
不同地方的湘西吊腳樓在形貌特徵與建築結構上富於變化。總的看來,湘西吊腳樓還是應屬於南方的干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是全部懸空的,所以湘西吊腳樓也可以說是一種半干欄式建築。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湘西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有的湘西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盡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里里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干凈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里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桿,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
5. 向先炳寫的湘西吊腳樓吊腳樓特點
湘西吊腳樓依山而建,用當地盛產的杉木,搭建成兩層樓的木構架,柱子因坡就勢長短不一地架立在坡上。房屋的下層不設隔牆,裡面作為豬、牛的畜棚或者堆放農具和雜物;上層住人,分客堂和卧室,四周向外伸出挑廊,可供主人在廊里做活和休息。廊柱大多不是落地的(便於廊下面的通行無礙),起支撐作用的主要是樓板層挑出的若干橫梁,廊柱輔助支撐,使挑廊穩固地懸吊在半空,這種住宅因其外形和結構特點被稱為「湘西吊腳樓」。湘西吊腳樓的優點明顯,人住樓上通風防潮,又可防止野獸和毒蛇的侵害,這種住宅在西南山區至今仍有建造。
不同地方的湘西吊腳樓在形貌特徵與建築結構上富於變化。總的看來,湘西吊腳樓還是應屬於南方的干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是全部懸空的,所以湘西吊腳樓也可以說是一種半干欄式建築。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湘西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有的湘西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盡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里里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干凈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里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桿,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
6. 湘西吊腳樓的建築傳說
很久以前,土家抄人的祖先居住在山洞中或大樹下,靠狩獵、捕魚為生。天上張天王看見土家人世代住山洞和大樹下,生活很苦,他要去東海龍王那裡借一座殿宇來送給土家人。張天王到了東海龍宮,見到龍王就直說了。龍王心想:我的殿宇又大又重,量你也搬不動。於是就答應了。張天王來到一座吊腳三柱二騎的殿宇前,用手輕輕一提,就把殿宇提起來了。龍王一見,後悔不該答應。只好勉強地說:「用後還回來。」張天王說:「七天就還回來。」張天王提著殿宇來到土家山寨,叫土家族人仿造了一座三柱二騎(即三根柱子落地,兩根柱子懸空)湘西吊腳樓房。
七天過去了,龍王就來找張天王還殿宇。張天王說:「你要,我還你。」提起殿宇順手一丟,就把殿宇丟在一條河邊,橫擱在河的兩岸。「你自己去搬吧!」龍王自知搬不動,只好氣沖沖地回龍宮去了。從此以後,每逢雨水季節,龍王都要發怒漲洪水,讓水將河上的殿宇沖掉。人們也在漲水季節不能從殿宇中過河。於是人們又在橋下安上斬龍刀,龍再也不敢直闖殿宇樓房了,人們不但有房住了,來去過河也方便了。
7. 湘西吊腳樓的資料
中國俗話說「高樓萬丈平地起」,然而有時也會有例外。散布於湖南湘西的吊腳樓就是這樣。
湘西一帶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這塊土地上的土家、侗等民族的一切活動也就與這山山水水分不開。去年我在湘西旅遊時所看到的吊腳樓,幾乎都是屹立於山水之上的一種獨特的建築。這種樓房雖然只有二三層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象空中樓閣,建造並不容易。
樓而有「腳」,我雖早有所聞,但直到這一次才知道,原來所謂「腳」者,其實是幾根支撐樓房的粗大木樁。建在水邊的吊腳樓,伸出兩只長長的前「腳」,深深地插在江水裡,與搭在河岸上的另一邊牆基共同支撐起一棟棟樓房;在山腰上,吊腳樓的前兩只「腳」則穩穩地頂在低處,與另一邊的牆基共同把樓房支撐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吊腳樓,那是由幾根長短一樣的木樁把樓房從地面上支撐起來的。據湖南地方誌記載,吊腳樓的這種構造最早是為了防避毒蛇猛獸的侵擾。
在湘西南,我參觀了侗族聚居的黃土鄉。這個鄉共有20個寨子,5000多人。我去的第一個村子叫新寨村。這是一個典型的侗家村寨。它座落在一個斜坡上,山谷下是溪流,溪流之上架設了一座大木橋,橋面是一條半封閉的大走廊,不管什麼天氣,過橋都不怕日曬雨淋,因此人稱「風雨橋」。過了橋,路邊有一個稱為「鼓樓」的雕梁畫棟的大涼亭。這是全寨人選舉寨老、議事、社交和演戲的地方。過了鼓樓,進入寨門,看到的就是一色木結構的吊腳樓。全寨共有三十棟,新舊約各佔一半。
在距寨門不遠的地方,一棟披紅掛彩的即將竣工的新樓吸引了我。當我走進門前時,一個中年男子迎了上來,邀請我進屋參觀。他就是這棟新樓的主人,叫李先輝。我祝賀他的新居落成。他說:「我早就想建造這么一棟樓了,只是一直沒湊夠錢。近幾年我承包種植村裡的柑桔,每月能收入好幾百塊錢,加上養豬和雞鴨的收入,建樓也就不成為困難了。」言談中流露出了他發自內心的喜悅。
他領著我沿著施工用的顫顫悠悠的木梯子上了二樓。他說,這一層約60多平方米寬,將被隔為廳堂、卧室和廚房。廳堂中間留有一個凹槽,是冬天烤火用的;在一面牆壁上也留下了一處約50平方厘米的凹槽,那是個祭壇,用來祭祀祖先,祈求神靈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樓的第三層主要作卧室:底層則是存放糧食、柑桔和農具、雜物的地方。這時已有一串串新收的玉米和辣椒掛在這一層的新樑上吹晾。
我問主人什麼時候可以遷入新居。他說,這房子還有一個月就完工了。按照侗家的規矩,就是房子建好了也不能馬上住人,而是要請人擇個吉日良辰才能入室的。
「哦,吉日良辰?」
「對。我們侗家建新房是有許多講究的。」於是他興致勃勃地從擇吉日選梁、砍樹、破土動工一直說到上樑掛彩、放炮以示吉利的種種規矩。他說甚至卧室的安排都是有規可循的,即二樓住新婚夫婦,三樓住老人、父母和未婚子女。當然也有隨著時代進步而發生的變化,如過去豬圈、牛圈、廁所都設在底層,現在都已經改在屋外,室內干凈多了。過去二樓沒有廚房,只有廳里的一個火爐,不大方便,現在也都改進了。
從新寨村出來,我隨著導游小黃越過一個個山谷、一道道山樑去訪問最偏遠的一個村寨。據介紹,那裡的吊腳樓多而集中,並且年代久遠。當我爬得滿頭大汗、有點吃力的時候,總算聽見走在前面的小黃叫了起來:「到了,到了!」等我趕到山頂,往下看去,眼前出現了一個新奇的世界:在鬱郁蔥蔥的群山重圍之中,一個個飽經風吹日曬的灰色屋頂,好像一片片寬大的枯葉重重迭迭、錯落有致地從陡峭的山腰一直鋪向山谷深處。每片屋頂下面都露出兩個粗大的木樁牢牢地釘在山腰上。屋頂上炊煙繚繞,偶而還可以聽到公雞「喔喔」的啼聲。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了童話里的仙境。
我們從山腰到山谷,串了好幾戶人家的門,居然沒有一戶住新樓的。「是不是山外比山裡更富一些?」我冒昧地問其中的一家。
「那也不一定。你不知道這些舊樓都是住過好幾代人的,是真正的吊腳樓,我們把它看作是祖輩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產,只要沒有損壞,還能住人,我們是決不會拆除的。」樓主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過誰要以為他們都因懷舊而保守,也許就錯了。不然怎麼解釋這些很不協調的現象呢:在許多陳舊的吊腳樓頂上都架起了電視天線;在古樸而土氣的木板樓里,擱置著一台台嶄新的收音機、洗衣機、電冰箱。過去很多山裡人一輩子也不知道這山溝的外邊是什麼樣子。而現在,連十幾歲的女孩子也可以走出閣樓,到沿海的廈門、深圳經濟特區去找活幹了。
當太陽西斜、山霧開始彌漫的時候,我才與這個陳舊簡陋的吊腳樓群匆匆惜別。
兩天後,我來到了湘西北的土家族居住區。土家人散居在山上和水邊,住著一樣的吊腳樓。然而立足於河邊水上的吊腳樓和與它分不開的周圍的一切,構成了一種與山區截然不同的情調。
江邊小城鳳凰城稱得上是其中的代表。流經城外的沱江只是一條小江流,卻是溝通外界的主要通道。江岸邊,築起了一個小碼頭,緊挨著碼頭就是一排惹人注目的吊腳樓。其間一條用青石板鋪成的狹長而彎曲的老街,把河岸與城區連結起來,構成了鳳凰城一個繁華的商業區。吊腳樓的斑斑駁駁的木板牆和失去光澤的門扉,以及被挑擔子的小販踩踏得光溜溜的石板路,都告訴人們它們年代的久遠。那時侯,這江邊的吊腳樓是過往商人、船工和船客們的落腳之處,也是娼妓謀生的場所。每當夜幕降臨,月掛中天,吊腳樓的燈光便留住了沱江上過往的船隻;槳聲燈影里的沱江邊自然也成了鳳凰人消夜的好去處……
時光像流水逝去,今天的鳳凰城又有了許多發展。當年的這個商業區已經不那麼起眼,依然排列在江邊的吊腳樓越發顯得陳舊、過時。那些身著新潮服、嘴裡哼著流行曲的年輕人對它不屑一顧,而長者卻對它懷有深深的眷戀,而且這種無以名狀的情緒還漸漸地擴散開去,悄悄地感染著那些來自遠方的遊人。他們不顧千山阻隔,旅途勞累,一次、再次地前來踏訪。一位瑞典學者不但自己多次前來,還在國外組織了旅遊團前來游覽。
對於這些,或許有人不太理解,那麼請聽聽一位當地老人的話:「只要你來一次,只要你厭倦了城市的喧囂和單調,你就會感到這陳舊、土氣的吊腳樓以及它立足的這塊土地對你有多麼大的魅力。」
8. 湘西吊腳樓的侗族湘西吊腳樓
湘西吊腳樓是一種極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築。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為外廊式二三層小樓房,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牲畜。樓上住人。樓上前半部光線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勞動之所;後半部為室,其中設有火塘 ,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 炊飯的。第三層樓上設卧房。一般一家一棟,也有的村寨,如廣西三江縣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帶,多聚族而居,將同一房族的房子連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慶佳節,聚集於此,設宴接待賓客。平壩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縣的連江一帶,大都是兩層樓房,樓下住人,樓上存放糧食雜物。堂屋中設有神龕,兩側為卧室、廚房,豬牛圈都在屋側房後。
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闌式建築的特色,多為三屋以上的干闌式木樓,底層為豬牛等養牲雜屋,樓上住人,木樓都有走廊伸出,並裝飾有欄桿,欄桿邊備有固定式長凳供人休息,俗稱湘西吊腳樓。這種木樓,有高達五六層的,結構謹嚴,不許用一顆釘子,全系卯榫嵌合,顯示了侗族建築工藝的高超。
室內布局,二層樓有火塘,是做飯和待客的場所。他們還保留了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飲食用矮腳幾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難找到高腳桌椅。做飯時柴火要由西方放進。因為傳說西方是侗族發源的地方,火種是祖先從西方帶來的。侗族是個愛美的民族,喜歡把環境打扮得十分美麗,如房屋的柱頭,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樓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欄干。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個小屋蓋起來,井內還要放些紅 白 黑相間的花魚。寨前寨後都有古樹遮蔭。就連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鋪砌時,人們總是把它砌成各種圖案,十分美觀,故稱花街。所以,進入侗鄉,使人有如進入畫廊之中。
9. 湘西吊腳樓的歷史發展
土家族在其居住形式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古代,土家祖先使用粗笨的石器,過著十分簡單的採集經濟和漁獵生活。他們長期生活在窮山惡水之中,居住環境十分惡劣。其典型民居———湘西吊腳樓,既是土家先民長期同大自然斗爭的結晶,又是他們坎坷命運的真實寫照。
土家湘西吊腳樓的起源和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唐宋以前;唐宋至清末;民國時期;建國以後。
1、唐宋以前。這一時期,封建王朝對土家地區基本談不上管束,土家先民還處於半原始時期。生產靠刀耕火種,生活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相當一部分還處於原始狩獵狀態。其「住房」是由樹枝樹葉搭建的「三穩叉」,又名「窩屎棚」,遮風避雨功能很差,如遭遇豺狼虎豹的襲擊,只能坐以待斃。當時,他們與自然抗爭的能力還很差,尤以野獸蛇蠍對他們構成的威脅最大。為了擺脫它們的威脅,土家先民便在深山老林中用樹的枝葉和藤條在大樹腰上扎結為屋,上可以利用樹葉遮風避雨,下可以脫離地面,以躲避野獸侵襲。由於這種「房屋」懸在半空中,下面沒有任何支撐,故名湘西吊腳樓。
2、唐宋至清末。封建王朝實行羈縻州郡制和土司制度,土家上層人士有機會與漢族人士接觸,吸收了部分漢文化,其居住有所改善。尤其是歷代土司每年要向朝廷進貢,親眼目睹了宮廷建築藝術,加上當時制陶業的不斷發展,生產少量的土磚土瓦已不算難事,於是,便有了斗拱飛檐,鰲翅雕花等房屋建築。但是,由於山區地勢和低溫潮濕的特定環境,桿欄式湘西吊腳樓的結構並沒有改變。其間,大多數土家下層百姓也從樹上搬到了地下,用油竹或樹枝當木板,茅草當瓦片,形成了「千根柱頭落地」的茅屋建築風格。
3、民國時期。政治上相對開明,生產力有所發展,人們生活有所改善,有錢人家相當講究,一般平民也能修建普通的木瓦結構的房屋。其屋脊用瓦片堆砌,中間大多壘成「品」字型;兩頭用瓦片提成翹角,雖不及大富人家房屋那樣巍峨壯觀,倒也體現了平民風格。
4、建國以後。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實行民族平等政策,土家人民也過上了新的生活。土地改革、改革開放,這些歷史性的變革,使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提高,對外交往也日益頻繁,除部分土家群眾仍保留傳統居住習俗外,大部分已開始建造磚混結構或鋼筋混凝土平房了。
10. 湘西吊腳樓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重慶、貴州等)、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回土家族等族傳統民答居,在渝東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別多。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屬於干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干欄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