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寫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鳳凰的文章一篇
鳳凰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風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透視後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遊人的魅力之精髓。
這座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時,這顆「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小」,小到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可它卻是一條綠色長廊。
來歷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故以此而得名。
歷史
鳳凰縣自古以來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區。明始設五寨長官司,清置鳳凰廳,以境內的鳳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為鳳凰縣。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春秋戰國 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鳳凰屬楚國疆域。據本縣出土的文物考證,當時漢文化已影響到這里。秦一統天下,分天下為36郡,鳳凰當時屬黔中郡。
漢朝 高祖五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所以鳳凰在西漢、東漢、時期為辰陽縣地,屬武陵郡。
三國 時期,鳳凰先屬辰陽縣、武陵郡,歸蜀;後劉備戰敗,吳占其地,鳳凰仍屬武陵郡。
西晉 時鳳凰歸鐔城縣地,屬武陵郡;東晉時為舞陽縣地,也屬武陵郡。
南北朝 時期,鳳凰一直屬武陵郡。
隋朝 一統江山,改辰陽縣為辰溪縣。鳳凰當時屬辰溪縣,隸屬沅陵郡地。
唐朝 初為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陽縣,鳳凰又屬麻陽縣。唐武後垂拱三年,鳳凰從麻陽縣分出,次年設渭陽縣,縣址設黃絲橋,即今黃絲橋古城。古渭陽縣,屬錦州盧陽郡。
宋朝 太宗太平興國七年,改渭陽縣為招諭縣。宋神宗熙寧八年,廢招諭縣,復置麻陽縣,渭陽又劃歸麻陽縣。
元 朝設五寨司,屬思州安撫司。這是土司政權時期,由本縣少數民族的統治人物執政,五寨司設在今鳳凰縣城。
明朝 承元制,設五寨長官司和竿子坪長官司,都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永樂三年,置竿子坪長官司,仍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隆慶三年,在鳳凰山設鳳凰營。
清朝 順治三年,清朝為了鎮壓苗民,採取了一系列軍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設鎮竿協副將。清康熙三年,為辰沅永靖道治。康熙三十九年,又將沅州鎮總兵官移駐五寨司城,將鎮竿副將換防駐沅州。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鳳凰營於今縣城,在鳳凰山的原鳳凰營地設置通判。通判本應管理地方行政,但當時土司大權在握,形成土流並存的局面。雍正七年,設辰沅永靖兵備道。乾隆元年,改沅州為府屬兵備,十六年改鳳凰營為鳳凰廳,通判升為同知。嘉慶二年,鳳凰廳升為直隸廳,屬湖南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後,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鳳凰光復。
民國 二年9月,廢鳳凰廳,改建為鳳凰縣,仍為湘西軍政統治中心。
1949 年鳳凰縣解放,初屬沅陵專區,1955年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區,1957年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直至如今。
建築
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現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無不具古城特色。
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老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還是清朝年間的,銹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這里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美食
湘西鳳凰薑糖, 鳳凰血粑鴨子, 酸湯煮豆腐,苗家酸魚,苗家的火燒食,農家菜豆腐,酸辣子炒沙蘿菇,湘西糍粑,湘西臘肉, 鳳凰酸蘿卜,蕨菜炒隔年熏臘肉
工藝品
這里的織錦、蠟染、扎染、銀飾等做工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鳳凰蠟染原始古樸,分為兩大流派:一為土家族蠟染印花布;一為苗族蠟染土布。土家蠟染印花注重配色純凈,講究立意構圖,成形的布料呈花異彩流布,幅面藝術風格特異純美,突出的工藝特點為熱色;苗族蠟染土布注重染色純,不講究華美雕飾,給人一種自然純凈的藝術感,突出的工藝特點為冷色。
扎染可稱為蠟染的姊姐藝術,但它的特殊工藝性能,突出表現在手扎製作方面。用白色的線繩,在純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異的花紋圖案、飛鳥蟲魚等,置入已准備好的藍能溶液里浸煮,放於通風透光處曬繩,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圖像便出現在你眼前。最後再做些防止脫麓的技術性加工處理,整個工序便告完成。
織錦主要體現土家族風格,手工編織,作工精細;比扎染和蠟染製作時間較長。
古城區內銀飾較多,作工精巧,款式多樣。這里的銀飾分老銀和新銀。老銀從民間收集而來,無論在作工和設計上都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這里一般以苗族銀飾為主,這樣的銀器價格較貴。新銀,現代加工及設計,都具有標准含銀量,因款式和做工不同而價格不同。
還有一些民間工藝品,如民間剪紙, 編織花帶等。
旅遊禁忌
1. 不要打張開的傘進別人的家。
2. 不要隨便踩別人家的門檻。
3. 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
4. 到苗族家裡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腳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龕方向)。
5. 苗寨里盡量不要和已婚婦女套近乎。
6. 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隨便吹口哨(召鬼)。
此外,在鳳凰古城內是不通行硬幣的,進入古城前最好准備一些紙幣。
景點介紹
沱江泛舟--
沱江河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
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岩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東門城樓--
東門城樓位於城東,緊靠沱江,原名"升恆門",為鳳凰古城四大城門之一。
東門城樓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門下部由紫紅砂岩砌成,上部城樓則用古磚砌築。 城門寬3.5米,高4米,呈半圓拱,兩扇城門都用鐵皮包裹,用圓頭鐵釘密釘,牢實堅固。 城牆修築全部用紅砂條石,精工細鑽,規格一致,城牆厚0.8米,下部內外兩側用條石加石灰漿砌成,中間填以碎石粘土,層層夯實;頂部的中間填充物改為石灰、鵝卵石、黃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約0.33米,上面鋪以紅砂塊石。
城樓高11米,大門上方有槍眼8孔。歇山屋頂,覆以腰檐,飛檐翹角,精美壯觀。
沈從文故居 --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文物專家。他的文學作品被英、美、日、法、瑞士等幾十個國家所翻譯,如《邊城》、《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被譽為世界鄉土文學之父。
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鳳凰人民的驕傲。他的一生所創作的500多萬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學瑰寶,也給後人研究中國和湘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獻。
故居始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結構四合院建築,佔地600平方米,分為前後兩棟共有房屋10間,沈先生1902年12月28日誕生在這里,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88年沈老病逝於北京,骨灰葬於鳳凰縣聽濤山下,同年故居大修並向遊人開放,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熊希齡故居--
熊希齡故居位於古城北文星街內的一個小巷裡,故居往東200米便是秀麗的沱江。故居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結構,比較矮小但很精緻,故居現存房屋4間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於苗族情調,故居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69年6月25日(農歷)熊希齡先生誕生在這里並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聰慧被喻為「湖南神童」,十五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後點翰林。1913年當選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由於他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辭職。
熊先生晚年致力於慈善和教育事業,1920年創辦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這位風雲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歲。當時國民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
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始建於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佔地770平方米,由大門、戲台、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台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龍刻鳳,戲台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築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祠堂坐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牆邊。太子少保、果勇侯、鎮竿總兵楊芳捐資修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門、戲台、過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築,佔地770平方米。戲台為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高16米,面闊7米,進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梁式建築,山牆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兩邊配有廂房。楊家祠堂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戶、門、檐飾件均系鏤空雕花,整體建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南方長城--
中國南方長城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於明天啟三年(公元1622年)長城南起與銅仁交界的亭子關,北到吉首的喜鵲營,全長三百八十二里,被稱為「苗疆萬里牆」,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
南長城沿城牆每三五里便設有邊關、營盤和哨卡,以防苗民起義。如:亭子關、烏巢關、阿拉關、靖邊關等,如今這一線還依稀可見碉堡、炮台和邊牆。它把湘西苗疆南北隔離開,以北為「化外之民」的「生界」規定「苗不出境,漢不入峒」,禁止了苗 、漢的貿易和文化交往。
南方長城,是個實實在在的歷史文化實體遺存,它表現了一個朝代的特徵,涵溶了那個朝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現象,構架了那個朝代治國方法的精神實質,是研究明清兩代對邊遠少數民族征服統治鮮活的歷史史料。
黃絲橋古城--
黃絲橋古城位於縣城正西24公里處,古稱渭陽城,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朝廷為了安撫和鎮壓少數民族,這里設立了鳳凰直隸廳和沅永靖兵備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這里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苗民起義,也就是歷史學家稱這次起義是清朝中之戰,從此清朝走向落。黃絲橋古城屬南方長城的一部分,是苗漢相爭的前沿陣地。
古城坐西朝東是一座青石結構的石頭城,城牆所用石料皆採用石灰岩的青光巨石,最大的約重2000斤,小的也有1000餘斤,石面平整,工藝講究。
城牆周長686米,東西長153米,南北長190米,總面積29070平方米,城牆高5.6米,厚2.9米,城牆上走道寬2.4米可以跑馬,大小箭垛300個,開東、西、北三門。1983年10月黃絲橋古城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奇梁洞--
奇梁洞位於縣城北四公里處,屬典型的碳酸鹽岩洞,該洞以奇、秀、闊、幽四大特色著稱。洞長6000餘米,共分五大景區:即古戰場、畫廊、天堂、龍宮和陰陽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連。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飛瀑於一洞,由千姿百態的石筍、石柱、石鍾乳構成了一幅幅無比瑰麗的畫卷。
一條小溪穿洞而過,水流平緩,燈光打在岩壁上,皺襞倒影在水中,如夢如幻。
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打在石筍、石幔及石花上,營造出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內有一大廳,據傳是苗民糾集的地方,廳里立著一塊帶一個小孔的石頭,對著小孔「嗚嗚」地吹,整個大廳會回盪著低沉的號角聲,當年的苗民就是用這種方式傳令的。
少數民族
[編輯本段]
鳳凰古城是多民族聚居縣,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漢族、回族,以及解放後分配到這里工作和其他原因來本縣居住的其它民族組成,其中以苗、土家、漢三族為主,苗、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人口28萬人,占總人口的73.26%,漢族10.75萬人,佔27.74%。苗族為本縣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與漢雜居。
苗族是鳳凰古城最古老的民族。遠古苗族生活在黃河流域,其先祖蚩尤曾與炎黃部落作戰,失敗後苗裔退居江漢、洞庭湖一帶,建立三苗國。商周時,三苗被破,苗祖遷徙到湘西「五溪」一帶,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又由湘西分遷到西南各地。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湘西苗族以遠古驤蔸部落的仡熊仡夷為主體,融合三苗、盤瓠兩個部落中的一部分先民組成。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土家族具有長遠的歷史淵源,鳳凰古城土家族據考證,可能是:廩君蠻巴人後裔。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邊界,一直居住在長江、沅水之間,是一個較穩定的民族。作為族稱的「巴人」,曾經是一個多部落的統一體,其祖先一般認為是今鄂西的巴東、建始地區的「南猿人」以及長陽地區的「長陽人」。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到了漢代,稱巴郡南郡蠻、武陵蠻、婁中蠻、澧水蠻與中沔蠻(屠山蠻)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稱武溪蠻、西溪蠻、天門蠻、黔陽蠻、建平蠻等。隋代稱「岳左」。宋代稱北江諸蠻。《宋史•蠻夷傳》稱蠻區人為土民、土蠻、土官等。明清兩代稱土夷、土蠻、土家。到了明未清初時期,才出現「土家」與「客家」之漢語稱謂。所謂「土家」,是相對於「客家」而言的,而所謂「客家」,又主要是指漢人而言的。「土家」意為「本地人」,「客家」則意為「外來人」,只有較多的漢人移居到土家地區以後才出現。本來,土家族自稱「畢茲族」,古代巴人也是這樣自稱的,但「畢茲」不等於就是「本地人」。「畢茲」是土家族的自稱,是古代就有的,而「本地人」是後來較多的漢人移居到土家族地區以後才出現的漢語稱謂。
❷ 你知道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1957幾日成立的
湘西州成立於1952年來8月1日,由原源「永順專區」和原沅陵專區劃出4縣共計10縣組建「湘西苗族自治區」,治所乾城縣(今吉首);1955年4月28日更名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改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❸ 中國戲曲經典有哪些
京劇劇目總計五千八百餘個。其中絕大多數是傳統劇目。在傳統劇目中又可分為幾大類。一類是徽班原有劇目,以及漢調劇目或徽、漢共有劇目,如《大回朝》、《奇雙會》、《打櫻桃》、《貴妃醉酒》、《羅成叫關》、《狀元譜》、《戰長沙》、《擊鼓罵曹》、《當鐧賣馬》、《四進士》、《李陵碑》等。另一類是從梆子移植過來的劇目如《鐵弓緣》、《辛安驛》、《玉堂春》、《大劈棺》等。再一類是崑腔的劇目,如《思凡》、《鬧學》、《游園》、《驚夢》、《打虎》、《山門》等。其他還有些唱「啰啰」、「紐絲」的小戲,如《打麵缸》、《小放牛》、《打花鼓》、《探親家》等。這些來自徽、漢、昆、梆的劇目,在唱腔曲調、表演方法的藝術風格上,多少還保留著其前身的遺韻。
京劇形成後藝人編演的劇目,大多取材於《三國演義》、《西遊記》、《說岳》等長篇說部。較早的有盧勝奎編的三十六本《三國志》、(一說四十本),楊隆壽編演的《雙心斗、沈小慶等人根據《施公案》編演的"八大拿"(即以黃天霸為主角的一批劇目),在此前後,上海的京劇藝人王鴻壽等也編演了一些劇目,其中一至十二本《鐵公雞》,據傳即出自他手筆。爾後,清末民初在京劇改良運動中,涌現了更多的文人和藝人參與編寫的新戲。在上海,汪笑儂等的《黨人碑》、《瓜種蘭因》,以及《新茶花》、《血淚碑》、《恨海》等,都具有一定社會意義。稍後,周信芳在新文藝工作者幫助下也編演了《宋教仁》、《學拳打金剛》等。在北京,文人齊如山、羅癭公、陳墨香、金仲蓀等先後為"四大名旦"編寫了許多新戲,如《霸王別姬》、《青霜劍》、《釵頭鳳》等。20年代起,上海的尤金圭等,編寫了大量的連台本戲。
京劇傳統劇目中有不少劇目具有較高思想內容,如《鍘美案》、《打漁殺家》、《四進士》等。更多劇目從各個角度反映古代生活,豐富人們知識,或給人以健康的藝術享受。如《群英會》、《室城計》、《玉堂春》等。但也有少數劇目宣揚封建道德、描寫色情兇殺,如《九更天》、《雙鈴記》、《殺子報》等。
京劇傳統還存在劇本和表演不平衡的特點。有些劇本可讀,有些則只能在舞台上展現而文學性不強。許多劇目是由演員在舞台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才日益成熟,成為藝術精品。
影響較大的京劇劇作家有盧勝奎(代表作《三國志》等)、汪笑儂(代表作《哭祖廟》、《馬前潑水》等)、羅癭公(代表作《青霜劍》、《金鎖記》等)、陳墨香(代表作《釵頭鳳》、《紅樓二尤》等)、齊如山(代表作《太真外傳》、《霸王別姬》等)、楊紹萱(代表作《逼上樑山》)、翁偶虹(代表作《鎖麒囊》及與王頡竹合作的《將相和》等)、馬少波(代表作《闖王進京》、《正氣歌》等)、范鈞宏(代表作《滿江紅》及與呂瑞明合作的《楊門女將》)。
建國後,京劇藝術得到新生。整理了大批傳統劇目,編演了許多新歷史劇和現代戲,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貢獻。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撥亂反正,京劇藝術又得到了復甦,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經整理、改編的主要劇目有《白蛇傳》、《野豬林》、《將相和》、《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紅娘》、《望江亭》、《李慧娘》等。創作的歷史劇有《逼上樑山》、《三打祝家莊》、《滿江紅》、《武則天》、《謝瑤環》、《黑旋風李逢》、《海瑞罷官》、《正氣歌》、《徐九經陞官記》等。現代戲有《白毛女》、《趙一曼》、《黛諾》、《奇襲白虎團》、《節振國》、《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杜鵑山》等。
❹ 搜集我國古代不為人所知的名將和軍事家(比如蘭陵王高長恭,南北朝陳慶之)
南北朝時期可謂群星璀璨,名將輩出,算得上「入流」的少說也有80個不止了,筆者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順便排排名(個人意見,各位看官可以參考一下筆者提供的資料,有興趣的話也排排吧,看看彼此之間意見有什麼不同)。這50人如下,其中不少人看官們應該聽說過了吧(註:以下東魏算入北齊、西魏算入北周)。
北朝篇:
(北魏)拓跋珪、拓跋燾、元英、楊大眼、蕭寶寅、奚康生、邢巒、慕容白曜、薛安都、爾朱榮 、
(北齊)高歡、高長恭、斛律光、段韶、高敖曹、竇泰、侯景、彭樂 、慕容紹宗
(北周)宇文泰、宇文邕、宇文護、韋孝寬、於瑾、李虎、獨孤信、楊忠 、王思政、蔡佑、
南朝篇:
(南宋)劉裕、檀道濟、裴方明、沈慶之、沈攸之、臧質、沈璞
(南齊)周盤龍、崔慧景、陳顯達、裴叔業
(南梁)韋睿、曹景宗、昌義之、裴邃、陳慶之、蘭欽、羊侃、王琳 、王僧辮
(南陳)陳霸先、周文育、侯安都、杜僧明、吳明徹、蕭摩訶 、洗夫人
拓跋珪:北魏的開國君王,軍事才能不用多說了,參合坡乘黑氣而至,消滅慕容垂幾十年的精銳,他規定「凡是生下太子的女人都得斬首」。
拓跋燾:北魏太武帝,「狒狸威震天下」,可惜為人殘暴之至,史稱過於石虎符生。
元英:北魏皇族成員(北魏從孝文帝後就改「拓跋」氏為「元」),生得一張英俊的臉孔,身為貴族的他卻不甘於呆在宮庭里享受,而是經常親自外出征戰,對此南朝名將韋睿嘆道:「元英啊,你怎麼不乖乖呆在宮廷里呢?這樣我可以少些麻煩。」元英雖在鍾離之戰中慘敗給韋睿,但不可因此而否定他的才能。
楊大眼:氐人,跟隨著元英,武藝高強,身看黑色鎧甲,身才高大且頗有謀略(這樣看來和南朝的白袍將軍陳慶之簡直是相反了過來)。
蕭寶寅:原為南齊皇族,南齊滅亡後逃亡北魏,當時他只有17歲,一心想復國的他,結局十分悲壯,令人嘆息。
奚康生:北魏名將,據說他身上帶著的那把弓是南齊政客蕭衍送給他的,出於對蕭衍的感激,他決定不用這把弓來射南齊人。
邢巒:北魏智將,與元英齊名,他看到鍾離之戰將會是一場難以勝利的戰役,於是要求退出。
慕容白曜:北魏名將,他是燕國人的後代,冤死,後孝文帝為他平反。
薛安都:原是南宋猛將,後死於北魏。
爾朱榮:北魏後期的一流名將,當時各地民眾起義造反,其中以葛榮的聲勢最大,號稱百萬,爾朱榮抓住敵人都是些沒有實戰經驗的烏合之眾這一點,率領7000人對葛榮發動了突襲,最終在這支外強中乾的隊伍里擒荻了葛榮。南朝名將陳慶之北伐時,爾朱榮率軍將陳慶之擊退。
高歡:神武皇帝,相當能打戰,這點誰也無法否認,他可以說是個十足的奸雄,後被北齊追增為神武皇帝。
高長恭:美男子一個,上戰場時總是帶著面具,他和斛律光、段韶並稱北齊三將。
斛律光:北齊三將之一,其軍事才能有可能是三將中最優秀的一個,但他的結局卻很悲慘,沒有倒在沙場上,卻倒在了自己人手上!
段韶:北齊三將之一,這三個人可謂充滿了魅力,有他們在,北周皇帝就一天得不到安寧。
高敖曹:跟隨高歡一起作戰的勇將,他對高歡來說是個相當重要的人物。
竇泰:也是跟隨高歡一齊作戰的,很有軍事才能,與宇文泰爭戰時中了埋伏戰死,他的死迅傳到高歡耳里時,高歡為之震驚。
侯景:北齊名將,竭族人,以800人南下滅梁,最終不得好死。
宇文泰:高歡的死對頭,頗有英雄氣概,後被北周所增為高祖皇帝。
宇文邕:北周武帝,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滅了宿敵北齊,但他死後其江山卻被普六茹堅(楊堅)篡奪。北齊、北周這對死對頭最終都不是贏家,重演了當年晉篡魏的鬧劇,真是歷史的一大諷刺。
宇文護:北周皇室,後被周武帝除掉。
韋孝寬:玉壁城一戰成名,但晚節不保,助隋篡周。
於瑾:北周名將,位高但為人謙虛,頗有智謀。
李虎:北周一大強將,為人武勇,有擒豹之力。
獨孤信:又一個讓北齊傷腦筋的北周武將。
楊忠:楊堅的父親,善戰,後被追增為隋朝的皇帝,但他其實是個十足的南北朝人物,和司馬懿這樣的人是有所區別的。
劉裕:南宋開國皇帝,軍事才能絕對是南北朝時期數一數二的,他就好比南方的曹操,戰績顯赫,不過他北伐後急著回國篡位,結果導致則收復的領土重新落入北方人的控制之中,這一點很受爭議。
檀道濟:南宋前期的名將,為人武勇,號稱「關張弗若」(關羽、張飛也比不上他),可惜宋文帝後期變得昏庸猜忌,檀道濟最終被害死,臨死前他氣憤地說道:「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
裴方明:南宋名將,歷史書上並沒有為他列傳,但他絕對是個有才能的人,和檀道濟一起受冤而死,宋文帝後期的作法直接剝弱了宋國的力量。
沈慶之:南宋老將,歷來人們總批評他是個屠夫,這對沈慶之是有失公正的,在那個君令如山的封建朝代,沈慶之想違君命也難,況且皇帝命令他進行屠城的時候,沈慶之為了減少傷害,下令凡是身材在規定的標准以下的人可免死,結果救回了上千人,人們往往只顧著批評沈慶之,卻不去批評那個主謀暴君!沈慶之也是個勇於直諫的人,曾多次忠言規勸暴君的兒子廢帝,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宋國離滅亡不遠了。
沈攸之:南宋名將沈慶之的侄子,最終兵敗自殺。南宋後期皇室自相殘殺極其嚴重,沈慶之等將領百官都成了犧牲者。
臧質:南宋軍事將領,防城能力超強,北魏皇帝拓跋燾攻擊南宋時,他和沈璞兩人負責防守一個城池,拓跋燾竟連續一個月拿他們毫無辦法。可惜他們倆有如此才能,最終卻因造反受誅。
沈璞:和臧質一起抵抗拓跋燾入侵的將領,結局上邊說過了,再嘆息一個。
周盤龍:南齊名將,多次擊退北魏軍,深受齊高帝蕭道成的欣賞。
崔慧景:南齊大將,朝廷後期腐敗,齊帝大肆濫殺,崔慧景於是造反,最後戰敗,軍隊大亂,他本人單騎逃走,結果被漁夫殺死,時年六十三歲。
陳顯達:南齊大將,南齊後期也和南宋一樣,走上皇帝互相殘殺的腐敗道路,陳顯達在此期間被殺。
裴叔業:南齊大將,朝廷後期腐敗時他曾想投降北魏,還未投降就死了,在他決定投降的時候蕭衍曾規勸他不可這么做,他不聽,幸虧最後死了,如果他能活久一點的話,他一定會後悔沒有聽蕭衍的話。
韋睿:不用多說了,南梁老將,也是南北朝期間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將,在鍾離之戰中大敗北魏中山王元英,此外,他還曾奪下了百年易守難攻之城——合肥。此後名聲威震四方,北魏人稱為「韋虎」。即使是選「中國最強的一百位名將」,他也大有入選的成份。
曹景宗:南梁名將,為人豪爽,但好掠城,鍾離之戰的指揮者,可惜鍾離之戰完結不久後他就去世了。
昌義之:南梁名將,鍾離之戰中他負責守城,兵力只有3000人,但卻成功地擋住了元英的80萬大軍,韋睿和曹景宗到來後最終打敗了元英,昌義之當時高興地喊:「復活了!復活了!」
裴邃:南梁名將,曾率軍北伐,但終因南梁的腐爛而失敗。直到公元526年止,裴邃與韋睿、曹景宗、昌義之,以及北魏的元英、楊大眼、刑巒都告別了人世,同一時期的名將都死了,這可謂上帝的安排吧。
陳慶之:南梁名將,陳慶之不會射箭、不會騎馬,也不是什麼大戰略家,但卻頗有膽略,因此往往會讓敵人意想不到,出奇制勝。趁北魏內亂時率7000人北伐,一路上過關斬將直沖洛陽,陳慶之向朝廷要求增援遭到了拒絕,最終被爾朱榮擊敗,7000人死在了北方,只有陳慶之等少數人逃回了南梁。在雄心不再的梁武帝下邊做事,陳慶之等人可謂倒霉到了極點,他此後也只能搞內政了,他和羊侃繼續受到梁武帝的壓制,直到死去為止。
蘭欽:南梁名將,與陳慶之齊名,才能不用多說了,但卻因中毒而死
羊侃:又一個被梁武帝壓制的名將,蕭衍真該罵,有這么多的名將卻不好好珍惜,簡直辜負了羊侃的一片忠心!(羊侃出生在北魏,他聽眾父親的遺言逃回了故鄉江南,誓要為南朝效力)侯景亂梁前後,羊侃不止一次向蕭衍提出要小心侯景,但蕭衍不聽,這好了,侯景造反了,幸好有羊侃在,侯景拿他沒法,可就在這關健的時刻,羊侃卻去世了,之後侯景少了這一大障礙,也就成功進入了建康(南京),蕭衍腸子都悔青了,不住地嘆息:「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王琳:南梁最後一個名將,因出於對蕭氏的忠誠,從而起兵反對篡奪了南梁江山的陳霸先,失敗後逃往北齊,最後被陳將吳明徹捕獲殺死。王琳如此漢子,卻因忠於一個不值得他去忠誠的王朝而死,實在可惜!(各位看官可以去看南梁後期的歷史,那些蕭氏皇族簡直一個畜生過一個)
陳霸先:陳朝的開國皇帝,為人豪爽,另一個「劉裕」。侯景亂梁時,所有蕭氏成員卻忙於內訌、搞分裂,反倒是陳霸先決心和侯景對抗到底,真是一大諷刺。陳霸先是個有作為的人,南朝本該在555年便宣告結束,但因他的挺身而出,使得南朝延續了30多年,可惜他建立的陳朝卻是個沒有前途的王朝,陳朝從建國那一天開始就已經在走向了衰亡,他本人才當了3年皇帝就去世了,真可惜,只留下一個爛攤子讓那群無能的人去收拾。
周文育:陳朝的開國功臣之一,為人武勇,是陳霸先不可多得的好幫手。
侯安都:陳朝開國功勛之一,也是一個武勇的猛將。
杜僧明:也是陳朝開國元勛之一。陳霸先曾對這三人說:「你們都是良將,但都有短處。杜僧明有大志而少見識,對手下過於親近而對上級過於傲慢,以功勞自大而不注意自己的短處。周文育交不擇人,對人過於推心置腹而缺少防備。侯安都傲慢輕佻,任意而為。這些都不是保身之道。」後來果然一一應驗。
吳明徹:筆者很喜歡的一個名將,他的結局很悲壯,在腐敗的陳朝政府的指令下,他帶病北伐,最終死在了北方,當時有一個叫庚信的學者,本是南梁人,後因侯景亂梁而北逃,時時想念故鄉,他善於作文和寫墓誌銘,北朝有不少貴族曾請他作銘,但都被他拒絕了,後來他聽說南朝的吳明徹死了,便前往為吳明徹作銘,這可謂英雄惜英雄,令人看了後倍覺傷感。
蕭摩訶:陳朝最後的一位名將,非常武勇,19歲時就單挑沒有輸過(一說13歲,恐不正確),為吳明徹的副將,參與過吳明徹的那次北伐,吳明徹死後,成為了陳朝唯一的支柱。陳朝的腐敗終於自食其果,招來了亡國之恥,被隋朝所滅,蕭摩訶本人不服隋朝,後參加過反叛,終受死,可惜!
南北朝三國鼎立時代的絕世勇將——西魏四猛獸
第一位是:
擒豹之虎——李虎將軍
李虎,代北武川(北魏六鎮之一,今內蒙古武川縣)人,年少時風流倜儻,志向遠大,喜愛讀書卻不善於死背章句(碰上應試教育該倒霉了),更喜歡騎馬射箭,廣交朋友,由於家境還不錯,對於錢財這身外之物看的也很開,樂善好施,擁有這種品質即是可造之才,後來在同鄉兼前輩、大都督賀拔岳手下做事時深受重用,隨從賀拔岳討伐元顥(就是南梁將軍陳慶之護送入洛的北魏皇族),取得了勝利,李虎因功升寧朔將軍、屯騎校尉,後來又跟隨賀拔岳入關中(陝西,甘肅一帶)平叛,賀拔岳因平叛有功升關西大行台(關西地區最高行政長官)和關西大都督(關西地區最高軍事長官),李虎水漲船高,也被提拔為左廂大都督,總管內外軍事(大體類似於參謀長職務),地位提升的很快。這個時候關東地區(包括河北,河南,山西一帶)已經被梟雄高歡所控制,高歡視賀拔岳為心腹之患,便使了個政治手腕,名義上和賀拔岳稱兄道弟(兩人都曾是北魏天柱大將軍爾朱榮手下干將),暗地裡鼓動關西另一股軍事勢力侯莫陳悅借召開軍事會議之機殺害了賀拔岳,賀拔岳一死,部下群龍無首,頓成一盤散沙,侯莫陳悅害人心虛,對這支軍隊又不摸底,沒敢收編,這幫武川籍青年軍官到底還是年輕,沒了主心骨,惶惶不安,幸虧一位年長的將軍右都督寇洛(武川人)能夠沉住氣,把不知所措的小兄弟們收攏了一下,在平涼駐紮下來,卻發現少了李虎,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裡,那麼,李虎在這個關鍵時候離隊干什麼去了呢?原來李虎見賀拔岳遇害,悲憤萬分,痛哭流涕,發誓要為賀拔岳報仇,但俗話說:鳥無頭不飛,沒有一個有威望的人來領導,人心離散,談何復仇?他便到荊州找賀拔岳的哥哥、荊州刺史賀拔勝回來主持大局,賀拔勝也是一員名將,當初投奔爾朱榮時,爾朱榮非常高興的說:「我得到賀拔兄弟,天下不足平也。」 爾朱榮是何等樣人?北魏末年最有威望的將軍,高歡在他面前也如鷹犬一樣被隨意處分,不敢有半分怨言,他對賀拔兄弟如此看重,足見賀拔兄弟有過人之處,不是浪得虛名的。可是李虎風塵僕僕趕到荊州和賀拔勝見面的結果卻令人非常失望,賀拔勝猶豫不決,畢竟荊州也是軍事重鎮,如果輕易離開,難保敵人不會趁虛而入,最後只是派手下將領獨孤信(武川人)入關中收編賀拔岳的部眾,獨孤信也不是無名之輩,綽號「獨孤郎」,是英俊瀟灑的年輕將領,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但比起賀拔勝的分量還是輕的許多。這時另外幾股勢力也在向平涼進發,准備收編這支部隊,一路是北魏皇帝派遣的使臣元毗將軍,一路是高歡派出的侯景將軍,還有一路是夏州(統萬城)刺史宇文泰將軍(武川人,賀拔岳的親信,被賀拔岳部眾推選出的新領袖),這幾路人馬星夜趕往平涼,誰速度快誰就能佔得先機,到底是夏州距離較近,宇文泰行動又非常迅速果斷,眼看就要到平涼,偏偏和侯景碰上了,兩支隊伍一時僵持住,宇文泰反應快,先聲奪人地說道:「賀拔公雖然死了,還有我宇文泰在,你到這里來干什麼?」(意思是這里沒你的份), 侯景嚇的臉都變了顏色,辯解說:「我就像箭一樣,別人射到哪裡我就去哪裡,自己做不了主呀 。」(意思是我本不想來,是身不由己),看看占不到什麼便宜,侯景隨即打道回府了,宇文泰趕到平涼見到眾將,想起賀拔岳,又是一陣大哭,眾將當然很感動,又悲又喜,一邊抹眼淚一邊說:「宇文公來了,我們大家就有希望了。」 宇文泰就地整頓部隊,以圖大事。不久,皇帝使臣元毗將軍也到了,見此情況,只好承認事實,回去朝廷復命了,獨孤信將軍來到平涼,一看是黑獺(宇文泰的字)成了接班人,也挺高興,兩人從小就是好朋友,當然不好再爭奪什麼領導權,宇文泰就派獨孤信去洛陽面見皇帝。
再說李虎,在荊州聽說宇文泰當了領袖,正准備起兵討伐侯莫陳悅,為賀拔岳報仇,也來了精神,急忙往關中趕,沒想到半路上被高歡的部將截獲,送到了洛陽,皇帝見到李虎大喜,原來皇帝早就與高歡不睦,一直想找一支能夠抗衡高歡的力量,這時候他看中了宇文泰這股勢力,就把李虎加官進爵,拜為衛將軍,仍然派到關中協助宇文泰,李虎因禍得福,對皇家心存感激,以後對皇室一直非常忠心。在隨後的征戰中,李虎也是屢有戰功,征討侯莫陳悅,迎接皇帝入關中,水淹靈州刺史曹泥,破高歡於沙苑,平叛賊酋梁企定,楊盆生之亂。尤其是在平定楊盆生之亂中,顯示了李虎的謀略,楊盆生本是南岐州的兵卒,聚眾謀反,被李虎率軍擊潰,於是遣使詐降,李虎表面不動聲色,號令三軍:賊人已降,大家可以解甲放馬,就地休息,不久我們就可以班師了。然後派使者回復楊盆生,同意他的投降請求,楊盆生知道後自以為得計,放鬆了戒備,派大部分軍隊出去籌集糧草,李虎卻趁機在夜晚進兵,將南岐州圍得鐵桶一般,城中兵少,外出打糧的軍隊還沒有返回,事發突然,出人意料,敵人驚慌的亂成一團,組織不起防守,李虎令壯士推開城門,大軍入城紀律嚴格,秋毫無犯,無人敢於抵抗,未傷一兵一卒,楊盆生束手就擒。李虎班師回朝,宇文泰聽說後也是非常佩服,贊嘆不已,遣使犒勞李虎部隊。
之所以稱李虎為猛獸,源於李虎擒豹的故事,李虎經常陪同宇文泰在北山下校閱軍隊,常常有人在這里被豹子吃掉,從來沒有人敢於上前搶救,一次又有豹子傷人,被李虎碰上,他立刻拿著大棍子趕過去,把豹子捉住殺掉,除了這一害,宇文泰知道後高興的誇贊道:「公的名字是虎,果然名不虛傳。」
李虎的官越來越大,最後做到太尉(三公之一),宇文泰的兒子建立北周王朝後,李虎雖然已死,但仍被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唐國公,他的兒子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李昞(娶獨孤信女為妻),他的孫子就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他的重孫子當然就是有著赫赫威名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自己也不虧,唐朝建立後成了唐朝太祖皇帝(追尊)。李虎還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國大將軍之一,唐朝編篡的史書記載:今之稱門閥者,咸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看來這八柱國的名頭在一百年之後還是很響亮的
第二位:
掩贍之勇——楊忠將軍
第三位:
老熊當道卧——王羆將軍
第四位:
「鐵猛獸」——蔡佑將軍
參考資料:http://gearer.info/bbs/archiver/?tid-3254.html
❺ 湘西苗族的圖騰是什麼
熊!
國內苗族從其自稱中就有呼騰命名的遺跡。如湘西苗族(東部方言)自稱為「仡熊仡鬻」,說明苗族先民的圖騰為熊,為熊氏族。據漢族歷史記載結合苗族歷史傳說和出土文物證明,湘西苗族在古代是以仡熊鬻為主體,融合三苗、盤瓠等部落,構成湘西苗族的原始初民。由於地域廣大,人數眾多,其自稱各不相同,有「仡熊仡鬻」、「仡索仡棘」、「仡庸仡爨」、「仡貓(讀獁)仡狗」等。仡貓後來被放於崇山而變南蠻,仡狗在武王伐紂後與南蠻中的仡芊結合,組成楚族。這四個古代部落部族,歷史上被稱為「苗民」,或被概稱於「南蠻」、「黔中蠻」、「武陵蠻」、「五溪蠻」、「滿眾」、「婁中蠻」、「澧中蠻」、「西溪蠻」、「黔陽蠻」、「辰州蠻」之中②。以上全指居住於湖南西部的苗族集團。現今湘西苗族服飾仍有圖騰物的遺跡,如龍頭皺紋手圈、龍頭耳環、鳳凰銀發髻簪、銀花蝴蝶髻簪等等,婦女衣在胸部、袖口、褲口等處均綉有龍、鳳、蝶、爨等花紋圖案,連綉花圍腰也稱圍腰顓和圍腰熊。此外,還有昆蟲圖騰。苗族《楓木歌》說:從蝴蝶生出的蛋孵出了苗族的祖先和其他動物。這就表明,苗族中的蝴蝶圖騰是比其他動物圖騰高一級的圖騰③。以上說明,苗族亦是一個曾以動植物為圖騰名稱的民族。
圖騰和姓氏有著密切而直接的聯系。中國俗語「百家姓」其實何止百姓,據閻福卿等人統計,中國有姓氏5730個④。湘西苗族姓氏就有仡熊、仡鬻、仡顓、仡菜、仡愷、仡鯀、仡羋(十二支)、仡沙、仡顴、仡軻等,習慣稱為五宗七族;歷代封建王朝賜漢姓有吳、龍、廖、石、麻、田、楊、賀、包、唐、白、王、劉、李、張等共148種⑤。初民時代的呼騰名稱即是現代人說的所謂「姓」。我國古代的學者對姓氏和圖騰的關系極為關注,《說文》雲:「姓,人所生也。」《白虎通、姓名篇》日:「姓,生也,人年稟天氣所以生者也。」《論衡、詰術篇》謂:「古者,因生以賜姓,因其所生賜之姓也。若夏吞薏茨而生,則姓茨氏。商吞燕予而生,則姓予氏。周履歷大人跡,則姬氏其立名也。」他們認為的「姓」就是「生人之物」。也就是指現代人說的「圖騰」。現把湖南湘西境內苗族的五宗七族,演變情況簡述如下:
甲、仡削(Ghob Xot)、禾弄(Ghob Hlongb)。此系屬於吳姓,居住在今吉首市所屬坪壟、犁口嘴、三岔坪、地嶺坡及鳳凰縣阿拉營、鴨堡寨、暴木營、沙坪一帶為多。
乙、仡篾(Ghob Miel)。此系屬於龍姓,居住在今吉首市岩板橋、排補兄、古丈縣九龍洞、鳳凰縣總兵營、花垣縣排達一帶為多。
丙、仡瓜(Ghob Ghueas)。此系屬於石姓及廖姓。因廖、石兩姓古時相傳原是同支系的,故漢姓異而苗姓血系同,所以現今廖姓同石姓均無開親之例。石姓以花垣縣芷耳寨、排臘以及保靖縣之翁科、大岩,吉首市之排幫為多。廖姓以鳳凰之廖家沖一帶為多。
丁、仡卡(Ghob Khad)。此系屬於時姓,又謂小石。但時姓不知何故,又有改為石姓者,所以今寫成石姓。故有石姓與石姓開親之說,其實他們雙方的信教及所安地樓之方位均屬不同,在苗族中一向可以辨別,毫無疑義。外縣之人有不知石姓是兩姓者,往往誤傳同姓結婚,以為笑談,皆非議也。此姓以吉首市之大伯沖、瞿家莊、大興寨、小興寨、亂岩灘、矮寨沿河一帶為最多。禾卡還生麻姓。鳳凰縣之邊區、林栗、課家、花垣縣之衛城較多,其他各地俱有。麻姓亦有叫禾流。
戊、仡扁(Ghob Biant)。此系屬於隆姓,俗稱小隆。近代不知何故,有寫成龍姓者。花垣、保靖、吉首、鳳凰、古丈之邊境均有之。
以上為湘西苗族五大姓之系別。
己、仡枷(Ghob Kheat)。此系屬於楊姓。吉首市之中阿嶺、寨陽、矮板、陽孟寨、洞上、排補兄一帶極多。
庚、仡萊(Ghob Lel)。此系屬於田姓。花垣縣之麻栗場、衛城較多,其他縣亦有。⑥
加上此兩系,謂之七大系。從上述支系我們至少可以窺探出幾點苗族原始姓氏的遺跡。首先是湘西苗族先民是以圖騰為群體的名稱;其次有固定的宗族支系且不多不雜;再其次是當今的分布情況仍以宗族為村寨或生活點。青一色的姓氏為一村寨的不勝枚舉遍及湘西苗鄉。如「楊家寨」、「石賓寨」、「麻家寨」等。據調查。花垣縣吉衛鎮葫蘆坪,現住居民118戶,其中麻姓89戶,龍姓22戶,石姓2戶,洪姓3戶,彭姓(漢族)1戶,鄧姓(漢族)1戶。麻姓中有5戶不同支系外,其餘84戶全是果賀(GhotHob賀太公)和果片(GhotPianb片太公)的予孫。據說他倆是兄弟,於近200年前從吉衛臘乙遷來的。22戶龍姓中,由4個不同的宗支組成,分別從貴州省松桃縣那茅坨、柔焦(RoubJol)和本鄉的過水寨、涼帽寨先後遷入,時間約數十年到百年。其他姓遷入時間不長,彭姓屬解放後移居戶。
生活在黔東南的苗族,自稱「夏鬧」(Cnab Naof),據傳元代以前,這里的苗族沒有賜漢姓,只是以子父連名的形式代代相傳,且至今仍然如此。這種形式是:子連父、父連祖、祖連曾祖,逐代往上掛連。直至其源。例如舟溪吳姓現在有據可尋就掛了25代,每代按20年計算、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以上苗姓均寓含著各自的圖騰對象,只是現今難以一一破釋而已。總之,圖騰是姓氏產生的基礎,姓氏是圖騰發展中的產物,它體現了人類發展的歷史軌跡。
❻ 湘西土司王的歷史
湘西土司王有兩種傳說:
在前一種傳說中,土司王身懷絕技,為民除害,然後由皇帝或楚內王下詔敕封容為土司王並世代承襲。在後一種傳說中,土司王是一個流氓無賴,傳說是白蛇精投胎,為害一方,動輒濫發淫威,如每年正月要燒一次城,每兩天要殺一個人祭神等,百姓奈他不何,又恨又怕。
總之,他是土司中最無道的代表者。傳說土家族中不同姓氏的人結婚時,白鼻子土司還要行使「初夜權」,即新娘子要讓他先睡三天,民間便有諺雲:「白鼻子土司——無道」。
(6)湘西楊隆吉擴展閱讀:
土司制度我國歷代封建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分封地方首領世襲管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一種特殊政治制度。
湘西土司制度始於五代,發展於宋,完備於元、明(由 褐糜制度發展成為土司制度),終止於清,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宋、 元、明、清各代,時達八百餘年。歷代封建王朝,給溪州彭氏土司集團及所屬州、洞,分別給予刺史、宣慰使、宣撫 使、土知州、土巡檢等大小不同的土官官職。
❼ 誰知道湘西土司王的歷史,和白夫人
希望下面資料對你有用:
在討論苗疆土司與苗族的關系之前,有必要先弄清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那就是「苗疆土司」和「苗族土司」。簡言之,凡苗族聚居區的土司均為「苗疆土司」,在這些土司中,由苗族充任的土司稱為「苗族土司」。苗疆土司的外延,與苗疆的地域相重合;本文所說的苗疆,即苗族東部方言區,也就是史籍所稱的紅苗生息地。這塊苗疆的地域如何?請看諸種史籍皆相同的記載:「紅苗原出銅仁府,其族甚繁。東至辰州界,西至四川平頭、平茶、酉陽土司、北至保靖,南至麻陽、東南至五寨司、經線三百里,緯線一百二十里,周千一百二十里,皆其族所居之所。」
按現在的地圖計算,這塊苗族聚居區的經線為360華里,緯線240華里,周圍1200華里,面積21600平方公里,內含銅仁、松桃、秀山、酉陽、沅陵、瀘溪、吉首、古丈、花垣、保靖、鳳凰、麻陽等12個縣市。除此之外,永順、龍山、桑 植、大庸、以及鄂西邊緣縣份,尚有紅苗寨落。
這塊在歷史上定格的苗疆,其地域一直保持相對穩定。明朝開國之後就著力於對苗族的鎮撫,但37年後酉陽的生苗才開始歸附。《明史》記載:「永樂三年(1405年),指揮丁能、杜福撫諭亞堅等十一寨生苗一百三十六戶,各遣子入朝,命隸酉陽宣撫司。」到了光緒八年(1882年),官方鐫刻的《移建安化縣碑記》仍稱「黔之東銅思所屬有梵凈山,高聳數千仞,綿延數百里,向為苗人所居。」
在這塊土地上,統轄苗眾的中小土司多由苗人充當,而擔承治理責任的大土司,則多由漢人擔任。民國二十年(1931年)編撰的《沅陵縣志》,依舊沿引史籍的記載來陳述這種史實。該志有曰:「蠻部(指苗族)各有酋長,其酋皆各相雄長,不能統一。漢人之才智狡者,往往因而利用之,結合諸酋,使之承奉其號令。溪州之氏,蓋漢人而為群蠻之所推尊者也。」但是,到了五十年代,對這種史實有了新的說法。潘光旦教授在他的洋洋十餘萬言的專題報告中講:「『土司』不是一般的土官,而是『土家人』所擔任的『土官』」改變了土司的內涵以後,對於它的構成成分,潘說:「元代以來,湘西的土司是一般的、十有八九的,由『土家人』充當的」。盡管還有點閃爍其詞,可他最後還是勇敢地過渡到預定的結論上,那就是:「元、明、清三代實行所謂『土司』制度,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為止,大小『土司』幾乎全部由『土家』人承當,對當地的苗族,代表中原統治者經常『約束』,隨時鎮壓。」
歷史果真如此嗎?
歷史上,漢族大土司對苗族沒有起到「約束」和鎮壓作用。那位創導修築長城來防禦苗族的蔡復一,在公文中曾經強調過這種事實。
蔡氏字敬夫,福建同安人,萬曆進士,幾次升遷官至兵部右侍郎,巡撫貴州,後總督貴州、雲南、湖北軍務。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蔡任湖廣參政,分守湖北,帶管辰沅兵備道,駐節沅州(今芷江縣)。他在《邊防條又議》「責擔承」那段中寫道:「永順(土司)約束鎮苗,保靖(土司)約束竿苗,每歲俱有擔承認結到部,苗哨原設有撫苗防守舍巴頭目,月食稟糧……今則擔承毫無實效,認結只屬虛文。就中草苗猖獗尤甚,歷數冬春二季入犯,十(之)三鎮苗,而十(之)七竿苗也。」不僅「受國恩世有爵土的」永順、保靖兩宣慰司奈何不得鎮竿生苗,就連專事屯戍的營哨兵也如同虛設。明代官員馬協在同類的公文中寫道:「(哨官)不為自強之計,甘為媚苗之術。」「……真所謂畏苗如虎,自視如鼠也。」
這種情況到了清朝依然沒有甚麼改變。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湖廣總督郭(左王右秀)在反映苗疆情勢與防務的奏章中寫道:「歷任督撫提鎮諸臣,止議永順、保靖二土司分寨撫管,土司相距頗遙,且兵未經制,止可偶供徵用,未便其永遠撫管。」十年後,湖南巡撫趙申喬在《題六里苗民歸鎮溪所乾州同知撫管疏》中指出,土司的擔承「毫無實濟」。該疏曰:「鎮竿有鎮苗、竿苗之分,鎮苗向系鎮溪所管撫,竿苗即紅苗,向系竿子坪長官司撫管。前明以鎮苗令永順司擔承,竿苗令保靖司擔承,苗乃叛服無常,二土司有擔承之名,毫無實濟」。就是這道奏疏,取消了永保兩土司擔承「約束」苗族的虛名,改土歸流。
為何漢族土司無法約束苗民?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苗族的社會結構與其他民族不同。苗族是個崇尚自由、強調自我意識的民族,它的尊卑全由實力的強弱來決定,無精神方面的因素,所以其社會管理框架屬多系統的不穩定型結構,由於不是穩固的寶塔形模式,使異族統治者無法提綱摯領。關於這點,史籍中有許多記載。明代曾任貴州巡撫的郭子章在《黔記·諸夷》中寫道:「諸苗夷有囤峒而無城廓,有頭目而無君長。」清代鳳凰敬修書院山長孫均銓在《苗蠻辨》中寫道:「蠻猶有上下之分,苗則無所統紀。」關於苗族社會的特點,《永綏廳志》有比較詳細的記述:「生苗各分寨落……有部落無酋長,其俗不以人命為重,寨中有父子兄弟數人數十人,強梁健斗或能見官講客話者,則寨中畏之,共推為寨長;如寨中再有一人一戶,則又各自為黨。或一寨一長或一寨數長,皆以盛衰強弱迭更易,不如他部之有酋長世受統轄也。」
二是苗族的生存環境,外族難以適應。漵浦人嚴如煜,嘉慶元年(1796年)征舉孝廉方正,廷試第一,以知縣試用陝西,後隨軍到湘西鎮壓苗民起義,著有《苗防備覽》、《苗疆風俗考》等多種關於苗族的文獻。他在《總論苗境事宜務為築堡議》中寫道:「……又溪澗之水,夫馬既多,腥穢不可入口。其泉水稍清洌者,俱為岩漿,極寒,敗人脾胃,兵役飲之,水土不服,多生瘧痢二疾,或癆黃腫,四肢無力,地勢使之然也。」
三是苗人的戰術鬥技,精於他族,難以制服。對此,嚴如煜在他那篇《議》中寫道:「他省近邊夷人,以弓弩為武器,易為遮御。苗人本寨好打冤家。苗人五六歲即習鳥槍,種山趕場,寸步不離。」嚴氏還說苗地向產土磺、洞硝,苗人配製火葯的技術「精於內地」,「放火器非諸夷所能及。」關於苗人的戰術,嚴氏寫道:「我軍施放火炮,彼則挖坎伏避;即不能避,而三五分隊,中斃者亦少。」為讓官軍高度重視苗人的戰術,《苗防雜識》在印證了嚴氏的記述後寫道:「(苗)遇敵必先擇土坎岩窠,伏身暗中,放槍後,即從莽草中退十餘步潛避他所,以防反擊。」它的結論是「苗人火槍最難提防。」
嚴如煜在《議》中還寫道:「苗人所居之險,猱崖猿壁,非人跡所能到。外間勁旗,扳援一峻坡,已喘息不能行動,安能與之追躡?」而苗人在這種險竣的山地又表現如何呢?請看《乾州廳志》的記載:「而苗人走崖谷往來如猱,或明東暗西,堤防少疏,一營有事,數營震動矣。」
古代苗族社會的各種條件決定,大土司以下的中小土司大部分得由苗族來充任,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對苗族起到一定的統轄和約束作用。至於「大小『土司』幾乎全部由『土家』人承當」的說法,只是潘光旦教授個人的認定,並非歷史的真象。但是,這種說法卻被少數學者當成科學論斷,將人導入誤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原因主要是「五姓真苗說」的影響,以及圖解民族壓迫的結果。
「五姓真苗說」人為地縮小了苗族的范疇,使我們把一些苗族土司作為異族。此說先見於孫均銓的《苗蠻辨》,其中有曰:「其時蠻中大姓則有彭氏、舒氏、向氏、冉氏、田氏,各有分土,中環五種土酋,有石、隴、吳、麻等姓,今苗姓有此,疑即是苗。」到了嘉慶年間,嚴如煜在《平苗議》中寫道:「統計三種苗,惟吳、龍、石、麻、廖五姓為真苗,其歐陽、彭、洪等姓乃外民入贅,習其俗久遂成族類。」這就把五種土酋為苗的說法深化為「五姓為真苗」,即五姓真苗說。此說被後人承襲,謬誤留傳後世。其實苗族自己就有削、沒(羋)、邊(卞)、管、卡、來(萊)、刊等七大苗姓,他們使用的漢姓不計其數,若按多少來決定大小的話,那彭、向、田也是苗族中的大姓。關於這些情況,筆者曾在《紅苗姓氏與風俗》中作了比較詳細和闡述(見《吉首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按照現代的觀點,為了體現民族壓迫,苗疆土司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分子,把它們都視為異族是不會引起非議的。也就是說,至少苗族學者不會去關注這種界定是否客觀。另一方面,由於「土司」與「土家」早先就被潘光旦混為一談,於是那種界定又容易被人渲染,這樣,就弄得苗疆土司中似乎不存在苗族土司了。
為了矯正視聽,我們還是來正視一下史實。先談幾個沒有爭議之處的苗族土司。
吳畢朗,明宣德年間為竿子坪長官司土司,宣德五年(1430年)率苗眾造反。
廖彪,明永樂三年(1405年)為竿子坪長官司土司,曾與其他苗族土司一起遣子入朝進貢。
楊二,明洪武初年的「盧溪苗長」。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盧溪縣的轄區很寬,包括如今的瀘溪、花垣、吉首三縣市,以及古丈、鳳凰的部分地區,那時,朝廷企圖對該縣的苗民實施籍戶口、派賦稅的統治措施,引起苗民的反抗。為了平息苗疆的騷亂,「盧溪縣主簿孫應龍入峒招渝,領苗長楊二赴奏,准輕賦,始割上五都蠻民分為十里,置鎮溪軍民千戶所,隸辰州衛。」關於此事,《明史》、《湖南通志》,以及湘西的多種地方史志均有記載。楊二進京面聖的結果是:要苗民繳納的一萬一千石糧食減去一萬石,對盧溪苗民分而治之,割124寨為十里,為清康熙年間永綏廳(上六里今花垣縣)、乾州廳(下四里,今吉首市)的問世鑄定雛形。鎮撫十里苗民的鎮溪軍民千戶所建置後,楊二和其他「苗之渠首」被任命為百夫長,以約束苗民。
至於田姓土司中是否有苗族土司,有兩種不同的說法。關於首任田姓土司田儒銘的族屬,筆者在《紅苗姓氏與風俗》中已舉證說明他是苗族,此處不再重復。為證實那種說明並非妄斷,下面以《湖南通志》和乾州、鳳凰、芷江三廳縣的志書記載,再鋪陳兩位田姓土司的情況,從中亦可見苗族土司的特徵——叛服無常。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都指揮邵鑒誣謅竿子坪烏牌寨(屬今鳳凰縣)苗人隴老恰、隴黨叟,稱其替川黔叛苗窩臟。於是鎮竿守備陳表令土司田興爵誘出二苗,解辰沅備道府衙(今芷江)監候。十八年(1539年),隴母叟因其父隴老恰屈死獄中,遂率苗眾造反,守備陳表被彈劾離職。第二年,雅酉寨(屬今花垣縣)苗頭隴求兒,乘勢邀集川黔苗眾造反。是年,田興爵與鎮溪土指揮田應朝,統領所部土兵,隨大隊軍官到暴木營(鳳凰縣禾庫鎮吉寅村)參予剿撫造反苗民。史籍所稱之「土兵」,實為鳳凰、吉首、花垣三地的苗兵。由於二田的作用,官軍得以利用廖羊保等苗族頭人四處招諭,用「撫」的辦法使戰役盡快結束。這時,田興爵、田應朝是站在朝廷的立場上,發揮土司的職能,以苗剿苗。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田興爵因開罪官府被關押在辰州(今沅陵縣)獄中,後經一些苗人暗中賄賂官吏將其救出,藏於生苗腹地臘爾山。第二年,田興爵便率領苗眾稱兵反叛。田是一條無情無義的色狼,他仗勢到處姦淫婦女,並恩將仇報,虐待營救自己出獄的苗人。這傢伙,有一次到土官隆歹家,因「呼其婦不至」,便把土官為求子而用來祭祖的豬殺了。後來,因為滿足色慾,強奪阿留弟媳,「負以牛,將入山」。這時,土官隆歹率領被虐之苗眾一齊殺來,田見寡不敵眾,「乃挾刀且戰且走」。從田興爵在臘爾山苗寨的種種表現可以看出,這位土司是通苗語、諳苗情的,否則,就不會有「呼其婦不至」的情節,也不敢獨自用牛馱上美婦人入山享樂,尤其是他敢於「且戰且走」,獨自在生苗腹地闖盪。就是到了四五十年代,整連整排荷槍實彈的軍隊,若沒有苗族作向導,也是不敢闖進臘爾山的
就在田興爵狼奔鼠竄的時候,平頭(屬今松桃縣)長官司土官攜帶印信與「所部諸苗逃奔蠟爾」。原因是苗族群眾拖欠賦稅,並在銅仁知府督催繳納時逃亡他鄉,於是知府責成土司償還,土司也只得一走了之。當平頭土司與所率之苗同田興爵相遇後,便聯合稱兵造反,「圍麻陽縣,執知縣,官軍討之不能克」(見《乾州廳志》,上同)。這時,田興爵又完全背叛了朝廷。
就在田興爵稱兵造反時,田應朝仍然在為朝廷效力,在副將都御史萬鏜的統率下,參予剿撫「湖廣蠟爾山蠻叛」(見《明史》)。萬鏜採納了田應朝的計策,軟硬兼施,對苗族首領曉以厲害,誘以利祿,後來如《湖南通志》所載:「鎮溪土司田應朝等,招出(隴)求兒等五十餘人。」餘下苗眾,被官軍各個擊破,苗疆得到短時期的安靜。
站在官方的立場上,各種史料一方面承認田應朝的能量,一方面又說他「狡黠多詐」。確實如此,作為異族,田應朝沒有孝忠皇上的意識,順從只是表面的,那隻是為了謀求切身利益,反叛的本質,一旦時機成熟便會顯現。對於異族土司,他毫無感情可言,暗中製造矛盾,挑唆是非,讓永順、保靖兩土司相互仇殺,自己坐山觀虎鬥,並從中兩面討好,兩面收受賄賂。除此之外,他還暗中勾結和支持田興爵與平頭土司稱兵造反。此次苗叛平息後,到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他又如法炮製,陰結貴州苗酋龍許保等為亂。田應朝知道自己只是朝廷的一隻貓,如果老鼠不鬧事,貓便會喪失原有的地位。這傢伙「戰則庇賊冒功,撫則反復要重資」(見《乾州廳志》),使平苗之役久而不克,給官府施加壓力。
嘉靖三十年(1551年),龍許保、吳黑苗再次統率湘黔苗民造反,攻陷思州府。掠執知縣李允簡等官員。苗民此次起兵反抗,得到了酉陽冉姓土司的暗中支持。這時,田應朝反叛朝廷,率部合酉陽土司兵在平茶一帶多次阻撓官軍。奉旨征苗的都御史張岳,多次派人召田應朝罷兵來見,田不聽從。後來張岳偵知田之叔田勉,饒勇悍桀,常被應朝恃為後盾,便設計將其捕來亂棍打死。此時田應朝有些畏懼,派人向張岳表示改過自新,張許其以功贖罪,但田又變卦不出山,張岳便削掉他的土指揮職務。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官軍的圍剿下,田應朝感到形勢窘迫難以維持,便到永順宣慰司見張岳表示歸順。張岳先以軍棍仗之以示懲罰,再令其隨同官軍征苗,後來還是把他殺掉,懸首於市,以懲戒其他苗酋。
從有關史料可以看出,由漢族充當的苗疆大土司,對苗族的直接影響力不大他們只負一個「承擔」和「約束」苗民的虛名,只是在朝廷調集官軍鎮壓苗民反抗時,率部隨軍進剿,依靠由苗人充當的中小土司,發揮前鋒作用。由苗人充任的中小土司,能對苗族起到直接作用,而他們又具有時順時叛的兩面性。在順從朝廷協同鎮壓造反苗民時,他們因熟悉地形,了解戰術,通曉語言,總是作打頭陣的尖兵,但是,他們往往都是用獻策招撫苗族首領的辦法來結束戰事。這樣,官軍可盡快撤離,苗族也能保存實力,因此每次戰後的安定都只是短暫的。從總體上看苗疆一直動盪不安,於是土司也就才能亂中取勢,直到改土歸流。苗族土司一旦反叛朝廷,結局都是削職殺頭,所以史籍中出現的中小苗族土司,能世襲其職的不多
❽ 我國民族傳統文化:戲劇的介紹
中國戲劇(China Drama)
中國戲劇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固有的傳統戲劇,話劇則是20世紀引進的西方戲劇形式。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以富於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而且,在世界劇壇上也佔有獨特的位置,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
【歷史起源】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明、清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入現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如今有360多個劇種。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
【古典戲曲基本形式】
宋元南戲
宋元南戲大約產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溫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帶,是戲曲的成型時期。
元代雜劇
元代雜劇也叫北曲雜劇,元雜劇最早產生於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陽一帶。盛行於元代,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它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水準,以至單從詩體而言,古人早就將唐詩、宋詞、元曲並稱。
明清傳奇
明清傳奇是由宋元南戲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它在產生於元末,在明初流傳,到了明嘉靖年間興盛,至萬曆而極盛,並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號稱「詞山曲海」。
清代地方戲
清代地方戲是古典戲曲的第三個階段。它和近、現代戲曲有著共同的藝術形式。清康熙末葉,各地的地方戲蓬勃興起,被稱為花部,進入乾隆年代開始與稱為雅部的昆劇爭勝。至乾隆末葉,花部壓倒雅部,占據了舞台統治地位,直至道光末葉。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戲的時代。1840年1919年的戲曲稱近代戲曲,內容包括同治、光緒年間形成的京劇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一段戲曲改良運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傳統戲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後戲曲便進入現代戲曲時代。京劇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戲發達的結果,而京劇成為全國性的代表劇種後一點也沒有壓抑地方戲的發展。從清代地方戲到京劇,是中國戲曲極度繁盛的時代。
【中國話劇介紹】
中國話劇只有百年的歷史。從西方引入中國,20世紀初到「五四」前稱「文明新戲」,這種早期話劇仍具有一些戲曲的特點。「五四」以後重行照原樣引進西方戲劇,形式是現實主義戲劇,稱「新劇」。1928年起稱「話劇」,沿用至今。
歷史
(一)家庭劇的泛濫
乘革命之浪潮而興起的文明戲,隨著辛亥革命的失敗而逐漸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實為軍閥所篡奪竊取,中國社會現實一如既往,黑暗而腐敗,貧困而虛弱。為革命所鼓舞的從事新劇的人士,面對殘酷的現實:有的從狂熱走向消沉;有的則把戲劇作為生存之手段;有的則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見演文明戲有利可圖,於是,便一擁而上,一時間新劇團林立而起,所謂新劇目也紛紛出台。到1914年,按中國舊歷為甲寅年,此類家庭戲居然十分興盛,故被稱為「甲寅中興」。
其實,在這種虛假繁榮的背後,隱藏著深重的危機。看似新劇從業人員增多,表面上壯大了隊伍,實際上魚龍混雜,降低了素質。只顧賺錢,曲意媚俗,使本來沒有站穩腳跟的文明戲藝術質量急劇下降,最終,反倒失去了觀眾。
後來的家庭戲,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惡,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貪色報》、《妻妾爭風》之類紛紛登場。很快,觀眾厭棄了這種戲,自此走向一條自毀的末路。
(二)幕表制的局限
導致文明戲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貧乏,還有演出的粗疏。許多劇團在商業演出中,多採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謂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沒有劇本,演出組織者只是提供一個人物名單、出場次序、大致情節或主要台詞,便由演員自行排演,有時連必要的排練也沒有,或將故事梗概畫成連環畫,或縮寫在紙條上,張貼於後台,供演員上場前看上幾眼。至於到了台上怎麼辦,那全憑臨場發揮了。
顯然,這種「台上見」的做法,根本無法保證藝術質量,甚至也無法保障戲劇情節的整一性。一些「言論正生」的即興演說,常常是天馬行空,信口道來,而一些丑角則是插科打諢,賣弄噱頭,總之皆為片面追求劇場效果。一位新劇的倡導者歐陽予倩,曾經回憶當時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與一位先生正在花園里傾訴愛情,小姐由於婚姻無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時兩個扮演丑角的人,在場邊肆意耍丑,鬧得觀眾鬨笑不止。小姐與先生的愛情戲沒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員揮舞文明棍,把兩個丑角追打到後台去。
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戲劇文學的薄弱,文明戲的衰落同戲劇文學的未能確立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文明戲雖然衰落了,但也為五四新劇的誕生准備了條件。後來的新劇,到1928年,經著名的戲劇家洪深提議,將主要以對話和動作表情達意的戲劇樣式定名為「話劇」。從此,這個由西方傳入中國的劇種,才有了一個大家認可的正式名稱。
【戲曲劇種】
北京市
京劇 北方崑曲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 上四調
山西省
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 洪洞道情 臨縣道情 晉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劇
遼寧省
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
龍江劇
陝西省
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腔 眉戶腔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陝南端公戲 陝西道情 弦板腔 陝南花鼓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
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
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錫劇 蘇劇 淮海戲 丹劇 丁丁腔 海門山歌劇 淮紅劇
安徽省
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沙河調 岳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儺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推劇 嗨字戲 洪山戲
上海市
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
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
贛劇 弋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南昌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
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平講戲 閩劇 庶民戲 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省
歌仔戲
廣東省
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粵北採茶戲 樂昌花鼓戲 雷劇 粵西白戲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壯劇 苗戲 侗戲
海南省:瓊劇 臨劇
湖南省
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戲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
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大弦戲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
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
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彝劇 雲南壯劇
貴州省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藏戲
【中國戲劇的奠基人——關漢卿】
關漢卿是中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作家,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和前期劇壇的領袖。在元雜劇作家中,他創作年代最早、作品最多、影響最大。他以字行,號已齋叟,大都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主要活動在大都一帶。關漢卿不樂仕進,交遊甚廣,與書會才人、青樓藝伎均有交往,時相切磋,同時他又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歌善舞,這對他的戲劇創作大有裨益。作為在金元易代之際淪入市井間的落魄文人,關漢卿長期混跡於行院勾欄,這既培植了他倜儻風流、桀驁不馴、狂放不羈的個性,又使他充分接觸下層社會,對被壓迫者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他還親自參與演出,「躬踐排場,面敷粉墨」,獲得了豐富的舞台體驗,這使他的戲劇創作更具有當行本色。
關漢卿一生創作了六十餘種雜劇,保存至今的有十八種。按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揭露社會黑暗,歌頌人民反抗斗爭精神的社會劇,有《竇娥冤》、《魯齋郎》、《蝴蝶夢》等;第二類是反映婦女悲慘命運並大力頌揚女性在抗爭中的智慧和膽略的愛情風月劇,有《救風塵》、《望江亭》、《謝天香》等;第三類是採用歷史題材,藉以表達作者對現實社會認知的歷史劇,有《單刀會》、《西蜀夢》等。
我國的戲劇文化多種多樣各有千秋因為地域的不同所以各個劇種也各自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圖註:本圖為甘肅秦腔
[ 中國五大戲劇名家 ]
京劇:梅蘭芳
梅蘭芳,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江蘇泰州人,1894年生於北京,他出生於京劇世家,8歲就開始學戲,10歲登台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綵樓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戲,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戲、新式舞台、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返京後創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第二年再次來滬,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蓮》、《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
回京後,梅蘭芳繼續排演新戲《嫦娥奔月》、《春香鬧學》、《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來滬,連唱45天,1918年後,移居上海,這是他戲劇藝術爐火純青的頂峰時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綜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了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
1919年4月,梅蘭芳應日本東京帝國劇場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記》等戲。一個月後回國。1921年編演新戲《霸王別姬》。1922年主持承華社。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中國首屆旦角名伶評選,梅蘭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圓潤、扮相秀美,與程硯秋、尚小雲等被舉為京劇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蘭芳率團赴美,在紐約、芝家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市獻演京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報紙評論稱,中國戲不是寫實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是一種有規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間,他被美國波莫納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梅蘭芳遷居上海,先暫住滄洲飯店,後遷馬斯南路121號。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劇,宣揚愛國主義。1935年他曾率團赴蘇聯及歐洲演出並考察國外戲劇。在京劇藝術家中,出訪最多和在國內接待外國藝術家最多的當屬梅蘭芳,他把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和藝術家謙遜、朴實的優良品質介紹給了各國人民,因此人們稱他為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國京劇藝術的文化使節。
抗戰爆發後,日偽想借梅蘭芳收買人心、點綴太平,幾次要他出場均遭拒絕。梅蘭芳考慮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於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紅玉》等劇,激勵人們的抗戰鬥志。1941年香港淪陷後,他安排兩個孩子到大後方讀書,自己於1942年返滬。
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在上海復出,常演崑曲,1948年拍攝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國拍攝成的第一部彩色戲曲片。上海解放後,於1949年6月應邀至北平參加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劇研究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2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並先後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攝了《梅蘭芳的舞台藝術》,收入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宇宙鋒》、《斷橋》等及他生活片斷和在工廠、舞台演出的《春香鬧學》等戲的片斷。1956年他率中國京劇代表團到日本演出。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掛帥》,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節目。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演出劇本選》、《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藝名由來】
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出生於京劇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員,伯父梅雨田是京劇胡琴演奏家。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為楊隆壽之長女長玉。他8歲學藝師名小生朱素雲的哥哥朱小霞,,11歲登台,他刻苦鑽研不斷實踐,繼承並發展了京劇傳統藝術,形成風格獨具的「梅派」,成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藝術很早就蜚聲海內外,但他到16歲才起了「梅蘭芳」這個藝名。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連成班主葉春善帶領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一天早晨,葉春善偕籌資組建喜連成的開明紳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他倆邊爬山,邊閑談,忽然發現有一人在小樹林里練劍,但見他體態輕盈,動作敏捷,那劍被他舞得寒光閃閃,風聲嗖嗖,把自己圍在水潑不進的弧光圈裡,牛子厚簡直看呆了。他生平酷愛京劇,也觀賞過不少武術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見到這樣的絕倫劍技,還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連連拍手叫好。那舞劍人聽到有人喝彩,連忙把劍收住,兩頰緋紅,用手帕揩拭額頭沁出的細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禮:「牛老闆,喜群獻丑了。」
牛子厚這時近前定睛細看,只見面前這個年輕人儀表堂堂,氣度瀟灑,舉止端莊,真是一個挑大樑的料子,便問道:「你可曾有藝名?」葉春善接答道:「我給他起了個藝名叫『喜群』。」牛子厚沉吟良久說:「這孩子相貌舉止不俗,久後必成大器,給他更名『梅蘭芳』如何?」葉春善師徒二人欣然同意。從此,就用了「梅蘭芳」這一享譽國內外的藝名。
【擅長角色】
京劇行當中梅蘭芳最擅演的是「旦」.京劇中把女性統稱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齡、性格又可細分為許多行當,飾演大家閨秀和有身份的婦女稱為「正旦」,正旦在京劇中俗稱「青衣」,這就是因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長衫而得名。京劇《竇娥冤》中的女主角竇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莊重嫻靜,秀雅柔婉,以唱功為主,一般說來,青衣的唱腔旋律優美,細膩婉轉。
【所做貢獻】
梅蘭芳先生在促進我國與國際間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他曾於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訪問日本,1930年訪問美國,1935年和1952年兩次訪問蘇聯進行演出,獲得盛譽,並結識了眾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戲劇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畫家,同他們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他的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國京劇藝術躋入了世界戲劇之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梅蘭芳先後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先後任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院長,195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梅蘭芳先生是中國表演藝術的象徵,是我國人民的驕傲。
評劇:新鳳霞
評劇青衣、花旦。原名楊淑敏。籍貫江蘇,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生於蘇州。由人販賣到天津。後由老舍先生設計於陰歷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生日。
童年時期隨「姐」楊金香學習京劇,十三歲拜王仙舫、鄧硯臣、張福堂等學習評劇,十五歲即開始擔任主演。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烏龍院》、《女俠紅蝴蝶》、《可憐的秋香》、《雙婚配》、《三笑點秋香》等劇目,在天津、上海、濟南、秦皇島等地獲評劇觀眾的好評。
1949年北京解放後,新鳳霞來到北京組織了北京鳳鳴劇社擔任主演。1950年,在共產黨的戲改方針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實驗評劇團,新鳳霞任主演兼團長。1951年,新鳳霞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文工團解放評劇團任主演兼副團長。1953年,新鳳霞調入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評劇團一隊任演員。1955 年,中國評劇院成立,新鳳霞在中國評劇院一團任演員、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名譽主任。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鳳霞懷著對黨深厚的感情和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到黨的文藝隊伍中,走上了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藝術道路。她親自執筆創作演出了以她個人經歷為題材的大型評劇現代戲《藝海深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巧兒》是新鳳霞青年時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劇目。在這出戲中,新鳳霞成功地塑造了劉巧兒的藝術形象,並創造了有其自己特點的評劇疙瘩腔唱法。《劉巧兒》公演及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後,在全國掀起了學唱劉巧兒的熱潮,人們通過《劉巧兒》了解了評劇,通過《劉巧兒》知道了新鳳霞,新鳳霞的名字從此走進了千家萬戶,新鳳霞演唱藝術從此確立並得到廣大評劇觀眾的喜愛。在《劉巧兒》的創作過程中,新鳳霞得到了許多文藝工作者的熱情幫助,新鳳霞和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開了戲曲工作者與新文藝工作者聯手創作的先河,為戲曲藝術的革新與發展做出了示範。繼《劉巧兒》之後,新鳳霞在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創作的評劇《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會受盡摧殘迫害的勞動婦女祥林嫂的藝術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現了深層次的藝術魅力,進一步發展了新派演唱藝術。
新鳳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新派藝術在眾多的評劇流派中標新立異、獨樹一幟,成為了評劇革新的代表。這得益於她在戲曲藝術上的天分和穎悟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更得益於她對新社會的熱愛而煥發出的藝術創作力。新鳳霞在藝術上從不保守,她敢於吸收、敢於創新,博採姊妹劇種表演之長,虛心學習各種唱法,積累了豐富的演唱經驗。在中國評劇院這一國家劇院良好的藝術環境中,新鳳霞的藝術創作力得到了空前的發揮,新派藝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推陳出新的傳統評劇《花為媒》是新派藝術的經典之作。新鳳霞以純熟的演唱技巧,細致入微的人物刻畫,塑造了青春美麗富有個性的少女——張五可的藝術形象,從而將新派藝術推向了高峰。這出劇目拍成電影在全國包括香港地區、東南亞各國放映後,新派藝術又一次風靡全國和東南亞地區。全國各地的評劇女演員紛紛向新鳳霞拜師學藝,評劇新派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揚與傳播。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志願軍的未婚妻》、《會計姑娘》、《春香傳》、《乾坤帶》、《金沙江畔》、《無雙傳》、《楊乃武與小白菜》、《鳳還巢》、《三看御妹》、《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阮文追》、《調風月》、《六十年的變遷》等幾十齣劇目。她所塑造的劉巧兒、祥林嫂、趙淑華、李秀英、春香、銀屏公主、珠瑪、無雙、小白菜、燕燕、劉金定、張五可、楊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藝術形象為評劇畫廊增添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篇章,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
她和音樂工作者一道在這些劇目中創造了眾多的新板式和新曲調。在《乾坤帶》中創作演唱了凡字調大慢板;在《無雙傳》中創作演唱了反調大慢板;在《春香傳》中創作演唱了三拍子調;在《金沙江畔》中創作演唱了格登調;在《三看御妹》中創作演唱了降香調;在《調風月》中創作演唱了蜻蜓調;在《六十年的變遷》中創作演唱了送子調。這些新板式和新曲調極大地豐富了評劇的唱腔藝術,為評劇向大劇種的發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推動了整個評劇藝術的發展與進步。
新鳳霞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並被剝奪了做演員的權力,這對她的身心是巨大的摧殘。1975年,她因腦血栓發病導致偏癱而不得不告別為之奮斗的評劇舞台。1979年,新鳳霞得到了徹底的平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春風又一次吹進了新鳳霞的心田,她以驚人的毅力,挺起她那受過傷害的身體,邁著蹣跚的步伐,又一次向新的藝術領域開拓進取。她講學授藝,著書立說,教學不止,筆耕不輟。新鳳霞拖著沉重的身體,坐在輪椅上給她的弟子、學生說戲,示範演唱,克服行動的不便多次到劇場觀看學生的演出,以鼓勵和提攜後人。在她無私的教誨下,谷文月、劉秀榮、王曼玲、趙三鳳、戴月琴、高闖等一大批弟子、學生成為光大新派藝術的優秀傳人,成為今天評劇事業的骨幹與中堅。新鳳霞桃李滿天下,是我國戲曲界擁有眾多子弟傳人的功績卓越的戲曲教育家。
新鳳霞用她那唯一行動自如的右手,以她那坎坷的一生及豐富的閱歷,克服常人不可想像的困難,辛勤耕耘,創作出版了《新鳳霞回憶文叢》四卷、《人緣》、《評劇皇後與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時》、《新鳳霞賣藝記》、《我和皇帝溥儀》、《發愁》、《以苦為樂》、《藝術生涯》、《我當小演員的時候》、《我與吳祖光》、《絕唱》、《恩犬》、《新鳳霞的回憶》、《新鳳霞說戲》約四百萬字的文學著作。由英國戴乃迭夫人翻譯的英文及烏爾都文的《新鳳霞》在世界發行。
新鳳霞是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的親傳弟子,因殘疾告別舞台後,新鳳霞仍滿懷著對生活的酷愛潑墨作畫。她的國畫作品同她的演唱藝術一樣朴實無華清新淡雅。1994年總政文化部專門為新鳳霞在軍博舉辦了個人畫展。
新鳳霞渴望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早在建國初期,新鳳霞就庄嚴地向黨提出了申請。但坎坷的經歷使她的願望一直未能如願。打倒「四人幫」後,新鳳霞再次向黨提出了申請。1982年新鳳霞被批准入黨,實現了她多年的夙願,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她以更高的姿態和對評劇藝術的高度責任感,投入到她後半生的藝術生涯中。
新鳳霞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評劇藝術的代表,她長年奔走呼籲,為振興戲曲,繁榮評劇不遺餘力。新鳳霞獲得了中國首屆金唱片獎。獲得了美國紐約美華藝術學會1997年頒發的華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講學,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
誕辰:1927年1月26日,農歷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
逝世:1998年4月12日,農歷戊寅年三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