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嶗山花鼓戲龍山三棒鼓
http://v.ku6.com/show/3DXO_lgfQBR1xegR58nBtg...html?from=my
B. 諸子百家是物質文化遺產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很多啊~湖北地方文化匯東西南北之長,承楚文化之緒,大致可分為戲曲、說唱、歌舞等幾大類。
說唱
湖北說唱藝術非常豐富:流行於省內大部分地區的曲種有湖北評書;起源於沔陽,流行於沔陽(今仙桃)、荊州、孝感、黃岡等地的湖北漁鼓;起源於天門,流傳於江漢平原各市縣的三棒鼓,以及流行於仙桃、天門等地的沔陽小曲,還有在荊沙、宜昌一帶流傳的漢灘小曲,鄖縣曲子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語言通俗、生動,旋律質朴,頗具藝術感染力。編輯本段歌舞
湖北歌舞在國內外較具影響的有《編鍾樂舞》、《九歌》;盛行於江漢平原各市縣的碟子曲;流行於鄂西南、鄂西北山區的薅草鑼鼓,以及穿號子等。武漢的琴台音樂會則是高雅音樂和通俗音樂同展風採的盛會,顯示了楚風漢魂的民族特色,它與「上海之春」、「羊城花會」、「哈爾濱之夏」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音樂節。此外,湖北雜技藝術也一直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武漢雜技團先後50餘次出訪亞非拉美60多個國家和地區。湖北文化娛樂場所主要集中在武漢、宜昌、十堰、襄樊、荊州等大中城市,近年來新建的度假區、風景區內,各種娛樂設施也一應俱全,完全可以滿足中外遊客的娛樂要求。編輯本段漢劇
漢劇,舊稱「楚調」,又名楚曲,楚腔,漢調,漢二黃和黃腔。流行於湖北又豫陝湘粵閩部分地區,並形成襄河,府河,荊河,漢河四大流派,漢河派成為漢劇的主流。漢劇已有300餘年的歷史,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主要聲腔為西皮、二黃。經過兩代知名藝人的創造和推陳出新,漢劇的表演藝術爐火純青,唱念做打,豐富多彩。其角色分為十大行當: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未,十雜。每一行又分出若干派別,每一派別再分不同種類,總計達上百種之多。紛繁復雜的角色系統,使大千世界中的達官貴人,販夫走卒,無不在小小的舞台上惟妙惟肖,引人入勝。漢劇的傳統劇目很多,主要是歷史故事、公案戲、神話戲、婚姻愛情戲和民間生活戲。現今影響較大的有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竇娥冤》、《打花鼓》,移植劇目《櫃中緣》、《屈原》及現代劇《借牛》、《彈吉它的姑娘》等。編輯本段楚劇
楚劇,舊稱「黃孝花鼓」,「西路花路」,1926年改名為「楚劇」。流行於湖北,約有百餘年歷史,早期楚劇流行於鄉間,被稱為草台戲,因對劇本不知研究,對演員不加選擇,只知取悅取媚,故遭厲禁。1926年李之龍主持漢口血花世界,吸收楚劇界演出,楚劇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在表演藝術上,楚劇從京劇,漢劇中吸收了大量的藝術成分,但又不為之所束縛。旦角表演朴實細膩,唱腔親切動人,生角講究從生活出發,注重傳統表演程式的運用;丑角則善於運用詼諧的念白和逼真的表演刻畫不同形象,對丑惡事物進行辛辣的嘲諷,楚劇要求演員熟悉本地方言俚語,生活習俗和人情世故,因而保持了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有《葛麻》、《百日緣》、《潑粥》、《獄卒平冤》和現代劇《雙教子》、《追報表》等影響較大。編輯本段湖北花鼓戲
即荊州花鼓戲,舊稱「花鼓子」,曾稱沔陽花鼓戲,天沔花鼓戲,亦稱「中路花鼓」。形成於清嘉慶年間,已有100多年歷史,發源於沔陽通順河、襄河一帶,形成於沔陽、天門地區,沔陽、天門地處湖北中心江漢平原腹地,同屬漢水水系,亦同天沔語系。2005年,被湖北文化廳改為「湖北花鼓戲」。 流行於沔陽(今仙桃)、天門、潛江、監利、洪湖、京山、鍾祥、荊門、江陵諸縣,以及孝感、湘北、鄂南等地。早年由民間藝人發起並組成班社,由鬧年的 「地黃鼓」逐漸走向半職業化和職業化。荊州花鼓戲聲腔有高腔、圻水、打鑼、四平、四大主腔和豐富的小凋。現代小戲《借牛》、《木蘭花轎》、《春姑拾斧》曾轟動一時,《花牆會》則搬上銀幕。現代大戲《家庭公案》、《水鄉情》,小戲《小堅決》,新編歷史戲《海峽情》,古裝戲《送禮記》、《十三款》,傳統小戲《王瞎子鬧店》等數十個劇目,均在全省會演中獲獎。《家庭公案》更被省外200多個劇團移植,沔陽、潛江、監利、天門花鼓戲劇團多次應邀進京演出。編輯本段湖北漁鼓
沔陽漁鼓是曲藝的一種,又稱道情、道情漁鼓、筒子腔、南話筒。它以濃郁的鄉土氣息,粗獷、高亢的唱腔,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頗負盛名。1952年以後,沔陽漁鼓演唱活動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為湖北漁鼓。 據《中國音樂詞典》載:相傳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傳入沔陽後衍變發展而成。清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漁鼓藝人皮思金、皮思銀、張洪顯、劉泡等四人,民間稱之為沔陽漁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後又產生了「沔陽漁鼓行會」。1911年前後,漁鼓曾與皮影戲合流,常為皮影戲伴唱。1931年後,沔陽漁鼓流傳到武漢、宜昌、沙市、黃石、鄂城等地,其影響逐步擴大。至1940年前後,盛行於鄂中江漢平原地區。1952年以後獲得進一步發展,除繼續為燈影戲伴唱以外,又恢復了獨立的說唱形式。1958年,沔陽漁鼓參加全國曲藝會演,皮影藝人龔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選車記》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製成唱片,向全國播放。由於沔陽漁鼓好唱,好聽,深受群眾喜愛,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樂協會正式改名為湖北漁鼓,全省各地普遍傳唱。沔陽漁鼓藝人周忠全、黃玉堂、李海林、李福林、榮廷清紮根在武漢,成為沔陽漁鼓(後湖北道情)的曲藝家。 江漢平原荊楚大地各地方漁鼓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如「天門漁鼓」等。所以我們「湖北道情」「湖北漁鼓」的藝人隊伍比較龐大,實力還是較強的。行成了獨立的一個特色劇種,受全省人民的歡迎和傳唱。不愧為全省的四大劇種之一。 後來在藝人流動和演唱實踐中,又形成了沔陽派、平江派、潛江派等不同流派,或平穩質朴;或潑辣風趣;或流利委婉。傳統曲目相當豐富,以反映冤案為內容的最多,被稱為冤枉戲,影響較大的有《謀考案》、《十三款》等;新編現代曲目有《迷路記》、《大刀風雲》等。編輯本段沔陽皮影戲
沔陽皮影戲,俗稱「皮影子」,它以沔陽漁鼓(湖北漁鼓之前身)行腔,沔陽方言道白,故命其名。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是指流行在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監利、洪湖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皮影戲是江漢人自己的「土電影」,深受人們喜愛。 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2006年5月20日,以江漢平原皮影戲命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解放前皮影戲還是人們過年、慶豐收、謝神、祭廟的主要娛樂活動。正月十五鬧元宵演《大回窯》;二月二是土地菩薩生日,演《土地會》;三月三是寒食節,演《火焚綿山》;四
沔陽皮影
月八祭神演《箍箍陣》;五月端午節演《淚羅江》;六月六祭楊泗將軍演《哪吒鬧海》;七月七日演《鵲橋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宮》。娛神又娛人,皮影戲增添了節日氣氛。隨著科技的進步,皮影戲在舞台美術、燈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樂、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斷革新,沔陽縣曾有皮影隊60多個,他們不斷挖掘、整理和創新,編排了一出出江漢人所喜聞樂見的皮影戲劇目。 現在仙桃市皮影隊發展到40多支,從藝人員達到250多人,創造了「村村垸院演皮影」的農村文化景觀。編輯本段土家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帶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名。相傳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種戰舞。「每歲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齊集,鳴鑼擊鼓,跳舞唱歌,名曰擺手。」擺手舞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跡為主要內容。祭祀儀式由梯瑪或掌壇師率眾進入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擺手分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小擺手又稱「市把」。跳擺手舞不拘人數多少,多者上萬,小者數百,擺手時以擊大鑼,鳴大鼓,呼應節奏,氣勢恢宏,動人心魄。主要特點是手腳呈同邊動作,翩翩進退,成對成雙,節奏鮮明生動。擺手歌長達數萬行,堪稱土家族史詩。編輯本段編鍾樂舞
湖北省歌舞團編演的大型歌舞劇,共10場。由鍾磐古樂(荊楚雄風)、祭祀樂舞(迎神)、樂歌(桔頌)、武舞(出征)、祭歌(國殤)、巴人舞(山獵)、八音合鳴(鳴虎、排簫、吹塤、編磐、古樂合奏)、農事組舞(採桑、耕耘)、房中樂(關睢、越人歌、慷慨歌)、大饗禮(楚宮宴樂)組成。該劇受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編鍾的啟示進行創作的。全劇以楚史和楚文化為依據,以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主義思想為核心,以曾侯乙編鍾為主體,運用歌、樂、舞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來展現古代楚國的文化藝術、民俗風情、祭祀、農事、征戰及宮廷宴樂等情景。既保持了古樸粗礦的荊楚風貌,又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該劇公演後獲得極大的成功,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贊揚。通過在海外的演出,為增進中國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貢獻。湖北各旅遊重點地區現在都可以看到有關《編鍾樂舞》的表演。
=====================================================
還有旅遊景點的,什麼屈家嶺文化啊,神龍架文化啊,三峽文化啊……
C. 龍山三棒鼓歌詞
湘西龍山,地處遙遠的大山深處。生活著勤勞善良的土家兒女,他們在千百年的版歷史進程中,權創造了豐富多彩、頗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土家族擺手舞等200多項具有土家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四射,被非遺保護專家和民族學專家譽為「土家族原生態文化博物館」。本節課以土家族原生態曲藝「龍山三棒鼓」為切入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學習三棒鼓的唱腔與伴奏鑼鼓的敲擊方法。體驗三棒鼓即興創編的樂趣,從而達到弘揚、傳承民族民間曲藝文化的目的。
D. 張家界市慈利縣的城南街,誰有照片
張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早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們的祖先就開始蓬勃發展,麗水。姚明順順歡兜「崇山,南蠻時代的變化,在中國歷史上,會有一些」南蠻「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定縣,張家界,貴州箭頭縣,縣宋亮表示,裁判官,慈利大廈(現為江坪鄉太平村)。吳涇第戎六年(公元264年),縣被命名為兩個普通天門山集天門縣,魏,晉,南北方和南朝天門縣小雨臨澧明王朝的1369大庸縣,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解放後於1988年,位於永定縣。
慈利縣,常德市,從1988年到19 49年底年,大庸司法管轄區,桑植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5月,國務院,建立省轄大庸市的地級市,1994年4月,地級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市政府批準的名稱命名的名氣
高原約束力的隆起,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位於沉降區的洞庭湖介於東經109度40分鍾,20分鍾,111度,28度52分,北緯29度48分,東石門,桃園縣,沅陵縣南部,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和宣恩縣最大的城市167公里,從東到西,北,南,96公里寬的邊界復雜的地形,全省
總面積的約4.5%,約占總面積的?城市?96.53萬平方公里
張家界市主山岩溶丘陵和平原,總面積的76%的山地,其中一個最獨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城市地形結構西北劃分為三個山脈貫穿全境的城市。表面浮雕張家界市中山區海拔最高點海拔重疊75東南沿武陵山區的貴州雲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澧水傾斜。米,最低點的1890.4米。
/>城市人居的地形主要是山區,地勢西北高,沿麗水,中國和歐盟的傾斜,沿低山麗水,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的部分沅水緩慢下降。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張家界市分行,北分為三個分支機構,桂英山青龍明王,湖北來鳳龍山市桑植縣巴山朝天山,洪山區,麗水市,北星山清源山頭發花部門南支擴展到澧水,沅水之間七星山崇山,天門山,慈利縣龍山天合光能山東洞庭湖沖積平原消失
張家界以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自然儲備??區??369平方公里,該地區的主要集峽谷景觀,一個罕見的石英砂岩峰世界的,桂林奇跡黃山,華山,保險,泰山賄賂,橋梁,洞穴,湖泊,瀑布擴大盆景狹窄的山路聲譽
張家界的生物資源,木本植物106個家庭,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在該地區是一個寶庫的國家保護植物56種,40種國家保護動物,如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名貴的葯材,如天麻,靈芝,何首烏,杜仲,娃娃魚,獨角獸,蘇門羚,南中國虎,雲豹,獼猴,靈貓珍稀物種珍稀動物。
張家界市地處中緯度的北半球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屬亞熱帶山原型,光熱充足,雨量充沛,長,無霜期短冷期,四季分明,歷年平均日照溫度和降水的40分,分別約16毫米和140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在216-269天之間有利於全面發展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而且還更頻繁的自然災害,影響的因素,如地形,地貌,氣候復雜多變,乾旱洪澇,大風和冰雹。
BR />土家族年
土家族人一年的三倍以上,臘月19(或28)黃道帶過趕年6月25日「6」11「10個月的第一天。
捕捉到晚上的篝火,圍著篝火跳土家擺手舞,唱寨中空場調整後摺合成年率的歌曲。日是一個重要的移民歷史,土家族,土家族,屠宰儀式日農歷6月25日,在這一天,慢慢形成:六月關稅遷移完成。 10月土家人在遷移後的收獲,10月的第一天,為了達到一個新的家庭,土家族,以慶祝彼此新年快樂,舉行了慶祝第11屆白
白族火把節.. .... />張家界火把節農歷消滅害蟲,保護農作物6月25日晚上,每個人都必須火炬點火村在全市范圍內嗎?回火火神祛邪,祈求災難預防BR />張家界獨特的節日:</天,2月的土地,土地神生日
2月15日,花朝大段的年輕女孩,穿環,已婚男性和女性在這個時候。
3月3日,每日吃香菜巴巴香菜部分。
清明柳,門,清門,家裡的清朝不祥的徵兆。又以猴和彩色紙彩色橫幅掛在頂部的親人的墳墓,死者的墳墓,被稱為「綠色插頭」或「掛綠色的手段想念自己的親人。
第一天八月份,「佛」就在這一天,農民在農村地區是一個古老的勞動節。
龍舟節,附近的寺廟,章哲嗯圖像列印發送給朋友的假期將掛在大廳,雄黃塗發電能力的兒童,為了避免「邪毒日本料理餃子喝菖蒲,艾草掛在永定門楣慈利九溪麗水喜龍舟節?,體積小,第五十五屆會議的初五的龍舟賽龍舟節五月BR />早在6月6日「乾性皮膚」的土家族首領土家人曬衣服。譚傳說中的明初談希望殉教和死亡,土家族的民族節日,婦女結綵綢穿織,7月七夕每月結果牛郎和織女陳露崇拜。
中秋節的滿月節,吃月餅土土的時尚土家族人在韓國,在月光下,他們身著節日,不僅瓜花園的情侶偷了一個西瓜的生育能力。
11月19日生日土衛六的各種上午香,最崇高的敬意。
張家界提醒:
不要在雨中徒步旅行,滑動山頂,就會有霧,什麼都看不到,你應該是一個兩小時後,最好的概念的雨的高峰期,國王,而不是去爬山,在炎熱的天氣中,這兩個數字山頂,體力消耗過大,沒有乘涼的樹蔭乘涼,這將是非常暗淡的棕色張家界風景區,每年的春節,勞動節,暑假,國慶節的旅遊旺季。
張家界美食:顏色
的口味很多地方,著名的辛辣食物和酸性豆腐,春卷,龍脂,豬,紅燒豬蹄辣子雞,土家臘肉脂肪的牛百葉窗簾,石蛙,岩耳雞,在侗家咸魚,芷江鴨,洪江血粑鴨鴨臨武,湘黃雞血液是如此不同。
土家族的腌制肉類菜餚系列熏肉,臘肉,臘牛肉,臘狗,臘豬蹄??嗎?你嗎?的臘豬腸,臘血豆腐,酸野薤,酸青菜,酸豬肉,熱得發燙的辣菜,酸魚,酸辣玉米糊,土家家常系列和渣,南瓜湯,米豆腐,醫生,豬肉酸系列,岩耳燉雞,泥鰍煮豆腐,五香魚,泡菜臘肉,腌魚,腌辣椒腌蘿卜,腌辣玉米粉,腌生蔣擼繩野生野葛粉,蕨麵包,大米,南津河,有沒有時間品嘗
張家界景區的餐飲價格昂貴,肉類和蔬菜至少30,本場比賽是80美元或以上的蔬菜,每位15元便宜的郊區,張家界晚上街邊的大排檔就餐,遊客可以看到無處不在,土家火鍋不錯,許多攤位,但風景秀麗的買便宜的土家小吃,麻辣醬的味道桑,種植鹽豆腐乾,土家風味。
大都市相比,張家界短缺的商業開發,但這里是當地的特里尼達和多巴哥,尤其是獼猴桃,明翠茶,清咽,龍蝦茶鬆散的,眾所周知的,很便宜的細菌致敬清王朝,「葛根寶」系列天然綠色飲品,健康長壽,茅坪毛尖茶清香,味道純正的美國,肺癌和提神飲料顏色。除了專業性很強的土家風味,你可以買一些「辛辣刺激性的女孩12系列食品帶回家
張家界火車站於1983年開始運作,並於1992年7月開始建設,新站房建於1993 5月12日,26個國家已經完成並投入使用。新站房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527平方米,乘客候車休息座位1114,軟座候車室,貴賓候車室,空調候車室,候車室,母親和兒子。張家界火車站開大,大中城市,如北京,廣州,長沙,無錫,湛江,襄樊火車站和北京的直接訪問京廣鐵路線,年旅遊旺季,旅遊專列直接開張家界。
航空運輸
張家界荷花機場,張家界市永定區官黎披嗯辦事處蓮花,一個村莊從城市機場,5公里之遙,85計劃期間,湖南省在1985年9月,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由國家和大中型建設項目,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1991年11月和1994年8月建成通車。張家界荷花機場已開通長沙,廣州,上海,南京,北京,宜昌,濟南,杭州,常州,大連,重慶,武漢,成都,鄭州,福州,汕頭,珠海,廈門,香港,貴陽航線航班每月張家界組織於1999年。機場天門「超級特技在國內外的聲譽。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張家界市的公路運輸的發展和擴大,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城市中心站,輻射的樞紐,在五個省和17個縣今年,張家界旅遊張家界 - 常德市公路運輸網路通信完成後的公路建設已經開始,它會變得更快,更方便。
張家界火車站超過10家國內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一列客運火車。張家界火車站直接進入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張家界,廣州,長沙,湛江列車始發站輕松的旅程。 K552從長沙到張家界火車,汽車經銷店,分配每天早上8:18,13:19,下午,票價70元; K824列車,否則進度22:06分配給長沙,廣州次日6:06 10: 55八點鍾到張家界火車抵達長沙,遊客不會有一個火車站,直接通過它?發送張家界的K552汽車,火車,然後再補票。第二輛車繞道從廣州到張家界,長沙至張家界的K525,K502懷化,費時和昂貴的。
張家界火車站,30公里33公里水繞四門。中巴經常接觸天(票價10元/人),一小時。
遊客的能力,不斷提高城市一直是各類酒店,賓館700多張病床,超過30,000個到30多個外商獨資的酒店,接待能力超過30,000人的城市,更高,中,低速全速度,以滿足
張家界祥龍國際酒店張家界國際大酒店,著名的四星級酒店,豪華的設施琵琶溪賓館美麗的三星級酒店,在超過20個星級酒店該國需要在不同層次和優雅的環境,良好的服務,並享受一流的設施,舒適的客房,但價格是非常昂貴的,謙遜的星級酒店,干凈和最熱情的服務和合理的價格。
許多傳統的民族娛樂活動,如擺手舞,斗雞,唱山歌,板凳龍舞棒鼓的九子鞭。
擺手舞是一個大型的傳統舞蹈的土家族人喜歡強烈的色彩犧牲;土家族民俗淵源流長,風格,原始的,粗糙的歌詞表達土家民俗風情,替補中國傳統的龍舞,漢龍傳說中的民間藝術,體育,白色民族同胞打替補出場,「龍」祈禱起雨白族祖先進化的宗教活動,一個復雜的三棒鼓??嗎?模型的幫助,但說絕對九子鞭深受漢,白,土家全國口腔,尤其是白色的最愛,他們的幸福,良好的交通在神的手中,請神,拿著皮鞭表演,更加耀眼,重要的嗩吶跳停下來。
近幾年出現的,迅速發展的新興的旅遊城市張家界現代娛樂設施,娛樂,網球,保齡球,高爾夫球場無處不在?
「森林城市」
春(三月/ 5):5.8°C,11.4°C,16.1°C彈簧媚眼,如笑聲 - 灌溉花出去的BR /夏季(五月/月)溫度:19.7°C,23.3°C,22.2°夏綠,光滑如洗的液滴漂流
- 夏季和秋季(九月/ 12)溫度:17.9°C和13.9°C ,下降8.7°C - 獎勵攀岩(12/2)
冬季氣溫3.4°C和0.7°C至1.3°C,素潔休眠 - 見雪梅
聽到很多關於湖南省的聲譽,天子山,張家界索溪峪佳潔四大景區久負盛名在國內和國外,像位於武陵源風景奇美---袁家界景區,展現在世人面前。最近有機會親眼目睹地球上保險峽安靜,天堂齊畫的城牆。
袁家界張家界天子山,海拔公里,周圍陡峭的懸崖之間代表雙方武陵山區平原華麗的亮點,但是,從山腳到袁家界我只花了兩分鍾!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事實上,我坐在白龍天梯「飛毛腿」百龍天梯的自然景觀和人造奇跡
龍天梯張家界風景區水繞四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戶外觀光電梯,雙最高的全球層觀光電梯,3個世界冠軍載重噸的規模,速度最快的客運電梯「獨步天下。百龍天梯強大的垂直高差335米,運行高度為154米,172米326米鋼鐵貼到山上,雙充分暴露分裂並行運行成功連接,主山軸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金鼻河,水繞四門,袁家界,天下第一橋,寨天子山黃金景點,景區,旅遊觀光電梯,交通便利,大大減少了四個多小時的徒步旅行路線。的移動梯子山線是日益開放的視野,藍天,白雲,奇峰仙霧,這是充滿激情的。不到兩分鍾,景區袁家界,他們透露
東行約800米,有一個小的道路蜿蜒向南延伸到D,吳焰平台。曝光的平台上,環顧四周,數以千計的全景圖像。A座岩峰石柱,美妙難言的單數形式。一次在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趕上陽光明媚的天空,我看到了一道光,晴霧繚繞的山峰如瓊樓玉閣浮潛,整個山體就消失了,下一刻,我覺得變態的痴迷,我不知道你的身體的位置,最後在這里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迷魂台」的美譽。嘗試站在迷魂台「絕岩峭壁,如人走在牆上的雲漂浮在腳下
這是不最美麗的風景沿頂邊的懸崖上,我看到了一個天然石材的智能精神的空飛架首腦會議的高峰期,蔚為壯觀,KIWI荒謬的,它是說,丈夫和妻子岩石「張家界雙絕」世界橋梁。沿砂刀溝旅遊張家界市,一座天然石橋,是世界橋梁界一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自然是一個寬僅3米,5米厚的天然石材,晃來晃去鑲嵌在兩峰之間,巧妙地連接兩座山峰。 20米長的橋,跨度約50米,相對高度近400米,張家界的石橋跨越,驚險刺激的世界最大高度是罕見的,它說,「歡迎來到第一橋。松高橋橋雲和波的深淵,四周懸崖峭壁,飛濺的腳在甲板上,但鐵欄桿在凌空御風的感覺。手,抬頭一看,慶豐雲籠罩,俯瞰高度,如竹筍組岩壑深谷破裂,閻蘭拋出散而復聚橋梁,迷戀上了AA的男人和女人的世界同心鎖
登上了更大的希望和表橋看到從200多米高的頂部,觸摸春天漂流松白色的瀑布從天空在長期的實踐中,臨深淵包容性的,綠的水,霧,橋懸掛懸崖,懸崖雄奇險峻震驚真不愧是一整天掛在白蓮花「的名字。
地面的交界處,有一個隱藏的景觀袁家界中坪說:「後花園」。在石壁之間的遊客步行穿過一片竹林,在叢林中的懸崖邊,突然停止了。這是毫無疑問的拐角處的山崖,卻驚訝找到的,開放的,如滿月,白石,穿過門,混交林深綠色深澗,出現在面前的幾十個峰。谷巔峰保存集群縈繞煎水古老的樹木,冷雲的樓層,可以俯瞰像一個天然盆景數百高峰攀登高入雲,矮卧,跌宕起伏,和得著榮耀。
袁家界,兩個小溪流,石叢,銀瀑布腹瀉,另一個竹鬱郁蔥蔥的松樹牆。由於大量的水,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最新的測試表明袁家界森林覆蓋率為98%或更多的量的空氣中的灰塵和細菌的含量,特別是,是減少的氧含量是非常高的,超過約500的某些部分的近50,000的陰離子倍,像一個巨大的天然大氧吧「,是休閑和健康的環境的理想選擇。
結束這次游覽,導游告訴我,由於地勢險要,過去袁家界周邊交通十分不便因此,長遠的,以及作為被稱為近年來,完成一個觀光電梯,打開世界最高比例的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多年來困擾著風景秀麗的交通瓶頸,一個袁家界深入發展的地區。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已成為一個萬眾矚目的吸引力,神奇美麗的張家界「花園」,說是從幕後走到台前。
/ A>;
>到張家界被稱為傳說中的張家界青岩山,張家界張。那麼,為什麼它被稱為城市的張家界韓住宿厚的張靚講話
根據傳說放在口袋裡的古代的皇帝漢高祖劉Bangping,穩定的國家英雄殺死左侯張良生命的奧秘,河流和湖泊保留邊緣赤松子的腳步聲中辭職,來到了一個字母的流亡刪除登上清源山,因為從他在隱居下來種植道,他們的後代留下的脈沖表。保護:清遠市,皮埃蒙特大區,植物銀杏樹清咽銀杏樹的生長和大張靚清源山的的七巨頭後衛的,南山幾年後,一個名叫張灣趕到法院官員發揮清源山看中清源山,花了7個銀杏樹是有界的,和他們每個人每一刻的銀杏樹,刻章的後代命令七字占據清遠市張灣收費,被迫遠走他鄉,流離失所的婦女和在山青岩部門的兒童生活。
有一天,「獵戶座」張嘉雄進山打獵,看到朱家雄張驚訝地看到身體的銀杏樹,黃色的水流中,如眼淚。樹「命令」七個大字,才恍然大悟原來的齊的轉身突然起火風險木瓜,拔劍,取而代之的將是「萬創嘉紅,萬崇部門。
表朱家雄萬紅激怒了,他被轉移到一個300保鏢包圍清源山逮捕張朱家雄居民住在平房沖銀杏樹,並聲稱,如果你沒有趕上張朱家雄,應採取小夥子臉紅了血七個字元。金融危機時代,已經成為了一棵銀杏樹樹干美分,張靚腳輪七股桶噴射水流失去了動盪?張萬充波和他的300名士兵和馬匹卷金鞭溪出現。張靚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後調用7銀杏樹是一種樹,被稱為「人間天堂地球上的張家界7個字元,和他們的後裔山不朽的張靚差異酩悅清源山。
E.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第三批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191項)
I-85天壇傳說
I-86曹雪芹傳說
I-87契丹始祖傳說
I-88趙氏孤兒傳說
I-89白馬拖韁傳說
I-90舜的傳說
I-91禹的傳說
I-92防風傳說
I-93盤瓠傳說
I-94莊子傳說
I-95柳毅傳說
I-96禪宗祖師傳說
I-97布袋和尚傳說
I-98錢王傳說
I-99蘇東坡傳說
I-100王羲之傳說
I-101李時珍傳說
I-102蔡倫造紙傳說
I-103牡丹傳說
I-104泰山傳說
I-105黃鶴樓傳說
I-106爛柯山的傳說
I-107珞巴族始祖傳說
I-108阿尼瑪卿雪山傳說
I-109錫伯族民間故事
I-110嘉黎民間故事
I-111海洋動物故事
I-112土家族哭嫁歌
I-113坡芽情歌
I-114祝贊詞
I-115黑暗傳
I-116陶克陶胡
I-117密洛陀
I-118亞魯王
I-119目瑙齋瓦
I-120洛奇洛耶與扎斯扎依
I-121阿細先基
I-122羌戈大戰
I-123恰克恰克
I-124酉陽古歌
I-125諺語(滬諺)
傳統音樂(共計16項)
Ⅱ-140鳳陽民歌
Ⅱ-141九江山歌
Ⅱ-142利川燈歌
Ⅱ-143天門民歌
Ⅱ-144臨高漁歌
Ⅱ-145彌渡民歌
Ⅱ-146青海漢族民間小調
Ⅱ-147阿里郎
Ⅱ-148哈薩克族民歌
Ⅱ-149塔吉克族民歌
Ⅱ-150茅山號子
Ⅱ-151弦索樂(菏澤弦索樂)
Ⅱ-152納西族白沙細樂
Ⅱ-153伽倻琴藝術
Ⅱ-154京族獨弦琴藝術
Ⅱ-155哈薩克族庫布孜 (共計15項)
Ⅲ-97跳馬夫
Ⅲ-98仗鼓舞(桑植仗鼓舞)
Ⅲ-99南縣地花鼓
Ⅲ-100跳花棚
Ⅲ-101老古舞
Ⅲ-102跳曹蓋
Ⅲ-103棕扇舞
Ⅲ-104鄂溫克族薩滿舞
Ⅲ-105協榮仲孜
Ⅲ-106普蘭果爾孜
Ⅲ-107陳塘夏爾巴歌舞
Ⅲ-108巴當舞
Ⅲ-109安昭
Ⅲ-110薩瑪舞
Ⅲ-111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 IV-139上黨二簧
IV-140醒感戲
IV-141湖劇
IV-142淳安三角戲
IV-143嗨子戲
IV-144贛劇
IV-145西河戲
IV-146鷓鴣戲
IV-147淮調
IV-148落腔
IV-149武當神戲
IV-150雷劇
IV-151關索戲
IV-152通渭小曲戲
IV-153弦子腔
IV-154西路梆子
IV-155淮北梆子戲
IV-156滑稽戲
IV-157張家界陽戲
IV-158海南齋戲 Ⅴ-97蓮花落
Ⅴ-98長子鼓書
Ⅴ-99翼城琴書
Ⅴ-100曲沃琴書
Ⅴ-101澤州四弦書
Ⅴ-102盤索里
Ⅴ-103永康鼓詞
Ⅴ-104唱新聞
Ⅴ-105漁鼓道情
Ⅴ-106三棒鼓
Ⅴ-107祁陽小調
Ⅴ-108粵曲
Ⅴ-109木魚歌
Ⅴ-110四川評書
Ⅴ-111洛南靜板書
Ⅴ-112南音說唱
Ⅴ-113河州平弦
Ⅴ-114端鼓腔 Ⅵ-56攔手門
Ⅵ-57通背纏拳
Ⅵ-58地術拳
Ⅵ-59佛漢拳
Ⅵ-60孫臏拳
Ⅵ-61肘捶
Ⅵ-62十八般武藝
Ⅵ-63華佗五禽戲
Ⅵ-64撂石鎖
Ⅵ-65賽龍舟
Ⅵ-66迎羅漢
Ⅵ-67摜牛
Ⅵ-68高桿船技
Ⅵ-69花毽
Ⅵ-70口技 Ⅶ-97棕編(新繁棕編)
Ⅶ-98苗畫
Ⅶ-99嘉興灶頭畫
Ⅶ-100永春紙織畫
Ⅶ-101平遙紗閣戲人
Ⅶ-102清徐彩門樓
Ⅶ-103上海絨綉
Ⅶ-104寧波金銀彩綉
Ⅶ-105瑤族刺綉
Ⅶ-106藏族編織、挑花刺綉工藝
Ⅶ-107侗族刺綉
Ⅶ-108錫伯族刺綉
Ⅶ-109寧波泥金彩漆 Ⅷ-187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Ⅷ-188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Ⅷ-189汝瓷燒制技藝
Ⅷ-190淄博陶瓷燒制技藝
Ⅷ-191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Ⅷ-192藍夾纈技藝
Ⅷ-193 (龍鳳旗袍手工製作技藝、亨生奉幫裁縫技藝,培羅蒙奉幫裁縫技藝,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Ⅷ-194鉛錫刻鏤技藝
Ⅷ-195烏銅走銀製作技藝
Ⅷ-196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Ⅷ-197青銅器修復及復制技藝
Ⅷ-198國畫顏料製作技藝(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Ⅷ-199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Ⅷ-200毛筆製作技藝(周虎臣毛筆製作技藝、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Ⅷ-201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藝
Ⅷ-202古書畫臨摹復制技藝
Ⅷ-203白茶製作技藝(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Ⅷ-204仿膳(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Ⅷ-205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Ⅷ-206孔府菜烹飪技藝
Ⅷ-207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Ⅷ-208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Ⅷ-209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Ⅷ-210石庫門里弄建築營造技藝
Ⅷ-211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Ⅷ-212維吾爾族民居建築技藝(阿依旺賽來民居營造技藝) Ⅸ-18壯醫葯(壯醫葯線點灸療法)
Ⅸ-19彝醫葯(彝醫水膏葯療法)
Ⅸ-20傣醫葯(睡葯療法)
Ⅸ-21維吾爾醫葯(維葯傳統炮製技藝、木尼孜其·木斯力湯葯製作技藝、食物療法、庫西台法) Ⅹ-122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
Ⅹ-123中和節(永濟背冰、雲丘山中和節)
Ⅹ-124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Ⅹ-125鄂溫克族瑟賓節
Ⅹ-126諾茹孜節
Ⅹ-127布依族「三月三」
Ⅹ-128土家年
Ⅹ-129彝族年
Ⅹ-130侗年
Ⅹ-131藏歷年
Ⅹ-132舜帝祭典
Ⅹ-133祭寨神林
Ⅹ-134歌會(瑞雲四月八、四十八寨歌節)
Ⅹ-135尉村跑鼓車
Ⅹ-136獨轅四景車賽會
Ⅹ-137網船會
Ⅹ-138月也
Ⅹ-139婚俗(朝鮮族回婚禮、達斡爾族傳統婚俗、彝族傳統婚俗、裕固族傳統婚俗、回族傳統婚俗、哈薩克族傳統婚俗、錫伯族傳統婚俗)
Ⅹ-140徑山茶宴
Ⅹ-141裝泥魚習俗
Ⅹ-142苗族栽岩習俗
Ⅹ-143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Ⅹ-144塔吉克族服飾
F. 湖北有哪些鄉土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
武當武術的發源地在湖北武當山,其創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當道人張三豐。張專三豐將《易經》和《道德經》屬的精髓與武術巧妙融為一體,創造了具有重要養生健身價值,以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為主體的武當武術。武當武術具有鮮明的道家文化特徵,是武功和養生方法的天然結合體,既具有深厚的傳統武術文化底蘊,又含有精湛的科學道理。太極拳強調「先以心使身」而後再以「身從心」,形意拳講究「用意不用力,意到氣到,氣到力達」,八卦掌要求走轉圈「化意念足」,這些都體現了道家「包藏至道」以達「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宗旨,符合把形體訓練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內養外練的運動觀念。
G. 漢壽縣的文化遺產
民間傳統文藝:地花鼓、蚌殼舞、彩蓮船、打花船、漁鼓、三棒鼓、說鼓、喪鼓、打土地、儺願、蓮花鬧等。
文藝創作:清末至民國,縣籍作家、詩人、學者作品,以詩歌、散文為大宗、文學理論次之。新中國成立後,則以新詩、小說、散文、戲曲、民間文學為主體,文學理論較前有所發展。其中民間文學和兒童文學填補歷史空白。各個時期作品各有所長,其內容或狀寫山川,或記人敘事以言志,或陳史述今以論理,各具風韻,各領風騷。
縣籍作家、學者從事專業或業余文學創作的,晚清時期有彭近道、高梧亭、劉定范、饒明認、黎嵩寺、易佩紳、易順鼎、易順豫、陳懷甫等。均有作品專集。民國時期,易君左佳作頗多,易瑜(女)、曾毅、黃學藝(女)、鄒蘊真、楊國經等亦有專著或專集出版。 非物質文化遺產:漢壽楊幺的民間故事已納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漢壽皮影戲、龍舟的打造工藝等2項已納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漢壽皮影戲、漢壽竹馬戲、漢壽漁鼓、漢壽三棒鼓、漢壽夯歌、鄭王公公出行、漢壽抱鸕鶿、漢壽楊泗廟、漢壽地花鼓、漢壽舞獅、漢壽山歌等11項已納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物古跡:凈照寺遺址、楊幺墓、黃城寨遺址、鎮龍閣遺址、南禪寺古塔、洗墨池碑文、也園石刻、造像石雕、中共漢壽縣委會成立舊址、抗日將士陣亡公墓。通過2007年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有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1件,三級文物168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0處。特別是帥孟奇故居,通過近幾年的艱辛努力,已全面修復,並形成一定規模,現已成為了漢壽縣重要的文化遺產資源和紅色旅遊景點。 漢壽是一個有著一定群眾基礎的體育強縣,群眾體育活動興盛,有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的稱號。主要有休閑操、地擲球、門球、休閑拳、健身秧歌、腰鼓、太極拳、廣場舞等群眾喜聞樂見項目。傳統龍舟競渡更是歷史悠久,2006年被湖南省龍舟協會授予「湖南省傳統龍舟之鄉」的稱號,2007年、2009年連續兩屆奪得全國傳統龍舟大賽冠軍,2011年獲湖南省第五屆農民運動會標准龍舟賽兩項冠軍。2012年、2014年連續兩屆成功舉辦全國汽車越野爭霸賽。
青少年體育依託水域優勢開設賽艇、皮艇、劃艇運動項目,在全省縣級排名前列,是湖南省體育後備人才重點縣。摔跤、柔道、跆拳道、舉重、田徑、足球等項目在全市排名前列。2003年至今,漢壽籍運動員共獲得全國比賽金牌11枚。 縣境居民以大米為主食,兼食紅薯、豆類。農戶忙時日食3餐,閑時是食2餐,皆以大米飯為主。丘陵區農戶有時在飯中拌些干紅薯或鮮紅薯,湖區農戶雜以蠶豆、豌豆。荒時暴月,吃稀粥或菜拌飯。無論老少,有嗜辣習慣,愛吃糌辣椒、油炸辣椒、辣子醬、白辣椒。有腌制壇子菜、腌臘肉臘魚的習慣。城鄉居民喜吃糯米湯圓,春天愛吃蒿子粑粑,三月三用地茉菜煮蛋,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節做糍粑,過年過節做甜酒湯圓,喜用荷包蛋、姜鹽茶、擂茶款待賓客。縣境水產豐富,縣民愛食糌辣椒糊魚、黃鱔下面條等。
筵席
清末民國時期,富者多辦「海參席」、「魚翅席」;普通人家多以雞、魚、肉宴客,主茶為炒米粉、紅繞肉、黃燜魚、筍子炒豆乾等。貴賓臨門,多殺雞備酒相待,雞頭敬主客,雞腿讓小孩,主人勸菜敬酒。席上嗜酒者好猜拳。農村用方桌,每席8人,尊者居上席。城鎮多圓桌,不分上下席,主客和陪客隨意入坐。新中國成立後,喜慶筵席,菜餚更為講究,無論城鄉,上菜均在10道以上。80年代,菜餚花色品種繁多,有醬制甲魚、紅繞野雞、銀魚調湯、黑魚炒片等特色菜上席。勸菜敬酒如故。
婚嫁
婚前一日,男方給女方送禮,稱「過禮」。一般人家十魚十肉,較好的邊豬帶頭,還有魚、酒及折妝金等,富有者用雙豬雙羊兼其他禮品。男女雙方家庭均設設宴招待前來賀喜的親友,一般辦酒三天,第一天稱「夜宴」,第二天稱「正酒」,第三天稱「撤席」。女家辦酒比男家先一天。婚日,由男方派花轎、輿轎及樂隊等到女家迎親。新娘由至親若幹人送往男家,叫「送親」。到男方家後,初入洞房,新郎、新娘互搶床廳,同吃「和氣茶」,傍晚,由禮生主持,行「廟見禮」,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父母。入夜,親友擁入洞房嬉鬧,稱「回門」。初婚一個月(或四十天),男女不分開,叫「不離房」。
喪葬
送終。人將咽氣,子女跪在這邊燒紙錢送終。給死者抹屍,換壽衣、壽帽、壽鞋、壽衣須奇數,三、五、七層。然後,移屍置於堂左側地席上,蓋上「子孫被」。隨即,道士進場,念「開路經」,富豪人家請禮生做「堂祭」;弔唁。新友聞訊後,前往弔唁,烯放鞭炮,立中堂屍前默哀,作揖磕頭。此時,鼓樂哀鳴,孝子伏跪屍旁還禮,以表謝意;入殮:又叫「進材」。置棺材於中堂左側,棺內放石膏、木炭灰等吸潮之物,棺內四周用黃紙或白紙糊上,待主要親友到齊瞻仰遺容後,由4人抬屍放入棺內,然後,依次加蓋親友所送的「壽被」。頭、腳、肘均用灰包塞緊固定,接著合上棺蓋,釘上棺銷,並用絲綢或皮紙以生漆或調和漆塗塞縫痕。堂上設靈位,道師導引孝子親友祭拜,停柩一般2-3天。出葬:又叫出殯。出殯時舉行出殯儀式,孝子穿孝衣,腰系草繩,穿草鞋,執孝棍,在靈柩前跪引開路,眾親護送到墓地入葬;
安靈:出殯後,孝子捧靈牌沿出殯路線回家設靈堂,供靈牌。
喜慶
生育。婦女生下頭胎,丈夫即備鵝一隻,酒一壇,紅蛋數枚,去岳家報喜。生男,置鵝於廳堂上方;生女,置酒於上方。岳家當即將喜酒和紅蛋分送親友,並將備制的嬰兒衣、物、雞、蛋、米等連同鵝交給女婿帶回,謂之「送毛粥米」。嬰兒出生第三天,用艾葉水洗澡,謂之「洗三朝」。第十天,親友到嬰兒家送粥米慶賀,叫「打十朝」。產後1個月(湖區)或1個半月(山區),產婦帶嬰兒回娘家「出窩」、「走滿月」。此谷至今未改。
祝壽
男女50歲或60歲開始,逢「十」由子女親友備衣物、鞋帽、壽屏、壽匾為其祝壽。男祝虛女祝實。祝壽時設宴擺酒。50-70年代,此俗漸廢。80年代祝壽之風盛行,壽禮除送禮送衣物外,還有送收錄機、電視機、首飾等物。80年代城鄉興起做36歲生日之風。此外喬遷新居,店鋪開業、子女升學、入伍,多設宴歡樂,親友送禮道賀,相沿成俗。 春節。俗稱過年。從臘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為節期;元宵節: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晚上家家燈火通明,有「三十夜裡的火,十五夜裡的燈」之說。城鎮常辦燈會。清明節:清末民國時期,人們聚族而祭,上墳壘土,立碑,掛紙錢,紙花,以緬懷先祖。端午節:五月初五為小端午節,十五為大端午節。家家戶戶門框掛艾蒿、菖蒲,吃鹽蛋、粽子,飲雄黃酒,以粽子、綠豆糕,折紙扇等物饋贈親友。沿江開展龍舟賽。新中國成立後,習俗如故。中秋節: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日,合家團聚會餐,吃糍粑。入夜,邊品嘗月餅、糖果邊賞月。節日前後以月餅、糍粑饋贈親友。新中國成立後,此俗甚濃。重陽節: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是日,有登高郊遊的習慣,謂「重九登高」。鄉間喜於此日釀酒,叫「重陽酒」。80年代,此日定為老年節。
H. 三棒鼓的介紹
三棒鼓是漢族來以及自武陵山土家族曲藝曲種之一。三棒鼓是廣泛流傳於重慶酉陽、湖南湘西龍山縣永順縣以及張家界和湖北沔陽、天門一帶和鄂西南恩施州等武陵山區一帶的一種曲藝走唱形式。1三棒鼓源於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顧曲雜言》里已記載了三棒鼓在萬曆年間的演出情況。清末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漸廣。為謀生計,沔陽、天門一帶的人們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到中歐,到東南亞,走到哪裡,唱到哪裡,他們被稱之謂「中國的吉卜賽人」。除東北地區外,全國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並隨藝人流傳到英、法、意、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數十個國家。三棒鼓擊鼓的技巧有單跨花、砍四門、絞花、織布、單鼓花、雙鼓花、麻雀鑽竹木,「白蛇吐飛劍,「烏龍攪水」,「金錢吊葫蘆」等。22011年5月23日,三棒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I. 麻煩問下這首歌叫什麼名字,或者是哪個節目上的!
鬧秧歌
秧歌的歷史
綜述
起源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後的秧歌
各地秧歌
東北秧歌
華北秧歌
西北秧歌
傘頭秧歌
陝西的「神會秧歌」
芫莛里的秧歌
益處
秧歌的儀式
與插秧的關系
道口「火神廟會」
湖北的秧歌燈
「女子之歌」
各地的記載
收起
編輯本段
秧歌簡介
秧歌漢族舞蹈,源於插秧耕地的勞動生活,它又與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所唱的頌歌有關。秧歌流行我國北方漢族地區,主要於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在廣場上表演,是一種集歌、舞、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在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秧歌又叫「陽歌」。有人認為,因秧歌起於鳳陽,故又名「陽歌」。又有人認為「陽歌」起源於上古人類的太陽崇拜,是秧歌的本名。都不符合實際。 當我們把目光移到塞外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就知道秧歌又有到姎哥、央哥、揚高、羊高這些名稱,再向南看到英歌、鶯歌、因歌等諸多同音名稱。
編輯本段
秧歌的歷史
縱觀歷史,有記錄的歌舞大多是太平盛世的宮廷舞,很少對具有真正舞蹈文化的大眾做些評述。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一次鄭重論述了人民大眾在中國文藝史上發展的作用。從此,延安(中國西北)掀起了「延安新秧歌運動」,中國的舞蹈藝術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新秧歌」舞發源於陝北(中國西北部)的「踢場子秧歌」。本是自娛自樂的一種歌舞,在毛澤東「講話」精神的鼓舞下,專業文藝家對它進行了加工,並注入了時代精神,有著強勁的節奏、雄健豪邁的步伐,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步伐,這「秧歌」就從老解放區一直扭到了全國各地。[1]
編輯本段
特點
扭秧歌秧歌舞表演起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紅火熱鬧,規模宏大,氣氛熱烈,鬧得熱火朝天。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可見扭秧歌對古代農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秧歌是我國農村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紅藍黃綠,五彩繽紛。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飄舞的紅綢映著燦爛的笑臉,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編輯本段
特徵
我們姑且這樣來概括秧歌的特徵:通常在元宵燈節前後演出於北方農村的一種具有戲劇因素的化裝表 秧歌演;一般呈舞隊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數舞隊要挨門演出,保留著從沿門逐疫向沿門賣藝、乞討發展的痕跡;舞隊中角色的名稱和人數多少不盡相同,但總有官員、武生、老人、和尚、婦女等(大體相當於戲曲中的生旦凈丑),總演出青年男女互相調笑的內容,男青年稱「沙公子」或「傻公子」;一般有童子化妝、女扮男裝的情況;舞隊中有領隊、殿後之分,領隊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傘燈,是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扮,有時稱他為「賣膏葯者」;有時官員(參軍)也為少數民族裝束。有的舞者手持兩根短木棒;演出時鑼鼓齊鳴,而以鼓較為重要。
用這個特徵去衡量,長江流域甚至華南地區,也有類似的表演,不過多數不叫秧歌,而稱秧歌燈、花鼓燈,或打花鼓、花燈、採茶等。
編輯本段
鬧秧歌
陝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後舞,演唱時,眾隊員重復他所唱的最後一句 喜慶的秧歌,形式簡便,生動熱鬧。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置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群眾隨著秧歌隊進入其內,觀賞各種秧歌表演,此活動具有消災驅邪的含義。
編輯本段
秧歌的歷史
綜述
據《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從秧歌發展、演變成的戲曲劇種,在全國劇種中所佔的比例之高,是相 秧歌當驚人的。可以說,秧歌為百戲之源。
按《柳邊紀略》的記載,秧歌的演出時間是在元宵節夜晚,有一裝扮「持傘燈賣膏葯者」為前導,後面跟著三四名「童子」裝扮的婦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參軍」,他們手中,都持「尺許長」的「兩圓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數民族的成份,最遲在元代已經形成。
民國河北《滄縣志》提供的資料信息價值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一,它懷疑秧歌「命名之義」乃「南人種稻插秧而歌」,並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稱──「陽歌」。其二,它具體描述了與東北秧歌大同而小異的華北秧歌的形式特徵,其中各角色的裝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注意。例如,「公子」所持的「樂子」,上可聯繫到宋雜劇中「竹竿子」的形制、作用,下可牽涉到「落子」(評劇)的形成,是解決戲曲史上有關問題的重要資料。至於「長袍短褂,皂靴羽纓」,亦當是少數民族的裝束。
起源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軍庄秧歌」(河南)「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採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類型,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前農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農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鎮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解放前的秧歌隊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組,一個「上裝」(扮女的,又叫「包頭的」),一個「下裝」(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組(兩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隊中「頭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頭棒鼓」是全隊扭唱技藝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隊的領頭帶隊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摺扇,只他一人沒有「上裝」搭配,故稱「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隊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裝」是一個扮相刁潑的老太太,手拿兩根棒棰,耳戴紅辣椒;「下裝」是一個扮相滑稽的老頭,駝背,拄拐杖。秧歌隊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豬八戒、孫悟空等。秧歌隊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後的秧歌
解放後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女裝,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無論城鄉都是只扭不唱。唯有「軍庄秧歌」(河南)還是以扭,跑,唱於一身的圈套秧歌!
編輯本段
各地秧歌
東北秧歌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秧歌旋律流暢,節奏歡快簡潔,其紅紅火火的場面、豐富的舞蹈語匯、情趣盎然的姿態和靈動活潑的表演風格,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秧歌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歷史,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到今天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
今天的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朴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朴、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徵揮灑的淋漓盡致。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節日,人們就會自發地組織秧歌表演和比賽。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艷麗,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紛紛伴著鑼、鼓、鑔、嗩吶奏出的熱烈而歡快、諧趣而顛浪的曲調輕快上路。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這些舞蹈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眾喜愛。
華北秧歌
關於華北秧歌,李炳衛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記北京「鞅哥會」:「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戲,並踩高蹺,超出人群之上。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頭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漁翁、賣膏葯、漁婆、俊鑼、丑鼓。以上十部,因鑼鼓作對,共為十二單個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極盡貢獻藝術之天職。」 .顯然,北京的秧歌與遼寧更相近些。所謂「傻公子」,即東北秧歌中的「沙公子」,或即《滄縣志》中的「公子」;滄縣沒有的「賣膏葯」,東北和北京都有。
河南秧歌
河南地區的秧歌有「回民秧歌」, 回民秧歌「軍庄秧歌」,「大營秧歌」等,都具有很濃的民族色彩,農民文藝藝術。「回民秧歌」是河南省為數不多的回族民間舞蹈,風格與漢族傳統秧歌有明顯區別,韻味獨特高雅,並充滿異域情調。回民秧歌分布在周口項城的南頓集。在南頓流傳著關於回民秧歌的歷史傳說,相傳唐朝時期國家發生大亂,唐王派大將郭子儀(據說郭也是回民)帶三千回兵平亂。戰亂平息後,郭子儀帶兵士駐扎南頓,為了安頓軍心民心,號召回族兵士們唱歌跳舞,活躍生活。據秧歌老藝人馬仁傑(已去世)所述,回民秧歌在南頓代代流傳,到他這一代,僅馬姓家族也有七八代了,有記憶的流傳時間約為200多年。而「軍庄秧歌」源於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4年),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它以豪放、古樸的表演風格,恢宏的表演氣勢而著稱。
西北秧歌
西北地區的秧歌表演,有所謂「白髯、花面、紅纓帽,白皮短褂反穿,手執傘燈領隊」者,相當於東北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導者、華北秧歌中「長袍短褂、皂靴羽纓、持紅羅傘者」。所謂「浪子」與「娼妓」,大概相當於華北秧歌中的「公子」和「美女」。他們「且歌且舞」,互相調笑,並且演出具有簡單情節的小戲,藉以引起觀眾的注目。
傘頭秧歌
在晉西和陝北,流行著一種「傘頭秧歌」,秧歌隊中有一舉足輕重的歌手,左手搖響環,右手執花 傘頭秧歌傘,俗稱傘頭。是一支秧歌隊的統領,其主要職責是指揮全局、編派節目,帶領秧歌隊排街、走院、掏場子,並代表秧歌隊即興編唱秧歌答謝致意。民間傳說,傘和響環都是降妖捉怪的法器,可見秧歌與古代儺儀的聯系。
陝西的「神會秧歌」
陝西榆林保寧堡鄉和米脂縣郭辛庄的老秧歌,稱「神會秧歌」,「每年春節活動前,秧歌隊在神會會長率領下進行敬神謁廟,第二天才開始挨戶依門的進院入戶拜年,群眾稱為『沿門子』,以求消災免難、吉祥平安。」顯然,「沿門子」就是沿門逐疫活動, 只不過儺人摘下了鬼臉殼。
編輯本段
芫莛里的秧歌
芫莛補註:秧歌,是從鄉人儺到地方戲的中間形態,它一頭連接著驅儺者(儺神,其實就是巫),另一頭連接著戲曲演員。本章擬具體介紹秧歌的名稱來源、形式特徵,秧歌與鄉人儺、戲曲、傀儡戲的關系等問題。流行於各地的秧歌,均與上古鄉人儺──沿門逐疫活動有血緣關系。這種軌跡,至今仍在流行的北方秧歌中仍不難找到。
編輯本段
益處
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為大型群眾性娛樂,歡慶,宣傳的主要形式。因為秧歌內容包含量大,多姿多 大型秧歌彩,形式多樣又富於變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動態豐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是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也給林區人民、廣大民眾帶來了快活和歡樂,舒緩身心疲倦的好方法。
編輯本段
秧歌的儀式
一些偏遠山區凡鬧秧歌必先祭瘟,然後是跑院禳瘟。秧歌結束時(一般都在日落之後),要舉行送瘟儀式,由社家事先製作一隻小船,多為高粱稈紮成,並糊上白紙。講究的地方則用木頭做成。船上置燈和一紙人,象徵瘟神。或只寫個牌位「瘟神老爺之靈位」。由秧歌隊護送至河邊,人們梵香叩拜之後。傘頭唱一首送別秧歌,當即將紙船放入水中漂走。這和古代的驅儺儀式非常相似。
編輯本段
與插秧的關系
「秧歌」其名,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它與稻田插秧的關系。但是,在沒有水田、不種稻、不插秧的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秧歌的流行程度更甚於南方。這說明,北方的秧歌與插秧無關。 秧歌南、北方「秧歌」名同實異。南方「秧歌」乃插秧時演出,以「歌」為主,而北方則為農閑時或新年時的一種游藝性化裝表演。
流行於三北地區的、在元宵節時化妝表演的秧歌,與種稻插秧時所唱的南方秧歌不是一個藝術品種。它們使用同一名稱,只不過是由於語音相近而比附的結果罷了。後文討論的秧歌,除特別註明者外,一般指的是北方秧歌。
編輯本段
道口「火神廟會」
每 火神廟會年的農歷正月27、28、29三天,道口古鎮以另一種形式引世人矚目,每年的這三天這里都要舉辦「火神廟會」(道口古會)。人們為避免火災,以這種方式祭祀火神。雖然數百年過去了,如今早已不需要娛神祈福,但「火神廟會」卻神奇地保留了下來。「火神廟會」舉辦期間,到處人山人海,傳統節目有河西高蹺、「軍庄秧歌」、背閣、抬閣、八卦秋、武術表演、竹馬、蓮花燈、火龍、花船等,男女演員盛裝上陣,從臉譜到服裝,無不體現了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 而其中軍庄秧歌最具特色,人們但凡在古會中見到「軍庄秧歌」的旗幟出現,嘴唇定會露出笑容,不但但回味「軍裝豆腐」的香甜,而被「軍庄秧歌」的扭,跑,唱給逗笑!
編輯本段
湖北的秧歌燈
湖北房縣元宵上演的秧歌燈,雲南姚安花燈戲十百為群,民國湖南《嘉禾縣圖志》:「秧歌,一謂之『花燈』,飾童男女相對唱跳,金鼓喇叭與身手相湊,類於衡州馬燈矣。其風至十五日止,謂之『耍元宵』。」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所記江蘇儀征的「花鼓燈」,是典型的秧歌。廣東普寧、潮安流行的英歌,也寫作鶯歌、秧歌、因歌,不僅保留了北方秧歌的某些表演特徵,也保留了秧歌的名稱。
因此,我們不僅有理由否定北方秧歌「南來」說,甚至可以說:南方的英歌、花燈、採茶、花鼓等,是從北方傳入的,起碼是受了北方秧歌的影響而形成的。
編輯本段
「女子之歌」
清黃濬《紅山碎葉》稱:「紅山燈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謂女子之歌。按古書姎字乃渠帥之稱,似有未協。」 說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說法,非常值得注意。
民國劉文海《西行見聞記》:「新疆纏民婦女,確實嬌艷嫵媚,遇者魂銷。……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詞。央哥,即纏民婦女之謂。」又記新疆民謠:「吐魯番葡萄哈密瓜,庫車央哥子(纏回稱婦女之謂)一枝花。」
清祁韻士輯《西陲要略》卷四記新疆方言:「呼婦人為鴦哥。」 據此,可以肯定地說:姎哥、央哥、羊高、鴦哥均為一聲之轉,系維語對女性的稱謂。而且,這女性,主要當指少女,至少是少婦。難以想像,中年以上還會被稱為「一枝花」。
所以,秧歌的本義是「少女之歌」。各地的秧歌都有青年男女相互調笑的內容,便是最有力的證據,「飾童男女相對唱跳」是秧歌的本質特徵之一。
無論秧歌,還是花燈、採茶,都把少女作為主要角色;這少女,多是男童裝扮的。
我們曾強調秧歌中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的成分,現在可以進一步說:秧歌乃上古鄉人儺即沿門逐疫與西域娛樂形式相結合的產物。
編輯本段
各地的記載
謝曉鍾《新疆游記》記「群召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調情,又有簡單情節的戲劇表演,與漢族的秧歌極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少女)扮演。漢族的「秧歌」之名,或即由此而起。
「姎哥」曾是角色名,東北有「秧歌角色」的說法。此外清雍正、乾隆間有嚴禁「秧歌腳、墮民婆」游唱的法令,今冀東秧歌在集體舞蹈之後,「由一民歌藝人出場(或秧歌角兼任)演唱秧歌調」。
又,民國李駿亞《湟中元宵社火》,記錄了青海東南部一帶元宵社火的演出情況。龐大的化裝舞隊中,有高蹺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又寫作「老羊哥」)、偽火神、報子、花鼓子、拉葯姐兒、花和尚、啞巴、膀姑等角色。這與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領隊的「揚高」(羊哥),當即庫車的「羊高」、「姎哥」,亦即漢族的「秧歌腳」或「秧歌角」。後來便以領隊之名稱呼整個舞隊。
山東鼓子秧歌的五種角色
山東秧歌中的鼓子秧歌有「傘、鼓、棒、花、丑」五種角色。其中「傘」分「丑傘」與「花傘」,「丑傘」又稱「頭傘」,為男性老人打扮,是整個秧歌隊的指揮者。「鼓」為武生打扮,是秧歌隊的主要演員,人數多,動作復雜,邊舞邊擊鼓,舞起來氣勢非凡。「鼓子秧歌」即由此得名。「棒」為男性青年,雙手執兩頭有五彩條的木棒而舞。「花」為女性青年,服裝仿戲曲中的花旦。「丑」人數可多可少,裝扮成「傻小子」、「丑婆」、「縣官」、「花花公子」等,即興表演逗趣。
膠州秧歌的角色
膠州秧歌的角色是「鼓、翠花、棒、扇花、小嫚」,每種角色均為一對,共五對十個。所有的角色名,都是就他們所持道具和化妝、表演特色叫起來的。既然「鼓」、「棒」、「花」都是角色名,那麼「姎哥」更可以是角色名。
「姎哥偎郎」
起於西域的「姎哥偎郎」,在向東部傳播時遇上了帶有驅儺因子的漢族的元宵社火,於是在東、西部結合處,具體說,是在青海、甘肅、寧夏、陝北及內蒙一帶,產生了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化妝表演形式。當這種民間歌舞向東南傳播時,由於姎哥、羊哥、揚高等不易理解,於是便借用了南方種稻插秧之歌 觀看秧歌秧歌的產生
秧歌大概產生於宋代,最初可能叫「訝鼓」(迓鼓)。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成為秧歌的時間是宋代,地點是中西部結合區域甘肅陝西一帶。
秧歌與潮州英歌的區別
英歌也並非不說唱,只是將擊鼓舞蹈(武迓鼓)與「戲裝」表演(文迓鼓)分作兩個部分而已。前一部分保留了訝鼓的名稱 「鶯歌」,而將戲劇性的表演稱「後棚」。上文所說山東的「鼓子秧歌」,其實與潮州英歌沒什麼區別。還有山西汾孝地秧歌,也屬於同類。
「宋江陣」
福建、台灣有一種名為「宋江陣」的娛樂形式,亦即英歌,卻索性連「英歌」、「秧歌」之名統統舍棄,換上了在漢族人看來名實相符的新名稱。然而,漳州、泉州卻把飾童男女巡遊稱作「迎閣」,仍帶有秧歌、訝鼓的印記。因為,秧歌的基本特徵之一是童子化妝、男扮女裝。
《武林舊事》的記載
此處言以傀儡裝扮婦人,令我們想起秧歌舞隊中的童子化妝、男扮女裝。秧歌的這種形式,當與傀儡戲有傳承關系。《武林舊事》卷二在「元宵」條後載有「舞隊、大小全棚傀儡」,其名目有:麤旦、細旦、夾棒、男女竹馬、男女杵歌、河東子、瞎判官、旱劃船、抱鑼裝鬼、村田樂、鼓板、耍和尚、貨郎等。這與盛大的秧歌舞隊,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來自秧歌的戲劇-----陽戲
湘西有一種地方小戲稱陽戲來自秧歌,陽戲有南路、北路之分,北路陽戲又叫「柳子戲」。無論南、北路陽戲,都移植過木偶戲的劇目。
貴州天柱一帶流行的「天柱陽戲」,演出往往以丑角為主,「起步時要抬腳」,「走邊轉彎轉身抬腳,類似矮步和小碎步。旦角、丑角出場都要開四門,鑼鼓伴奏。」在湖南,稱人戲為「高台戲」,傀儡戲為「矮台戲」。丑角「起步時要抬腳」,正是福建小梨園戲中「傀儡腳」的動作,純系模仿傀儡而來。
值得提出的是,貴州、四川等地的儺戲,也稱為「陽戲」或「揚戲」。通常對「陽戲」名稱的解釋是:娛人的「陽戲」與娛神的「陰戲」相對而稱,故名。其實,無論陽戲、陰戲,都是儺戲,在演出場所、時間、形式、目的諸方面,都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陽戲」又可以寫作「揚戲」,用陰、陽相對而稱是無法解釋的。
儺戲稱「陽戲」,與傀儡戲稱「陽戲」原因相同。湖南儺戲《大盤洞》第四場,有「櫻哥」教「桃花」唱蓮花鬧的場面。這「櫻哥」相當於西域秧歌中的姎哥、羊高。
雲南、四川都有梓潼戲,「一般由新婚、婚後不育、有女無子或童子久病的人家邀請去演出,意在求子還願,祈神賜福。」 又名「子童戲」、「陽戲」,其實就是儺戲的一種。二者的關系很清楚,可見「陽戲」祈禱生殖的旨意。在元雜劇中,皇帝往往稱其後妃為「子童」或「梓童」。《漢武故事》曾講到衛子夫入宮,歲余不得見,涕泣請出。武帝則因夜夢「梓樹」而幸衛子夫,從而得子,並立子夫為皇後。這或許就是帝稱後為「梓童」的開始,也可能就是梓潼戲的來歷。而又名「陽戲」者,則是從童子—姎哥—秧歌—陽歌而來。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羅甸縣羊腸鄉,流行著陽戲。「陽戲班裡漢族人多一些,但和該戲有關的習俗,卻以布依族為主。在布依族村民的某些家庭里,供奉著『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約二十多公分高),如果某家長期不生育小孩,就要由親戚朋友幫助,到供有『送子娘娘』的家裡去『偷』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被偷的主人明明知道這些人來『偷』童子的,則任其偷走,不聞不問,內心裡得到一種愉快的感覺。童子被盜走到無子的家後,主人家即用紅綢包好,藏在不易丟失的地方,同時向神靈許了獲子的願望,而當懷孕生育小孩之後,就要請『陽戲』班來唱戲慶賀」可見「陽戲」中求子內容所佔份量及其與傀儡戲的關系。因為,「送子娘娘」與「童子」都是木偶雕像,又都是被當作神來祈禱的。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縣秧歌劇團和朔州市大秧歌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