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黑苗白苗

湘西黑苗白苗

發布時間: 2021-03-06 05:27:47

『壹』 苗族有黑苗 白苗之分嗎

朋友,關於黑來苗白源苗說,的確只是游戲仙劍奇俠傳中的一個說法

不過,在有歷史上,苗族確實根據其服飾花色的不同,分有「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6個分支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才統稱苗族

『貳』 白苗族和黑苗族都是苗族,為什麼有深仇大恨

、「黑苗」和「白苗」來源於現實中的什麼民族?
雖然新仙劍中的這兩個民族都自稱「苗裔」,而且其國家也稱為:「苗疆」,但是我認為它們與現實中的苗族沒有什麼關系!因為現實中有比苗族更符合黑白苗歷史背景的少數民族。這就是「黑苗」對應的彝族和「白苗」對應的白族。雖然在清代的《百苗圖》(現藏台灣)中有「黑苗」、「白苗」以及「花苗」、「青苗」的分類,但是那是由於西南地理的隔閡,使得苗族的各個支系崇尚不同顏色所致。還有,清代的民族分類很不科學,分類人將西南很多少數民族統歸到苗族,而僅僅靠服飾顏色的差異細分。因此不能單憑黑白苗中的「苗」字斷定趙靈兒來自苗族。根據我的考證,「黑苗」和「白苗」應該和現實中的彝族和白族有很大的聯系,即游戲中的「黑苗」來自彝族,「白苗」來自白族。
首先從族群分布來看,1990年苗族人口739.804萬人,52%分布在貴州,新仙劍故事中的地點南詔和大理都在雲南,卻只有15%的苗族在雲南居住。對彝族而言,1990年人口為657.217萬,60%分布在雲南。而1990年白族人口為159.483萬,90%都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而大理白族自治州東部與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即使在大理州,白族雖然是占人口33%的最大少數民族,彝族也是占人口12%的第二大少數民族。
其次從語言來看,苗語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而彝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白語也是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和彝語一樣。
然後從服飾習俗等民族特點來看,苗族喜歡銀制的頭飾,頭飾製作精美復雜。而彝族和白族明顯沒有這個風俗。彝族男子以黑布或藍布包頭,並在右前方扎出一個突出的細長錐形犄角――「英雄結」。女子則戴彩色或黑色頭帕,穿鑲邊或綉花右衽上衣,多褶曳地長裙(這很美)。外出時男女均披用羊毛線織成的黑色披風。白族男子喜以白布或藍布包頭,穿白色衣褲。白族有句俗語「要得俏,一身孝」就說明了他們對白色的偏愛。女子的頭飾就是有名的「鳳凰帽」(這個亦很美)。且此頭飾中有四個掌故:下關風(從左肩垂下來的白色長穗)、上關花(鑲嵌在帽沿一圈的紅色杜娟花)、蒼山雪(帽沿上周突出的白穗)、洱海月(劉海前帽子的形狀)。在新仙劍中神木林與阿奴同行時她的初始裝備就有鳳凰帽,但從外觀看與現在白族女子的頭飾不同。女子喜穿白上衣、藍色寬褂外套,系綉花飄帶的短圍腰。從游戲中看,那個故事開始時去仙靈島追殺靈兒的「黑苗」,無論是他的對話頭像還是戰斗畫面,都可以明顯看出大宇的美工是照彝族男子的服飾設計他的外觀的。而「白苗」的蓋羅嬌等人的造型就明顯借鑒了白族女子的服飾。另外,以前彝族和白族都以虎為圖騰,現在有名的「火把節」,彝族是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白族是在農歷六月二十五日。而苗族都沒有類似的習俗。
最後我們看看這幾個民族的起源與親緣關系。苗族來源很復雜,現在較普遍的觀點是苗族的祖先從長江中游一帶遷徙到祖國西南,同化了古越族和西南的一些民族而形成苗族。對彝族與白族,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它們均來源於上古生活在現甘肅西南和青海大部的氐羌,先秦至公元初其活動中心在現四川西昌和雲南滇池。3世紀(三國時期)以後逐漸南下到今雲南東北、南部,貴州西北等地。此時統治當地的是包括爨姓家族在內的四個家族,5~6世紀(南北朝時期)爨氏成為雲南地區最有勢力的大姓,故人們以「爨」稱呼其統帥的各個西南少數民族為爨(族)。在漢族的著作《蠻書》中分爨為東、西兩部,在族屬上東爨以烏蠻為主,西爨以白蠻為主。烏蠻和白蠻就是彝族和白族以及西南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共同祖先。需要指出此時稱「烏蠻」、「白蠻」是漢族對少數民族的不尊重。「烏」、「白」即為「生」、「熟」之意。與漢族來往多的,接受漢文化積極的就稱為白蠻,反之則為烏蠻。《蠻書》上說烏蠻的語言要三轉五轉(轉為翻譯之意)才與漢文相通,而白蠻語音最正(這里的「正」是與漢語相比較)。現在白文有50~60%採用漢字或漢語借詞。而採用漢字記錄白語的習俗可追溯到唐代。這一點可能給游戲中「黑苗」憎恨漢人,而「白苗」與漢人和睦相處提供了靈感。
歷史上的烏蠻、白蠻和現在的彝族、白族
既然已經可以肯定地說新仙劍中的「黑苗」和「白苗」分別對應於現實中的彝族和白族,那麼我們若想繼續了解其歷史背景,就不能不提到歷史中的烏蠻與白蠻。
首先指出,烏蠻與白蠻並非民族,而是當時漢族對西南少數民族的蔑稱。實際上那個時候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概念。一般認為,烏蠻與白蠻是彝族和白族的共同先祖。在烏蠻的基礎上,融合西南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形成了後來的彝族,在白蠻的基礎上,融合一些漢族、烏蠻,形成了後來的白族。
前面說到5世紀時候西南地區由爨氏統治,直至隋朝實際上形成了一個西南的地方割據政權。隋文帝時候漢族大軍對爨氏進行了大規模的征伐,雖然沒有將其消滅,但沉重打擊了它的力量,為日後烏蠻的南詔王國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唐朝貞觀年間(627~649)中原政權在爨統治地區先後設置92個羈縻州。開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封烏蠻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後皮羅閣統一烏、白蠻各部建立南詔王國(「詔」即「王」的意思)。南詔(649~902)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烏蠻聯合白蠻建立的奴隸制的邊疆民族政權。南詔最初的對外政策本來是打算依靠中原的唐王朝。可是這時的玄宗在楊國忠的操縱下施行對少數民族挑撥離間,使之相互征伐,以夷制夷的政策。不得已南詔站在了當時與唐朝激烈沖突的吐蕃一邊。但南詔還向唐朝不斷示好。玄宗後來派來征討的數萬大軍被南詔殺得片甲不留,南詔還將唐軍戰死將士的屍體埋葬,在萬人冢前立碑說明如此的無奈。安史之亂後,唐朝與吐蕃的力量對比明顯偏向吐蕃一邊,吐蕃不僅占據了唐西域、北庭兩個都護府(相當於現在陝西以西的甘肅、新疆和蒙古國),還殺入長安,逼得唐帝出逃。因此唐朝為斷吐蕃右臂,而改變了對南詔的政策。南詔也苦於吐蕃欺壓盤剝過甚。雙方一拍即合,關系比開始還熱乎了許多。南詔很快強大起來,統治地域包括今大渡河以南的四川西南部,雲南全部及貴州西北部廣大地區。甚至還征討過中南半島的緬甸和柬埔寨。南詔建立初期,第二代南詔王閣羅鳳將原分布在滇中的西爨白蠻強行遷徙到滇西北,使蒼山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在這里,白族作為一個民族生長壯大起來。唐中葉時南詔還突襲成都,掠走工匠和居民三萬餘人,這些漢人的技術和知識促進了南詔的發展,使其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響,文化教育亦多模仿中原。
南詔的歷史基本與唐朝相始終,到其末期,政權旁落到當時從成都掠來的漢人的後代鄭買嗣手裡,此時他已被同化為白蠻。鄭買嗣通過手腕登上了王座,但很快又被別人取代。政權在幾個大姓手中交替了三十多年,到五代十國的後晉天福二年(937),白蠻大姓段思平在南詔政權的廢墟上建立了大理王國(937~1253),這是以白族先人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建立的民族政權。其統治區域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但社會經濟較南詔時有較大發展。關於大理許多人最先是從金庸先生的武俠宗師大作《天龍八部》裡面了解到的。實際上大理的確是民族風情濃郁的旅遊勝地。如果列位看官誰有機會去了一定不要忘記在蝴蝶泉邊和白族姑娘合個影,再嘗嘗白族有名的三道茶哦!如果趕上火把節就更爽了,呵呵~
大理相比南詔,對此時中原的漢族政權宋王朝更加友好。大理國王不斷請宋帝加封稱號。但宋朝由於認為唐朝黃巢起義時唐軍主力在西南防禦南詔無法回援,導致長安城破,加速了唐朝的滅亡,所以對大理一直很有戒心。後來見大理的確奉行和平主義,與北部的遼、金、西夏大大不同,才加封大理王,並開設互市貿易。大理前期王權比較集中,到中期時,各地諸侯逐漸不受節制,很多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王國,有的甚至以武力威脅大理王的統治。此時一位高姓諸侯起兵勤王,依靠實力將各地諸侯削平,他也因功被封為宰相。但誰知此君另有打算,後來他竟然逼段氏國王讓位與他。不過此君在台上一段時間後發現當國王成為眾矢之的沒有站在國王背後操縱來得爽快,所以臨死前叮囑其子讓位於段氏。於是段氏復國,這以後的大理宰相一職均由高氏子孫出任(類似世襲的日本幕府),大理國的後期也稱後理國,此時政權把握在高氏手中,段氏國王不過傀儡耳。順便提一下,後理國第一個國王名叫段正淳,呵呵,並非《天龍八部》裡面那個情種哦!還有,他的兒子――下一任國王――的名字是段和譽(不是段譽),看來金庸老先生也參考了一些大理的歷史背景啊!
)「黑苗」和「白苗」的歷史背景
大理與北宋、南宋相始終,1253年,蒙古為攻滅南宋,進兵大理以對南宋形成合圍之勢。高氏宰相帶兵抵禦被殺,段氏國王出逃,後被俘。忽必烈封大理末代國王為大理世襲總管,管理大理城附近地區,並封一子為梁王,世襲監理雲南。後又設雲南行省。段氏感激忽必烈不殺之恩,徵召白蠻與烏蠻子弟組成「寸白軍」(即爨白軍)輔助元軍作戰,在江南戰場立下了不少戰功。
朱元璋崛起後,派兵進入雲南,並讓沐英(就是《鹿鼎記》裡面沐王府沐劍屏的祖先)永鎮雲南。至此,大理段氏才退出歷史舞台,大理國也成了人們記憶中的過去。
※ ※ ※ ※ ※ ※ ※ ※ ※ ※ ※ ※ ※ ※ ※ ※
以上說的是歷史,下面我們看看現在的彝族與白族。這兩個民族都是在元
明時期形成的。這時候彝族被稱為黑爨或羅羅,自稱「諾蘇」、「納蘇」(「諾」意為黑,「蘇」意為人)、羅羅等。解放後以其民族祭祀時一種禮器的名稱正式定族名為彝族。解放後彝族地區廢除奴隸制度,使69萬奴隸獲得人身自由和平等的政治地位。彝族以大米、玉米、蕎麥、薯類為主食,木製食器多以紅、黑、黃漆繪成圖案。彝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沒有證據說明其對女媧有特殊的崇拜。彝族實行火葬。民間流傳著「阿細跳月」和「阿詩瑪」的故事。元明時白族被稱為白爨、白人等,自稱「白子」、「白尼」。解放後正式定族名為白族。白族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善冶銅。手工業發達,大理石加工自唐代即聞名海內外。漆、銀、木工都以技藝精湛著稱。大理「三月街」、鄧川「漁潭會」都是貿易集市(現在也是旅遊項目)。白族主食為稻米、小麥、玉米和蕎麥。白族信奉佛教和本主(村社神)。本主一般不是單獨一個,而是本主夫婦、侍從子孫,少則20多,多則80餘。本主各地各村不同,包括有自然神、歷史上的大將顯官、民族英雄和義婦節女。也信巫鬼。同樣沒有證據證明其信奉女媧娘娘。白族行土葬不用棺材,而在墳前懸掛死者生前用的弩箭或織布工具。白族也有很多的民間傳說,「五朵金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
太和城在元代被廢棄,故今日對城內的宮室、住宅及街道等布局了解不多。今太和城遺址只有南北兩道城牆遺跡;北牆的西端從蒼山佛頂峰起,向東延伸至洱海之濱,全長約2公里;南城牆的西端從五指山北麓起,向東延伸至洱海邊村,全長約1.5公里。兩道城牆都是用夯土一層一層夯實築成,十分堅固結實,其中保存較好的南城牆東段至今還高出地面3米左右;佛頂峰是全城的制高點,原先還有一個小城,稱「金剛城」或「南詔避暑宮」,作不規則圓形,周約1公里,與北城牆相連,城內有土台一個,應是原建築的台基,面積約3600米;此小城當是太和城的一部分。在今太和村周圍及佛頂峰緩坡上,解放前後還偶有布紋厚瓦及橙黃色陶片等南詔遺物。
為拱衛太和城,南詔王還在其上下築龍口城和龍尾城,在較晚的記載中稱「龍首關」和「龍尾關」,同時又屢加興修。前者在今大理上關,後者在大理下關,但均只存遺址。
大歷十四年(779),南詔與吐蕃合兵進攻成都,大敗。南詔王憂懼吐蕃遷怒與己,遂將都城從太和城遷往陽苴哶城(即後來的大理城),「築袤十五里」。陽苴哶城遺址在今大理舊城西,後又稱「紫城」及「大理」。其歷經南詔中後期至大理國滅國,一直是地方政權的首府,前後凡470餘年。
選擇陽苴哶城為首府,與當年以太和城為首府一樣,因它「西倚蒼山之險,東挾洱海之厄」,即也可以蒼山洱海為天然屏障,只需築南北兩道城牆。大理城的城內布局、房屋建築風格和內地是一樣的,其大廳的建築,也是中原自六朝以來流行的一種無梁殿式的建築形式。此城除了華麗的南詔王宮室和官員的住宅外,據載南詔後期還修築有五華樓。今陽苴哶城遺址只保存北城牆一道,在梅溪兩岸,西起蒼山中和峰麓,東至大理舊城西北角,城牆斷斷續續以石塊及土夯成,只有近蒼山處保存完整,殘存部分高出地面4至5米,全長約1公里,基厚6至8米,頂厚1米,以天然的溪水作護城河。
終、最後的話
從上面所有這些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新仙劍中的「黑苗」和「白苗」並非是作者憑空虛構的,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的。也許作者在創作中並沒有明確的虛構與現實的一一對應,即「黑苗」對應彝族,「白苗」對應白族,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游戲的情節變化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很有可能,作者只是利用了他積累的歷史知識來寫劇本的,但所有的創作都是來源於歷史又沒有離開真實的歷史背景很遠。看著「黑苗」、「白苗」的服飾,聽著南詔、大理的名字,我真的感到了新仙劍中的歷史觀的親切。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之間我不禁感嘆仙劍世界的神奇,讓我在明知道故事虛構的前提下仍為其中人物的生死喜悲而唏噓感嘆命運無常與造化弄人。我想,新仙劍的歷史背景也許只是一個包裝,剝開層層的外表,我們可以發現,裡面的故事中有著一些人類永恆的話題……

『叄』 黑苗族和白苗族的區別是什麼

有區別的。「黑苗」和「白苗」來源於現實中的什麼民族?
雖然新仙劍中的這兩個民族都自稱「苗裔」,而且其國家也稱為:「苗疆」,但是我認為它們與現實中的苗族沒有什麼關系!因為現實中有比苗族更符合黑白苗歷史背景的少數民族。這就是「黑苗」對應的彝族和「白苗」對應的白族。雖然在清代的《百苗圖》(現藏台灣)中有「黑苗」、「白苗」以及「花苗」、「青苗」的分類,但是那是由於西南地理的隔閡,使得苗族的各個支系崇尚不同顏色所致。還有,清代的民族分類很不科學,分類人將西南很多少數民族統歸到苗族,而僅僅靠服飾顏色的差異細分。因此不能單憑黑白苗中的「苗」字斷定趙靈兒來自苗族。根據我的考證,「黑苗」和「白苗」應該和現實中的彝族和白族有很大的聯系,即游戲中的「黑苗」來自彝族,「白苗」來自白族。
首先從族群分布來看,1990年苗族人口739.804萬人,52%分布在貴州,新仙劍故事中的地點南詔和大理都在雲南,卻只有15%的苗族在雲南居住。對彝族而言,1990年人口為657.217萬,60%分布在雲南。而1990年白族人口為159.483萬,90%都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而大理白族自治州東部與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即使在大理州,白族雖然是占人口33%的最大少數民族,彝族也是占人口12%的第二大少數民族。
其次從語言來看,苗語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而彝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白語也是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和彝語一樣。
然後從服飾習俗等民族特點來看,苗族喜歡銀制的頭飾,頭飾製作精美復雜。而彝族和白族明顯沒有這個風俗。彝族男子以黑布或藍布包頭,並在右前方扎出一個突出的細長錐形犄角――「英雄結」。女子則戴彩色或黑色頭帕,穿鑲邊或綉花右衽上衣,多褶曳地長裙(這很美)。外出時男女均披用羊毛線織成的黑色披風。白族男子喜以白布或藍布包頭,穿白色衣褲。白族有句俗語「要得俏,一身孝」就說明了他們對白色的偏愛。女子的頭飾就是有名的「鳳凰帽」(這個亦很美)。且此頭飾中有四個掌故:下關風(從左肩垂下來的白色長穗)、上關花(鑲嵌在帽沿一圈的紅色杜娟花)、蒼山雪(帽沿上周突出的白穗)、洱海月(劉海前帽子的形狀)。在新仙劍中神木林與阿奴同行時她的初始裝備就有鳳凰帽,但從外觀看與現在白族女子的頭飾不同。女子喜穿白上衣、藍色寬褂外套,系綉花飄帶的短圍腰。從游戲中看,那個故事開始時去仙靈島追殺靈兒的「黑苗」,無論是他的對話頭像還是戰斗畫面,都可以明顯看出大宇的美工是照彝族男子的服飾設計他的外觀的。而「白苗」的蓋羅嬌等人的造型就明顯借鑒了白族女子的服飾。另外,以前彝族和白族都以虎為圖騰,現在有名的「火把節」,彝族是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白族是在農歷六月二十五日。而苗族都沒有類似的習俗。
最後我們看看這幾個民族的起源與親緣關系。苗族來源很復雜,現在較普遍的觀點是苗族的祖先從長江中游一帶遷徙到祖國西南,同化了古越族和西南的一些民族而形成苗族。對彝族與白族,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它們均來源於上古生活在現甘肅西南和青海大部的氐羌,先秦至公元初其活動中心在現四川西昌和雲南滇池。3世紀(三國時期)以後逐漸南下到今雲南東北、南部,貴州西北等地。此時統治當地的是包括爨姓家族在內的四個家族,5~6世紀(南北朝時期)爨氏成為雲南地區最有勢力的大姓,故人們以「爨」稱呼其統帥的各個西南少數民族為爨(族)。在漢族的著作《蠻書》中分爨為東、西兩部,在族屬上東爨以烏蠻為主,西爨以白蠻為主。烏蠻和白蠻就是彝族和白族以及西南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共同祖先。需要指出此時稱「烏蠻」、「白蠻」是漢族對少數民族的不尊重。「烏」、「白」即為「生」、「熟」之意。與漢族來往多的,接受漢文化積極的就稱為白蠻,反之則為烏蠻。《蠻書》上說烏蠻的語言要三轉五轉(轉為翻譯之意)才與漢文相通,而白蠻語音最正(這里的「正」是與漢語相比較)。現在白文有50~60%採用漢字或漢語借詞。而採用漢字記錄白語的習俗可追溯到唐代。這一點可能給游戲中「黑苗」憎恨漢人,而「白苗」與漢人和睦相處提供了靈感。
歷史上的烏蠻、白蠻和現在的彝族、白族
既然已經可以肯定地說新仙劍中的「黑苗」和「白苗」分別對應於現實中的彝族和白族,那麼我們若想繼續了解其歷史背景,就不能不提到歷史中的烏蠻與白蠻。
首先指出,烏蠻與白蠻並非民族,而是當時漢族對西南少數民族的蔑稱。實際上那個時候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概念。一般認為,烏蠻與白蠻是彝族和白族的共同先祖。在烏蠻的基礎上,融合西南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形成了後來的彝族,在白蠻的基礎上,融合一些漢族、烏蠻,形成了後來的白族。
前面說到5世紀時候西南地區由爨氏統治,直至隋朝實際上形成了一個西南的地方割據政權。隋文帝時候漢族大軍對爨氏進行了大規模的征伐,雖然沒有將其消滅,但沉重打擊了它的力量,為日後烏蠻的南詔王國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唐朝貞觀年間(627~649)中原政權在爨統治地區先後設置92個羈縻州。開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封烏蠻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後皮羅閣統一烏、白蠻各部建立南詔王國(「詔」即「王」的意思)。南詔(649~902)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烏蠻聯合白蠻建立的奴隸制的邊疆民族政權。南詔最初的對外政策本來是打算依靠中原的唐王朝。可是這時的玄宗在楊國忠的操縱下施行對少數民族挑撥離間,使之相互征伐,以夷制夷的政策。不得已南詔站在了當時與唐朝激烈沖突的吐蕃一邊。但南詔還向唐朝不斷示好。玄宗後來派來征討的數萬大軍被南詔殺得片甲不留,南詔還將唐軍戰死將士的屍體埋葬,在萬人冢前立碑說明如此的無奈。安史之亂後,唐朝與吐蕃的力量對比明顯偏向吐蕃一邊,吐蕃不僅占據了唐西域、北庭兩個都護府(相當於現在陝西以西的甘肅、新疆和蒙古國),還殺入長安,逼得唐帝出逃。因此唐朝為斷吐蕃右臂,而改變了對南詔的政策。南詔也苦於吐蕃欺壓盤剝過甚。雙方一拍即合,關系比開始還熱乎了許多。南詔很快強大起來,統治地域包括今大渡河以南的四川西南部,雲南全部及貴州西北部廣大地區。甚至還征討過中南半島的緬甸和柬埔寨。南詔建立初期,第二代南詔王閣羅鳳將原分布在滇中的西爨白蠻強行遷徙到滇西北,使蒼山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在這里,白族作為一個民族生長壯大起來。唐中葉時南詔還突襲成都,掠走工匠和居民三萬餘人,這些漢人的技術和知識促進了南詔的發展,使其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響,文化教育亦多模仿中原。
南詔的歷史基本與唐朝相始終,到其末期,政權旁落到當時從成都掠來的漢人的後代鄭買嗣手裡,此時他已被同化為白蠻。鄭買嗣通過手腕登上了王座,但很快又被別人取代。政權在幾個大姓手中交替了三十多年,到五代十國的後晉天福二年(937),白蠻大姓段思平在南詔政權的廢墟上建立了大理王國(937~1253),這是以白族先人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建立的民族政權。其統治區域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但社會經濟較南詔時有較大發展。關於大理許多人最先是從金庸先生的武俠宗師大作《天龍八部》裡面了解到的。實際上大理的確是民族風情濃郁的旅遊勝地。如果列位看官誰有機會去了一定不要忘記在蝴蝶泉邊和白族姑娘合個影,再嘗嘗白族有名的三道茶哦!如果趕上火把節就更爽了,呵呵~
大理相比南詔,對此時中原的漢族政權宋王朝更加友好。大理國王不斷請宋帝加封稱號。但宋朝由於認為唐朝黃巢起義時唐軍主力在西南防禦南詔無法回援,導致長安城破,加速了唐朝的滅亡,所以對大理一直很有戒心。後來見大理的確奉行和平主義,與北部的遼、金、西夏大大不同,才加封大理王,並開設互市貿易。大理前期王權比較集中,到中期時,各地諸侯逐漸不受節制,很多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王國,有的甚至以武力威脅大理王的統治。此時一位高姓諸侯起兵勤王,依靠實力將各地諸侯削平,他也因功被封為宰相。但誰知此君另有打算,後來他竟然逼段氏國王讓位與他。不過此君在台上一段時間後發現當國王成為眾矢之的沒有站在國王背後操縱來得爽快,所以臨死前叮囑其子讓位於段氏。於是段氏復國,這以後的大理宰相一職均由高氏子孫出任(類似世襲的日本幕府),大理國的後期也稱後理國,此時政權把握在高氏手中,段氏國王不過傀儡耳。順便提一下,後理國第一個國王名叫段正淳,呵呵,並非《天龍八部》裡面那個情種哦!還有,他的兒子――下一任國王――的名字是段和譽(不是段譽),看來金庸老先生也參考了一些大理的歷史背景啊!
)「黑苗」和「白苗」的歷史背景
大理與北宋、南宋相始終,1253年,蒙古為攻滅南宋,進兵大理以對南宋形成合圍之勢。高氏宰相帶兵抵禦被殺,段氏國王出逃,後被俘。忽必烈封大理末代國王為大理世襲總管,管理大理城附近地區,並封一子為梁王,世襲監理雲南。後又設雲南行省。段氏感激忽必烈不殺之恩,徵召白蠻與烏蠻子弟組成「寸白軍」(即爨白軍)輔助元軍作戰,在江南戰場立下了不少戰功。
朱元璋崛起後,派兵進入雲南,並讓沐英(就是《鹿鼎記》裡面沐王府沐劍屏的祖先)永鎮雲南。至此,大理段氏才退出歷史舞台,大理國也成了人們記憶中的過去。
※ ※ ※ ※ ※ ※ ※ ※ ※ ※ ※ ※ ※ ※ ※ ※
以上說的是歷史,下面我們看看現在的彝族與白族。這兩個民族都是在元
明時期形成的。這時候彝族被稱為黑爨或羅羅,自稱「諾蘇」、「納蘇」(「諾」意為黑,「蘇」意為人)、羅羅等。解放後以其民族祭祀時一種禮器的名稱正式定族名為彝族。解放後彝族地區廢除奴隸制度,使69萬奴隸獲得人身自由和平等的政治地位。彝族以大米、玉米、蕎麥、薯類為主食,木製食器多以紅、黑、黃漆繪成圖案。彝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沒有證據說明其對女媧有特殊的崇拜。彝族實行火葬。民間流傳著「阿細跳月」和「阿詩瑪」的故事。元明時白族被稱為白爨、白人等,自稱「白子」、「白尼」。解放後正式定族名為白族。白族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善冶銅。手工業發達,大理石加工自唐代即聞名海內外。漆、銀、木工都以技藝精湛著稱。大理「三月街」、鄧川「漁潭會」都是貿易集市(現在也是旅遊項目)。白族主食為稻米、小麥、玉米和蕎麥。白族信奉佛教和本主(村社神)。本主一般不是單獨一個,而是本主夫婦、侍從子孫,少則20多,多則80餘。本主各地各村不同,包括有自然神、歷史上的大將顯官、民族英雄和義婦節女。也信巫鬼。同樣沒有證據證明其信奉女媧娘娘。白族行土葬不用棺材,而在墳前懸掛死者生前用的弩箭或織布工具。白族也有很多的民間傳說,「五朵金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
太和城在元代被廢棄,故今日對城內的宮室、住宅及街道等布局了解不多。今太和城遺址只有南北兩道城牆遺跡;北牆的西端從蒼山佛頂峰起,向東延伸至洱海之濱,全長約2公里;南城牆的西端從五指山北麓起,向東延伸至洱海邊村,全長約1.5公里。兩道城牆都是用夯土一層一層夯實築成,十分堅固結實,其中保存較好的南城牆東段至今還高出地面3米左右;佛頂峰是全城的制高點,原先還有一個小城,稱「金剛城」或「南詔避暑宮」,作不規則圓形,周約1公里,與北城牆相連,城內有土台一個,應是原建築的台基,面積約3600米;此小城當是太和城的一部分。在今太和村周圍及佛頂峰緩坡上,解放前後還偶有布紋厚瓦及橙黃色陶片等南詔遺物。
為拱衛太和城,南詔王還在其上下築龍口城和龍尾城,在較晚的記載中稱「龍首關」和「龍尾關」,同時又屢加興修。前者在今大理上關,後者在大理下關,但均只存遺址。
大歷十四年(779),南詔與吐蕃合兵進攻成都,大敗。南詔王憂懼吐蕃遷怒與己,遂將都城從太和城遷往陽苴哶城(即後來的大理城),「築袤十五里」。陽苴哶城遺址在今大理舊城西,後又稱「紫城」及「大理」。其歷經南詔中後期至大理國滅國,一直是地方政權的首府,前後凡470餘年。
選擇陽苴哶城為首府,與當年以太和城為首府一樣,因它「西倚蒼山之險,東挾洱海之厄」,即也可以蒼山洱海為天然屏障,只需築南北兩道城牆。大理城的城內布局、房屋建築風格和內地是一樣的,其大廳的建築,也是中原自六朝以來流行的一種無梁殿式的建築形式。此城除了華麗的南詔王宮室和官員的住宅外,據載南詔後期還修築有五華樓。今陽苴哶城遺址只保存北城牆一道,在梅溪兩岸,西起蒼山中和峰麓,東至大理舊城西北角,城牆斷斷續續以石塊及土夯成,只有近蒼山處保存完整,殘存部分高出地面4至5米,全長約1公里,基厚6至8米,頂厚1米,以天然的溪水作護城河。
終、最後的話
從上面所有這些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新仙劍中的「黑苗」和「白苗」並非是作者憑空虛構的,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的。也許作者在創作中並沒有明確的虛構與現實的一一對應,即「黑苗」對應彝族,「白苗」對應白族,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游戲的情節變化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很有可能,作者只是利用了他積累的歷史知識來寫劇本的,但所有的創作都是來源於歷史又沒有離開真實的歷史背景很遠。看著「黑苗」、「白苗」的服飾,聽著南詔、大理的名字,我真的感到了新仙劍中的歷史觀的親切。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之間我不禁感嘆仙劍世界的神奇,讓我在明知道故事虛構的前提下仍為其中人物的生死喜悲而唏噓感嘆命運無常與造化弄人。我想,新仙劍的歷史背景也許只是一個包裝,剝開層層的外表,我們可以發現,裡面的故事中有著一些人類永恆的話題……

『肆』 苗族分紅苗、白苗、青苗、花苗、藍苗都有什麼區別,服飾等方面

在貴州各民族中,苗族的頭飾、服飾最為豐富,多達數十甚至上百種,這是因為苗族人口眾多,支系紛繁,散布極廣,各部分人之間的頭飾、服飾有較大差別。清代乾隆年間曾經編印了一部《皇清職貢圖》,第八卷專講貴州各民族的頭飾、服飾,其中幾乎有一半是苗族,《百苗圖》也是如此。鑒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人們不可能有科
學的民族識別方法,只能按最直觀的頭飾、服飾來作區分,於是有「紅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稱。為了更好地了解歷史上苗族的頭飾、服飾,這里不妨將原書所記抄錄於後,以便研究其發展變化。是書載,貴陽、大定等處「花苗」,「有大頭、小花之稱。衣以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既染則花紋似錦。衣無襟衽,挈領自首以貫於身。男子以青布裹頭,女子以馬尾雜發編髻,大如斗,攏以木梳」;銅仁府屬「紅苗」,「男椎髻,約以紅帛;女戴紫笠,短衣絳裙,緣以錦垂帶如佩」;黎平等處「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綰長簪,垂大環,衣裙緣以色錦,皆跣足」;貴定、龍里、黔西等處「白苗」,「男科頭赤足,婦女盤髻長簪,衣尚白,短僅及膝」;修文、鎮寧等處「青苗」,「其人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攜弩。婦人以青布蒙首,綴以珠石,短衣短裙」;貴築、龍里等處「東苗」,「以花巾束發,衣衫短不及膝,婦女多服花布披肩,系細褶短裙」;平越、清平等處「西苗」,「衣尚青」,「男婦悉青衣綵帶」;平越、黃平等處「夭苗」,「衣尚青,左,女工紡織善染……其居陳蒙爛土夭壩者,緝木葉為衣,系以短裙」;清平縣「九股苗」,「男女習俗服飾與黑苗同,而性尤剽悍,以鎧甲為常服,自膝以下用鐵片纏裹」;貴定縣「平伐苗」,「男子披草衣,女系長裙」;定番州「谷藺苗」,「男女皆短衣……婦女以青布蒙髻,勤紡織,其布最為細密,有谷藺布之名」;黎平「羅漢苗」,「衣尚黑,男未室則插羽於首……短衣。……婦人散發,綰插木梳,數日必以水洗之。以金銀作連環飾耳,以雙帶結背、長、短裙,或止系長裙,垂綉帶一幅,曰衣尾」;都勻、平越等處「紫藍苗」,「其人衣尚黑色,男女俱椎髻、纏以黑布。男子披鐵鎧、佩刀負槍」;廣順州「克孟牯羊苗」,「男青衣、椎髻,女盤髻、短裙」。其實,無論是《皇清職貢圖》或者《百苗圖》,所記的都很粗略,而且遺漏不少,只不過是其中的十之一二。如果進一步查閱其他史書和方誌,掌握的資料就會更多,並可從這些資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苗族頭飾、服飾的主要特點。

先就發型而言,《淮南子·齊俗篇》說:「三苗鎝首」,據《苗族簡史》考證,所謂「鎝首」,就是用棕毛、麻絲、馬尾之類摻雜在頭發里,然後把它盤結在頭頂,宛如戴在頭上的一個大帽,上文所引的「婦人馬鬃尾雜人發為?,大如斗」便屬此類。但它並不是惟一的模式,比方說,《溪蠻叢笑》中就提到另一種發型:「蠻類既不巾,發皆拳,而苗尤異,照日金色,各黃貓頭。」這大概是將頭發剃光的一類,即所謂「科頭」,不但「男子科頭赤足」,而且某些地方婦女也有「科頭」的。但在明、清的方誌中,最常見的還是「錐髻」,即將頭發盤於頭頂如錐狀,謂之「盤髻」、「挽髻」或「綰髻」。如果除去綰發的木梳、長簪、羊角或者頭上所插的雞毛、雉尾以及銀角、銀冠及蒙在頭上的青布、系在頭上的綵帶,那麼,其發型基本同屬一個類型。當然,式樣是很多的,譬如,有的「挽高髻」,有的「挽髻為瓣」,有的「挽成雙髻」,有的卻「酷似東洋頭」。由此看來,苗族的頭飾雖然多種多樣,撇開頭衣和首飾,主要有「鎝首」、「科頭」和「錐髻」三類,而以「錐髻」最為普遍。

苗族的服裝,男子的差異並不太大,無非是右衽、大襟、對襟之類差別,褲腳有大有小,有長有短,頭上包套頭,腳上纏綁腿之類。差異最大的是婦女的服裝,尤以青年婦女的盛裝最能表現各自的特點。大體說來,主要有三種類型,最基本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是著短衣、穿百褶裙,其次是穿長褲和大襟衣,再次是著漢裝,後二者是在演變過程中出現的。與「百越」民族著「筒裙」的習俗不同,苗族的裙子基本上屬於「百褶裙」一類,但款式之多,非其他民族所能比擬,色調、花紋、長短、質地各有不同。色調看來是最引人注目的,史書上所謂的「紅苗」、「白苗」、「青苗」、「黑苗」、「花苗」,無非是以色調來作區分的。紋飾也很醒目,有的是蠟繪,有的是刺綉,有的是挑花,有的是編織,「大花苗」、「小花苗」之分,大概就是從紋飾著眼。裙的長短也有明顯差別,有的長達腳背,有的僅及小腿,有的則是在膝蓋以上的超短裙,所謂「長裙苗」、「短裙苗」大概就是按此區分的。至於與裙子相配的上裝,多以短衣為主,但式樣各異,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一種是從頭上往下套入的所謂「貫首衣」,有領孔而無袖;一種是無領無扣的短衣,左右交叉於胸前,內穿大袖衫;另一種是齊腰緊身的右衽衣或對襟衣;此外,還有「背牌」、「披肩」之類。黔東北一帶的苗族婦女,原先也是穿百褶裙的,但自清代「改土歸流」以來,逐漸改穿長褲和大襟衣了,在衣緣和褲腳上鑲花邊或加「欄桿」,貴陽、羅甸、都勻等地苗民,大抵也屬這一類型。至於改著漢裝的,這里就不贅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區,甚至相鄰的村寨,彼此在服飾上並不相混,譬如說,長裙、短裙、超短裙在黔東南地區同時並存,大花、小花在黔西北地區相互並見。反之,原先以某種服飾為特徵的苗族,遷往他鄉以後,往往還保存原來的傳統,例如從黔東南遷到黔西南的一部分苗族,服飾與黔東南基本相同。

除了發型、服裝而外,首飾也有許多區別,包括佩戴在頭部、頸部、胸部、腰部及四肢(主要是手)上的裝飾品。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裝飾品,表現出一種粗獷、古樸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雞毛」,有的「男髻則插白雞尾或錦雞、野雞尾以為美」,有的「頭用豪豬箭綰發」,有的「首飾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葯珠為飾」,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則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後來雖有人工

劍河苗族頭飾製成的木簪、木梳作裝飾,仍保持著原始古樸的風格。大約在明、清兩代,苗族普遍採用銀飾,並獲得巨大發展,種類之多,製作之精,在國內實屬罕見。各地苗族佩戴的銀飾不同,顯得多姿多彩,例如:雷山大塘婦女頭上插三枝銀花,龍里苗族婦女在青帕後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銀泡,紫雲苗族姑娘的頭上排列著五個錐形銀飾,雷山橋港苗族婦女戴的是一種用銀花、銀鏈、銀鈴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婦女則戴著富麗堂皇的銀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裝時戴銀角,如此等等。這些都只是大概說說而已,事實上,無論是項圈、項鏈、耳環、手鐲、銀花、銀泡、銀角、銀冠、銀帽、銀衣片都有若干樣式,有多種搭配,這將在工藝美術一章中細講,這里就從略了。不同的頭飾、服飾、首飾結合在一起,苗族服飾自然顯得絢麗多姿,令人炫目。

然而,文獻的記載無論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如果深入調查,實際存在的差別遠遠不止於此。安正康、蔣志伊、於信之先生作了大量調查之後,在《貴州少數民族民間美術》一書中,有一節專寫苗族服飾藝術,說得相當仔細。他們根據苗族服飾的款式和苗語方言來劃分類型,分為湘西、黔東、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5類,除海南一型外,其餘4類在貴州均有分布,每種類型之下又細分為若干模式。書中不僅指出各種類型的特徵和各種模式的差異,而且點出了幾種典型,例如:以刺綉著名的台江婦女服飾,以挑花突出的貴陽地區婦女服飾;以毛織為主的威寧服飾,以蠟染為特點的丹寨、安順、黔西、織金、黃平婦女服飾,以編織著稱的貞豐、安龍婦女服飾,以銀飾最多的雷山、台江、黃平、凱里婦女服飾等等。

台江苗族牛角形銀飾「黔東型」苗族服飾,主要分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這是苗族服飾中特色最鮮明、式樣最復雜的一大類型。概括地說,這一類型的特點是:以自織土布為衣料,服裝的基本形式為交領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綉花,銀飾特別豐富。屬於這一類型的,有台江施洞式、台江反排式、台江台拱式、台江岩板式、台江巫腳式、台江五河式、劍河溫泉式、雷山西江式、雷山橋港式、凱里舟溪式、凱里凱棠式、黃平谷隴式、丹寨排莫式、丹寨龍泉式、從江岜沙式、榕江平永式、黎平高求式等等。因為貞豐的苗族是從黃平遷去的,所以他們的服飾也屬這一類型。不難看出,「苗家腹地」保留的傳統最多,樣式也特別豐富,台江共有六式,其次是雷山、丹寨和凱里。台江施洞的服飾具有典型性,它以刺綉和銀飾著名,頗能體現「黔東型」的特點。婦女挽髻於頂,用自織的紅、藍、白花格帕包頭,帕外圍一圈銀花帶,髻上插高約30厘米的銀冠,冠下兩側插有各式銀花和銀簪,髻後插有銀梳,項戴銀項圈四五隻,銀項鏈二三條,胸前有半圓形的銀壓領,上衣的後背、前擺、兩肩及袖口飾以銀衣片、銀泡和銀鈴,兩耳戴筒狀銀耳環,又戴銀手鐲三四隻,全身銀飾足有10公斤重,顯得精美華貴。刺綉也很出色,兩袖中部外側的刺綉花片為全身最耀眼處,衣領及兩肩配有寬大的綉花邊,刺綉紋樣多為龍、鳳、牛、人物及魚類,色調為紅色、深紅色或紫色,下穿青白色百褶裙,腳穿翹尖綉花鞋。銀飾與刺綉的完善結合,便構成施洞服飾的特點。
苗家銀裝迎賓客但台江施洞式畢竟只是「黔東型」的一種,其他各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從不同方面顯示出獨特之處。台江反排苗族婦女也戴銀冠,但裙子不像施洞那樣長及膝下七十餘厘米,而是一種僅及膝下六七厘米的短裙,腰間系著一塊青布的方圍腰,上穿青布大襟右衽、無領、大袖衣。台江台拱式又有不同,衣服系用自織
自染的「花椒布」做成,用獨特的縐綉、瓣綉方法綉成袖花片,有浮雕感,並用青緞或白布綉成長方形圍腰。台江岩板式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在發髻上插有一橫式銀花,一排銀錦雞高高立於花上;二是裙子超短而且多褶,褶達三四十層、外面罩著一方有黑白織花圖案的圍腰。台江巫腳式較為簡朴,挽大髻於頂,然後用一方紫青布從後向前圍髻,交於前額,而巾則披於兩肩及後背,可以擋風。台江五河與劍河溫泉基本同一式樣,頭上戴一圈銀花,髻上插一隻銀錦雞,袖花由六塊正方形織花圖案組成,兩肩飾有花紋,背後有一塊呈倒「品」字形的圖案,圍腰三分之二為大幅圖案。雷山西江式以銀角最為突出,另一特色是在裙外又穿一條花帶裙,系由22根綉花的花帶組成。雷山橋港式最突出的是超短裙,長僅20厘米,褶細而厚硬,使臀圍顯得特大,裙外前面系一及膝的方形圍腰,後面系一寬大有褶的方彩緞,穿青色緊腿布褲。凱里舟溪式發型與眾不同,在挽髻的前沿,做成波狀帽檐式發型,右高左低,油光可鑒。凱里凱棠式以銀項圈既多且大而引人注目,戴各式項圈4隻,最小的為圓形,第二層為卷花圓形,第三層為卷花方形,第四層最大,寬40厘米,下端懸吊著排列整齊的銀花片和銀鈴,還掛有一根粗大的項鏈。黃平谷隴式的大銀帽最有特色,帽由四層銀花堆砌而成,精雕細鏤,玲瓏剔透,顯得璀璨奪目。貞豐式服裝款式與黃平同,但衣服顏色,不分男女老幼均以黑色為基調,刺綉素雅。丹寨排莫式戴一種「山」字形銀冠,頂端各系一束白雞毛,所用蠟染袖片均為傳統的「渦妥」紋飾。丹寨龍泉式為枇杷襟上衣,青色、小領、布扣,長僅35厘米,不遮腹,款式不同尋常。從江岜沙式,衣短至肚,緊身,衣袖細長,系一倒三角形的綉花肚包於腹下,穿青色長褲。榕江平永式最別致的是「雞毛帶裙」,裙長中等,細褶,以豎條蠟染與青布相間,每條花紋呈橫向三段,段與段之間用紅、黃色或紅、藍色相間隔,並在每條花片的下端系兩束白雞毛,故名「雞毛帶裙」。

貴陽花溪苗族盛裝「黔中南型」是指貴陽、龍里、貴定、清鎮、平壩、安順、長順及安龍等地的苗族服飾,它兼有東、西部服飾的特點,婦女上裝多綴有後披領及「背牌」,下穿青色百褶裙或蠟染花裙。初步調查,屬這一類型的有貴陽花溪式、貴陽—龍里式、龍里式、貴定貴東式、貴定雲霧山式、清(鎮)平(壩)式、安(順)清(鎮)式、安順關口式及安龍魯溝式等。貴陽花溪式可以作為一種典型,這里的婦女用一條彩色挑花帶束發於腦後,自髻後向前斜插一排銀簪,多達十餘根,形如筷子。上裝是前短後長的貫首衣,因其領口鑲有一條白布邊,向外翻露,猶如一面旗幟,故名「旗幟服」。衣片的前後不合縫,兩袖僅與衣肩上部連綴,胸前系一條呈交叉狀的挑花帶,下著多褶青色中裙,飾以長及腳背的挑花圍腰,腰帶也是挑花的,下端垂有一排白色圓珠,上端系三組銀鏈和銀鈴,腳纏挑花綁腿,整個服裝皆以挑花為特徵。在貴陽與龍里、貴定、惠水毗連地區的苗族,婦女束發挽髻於頂而將發際下端剃光,用數幅青布纏頭,形成一個碩大的包頭,正面看去為圓盤形,側面看去有如橄欖形狀,頂部是一個圓圈,圈內有玫瑰色和淺藍色的綢帕。龍里式的「白裙苗」又是另一種風格,內穿白色襯衣,外面套著一件淺藍色的大襟右衽衫,衣裳寬大,袖口長及腕下,披一領綉花坎肩,著細褶短花裙,裙的上段為藍色織花圖案,下段為白色。貴定雲霧山式的特點,是姑娘們喜歡將頭發四周剃光,而將頭頂的長發挽成小髻,然後用紅、藍、白、黑長條布纏成圓盤形大包頭,最外層為黑色,帕的兩端有白貴州望謨苗族銀飾邊,帕端外露而呈蝶狀。平壩、清鎮、長順一帶的苗族,男子也包頭帕,里層為青布,外層為黑白豎條布,形成一個大圓圈,上衣為大襟右衽有領長衫,腰部纏寬腰帶,帶兩端有花邊及玫瑰紅排須,穿青布長褲,並戴有項圈一隻,還系一把銀鎖和一排銀鈴。安清式苗族服飾,婦女用綉花帕包頭,少則兩塊,多則十餘塊,呈圓筒狀,並用三條紅色綉花帶依次從前向後包住頭帕,挽髻於後,而將頭帕兩角向上翹起,穿大領對襟衣,後背正中綴一塊黑底玫瑰紅挑花圖案,上衣前後擺依次接有多層挑花衣擺,俗稱「背扇裙」或「衣裳裙」,腰系挑花圍腰,腳纏挑花綁腿。安順關口式苗族姑娘的頭飾特別,束發於前頂,編成獨辮,彎曲成弓狀,然後用一條韌性樹皮做成一個橋形的發架板,覆在發辮上,並用長銀簪將發架板與發辮加以固定,同時將包在發架板上的挑花頭巾與包在額上的綉花巾連成一體。安龍魯溝式婦女的盛裝,外衣為「旗幟服」,領口一開在左,一開在右,將內衣的領向外翻起,兩條白邊相交於胸前和背後,有如旗幟環肩,下著青布中裙,然其套頭卻如同男子。

「川黔滇型」在貴州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六盤水市,部分散見於安順地區和貴陽市,因為這種類型與四川、雲南多有相似之處,故以「川黔滇」相稱。這種類型的服飾,色調較淺,女裙多以蠟染布綉花,但銀飾較少,有六枝梭戛式、六枝式、畢節地區式、畢節燕子口式、安(順)普(定)式、普定長田式、鎮寧江龍式、安龍普坪式、貴陽烏當式、望謨樂旺式等。六枝特區梭戛鄉的苗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著傳統式樣,顯得原始古樸。女子的發型很特別,用約兩公斤重的假發挽成「∞」字形發髻,橫卧在頭頂上,其寬度遠遠超過兩肩,奇特極了。梳成這樣的發型,必須先在後腦部位裝上一把長約65厘米的木梳,將沉甸甸的假發支撐在木梳上,然後用一根白毛氈帶將發髻系於木梳,再系在婦女頭上,稱為「戴角」,有了這種標志才能參加社交,表示已經成年。盛裝的上衣為三層,在兩件襯衣之外再穿一件蠟染的對襟無領緊身衣,衣袖細小,前擺至腰部,後擺達於腳跟,前胸、後背及兩袖皆飾以蠟染圖案。下穿百褶長裙,終年圍著一方用羊毛織成的圍腰,造型獨特,腿上纏著羊毛氈剪成的綁腿,腳穿形如草履的綉花鞋。男子包青帕數圈,上衣為和尚領、緊身衣,下穿百褶裙褲,寬大而呈燈籠狀,腰間纏挑花帶,據說花帶愈多愈為女子所愛。六枝式的特徵,頭戴百十支雉尾的羽冠,衣著大襟右衽白布長衫,系黑白方格腰帶,外披寬大厚實的坎肩,以黃色和朱紅色為主,間以少量黑色和白色,綉紋為幾何圖形。畢節式有兩種,一種是赫章、納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服飾,另一種是畢節、大方一帶「木梳苗」的服飾,姑娘發式為摻假發和紅、黃色毛線纏成的辮狀大包頭,上衣為對襟無扣胴體衫,並綴有紅、黃色織花披肩,下著多節細褶裙,上段及下段為蠟染,中間一段為白色。畢節燕子口式,婦女以紅毛線盤頭,並將摻有黑毛線的長發繞頭一圈,在大襟衣外穿胴體白色披肩,其上有幾何紋織花,下穿數條花褶裙,裙上段為青色,下段為白、青、灰三色橫條,圍腰下部打褶,上部有「凵」字形挑花裝飾。安普式婦女的發式頗有特色,僅摻少量假發,綰紅色月牙狀木梳,盤髻於頂,外用細銀鏈繞髻數圈,而將銀鏈一端的方銀片及銀鈴垂於腦後。普定長田式的頭飾又別具一格,將長發盤成辮子,以青色長頭帕折疊起來,繞成大圓盤形,外圍一條綴穗須的花帶。鎮寧江龍式婦女的發型特別,將一根兩端各扎半截木梳的紅色竹片,一端固定在發髻內,另一端則懸挑於頭的左側70厘米,然後將長發分為三股,分別繞在竹片上,形成一種呈長角形的蓬鬆發型。安龍普坪式婦女上衣,兩襟從左向右交叉於胸前,前襟長至腳背,後擺長過臀部,兩側自肋下開衩,衣領及兩襟為深紅、白色織花邊,前襟為橫向的五段細幾何蠟染花,段與段間以織花邊相隔,兩袖亦分三段,系黑圍腰,下穿蠟染細褶中裙。貴陽烏當式,婦女盛裝時,頭頂橫插一隻木質月牙形的角,將長發和假發繞在角上以為頭飾,上衣為胴體長衫,衣領疊為兩三層,披黑底挑花坎肩,衣袖似兩層衣狀,穿蠟染細褶中裙,有的穿裙數條,形成向外擴散裙式。望謨樂旺式婦女的盛裝,在平盤於頂的頭發上,裹以青帕,帕上綴五隻圓錐形銀花泡,泡上垂一根細鏈和銀鈴,穿白色對襟衣,領後綴紅、黃色幾何紋樣的背牌,下穿蠟染細褶花裙,系青布長圍腰。威寧「大花苗」的男裝頗有特色,頭用布包成套頭,身穿麻布長衫,披一件用羊毛織成的披肩,其上布滿幾何圖形,而背後的一塊尤異,為回紋背牌,下綴四根帶子。

屬於「湘西型」的服飾在貴州不多,主要分布在松桃及黔東北地區,另一部分在晴隆、普定一帶。這一部分苗族,因為長期與漢族交往,服飾受漢文化影響較大,婦女已不穿裙,改穿無領大襟上衣和寬腿長褲,頭帕盤於頭頂呈圓筒形,僅見松桃式和晴(隆)普(定)式。松桃式最能反映這些特點,頭包藍、白相間的小方格帕數圈,上大下小,高達33厘米。戴細耳環,環下垂梯形銀片及四五隻細銀鏈。上衣為大襟右衽,無領,衣袖寬大,衣袖四周鑲深藍布邊,中間鑲一條細藍花帶,袖口飾以花邊。戴胸圍,上呈圓角三角形,正中鑲有一塊呈三角形的藍光緞,上角飾雲紋,再於藍光緞上綉有幾朵鮮艷的荷花,上緣邊上嵌有兩排白花,襯在青底上,格外醒目。下穿陰丹藍布長褲,褲腿寬大,膝以下鑲有花邊,花邊下為青布,綉有稀疏的小花。晴普式與松桃式大同小異,但少女的發式為單辮,纏白色長頭帕,發辮由後往前纏於帕外,而婚後則挽髻於頂,呈圓錐形,罩以青帕,帕兩端垂於腦後。

以上所述,大體可以看出苗族服飾的若干特點、若干樣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樣性,應當說上面所舉的只是較為突出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形式沒有提及。盡管如此,共同性還是存在的,譬如頭飾以「錐髻」為主,服飾以「百褶裙」為主,首飾以銀飾為主等等。

『伍』 苗族還分青苗白苗

在貴州各民族中,苗族的頭飾、服飾最為豐富,多達數十甚至上百種,這是因為苗族人口眾多,支系紛繁,散布極廣,各部分人之間的頭飾、服飾有較大差別。清代乾隆年間曾經編印了一部《皇清職貢圖》,第八卷專講貴州各民族的頭飾、服飾,其中幾乎有一半是苗族,《百苗圖》也是如此。鑒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人們不可能有科
學的民族識別方法,只能按最直觀的頭飾、服飾來作區分,於是有「紅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稱。為了更好地了解歷史上苗族的頭飾、服飾,這里不妨將原書所記抄錄於後,以便研究其發展變化。是書載,貴陽、大定等處「花苗」,「有大頭、小花之稱。衣以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既染則花紋似錦。衣無襟衽,挈領自首以貫於身。男子以青布裹頭,女子以馬尾雜發編髻,大如斗,攏以木梳」;銅仁府屬「紅苗」,「男椎髻,約以紅帛;女戴紫笠,短衣絳裙,緣以錦垂帶如佩」;黎平等處「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綰長簪,垂大環,衣裙緣以色錦,皆跣足」;貴定、龍里、黔西等處「白苗」,「男科頭赤足,婦女盤髻長簪,衣尚白,短僅及膝」;修文、鎮寧等處「青苗」,「其人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攜弩。婦人以青布蒙首,綴以珠石,短衣短裙」;貴築、龍里等處「東苗」,「以花巾束發,衣衫短不及膝,婦女多服花布披肩,系細褶短裙」;平越、清平等處「西苗」,「衣尚青」,「男婦悉青衣綵帶」;平越、黃平等處「夭苗」,「衣尚青,左,女工紡織善染……其居陳蒙爛土夭壩者,緝木葉為衣,系以短裙」;清平縣「九股苗」,「男女習俗服飾與黑苗同,而性尤剽悍,以鎧甲為常服,自膝以下用鐵片纏裹」;貴定縣「平伐苗」,「男子披草衣,女系長裙」;定番州「谷藺苗」,「男女皆短衣……婦女以青布蒙髻,勤紡織,其布最為細密,有谷藺布之名」;黎平「羅漢苗」,「衣尚黑,男未室則插羽於首……短衣。……婦人散發,綰插木梳,數日必以水洗之。以金銀作連環飾耳,以雙帶結背、長、短裙,或止系長裙,垂綉帶一幅,曰衣尾」;都勻、平越等處「紫藍苗」,「其人衣尚黑色,男女俱椎髻、纏以黑布。男子披鐵鎧、佩刀負槍」;廣順州「克孟牯羊苗」,「男青衣、椎髻,女盤髻、短裙」。其實,無論是《皇清職貢圖》或者《百苗圖》,所記的都很粗略,而且遺漏不少,只不過是其中的十之一二。如果進一步查閱其他史書和方誌,掌握的資料就會更多,並可從這些資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苗族頭飾、服飾的主要特點。

先就發型而言,《淮南子·齊俗篇》說:「三苗鎝首」,據《苗族簡史》考證,所謂「鎝首」,就是用棕毛、麻絲、馬尾之類摻雜在頭發里,然後把它盤結在頭頂,宛如戴在頭上的一個大帽,上文所引的「婦人馬鬃尾雜人發為?,大如斗」便屬此類。但它並不是惟一的模式,比方說,《溪蠻叢笑》中就提到另一種發型:「蠻類既不巾,發皆拳,而苗尤異,照日金色,各黃貓頭。」這大概是將頭發剃光的一類,即所謂「科頭」,不但「男子科頭赤足」,而且某些地方婦女也有「科頭」的。但在明、清的方誌中,最常見的還是「錐髻」,即將頭發盤於頭頂如錐狀,謂之「盤髻」、「挽髻」或「綰髻」。如果除去綰發的木梳、長簪、羊角或者頭上所插的雞毛、雉尾以及銀角、銀冠及蒙在頭上的青布、系在頭上的綵帶,那麼,其發型基本同屬一個類型。當然,式樣是很多的,譬如,有的「挽高髻」,有的「挽髻為瓣」,有的「挽成雙髻」,有的卻「酷似東洋頭」。由此看來,苗族的頭飾雖然多種多樣,撇開頭衣和首飾,主要有「鎝首」、「科頭」和「錐髻」三類,而以「錐髻」最為普遍。

苗族的服裝,男子的差異並不太大,無非是右衽、大襟、對襟之類差別,褲腳有大有小,有長有短,頭上包套頭,腳上纏綁腿之類。差異最大的是婦女的服裝,尤以青年婦女的盛裝最能表現各自的特點。大體說來,主要有三種類型,最基本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是著短衣、穿百褶裙,其次是穿長褲和大襟衣,再次是著漢裝,後二者是在演變過程中出現的。與「百越」民族著「筒裙」的習俗不同,苗族的裙子基本上屬於「百褶裙」一類,但款式之多,非其他民族所能比擬,色調、花紋、長短、質地各有不同。色調看來是最引人注目的,史書上所謂的「紅苗」、「白苗」、「青苗」、「黑苗」、「花苗」,無非是以色調來作區分的。紋飾也很醒目,有的是蠟繪,有的是刺綉,有的是挑花,有的是編織,「大花苗」、「小花苗」之分,大概就是從紋飾著眼。裙的長短也有明顯差別,有的長達腳背,有的僅及小腿,有的則是在膝蓋以上的超短裙,所謂「長裙苗」、「短裙苗」大概就是按此區分的。至於與裙子相配的上裝,多以短衣為主,但式樣各異,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一種是從頭上往下套入的所謂「貫首衣」,有領孔而無袖;一種是無領無扣的短衣,左右交叉於胸前,內穿大袖衫;另一種是齊腰緊身的右衽衣或對襟衣;此外,還有「背牌」、「披肩」之類。黔東北一帶的苗族婦女,原先也是穿百褶裙的,但自清代「改土歸流」以來,逐漸改穿長褲和大襟衣了,在衣緣和褲腳上鑲花邊或加「欄桿」,貴陽、羅甸、都勻等地苗民,大抵也屬這一類型。至於改著漢裝的,這里就不贅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區,甚至相鄰的村寨,彼此在服飾上並不相混,譬如說,長裙、短裙、超短裙在黔東南地區同時並存,大花、小花在黔西北地區相互並見。反之,原先以某種服飾為特徵的苗族,遷往他鄉以後,往往還保存原來的傳統,例如從黔東南遷到黔西南的一部分苗族,服飾與黔東南基本相同。

除了發型、服裝而外,首飾也有許多區別,包括佩戴在頭部、頸部、胸部、腰部及四肢(主要是手)上的裝飾品。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裝飾品,表現出一種粗獷、古樸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雞毛」,有的「男髻則插白雞尾或錦雞、野雞尾以為美」,有的「頭用豪豬箭綰發」,有的「首飾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葯珠為飾」,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則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後來雖有人工

劍河苗族頭飾製成的木簪、木梳作裝飾,仍保持著原始古樸的風格。大約在明、清兩代,苗族普遍採用銀飾,並獲得巨大發展,種類之多,製作之精,在國內實屬罕見。各地苗族佩戴的銀飾不同,顯得多姿多彩,例如:雷山大塘婦女頭上插三枝銀花,龍里苗族婦女在青帕後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銀泡,紫雲苗族姑娘的頭上排列著五個錐形銀飾,雷山橋港苗族婦女戴的是一種用銀花、銀鏈、銀鈴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婦女則戴著富麗堂皇的銀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裝時戴銀角,如此等等。這些都只是大概說說而已,事實上,無論是項圈、項鏈、耳環、手鐲、銀花、銀泡、銀角、銀冠、銀帽、銀衣片都有若干樣式,有多種搭配,這將在工藝美術一章中細講,這里就從略了。不同的頭飾、服飾、首飾結合在一起,苗族服飾自然顯得絢麗多姿,令人炫目。

然而,文獻的記載無論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如果深入調查,實際存在的差別遠遠不止於此。安正康、蔣志伊、於信之先生作了大量調查之後,在《貴州少數民族民間美術》一書中,有一節專寫苗族服飾藝術,說得相當仔細。他們根據苗族服飾的款式和苗語方言來劃分類型,分為湘西、黔東、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5類,除海南一型外,其餘4類在貴州均有分布,每種類型之下又細分為若干模式。書中不僅指出各種類型的特徵和各種模式的差異,而且點出了幾種典型,例如:以刺綉著名的台江婦女服飾,以挑花突出的貴陽地區婦女服飾;以毛織為主的威寧服飾,以蠟染為特點的丹寨、安順、黔西、織金、黃平婦女服飾,以編織著稱的貞豐、安龍婦女服飾,以銀飾最多的雷山、台江、黃平、凱里婦女服飾等等。

台江苗族牛角形銀飾「黔東型」苗族服飾,主要分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這是苗族服飾中特色最鮮明、式樣最復雜的一大類型。概括地說,這一類型的特點是:以自織土布為衣料,服裝的基本形式為交領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綉花,銀飾特別豐富。屬於這一類型的,有台江施洞式、台江反排式、台江台拱式、台江岩板式、台江巫腳式、台江五河式、劍河溫泉式、雷山西江式、雷山橋港式、凱里舟溪式、凱里凱棠式、黃平谷隴式、丹寨排莫式、丹寨龍泉式、從江岜沙式、榕江平永式、黎平高求式等等。因為貞豐的苗族是從黃平遷去的,所以他們的服飾也屬這一類型。不難看出,「苗家腹地」保留的傳統最多,樣式也特別豐富,台江共有六式,其次是雷山、丹寨和凱里。台江施洞的服飾具有典型性,它以刺綉和銀飾著名,頗能體現「黔東型」的特點。婦女挽髻於頂,用自織的紅、藍、白花格帕包頭,帕外圍一圈銀花帶,髻上插高約30厘米的銀冠,冠下兩側插有各式銀花和銀簪,髻後插有銀梳,項戴銀項圈四五隻,銀項鏈二三條,胸前有半圓形的銀壓領,上衣的後背、前擺、兩肩及袖口飾以銀衣片、銀泡和銀鈴,兩耳戴筒狀銀耳環,又戴銀手鐲三四隻,全身銀飾足有10公斤重,顯得精美華貴。刺綉也很出色,兩袖中部外側的刺綉花片為全身最耀眼處,衣領及兩肩配有寬大的綉花邊,刺綉紋樣多為龍、鳳、牛、人物及魚類,色調為紅色、深紅色或紫色,下穿青白色百褶裙,腳穿翹尖綉花鞋。銀飾與刺綉的完善結合,便構成施洞服飾的特點。
苗家銀裝迎賓客但台江施洞式畢竟只是「黔東型」的一種,其他各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從不同方面顯示出獨特之處。台江反排苗族婦女也戴銀冠,但裙子不像施洞那樣長及膝下七十餘厘米,而是一種僅及膝下六七厘米的短裙,腰間系著一塊青布的方圍腰,上穿青布大襟右衽、無領、大袖衣。台江台拱式又有不同,衣服系用自織
自染的「花椒布」做成,用獨特的縐綉、瓣綉方法綉成袖花片,有浮雕感,並用青緞或白布綉成長方形圍腰。台江岩板式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在發髻上插有一橫式銀花,一排銀錦雞高高立於花上;二是裙子超短而且多褶,褶達三四十層、外面罩著一方有黑白織花圖案的圍腰。台江巫腳式較為簡朴,挽大髻於頂,然後用一方紫青布從後向前圍髻,交於前額,而巾則披於兩肩及後背,可以擋風。台江五河與劍河溫泉基本同一式樣,頭上戴一圈銀花,髻上插一隻銀錦雞,袖花由六塊正方形織花圖案組成,兩肩飾有花紋,背後有一塊呈倒「品」字形的圖案,圍腰三分之二為大幅圖案。雷山西江式以銀角最為突出,另一特色是在裙外又穿一條花帶裙,系由22根綉花的花帶組成。雷山橋港式最突出的是超短裙,長僅20厘米,褶細而厚硬,使臀圍顯得特大,裙外前面系一及膝的方形圍腰,後面系一寬大有褶的方彩緞,穿青色緊腿布褲。凱里舟溪式發型與眾不同,在挽髻的前沿,做成波狀帽檐式發型,右高左低,油光可鑒。凱里凱棠式以銀項圈既多且大而引人注目,戴各式項圈4隻,最小的為圓形,第二層為卷花圓形,第三層為卷花方形,第四層最大,寬40厘米,下端懸吊著排列整齊的銀花片和銀鈴,還掛有一根粗大的項鏈。黃平谷隴式的大銀帽最有特色,帽由四層銀花堆砌而成,精雕細鏤,玲瓏剔透,顯得璀璨奪目。貞豐式服裝款式與黃平同,但衣服顏色,不分男女老幼均以黑色為基調,刺綉素雅。丹寨排莫式戴一種「山」字形銀冠,頂端各系一束白雞毛,所用蠟染袖片均為傳統的「渦妥」紋飾。丹寨龍泉式為枇杷襟上衣,青色、小領、布扣,長僅35厘米,不遮腹,款式不同尋常。從江岜沙式,衣短至肚,緊身,衣袖細長,系一倒三角形的綉花肚包於腹下,穿青色長褲。榕江平永式最別致的是「雞毛帶裙」,裙長中等,細褶,以豎條蠟染與青布相間,每條花紋呈橫向三段,段與段之間用紅、黃色或紅、藍色相間隔,並在每條花片的下端系兩束白雞毛,故名「雞毛帶裙」。

貴陽花溪苗族盛裝「黔中南型」是指貴陽、龍里、貴定、清鎮、平壩、安順、長順及安龍等地的苗族服飾,它兼有東、西部服飾的特點,婦女上裝多綴有後披領及「背牌」,下穿青色百褶裙或蠟染花裙。初步調查,屬這一類型的有貴陽花溪式、貴陽—龍里式、龍里式、貴定貴東式、貴定雲霧山式、清(鎮)平(壩)式、安(順)清(鎮)式、安順關口式及安龍魯溝式等。貴陽花溪式可以作為一種典型,這里的婦女用一條彩色挑花帶束發於腦後,自髻後向前斜插一排銀簪,多達十餘根,形如筷子。上裝是前短後長的貫首衣,因其領口鑲有一條白布邊,向外翻露,猶如一面旗幟,故名「旗幟服」。衣片的前後不合縫,兩袖僅與衣肩上部連綴,胸前系一條呈交叉狀的挑花帶,下著多褶青色中裙,飾以長及腳背的挑花圍腰,腰帶也是挑花的,下端垂有一排白色圓珠,上端系三組銀鏈和銀鈴,腳纏挑花綁腿,整個服裝皆以挑花為特徵。在貴陽與龍里、貴定、惠水毗連地區的苗族,婦女束發挽髻於頂而將發際下端剃光,用數幅青布纏頭,形成一個碩大的包頭,正面看去為圓盤形,側面看去有如橄欖形狀,頂部是一個圓圈,圈內有玫瑰色和淺藍色的綢帕。龍里式的「白裙苗」又是另一種風格,內穿白色襯衣,外面套著一件淺藍色的大襟右衽衫,衣裳寬大,袖口長及腕下,披一領綉花坎肩,著細褶短花裙,裙的上段為藍色織花圖案,下段為白色。貴定雲霧山式的特點,是姑娘們喜歡將頭發四周剃光,而將頭頂的長發挽成小髻,然後用紅、藍、白、黑長條布纏成圓盤形大包頭,最外層為黑色,帕的兩端有白貴州望謨苗族銀飾邊,帕端外露而呈蝶狀。平壩、清鎮、長順一帶的苗族,男子也包頭帕,里層為青布,外層為黑白豎條布,形成一個大圓圈,上衣為大襟右衽有領長衫,腰部纏寬腰帶,帶兩端有花邊及玫瑰紅排須,穿青布長褲,並戴有項圈一隻,還系一把銀鎖和一排銀鈴。安清式苗族服飾,婦女用綉花帕包頭,少則兩塊,多則十餘塊,呈圓筒狀,並用三條紅色綉花帶依次從前向後包住頭帕,挽髻於後,而將頭帕兩角向上翹起,穿大領對襟衣,後背正中綴一塊黑底玫瑰紅挑花圖案,上衣前後擺依次接有多層挑花衣擺,俗稱「背扇裙」或「衣裳裙」,腰系挑花圍腰,腳纏挑花綁腿。安順關口式苗族姑娘的頭飾特別,束發於前頂,編成獨辮,彎曲成弓狀,然後用一條韌性樹皮做成一個橋形的發架板,覆在發辮上,並用長銀簪將發架板與發辮加以固定,同時將包在發架板上的挑花頭巾與包在額上的綉花巾連成一體。安龍魯溝式婦女的盛裝,外衣為「旗幟服」,領口一開在左,一開在右,將內衣的領向外翻起,兩條白邊相交於胸前和背後,有如旗幟環肩,下著青布中裙,然其套頭卻如同男子。

「川黔滇型」在貴州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六盤水市,部分散見於安順地區和貴陽市,因為這種類型與四川、雲南多有相似之處,故以「川黔滇」相稱。這種類型的服飾,色調較淺,女裙多以蠟染布綉花,但銀飾較少,有六枝梭戛式、六枝式、畢節地區式、畢節燕子口式、安(順)普(定)式、普定長田式、鎮寧江龍式、安龍普坪式、貴陽烏當式、望謨樂旺式等。六枝特區梭戛鄉的苗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著傳統式樣,顯得原始古樸。女子的發型很特別,用約兩公斤重的假發挽成「∞」字形發髻,橫卧在頭頂上,其寬度遠遠超過兩肩,奇特極了。梳成這樣的發型,必須先在後腦部位裝上一把長約65厘米的木梳,將沉甸甸的假發支撐在木梳上,然後用一根白毛氈帶將發髻系於木梳,再系在婦女頭上,稱為「戴角」,有了這種標志才能參加社交,表示已經成年。盛裝的上衣為三層,在兩件襯衣之外再穿一件蠟染的對襟無領緊身衣,衣袖細小,前擺至腰部,後擺達於腳跟,前胸、後背及兩袖皆飾以蠟染圖案。下穿百褶長裙,終年圍著一方用羊毛織成的圍腰,造型獨特,腿上纏著羊毛氈剪成的綁腿,腳穿形如草履的綉花鞋。男子包青帕數圈,上衣為和尚領、緊身衣,下穿百褶裙褲,寬大而呈燈籠狀,腰間纏挑花帶,據說花帶愈多愈為女子所愛。六枝式的特徵,頭戴百十支雉尾的羽冠,衣著大襟右衽白布長衫,系黑白方格腰帶,外披寬大厚實的坎肩,以黃色和朱紅色為主,間以少量黑色和白色,綉紋為幾何圖形。畢節式有兩種,一種是赫章、納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服飾,另一種是畢節、大方一帶「木梳苗」的服飾,姑娘發式為摻假發和紅、黃色毛線纏成的辮狀大包頭,上衣為對襟無扣胴體衫,並綴有紅、黃色織花披肩,下著多節細褶裙,上段及下段為蠟染,中間一段為白色。畢節燕子口式,婦女以紅毛線盤頭,並將摻有黑毛線的長發繞頭一圈,在大襟衣外穿胴體白色披肩,其上有幾何紋織花,下穿數條花褶裙,裙上段為青色,下段為白、青、灰三色橫條,圍腰下部打褶,上部有「凵」字形挑花裝飾。安普式婦女的發式頗有特色,僅摻少量假發,綰紅色月牙狀木梳,盤髻於頂,外用細銀鏈繞髻數圈,而將銀鏈一端的方銀片及銀鈴垂於腦後。普定長田式的頭飾又別具一格,將長發盤成辮子,以青色長頭帕折疊起來,繞成大圓盤形,外圍一條綴穗須的花帶。鎮寧江龍式婦女的發型特別,將一根兩端各扎半截木梳的紅色竹片,一端固定在發髻內,另一端則懸挑於頭的左側70厘米,然後將長發分為三股,分別繞在竹片上,形成一種呈長角形的蓬鬆發型。安龍普坪式婦女上衣,兩襟從左向右交叉於胸前,前襟長至腳背,後擺長過臀部,兩側自肋下開衩,衣領及兩襟為深紅、白色織花邊,前襟為橫向的五段細幾何蠟染花,段與段間以織花邊相隔,兩袖亦分三段,系黑圍腰,下穿蠟染細褶中裙。貴陽烏當式,婦女盛裝時,頭頂橫插一隻木質月牙形的角,將長發和假發繞在角上以為頭飾,上衣為胴體長衫,衣領疊為兩三層,披黑底挑花坎肩,衣袖似兩層衣狀,穿蠟染細褶中裙,有的穿裙數條,形成向外擴散裙式。望謨樂旺式婦女的盛裝,在平盤於頂的頭發上,裹以青帕,帕上綴五隻圓錐形銀花泡,泡上垂一根細鏈和銀鈴,穿白色對襟衣,領後綴紅、黃色幾何紋樣的背牌,下穿蠟染細褶花裙,系青布長圍腰。威寧「大花苗」的男裝頗有特色,頭用布包成套頭,身穿麻布長衫,披一件用羊毛織成的披肩,其上布滿幾何圖形,而背後的一塊尤異,為回紋背牌,下綴四根帶子。

屬於「湘西型」的服飾在貴州不多,主要分布在松桃及黔東北地區,另一部分在晴隆、普定一帶。這一部分苗族,因為長期與漢族交往,服飾受漢文化影響較大,婦女已不穿裙,改穿無領大襟上衣和寬腿長褲,頭帕盤於頭頂呈圓筒形,僅見松桃式和晴(隆)普(定)式。松桃式最能反映這些特點,頭包藍、白相間的小方格帕數圈,上大下小,高達33厘米。戴細耳環,環下垂梯形銀片及四五隻細銀鏈。上衣為大襟右衽,無領,衣袖寬大,衣袖四周鑲深藍布邊,中間鑲一條細藍花帶,袖口飾以花邊。戴胸圍,上呈圓角三角形,正中鑲有一塊呈三角形的藍光緞,上角飾雲紋,再於藍光緞上綉有幾朵鮮艷的荷花,上緣邊上嵌有兩排白花,襯在青底上,格外醒目。下穿陰丹藍布長褲,褲腿寬大,膝以下鑲有花邊,花邊下為青布,綉有稀疏的小花。晴普式與松桃式大同小異,但少女的發式為單辮,纏白色長頭帕,發辮由後往前纏於帕外,而婚後則挽髻於頂,呈圓錐形,罩以青帕,帕兩端垂於腦後。

以上所述,大體可以看出苗族服飾的若干特點、若干樣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樣性,應當說上面所舉的只是較為突出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形式沒有提及。盡管如此,共同性還是存在的,譬如頭飾以「錐髻」為主,服飾以「百褶裙」為主,首飾以銀飾為主等等

『陸』 苗族的具體分類有哪些黑苗白苗劃得太粗了。

苗族族稱古老,最早見於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專南蠻」、「荊屬蠻」、「五陵蠻」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苗族支系按其服飾的色彩有「紅苗」、「花苗」、「青苗」、「白苗」等稱謂,按其服裝的款式有「鍋圈苗」、「披袍仡佬」、「剪頭仡佬」等稱謂,按其居住地有「東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稱謂,按漢化程度有「生苗」、「熟苗」等稱謂,無一而足。現代苗族支系可劃分為以下類型:

湘西黔東支系:該支系自稱「果熊」,舊時稱為「紅苗」,以湘、黔、渝、鄂邊區(即武陵地區)為分布中心。使用語言為苗語湘西方言,內分東部和西部兩個土語。東部土語主要通行於湘西沅陵、瀘溪、辰溪及古丈部分鄉鎮,西部土語則通行於湘西鳳凰、花垣、吉首、保靖、永順、龍山、麻陽、新晃,貴州松桃、銅仁、江口、印江、石阡、德江、沿河、玉屏,重慶市秀山、酉陽、彭水、石柱,湖北宣恩、咸豐、來鳳等縣。現今除湘西、松桃、銅仁和秀山、彭水等縣有部分仍保持本族語言和服飾外,其他縣已基本漢化。該支系服飾為湘西型各式。

『柒』 苗族分白苗和黑苗嗎

苗族分白苗和黑苗,是根據服飾來分的,具體如下:

1、黑苗

黑苗,苗族的一支。名稱始見於明代。以其衣裙多藏青色而得名。自稱「模」、「毛」之清化音,部分地區自稱「嘎腦」(苗語譯音)。操苗語之黔東方言。主要分布在黔東南及桂北、安順地區及湖南靖縣等地。

2、白苗

白苗,苗族的一支。名稱始見於清代。操苗語川黔滇方言。因穿白衣裙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貴州中部、西部及雲南等地。在龍里者亦名東苗,在黎平者亦稱白衣苗。



(7)湘西黑苗白苗擴展閱讀

苗族服飾: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

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發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

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綉花邊,系一幅綉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托。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