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苗御百草歸清

湘西苗御百草歸清

發布時間: 2021-03-07 07:25:33

① 苗醫的苗醫理論

苗醫對疾病的命名具有樸素、生動的形象思維特點,他們根據疾病外觀徵象,多以動、植物形象、聲音、金屬色澤等取類比象命名,如雙上肢抽搐象鷂鷹閃翅的叫 「鷂子經」,膝關節紅腫發亮、形如貓頭的叫「貓頭證」,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證」,色澤如銅、鐵的「銅療」、「鐵療」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變部位命名或互為結合命名的,如「米黃證」、「雪皮風證」、「寒風經」、「白口菌」、「男色證」,「月家樂證」等。
在苗族醫生中流行著「病有一百單八證」的說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將一百單八證分解為「三十六經、七十二證」、有叫「三十六證、七十二疾」、或稱「四十九證、四十九翻、十丹毒」,據說這些數字只是為了應一百單八的概念,並非確切的定數。一般來說,苗醫是根據各種疾病的某些共同屬性而將疾病進行歸類,分為經、證、翻、龜、小兒胎病、新生兒抽病、丹毒、疔、癀、花、瘡等類。 經類
凡以發病急驟、病勢險惡,並以發熱、抽搐、昏迷或疼痛為主症的一類疾病大都歸為「經」類,如36經有:仙麥經(馬牙經),麥坐經(走馬經),替謬經(魚肚經),錄慕經(錄慕經),渣太經(天吊經),代替經(肚腹經),獨經(迷沉經),翻斗經(腳翻經)、鬧青經(心經)……等。操黔東方言的苗醫稱尚有7經病:學嗯(扯經)、衣批嗯(半邊經)、啞嗯(啞經)、讀嗯(火經)、生嗯(冷經)、哈嗯(快經)、干嗯(慢經)。
證類
凡以疼痛、吐瀉、發熱、咳嗽、出血、痘、疹等為主症,或某症狀單獨出現,或幾個症狀同時出現的各種疾病,苗醫將這一類疾病歸為「證」類,如72證有:巴鼓干證(公雞證)。沙謬證(青沙證)。昏拓證(頭瘟證)、能鋼證(鋼蛇證)、沙體證(紅沙證)。代公證(狗心證)、布容證(羊毛證)、巴轉證(擺子證)、豪指證(黃病心)、孟朱替證(水臌證)等。操黔東方言的苗醫補充了常見證如拿約證(黃鱔證)、嗯欒證(迷經證)、愛我證(烏鴉證)、胡西證(縮筋證)…… 等二十多種。
翻類
因在烈日下久曬,或感受瘴嵐穢濁之氣所致的各種急證,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瀉、昏迷痙厥等,並伴見某種動物形態動作的,苗醫統稱為翻,包括硃砂翻(硃砂翻)、心經疔翻(心經疔翻)、巴古翻(烏鴉翻),代構翻(狗翻),界構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啞巴翻)、姑寶姐翻(蛤蟆翻)…… 等49種。
胎病
農村小兒中,常見因營養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發乾枯、厭食好哭、哭聲細微、夜眠驚惕等症,苗醫根據其不同見症及哭聲稱為小兒12胎病:胎麥(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雞胎)、胎構(狗胎)、胎板(豬胎)、胎忙(貓胎)、胎訣(金胎)、胎嘔(銀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臉)、胎慢(猴胎)。
抽病
是初生小兒最常見的一類對各種有害環境不適應性或過敏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身熱面黃、煩躁啼哭、吐奶厭食、噴嚏流淚、指紋色紫等,根據病因及表現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幾朗抽(日抽)、巧抽(煙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風、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較為少見。
丹類
本病發病急驟,初起有發熱、惡寒、頭痛、骨節痛、惡心等全身症狀,繼而出現皮疹,皮疹略高於皮膚,色紅如塗丹,邊緣清楚,表面光亮灼熱,其大如掌,繼而擴散,甚者遍身,或癢或痛,發無定處,根據其初發部位及擴散路徑不同,苗醫將其分為10丹毒:晝買丹(飛灶丹)、晝買松丹(走灶丹)、晝麥丹(鬼火丹)、晝真度丹(天火丹)、晝汁斗丹(天灶丹)、晝卡煮丹(水丹)、晝替丹(葫蘆丹)、晝勞丹(野火丹)、晝保斗丹(煙火丹)、晝漏丹(壺漏丹)。
癀類
初起患部腫痛,繼而向深層和周圍擴大,形成大片紅腫熱痛的硬塊,四周漫腫,伴全身寒熱症狀。常見有讀仿(火癀)、歐仿(水癀)、恨松仿(巴骨癀)節。
花類
多因癀類失治誤治而來,後期皮膚紅腫潰爛、腐肉外翻突起,其形如花狀,此時多伴有人體消瘦,面色蒼白,食慾不振,低熱等全身症狀,因其病灶發於某處而名某花,如哥巫榜(奶花)、骨汁榜(背花)、娘榜(坐花),另有一些不是因癀失治而來,只因其病灶如某種物體開花狀,或呈現某種花紋而得名,如蠟榜(蠟燭花),講姑買榜(蘿卜花)等。
疔類
是一種急性皮膚傳染性疾病,因其病灶形小根深,頑硬如釘而得名,好發於人體暴露部位,如頭面及四肢末端,並伴有寒戰高熱、煩渴引飲,甚則昏迷譫語。本病發病急驟,病情凶險,不急治則死。根據疔發特點,有樣干不公(飛疔)、歐干不公(水疔)、那干不公(干疔)、讀公(火疔)、倒公(銅疔)、哨公(鐵疔),此外根據發生部位不同還有節骨疔、箍頸疔、手板疔、腳板疔等。
瘡類
指病灶表淺的一類皮膚病,據其不同性狀及發生部位有:讀萬潑(火旋瘡)、干紐潑(白口瘡)、哥巫潑(乳瘡)等。
龜類
是長在腹內形似龜背的各種包塊。包塊質軟,按之消失,起手復現,聚散無常叫崩播(氣龜);質較硬,按之不消叫向播(血龜);按之堅硬如石叫衣播(石龜)。包塊圓而無角屬陰叫「母龜」,圓而有角屬陽叫「公龜」。
據統計,苗醫掌握病種有200餘種,廣泛涉及到內、外、婦、兒、神經、精神、骨傷、皮膚、寄生蟲及各種傳染病、流行病等,其歸類方法自成體系,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及規范性。但因地域不同,方言有別,各地苗族醫在疾病命名、證治上有不盡相同之處,有同名異症、同症異名的現象,如:同叫「飛蛾證」,湘西方言的「飛蛾證」其臨床表現是發熱、鼻翼煽動、咳嗽氣急、胸痛等;黔東方言的「飛蛾證」臨床表現是發熱、扁桃體紅腫疼痛等。又如黔東方言的「雷公證」是頭部劇烈疼痛,以戴帽一圈尤甚,而湘西方言之「雷公證」則是以胸痛、咳嗽、吐血等為其主症,「同名異症」者治法迥異。另有「同症異名」者,如同樣表現為好食生米、面色萎黃、浮腫乏力的,湘西方言稱為「米黃證」,黔東方言稱為「黃腫病」;同樣表現為口乾舌燥、多食多飲、腹脹大而形體消瘦者,有的地方稱「魚肚經」,有的地方稱為「水證」,「異名同症」者其治療方葯一般是相同或相似的 苗醫認為毒、虧、傷、積、菌、蟲是導致人體生病的六種因素,而這六種因素歸根結底都要以毒害力的方式才能致病。產生發冷、口渴、腹痛、出汗、頭昏、出血、昏睡、氣魄不旺等病徵。苗醫所講的病症,多是形象化的病名,如:症、疾、風、痧、驚、翻、仆、經等。病候,是病變癥候的簡稱,也就是疾病出現的癥候群。疾病的病候共有17種,即積毒病候、雄毒病候、惡毒病候、疼痛病候、急熱病候、急冷病候、內冷病候、火毒病候、瀉肚病候、胃弱病候、交環不和病候、虧損病候、風冷氣水毒病候、氣壅病候、外漏病候、危急病候、混雜病候。
因這六種致病因素,苗醫素有「無毒不生病」之說。如常可遇到的風毒、冷毒、火毒、氣毒、水毒、鹽毒等。診斷疾病是通過把脈、聽聲、觀察顏色、詢問病情,用手觸、摸、扣、打、刮、按、搬、量等傳統方法,觀察人體皮膚的顏色,精神的變化,體溫、脈搏、呼吸、心跳、血壓、語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異常,觀察身體的汁水、尿液、血氣、病原體等致病物以及指紋、舌象、目色、鼻竅、咽喉、耳道、肛門、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形態結構變化等。
在索取到可靠的診斷依據後,就開始整病。整病必須遵循治病原則,如失水的病人,就必須補液;腸梗阻,治療當用趕毒法而不能用止塞法;心力不足,應當用補心的方法,假若使用退火的葯物去治療,使心力更虧,就會出現血壓下降、循環衰竭、腦架失養、本命無依等危急病徵。

② 百草歸清 這樣吃最好

百草歸清這個植物,是屬於中草葯的一種,它的葯效很不錯的。有很多種功效,可以泡茶喝,也可以熬粥的時候放上那麼一點,都可以對身體產生良好的作用

③ 苗族還分青苗白苗

在貴州各民族中,苗族的頭飾、服飾最為豐富,多達數十甚至上百種,這是因為苗族人口眾多,支系紛繁,散布極廣,各部分人之間的頭飾、服飾有較大差別。清代乾隆年間曾經編印了一部《皇清職貢圖》,第八卷專講貴州各民族的頭飾、服飾,其中幾乎有一半是苗族,《百苗圖》也是如此。鑒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人們不可能有科
學的民族識別方法,只能按最直觀的頭飾、服飾來作區分,於是有「紅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稱。為了更好地了解歷史上苗族的頭飾、服飾,這里不妨將原書所記抄錄於後,以便研究其發展變化。是書載,貴陽、大定等處「花苗」,「有大頭、小花之稱。衣以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既染則花紋似錦。衣無襟衽,挈領自首以貫於身。男子以青布裹頭,女子以馬尾雜發編髻,大如斗,攏以木梳」;銅仁府屬「紅苗」,「男椎髻,約以紅帛;女戴紫笠,短衣絳裙,緣以錦垂帶如佩」;黎平等處「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綰長簪,垂大環,衣裙緣以色錦,皆跣足」;貴定、龍里、黔西等處「白苗」,「男科頭赤足,婦女盤髻長簪,衣尚白,短僅及膝」;修文、鎮寧等處「青苗」,「其人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攜弩。婦人以青布蒙首,綴以珠石,短衣短裙」;貴築、龍里等處「東苗」,「以花巾束發,衣衫短不及膝,婦女多服花布披肩,系細褶短裙」;平越、清平等處「西苗」,「衣尚青」,「男婦悉青衣綵帶」;平越、黃平等處「夭苗」,「衣尚青,左,女工紡織善染……其居陳蒙爛土夭壩者,緝木葉為衣,系以短裙」;清平縣「九股苗」,「男女習俗服飾與黑苗同,而性尤剽悍,以鎧甲為常服,自膝以下用鐵片纏裹」;貴定縣「平伐苗」,「男子披草衣,女系長裙」;定番州「谷藺苗」,「男女皆短衣……婦女以青布蒙髻,勤紡織,其布最為細密,有谷藺布之名」;黎平「羅漢苗」,「衣尚黑,男未室則插羽於首……短衣。……婦人散發,綰插木梳,數日必以水洗之。以金銀作連環飾耳,以雙帶結背、長、短裙,或止系長裙,垂綉帶一幅,曰衣尾」;都勻、平越等處「紫藍苗」,「其人衣尚黑色,男女俱椎髻、纏以黑布。男子披鐵鎧、佩刀負槍」;廣順州「克孟牯羊苗」,「男青衣、椎髻,女盤髻、短裙」。其實,無論是《皇清職貢圖》或者《百苗圖》,所記的都很粗略,而且遺漏不少,只不過是其中的十之一二。如果進一步查閱其他史書和方誌,掌握的資料就會更多,並可從這些資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苗族頭飾、服飾的主要特點。

先就發型而言,《淮南子·齊俗篇》說:「三苗鎝首」,據《苗族簡史》考證,所謂「鎝首」,就是用棕毛、麻絲、馬尾之類摻雜在頭發里,然後把它盤結在頭頂,宛如戴在頭上的一個大帽,上文所引的「婦人馬鬃尾雜人發為?,大如斗」便屬此類。但它並不是惟一的模式,比方說,《溪蠻叢笑》中就提到另一種發型:「蠻類既不巾,發皆拳,而苗尤異,照日金色,各黃貓頭。」這大概是將頭發剃光的一類,即所謂「科頭」,不但「男子科頭赤足」,而且某些地方婦女也有「科頭」的。但在明、清的方誌中,最常見的還是「錐髻」,即將頭發盤於頭頂如錐狀,謂之「盤髻」、「挽髻」或「綰髻」。如果除去綰發的木梳、長簪、羊角或者頭上所插的雞毛、雉尾以及銀角、銀冠及蒙在頭上的青布、系在頭上的綵帶,那麼,其發型基本同屬一個類型。當然,式樣是很多的,譬如,有的「挽高髻」,有的「挽髻為瓣」,有的「挽成雙髻」,有的卻「酷似東洋頭」。由此看來,苗族的頭飾雖然多種多樣,撇開頭衣和首飾,主要有「鎝首」、「科頭」和「錐髻」三類,而以「錐髻」最為普遍。

苗族的服裝,男子的差異並不太大,無非是右衽、大襟、對襟之類差別,褲腳有大有小,有長有短,頭上包套頭,腳上纏綁腿之類。差異最大的是婦女的服裝,尤以青年婦女的盛裝最能表現各自的特點。大體說來,主要有三種類型,最基本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是著短衣、穿百褶裙,其次是穿長褲和大襟衣,再次是著漢裝,後二者是在演變過程中出現的。與「百越」民族著「筒裙」的習俗不同,苗族的裙子基本上屬於「百褶裙」一類,但款式之多,非其他民族所能比擬,色調、花紋、長短、質地各有不同。色調看來是最引人注目的,史書上所謂的「紅苗」、「白苗」、「青苗」、「黑苗」、「花苗」,無非是以色調來作區分的。紋飾也很醒目,有的是蠟繪,有的是刺綉,有的是挑花,有的是編織,「大花苗」、「小花苗」之分,大概就是從紋飾著眼。裙的長短也有明顯差別,有的長達腳背,有的僅及小腿,有的則是在膝蓋以上的超短裙,所謂「長裙苗」、「短裙苗」大概就是按此區分的。至於與裙子相配的上裝,多以短衣為主,但式樣各異,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一種是從頭上往下套入的所謂「貫首衣」,有領孔而無袖;一種是無領無扣的短衣,左右交叉於胸前,內穿大袖衫;另一種是齊腰緊身的右衽衣或對襟衣;此外,還有「背牌」、「披肩」之類。黔東北一帶的苗族婦女,原先也是穿百褶裙的,但自清代「改土歸流」以來,逐漸改穿長褲和大襟衣了,在衣緣和褲腳上鑲花邊或加「欄桿」,貴陽、羅甸、都勻等地苗民,大抵也屬這一類型。至於改著漢裝的,這里就不贅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區,甚至相鄰的村寨,彼此在服飾上並不相混,譬如說,長裙、短裙、超短裙在黔東南地區同時並存,大花、小花在黔西北地區相互並見。反之,原先以某種服飾為特徵的苗族,遷往他鄉以後,往往還保存原來的傳統,例如從黔東南遷到黔西南的一部分苗族,服飾與黔東南基本相同。

除了發型、服裝而外,首飾也有許多區別,包括佩戴在頭部、頸部、胸部、腰部及四肢(主要是手)上的裝飾品。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裝飾品,表現出一種粗獷、古樸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雞毛」,有的「男髻則插白雞尾或錦雞、野雞尾以為美」,有的「頭用豪豬箭綰發」,有的「首飾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葯珠為飾」,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則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後來雖有人工

劍河苗族頭飾製成的木簪、木梳作裝飾,仍保持著原始古樸的風格。大約在明、清兩代,苗族普遍採用銀飾,並獲得巨大發展,種類之多,製作之精,在國內實屬罕見。各地苗族佩戴的銀飾不同,顯得多姿多彩,例如:雷山大塘婦女頭上插三枝銀花,龍里苗族婦女在青帕後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銀泡,紫雲苗族姑娘的頭上排列著五個錐形銀飾,雷山橋港苗族婦女戴的是一種用銀花、銀鏈、銀鈴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婦女則戴著富麗堂皇的銀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裝時戴銀角,如此等等。這些都只是大概說說而已,事實上,無論是項圈、項鏈、耳環、手鐲、銀花、銀泡、銀角、銀冠、銀帽、銀衣片都有若干樣式,有多種搭配,這將在工藝美術一章中細講,這里就從略了。不同的頭飾、服飾、首飾結合在一起,苗族服飾自然顯得絢麗多姿,令人炫目。

然而,文獻的記載無論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如果深入調查,實際存在的差別遠遠不止於此。安正康、蔣志伊、於信之先生作了大量調查之後,在《貴州少數民族民間美術》一書中,有一節專寫苗族服飾藝術,說得相當仔細。他們根據苗族服飾的款式和苗語方言來劃分類型,分為湘西、黔東、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5類,除海南一型外,其餘4類在貴州均有分布,每種類型之下又細分為若干模式。書中不僅指出各種類型的特徵和各種模式的差異,而且點出了幾種典型,例如:以刺綉著名的台江婦女服飾,以挑花突出的貴陽地區婦女服飾;以毛織為主的威寧服飾,以蠟染為特點的丹寨、安順、黔西、織金、黃平婦女服飾,以編織著稱的貞豐、安龍婦女服飾,以銀飾最多的雷山、台江、黃平、凱里婦女服飾等等。

台江苗族牛角形銀飾「黔東型」苗族服飾,主要分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這是苗族服飾中特色最鮮明、式樣最復雜的一大類型。概括地說,這一類型的特點是:以自織土布為衣料,服裝的基本形式為交領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綉花,銀飾特別豐富。屬於這一類型的,有台江施洞式、台江反排式、台江台拱式、台江岩板式、台江巫腳式、台江五河式、劍河溫泉式、雷山西江式、雷山橋港式、凱里舟溪式、凱里凱棠式、黃平谷隴式、丹寨排莫式、丹寨龍泉式、從江岜沙式、榕江平永式、黎平高求式等等。因為貞豐的苗族是從黃平遷去的,所以他們的服飾也屬這一類型。不難看出,「苗家腹地」保留的傳統最多,樣式也特別豐富,台江共有六式,其次是雷山、丹寨和凱里。台江施洞的服飾具有典型性,它以刺綉和銀飾著名,頗能體現「黔東型」的特點。婦女挽髻於頂,用自織的紅、藍、白花格帕包頭,帕外圍一圈銀花帶,髻上插高約30厘米的銀冠,冠下兩側插有各式銀花和銀簪,髻後插有銀梳,項戴銀項圈四五隻,銀項鏈二三條,胸前有半圓形的銀壓領,上衣的後背、前擺、兩肩及袖口飾以銀衣片、銀泡和銀鈴,兩耳戴筒狀銀耳環,又戴銀手鐲三四隻,全身銀飾足有10公斤重,顯得精美華貴。刺綉也很出色,兩袖中部外側的刺綉花片為全身最耀眼處,衣領及兩肩配有寬大的綉花邊,刺綉紋樣多為龍、鳳、牛、人物及魚類,色調為紅色、深紅色或紫色,下穿青白色百褶裙,腳穿翹尖綉花鞋。銀飾與刺綉的完善結合,便構成施洞服飾的特點。
苗家銀裝迎賓客但台江施洞式畢竟只是「黔東型」的一種,其他各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從不同方面顯示出獨特之處。台江反排苗族婦女也戴銀冠,但裙子不像施洞那樣長及膝下七十餘厘米,而是一種僅及膝下六七厘米的短裙,腰間系著一塊青布的方圍腰,上穿青布大襟右衽、無領、大袖衣。台江台拱式又有不同,衣服系用自織
自染的「花椒布」做成,用獨特的縐綉、瓣綉方法綉成袖花片,有浮雕感,並用青緞或白布綉成長方形圍腰。台江岩板式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在發髻上插有一橫式銀花,一排銀錦雞高高立於花上;二是裙子超短而且多褶,褶達三四十層、外面罩著一方有黑白織花圖案的圍腰。台江巫腳式較為簡朴,挽大髻於頂,然後用一方紫青布從後向前圍髻,交於前額,而巾則披於兩肩及後背,可以擋風。台江五河與劍河溫泉基本同一式樣,頭上戴一圈銀花,髻上插一隻銀錦雞,袖花由六塊正方形織花圖案組成,兩肩飾有花紋,背後有一塊呈倒「品」字形的圖案,圍腰三分之二為大幅圖案。雷山西江式以銀角最為突出,另一特色是在裙外又穿一條花帶裙,系由22根綉花的花帶組成。雷山橋港式最突出的是超短裙,長僅20厘米,褶細而厚硬,使臀圍顯得特大,裙外前面系一及膝的方形圍腰,後面系一寬大有褶的方彩緞,穿青色緊腿布褲。凱里舟溪式發型與眾不同,在挽髻的前沿,做成波狀帽檐式發型,右高左低,油光可鑒。凱里凱棠式以銀項圈既多且大而引人注目,戴各式項圈4隻,最小的為圓形,第二層為卷花圓形,第三層為卷花方形,第四層最大,寬40厘米,下端懸吊著排列整齊的銀花片和銀鈴,還掛有一根粗大的項鏈。黃平谷隴式的大銀帽最有特色,帽由四層銀花堆砌而成,精雕細鏤,玲瓏剔透,顯得璀璨奪目。貞豐式服裝款式與黃平同,但衣服顏色,不分男女老幼均以黑色為基調,刺綉素雅。丹寨排莫式戴一種「山」字形銀冠,頂端各系一束白雞毛,所用蠟染袖片均為傳統的「渦妥」紋飾。丹寨龍泉式為枇杷襟上衣,青色、小領、布扣,長僅35厘米,不遮腹,款式不同尋常。從江岜沙式,衣短至肚,緊身,衣袖細長,系一倒三角形的綉花肚包於腹下,穿青色長褲。榕江平永式最別致的是「雞毛帶裙」,裙長中等,細褶,以豎條蠟染與青布相間,每條花紋呈橫向三段,段與段之間用紅、黃色或紅、藍色相間隔,並在每條花片的下端系兩束白雞毛,故名「雞毛帶裙」。

貴陽花溪苗族盛裝「黔中南型」是指貴陽、龍里、貴定、清鎮、平壩、安順、長順及安龍等地的苗族服飾,它兼有東、西部服飾的特點,婦女上裝多綴有後披領及「背牌」,下穿青色百褶裙或蠟染花裙。初步調查,屬這一類型的有貴陽花溪式、貴陽—龍里式、龍里式、貴定貴東式、貴定雲霧山式、清(鎮)平(壩)式、安(順)清(鎮)式、安順關口式及安龍魯溝式等。貴陽花溪式可以作為一種典型,這里的婦女用一條彩色挑花帶束發於腦後,自髻後向前斜插一排銀簪,多達十餘根,形如筷子。上裝是前短後長的貫首衣,因其領口鑲有一條白布邊,向外翻露,猶如一面旗幟,故名「旗幟服」。衣片的前後不合縫,兩袖僅與衣肩上部連綴,胸前系一條呈交叉狀的挑花帶,下著多褶青色中裙,飾以長及腳背的挑花圍腰,腰帶也是挑花的,下端垂有一排白色圓珠,上端系三組銀鏈和銀鈴,腳纏挑花綁腿,整個服裝皆以挑花為特徵。在貴陽與龍里、貴定、惠水毗連地區的苗族,婦女束發挽髻於頂而將發際下端剃光,用數幅青布纏頭,形成一個碩大的包頭,正面看去為圓盤形,側面看去有如橄欖形狀,頂部是一個圓圈,圈內有玫瑰色和淺藍色的綢帕。龍里式的「白裙苗」又是另一種風格,內穿白色襯衣,外面套著一件淺藍色的大襟右衽衫,衣裳寬大,袖口長及腕下,披一領綉花坎肩,著細褶短花裙,裙的上段為藍色織花圖案,下段為白色。貴定雲霧山式的特點,是姑娘們喜歡將頭發四周剃光,而將頭頂的長發挽成小髻,然後用紅、藍、白、黑長條布纏成圓盤形大包頭,最外層為黑色,帕的兩端有白貴州望謨苗族銀飾邊,帕端外露而呈蝶狀。平壩、清鎮、長順一帶的苗族,男子也包頭帕,里層為青布,外層為黑白豎條布,形成一個大圓圈,上衣為大襟右衽有領長衫,腰部纏寬腰帶,帶兩端有花邊及玫瑰紅排須,穿青布長褲,並戴有項圈一隻,還系一把銀鎖和一排銀鈴。安清式苗族服飾,婦女用綉花帕包頭,少則兩塊,多則十餘塊,呈圓筒狀,並用三條紅色綉花帶依次從前向後包住頭帕,挽髻於後,而將頭帕兩角向上翹起,穿大領對襟衣,後背正中綴一塊黑底玫瑰紅挑花圖案,上衣前後擺依次接有多層挑花衣擺,俗稱「背扇裙」或「衣裳裙」,腰系挑花圍腰,腳纏挑花綁腿。安順關口式苗族姑娘的頭飾特別,束發於前頂,編成獨辮,彎曲成弓狀,然後用一條韌性樹皮做成一個橋形的發架板,覆在發辮上,並用長銀簪將發架板與發辮加以固定,同時將包在發架板上的挑花頭巾與包在額上的綉花巾連成一體。安龍魯溝式婦女的盛裝,外衣為「旗幟服」,領口一開在左,一開在右,將內衣的領向外翻起,兩條白邊相交於胸前和背後,有如旗幟環肩,下著青布中裙,然其套頭卻如同男子。

「川黔滇型」在貴州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六盤水市,部分散見於安順地區和貴陽市,因為這種類型與四川、雲南多有相似之處,故以「川黔滇」相稱。這種類型的服飾,色調較淺,女裙多以蠟染布綉花,但銀飾較少,有六枝梭戛式、六枝式、畢節地區式、畢節燕子口式、安(順)普(定)式、普定長田式、鎮寧江龍式、安龍普坪式、貴陽烏當式、望謨樂旺式等。六枝特區梭戛鄉的苗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著傳統式樣,顯得原始古樸。女子的發型很特別,用約兩公斤重的假發挽成「∞」字形發髻,橫卧在頭頂上,其寬度遠遠超過兩肩,奇特極了。梳成這樣的發型,必須先在後腦部位裝上一把長約65厘米的木梳,將沉甸甸的假發支撐在木梳上,然後用一根白毛氈帶將發髻系於木梳,再系在婦女頭上,稱為「戴角」,有了這種標志才能參加社交,表示已經成年。盛裝的上衣為三層,在兩件襯衣之外再穿一件蠟染的對襟無領緊身衣,衣袖細小,前擺至腰部,後擺達於腳跟,前胸、後背及兩袖皆飾以蠟染圖案。下穿百褶長裙,終年圍著一方用羊毛織成的圍腰,造型獨特,腿上纏著羊毛氈剪成的綁腿,腳穿形如草履的綉花鞋。男子包青帕數圈,上衣為和尚領、緊身衣,下穿百褶裙褲,寬大而呈燈籠狀,腰間纏挑花帶,據說花帶愈多愈為女子所愛。六枝式的特徵,頭戴百十支雉尾的羽冠,衣著大襟右衽白布長衫,系黑白方格腰帶,外披寬大厚實的坎肩,以黃色和朱紅色為主,間以少量黑色和白色,綉紋為幾何圖形。畢節式有兩種,一種是赫章、納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服飾,另一種是畢節、大方一帶「木梳苗」的服飾,姑娘發式為摻假發和紅、黃色毛線纏成的辮狀大包頭,上衣為對襟無扣胴體衫,並綴有紅、黃色織花披肩,下著多節細褶裙,上段及下段為蠟染,中間一段為白色。畢節燕子口式,婦女以紅毛線盤頭,並將摻有黑毛線的長發繞頭一圈,在大襟衣外穿胴體白色披肩,其上有幾何紋織花,下穿數條花褶裙,裙上段為青色,下段為白、青、灰三色橫條,圍腰下部打褶,上部有「凵」字形挑花裝飾。安普式婦女的發式頗有特色,僅摻少量假發,綰紅色月牙狀木梳,盤髻於頂,外用細銀鏈繞髻數圈,而將銀鏈一端的方銀片及銀鈴垂於腦後。普定長田式的頭飾又別具一格,將長發盤成辮子,以青色長頭帕折疊起來,繞成大圓盤形,外圍一條綴穗須的花帶。鎮寧江龍式婦女的發型特別,將一根兩端各扎半截木梳的紅色竹片,一端固定在發髻內,另一端則懸挑於頭的左側70厘米,然後將長發分為三股,分別繞在竹片上,形成一種呈長角形的蓬鬆發型。安龍普坪式婦女上衣,兩襟從左向右交叉於胸前,前襟長至腳背,後擺長過臀部,兩側自肋下開衩,衣領及兩襟為深紅、白色織花邊,前襟為橫向的五段細幾何蠟染花,段與段間以織花邊相隔,兩袖亦分三段,系黑圍腰,下穿蠟染細褶中裙。貴陽烏當式,婦女盛裝時,頭頂橫插一隻木質月牙形的角,將長發和假發繞在角上以為頭飾,上衣為胴體長衫,衣領疊為兩三層,披黑底挑花坎肩,衣袖似兩層衣狀,穿蠟染細褶中裙,有的穿裙數條,形成向外擴散裙式。望謨樂旺式婦女的盛裝,在平盤於頂的頭發上,裹以青帕,帕上綴五隻圓錐形銀花泡,泡上垂一根細鏈和銀鈴,穿白色對襟衣,領後綴紅、黃色幾何紋樣的背牌,下穿蠟染細褶花裙,系青布長圍腰。威寧「大花苗」的男裝頗有特色,頭用布包成套頭,身穿麻布長衫,披一件用羊毛織成的披肩,其上布滿幾何圖形,而背後的一塊尤異,為回紋背牌,下綴四根帶子。

屬於「湘西型」的服飾在貴州不多,主要分布在松桃及黔東北地區,另一部分在晴隆、普定一帶。這一部分苗族,因為長期與漢族交往,服飾受漢文化影響較大,婦女已不穿裙,改穿無領大襟上衣和寬腿長褲,頭帕盤於頭頂呈圓筒形,僅見松桃式和晴(隆)普(定)式。松桃式最能反映這些特點,頭包藍、白相間的小方格帕數圈,上大下小,高達33厘米。戴細耳環,環下垂梯形銀片及四五隻細銀鏈。上衣為大襟右衽,無領,衣袖寬大,衣袖四周鑲深藍布邊,中間鑲一條細藍花帶,袖口飾以花邊。戴胸圍,上呈圓角三角形,正中鑲有一塊呈三角形的藍光緞,上角飾雲紋,再於藍光緞上綉有幾朵鮮艷的荷花,上緣邊上嵌有兩排白花,襯在青底上,格外醒目。下穿陰丹藍布長褲,褲腿寬大,膝以下鑲有花邊,花邊下為青布,綉有稀疏的小花。晴普式與松桃式大同小異,但少女的發式為單辮,纏白色長頭帕,發辮由後往前纏於帕外,而婚後則挽髻於頂,呈圓錐形,罩以青帕,帕兩端垂於腦後。

以上所述,大體可以看出苗族服飾的若干特點、若干樣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樣性,應當說上面所舉的只是較為突出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形式沒有提及。盡管如此,共同性還是存在的,譬如頭飾以「錐髻」為主,服飾以「百褶裙」為主,首飾以銀飾為主等等

④ 苗醫葯的對疾病的命名及分類

苗醫對疾病的命名及分類
苗醫對疾病的命名具有樸素、生動的形象思維特點,他們根據疾病外觀徵象,多以動、植物形
象、聲音、金屬色澤等取類比象命名,如雙上肢抽搐象鷂鷹閃翅的叫「鷂子經」,膝關節紅腫發亮、形如貓頭的叫「貓頭證」,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證」,色澤如銅、鐵的「銅疔「、「鐵疔」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變部位命名或互為結合命名的,如「米黃證」、「雪皮風證」、「寒風經」、「白口菌」、「男色證」、「月家樂證」等。在苗族醫生中流行著「病有一百單八證」的說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將一百單八 證分解為「三十六經、七十二證」、有叫「三十六證、七十二疾二或稱「四十九證、四十九翻、十丹毒」,據說這些數字只是為了應一百單八的概念,並非確切的定數。一般來說,苗醫是根據各種疾病的某些共同屬性而將疾病進行歸類,分為經、證、翻、龜、小兒胎病、新生兒抽病、丹毒、療、癀、花、瘡等類。
(一)經類凡以發病急驟、病勢險惡,並以發熱、抽搐、昏迷或疼痛為主症的一類疾病大都歸為「經」類,如36經有:仙麥經(馬薴經),麥坐經(走馬經),替謬經(魚肚經),錄慕經(錄慕經),薴太經(天吊經),代替經(肚腹經),獨經(迷沉經),翻斗經(腳翻經)、鬧青經(心經)……等。操黔東方言的苗醫稱尚有?經病,嗯(扯經)、衣批嗯(半邊經)、啞嗯(啞經)、讀嗯(火經)、生嗯(冷經)、哈嗯(快經)、干嗯(慢經)。
(二)證類
凡以疼痛、吐瀉、發熱、咳嗽、出血、痘、疹等為主症,或某症狀單獨出現,或幾個症狀同時出現的各種疾病,苗醫將這一類疾病歸為「證」類,如72證有:巴鼓干證(公雞證)、沙謬證(青沙證)、昏拓證(頭瘟證)、能鋼證(鋼蛇證)、沙體證(紅沙證)、代公證(狗心證)、布容證(羊毛證)、巴轉證(擺子證),豪指證(黃病心)、孟朱替證(水臌證)等。操黔東方言苗醫補充;常見證如拿約證(黃鱔證)、嗯欒證(迷經證)、愛我證(烏鴉證)、,胡西證(縮筋證)……等二十多種。
因在烈日下久曬,或感受瘴嵐穢濁之氣所致的各種急證,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瀉、昏迷痙厥等,並伴見某種動物形態動作的,苗醫統稱為翻,包括硃砂翻(硃砂翻)、心經疔翻(心經疔翻)、巴古翻(烏鴉翻),代構翻(狗翻),界構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啞巴翻)、姑寶姐翻(蛤蟆翻)……等49種。
(四)胎病
農村小兒中,常見因營養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發乾枯、厭食好哭、哭聲細微、夜眠驚惕等症,苗醫根據其不同見症及哭聲稱為小兒12胎病:胎麥(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雞胎)、胎構(狗胎)、胎板(豬胎)、胎忙(貓胎)、胎訣(金胎)、胎嘔(銀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臉)、胎慢(猴胎)。
(五)抽病
是初生小兒最常見的一類對各種有害環境不適應性或過敏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身熱面黃、煩躁啼哭、吐奶厭食、噴嚏流淚、指紋色紫等,根據病因及表現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幾朗抽(日抽)、巧抽(煙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風、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較為少見。
(六)丹類
本病發病急驟,初起有發熱、惡寒、頭痛、骨節痛、惡心等全身症狀,繼而出現皮疹。皮疹略高於皮膚,色紅如塗丹,邊緣清楚,表面光亮灼熱,其大如掌,繼而擴散,甚者遍身,或癢或痛,發無定處,根據其初發部位及擴散路徑不同,苗醫將其分為10丹毒:晝買丹(飛灶丹)、晝買松丹(走灶丹)、晝麥丹(鬼火丹)、晝真度丹(天火丹)、晝汁斗丹(天灶丹)、晝卡煮丹(水丹)、晝替丹(葫蘆丹)、晝勞丹(野火丹)、晝保斗丹(煙火丹)、晝漏丹(壺漏丹)。
(七)癀類
初起患部腫痛,繼而向深層和周圍擴大,形成大片紅腫熱痛的硬塊,四周漫腫,伴全身寒熱症狀。常見有讀仿(火癀)、歐仿(水癀)、恨松仿(巴骨癀)節。
(八)花類
多因癀類失治誤治而來,後期皮膚紅腫潰爛、腐肉外翻突起,其形如花狀,此時多伴有人體消瘦,面色蒼白,食慾不振,低熱等全身症狀,因其病灶發於某處而名某花,如哥巫榜(奶花)、骨汁榜(背花)、娘榜(坐花),另有一些不是因癀失治而來,只因其病灶如某種物體開花狀,或呈現某種花紋而得名,如蠟榜(蠟燭花),講姑買榜(蘿1、花)等。
(九)疔類
是一種急性皮膚傳染性疾病,因其病灶形小根深,頑硬如釘而得名,好發於人體暴露部位,如頭面及四肢末端,並伴有寒戰高熱、煩渴引飲,甚則昏迷譫語。本病發病急驟,病情凶險,不急治則死。根據疔發特點,有樣干不公(飛疔)、歐干不公(水疔)、那干不公(干疔)、讀公(火疔)、倒公(銅疔)、哨公(鐵疔),此外根據發生部位不同還有節骨疔、箍頸疔、手板疔、腳板疔等。
(十)瘡類
指病灶表淺的一類皮膚病,據其不同性狀及發生部位有:讀萬潑(火旋瘡)、干紐潑(白口瘡)、哥巫潑(乳瘡)等。
(十一)龜類
是長在腹內形似龜背的各種包塊。包塊質軟,按之消失,起手復現,聚散無常叫崩播(氣龜);質較硬,按之不消叫向播(血龜);按之堅硬如石叫衣播(石龜)。包塊圓而無角屬陰叫「母龜」,圓而有角屬陽叫「公龜」。
據統計,苗醫掌握病種有200餘種,廣泛涉及到內、外、婦、兒、神經、精神、骨傷、皮膚、寄生蟲及各種傳染病、流行病等,其歸類方法自成體系,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及規范性。但因地域不同,方言有別,各地苗族醫在疾病命名、證治上有不盡相同之處,有同名異症、同症異名的現象,如同叫「飛蛾證」,湘西方言的「飛蛾證」其臨床表現是發熱、鼻翼煽動、咳嗽氣急、胸痛等;黔東方言的「飛蛾證」臨床表現是發熱、扁桃體紅腫疼痛等。又如黔東方言的「雷公證」是頭部劇烈疼痛,以戴帽一圈尤甚,而湘西方言之「雷公證」則是以胸痛、咳嗽、吐血等為其主症,「同名異症」者治法迥異。另有「同症異名」者,如同樣表現為好食生米、面色萎黃、浮腫乏力的,湘西方言稱為「米黃證」,黔東方言稱為「黃腫病」;同樣表現為口乾舌燥、多食多飲、腹脹大而形體消瘦者,有的地方稱「魚肚經」,有的地方稱為「水證」,「異名同症」者其治療方葯一般是相同或相似的。

⑤ 苗醫的葯學源流

傳說苗族醫葯學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有個祖傳八代的著名苗醫大師,名叫龍玉六,他在生前根據對小時師父畫像的回憶,復制了一張「喔登嘎像」,他用漢話解釋為「母葯王像」。其畫像是一個古老時代的女人,皮膚有毛,上身裸露,下穿樹葉,垂乳,赤腳,手持醫具,充分表現了為子孫後代祛病保身的慈母之心,也表現了苗族人對本民族醫葯學淵源的追溯之意。用社會發展的眼光來看,苗族的母系氏族早於父系氏族一兩千年。在這漫長的年代裡,由於母親對子女後代的病痛傷損問題思想負擔最重,當然她們就會首先研究醫葯,並會有所發現、發明、發展和更新,這是苗族醫葯學發源的必然規律。
苗醫認為他們的始祖是喔爸嘎(意為公葯王或葯王爺爺),能飛行於山谷之間「岔芮岔嘎」,口嘗百草等,與「神農嘗百草以制醫葯」類同,也與《山海經》記載的「十巫」采葯為醫同意。西漢劉向在《說菀》中所說的「古之為醫者曰苗父」的「為醫者」,是講以行醫為主要職業的人;「苗父」,則是指苗族中有較高醫葯學術水平的苗族老人,如「公葯王」、「葯王爺爺」、「巫彭」及「十巫」之類著名的苗醫始祖。而「苗父」,也絕不是單指某一個人,而是對多個老苗醫的統稱。
九黎部落在蚩尤為首領的時期,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經濟初具規模。尤其在山東至河南一帶,出現了具有古城市氣派的繁華景象。因此才引起黃河上游甘陝黃土高原之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的東進,從而才發生多次較持久的九黎部落與炎、黃部落的戰爭。在這些戰爭過程中,苗族早期的醫葯學不但能發揮一定的治療作用,而且其本身也可得到較快的發展。《說文》雲:「古者,巫彭初作醫」。《山海經·大荒西經》雲:「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葯爰在」。《山海經·海外西經》雲:「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上下也」。《山海經·海內西經》又雲:「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XX窳(qǐ yǔ)之屍,皆操不死葯以拒之」。《山海經·圖贊》雲:「群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搜,術XX是綜,采葯靈山,隨時登峰」。《世本》雲:「巫彭作醫」;《呂氏春秋·勿躬》也雲:「巫彭作醫」;《說文)雲:「古者,巫咸初作巫」;西漢劉向《說菀》雲:「吾聞古之為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營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視,發十言耳。諸扶之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列子》雲:「黃帝時,有神巫,自齊來,處於鄭,命巫咸」;《太平御覽》卷七九引《歸藏》雲:「黃神與炎神爭斗涿鹿之野,將戰,筮於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從這些經史文獻來看,一方面足以說明巫彭、巫咸等眾苗父都是九黎部落時的苗族醫葯先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們不畏艱險,敢與青蛇、赤蛇等天敵搏鬥,升降於險山峻嶺之間采葯,以及精心為各類輕重病人治療的動人場面;還反映他們的醫療質量也達到能使輕重病人「皆平復如故」的高妙程度。這與苗族民間傳說的喔爸嘎長年飛越於惡山陡水之間,嘗遍千蟲百草,精心研製醫葯,治癒十萬八千個患病痛災星的「代熊代夷」(苗族於孫),基本是一個類型。
「三苗」時期,苗族醫葯學出現了革新的勢頭。湘西《苗族歷史討論會論文集·湖南城步苗族族源試探》說,阿濮僕僮和歡兜都是首先開采辰砂染衣、為葯的革新人物。
戰國時代的楚國,苗族醫葯學發展至一定的高度,從屈原在湘黔苗地的著述來看,不但記載申椒、女蘿、三秀、玉英、石蘭、鹿、牛腱、瓊漿、蜂、蛾、蝮蛇等150多種苗葯。還根據事物生成「三生萬物」及「陰陽三合」的原理,在《惜通》中記述了用「申椒」、「木蘭」、「穗草」組成的治療心絞痛的葯方。此外亦記載了苗醫的掛葯療法,吞服自然葯汁法,粉散術,浴療術,治神術等。他還指出人體的惠氣,是抗禦瘟神的能量,《大司命》中所說的「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愁人兮奈何,願若今昔無兮,故人命兮有當,何離合兮可為」等,充分地表露了苗醫破均衡的醫學思想和大無畏的非天命觀,為後來苗族醫葯學的發展立下了基礎。
清朝「改土歸流」以後,苗族醫葯學得到漢文化的影響,因而在理論上或醫療技術上都有新的起色。如《苗族簡史》記:「十九世紀末,松桃廳地甲司苗族醫師龍老二,能為孕婦剖腹取胎,經治療一個月,孕婦就恢復了健康」;雷公山苗族醫生治療蛇傷可謂裏手,並能在短期內治癒能致人死命的疔、癰、疽和毒瘡。光緒《鳳凰廳志》記載:「苗醫用苗葯……或吞或敷,奏效最捷」,「苗醫治麻風醫術頗高」。雲南《馬關縣志》卷二《風俗篇》記:「苗人……有良葯,接骨生筋,其效如神」。苗醫大師龍玉六的師父廖天登,就是清朝湘西鳳凰道台的醫官,最善用鹿馬脈診病,精通人體解剖結構。
解放後,苗族醫葯學也相應有所發展,尤其是1985年中央發出搶救民族醫葯學遺產的號召以來,各地都認真地對苗族醫葯學進行發掘整理,取得可喜成績。這也激奮了眾多熱愛本民族的仁人志士,他們以有此民族奇葩而自豪,個個熱情滿腔,親密團結,共同奮戰,爭取盡快把苗族醫葯學擁上新台階。

⑥ 湘西苗王----陳蕖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陳渠珍(1882—1952)一位亦正亦邪、橫跨三個朝代的江湖匪王,一位經歷漢藏傳奇婚戀,寫出《艽野塵夢》這種痛徹心扉愛情的傳奇官人,一位九十多年前就已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他就是與民國總理的熊希齡,著名文人沈從文並稱鳳凰三傑的湘西王。
陳渠珍,號玉鍪,祖籍麻陽,1882年9月22日生於鳳凰鎮竿城。原來在家族中的名字叫陳開瓊,7歲入私塾讀書,後在本縣學館芷江明山書院就學,16歲入沅水校經堂讀書。其心高氣傲,抱負不凡,便改名「渠珍」以喻珍寶空遺溝渠,因古書上有「古者有鍪(武士頭盔)而綣領,以王天下者矣」,故又自號「玉鍪」。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畢業於湖南武備學堂並加入同盟會。年僅24歲的陳渠珍分配在新軍第四十九標任隊官,在協統鍾穎轄下駐軍四川百丈邑。由於在同盟會的反清活動被人懷疑,1907年經湖北巡撫張學簪介紹,偕同鄉、舊學友林修梅投奔川邊大臣趙爾豐,任新軍六十五標隊官。在四川西藏從軍時,陳渠珍多次提到的湖南同鄉林修梅,(他的堂弟便是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1903年5月,林修梅入長沙的湖南陸軍武備學堂第一期學生,從此結識了陳渠珍。畢業後出任湖南陸軍速成學堂主持人,湖南新軍炮兵營長,湖南陸軍速成學堂區隊長等職並以公費委派留學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1908年12月,林修梅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隨即回國被派往四川新軍任職,陳渠珍也同時進入川軍隊伍。 宣統元年(1909年)英軍入侵西藏,達賴十三世向清廷求援,復又恐清軍入藏,令藏軍阻截。時清軍已集結成都,陳渠珍上書《西征計劃》,得上司賞識;七月,鍾穎率部進軍西藏,陳渠珍被任命為援藏軍一標三營督隊官,參加了工布江達、波密等地戰役。林修梅部被編任第三營管帶(是陳的上級)一同進藏。有一次,林修梅批准了陳渠珍請纓外出的偵察活動,在這次偵察中陳受傷被藏軍捕獲,以其智勇贏得藏人欽佩,送歸漢營。川邊大臣趙爾豐抵昌都,責其貪功冒險,受讒遷罪於林修梅,遂撤銷林的管帶職務,委陳渠珍取而代之。而林修梅因此辭隊經印度、緬甸、渡南海而歸,後任孫中山大總統府代理參軍長、陸軍上將。1921年10月病逝於廣州中法韜美醫院,時年僅四十二歲。陳渠珍則進軍駐守工布江達,偶遇藏族姑娘西原,由此生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的消息傳到西藏後,進藏川軍中的哥老會組織積極響應,其部屬還殺死了協統羅長琦。陳渠珍為同盟會員,深知形勢危殆,於是策動手下湘黔籍官兵115名,取道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入青海返回內地,卻因誤入歧途,迷困荒漠,斷糧挨餓,茹毛飲血,絕地輾轉七個多月,直至民國元年(1 912)6月,歷盡艱苦方到達西寧,全隊僅七人生還。藏女西原追隨陳渠珍走出大沙漠,卻不幸病卒長安。 1912年陳渠珍回到湘西,地方讓他督辦開河工程,田應詔保奏他開河有功,卻因政府查辦在西藏時協統羅長琦被殺案,有人誣告陳是主謀,被逮解送京。陳渠珍力辯得直,又得傅良佐擔保,方得脫案。回湘西後仍得田應詔賞識,在軍中任副參謀長,主辦軍官訓練團。民國2年(1913)任湘西鎮守使署中校參謀。1917年升參謀長,兼任第一梯團團長。1918年護法戰爭興起,湘西鎮守使田應詔組織護法軍第一路軍,命陳為參謀長兼第一梯團長,旋又代理第一路軍司令。民國9年(1920年)接過了田應詔原任的湘西護國聯軍第一軍軍長大權。次年(1921年)又兼任湘西巡防軍統領,移駐保靖。他提出「保境息民」的口號,整軍經武,剿撫兼施,統一湘西,在老家關起門來建設湘西獨立王國。民國14年(1925),省長趙恆惕任命陳渠珍為湘西屯邊使。民國16年(1927)唐生智任命陳為第十九獨立師師長,陳回駐鳳凰。為培植地方武裝勢力,他興辦了軍官教導團、經武學校和國術訓練所等機構;親自編著了《軍人良心論》等教材。在財政上,他極力擴充稅源,加收鹽稅、木關稅、特稅(大煙稅)、火坑捐(戶口捐)等約五六十種苛捐雜稅,掌管湘西全部屯租,還興辦了湘西農村銀行,票幣發行量達10萬元,流通於湘西14個縣。還先後在鳳凰縣辦起了造槍、皮革、木器、印刷、毛筆等工廠。 鳳凰城裡西北側的西門坡有座「朝陽宮」,是陳渠珍之兄陳炳、陳開藩在民國四年(1915年)發動族人捐資興建的,原名陳家祠堂。民國12年(1923年)時任湘西巡防軍統領的陳渠珍又擴建戲台一座,經常在此聚會聽戲。應該說,民國年間,這里是最熱鬧的地方。由於國內軍閥間的暫時休戰,北京、上海和各省報紙正熱烈地討論「兵工築路墾荒」、「辦學校」、「興實業」的有關國內建設問題。感受著時局的影響,陳渠珍主持湘西軍政後,打著「保靖息民」旗號,開始實施「湘西自治」。陳渠珍草擬了一份計劃,將湘西13個縣劃分為100多個區鄉,試行「湘西自治」。經過幾次各縣縣長和鄉紳代表會議討論、協商,就著手實施。於是,單在保靖,就設立了一個師范講習所,一個聯合模範中學,一個中級女學,一個職業女學,一個模範林場和六個小工廠。學校教師和工廠技師,都是從長沙聘來的,薪水比本地人要高。加上原來的一個軍官學校,一個學兵教練營,六個軍農隊,湘西一時呈現出興旺而有生氣的景象。當時的《巡防軍軍歌》的歌詞就有此豪言:「湘西西上五竿好河山,論疆域,連黔帶蜀,級級有雄關。澧蘭沅芷,縱橫直盪,地勢本天然。三軍忠勇,十縣團結,千里靖烽煙。」為促進自治,他還在保靖置辦了一部印刷機,設立報館,籌辦一個定期刊物。還組織了一批湖湘子弟去山西觀摩考察閻錫山自治下的「模範村」。就是到了1937年,熊希齡臨終前,掛念家鄉的織錦業工藝,他寫信給陳渠珍,請他給與扶持。陳渠珍接信後立即照辦,馬上成立了鳳凰工藝廠。

⑦ 乾嘉年間爆發的苗民反清起義是怎麼回事

湘西、黔東北甚川東南(今渝東南一帶)至一帶苗族紛紛起而響應。因這次起義發生在清代乾隆、嘉慶之交,故史稱「乾嘉苗民起義」。
1795年(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貴州省松桃廳大塘汛大寨營苗族石柳鄧與湖南省永綏廳黃瓜寨苗族石三保等人,聚集於湖南省鳳凰廳鴨保寨副百戶吳隴登家中,與吳八月、吳半生、吳廷舉等人,在清朝的民族壓迫和大量失去土地的情況下,共同商討起兵反抗。他們提出:「驅逐客民,奪還苗地」的口號,商定於農歷正月十八 (2月7日)聯絡毗連的松桃,永綏、鳳凰、乾州四廳的苗寨共同起義。這是湘、黔、川三省邊區苗族在改土歸流以後,因流官繼續欺壓百姓和清朝地主兼並土地的必然結果。
因石柳鄧為起義進行的准備活動被官府發覺,所以松桃大寨營起義被迫提前於正月五日爆發,此後的幾天之內,石三保在湘南永綏廳黃瓜寨,吳半生在鳳凰廳蘇麻寨,吳隴登在鴨保寨、吳八月在乾州廳坪壠、吳廷舉在三岔坪,亦均先後起來斗爭。
起義軍曾攻下乾州廳城,先後包圍松桃、永綏、鳳凰廳城。他們攻打清軍據點,奪回耕地,嚴懲作惡的百戶及地主,與前來鎮壓的清軍相持約2年之久。清朝剿撫兼施,在征調7省18萬清兵大軍壓境的基礎上,又籠絡收買起義軍個別領導中的動搖分子,並分化瓦解友軍;加上起義軍武器簡陋,組織性與外界聯系較差,勢單力薄,各自為戰,很容易受到分割包圍,因此一些據點先後被清軍佔領。石柳鄧率所部轉入湘西後,曾與各路義軍分別迎擊來犯的清軍,經烏巢河谷戰役,吳半生、吳八月、石三保等先後被俘。1796年 (嘉慶元年)七月十五日,義軍佔領達1年5個月的乾州廳城失守。十一月中旬,石柳鄧與吳八月之子吳廷義等領導義軍退守石隆寨。次年正月三日,在清軍四路圍攻下,起義軍寧死不屈,取得擊斃清軍守備、千總、把總的戰績,最後全部壯烈犧牲。清政府在鎮壓乾嘉起義以後,在苗疆修復「邊牆」150餘公里,建碉堡、哨卡、關口1100餘座,招屯兵7000人,備戰練勇1000人,實施「屯田養勇,設卡防苗」的政策。屯田制度的建立,不僅掠奪了苗民的田土,壓制了苗民的自由,後來屯租剝削日重,導致了此後再一次爆發的「革屯運動」。
清朝對西南苗民的起事,前後動員了七省的兵力近八九萬人,耗費白銀九十五萬多兩,損失一百一十多位將官,包括雲貴總督福康安,四川總督和琳兩位乾隆愛將,也是因為平苗亂而勞累死亡。

⑧ 苗族分紅苗、白苗、青苗、花苗、藍苗都有什麼區別,服飾等方面

在貴州各民族中,苗族的頭飾、服飾最為豐富,多達數十甚至上百種,這是因為苗族人口眾多,支系紛繁,散布極廣,各部分人之間的頭飾、服飾有較大差別。清代乾隆年間曾經編印了一部《皇清職貢圖》,第八卷專講貴州各民族的頭飾、服飾,其中幾乎有一半是苗族,《百苗圖》也是如此。鑒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人們不可能有科
學的民族識別方法,只能按最直觀的頭飾、服飾來作區分,於是有「紅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稱。為了更好地了解歷史上苗族的頭飾、服飾,這里不妨將原書所記抄錄於後,以便研究其發展變化。是書載,貴陽、大定等處「花苗」,「有大頭、小花之稱。衣以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既染則花紋似錦。衣無襟衽,挈領自首以貫於身。男子以青布裹頭,女子以馬尾雜發編髻,大如斗,攏以木梳」;銅仁府屬「紅苗」,「男椎髻,約以紅帛;女戴紫笠,短衣絳裙,緣以錦垂帶如佩」;黎平等處「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綰長簪,垂大環,衣裙緣以色錦,皆跣足」;貴定、龍里、黔西等處「白苗」,「男科頭赤足,婦女盤髻長簪,衣尚白,短僅及膝」;修文、鎮寧等處「青苗」,「其人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攜弩。婦人以青布蒙首,綴以珠石,短衣短裙」;貴築、龍里等處「東苗」,「以花巾束發,衣衫短不及膝,婦女多服花布披肩,系細褶短裙」;平越、清平等處「西苗」,「衣尚青」,「男婦悉青衣綵帶」;平越、黃平等處「夭苗」,「衣尚青,左,女工紡織善染……其居陳蒙爛土夭壩者,緝木葉為衣,系以短裙」;清平縣「九股苗」,「男女習俗服飾與黑苗同,而性尤剽悍,以鎧甲為常服,自膝以下用鐵片纏裹」;貴定縣「平伐苗」,「男子披草衣,女系長裙」;定番州「谷藺苗」,「男女皆短衣……婦女以青布蒙髻,勤紡織,其布最為細密,有谷藺布之名」;黎平「羅漢苗」,「衣尚黑,男未室則插羽於首……短衣。……婦人散發,綰插木梳,數日必以水洗之。以金銀作連環飾耳,以雙帶結背、長、短裙,或止系長裙,垂綉帶一幅,曰衣尾」;都勻、平越等處「紫藍苗」,「其人衣尚黑色,男女俱椎髻、纏以黑布。男子披鐵鎧、佩刀負槍」;廣順州「克孟牯羊苗」,「男青衣、椎髻,女盤髻、短裙」。其實,無論是《皇清職貢圖》或者《百苗圖》,所記的都很粗略,而且遺漏不少,只不過是其中的十之一二。如果進一步查閱其他史書和方誌,掌握的資料就會更多,並可從這些資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苗族頭飾、服飾的主要特點。

先就發型而言,《淮南子·齊俗篇》說:「三苗鎝首」,據《苗族簡史》考證,所謂「鎝首」,就是用棕毛、麻絲、馬尾之類摻雜在頭發里,然後把它盤結在頭頂,宛如戴在頭上的一個大帽,上文所引的「婦人馬鬃尾雜人發為?,大如斗」便屬此類。但它並不是惟一的模式,比方說,《溪蠻叢笑》中就提到另一種發型:「蠻類既不巾,發皆拳,而苗尤異,照日金色,各黃貓頭。」這大概是將頭發剃光的一類,即所謂「科頭」,不但「男子科頭赤足」,而且某些地方婦女也有「科頭」的。但在明、清的方誌中,最常見的還是「錐髻」,即將頭發盤於頭頂如錐狀,謂之「盤髻」、「挽髻」或「綰髻」。如果除去綰發的木梳、長簪、羊角或者頭上所插的雞毛、雉尾以及銀角、銀冠及蒙在頭上的青布、系在頭上的綵帶,那麼,其發型基本同屬一個類型。當然,式樣是很多的,譬如,有的「挽高髻」,有的「挽髻為瓣」,有的「挽成雙髻」,有的卻「酷似東洋頭」。由此看來,苗族的頭飾雖然多種多樣,撇開頭衣和首飾,主要有「鎝首」、「科頭」和「錐髻」三類,而以「錐髻」最為普遍。

苗族的服裝,男子的差異並不太大,無非是右衽、大襟、對襟之類差別,褲腳有大有小,有長有短,頭上包套頭,腳上纏綁腿之類。差異最大的是婦女的服裝,尤以青年婦女的盛裝最能表現各自的特點。大體說來,主要有三種類型,最基本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是著短衣、穿百褶裙,其次是穿長褲和大襟衣,再次是著漢裝,後二者是在演變過程中出現的。與「百越」民族著「筒裙」的習俗不同,苗族的裙子基本上屬於「百褶裙」一類,但款式之多,非其他民族所能比擬,色調、花紋、長短、質地各有不同。色調看來是最引人注目的,史書上所謂的「紅苗」、「白苗」、「青苗」、「黑苗」、「花苗」,無非是以色調來作區分的。紋飾也很醒目,有的是蠟繪,有的是刺綉,有的是挑花,有的是編織,「大花苗」、「小花苗」之分,大概就是從紋飾著眼。裙的長短也有明顯差別,有的長達腳背,有的僅及小腿,有的則是在膝蓋以上的超短裙,所謂「長裙苗」、「短裙苗」大概就是按此區分的。至於與裙子相配的上裝,多以短衣為主,但式樣各異,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一種是從頭上往下套入的所謂「貫首衣」,有領孔而無袖;一種是無領無扣的短衣,左右交叉於胸前,內穿大袖衫;另一種是齊腰緊身的右衽衣或對襟衣;此外,還有「背牌」、「披肩」之類。黔東北一帶的苗族婦女,原先也是穿百褶裙的,但自清代「改土歸流」以來,逐漸改穿長褲和大襟衣了,在衣緣和褲腳上鑲花邊或加「欄桿」,貴陽、羅甸、都勻等地苗民,大抵也屬這一類型。至於改著漢裝的,這里就不贅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區,甚至相鄰的村寨,彼此在服飾上並不相混,譬如說,長裙、短裙、超短裙在黔東南地區同時並存,大花、小花在黔西北地區相互並見。反之,原先以某種服飾為特徵的苗族,遷往他鄉以後,往往還保存原來的傳統,例如從黔東南遷到黔西南的一部分苗族,服飾與黔東南基本相同。

除了發型、服裝而外,首飾也有許多區別,包括佩戴在頭部、頸部、胸部、腰部及四肢(主要是手)上的裝飾品。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裝飾品,表現出一種粗獷、古樸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雞毛」,有的「男髻則插白雞尾或錦雞、野雞尾以為美」,有的「頭用豪豬箭綰發」,有的「首飾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葯珠為飾」,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則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後來雖有人工

劍河苗族頭飾製成的木簪、木梳作裝飾,仍保持著原始古樸的風格。大約在明、清兩代,苗族普遍採用銀飾,並獲得巨大發展,種類之多,製作之精,在國內實屬罕見。各地苗族佩戴的銀飾不同,顯得多姿多彩,例如:雷山大塘婦女頭上插三枝銀花,龍里苗族婦女在青帕後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銀泡,紫雲苗族姑娘的頭上排列著五個錐形銀飾,雷山橋港苗族婦女戴的是一種用銀花、銀鏈、銀鈴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婦女則戴著富麗堂皇的銀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裝時戴銀角,如此等等。這些都只是大概說說而已,事實上,無論是項圈、項鏈、耳環、手鐲、銀花、銀泡、銀角、銀冠、銀帽、銀衣片都有若干樣式,有多種搭配,這將在工藝美術一章中細講,這里就從略了。不同的頭飾、服飾、首飾結合在一起,苗族服飾自然顯得絢麗多姿,令人炫目。

然而,文獻的記載無論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如果深入調查,實際存在的差別遠遠不止於此。安正康、蔣志伊、於信之先生作了大量調查之後,在《貴州少數民族民間美術》一書中,有一節專寫苗族服飾藝術,說得相當仔細。他們根據苗族服飾的款式和苗語方言來劃分類型,分為湘西、黔東、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5類,除海南一型外,其餘4類在貴州均有分布,每種類型之下又細分為若干模式。書中不僅指出各種類型的特徵和各種模式的差異,而且點出了幾種典型,例如:以刺綉著名的台江婦女服飾,以挑花突出的貴陽地區婦女服飾;以毛織為主的威寧服飾,以蠟染為特點的丹寨、安順、黔西、織金、黃平婦女服飾,以編織著稱的貞豐、安龍婦女服飾,以銀飾最多的雷山、台江、黃平、凱里婦女服飾等等。

台江苗族牛角形銀飾「黔東型」苗族服飾,主要分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這是苗族服飾中特色最鮮明、式樣最復雜的一大類型。概括地說,這一類型的特點是:以自織土布為衣料,服裝的基本形式為交領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綉花,銀飾特別豐富。屬於這一類型的,有台江施洞式、台江反排式、台江台拱式、台江岩板式、台江巫腳式、台江五河式、劍河溫泉式、雷山西江式、雷山橋港式、凱里舟溪式、凱里凱棠式、黃平谷隴式、丹寨排莫式、丹寨龍泉式、從江岜沙式、榕江平永式、黎平高求式等等。因為貞豐的苗族是從黃平遷去的,所以他們的服飾也屬這一類型。不難看出,「苗家腹地」保留的傳統最多,樣式也特別豐富,台江共有六式,其次是雷山、丹寨和凱里。台江施洞的服飾具有典型性,它以刺綉和銀飾著名,頗能體現「黔東型」的特點。婦女挽髻於頂,用自織的紅、藍、白花格帕包頭,帕外圍一圈銀花帶,髻上插高約30厘米的銀冠,冠下兩側插有各式銀花和銀簪,髻後插有銀梳,項戴銀項圈四五隻,銀項鏈二三條,胸前有半圓形的銀壓領,上衣的後背、前擺、兩肩及袖口飾以銀衣片、銀泡和銀鈴,兩耳戴筒狀銀耳環,又戴銀手鐲三四隻,全身銀飾足有10公斤重,顯得精美華貴。刺綉也很出色,兩袖中部外側的刺綉花片為全身最耀眼處,衣領及兩肩配有寬大的綉花邊,刺綉紋樣多為龍、鳳、牛、人物及魚類,色調為紅色、深紅色或紫色,下穿青白色百褶裙,腳穿翹尖綉花鞋。銀飾與刺綉的完善結合,便構成施洞服飾的特點。
苗家銀裝迎賓客但台江施洞式畢竟只是「黔東型」的一種,其他各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從不同方面顯示出獨特之處。台江反排苗族婦女也戴銀冠,但裙子不像施洞那樣長及膝下七十餘厘米,而是一種僅及膝下六七厘米的短裙,腰間系著一塊青布的方圍腰,上穿青布大襟右衽、無領、大袖衣。台江台拱式又有不同,衣服系用自織
自染的「花椒布」做成,用獨特的縐綉、瓣綉方法綉成袖花片,有浮雕感,並用青緞或白布綉成長方形圍腰。台江岩板式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在發髻上插有一橫式銀花,一排銀錦雞高高立於花上;二是裙子超短而且多褶,褶達三四十層、外面罩著一方有黑白織花圖案的圍腰。台江巫腳式較為簡朴,挽大髻於頂,然後用一方紫青布從後向前圍髻,交於前額,而巾則披於兩肩及後背,可以擋風。台江五河與劍河溫泉基本同一式樣,頭上戴一圈銀花,髻上插一隻銀錦雞,袖花由六塊正方形織花圖案組成,兩肩飾有花紋,背後有一塊呈倒「品」字形的圖案,圍腰三分之二為大幅圖案。雷山西江式以銀角最為突出,另一特色是在裙外又穿一條花帶裙,系由22根綉花的花帶組成。雷山橋港式最突出的是超短裙,長僅20厘米,褶細而厚硬,使臀圍顯得特大,裙外前面系一及膝的方形圍腰,後面系一寬大有褶的方彩緞,穿青色緊腿布褲。凱里舟溪式發型與眾不同,在挽髻的前沿,做成波狀帽檐式發型,右高左低,油光可鑒。凱里凱棠式以銀項圈既多且大而引人注目,戴各式項圈4隻,最小的為圓形,第二層為卷花圓形,第三層為卷花方形,第四層最大,寬40厘米,下端懸吊著排列整齊的銀花片和銀鈴,還掛有一根粗大的項鏈。黃平谷隴式的大銀帽最有特色,帽由四層銀花堆砌而成,精雕細鏤,玲瓏剔透,顯得璀璨奪目。貞豐式服裝款式與黃平同,但衣服顏色,不分男女老幼均以黑色為基調,刺綉素雅。丹寨排莫式戴一種「山」字形銀冠,頂端各系一束白雞毛,所用蠟染袖片均為傳統的「渦妥」紋飾。丹寨龍泉式為枇杷襟上衣,青色、小領、布扣,長僅35厘米,不遮腹,款式不同尋常。從江岜沙式,衣短至肚,緊身,衣袖細長,系一倒三角形的綉花肚包於腹下,穿青色長褲。榕江平永式最別致的是「雞毛帶裙」,裙長中等,細褶,以豎條蠟染與青布相間,每條花紋呈橫向三段,段與段之間用紅、黃色或紅、藍色相間隔,並在每條花片的下端系兩束白雞毛,故名「雞毛帶裙」。

貴陽花溪苗族盛裝「黔中南型」是指貴陽、龍里、貴定、清鎮、平壩、安順、長順及安龍等地的苗族服飾,它兼有東、西部服飾的特點,婦女上裝多綴有後披領及「背牌」,下穿青色百褶裙或蠟染花裙。初步調查,屬這一類型的有貴陽花溪式、貴陽—龍里式、龍里式、貴定貴東式、貴定雲霧山式、清(鎮)平(壩)式、安(順)清(鎮)式、安順關口式及安龍魯溝式等。貴陽花溪式可以作為一種典型,這里的婦女用一條彩色挑花帶束發於腦後,自髻後向前斜插一排銀簪,多達十餘根,形如筷子。上裝是前短後長的貫首衣,因其領口鑲有一條白布邊,向外翻露,猶如一面旗幟,故名「旗幟服」。衣片的前後不合縫,兩袖僅與衣肩上部連綴,胸前系一條呈交叉狀的挑花帶,下著多褶青色中裙,飾以長及腳背的挑花圍腰,腰帶也是挑花的,下端垂有一排白色圓珠,上端系三組銀鏈和銀鈴,腳纏挑花綁腿,整個服裝皆以挑花為特徵。在貴陽與龍里、貴定、惠水毗連地區的苗族,婦女束發挽髻於頂而將發際下端剃光,用數幅青布纏頭,形成一個碩大的包頭,正面看去為圓盤形,側面看去有如橄欖形狀,頂部是一個圓圈,圈內有玫瑰色和淺藍色的綢帕。龍里式的「白裙苗」又是另一種風格,內穿白色襯衣,外面套著一件淺藍色的大襟右衽衫,衣裳寬大,袖口長及腕下,披一領綉花坎肩,著細褶短花裙,裙的上段為藍色織花圖案,下段為白色。貴定雲霧山式的特點,是姑娘們喜歡將頭發四周剃光,而將頭頂的長發挽成小髻,然後用紅、藍、白、黑長條布纏成圓盤形大包頭,最外層為黑色,帕的兩端有白貴州望謨苗族銀飾邊,帕端外露而呈蝶狀。平壩、清鎮、長順一帶的苗族,男子也包頭帕,里層為青布,外層為黑白豎條布,形成一個大圓圈,上衣為大襟右衽有領長衫,腰部纏寬腰帶,帶兩端有花邊及玫瑰紅排須,穿青布長褲,並戴有項圈一隻,還系一把銀鎖和一排銀鈴。安清式苗族服飾,婦女用綉花帕包頭,少則兩塊,多則十餘塊,呈圓筒狀,並用三條紅色綉花帶依次從前向後包住頭帕,挽髻於後,而將頭帕兩角向上翹起,穿大領對襟衣,後背正中綴一塊黑底玫瑰紅挑花圖案,上衣前後擺依次接有多層挑花衣擺,俗稱「背扇裙」或「衣裳裙」,腰系挑花圍腰,腳纏挑花綁腿。安順關口式苗族姑娘的頭飾特別,束發於前頂,編成獨辮,彎曲成弓狀,然後用一條韌性樹皮做成一個橋形的發架板,覆在發辮上,並用長銀簪將發架板與發辮加以固定,同時將包在發架板上的挑花頭巾與包在額上的綉花巾連成一體。安龍魯溝式婦女的盛裝,外衣為「旗幟服」,領口一開在左,一開在右,將內衣的領向外翻起,兩條白邊相交於胸前和背後,有如旗幟環肩,下著青布中裙,然其套頭卻如同男子。

「川黔滇型」在貴州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六盤水市,部分散見於安順地區和貴陽市,因為這種類型與四川、雲南多有相似之處,故以「川黔滇」相稱。這種類型的服飾,色調較淺,女裙多以蠟染布綉花,但銀飾較少,有六枝梭戛式、六枝式、畢節地區式、畢節燕子口式、安(順)普(定)式、普定長田式、鎮寧江龍式、安龍普坪式、貴陽烏當式、望謨樂旺式等。六枝特區梭戛鄉的苗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著傳統式樣,顯得原始古樸。女子的發型很特別,用約兩公斤重的假發挽成「∞」字形發髻,橫卧在頭頂上,其寬度遠遠超過兩肩,奇特極了。梳成這樣的發型,必須先在後腦部位裝上一把長約65厘米的木梳,將沉甸甸的假發支撐在木梳上,然後用一根白毛氈帶將發髻系於木梳,再系在婦女頭上,稱為「戴角」,有了這種標志才能參加社交,表示已經成年。盛裝的上衣為三層,在兩件襯衣之外再穿一件蠟染的對襟無領緊身衣,衣袖細小,前擺至腰部,後擺達於腳跟,前胸、後背及兩袖皆飾以蠟染圖案。下穿百褶長裙,終年圍著一方用羊毛織成的圍腰,造型獨特,腿上纏著羊毛氈剪成的綁腿,腳穿形如草履的綉花鞋。男子包青帕數圈,上衣為和尚領、緊身衣,下穿百褶裙褲,寬大而呈燈籠狀,腰間纏挑花帶,據說花帶愈多愈為女子所愛。六枝式的特徵,頭戴百十支雉尾的羽冠,衣著大襟右衽白布長衫,系黑白方格腰帶,外披寬大厚實的坎肩,以黃色和朱紅色為主,間以少量黑色和白色,綉紋為幾何圖形。畢節式有兩種,一種是赫章、納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服飾,另一種是畢節、大方一帶「木梳苗」的服飾,姑娘發式為摻假發和紅、黃色毛線纏成的辮狀大包頭,上衣為對襟無扣胴體衫,並綴有紅、黃色織花披肩,下著多節細褶裙,上段及下段為蠟染,中間一段為白色。畢節燕子口式,婦女以紅毛線盤頭,並將摻有黑毛線的長發繞頭一圈,在大襟衣外穿胴體白色披肩,其上有幾何紋織花,下穿數條花褶裙,裙上段為青色,下段為白、青、灰三色橫條,圍腰下部打褶,上部有「凵」字形挑花裝飾。安普式婦女的發式頗有特色,僅摻少量假發,綰紅色月牙狀木梳,盤髻於頂,外用細銀鏈繞髻數圈,而將銀鏈一端的方銀片及銀鈴垂於腦後。普定長田式的頭飾又別具一格,將長發盤成辮子,以青色長頭帕折疊起來,繞成大圓盤形,外圍一條綴穗須的花帶。鎮寧江龍式婦女的發型特別,將一根兩端各扎半截木梳的紅色竹片,一端固定在發髻內,另一端則懸挑於頭的左側70厘米,然後將長發分為三股,分別繞在竹片上,形成一種呈長角形的蓬鬆發型。安龍普坪式婦女上衣,兩襟從左向右交叉於胸前,前襟長至腳背,後擺長過臀部,兩側自肋下開衩,衣領及兩襟為深紅、白色織花邊,前襟為橫向的五段細幾何蠟染花,段與段間以織花邊相隔,兩袖亦分三段,系黑圍腰,下穿蠟染細褶中裙。貴陽烏當式,婦女盛裝時,頭頂橫插一隻木質月牙形的角,將長發和假發繞在角上以為頭飾,上衣為胴體長衫,衣領疊為兩三層,披黑底挑花坎肩,衣袖似兩層衣狀,穿蠟染細褶中裙,有的穿裙數條,形成向外擴散裙式。望謨樂旺式婦女的盛裝,在平盤於頂的頭發上,裹以青帕,帕上綴五隻圓錐形銀花泡,泡上垂一根細鏈和銀鈴,穿白色對襟衣,領後綴紅、黃色幾何紋樣的背牌,下穿蠟染細褶花裙,系青布長圍腰。威寧「大花苗」的男裝頗有特色,頭用布包成套頭,身穿麻布長衫,披一件用羊毛織成的披肩,其上布滿幾何圖形,而背後的一塊尤異,為回紋背牌,下綴四根帶子。

屬於「湘西型」的服飾在貴州不多,主要分布在松桃及黔東北地區,另一部分在晴隆、普定一帶。這一部分苗族,因為長期與漢族交往,服飾受漢文化影響較大,婦女已不穿裙,改穿無領大襟上衣和寬腿長褲,頭帕盤於頭頂呈圓筒形,僅見松桃式和晴(隆)普(定)式。松桃式最能反映這些特點,頭包藍、白相間的小方格帕數圈,上大下小,高達33厘米。戴細耳環,環下垂梯形銀片及四五隻細銀鏈。上衣為大襟右衽,無領,衣袖寬大,衣袖四周鑲深藍布邊,中間鑲一條細藍花帶,袖口飾以花邊。戴胸圍,上呈圓角三角形,正中鑲有一塊呈三角形的藍光緞,上角飾雲紋,再於藍光緞上綉有幾朵鮮艷的荷花,上緣邊上嵌有兩排白花,襯在青底上,格外醒目。下穿陰丹藍布長褲,褲腿寬大,膝以下鑲有花邊,花邊下為青布,綉有稀疏的小花。晴普式與松桃式大同小異,但少女的發式為單辮,纏白色長頭帕,發辮由後往前纏於帕外,而婚後則挽髻於頂,呈圓錐形,罩以青帕,帕兩端垂於腦後。

以上所述,大體可以看出苗族服飾的若干特點、若干樣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樣性,應當說上面所舉的只是較為突出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形式沒有提及。盡管如此,共同性還是存在的,譬如頭飾以「錐髻」為主,服飾以「百褶裙」為主,首飾以銀飾為主等等。

⑨ 湘西讓人感到非常可怕的「苗蠱」巫術,真的存在嗎

漢朝,征和元年,漢武帝已至暮年,性情多疑,恰逢武帝病疾,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詛咒武帝,又與陽石公主通姦,武帝大怒,將公孫賀滿門抄斬,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無一倖免。

與此同時,武帝好美色,後宮有多位佳人為此先後失寵,為重新獲得帝王的恩寵,後宮佳麗多邀請女巫入宮,試圖以巫術達到目的,同時對其所嫉妒者施以巫蠱之術,一時間吸引無數方士和各類神巫聚集在京師長安,後宮為之迷亂。而這些佳麗又因相互妒忌爭吵,便開始輪番告發對方詛咒皇帝、大逆不道。漢武帝大怒,將被告發者處死,後宮妃嬪、宮女以及受牽連的大臣共殺了數百人。

而大臣江充素與太子劉據有隙,遂趁此機會陷害太子,誣陷太子使用巫蠱詛咒武帝,皇後衛子夫與太子劉據被逼起兵反抗,不果,相繼自殺,死傷數萬,受牽連遭滿門抄斬的大臣無數,一時間朝野震盪,血流長安城,幾乎動搖國之根本。最終,在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冤後,武帝才幡然醒悟,斬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台」,以誌哀思。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史稱巫蠱之禍。起於後宮,始於巫蠱,被奸人利用,禍害一方!

此後,歷朝歷代,宮廷野史之中,亦不缺乏放蠱事件,並且愈演愈烈,讓人談之色變。因故,歷代都有明令禁止巫蠱之術,放蠱被認為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一旦被發現的話,必將處以極刑,並流放塞外。故放蠱巫術完全處於秘密狀態,歷代志書史記中,關於蠱毒的記錄數量也不多見,總是廖廖數語,並且語焉不詳,這就使蠱婆與蠱術變得更加詭秘。發展至今,關於蠱術的傳聞,則多流傳於網路和小說之中,借與互聯網的快速傳播,名聲更是大燥,與降頭術被共稱為東南亞兩大邪術!

當然,這些都是楚巫文化系統中,一些宗教典籍所記載的關於蠱毒的描述,那麼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這種神奇的巫術,能夠通過放蠱控制禍害他人呢?

有部分學者認為,雖然在楚巫文化系統中,有關於毒蠱詳細的介紹以及分類,但是這種超越物理范疇的存在卻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各大宗教對其信仰神明的誇張塑造一般,僅是一種信仰和寄託罷了。

但是有部分學者卻堅持認為蠱毒的真實性,即便擺脫黑巫術一說!他們認為蠱更趨向與毒,倘若將蜘蛛、蠍子、蟾蜍、毒蛇、蜈蚣等毒蟲放在一個容器中,密封十天,開封後存活下來的那隻就是最毒的,它也就是蠱的首選,然後經過飼養最終就是蠱,把它的糞便放在別人的水井或糧食里,吃了的人肚子里就會長蟲,慢慢身體虛弱而死。以現在科學的角度來說明,也是極具說服力的。

⑩ 法律上土地清苗錢歸種地者還是土地本人,種地者與土地本人是親屬,種地者沒承包或者租地,那青苗錢歸誰

國家允許群眾把土地租種給別的群眾,在法律精神和原則的框架內,既不當做違法行為依法處罰,也不完全認定是合法的,即在政府哪裡還是當做是分地的家庭在耕種,其他事宜雙方自己商量,商量不成就要堅持原則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