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苗族刺綉色彩

湘西苗族刺綉色彩

發布時間: 2021-03-09 01:43:34

⑴ 精巧別致的湘西苗族花帶是怎樣的

湘西心靈手巧的苗家姑娘不僅會綉花,會紡紗織布,還能編織各種圖案的花帶。

織花帶是苗族紡織工藝中最復雜的一種,苗族織花帶的歷史悠久,是一種小巧精製的民間工藝美術品。花帶色彩鮮艷,斑斕瑰麗,圖案紋樣豐富多彩,在苗族工藝美術的百花園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花。

湘西苗族花帶可分黑白棉線花帶和彩色絲線花帶兩種。黑白花帶樸素大方,一般是在家勞動時系用;彩色花帶,色彩醒目柔軟精緻,一般是做客或趕場用。這兩種花帶都可採用相同的圖案。花帶一般寬為2至3厘米,長約2米,但也有寬到3至4厘米的。

花帶越寬,花紋圖案就越復雜。花帶用經緯線織成。花帶的花紋圖案,有簡朴菱形花和犬齒花,也有復雜的「雙龍搶寶」、六耳格、各種花草及文字。織花帶沒有圖樣,工藝復雜,難度大。但苗族大多數婦女仍能把握。

每年春節之後,苗家七八歲的小女孩就坐在花帶木綳上,在長者的指導下學習織花帶,到十五六歲對織花帶的技巧就把握得很熟練了。花帶不僅是苗族的裝飾品,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戀愛的聯系紐帶。

相傳很久以前,生活在深山峽谷里的苗族先民常常遭到毒蛇的侵害,死了不知多少人,當時有一個聰明的苗族姑娘眼看著族人的慘死,心裡十分難過,後來,她從毒蛇不傷同類的事實得到啟示,便把五顏六色的線織成一條與蛇長短大小相等、花紋相似的帶子拿在手裡,毒蛇以為是自己的同類,便沒來傷害她。

於是,她又仿照蛇身的花紋編織一條約3厘米寬的花帶,然後,她將花帶纏在身上,遇到毒蛇就取下花帶對蛇擺弄,毒蛇見了以為是同類,果然迅速離開。

這個辦法很靈,一下子傳開了,許多苗族人免受其傷害。自那以後,苗族織花帶也就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苗族花帶經代代相傳,越織越快,越織越美,它由原來單一的為了防止蛇傷,發展到後來的多種用途,手工精巧,圖案別致。

苗族人多用於自身的裝飾,如系圍裙、巴裙和小孩背帶「拉布歹」、斗笠帶、腰帶「拉西格」等。

同時,花帶也常做禮品贈人,寄託情誼。特別是青年男女,花帶是相互聯系愛情的紐帶。當一對青年男女相愛之後,女方送給男子的信物常常少不了有花帶。

男方得到花帶後,心情特別愉快,隨時都將花帶系在貼身衣服上,並有意露出花帶的須頭,以便讓人們知道已經有年輕的姑娘愛上了他。

苗族花帶的材料有棉線和絲線兩種,以經緯線交織編成。經線分單經線和束經線兩種。

單經線苗語稱為「禾鬧」,束經線苗語稱為「禾秋」。以單經線叫「絲打」,單經線僅為獨線。以束經線叫「線打」,束經線一般為3根。單經線與緯線同色,做帶底,束線用各種與帶底色不同顏色的線,織顯花紋。

束經線的多少常以花帶的寬窄和花帶上花紋的繁簡而定,絲線細花紋繁的一般有37束左右,棉線粗花紋簡的大多為25束左右。

編織湘西苗族花帶的「機具」十分簡單,是一個雙「X」形可收縮的木架,苗語稱「果兌」。兩個「X」形的架子中間連接起來,有點像民間那種可以折疊的小馬扎凳子。

編織時,人在雙「X」形機具前坐定,右腳穿過木架,腳面落地,左腳僅頂出膝蓋,下壓雙「X」機具的交接處,以穩定雙「X」機具不動,時間久了,雙腳可交換以避免疲勞。

整個編織過程主要有:牽經線、結耳做綜、上架、織邊、提綜、撿花、喂緯線、挑花編織等。

湘西苗族彩色花帶必須預先設計好花帶的色調,不同或相同的彩色緯線的排列方式也取決於預先設計的圖案來定。

根據要織的圖案,安挑中間花紋絲線的蓬數即對數,按整數排列組合。一般21蓬至29蓬,多可達到百餘蓬。因此花帶的寬窄取其蓬數的多少,蓬數越多則花帶越寬,蓬數越少則花帶越窄。而花邊紋樣的襯邊經線多少則可視其花帶的寬窄而定。

湘西苗族花帶的提綜裝置也十分有趣,是用線直接套在經線上,一排經線就有一排個線套,數個線套拴在一起,可以移動。編織時完全用左手控制,提起經線,放線「配色」,交織提花編織成圖紋。

這種編織方法不需任何提花裝置,完全是手工控制,與古籍中所記載的憑「手經指掛」以完成「紝織之功」之類的編織方式相類似,是一種原生態的工藝創作。

花帶圖案種類繁多,且富有變化,反映了湘西苗族人民朴實自然、勤勞勇敢、富有情感、嚮往和憧憬美好生活的審美意識。

以大自然的萬物作為描繪對象,巧妙地運用誇張變形,按意象的再現進行平面構成來組成裝飾圖案。花帶特別講究對稱均衡的協調,對比的強烈,隨意大膽。

彩色花帶色彩調和醒目,大多按中華傳統「五方五行正色」為主,以青、藍、紅、白、綠、黃等色作為基調,作為服飾的附屬裝飾,與大面積的苗族刺綉大紅大綠這種強烈的對比關系放在一處,層次得當,相得益彰。

花帶圖案呈幾何紋樣為主,常見的有表現花、鳥、蟲、魚為多,常結合人們的想像、諧音,變幻成吉祥美好的二龍戲珠、雙鳳朝陽、喜鵲鬧梅、蝴蝶採花等多種文化意象。也有六耳格、萬字格及文字等。

在一條花帶上,可有花果、蝴蝶、魚蝦等多種不同的內容而同時出現,但不添枝加葉,用對稱形式將各種形態構成一格一格分開,兩邊再以簡單的二方連續圖形作為陪襯。運用線紋、枝紋、角紋、邊紋、棱紋、方紋、坨紋等形式進行再組合。

在織法上,圖紋的方向是按花帶的長度方向的叫「橫放」,是從花帶的寬度或兩邊放開的叫「邊放」,顯示出湘西苗族花帶自由隨意的創作手法。

蝴蝶紋樣是苗族花帶中最常見的一種裝飾圖案,也是苗族民間美術中使用最多最廣的造型。「蝶戀花」是最基礎的構成模式,由此還演化為「蝶化果」、「蝶化人」、「蝶化樹」、「蝶化草」等多種形式。

蝴蝶在《苗族古歌》中被稱為蝴蝶媽媽,蝴蝶媽媽生出12個蛋,12年後,孵出了人類的始祖姜央兄妹和眾多動物鬼神。

所以,蝴蝶媽媽是人、神、獸的共同始祖。苗族視蝴蝶為圖騰並加以崇拜,有祖先意象和生殖意象的原始含意。

作為一種圖騰符號,蝴蝶紋飾既是苗族民間信仰的載體,又是圖騰觀念內容向藝術形式演化積淀的結果,是苗族婦女對美與自由的追求與寄託。

龍的形象在苗族花帶中分量也較重,然而苗族的龍與漢族的龍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但苗龍在本質上與漢龍的標准相差甚遠。

苗族的龍是一切最漂亮、最神氣、最有本事、最富有的事物的象徵總和,苗龍在苗族生活中是平等而親切的,並不高高在上,並不表示「皇權」。

所以,苗龍中有牛龍、獅龍、貓龍、虎龍、鳥龍、馬龍、象龍、水龍、蚯蚓龍、泥鰍龍、蠶龍、魚龍、豬龍、樹龍、花龍等。

這些苗龍千姿百態,但卻是民間一種模糊的文化符號,是具有這種文化符號意義的一群事物。象徵著吉祥、幸福、祖先生殖等多方面的社會文化功能。

湘西苗族花帶經代代相傳,圖案紋樣也越來越豐富,有表現吉祥與愛情生活的,如《雙喜臨門》、《五穀豐登》、《鴛鴦戲水》;也有表現花卉的,如《秋菊》、《蘭草》等。

苗家姑娘編織花帶的工藝已有很大進步,以前織一根花帶要幾天的時間,後來則一天可以織很多條。只要她們手裡有一根骨針,就如流星閃爍一般,飛針走線,一根一米長的花帶很快就織成了。

⑵ 苗族刺綉的藝術特色及審美價值

苗族刺綉 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同胞,他們創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平日著便裝,節目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復雜,做工精細。苗族刺綉的題材選擇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 苗族刺綉圍腰,以白色為底色,上面滿綉有蝴蝶、蜈蚣龍,造型飛舞張揚。綉品以蜈蚣龍為主紋樣,下面三層另有蝴蝶、小蜈蚣龍等,為苗族綉品的傳統典型紋樣。 苗族刺綉有一種極常見的人騎龍或騎水牯紋樣,體現了苗族人民英勇無畏的氣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間藝術中的騎龍、馴龍、雙龍的各種圖案,再現了人們對龍敬而不畏的心理。 刺綉是苗族婦女的特長,很多作品都具有技術高超,造型奇特,想像豐富,色調強烈,風格古樸的特點。苗族刺綉圖案色調多種多樣,松桃地區以花、鳥、蟲、魚為主,喜歡用粉紅、翠藍、紫等色,較為素凈。黔東南多以龍、魚、蝴蝶、石榴為圖案,喜歡紅、藍、粉紅、紫等顏色。黔中地帶喜歡用長條、長方、斜線等組成幾何圖案,喜歡大紅、大綠、滌藍等顏色。藝術大師劉海粟對苗族的工藝給予很高的評價:「縷雲裁月,苗女巧奪天工」。古藏衣上刺綉的蝴蝶紋,是苗族紋飾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裝飾文化,除了蝴蝶紋絢麗的因素外,還與苗族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蝴蝶媽媽相關。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媽媽、大宇鶺鳥是苗族的始祖,是創業者,把這些蝴蝶、鳥紋綉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與崇拜。這些圖案還有明顯的陰陽結合、創造生命的寓意。表達了苗族祖先對自然、宇宙、對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認識。

⑶ 苗族刺綉(鳳凰)是什麼含義

苗族刺綉(鳳凰)含義:古代視為神鳥而崇拜,它是人們想像中的保護神,經過漫長的完美演化而來。頭似錦雞,身如鴛鴦,有大鵬的翅膀,仙鶴『白鶴』的腳,鸚武的嘴,孔雀之尾,居百鳥之首。美好和平象徵。封建皇朝最高貴女性之代表,和帝王的龍相配。民間傳說中它能給人們帶來和平幸福。在苗族的心裡恰恰相反,它代表著男人的標致,它是男人起名時常用的吉祥名,有據可査。


苗族刺綉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刺綉的圖案上。幾乎每一個刺綉圖案紋樣都有一個來歷或傳說,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達,是苗族歷史與生活的展示。蝴蝶、龍、飛鳥、魚、圓點花、浮萍花等圖案都是《苗族古歌》傳唱的內容,色彩鮮艷,構圖明朗,朴實大方。


苗族刺綉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綉和彩色綉兩種。

  1. 單色綉:單色綉以青線為主,刺綉手法比較單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

  2. 彩色綉:彩色綉用七彩絲線綉成,刺綉手法比較復雜,或平綉或盤綉或挑綉,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綉成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



⑷ 湘西侗族婦女的刺綉服有什麼特點與寓意

湘西侗族婦女刺綉服紋樣繁而不亂,綉紋的點綴使服裝別致而典雅。湘西瑤族回婦女刺綉服答,袖口與下擺的刺綉紋樣排列井井有條,色彩亮麗,與上身黑面形成強烈對比,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雲南彝族「鉤尖綉花鞋」,傳說此種鞋曾搭救過新娘,所以彝族姑娘出嫁時便穿一雙鉤尖綉花鞋,以求路上平安,一生美好。

⑸ 苗族是什麼顏色的

紅、黑、白、 黃、藍。詳情如下:

苗族服 飾之所以能聞名於世,不僅僅是因為其款式的多樣、造型的 獨特、工藝的精湛,更是因為其色彩運用的大膽,即《後漢 書》、《搜神記》等書中所謂的「好五色衣服」。
苗族服飾主要通過盛裝「花衣」流傳下來,款式為 長短不一的百褶裙,衣裙色彩主要為傳統的紅、黑、白、 黃、藍「五色」。服飾用藍色或綠色為底布,衣領、衣 袖、腰帶、圍裙及頭帕等部位滿是紋樣刺綉,其絲線主要 有紅、綠、黑、白及淺黃等。如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 「百鳥衣」,整個服飾色彩斑斕,白色的羽毛布滿衣裙周 圍,二者在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舞蹈中交相輝映。 黔東南一些苗族地區的女性服飾,以黑色底布為料, 主體紋樣使用深紅或橘紅色,形成大片紅色塊,再配以淺 黃、天藍、純白等顏色;衣袖用紅緞為料,紋樣則是淺 黃、果綠、咖啡、白等色彩,整個服飾用色多達十幾種, 但主色與配色在主次和強弱上鮮明和諧,富有層次感。 值得一提的是,苗族服飾中黃色使用較少,這與其審 美和工藝限制不無關系。

⑹ 老師叫寫對吉祥圖案的認識,最好是關於苗族刺綉圖案方面的!

苗族刺綉常見的民間圖案有【龍】龍集中了許多動物的特徵;水牛的頭,蟒蛇的身,梅鹿的角,魚的鱗片,雄鷹的爪。口角邊掛有很多須髯。頷下有珠子,它能黑能明,能大能細,忽隱忽現,能呼風喚雨,降妖除魔,英勇威武的尊貴象徵,被歷代皇室所御用,皇帝自稱是『真龍天子』取得臣民的信奉。現代民間仍把龍視為神聖威武,吉祥尊貴的象徵。在苗家人看來,龍能保寨安民,賜人風調雨順。不過,苗家人對生命的感悟,在當時代,只有苗族人是敢於崇拜善於崇拜的民族,對生命意識的自有本民族的獨特之處。她們通過刺綉對生殖的繁衍崇拜借喻、隠喻的表達出來。讓世世代代的兒女們對人類起源和生命意義。苗家認為龍是代表婦女的生殖器,象徵人類的生命之門,生育之鳥進入婦女體內的結果,
【鳳】是鳳凰的簡稱,古代視為神鳥而崇拜,它是人們想像中的保護神,經過漫長的完美演化而來。頭似錦雞,身如鴛鴦,有大鵬的翅膀,仙鶴『白鶴』的腳,鸚武的嘴,孔雀之尾,居百鳥之首。美好和平象徵。封建皇朝最高貴女性之代表,和帝王的龍相配。民間傳說中它能給人們帶來和平幸福。在苗族的心裡恰恰相反,它代表著男人的標致,它是男人起名時常用的吉祥名,有據可査。
【麒麟】是傳說中的神奇動物,它全身鱗甲,牛尾狼蹄,龍頭獨角,威武而不害,不折生草,不踐生靈,是人類極為喜愛的祥瑞動物,是慈仁吉祥的象徵。後來民間傳說有『麒麟送子』的故事,送來的童子長大後是棟梁之材,能治囯安邦之說。
【蝴蝶】是民間喜愛的裝飾;亦是美好吉祥的象徵。它的形象美麗輕盈。比喻愛情和婚姻美滿幸福。在苗家認為是族群始祖,也就是蝴蝶媽媽,如在嬰兒的襁褓【褓斗】綉制的是『蝴蝶媽媽』的圖案,祈求蝴蝶媽媽的保佑平安幸福。
【蝙蝠】按照民間的習俗,蝠與福富諧音,所以人們把蝙蝠視為吉祥物用於傳統裝飾的美術藝術中,人們用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移情手法,把它外形並不算美的形象變得翅卷翔雲,風度翩翩,蝙身蝙翅都盤曲自如,十分逗人龐愛。在苗家刺綉有五隻蝙蝠繞壽字組成了『五福捧壽』的圖案。表現了苗家婦女對生命長壽和幸福安康的渇望。
【魚】與余同音,在古代的石刻、彩陶和織染中常見的傳統圖案,它的形態栩栩如生,在人們書信交流中的感情稱為『魚雁傳書』夫妻恩愛稱為『如魚得水,刺綉上有蓮花相配表示『年【連】有餘』魚對苗家人來說是生殖繁衍的崇拜,巴不得自己的子孫多得像魚崽,萬代昌盛的嚮往。
【鴛鴦】羽色絢麗,雌雄永不分離,古代稱之為匹鳥,表示夫妻恩愛和白頭偕老的傳統美德,還有一些刺有喜鵲牡丹的圖案也表達了善良的婦女們追求婚姻幸福的美好願望。
總之,苗家人的刺綉圖案極為豐富,同時大膽而誇張的想像力,大部分是抽象型手法,若黃平或其他地方的遷徏裙『三條母江裙』『七條母江裙』其手法極為隱藏著什麼?只有你走進苗族人的刺綉區,去了解一個逃避戰亂和穿在身上的史書的民族,會呈現在你的眼前。

苗族刺綉
苗族刺綉,代表了中國少數民族刺綉的最高水平。
刺綉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同胞,他們創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平日著便裝,節目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復雜,做工精細。苗族刺綉的題材選擇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苗族刺綉十分美麗,技法有12類,即平綉、挑花、堆綉、鎖綉、貼布綉、打籽綉、破線綉、釘線綉、縐綉、辮綉、纏綉、馬尾綉、錫綉、蠶絲綉。這些技法中又分若乾的針法,如鎖綉就有雙針鎖和單針鎖,破線綉有破粗線和破細線。
苗族刺綉圍腰,以白色為底色,上面滿綉有蝴蝶、蜈蚣龍,造型飛舞張揚。綉品以蜈蚣龍為主紋樣,下面三層另有蝴蝶、小蜈蚣龍等,為苗族綉品的傳統典型紋樣。
苗族刺綉有一種極常見的人騎龍或騎水牯紋樣,體現了苗族人民英勇無畏的氣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間藝術中的騎龍、馴龍、雙龍的各種圖案,再現了人們對龍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綉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綉和彩色綉兩種。單色綉以青線為主,刺綉手法比較單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彩色綉用七彩絲線綉成,刺綉手法比較復雜,或平綉或盤綉或挑綉,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綉成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
苗族刺綉另一特色是藉助色彩的運用、圖案的搭配,達到視覺上的多維空間。挑花也稱數紗綉,是苗族特有的技藝,不事先取樣,利用布的經緯線挑綉,反挑正取,形成各種幾何紋樣。挑花就是藉助色彩和不規則幾何紋樣的搭配,形成多視角的圖案,從而達到「則看成嶺近成峰」的立體與平面統一的視覺效果。
苗族刺綉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刺綉的圖案上。幾乎每一個刺綉圖案紋樣都有一個來歷或傳說,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達,是苗族歷史與生活的展示。蝴蝶、龍、飛鳥、魚、圓點花、浮萍花等圖案都是《苗族古歌》傳唱的內容,色彩鮮艷,構圖明朗,朴實大方。
刺綉是苗族婦女的特長,很多作品都具有技術高超,造型奇特,想像豐富,色調強烈,風格古樸的特點。苗族刺綉圖案色調多種多樣,松桃地區以花、鳥、蟲、魚為主,喜歡用粉紅、翠藍、紫等色,較為素凈。黔東南多以龍、魚、蝴蝶、石榴為圖案,喜歡紅、藍、粉紅、紫等顏色。黔中地帶喜歡用長條、長方、斜線等組成幾何圖案,喜歡大紅、大綠、滌藍等顏色。藝術大師劉海粟對苗族的工藝給予很高的評價:「縷雲裁月,苗女巧奪天工」。古藏衣上刺綉的蝴蝶紋,是苗族紋飾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裝飾文化,除了蝴蝶紋絢麗的因素外,還與苗族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蝴蝶媽媽相關。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媽媽、大宇鶺鳥是苗族的始祖,是創業者,把這些蝴蝶、鳥紋綉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與崇拜。這些圖案還有明顯的陰陽結合、創造生命的寓意。表達了苗族祖先對自然、宇宙、對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認識。
台江苗族刺綉
台江苗族刺綉是苗族人民以勤勞和智慧創造的一門藝術,堪稱"無字史書",其蘊含的文化內含可折射出苗族的歷史和變遷過程,具有極高的文化品味。由於受到不同的社會歷史、自然地理、宗教信們和風俗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各異,因而製作的刺綉造型風格也各異。就服飾而言(服飾不同,其刺綉紋案也各異)台江苗族服飾可劃分為方你型、方糾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後哨型等九個不同類別。
刺綉手法主要有平綉、給練、辯綉、纏綉、破線綉、鎖綉、絞綉、馬尾綉等多種。有的憑對大自然事物的觀察和感受,不雖起草,信手綉出;有的在布面上畫好圖案再綉;有的用剪紙粘貼進行刺綉。刺綉紋樣造型多為誇張得體、風格獨特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其中以龍、魚、蝴蝶、蜈蚣、蝙蝠等圖案最為廣泛。
苗綉不同於湘綉、蜀綉、蘇綉,它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以構圖的美觀和誇張;造型的獨特和豐富的色彩而民名於世。
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親手綉作一套嫁妝。從綉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綉品的完成,無不滲透姑娘的心血。心靈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們的贊許、愛慕和追求。

阿阿阿、太多了就刪掉一些吧 把剩下的內容串起來就好仂

⑺ 苗綉的色彩主要以什麼顏色對比

苗綉的區域性
苗族主要分布於我國貴州、湖南、雲南、廣西、廣東、四川等地區,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 苗族刺綉也因為地區不同而有著明顯的地域性,例如黔東南地區、湘西地區等等,色彩、圖案也都有些不同,黔東南地區是我國苗族聚居最為集中的區域,也是苗族文化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地區,苗族幾千年的文化傳承,除了口頭文學以外,最為主要的傳播途徑就是服飾上的刺綉圖文了,這些圖案也都大多保留下來了,刺綉上的紋飾也成了苗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載體,讓服飾上的裝飾性圖案具有承載文字與圖像的功能,不僅僅是裝飾性的意義了,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在紋飾上的創造力往往強過於有文字的民族。
苗族地區的服飾色彩濃艷鮮麗,形象古樸誇張,紋樣造型保留了遠古祖先的痕跡,圖案內容的想像力十分豐富,大多都保留了傳統的圖案和色彩構圖等等,湘西地區的刺綉受到了較為明顯的外界影響,圖案、紋樣、色彩以及表現題材都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其中多為帶有裝飾性的寫實花鳥,也有吉祥、長壽、喜慶等表現題材。此次論文主要研究黔東南貴州苗綉的特徵以及色彩分析,通過對黔東南的刺綉色彩、圖案、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研究。
苗綉色彩分析
苗綉的色彩主要有朱紅、品綠、青、粉紅、桃紅、天藍、黑色、金色等等,色彩以紅色系為主,粉色系為輔,純度較高的藍、綠作為色彩間隔中的點綴,配色以暖色系為主,中間以純度較高的粉色、金色形成對比,色彩協調,配色以通過大面積的主色,小面積的膚色間隔裝飾產生精緻細膩的效果,常常會使用綠藍、黃紫的對比形式,顏色既對立又統一,整體顏色沉穩,溫柔和諧,典雅生動,擁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小結
人類只有文化的留存才能穿越無情歲月的消融,成為積累文明的重要載體,苗族在幾千年的動盪中,沒有留下文字記載的歷史,但是卻用苗族婦女的一雙雙巧手留存下歷史的痕跡,是苗族婦女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通過苗族服飾上的紋樣符號,能感覺出它所承載的重量,它的精美難以用語言形容,著名漆畫家喬曉光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苗綉「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民族的婦女有善於刺綉,水平最高者,我認為是苗綉,堪稱第一」。

⑻ 湘西型苗族服裝有什麼特點

湘西的服裝特點我個人覺得顏色淡雅,質地輕盈.
而貴州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服飾不但色彩艷麗,質感厚重,其原生態感更強,就貴州來說苗族的支系就多大幾十種,其服飾也各有特色,女孩子身上的銀飾工藝精妙絕倫,其重量達幾十斤重,衣服上的純手工刺綉都是其外婆,母親的愛心和技藝的見證.
每到佳節光是看姑娘們的衣服你就知道什麼是眼花繚亂.

⑼ 苗族服飾的色彩特點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族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苗族服飾分為童裝,男裝和女裝。苗族男裝的色彩和裝飾 苗族服飾較單調,不及女裝鮮艷與豐富。女裝又有便裝與盛裝之分。便裝是平時穿著的服裝,其色彩花樣及裝飾不及節慶時結婚時穿的盛裝鮮艷。
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
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黔東南境內苗族男女便裝均較為簡朴。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和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下裝一般為褲腳寬盈尺許的大腳長褲。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
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作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頭,身穿短衣褲,但苗族婦女的穿戴普遍比較講究,尤其是盛裝,極為精美,花飾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層,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綉制的各種圖案,古色古香,異彩紛呈。婦女擅長紡織、刺綉、蠟染,工藝十分精湛。

⑽ 苗族刺綉

苗族刺綉
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同胞,他們創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平日著便裝,節目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復雜,做工精細。苗族刺綉的題材選擇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

苗族刺綉圍腰,以白色為底色,上面滿綉有蝴蝶、蜈蚣龍,造型飛舞張揚。綉品以蜈蚣龍為主紋樣,下面三層另有蝴蝶、小蜈蚣龍等,為苗族綉品的傳統典型紋樣。

苗族刺綉有一種極常見的人騎龍或騎水牯紋樣,體現了苗族人民英勇無畏的氣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間藝術中的騎龍、馴龍、雙龍的各種圖案,再現了人們對龍敬而不畏的心理。

刺綉是苗族婦女的特長,很多作品都具有技術高超,造型奇特,想像豐富,色調強烈,風格古樸的特點。苗族刺綉圖案色調多種多樣,松桃地區以花、鳥、蟲、魚為主,喜歡用粉紅、翠藍、紫等色,較為素凈。黔東南多以龍、魚、蝴蝶、石榴為圖案,喜歡紅、藍、粉紅、紫等顏色。黔中地帶喜歡用長條、長方、斜線等組成幾何圖案,喜歡大紅、大綠、滌藍等顏色。藝術大師劉海粟對苗族的工藝給予很高的評價:「縷雲裁月,苗女巧奪天工」。古藏衣上刺綉的蝴蝶紋,是苗族紋飾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裝飾文化,除了蝴蝶紋絢麗的因素外,還與苗族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蝴蝶媽媽相關。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媽媽、大宇鶺鳥是苗族的始祖,是創業者,把這些蝴蝶、鳥紋綉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與崇拜。這些圖案還有明顯的陰陽結合、創造生命的寓意。表達了苗族祖先對自然、宇宙、對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