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人寫的和寫湖南的古詩詞,越多越好。
湖南人寫的
長沙市:
朱健:1923年出生,原名楊竹劍,山東鄆城人。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寫詩。七月派的重要詩人。七十年代中期參加《辭海》修訂工作。八十年代到瀟湘電影製片廠。主要作品有詩集《駱駝和星》,散文隨筆集《瀟園隨筆》《無霜齋札記》《逍遙讀紅樓》《人間煙火》等。
於沙:原名王振漢,1927年出生,新時期以來,已出版抒情詩集、散文詩集、抒情歌詞集、散文集《第一行足跡》《在密密的森林裡》《愛的備忘錄》《跋涉之歌》《踏看落花歸去》、《於沙親情散文》等6部。有不少作品入選《20世紀散文詩精品賞析》《古今中外散文詩鑒賞辭典》《中國詩歌大辭典》等選本。
譚仲池: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迄今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詩集:《芭蕉雨》《歲月與夢幻》《月之夢》《我想有翅膀》《水和天堂》《花傘飄過深巷》《譚仲池抒情詩選》。曾任長沙市人民政府市長。現擔任國防科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大等大學行政管理、當代文學碩士生導師。
海上:1952年生於上海,老三屆知青,插隊湖南。海上是一位消隱於蒼茫人海中的自由詩寫者和文化思想者,曾先後出版過《死,遺忘以及空舟》《還魂鳥》《海上詩選》《中國人的歲時文化》《發現,或者諦聽亘古》《自由手稿》《影子奔向四面八方》等二十多種著作。被稱為「文化妖精」。
駱曉戈:1952年生,出版詩集及其他專著有《鄉村的風》《鴿子花》《挎空籃子的主婦》《母親手記》《性別的追問》《女書與楚地婦女》《尷尬的溫柔》等,為聯合國1990年大型兒童圖畫書《世界兒童看世界之一• 中國兒童看中國》撰稿配詩。現為湖南商學院中文系教授。
彭國梁,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新鄉土詩派發起人之一。已出版《愛的小屋》《流浪的根》《浮光掠影》《盼水的心情》《感激從前》《太陽起床我也起床》《月光打濕了草帽》等詩文集十餘部。曾與已故詩人江堤一起主編新鄉土詩派書刊系列。現為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庄宗偉:1957生,湖南桃源人。著有詩集《土壁虎》等。現就職於《湖南日報》社。
韋白:1965年出生。有作品收入《中國第四代詩人詩選》《中間代詩全集》《2005北大年選(詩歌卷)》等多種選集,著有詩集《老D的夢境》,並與朋友合著詩集三部。譯著有《狄蘭•托馬斯詩全集》《野蠻之書》《二十世紀歐美詩歌精選》等。
譚克修:70年代人,城市規劃師。曾獲2005年度長沙市十大優秀青年、湖南地產十大創新人物等稱號。曾主持「明天•額爾古納」華語詩歌雙年展,並主編大型詩歌選集《明天》。有詩集《三重奏》等。2000年中國年度詩歌獎得主。曾參加第19屆青春詩會。
陳惠芳:1963年生於寧鄉。曾參加《詩刊》社舉辦的「青春詩會」,榮獲「湖南省青年文學獎」。「新鄉土詩派」創立者之一。已出版《重返家園》《兩棲人》等詩集,主編《新鄉土詩派作品選》等選集,並出版體育評論集《場外任意球》。
遠人:1970年出生,17歲發表處女作。詩歌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最佳選本。有400餘件作品散見於《詩刊》《大家》《鍾山》《花城》《文藝報》《書屋》等國內名報刊。出版有長篇小說《傷害》。曾主編《21世紀中國詩歌》。現供職於《文學界》雜志。
劉起倫:1964年生,曾參加第十六屆「青春詩會」。已在《人民文學》《詩刊》《青年文學》等海內外刊物發表了200多首詩歌。獲過《詩刊》《解放軍文藝》及台灣《創世紀》詩雜志等刊物獎。
趙旭如:1970年生,寫詩歌,也寫散文和小說。在《天涯》《詩選刊》《詩歌月刊》等報刊發表作品,在《瀟湘晨報》文化版辟有專欄。
唐興玲:女。1970年出生。湖南70後女詩人中的佼佼者。以「詩歌愛好者」自居。滑動門詩歌論壇版主。作品散見《6 0》等書刊。
聶茂:原名陳慶雲。現在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新聞傳播研究所所長、學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朗誦詩》執行主編。出版詩集《玻璃房子》《因為愛你而光榮》。曾獲《人民文學》散文大獎,1998年度湖南青年文學獎。
•曾德曠:1968年生,寧鄉人。一直堅持底層生活和寫作。代表作有《混亂與掙扎》、《鶴》,出版詩集《經過多年以後》。日前發動全國詩歌負詩歌運動。
七竅生煙:本名汪志鵬,出版詩集《七竅生煙》等兩部,主持新湘語詩歌論壇。新湘語代表詩人。
易清華:現居湖南長沙。在《芙蓉》、《山花》、《長江文藝》等刊物發表過中短篇小說若干,在《詩刊》等刊物發表過詩歌百餘首。曾獲《芙蓉》文學獎,出版過長篇小說一部。現任職於《文學界》雜志。
羅鹿鳴:1963年生。到青海支邊多年,榮獲「青年開拓者」等榮譽。著有《我心在高原》《愛的花絮》等多部。現為《中國朗誦詩》副主編。
匡 瓢:又號匡瓢大哥,湖南知名網路詩人,《中國風詩刊》執行主編。
劉羊:本名劉建海。70年代人,生於雪峰山,學於嶽麓山,習詩十餘年,出版詩文集《人生相度我和你》《山門的山》等。
森林伐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創作。作品散見於《文學界》《湖南文學》等刊,出版詩集《森林挖土》。
•袁復生:筆名小古。湖南洞口人氏,一個留著鬍子看上去像60後的80後詩人,求學武漢,輾轉北京廣州,現任職於長沙某周刊,主持文化版塊。
海燕:女。1975年生。望城縣作協副主席。先後在《讀者欣賞》《詩歌月刊》《文學界》等報刊雜志發表詩歌、小說、散文、評論一百餘篇首。出版詩集《春天的隱語》。
•凌 峰:喜歡寫詩、攝影、自駕旅行,故號「行走詩人「。信條是做簡單的人,寫干凈的詩。
吳昕孺:本名吳新宇。1967年生。2004年赴台北參加第23屆詩人大會。現為湖南省詩歌委員會委員、湖南教育報刊社編審,兼任《詩屋》雜志主編、《格桑花開》文學報名譽主編。出版詩集《月下看你》《兩個人的書》《穿著雨衣的拐角》。
湘潭市:
鄒聯安:1958年出生,大學畢業。出版有詩集《流浪的情歌》《愛的疼痛》《鄒聯安詩選》和長詩《逃亡者》,作品多次入選《中國最佳年度散文詩選》等。
吳投文:1968年出生。獲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現為湖南科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出版有詩集《土地的家譜》和《憂郁的石頭》,另有學術著作《沈從文的生命詩學》等出版。另外從事詩歌批評,發表有一系列新詩研究和評論文章。
•唐朝暉:70年代生。2000年出版散文詩集《心靈物語》(作家出版社)。近年來以散文詩和散文寫作為主。作品散見於《散文海外版》《青年文學》《文藝報》《大家》《散文選刊》《詩歌報》《詩刊》等報刊。
曾慶仁:1957年生。80年代初期開始詩歌寫作,在《詩刊》《星星》等刊物發表作品。近年出版有詩集《風中的肉體》等。
李靜民:女。1987年開始發表作品,曾入選1995年《星星》詩刊「中國當代女詩人專號」,出版有詩集《劈開流向》《明天屬於我們》《蒼天在上》等。
楚子:1964年生。先後有長詩《狂暴的風》《天啟》《藍色村落》《存在:1998》《青銅鏡中的自畫像》《藍色磁卡》《太平安魂曲》等發表。
朱立坤:1964年生。出版詩集《飄零的百合》《逆向的月光》《撿拾的花朵或曰我的詩》等。
•曹 青:1964年生,出版詩集《我們這個時代的愛情》等。
衡陽市:
郭 龍:號郭侗,筆名倩雯,漢族,1945年生於南京市。現居衡陽市。著有詩集《野葡萄的風》。
胡丘陵:衡陽市作協主席。著有詩集《一種過程》《歲月之紋》《拂拭歲月》,長詩《2001年,9月11日》等。《拂拭歲月》獲1999年全國詩歌座談會「海東杯」詩集評比一等獎,2000年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被評論家譽為「中國第三代政治抒情詩」代表性文本。
聶沛:1985年開始詩寫作。《下午是一條遠逝的河》《蝗蟲》等標志性長詩收入2000年出版的詩集《文藝湘軍百家文庫•聶沛卷》。出版詩集《季節河》《天空的補丁》。詩作入選幾十種權威選本。湖南省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委員。
呂宗林:筆名景耕。1986年開始文學創作,詩作收入《新鄉土詩派作品選》《中國散文詩90年(1918—2007)》等數十種選集,著有詩集《活水》、散文詩集《花溪》。
郭密林:《湖南詩人》論壇創辦人、詩刊主編。曾主編並出版《微型詩精品百首》,所著《密林詩品》為我國詩歌史上第一部詩人自己著文析詩的詩文選本。
呂 葉:80年代末開始寫詩,1992 年開始參與民間詩寫作。主持《鋒刃》網路詩刊和後來的《詩鏡》。2000年8月,成功在衡陽舉辦了 「90年代漢語詩歌研究論壇」。
湯凌:70年代中期生於常寧。詩人,攝影家,有《拈花攝影隨筆》《營盤街筆記》《湯凌短詩選》等著作。業余主持拈花文學網。
陳群洲:作品多次獲獎並被收入多種選本。已出版的詩集有:《隔河而居》《春天的聲音》《陳群洲愛情詩選》等。曾因文學創作成就獲得湖南省青年自學成才獎。
窈窕深谷:一個虔誠的詩歌寫作者。本名陳新蓮。著有詩集《指間滑過的歲月》《一樹桃花》。
•馬 隨:耒陽人。從事IT行業。詩歌寫得隨意而又節省。曾入選《詩屋》年度詩選等。
郴州市:
歐陽白:又名渤海, 1968年出生。哲學博士。湖南省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郴州市文聯副主席。1998年開始發表作品,已出版個人詩集《落入水中》《思想的黃金》《渤海短詩選》《詩歌站在我生活的反面》《元素》,創辦詩屋論壇,倡導好詩主義,主編《詩屋》雜志及年度詩選。個人提倡嚴肅寫作,反對詩歌庸俗化。
馬治平: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在《詩刊》《星星》《芙蓉》《當代詩壇》等刊物發表詩歌散文200多首(篇),並有多首詩歌作品選入相關選本。已出版詩集《東方美人》《馬治平短詩選》長篇歷史抒情詩《綠城》,長篇小說《高考往事》。
陸恆玉:電視紀錄片導演,五嶺詩社副社長。在《詩刊》《詩選刊》《星星詩刊》等報刊發表詩歌數百首。作品入選《中國散文詩大系》等十多本選集。作品十餘次在全國獲獎。出版有詩集《七點鍾的等待》《白馬黑馬》。曾獲「湖南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
鄧玄:湖南桂陽人,生於上世紀60年代末,MBA碩士,現供職於企業。五嶺詩社社長。二十年來,打磨著詩歌技藝,堅守著詩歌精神,認為「詩歌是事物本質的呈現」。著有詩集《隱蔽與呈現》。
解:本名楊戈平,1963年生,五嶺詩社副社長。有文學作品被收入多種選本和選刊,其中短篇小說《登山》被《小說選刊》選載。近年來創作詩歌300餘首,發表於《詩刊》《詩歌月刊》等期刊。著有詩集《一條溺死在秋季的魚》。
•研磨機:本名李國基,新湘語詩人,有作品《空》等發表於《花城》等刊,入選《中國網路詩歌大典》。
野賓:原名李國定,1966年生,現為郴州市青年文學會會長、《中國作家•紀實》簽約作家;獲湖南省首批青年文化名人稱號。
周蓮:筆名梅山,梅山子。郴州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已出版個人詩集3本。2003年獲「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全國詩歌比賽一等獎。
•吳澤軍:筆名扶頌,湖南臨武人。1998年開始發表詩歌, 2000年組詩《在民間》獲中國作協《詩刊》社「走進新世紀」詩歌大賽二等獎,《白鷺》獲2004年湖南省報紙副刊文藝作品年賽銀獎。
曉笛:女,網名瀟荻鷥鷥,本名李思慧, 1977年出生。現任郴州市青年文學會秘書長,《五嶺詩刊》編輯部主任。湖南某外資企業高管。至今發表詩歌近百餘首。
張懷勛:湖南永興人,1975年出生。研究生學歷。出版長篇小說《水母行動》,詩集《知墨短詩選》。策劃、組織過大量文化活動。
張富遐:女,70年代初生於河南洛陽,現居東江湖畔。畢業於魯迅文學院。出版詩集《回眸花季》《天地之間》《富遐短詩選》,散文集《風在行走》等。
永州市:
蔣三立:60年代中期出生,作品散見《詩刊》《人民文學》等報刊。詩作入選《青年詩選》《中國詩萃精評》及多種年度選本,著有詩集《永恆的春天》《誘惑》,多次獲省級以上詩歌大獎。曾參加第19屆青春詩會。
黃愛平:瑤族。曾在《人民文學》《民族文學》《芙蓉》《文學報》等報刊發表大量作品,詩集《邊緣之水》和《黃愛平詩選》分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黃愛平詩選》獲湖南省第三屆毛澤東文學獎。
•白 木:1996年寫詩,曾游歷大半個中國。作品入選《詩屋》年選及《卡丘主義》等。
林 蕭:1983年出生。《青少年作家》主編。著有詩集《紅塵之外》。
岳陽市:
楊孟芳:1951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1986年後作品在台港和東南亞地區陸續發表或轉載,在海外華人中引起關注。1994年參加詩刊社第12屆「青春詩會」。著有《紅地毯》《山那邊》《回望故鄉》《逃離與依戀》等多部詩集。2004年詩作《故鄉》入選上海市初中語文課本。
魯櫓:原名魯青華。1996年來魯迅文學院進修。同年攻讀文學創作專業兼文學批評和比較文學。曾在《詩刊》《人民文學》《十月》等刊物發表作品。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鄭德宏:六十年代末生。系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在路上》。現在廣東某媒體工作。
夏陽: 17歲發表第一首詩並出版第一部詩集,著有詩集《白楊》《藍土地》《男神》及長詩《土地之子》和散文集《回望西藏》,現在岳陽樓區文化體育局工作。
•路雲:原名劉銀芝,70年代出生,籍貫岳陽。在《山花》《詩林》《詩潮》《綠風》發表若干詩歌作品。著有詩集《出發》。
張紫汀: 1983年考入湘潭大學中文系,任岳陽市青年詩人協會會長。在小說、散文、影視創作方面微有收獲。現任職岳陽晚報社。
•王良慶:六十年代生於湘北華容何家渡,曾在《人民日報》《詩選刊》《中國詩人》《羊城晚報》等各大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報告文學260餘篇(首),著有詩集《不再渴望》。
拾柴:本名徐燕,華容人,七十年代出生。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詩刊》《詩選刊》等刊物,有作品入選詩歌年度選本。現供職於某銀行。
橫:本名胡志剛,69年生,現在為自由職業者。有文字在《詩刊》《詩歌月刊》《星星》等一些詩刊和選集上出現。現居湖南汨羅。
葉菊如:筆名蕭蕭春雨,生於七十年代,有詩作在《詩刊》《星星》《文學界》等刊物和詩歌年鑒發表。著有詩集《一種寂靜叫幸福》。
•馮六一:湖南嶽陽人,80年開始發表詩作,至今還在讀詩,偶爾也寫詩。
沈念:1979年出生,曾在《十月》《天涯》《大家》《詩選刊》《綠風》《星星》等文學刊物發表小說、詩歌。作品集《時間里的事物》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2008年卷。現供職於岳陽晚報社。
邵陽市:
匡國泰:1954年生於隆回。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青山的童話》《鳥巢下的風景》等。現為《中國朗誦詩》執行主編、《文學界》雜志部主任。
•李青松:1965年生,曾用名李岱松。曾任《青年文學》詩歌主持。2000年秋在北京創辦並主編《新詩界》。著有《靈魂的家園》《靈魂的飛鳥》《天真之歌》《重溫親人•李青松鄉音詩選》《歸隱者系列》《李青松短詩選》(中英文對照)等詩文集。
馬笑泉,男,1978年生於隆回。「文學湘軍五少將」之一。詩作發表於《詩刊》《綠風》《文學界》《揚子鱷》《創作》《水沫》等刊,並入選《2004-2005中國新詩年鑒》、《2007中國最佳詩歌》。曾主編民刊《突破》。
龍章輝:1967年生,綏寧縣人,侗族。詩作發表於《詩刊》《星星》《綠風》《詩林》及《葡萄園》《新大陸》等海內外報刊。作品入選《中國詩歌選》《2002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侗族詩選》等選本。有作品被選入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
塵子:1967年生,原名劉衛,女,邵陽縣人。曾就讀魯院文學院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有作品在全國詩歌大獎賽獲獎。著有詩集《一隻飛翔的魚》等。
•馬蕭蕭: 1970年生,隆回縣人。13歲開始發表作品,中學時代出版兩部詩集,創辦全國第一家中學生詩報《青少年詩報》,曾被評為全國十大中學生校園詩人。現已出版專著10餘部。
黎凜:70年代出生。曾主編《當代青年詩人代表詩選》。現任《中國風詩刊》主編。出版個人詩集2部。
•劉定光:筆名指,曾任湖南師大黑螞蟻詩社社長。作品入選《詩屋》年度詩選等。
•湯文培:80後詩人,自由撰稿人,圖書策劃人。詩歌活動的優秀組織者。
羅松明:《中國青年詩刊》主編。作品散見《芙蓉》等刊。
婁底市:
廖志理:1962年生。曾出版詩集《曙光的微塵》《文藝湘軍百家文庫•詩歌方陣•廖志理卷》等。1995年出席《詩刊》社「青春詩會」,並獲湖南青年文學獎。2001年,出席全國第五次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國家一級作家,湖南作協理事。
舒翼: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當過空軍飛行員。詩集《與曇花有約》入選1997-1998年度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舒翼詩卷》入選湖南50年文藝成果展文藝湘軍百家文庫。在全國性詩歌大獎賽中多次奪魁。
夢天嵐:1970年生。2001年與友人創辦民刊《隱匿者》。曾主持《大學時代》的「80後大學生詩歌」欄目。詩歌作品散見於《星星》《人民文學》《詩刊》《詩歌報月刊》《詩選刊》《散文詩》等,與友人合出《6 0》(第三輯)。
海葉: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出生。迄今已先後在《詩刊》《星星》《青年文學》《北京文學》《散文選刊》《詩選刊》《文學報》等六十餘家報刊發表作品,著有散文詩集《凝眸與傾聽》、《絕版美麗》(合集)、《文字背後的光》等三部。
白紅雪:世紀六十年代出生。在《星星》《詩刊》《芙蓉》等刊物發表作品約三百多首(篇),多次入編各種年度詩歌選,並多次在全國詩賽中獲獎。已出版詩集《白紅雪短詩選》等三部。
夏宏:生於70年代,作品集有《醒來或睡去》《有些事情像泥漿》等,作品入選《2004中國新詩年鑒》《被遺忘的詩歌經典》等選本。曾參與編輯獨立藝術類刊物《自行車》《10CC》等。
易安:本名易建東,曾用筆名東籬、江南子,1973年秋天出生於冷水江市。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詩選刊》《詩歌報》《中國第四代詩人詩選》《21世紀的中國詩歌》《6 0:湖南六詩人集》等海內外近百家報刊及選本。一直堅持原始、在場的寫作立場。現居長沙。
雪 馬:原名孫進軍。80年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詩集《雪馬的詩》。創辦和主編《藝術村》。
益陽市:
鄒岳漢:1957年畢業於益陽師范,1960年開始發表作品。原《散文詩》雜志社長、主編。「中國年度散文詩」主編。益陽市文聯主席。湖南省文聯第五屆委員。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著有專著《遠去的帆》《啟明星》《時光流水》等多部。
馮明德:筆名皇泯,國家一級作家。現任《散文詩》半月刊總編。出版散文詩集《四重奏》《散文詩日記》《一種過程》和詩集《雙臂交叉》共四部。
龔鵬飛:1963年生,湖南師大中文系畢業,出版詩集《瑞雪與嬋娟》,散文集《神州誰是讀書人》,長篇小說《盛夏的果實》等多部。
李傑波:1966生於益陽。曾任湘潭大學《旋梯》詩刊主編,是該校「無調詩派」重要成員。現為《瀟湘晨報》值班主任。著有詩集《恍若隔世的故土》。詩作見於《人民文學》《詩刊》《詩選刊》《綠風》《詩歌報月刊》《星星》等。
盛可以:女,七十年代生於益陽。「下半身」詩歌團體成員。2002年開始小說創作,2003年獲首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
龔軍輝:1973年生,湖南桃江人。曾出版詩集《黃土綠韻》《青春足音》,以及長篇小說2部,主編青春文學叢書五套16本。現主要從事文學評論和期刊營銷研究。
湯浩:1984年生於益陽。高中開始創作詩歌,大學期間出版詩集《墨水的方向》。現為某雜志編輯部主任。詩歌散見各報刊、雜志和民刊。
•王輝:筆名瀟湘輝子、晴霏。自1993年起公開發表各類詩歌散文200餘首。
•殷明:1982年生於益陽。詩歌散見各報刊、雜志和民刊。
常德市:
周碧華:作品散見於《詩刊》《詩歌報》《青年文學》等刊,出版詩集《逝去的雪》《涉江之舟》,散文集《春天是件瓷器》,長篇小說《沒什麼了不起》。《祥林嫂》獲《星星詩刊》創刊50年全國詩賽一等獎,《憂傷的洞庭》入選1999中國詩歌年度選。
劉雙紅:作品發表在《詩刊》《星星》《詩選刊》《十月》《北京文學》《文學界》《詩歌月刊》等報刊。已出版詩集《舞蹈的陽光》《或者今天》《舊稻草》三部。詩作入選《當代詩人詩選》《中國詩萃》《中國詩歌庫2007年卷》等。
解黎晴:先後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詩刊》《民族文學》《散文天地》《青年作家》等報刊發表作品,曾獲《鴨綠江》《散文百家》《青年文學家》《長江文藝》等舉辦的全國性的文學獎15次。
懷化市:
柴棚:原名周玉梅,女,70後生。有作品在《文學界》《星星詩刊》《詩歌月刊》《文學風》等文學刊物以及其他多種民刊發表,並入選2006、2007詩歌年鑒多種選本。
湖南蟈蟈:原名鄧友國,土家族,湖南省詩歌創作委員會委員,懷化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曾在《文學界》《華夏詩報》《散文詩》等刊物發表作品。現在懷化市文化局工作。
王行水:1963年出生於漵浦縣,已在《人民文學》《青年文學》《星星詩刊》《詩歌月刊》《新詩代》等發表作品。著有詩集《泛舟長河》《夢幻夜郎》《伴雪起舞》等三部。系湖南省詩歌委員會委員。
張鏵:苗族,麻陽人。已在《湖南文學》《星星詩刊》《詩神》《詩歌報月刊》《百花園》《人民文學》等刊發過作品。有作品獲《人民文學》優秀作品獎。
劉大程:1973年出生,作品散見《詩刊》《詩選刊》《作品》《星星》等多家刊物及《中國年度最佳詩歌》《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等多種選本。主編《行吟詩人》。已出版詩集《風中的巢》《南方行吟》兩部。
張盛斌:生於1964年,苗族。現為麻陽縣文聯副主席。曾在《詩刊》《星星詩刊》《詩神》《湖南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作品。著有詩集《走出深谷》。
湘西自治州:
彭世貴:1965年生,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州政協委員,州作家協會副主席。組詩《七月的陽光》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現供職於湘西州團結報社。
陸群:土家族,60年代末出生,吉首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詩集《舊日子》《二月花調》《命里的村莊》。出版學術專著《民間思想的村落湘西巫文化的宗教透視》《中國少數民族村寨調查土家族卷》(合著)兩部。
劉大興:60年代生,州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湘西作家網副主編,著有詩集《愛情宗教》等。
胡建文:70年代出生,在《詩刊》《人民文學》等刊物發表詩歌數百首,大學時代即出版個人詩集,曾獲詩潮雜志社舉辦的巨龍杯全國新詩大賽一等獎,首屆高校新詩大賽教師組一等獎,有作品入選多種詩歌年選。
•楊子雲:女,沅陵人,2001年底以魅力蘭朵之名開始在網路上寫詩。詩歌曾入選詩刊社、灕江社《2002年度最佳詩歌》《2003年度最佳詩歌》《2005年中國詩歌》和春風文藝社《21世紀文學大系•詩歌卷》等選本。
仲 彥:70年代出生。永順人。土家族。曾獲沈從文文學獎。
陽明明:80年代出生。現已出版詩集《陽明明詩集》,自印詩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滾》兩部。創辦和與人合辦民刊《呸》詩刊、《一代人》詩歌報。
2. 湖南省歷史上是否發生過地震如果有具體到多少次
發生過。
1、據國家地震台網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6月29日10時12分在湖南婁底市雙峰縣(北緯27.57度,東經112.07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2016年02月24日19時48分16秒在湖南益陽市桃江縣(東經112.04度,北緯28.56度)發生ML3.2級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3、1631年常德地震
據史料記載,該震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從新近長沙發現的古地震遺跡分析,湖南至少有過2期強度在7級以上的地震活動。歷史上長沙記載的中強地震三次。長沙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3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城市之一。
(2)湘西永順老魯擴展閱讀
地震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現的可能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的各種徵兆稱作地震前兆。大體有兩類:
微觀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覺察,須用儀器才能測量到的震前變化。例如,地面的變形,地球的磁場、重力場的變化,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小地震的活動等。
宏觀前兆:人的感官能覺察到的地震前兆。它們大多在臨近地震發生時出現。如井水的升降、變渾,動物行為反常,地聲、地光等。
1、地下水異常
①、水位、水量的反常變化。如天旱時節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豐水季節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斷流。有時還出現井水自流、自噴等現象。
②、水質的變化。如井水、泉水等變色、變味(如變苦、變甜)、變渾,有異味等。
③、水溫的變化。水溫超過正常變化范圍。
④、其他,如翻花冒泡、噴氣發響、井壁變形等。
2、生物異常
動物是觀察地震前兆的「活儀器」,它們往往在震前出現各種反常;
地震先兆之動物行為異常行為,向人們預示災難的臨近。已發現有上百種動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現,其中異常反應比較普遍的有20多種,最常見的動物異常現象有:
驚恐反應:如大牲畜不進圈,狗狂吠,鳥或昆蟲驚飛、非正常群遷等。
抑制型異常:如行為變得遲緩,或發呆發痴,不知所措;或不肯進食等。
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動等。
3、電磁異常
電磁異常是指地震前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日光燈等出現的失靈現象。最常見的是收音機的失靈、手機信號減弱或消失、電子鬧鍾失靈等現象。
4、地聲
臨近地震發生前,往往有聲響自地下深處傳來,這就是「地聲」。地聲一般出現在震前幾分鍾、幾小時、幾天或更早;以臨震前幾分鍾出現得最多。
地聲的聲響與平日人們熟悉的聲音不同且多種多樣。如:「猶如列車從地下賓士而來」「似採石放連珠炮般的聲響」「類似於機器轟鳴聲」「狂風呼嘯聲」「石頭相互摩擦聲」等等。但是,有時地聲也不易與遠處傳來的風聲、雷聲、機器轟鳴聲等相鑒別。
5、地光
地光也是臨震前的一種宏觀現象,中國已在多次地震前觀測到,它們一般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也有出現於震前數小時或更早的。
地光的顏色很多,有紅、黃、藍、白、紫等,有的也像電火光。它們的形狀各異,有帶狀光、片形光、球狀光、柱狀光、火樣光等。
地光出現的時間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觀測。鑒別地光也有一定難度,因為它的形狀和顏色有時也與電焊光、閃電等有相似之處。
3. 湖南發生過地震嗎
發生過地震。根據記載最大的一次,是1631年8月發生在常德澧縣震級為6.8級的地震。長期以來,湖南省發生2級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六七次,3級以上大概平均每年1次,都沒有造成大的破壞。
湖南處於華南地震區內相對活躍的中強地震帶———長江中下游地震帶漢水與大婁山-雪峰山地震小區,區內活動斷裂眾多,地質條件復雜,具有發生中強地震的歷史和構造背景。
此外湖南地震還具有震源淺、烈度偏高的特點,一個3級地震即有強烈震感,並可能造成破壞,4級左右的地震就有可能成災。自公元1500年以來,全省有10個市發生過破壞性地震,共計20多次,所有的市、州都發生過強有感地震。
(3)湘西永順老魯擴展閱讀:
1631年常德地震:
據史料記載,該震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從新近長沙發現的古地震遺跡分析,湖南至少有過2期強度在7級以上的地震活動。歷史上長沙記載的中強地震三次。長沙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3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城市之一。
地震來臨的部分預防知識點:
1、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樓里,跑出來更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裡,發現預警現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2、躲在室內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築物,開闊、安全的地方。
3、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1631年常德地震
網路--地震
4. 苗族的風俗習慣和歷史人物
網路上有的
5. 我國著名城鎮村落有哪些
北京市(9個)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門頭溝區龍泉鎮三家店村門頭溝區齋堂鎮爨底下(Cuandixia)村門頭溝區齋堂鎮黃嶺西村門頭溝區齋堂鎮靈水村門頭溝區雁翅鎮葦子水村順義區龍灣屯鎮焦庄戶村延慶縣八達嶺鎮岔道村天津市(1個)薊縣漁陽鎮西井峪村河北省(32個)石家莊市井陘縣南障城鎮大梁江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南障城鎮呂家村石家莊市井陘縣於家鄉於家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南峪鎮地都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梁家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宋古城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小龍窩村石家莊市鹿泉市白鹿泉鄉水峪村邯鄲市磁縣賈壁鄉北賈壁村邯鄲市磁縣陶泉鄉北岔口村邯鄲市磁縣陶泉鄉花駝村邯鄲市磁縣陶泉鄉南王莊村邯鄲市涉縣固新鎮固新村邯鄲市涉縣偏城鎮偏城村邯鄲市涉縣關防鄉宋家村邯鄲市涉縣河南店鎮赤岸村邯鄲市涉縣井店鎮王金庄村邯鄲市武安市伯延鎮伯延村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安子嶺村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固義村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冶陶村邯鄲市武安市邑城鎮白府村邢台市內丘縣南賽鄉神頭村邢台市邢台縣路羅鎮英談村保定市清苑縣冉庄鎮冉庄村張家口市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張家口市蔚縣南留庄鎮南留庄村張家口市蔚縣湧泉庄鄉北方城村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北官堡村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西古堡村張家口市蔚縣宋家莊鎮上蘇庄村張家口市陽原縣浮圖講鄉開陽村山西省(48個)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店頭村大同市天鎮縣新平堡鎮新平堡村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覺山村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大陽泉村長治市長治縣八義鎮八義村長治市長治縣賈掌鎮西嶺村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東庄村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岳家寨村晉城市高平市河西鎮蘇庄村晉城市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晉城市高平市馬村鎮大周村晉城市高平市米山鎮米西村晉城市陵川縣西河底鎮積善村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攔車村晉城市澤州縣北義城鎮西黃石村晉城市沁水縣嘉峰鎮竇庄村晉城市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晉城市沁水縣鄭村鎮湘峪村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上庄村晉中市榆次區東趙鄉後溝村晉中市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晉中市靈石縣兩渡鎮冷泉村晉中市靈石縣夏門鎮夏門村晉中市平遙縣岳壁鄉梁村晉中市太谷縣北洸鄉北洸村運城市萬榮縣高村鄉閻景村運城市新絳縣澤掌鎮光村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西廂村忻州市寧武縣涔山鄉王化溝村忻州市繁峙縣神堂堡鄉茨溝營村忻州市繁峙縣杏園鄉公主村忻州市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忻州市河曲縣舊縣鄉舊縣村忻州市岢嵐縣大澗鄉寺溝會村忻州市岢嵐縣宋家溝鄉北方溝村忻州市偏關縣萬家寨鎮萬家寨村臨汾市襄汾縣新城鎮丁村臨汾市襄汾縣汾城鎮西中黃村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陶寺村臨汾市汾西縣僧念鎮師家溝村呂梁市交口縣雙池鎮西庄村呂梁市臨縣磧口鎮李家山村呂梁市臨縣磧口鎮西灣村呂梁市柳林縣柳林鎮賀昌村呂梁市柳林縣三交鎮三交村內蒙古自治區(3個)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美岱召村包頭市石拐區五當召鎮五當召村烏蘭察布市豐鎮市隆盛庄鎮隆盛庄村黑龍江省(2個) 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寧年村富寧屯 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三家子村上海市(5個)閔行區馬橋鎮彭渡村閔行區浦江鎮革新村寶山區羅店鎮東南弄村浦東新區康橋鎮沔青村松江區泗涇鎮下塘村江蘇省(3個)無錫市惠山區玉祁鎮禮社村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陸巷古村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明月灣村浙江省(43個)杭州市富陽市龍門鎮龍門村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鎮新葉村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深奧村寧波市奉化市溪口鎮岩頭村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東門漁村寧波市餘姚市大嵐鎮柿林村寧波市餘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寧波市餘姚市鹿亭鄉中村寧波市寧海縣茶院鄉許民村溫州市蒼南縣礬山鎮福德灣村溫州市蒼南縣橋墩鎮碗窯村溫州市樂清市仙溪鎮南閣村溫州市永嘉縣岩頭鎮芙蓉村溫州市永嘉縣岩坦鎮嶼北村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紹興市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紹興市諸暨市東白湖鎮斯宅村紹興市紹興縣稽東鎮冢斜村金華市金東區傅村鎮山頭下村金華市磐安縣尖山鎮管頭村金華市磐安縣雙溪鄉梓譽村金華市浦江縣白馬鎮嵩溪村金華市浦江縣虞宅鄉新光村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鄭宅鎮區金華市婺城區湯溪鎮寺平村金華市武義縣大溪口鄉山下鮑村金華市武義縣熟溪街道郭洞村金華市武義縣俞源鄉俞源村金華市永康市前倉鎮後吳村衢州市龍游縣石佛鄉三門源村衢州市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舟山市岱山縣東沙鎮東沙村台州市仙居縣田市鎮李宅村台州市仙居縣白塔鎮高遷村麗水市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麗水市景寧縣大際鄉西一村麗水市龍泉市城北鄉上田村麗水市龍泉市蘭巨鄉官浦垟村麗水市龍泉市西街街道宮頭村麗水市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麗水市龍泉市小梅鎮金村村麗水市遂昌縣焦灘鄉獨山村麗水市慶元縣濛州街道大濟村安徽省(25個)安慶市太湖縣湯泉鄉金鷹村蔡畈古民居安慶市太湖縣湯泉鄉龍潭寨古民居黃山市黃山區永豐鄉永豐村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靈山村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潛口村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村黃山市祁門縣閃里鎮坑口村黃山市休寧縣萬安鎮萬安老街黃山市休寧縣商山鎮黃村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宏村黃山市黟縣宏村鎮盧村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屏山村黃山市黟縣碧陽鎮關麓村黃山市黟縣碧陽鎮南屏村黃山市黟縣西遞鎮西遞村黃山市歙縣徽城鎮漁梁村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池州市東至縣花園鄉南溪古寨池州市貴池區墩上街道渚湖姜村池州市貴池區棠溪鎮石門高村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查濟村宣城市涇縣榔橋鎮黃田村宣城市旌德縣白地鎮江村宣城市績溪縣瀛洲鎮龍川村福建省(48個)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福州市長樂市航城街道琴江村三明市清流縣賴坊鄉賴安村三明市大田縣濟陽鄉濟陽村三明市建寧縣溪源鄉上坪村三明市將樂縣萬全鄉良地村三明市明溪縣胡坊鎮肖家山村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三明市尤溪縣台溪鄉蓋竹村三明市尤溪縣台溪鄉書京村三明市尤溪縣西濱鎮厚豐村三明市尤溪縣新陽鎮雙鯉村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三明市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泉州市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泉州市永春縣岵山鎮茂霞村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莊上村漳州市平和縣霞寨鎮鍾騰村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南平市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南平市順昌縣大幹鎮上湖村龍岩市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龍岩市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龍岩市連城縣莒溪鎮壁洲村龍岩市連城縣四堡鄉務閣村龍岩市長汀縣館前鎮坪埔村龍岩市長汀縣三洲鎮三洲村龍岩市長汀縣紅山鄉蘇竹村龍岩市上杭縣太拔鄉院田村龍岩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龍岩市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龍岩市漳平市雙洋鎮東洋村寧德市福安市溪潭鎮廉村寧德市福鼎市磻溪鎮仙蒲村寧德市福鼎市店下鎮巽城村寧德市福鼎市管陽鎮西昆村寧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鎮瀲城村寧德市古田縣吉巷鄉長洋村寧德市古田縣平湖鎮富達村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杉洋村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柏源村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長橋村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雙溪社區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鄉棠口村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寧德市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半月里村江西省(33個)南昌市進賢縣溫圳鎮楊溪村委李家村南昌市進賢縣文港鎮晏家村南昌市安義縣石鼻鎮羅田村景德鎮市浮梁縣江村鄉嚴台村景德鎮市浮梁縣勒功鄉滄溪村景德鎮市浮梁縣浮梁鎮舊城村景德鎮市浮梁縣瑤里鎮高嶺村景德鎮市浮梁縣瑤里鎮繞南村景德鎮市浮梁縣峙灘鄉英溪村贛州市贛縣白鷺鄉白鷺村贛州市安遠縣鎮崗鄉老圍村贛州市龍南縣楊村鎮楊村村燕翼圍贛州市龍南縣關西鎮關西村吉安市井岡山市鵝嶺鄉塘南村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陂下村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橫坑村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村吉安市吉州區興橋鎮釣源村吉安市安福縣金田鄉柘溪村吉安市安福縣洋門鄉上街村吉安市安福縣洲湖鎮塘邊村吉安市吉水縣金灘鎮燕坊村宜春市高安市新街鎮賈家村宜春市宜豐縣天寶鄉天寶村撫州市廣昌縣驛前鎮驛前村撫州市樂安縣湖坪鄉湖坪村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撫州市金溪縣雙塘鎮竹橋村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江灣村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汪口村上饒市婺源縣思口鎮延村上饒市婺源縣沱川鄉理坑村上饒市婺源縣浙源鄉虹關村山東省(10個)濟南市章丘市官莊鎮朱家峪村青島市嶗山區王哥庄街道青山漁村青島市即墨市豐城鎮雄崖所村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李家疃村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夢泉村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上端士村棗庄市山亭區山城街道興隆庄村濰坊市寒亭區寒亭街道西楊家埠村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山西街村威海市榮成市寧津街道東楮島村河南省(16個)洛陽市孟津縣小浪底鎮喬庄村洛陽市汝陽縣蔡店鄉杜康村平頂山市寶豐縣楊庄鎮馬街村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臨灃寨(村)平頂山市郟縣李口鎮張店村平頂山市郟縣渣園鄉渣園村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西寨村新鄉市衛輝市獅豹頭鄉小店河村濮陽市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漯河市郾城區裴城鎮裴城村三門峽市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南陽市鄧州市杏山旅遊管理區杏山村南陽市內鄉縣乍曲鄉吳埡村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信陽市羅山縣鐵鋪鄉何家沖村信陽市新縣八里畈鎮神留橋村丁李灣村湖北省(28個)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雙泉村大余灣武漢市黃陂區李家集街道泥人王村黃石市陽新縣浮屠鎮玉堍村黃石市陽新縣排市鎮下容村闞家塘十堰市竹溪縣中峰鎮甘家嶺村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高家堰鎮向日嶺村六組襄陽市棗陽市新市鎮前灣村荊門市鍾祥市客店鎮趙泉河村孝感市大悟縣芳畈鎮白果樹灣村孝感市大悟縣宣化鎮鐵店村八字溝黃岡市紅安縣華家河鎮祝樓村祝家樓垸黃岡市麻城市歧亭鎮丫頭山村黃岡市武穴市梅川鎮同心村李壠垸咸寧市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崔家壩鎮滾龍壩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白果鄉金龍壩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鐵爐白族鄉鐵爐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鐵爐白族鄉細杉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五里鄉五里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中營鄉三家台蒙古族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新安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大河鎮冷水溪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涼霧鄉海洋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大路壩區蛇盤溪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甲馬池鎮馬家溝村王母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清坪鎮中寨壩村鄭家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椒園鎮慶陽壩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湖南省(30個)衡陽市常寧市廟前鎮中田村邵陽市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崇木凼村岳陽市岳陽縣張谷英鎮張谷英村張家界市永定區王家坪鄉石堰坪村益陽市安化縣東坪鎮黃沙坪老街益陽市安化縣馬路鎮馬路溪村郴州市永興縣高亭鄉板梁村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干岩頭村永州市江永縣夏層鋪鎮上甘棠村永州市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永州市雙牌縣理家坪鄉坦田村懷化市辰溪縣上蒲溪瑤族鄉五寶田村懷化市會同縣高椅鄉高椅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夯沙鄉夯沙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碗米坡鎮首八峒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阿拉營鎮舒家塘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都里鄉拉毫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麻沖鄉老洞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高峰鄉岩排溪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紅石林鎮老司岩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龍鼻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邊城鎮磨老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板栗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德夯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中黃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苗兒灘鎮六合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苗兒灘鎮惹巴拉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大壩鄉雙鳳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鎮老司城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小溪鄉小溪村廣東省(40個)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韶關市仁化縣石塘鎮石塘村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松塘村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碧江村江門市開平市塘口鎮自力村江門市恩平市聖堂鎮歇馬村湛江市雷州市白沙鎮邦塘村湛江市雷州市龍門鎮潮溪村湛江市雷州市南興鎮東林村湛江市遂溪縣建新鎮蘇二村肇慶市端州區黃崗街道白石村肇慶市封開縣羅董鎮楊池古村肇慶市廣寧縣北市鎮大屋村惠州市博羅縣龍華鎮旭日村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梅州市梅縣水車鎮茶山村梅州市梅縣南口鎮僑鄉村梅州市梅縣桃堯鎮桃源村梅州市梅縣雁洋鎮橋溪村梅州市梅縣雁洋鎮石樓村梅州市梅縣雁洋鎮松坪村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埔北村梅州市蕉嶺縣南礤鎮石寨村梅州市興寧市羅崗鎮柿子枰村汕尾市陸豐市大安鎮石寨村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林寨古村清遠市佛岡縣龍山鎮上岳古圍村清遠市佛岡縣高崗鎮社崗下村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南崗古排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三排村東莞市企石鎮江邊村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潮州市潮安縣古巷鎮古一村象埔寨潮州市潮安縣龍湖鎮龍湖古寨雲浮市雲城區腰古鎮水東村廣西壯族自治區(39個)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揚美村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平卯村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東田村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榮地村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鎮丹洲村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高定村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高友村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龍脊村桂林市灌陽縣洞井瑤族鄉洞井村桂林市灌陽縣水車鄉官莊村桂林市灌陽縣新街鄉江口村桂林市荔蒲縣馬嶺鎮永明村小青山屯桂林市臨桂縣四塘鄉橫山村桂林市靈川縣潮田鄉太平村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熊村桂林市靈川縣定江鎮路西村桂林市靈川縣靈田鄉長崗嶺村桂林市靈川縣靈田鄉迪塘村桂林市靈川縣青獅潭鎮老寨村桂林市靈川縣青獅潭鎮江頭村桂林市靈川縣三街鎮溶流上村桂林市平樂縣沙子鎮沙子村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水源頭村桂林市興安縣漠川鄉榜上村桂林市陽朔縣白沙鎮舊縣村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漁村欽州市靈山縣佛子鎮大蘆村玉林市北流市民樂鎮蘿村玉林市玉州區城北街道高山村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金鍾山鄉平流屯百色市那坡縣城廂鎮達臘屯百色市西林縣馬蚌鄉浪吉村那岩屯賀州市鍾山縣燕塘鎮玉坡村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秀水村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福溪村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新華鄉虎馬嶺村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鵝塘鎮蘆崗村賀州市鍾山縣回龍鎮龍道村來賓市象州縣羅秀鎮納祿村海南省(7個)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文山村海口市龍華區遵譚鎮東譚村海口市瓊山區國興街道上丹村三亞市崖城鎮保平村文昌市會文鎮十八行村東方市江邊鄉白查村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重慶市(14個)涪陵區大順鄉大順村涪陵區青羊鎮安鎮村九龍坡區走馬鎮椒園村綦江縣東溪鎮永樂村忠縣花橋鎮東岩古村忠縣新生鎮鍾壩村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金嶺鄉銀杏村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石家鄉黃龍村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悅崍鎮新城村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鎮民族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蒼嶺鎮大河口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河灣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後溪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腰界鄉南界村
四川省(20個)成都市邛崍市平樂鎮花楸村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迤沙拉村瀘州市瀘縣兆雅鎮新溪村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木格倒苗族村遂寧市射洪縣青堤鄉光華村南充市閬中市老觀鎮老龍村南充市閬中市天宮鄉天宮院村巴中市巴州區青木鎮黃桷樹村雅安市寶興縣磽磧鄉夾拉村委和平藏寨雅安市石棉縣蟹螺藏族鄉蟹螺堡子雅安市雨城區上里鎮五家村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桃坪鄉桃坪村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沙爾宗鄉叢恩村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黑虎鄉小河壩村鷹嘴河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雁門鄉蘿卜寨村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子庚鄉八子斯熱村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更知鄉修貢村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泥巴鄉古西村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新都鎮七灣村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梭坡鄉莫洛村貴州省(90個)貴陽市花溪區高坡苗族鄉批林村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大寨貴陽市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馬頭村遵義市赤水市丙安鄉丙安村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大坪鎮龍潭村遵義市鳳岡縣綏陽鎮瑪瑙村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吉昌村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石板房村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鮑屯村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雲山村銅仁市德江縣楠桿土家族鄉興隆社區上壩自然寨銅仁市江口縣太平土家族苗族鄉雲舍村銅仁市石阡縣白沙鎮馬桑坪村銅仁市石阡縣白沙鎮箱子坪村銅仁市石阡縣國榮鄉樓上村銅仁市石阡縣國榮鄉葛容村高橋自然村銅仁市石阡縣河壩場鄉小高王村銅仁市石阡縣聚鳳仡佬族侗族鄉黃泥坳村銅仁市石阡縣聚鳳仡佬族侗族鄉廖家屯村銅仁市石阡縣聚鳳仡佬族侗族鄉瓮水屯村銅仁市石阡縣石固仡佬族侗族鄉公鵝坳村銅仁市石阡縣五德鎮大寨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縣巴鈴鎮百卡村卡嘎布依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往洞鄉增沖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往洞鄉則里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丙妹鎮岜沙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谷坪鄉銀潭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下江鎮高仟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揚武鄉排莫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南哨鄉翁座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隆里鄉隆里所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河口鄉文斗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郎德鎮上郎德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郎德鎮下郎德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控拜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壩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蟬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高場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高興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青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大稼鄉鄧蒙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德順鄉平甫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地坪鄉岑扣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地坪鄉高青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地坪鄉滾大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洪州鎮歸歐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洪州鎮九江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洪州鎮平架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洪州鎮三團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九潮鎮高寅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九潮鎮貢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九潮鎮吝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雷洞瑤族水族鄉金城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蠶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沖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登岑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地捫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高近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流芳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寨頭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孟彥鎮芒嶺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高冷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紀登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紹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育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朱冠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雙江鄉黃崗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岩洞鎮述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岩洞鎮岩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岩洞鎮宰拱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岩洞鎮竹坪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永從鄉豆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肇興中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紀堂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紀堂上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堂安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肇興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江鄉滾仲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興華鄉八蒙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興華鄉擺貝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栽麻鄉大利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栽麻鄉宰盪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瑤山民族鄉董蒙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永康民族鄉太吉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永康民族鄉堯古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場河村交懂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壩街鄉壩輝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拉攬鄉排燒村雲南省(62個)曲靖市會澤縣娜姑鎮白霧村曲靖市羅平縣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羅斯村委臘者村玉溪市元江縣青龍廠鎮它克村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板橋村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山邑村保山市騰沖縣固東鎮和平村保山市騰沖縣固東鎮順利村保山市騰沖縣和順鎮水碓村昭通市威信縣水田鄉灣子苗寨村麗江市古城區大東鄉大東行政村麗江市古城區金山鄉貴峰村麗江市古城區金山鄉漾西村麗江市古城區七河鄉共和西關村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落水村麗江市永勝縣期納鎮谷宇村麗江市永勝縣期納鎮清水村麗江市玉龍縣白沙鄉白沙村麗江市玉龍縣寶山鄉石頭城村麗江市玉龍縣石頭鄉桃園村普洱市江城縣整董鎮城子三寨村普洱市景東縣大街鄉三營村普洱市景東縣文井鎮清涼村梁家組普洱市瀾滄縣酒井哈尼族鄉勐根村老達保組普洱市墨江縣聯珠鎮碧溪古鎮村普洱市墨江縣那哈鄉牛紅村委勐嘎村普洱市寧洱縣同心鄉那柯里村普洱市思茅區龍潭鄉龍潭村南本小組臨滄市滄源縣勐角鄉翁丁村臨滄市鳳慶縣魯史鎮魯史古集村臨滄市鳳慶縣魯史鎮沿河村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大勐准委會勐准組(村)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碗窯村碗窯組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永和村委上永和村臨滄市臨翔區平村鄉那玉村委東崗村臨滄市臨翔區章馱鄉勐旺村委勐旺大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光祿鎮西關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官廳鎮蒼台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庄鎮團山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永寧鄉城子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縣西三鎮可邑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縣西三鎮膩黑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董干鎮新寨村委城寨村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族鄉洛特老寨村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鎮曼春滿村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易武鄉十字街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邑鄉者么村委大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鎮喜州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金華鎮劍川古城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鎮寺登村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禾甸鎮大營庄村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禾甸鎮舊邑村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雲南驛鎮雲南驛村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博南鎮曲硐村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博南鎮花橋村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杉陽村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寶豐鄉寶豐村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檢槽鄉師井村大村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鎮諾鄧古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永建鎮東蓮花村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曼東村西藏自治區(5個)昌都地區芒康縣納西民族鄉上鹽井村昌都地區左貢縣東壩鄉軍擁村日喀則地區吉隆縣貢當鄉汝村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吉隆鎮幫興村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錯高鄉錯高村陝西省(5個)銅川市耀州區孫塬鎮孫塬村渭南市韓城市西庄鎮黨家村榆林市綏德縣白家礆鄉賀一村榆林市佳縣佳蘆鎮神泉村榆林市米脂縣楊家溝鎮楊家溝村甘肅省(7個)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鄉河口村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連城村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城河村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永泰村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街亭村天水市麥積區新陽鎮胡家大庄村隴南市文縣石雞壩鄉哈南村青海省(13個)海東地區互助縣丹麻鎮索卜灘村海東地區互助縣丹麻鎮哇麻村海東地區互助縣東溝鄉大庄村海東地區互助縣五十鎮北庄村海東地區互助縣五十鎮寺灘村海東地區互助縣五十鎮土觀村海東地區循化縣街子鄉孟達山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保安鎮城內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鎮吾屯下庄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年都乎鄉年都乎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年都乎鄉郭麻日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曲庫乎鄉江什加村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仲達鄉電達村寧夏回族自治區(4個)固原市隆德縣城關鎮紅崖村一組固原市隆德縣奠安鄉梁堡村一組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北長灘村中衛市沙坡頭區香山鄉南長灘村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4個)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吐峪溝鄉麻扎村哈密地區哈密市回城鄉阿勒屯村哈密地區哈密市五堡鎮博斯坦村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鎮瓊庫什台村
6. 中國那有帶龍的地名
河北省秦皇島青龍縣和盧龍縣
香港九龍
洛陽龍門縣
貴州龍里
福建龍岩
陝西龍首村
浙江蒼南龍港鎮 龍游
7. 這個字念什麼
應該是這個字「貯」,不是一個「二」是「一」
貯
貯
zhù
<動>
(形聲。從貝,寧(zhù)聲。從貝與財物有關。本義:積存,收藏)
同本義(側重於保存,含有積累儲存的過程)
[store;hold]
貯,積也。--《說文》。按,與寧同。因寧為朝寧義所專,復制此字。
貨物貯藏於市中。--《周禮·廛人》注
我有衣冠,而子產貯之。--《呂氏春秋·樂成》
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晁錯《論貴粟疏》
廚中有貯酒數百斛。--《世說新語·任誕》
木格貯之。--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備貯彈葯。--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館以貯之。--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又
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
又如:貯廊(廳後的房屋);貯草過冬;貯木場
等待。通「佇」
[wait]
飾新宮以延貯兮,泯不歸乎故鄉。--《漢書》
貯備
zhùbèi
[store
up]
貯存備用
貯備糧食
貯藏
zhùcáng
[store
up;lay
in]∶保藏
貯藏過冬的大白菜
[deposit]∶蘊藏
貯存
zhùcún
[store;keep
in
storage;lay
up]
存放起來,暫時不用
貯存白菜
貯木場
zhùmùchǎng
[lumberyard]
貯存木材待售的場所
貯
(貯)
zhù
ㄓㄨˋ
儲存:~存。~藏(c俷g
)。~積。
鄭碼:LOWA,U:8D2E,GBK:D6FC
筆畫數:8,部首:貝,筆順編號:25344451
參考資料:金山詞霸2006
8. 苗族的風俗、習慣
苗族,現有人口740萬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主要從事農業。刺綉、挑花、織錦、蠟染和銀飾,享譽盛名。
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米、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資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後期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曾經自稱「牡」、「蒙」、「摸」、「毛」,有的地區自稱「嘎腦」、「果雄」、「帶叟」、「答幾」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9. 有沒有人知道張氏家族和鳳凰家族
張姓來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黃帝之後,揮為始祖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張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它起源於遙遠的傳說時代。據說張姓的始祖名「揮」,他是黃帝的孫子(一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弓箭和網罟作為當時的新的生產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揮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產弓箭和網罟為業,於是他的後裔就以「張」作為自己的姓氏。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昇平的盛世。
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由其母有嶠氏女附寶感電而生。「(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四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後人據此推演出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黃帝降生於天帝下凡之際,那時正是神農氏時代,神農的舅舅有個兒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國(在今河南省新鄭縣境內)的國君。當時少典族正與有嶠氏族互通婚姻。於是少典便娶有蟜氏的女兒附寶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寶扛著木耜去田間種地,正走著,天空突然暗淡下來,頓時星斗滿天,和晚上一模一樣。這時,附寶抬頭仰視,只見上空有一道閃閃發亮的電光像蛇一樣不時繞著北斗七星旋轉,剎那間,四野罩上了一層濃郁的青光。不一會,附寶只覺得腹部有什麼東西猛地一動,嚇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頭詢問時,她卻說沒有什麼。打那以後,附寶便懷孕了。自懷孕那天起,經過24個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寶在新鄭西北的軒轅之丘(一說在山東曲阜),生下一個男孩。由於出生在軒轅,所以便給這個孩子起名為軒轅。傳說軒轅剛生下來就會說話,非常精靈。還在孩提時代,他看見人們在樹上構築房子,便說:「把房子建築在樹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蓋地上不是更好嗎?」不久,神農氏聞知黃帝這種見解,大不以為然。於是,黃帝便在地上蓋了一間房屋讓他看,神農氏這才信服了。
另有一種傳說:附寶與少典成親後不久,便遷徙到山東曲阜的壽丘。在一個初冬的夜晚,附寶獨自一人來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間,天空出現一道銀白色的閃電,只見那閃電繞著北斗星中的樞星轉了幾圈,然後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這時,大吃一驚的附寶頓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覺。不一會,她才意識到自己受雷電感應而懷孕了。此後,經過24個月,於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壽丘生下黃帝。剛出生的黃帝,額骨隆起,形狀像太陽,而且面部有龍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龍爪龍趾。更奇異的是,黃帝有四張臉,傳說這樣黃帝可以隨時隨地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觀察、了解一切情況,以更好地相機行事。黃帝剛出生就咿呀說話,不久就會走路了。他十歲左右離開壽丘,到處拜師學藝,遍訪名山大川。
黃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時代,當時中國大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氏族——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由若幹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聯盟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發生戰爭,黃帝開始還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領,在長期的征戰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終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對炎帝、蚩尤與刑天的戰爭是黃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據文獻記載,黃、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新書·益壤》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當黃帝成為姬姓部落首領並開始興盛強大之時,炎帝部落已步入虛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間相互征討,暴虐百姓,而炎帝則無力平息戰亂,保護臣民,於是黃帝遂起而教民慣用干戈,以征殘暴。結果,各氏族都前來朝拜並歸服於黃帝。炎帝乃遷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說在山西運城),但仍然大行無道,史稱「並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逸周書史記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再次「振德修兵」,決定與炎帝在涿鹿進行決戰。據文獻記載,黃帝所率以熊、羆、狼、豹、軀、虎等為圖騰的各氏族部落聯軍揮舞著用雕、鵑、鷹、鳶等羽毛製作的戰旗,向涿鹿猛烈進攻,炎帝則退到城東一里的阪泉。經過血戰,黃帝方「誅炎帝而兼其他」,於是「天下乃治」。戰敗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東方轉移,與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犬牙交錯,漸趨融合。黃炎戰爭的勝利確立了黃帝對原屬炎帝勢力范圍的黃河中游地區的領導權,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聯盟盟主(有稱「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當黃炎之戰結束,黃帝剛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時,居住在黃河下游(即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就率眾西進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戰。九黎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他們英勇善戰,以蚩(一種毛蟲)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長蟲)為圖騰。到黃帝時代,該部族出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人們就將其稱作蚩尤。蚩尤通曉天道,精明強干,長於戰事,史書中也把他描繪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說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鬢發如劍戟,頭上長角。不僅如此,他還有「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鐵額、食沙石」,武猛異常。憑著強大的武力,蚩尤不斷向四鄰擴張,大有與黃帝分庭抗禮之勢。其時黃河中游一個以榆罔為首領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擾後,遂向黃帝求援,於是就引發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此次大戰對黃帝來說極為艱難,所謂「流血百里」,「九戰九不勝」,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在經過炎帝、蚩尤之戰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以後,黃帝把尋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訪天下賢明之士的基礎上。為此,他不辭艱辛,連續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經,越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人金谷而咨滑子,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岐伯、雷公,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獸之辭。(《抱朴子》)足跡所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黃帝的巡遊,一方面擴大了黃帝族的聲威與影響,從而使黃帝的勢力范圍日益拓展,《軒轅黃帝傳》所說:「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東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黃帝游歷之處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們在黃帝仁義之德的感召下,紛紛前來向黃帝族朝貢,首先是諸北、儋耳之國來向黃帝族貢獻禮物,接著南夷族乘白鹿獻上美酒,後來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斷地前來朝貢。外人朝貢進一步加強了黃帝族與其他族的友好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為黃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巡遊天下,了解各地情況,獲得養民安邦之道之後,黃帝遂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黃帝一生娶有四個妻室,她們是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路史·疏仡紀·黃帝》等文獻記載,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之術,並教人以絲織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魚氏皆賢淑。嫫母相貌很醜,但賢而有德,因沒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為醜女。黃帝認為「屬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貌)雖惡何傷」(《呂氏春秋》),故娶為妻室,封號嫫母。
關於黃帝的子孫,文獻記載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國語·晉語》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陽與夷鼓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史記·五帝本紀》、《世本》、《大戴禮記》等書,與此大體一致。
與《國語》、《史記》等書所雲不同,《山海經》說:「黃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貌處東海,是為海神。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狄。」
黃帝一共有25子卻是歷來所公認的。25人雖是伺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僅就得姓的14人來說,又分為12姓,這說明他們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們所嫁的氏族的姓氏為姓氏。至於「同姓者二人」,是指他們同時嫁給一個氏族。
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假若說他們並非黃帝子孫,或者說歷史文獻記載有所依附的話,那麼,他們也當是黃帝這一「中央天帝」統領下的各部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都自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墓」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但張揮與黃帝的關系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為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為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族譜、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雲:「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
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為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謚、謚氏、邑系、邑謚、族、族系等等為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於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春秋時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的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始祖張揮傳21世,歷數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張嵩,字仲山,任御駕將軍,後封為濟國公。他生有張亮、張奉、張文、張進四子。這些僅見於世系而不見於古文獻。
再傳30代至51世祖張仲,字忠嗣。他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周王朝。生有張象、張宜二子。據史籍記載,張仲生活在周王朝實行共和行政的前後。當時周厲王因大行無道而被國人推翻,逃出王宮,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4年之後,周厲王病死於彘(今山西省霍縣),共和伯請太子姬靖即位,史稱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國勢,征伐戎狄,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歷史上被稱作「宣王中興」。
張仲之後,張姓先民有很多人載人史籍。如《左傳》在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記有手和臂肘被箭穿連,仍奮力推車,沖向敵陣的張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有怒殺華多僚的宋國大臣張句。另外,還有張良的先祖張老、張趯、張骼、張抑朔等人,他們籽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世卿升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它標志著中國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張姓先民們的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如魏國人張儀西走秦國,合縱連橫,大展其才能。而楚國則有大臣張旄,曾出奇計讓楚王將充當秦國使臣的張儀趕走。齊國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張姓先民主要還是以原晉國屬地為其建功立業之所。在趙國,張孟談策反韓、魏,反擊智伯,一舉解晉陽之圍。魏有張丑力諫,阻止張儀為秦國在魏國開展外交;張倚出使趙國,使趙國在秦魏交戰中傾向魏國。韓有張去疾、張譴及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等。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在那裡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張姓先民——張若。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16年派大將司馬錯率兵攻佔四川,貶蜀王,派張若為蜀國守。上任伊始,他遷移秦民萬家人川,實行農墾,發展生產。又與張儀一起共同經營成都,按照秦國都城咸陽之制建有里閭、下倉、市肆、官舍、樓宇等。又設置錦官、鹽鐵官,發展官府手工業,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元前285年,秦國廢除巴、蜀侯國封號,改設蜀郡治川。張若因功被任命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數民族賜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個出生在山後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大興安嶺)的蒙古將領,名叫伯顏帖木兒,他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但在一次戰役中,敗在朱元璋的手下,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一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進入明代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核心領導層。又如韃靼人(明代對東部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的稱呼)哈剌爾敦,英勇善戰,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改名隆善。永樂七年(1408年)十月,張隆善被任命為北京右軍都督簽事,也成為一名中央軍事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另一個韃靼人奴兒,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為表彰他的英勇,賜姓張,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年)八月,張友被任命為金吾衛指揮使。
明代前朝,有一個女真族(滿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其事跡傳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賜姓為張,改名志義。永樂八年(1410年)張志義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治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大城子。四年之後,治所移至今跨吉林、遼寧兩省的渾江流域。
今岫岩縣前營鄉張氏,本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張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馬札爾台,他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營都統,陝甘、湖廣等省平章,並知樞密院事,官至中書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書右丞相。元朝滅亡後,其後裔世居長白山麻加樂和忽密拉,大多從事畜牧業,也有人經商巴唐地區。到11世紀繼英授德時,正值愛新覺羅氏崛起於東北,於是棄牧從戎,成為努爾哈赤帳下的一員勇將,屬鑲黃旗。清兵人關,建立統一政權後,治良匡氏遷居盛京(沈陽)。13世祖名叫伯爾格,精通漢文,熟悉漢書,文武雙全。乾隆六年(1741年)調任岫岩防禦使。因為熱愛當地秀麗的山川,就奉侍母親佟氏,攜弟吾令吉定居下來。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孫都改姓張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於都英額、哈達、輝發、長白山、佛阿拉、伯都訥、憲顏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氏。
扎庫塔氏分布在瓦爾喀(今蘇聯東海濱省南部)、扎庫塔、松花江、長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為張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爾喀、扎庫木、赫圖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為張。,愛義氏分布在愛湖流域一帶,在清代全部改為張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回族人張某任寶慶(湖南省邵陽)衛指揮。據《寶慶府志》卷33記載,指揮張氏的先人叫璞羅德,北平三河人。張氏任滿之後,即定居武岡車林鋪雞腳塘,依靠屯田百餘畝田產為生。今天邵陽市各地的回民,以馬、張、蘇、海、蔡姓為多,其中的張姓回族人或許就是璞羅德的後裔。
唐代初年,在雲南洱海地區近百個白蠻部落中,有一個相傳從隴西遷來的張姓部落。公元7世紀中期這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這時正值烏蠻部的蒙舍龍和他的兒子龍獨羅(又作細奴羅、細諾羅)開始擴張勢力,建立南詔政權。7世紀70年代,細諾羅勢力推進到洱海地區。據文獻記載,張氏進求因抵擋不住南詔的攻勢,就將自己的部落政權「禪讓」給了細諾羅,而細諾羅為了酬謝張氏,就將自己的大兒子羅波海,改姓為張,改名叫張朝鳳(夏正寅《哀牢夷雄列傳》)。這支蠻人張氏,後來演進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各族人民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叫張興癸的彝族將領,史稱他是南詔王細諾羅之後,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張的烏蠻人羅波海(即張朝鳳)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動在秦漢、三國魏晉時代,內有19個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數幾個部才有資格成為最高統治者單於,是匈奴族中的貴族。東漢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則歸附漢室。三國曹魏時期,在今山西汾陽地區設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歷史上把他們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張XX」「西河胡張XX」的記載,這些就是匈奴張氏。如《晉書·符堅載記》雲:「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卑子,堅遣鄧羌討平之。」《魏書·太宗紀》雲:「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魏書·太宗紀》:「天興元年三月,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個別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主要活動於我國魏晉時期,十六國時代,以石勒為主曾建立過後趙政權(319-351年)。羯族中張姓很多,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例如《晉書·石勒載記》雲:「胡部大張旬督、馮莫突等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十六國·後趙錄》稱:「張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後趙國內張姓人特別多,石勒起兵時,十八騎中就有張噎仆、張越二騎。石勒自立為後趙王時,以張離、張良二人為門生主書,司典胡人出內。傳至石虎為後趙王時,離、良二人都官至尚書僕射,另外還有張群、張豺、張散、張茂、張斯、張屈支、張夷、張舉、張舂、張賀度、張沉等,都是後趙的達官顯貴。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編第八《羯族諸姓·張氏》中對上述張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得出了他們是羯族張氏的結論。他認為羯族張氏之張,是「羌渠」 (康居)諧聲轉讀而來。由此看來,羯族張氏是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包括前蘇聯、朝鮮一部分)的一個古老民族,遼金時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來的渤海族張氏。隋況已在前面作了介紹。在這之前的渤海國時期(720-962年),還有一支渤海族張氏。如大將張文林、大臣張仙壽等,共有達官顯宦二十餘人,他們活動於上層,是渤海國的貴族。但這支渤海張氏之姓張的緣由卻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個活動於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歷史文獻中常把它記作「奚人」、「奚回」。遼代末年,奚回離保曾在今東北地區稱帝,建立奚國,改元天復。唐代奚族張氏知名的有張孝忠,曾任義武節度使。另有張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宋將張鎖高收為「假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有的文獻將其原名誤作張寶臣。
戰國以後,不斷有漢人移居雲南,他們和當地的土人長期雜居、通婚,相互影響,到隋唐時期就形成白蠻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圍有數以百計的白蠻部落。白蠻的族源主要是漢族,因此在語言、文字、風俗等方面和漢族大體相同,他們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漢姓。當時,在洱海地區有趙、李、楊、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個張姓部落,相傳是從隴西輾轉遷來的。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其子孫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蠻張氏就分布到雲南太和縣洱西驛、雲南縣、浪穹縣十二關、阿迷州東山江、猛丁塞(今元陽縣老猛)、鎮南州英武關、楚雄縣、騰沖州、孟合驛、寧番(今北勝縣)等地,並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驛丞、巡檢、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階最高的是騰沖州土知州張銘。按照明代官制規定,土司官是世襲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張氏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瑤族張氏。
壯族張氏。
黎族張氏。
侗族張氏。
高山族張氏。
阿昌族張氏。
納西族張氏。
藏族張氏。
僳僳族張氏。
蒙古族張氏。
朝鮮族張氏。
滿族張氏。
回族張氏。
彝族張氏。
苗族張氏。
土家族張氏。
烏丸族張氏。
三、他姓改姓
前涼王張天錫未稱王前就與安定人梁景、敦煌人劉肅相友善,並依靠他們謀殺權臣張邕,謀殺侄子前涼王張玄靚,自立為王。為酬其功,賜二人姓張氏,視為自己的兒子,並依諸子之例,以「大」為字,改梁、劉二人姓名為張大奕、張大誠。
遼陽(今遼寧省遼陽)渤海族人高霸,生活在遼代。因在外做官,改姓張。其子張佑、孫張匡,都眼務於遼代,官至節度使,成為地方軍政長官。張匡有兩個兒子,長子玄征,在金代曾任彰信軍節度使。次子玄素,字子貞,歷任金代靜江軍、鎮西軍、興平軍節度使,東京路都轉運使等,金世宗時官至戶部尚書。他為官以厚道、正直著名,史稱「厚而剛毅,人畏憚之」。玄征之子汝弼,字仲佐。以父蔭補軍正。正隆二年(1157年)中進士。因其妹嫁給金世宗為元妃,所以升遷較快,先後任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尚書左丞。但為官不能「正諫」力爭,以不違抗上命為原則,所以政績不大。
玄素的同輩人,即高(張)霸的曾孫張浩(字浩然)也是金代初期聲名顯赫的大臣。金太祖天輔年間,就以出謀劃策而被任命為承應御前文字。天會八年(1130年)賜進士及第,授秘書郎。天眷二年(1139年)參與制訂內外禮儀程式,遷禮部尚書。海陵王即位,為參知政事,進尚書左丞。天德三年(1151年),主持擴建燕京(今北京)城及皇宮。貞元六年(1153年),金遷都擴建後的燕京城,改名中都,他則因功拜為平章政事,尋改左丞朝。正隆三年(1158年),又主持營建汴京(河南省開封)城。六年(1161年),海陵王南下進攻南宋,他留治尚書省事,看守金朝中央政權,主持軍需後勤工作,支持前線作戰。世宗即位,拜為太師、尚書令,封南陽郡王。大定三年(1163年)逝世,謚號文康。張浩有五個兒子:汝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其中以老二張汝霖(1190年)能繼承父業。汝霖,字仲澤,少年時就聰慧好學,深得父親喜歡。張浩稱贊他是張家的千里駒。貞元二年(1154年)賜進士及第、歷任翰林待制、刑部侍郎、中都路都運使、御史大夫、太子少師,拜參知政事、尚書右丞,進拜平章政事,封芮國公。世宗臨終前,與太尉徒單克寧等同受命為顧命大臣,迎立章宗完顏憬璟登位。明昌六年十二月(1191年1月)逝世,改封莘國公,謚號文襄。
在今湖南永順、保靖、花垣縣境內,有很多張姓人家,其先祖由章改姓而來。相傳宋代時,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到湘西屯邊,當上了屯長,他們就不再東返,而在此定居落業了。子孫繁衍,人丁漸旺,出於老兄門下的叫大章,出於老弟門下的叫小章。再後來,可能因為章、張讀音相同,或許是墾荒拓地離不開弓矢,抑或是為了鼓勵大家的軍武奮猛之氣,他們就由章而改姓為張了,並且不斷分支遷徙,散居於永順、保靖、永綏(今花垣)各縣,尤其集中於平扒、丫家、茶洞、老旺寨、尖岩等地。湘西山區在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以前,還是土司轄地,是土、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長期以來,這支由章改張的人,和土居的少數民族通婚、雜居,人鄉隨俗,漸漸地他們就被同化了。所謂「在土村為土民,在苗寨為苗人」 (清·嚴如煜《苗防備覽》卷9)。不僅姓氏改了,連族別也變了。清代改土歸流以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的提高,這支張氏後裔人數不斷增加,於是就向湘西周邊地區擴張遷徙,今天的湘鄂川貴四省邊境地區甚至雲南、廣西都分布著大章、小章的子孫。
10. 關於湖南古丈的簡介
茶葉名門:古丈縣
古丈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偏東,武陵山脈斜貫全境,最高海拔1146米,總面積1297平方公里。戰國時,古丈屬楚,秦屬黔中郡,清道光二年(1822年)置古丈坪廳,民國元年(1912年)改廳置古丈縣至今。全縣轄11鄉、4鎮和1鄉級國營林場,總人口13.3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76.9%,素有「林業之鄉、名茶之鄉、舉重之鄉、歌舞之鄉」的美稱。
全縣森林面積113萬畝,活立木蓄積量31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6%,擁有草場資源86萬畝已探明品位高、易開採的錳、磷、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硫鐵、紫砂陶等大中型礦床13處,大小河流63條,水能蘊藏量6.7萬千瓦有亟待開發的省級風景名勝棲鳳湖和湘西紅石林、高望界森林公園、戰國古墓群遺址等。古丈名茶、古丈西洋參等名優特產享譽中外。焦柳鐵路、1828(國家二級)省道橫貫古丈全境,公路四通八達,酉水航道通沅水、連洞庭、達長江,距張家界國際機場僅70餘公里,是湘、鄂、黔、渝四省邊區承接東西南北的交匯中樞和商品集散地。
古丈縣圍繞「強農治窮、興工緻富、活商聚財、科教興縣」的戰略目標奮力拚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林業、茶葉、柑桔等山地開發和山羊飼養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優勢。工業初步形成了建材、冶金、化工、食品等支柱產業。民營經濟飛速發展,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全縣成為全國第二批電氣化達標縣,完成了猛洞河國家二級火車站建設,通村公路面達58.69%,開通了數字程式控制電話和光纖通訊。特別在農田水利建設上完成了接龍渠一、二期和廣潭河水利延伸等一批省、州重點工程。從現在起到2010年前,是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由穩定脫貧向小巧玲瓏康邁進的關鍵時期。將堅持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跨越。
提到古丈,就會感到「神秘湘西、茶富古丈」的氣息與魅力。古丈毛尖有「茶中驕子」之稱,工藝獨到,色香味正,耐沖耐泡,盡顯武陵山水之精神,早在唐代即為貢品,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曾獲得巴黎國際博覽會金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古丈毛尖」獲金獎,古丈七葉參茶獲新星杯獎等。產品暢銷歐盟、日本及東南亞等國。現有茶園面積5萬畝,年產量達1000多噸,同時興建了「古丈茶多酚廠」、「古丈茶業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綠色環保型加工企業。古丈茶業已走了科技興茶的發展之路。
濃郁厚重的歷史、民俗文化。古丈地靈人傑,素有「歌舞之鄉」、「舉重之鄉」等美譽,讓你感受到濃烈的茶鄉人文氛圍。有當代揚名海內外的歌唱家家何紀光、宋祖英。此外,有土司文化最早發源地下溪州故城勝跡,有老司岩明清土家族民居,有南方長城終點站旦武營遺址,有河西戰國楚墓群等等,都反映了茶鄉民族歷史文化的滄桑與厚重,具有很高的民族研究和人文旅遊開發價值。神秘美麗的古丈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也是立基創業的熱土。
概況
古丈縣位於湖南西部、湘西州中部偏東。北接永順縣,東臨沅陵縣,南界瀘溪縣和吉首市,西部和花垣縣相連。總面積1286平方千米/ 1297.45平方千米。
2004年,全縣總人口為137,637人;少數民族人口117,066人,占總人口的85.1%,其中土家族54,169人,苗族62,683人。
縣人民政府駐古陽鎮,郵編:416300。行政區劃代碼:433126。區號:0743。拼音:Guzhang Xian。
武陵山脈斜貫全境,最高海拔1146米,最低海拔147米;主要河流為酉水。
歷史沿革
2000年,古丈縣轄4個鎮、11個鄉。總人口119202人,各鄉鎮人口: 古陽鎮 18061 默戎鎮 12627 羅依溪鎮 10714 河西鎮 3972 斷龍鄉 11367 茄通鄉 7669 高峰鄉 8189 岩頭寨鄉 3629 野竹鄉 5946 河逢鄉 5276 坪壩鄉 9578 山棗鄉 5527 雙溪鄉 6435 城關鄉 4346 草塘鄉 2752 國營高望界林場虛擬鄉 311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4年,古丈縣轄4個鎮、11個鄉。(2004年行政區劃一覽)
2005年,古丈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將5個鄉、2個鎮合並設立1個鄉、2個鎮,設立1個鄉,共減少3個鄉。具體調整如下:城關鄉、古陽鎮合並設立古陽鎮(鎮人民政府駐古丈坪);岩頭寨鄉、草潭鄉、野竹鄉合並設立岩頭寨鄉(鄉人民政府駐野竹坪);茄通鄉、河西鎮合並設立紅石林鎮(鎮人民政府駐白鶴灣);設立高望界鄉(鄉人民政府駐高望界)。截至2005年12月31日,古丈縣轄4個鎮、8個鄉。
--------------------------------------------------------------------------------
鄉鎮簡介
2004年古丈縣行政區劃一覽 (www.xzqh.org根據《湖南省縣及縣以下行政區劃代碼·2004年》整理)
100 古陽鎮 轄:古丈坪、紅星、廣場、車站4個社區居委會;樹棲柯、紅星、柑子坪、思源橋4個村委會。
101 默戎鎮 轄:默戎鎮機關居委會;龍鼻嘴、排布坪、中寨、己戎、潭溪、九龍、夯嘍、李家、岩寨、茶場、排達牛、向家、萬岩、盤草、新窩、四方坡、桐木、毛坪、翁草19個村委會。
102 羅依溪鎮 轄:羅依溪機關居委會;羅依溪、龍潭、黑潭坪、坳家湖、茶葉、大龍、牛兒山、康家、毛坪、青漁潭、會溪、五里坡、江洋溪、石碧溪、且茶15個村委會。
103 河西鎮 轄:河西鎮機關居委會;河西、列溪、河南、龍天坪4個村委會。
200 斷龍山鄉 轄:斷龍山鄉機關居委會;田家洞、龍叫河、細塔、報吾烈、白溪、喜其哈、溪龍車、米多、猛虎洲、梅塔、大龍熱、坐苦壩、小白、尚家、胡家坪、楊家河、百家17個村委會。
201 茄通鄉 轄:茄通鄉機關居委會;茄通、業者湖、先鋒、下布尺、鐵馬洲、科布車、小龍熱、老司岩、馬達坪、澤樂溪、岩仁坪、張家坡、白果樹、花蘭14個村委會。
202 高峰鄉 轄:高峰鄉機關居委會;李家洞、涼水、八水、岩排、葛連、三坪、沿場、老官坪、觀音山、陳家、鎮溪、岩坳、淘金13個村委會。
203 岩頭寨鄉 轄:岩頭寨鄉居委會;岩頭寨、魯家、銀坪、岩嘴、老寨、灣坪、白洋、崩山、岩山、白竹10個村委會。
204 野竹鄉 轄:野竹鄉居委會;野竹坪、蒿根坪、坪家、芭蕉、碗溝溪、磨子坪、丫施、鯰竹坪、洞坪、梓木坪、兩岔溪、鞏寨、土溪13個村委會。
205 河蓬鄉 轄:河蓬鄉居委會;上河蓬、丫角山、鳳鳴溪、岩寨、官坪、白洋溪、下河蓬、蘇家、沙坪9個村委會。
206 坪壩鄉 轄:坪壩鄉居委會;溪口、興寨、上啊拉、張家坪、亞家、板栗、阿塔、叭喇、排夯兩、大寨、窩米、阿瓢、曹家、榔木、旦武、對沖、排抽17個村委會。
207 山棗鄉 轄:山棗鄉居委會;農科、火麻、高寨、筲箕田、樅樹、竹山、山棗、林場、磨刀9個村委會。
208 雙溪鄉 轄:雙溪鄉居委會;官壩、夯水、溪流墨、達沙、宋家、洞上、排若、西歧、梳頭溪、蔡家、大塘、茅坡、竹坪13個村委會。
209 城關鄉 轄:城關鄉居委會;南山、老寨、長潭、小寨、太坪、二崗、高坳、田馬寨、茶坪、白岩10個村委會。
210 草潭鄉 轄:草塘鄉居委會;草塘、沾潭、洞溪、松溪、長沖、桐木、千金7個村委會。
500 國營高望界林場 轄:林場居委會;高望界、葫蘆坪、石門、爛泥、焦坪、公洋坪、沖天坪、麻溪、岩坨、吳家坪10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