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鳳凰古城有哪些特色的風俗
樓主您好:
歡迎來鳳凰古城旅遊,鳳凰古城有一些習俗是湘西趕屍,那種可以到篝回火晚會去答體驗下:篝火晚會是一個鳳凰文化的展現過程!在晚會上你能形式的體驗到:湘西神秘趕屍,苗鼓,苗歌,哭嫁,上刀梯,下火海等非常神秘的傳統習俗和文化!
還有一些苗族特色演,可以去苗寨體會下的:盡享湘西神奇山水 、感受鳳凰民俗民風;去需找當年湘西剿匪的歷史痕跡、到苗家去和苗家阿妹對唱情歌,感受苗族歷史建築的魅力和文化;神秘的土匪洞、苗寨特有的三道卡等等,都能讓你深入的體會苗寨的風情和文化;苗寨秀麗的山水也會使你流連忘返!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⑵ 關於寫一篇鳳凰古城的軟文,謝謝。
一直聽說鳳凰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小鎮」,帶著好奇、探究造訪它,果然是名不虛傳。這座漢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湘西小鎮,位於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仁三城之間,擁有沱江河和南華山,孕育了沈從文、熊希齡、黃永玉等名人。春日的鳳凰猶如一副婉約的水粉畫,這小小的鎮子上有很多故事等待你來發現……
沱江——鳳凰的母親江
到鳳凰,第一眼就看到蜿蜒的沱江和飛架的虹橋。橋下那道潭,名為回龍潭。相傳,在明朝前,鳳凰人稱沱江為龍脈,朱元璋當朝以後,聽了風水先生的胡話,認為此處龍脈甚顯著,日後很有可能出現新皇帝來奪其大權,一怒之下,就把沱江改了彎道,龍脈也隨即被斬斷。為了接上斷開的龍脈,後人用紅岩建橋,這就是今天的虹橋。
清晨,沱江就像婉約的水粉畫,春霧如煙,柳絲低垂,微風盪過,吹得心兒也醉了。江水清透,可以看得見海藻張牙舞爪,魚兒歡快游動,鵝卵石靜靜地躺在水底。波光倒映出岸兩邊的吊腳樓,鱗次櫛比,懸江而立,木板為壁,木柱為架,木頭經過歲月洗禮,散發出油光鋥亮的烏黑色。飛檐向上翹立,欄桿和門窗都雕著精美的花紋。昔日的古建築,如今被改造成一座座客棧、飯館和酒吧,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潔白的床單搭在欄桿上隨風飄動,遊客們在樓上的陽台里探出頭,悠閑地欣賞著江景。
午後,陽光大大方方灑在江上,江水就像鍍了一層薄金,溫柔地流動著。泛舟沱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遊玩項目,船到萬壽宮附近,會遇見苗家妹子與你對唱山歌,如果你不曉回應也沒有關系,單單是聽她那清麗如黃鶯般的歌聲就足矣。而在北門碼頭附近的跳岩和跳跳岩,充滿了另一種味道。當地居民告訴我,在古代,跳岩是進出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它由十餘個岩墩組成,因為行人通過時需要跳躍而過。如今的跳岩上面搭了木板,雖然不再需要跳著過橋,但因為木板狹窄,經過時還需小心翼翼,如果對面來了人,互相都得側身相讓。後來在旁邊新修了另一座石墩橋,由百餘個水泥四方四柱,一高一低並列兩排組成,經過時也必須一跳一跳的,故命名為跳跳岩。
夜晚,熱鬧了一天的江並沒有靜息下來,反而更顯喧囂。霓虹燈閃爍著光,把沱江變成另外一副模樣,如果說早上它就像水粉畫,那晚上一定是濃墨重彩的油畫。苗族老婆婆們安靜地坐在江邊,穿針引線,面前擺著賣貨筐,裡面是她們手工縫制的綉花錢包、杯墊坐墊,還有用苗銀打造出的精美的手鐲耳環。
鳳凰的子孫們
鳳凰雖然小,卻人傑地靈,這里出過的名人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所以到鳳凰,名人故居、博物館祠堂這類景點不去參觀參觀必定留憾。
沈從文先生儼如鳳凰的一塊招牌,他是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的代表人物。很多人從其筆下開始了解湘西,了解鳳凰。跟先生有關的景點有兩處,一是故居,二是墓地。故居是個小小的四合院,中間有天井,用石板鋪成。裡面陳列著先生使用過的各種傢具,其中有他最喜歡的一張藤椅,自他從五七幹校返京後,一直用來閱讀、會客和休息。書房裡擺放著留聲機,講解牌上寫著「先生喜歡邊聽音樂邊寫作」。
墓地位於沱江畔的聽濤山,乍眼看上去很簡單,沒有繁復的裝飾,但仔細察看,方知內涵豐富。先生的表侄,也就是著名畫家黃永玉,在石碑上題字———「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先生的骨灰到底分成幾份安放,到現在還是眾說紛紜,不管怎麼樣,他終於是回到家鄉安息了。
而佔地千餘平方米的陳寶箴世家博物館,一不小心,還真容易讓人轉暈了頭。有「中國文化貴族」之稱的陳世家,是中國近現代非常耀眼的文化型家族,成員包括了維新派名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他的兒子,詩壇泰斗國學大師陳三立,他的孫子,著名畫家陳師曾,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詩人陳隆恪和陳方恪,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家陳登恪,他的曾孫,著名植物學家陳封懷等等十餘人。博物館里展覽著陳家的一些相關的遺物遺照,比如光緒皇帝賜賞給陳寶箴的兩張珍貴狼皮,徐悲鴻作的陳三立畫像,他們使用過的器具物品,遺墨藏書等等。古宅的修復過程充滿了艱辛和困難,經過努力,如今它成為一幅體現鳳凰古城的立體畫卷。老磚牆,石板路,雕花欄桿,飛檐翹角,館中套著館,家中還有家,當地人都說,每每見到這古宅,就像回到了舊時的鳳凰。
離開位於老街上的故居老宅,順著江邊來到萬壽宮。萬壽宮臨江靠山,又名江西會館,顧名思義,由最早在鳳凰做生意的江西人建造而成。最早期的萬壽宮其實是水府廟,專門供江西人供奉天、地、水三宮。後來江西人發了財,在原基礎上拓建,如今的萬壽宮由正殿、遐昌閣、陽樓等建築群組成,作為民俗博物館,分苗文化博物館和黃永玉作品展館兩大部分。
鳳凰的小路都由青石板鋪成,窄窄的老街,地很乾凈。悠閑地逛逛東探探西,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不知道從哪下手好。
沈從文故居對面有一家百年老酒坊,酒製品非常正宗,旁邊有一家名人書店,單賣鳳凰名人的書。
可以帶回家送給親朋好友的旅遊紀念品,當屬薑糖和血粑鴨。製糖師傅當街製糖,光看也是趣味十足———把糖團掛在一邊的鐵鉤上,拉長、繞幾圈,再拉長、繞幾圈……循環反復幾次以後,動作快速地拉出糖條,再扔到切板上,另外一組配合的師傅就用剪刀剪成三角形,這時的糖還帶著溫熱感,即可出售。
血粑鴨則是鳳凰最最出名的特色菜,如果你能在當地吃到正宗的血粑鴨,保准會大呼過癮,如果來不及吃上一道,沒關系,也可買真空包裝的回家自己烹飪。這道菜實際上是由泡過鴨血的糯米和鴨肉共同烹煮而成,既有鴨肉濃郁的口感,又有糯米的嚼勁,搭配上微辣的佐料,實在是回味無窮。
有人說,鳳凰很小,只要半天光景就能逛完看盡。其實不然,當你身在其中,與這座古城同呼吸的時候,才會發現,她是那麼的博大精深。
⑶ 鳳凰古城的歷史和故事
鳳凰是多民族縣,主要由苗、土、漢、回族,以及解放後分配到這里工作和其他一些原因來本縣居住的其它民族,其中以苗、土、漢三族為主。 苗族為本縣土著民族、苗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分布一般是與漢雜居。
苗族:
苗族先民於秦漢時聚居在「五溪」地區,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分布: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土家族:
人口為5704223人。
主要聚居於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連地區。
使用土家語,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有南部和北部2個方言。由於和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絕大多數人使用漢語。使用土家語的人也多通漢語。
土家族人使用漢文,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的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帶繁衍生息,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侮稱為「武陵蠻」、「五溪蠻」。宋代以後被稱為「土丁」、「土民」、「土兵」等。漢族人大量遷入後,「土家」做為族稱開始出現。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意思是「本地人」。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民族識別,長期不被承認的土家族被確定為單一民族,並且在1957年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後還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長陽、五峰、印江、沿江等民族自治縣。土家族受漢族影響較大,農業生產發達、經濟發展迅速、文化教育先進。
土家族人生活的地區自然風光秀麗,武陵源是世界文化遺產,張家界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⑷ 為什麼最近新聞上到處都是鳳凰古城的消息,不就是古城收個門票什麼的,為什麼這么火
古城收門票,受益方卻是當地ZF和所謂的古城集團,而當地居民卻因遊客減少,損失大增。具體你可以多多看新聞。自古以來ZF打著維護古城的旗幟,搜刮錢財,苦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⑸ 鳳凰古城的簡介
鳳凰古鎮歷抄史悠久,風景秀麗,城內紫紅沙石砌成的城樓、沿沱江而建的吊腳樓、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院,積油綠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等風景區。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還享有「北平遙,南鳳凰」的美譽。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國家4A級景區。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由而得名,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
2001年,鳳凰古城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也是湘西旅遊經濟圈中的龍頭,與里耶古城、老司城共同被評為湘西旅遊的三塊金字招牌。
⑹ 為了等你,鳳凰古城寂寞了千年
單以廣告語來說1和2更符合要求,簡介大氣容易記,但是我們都熟悉「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第二句是不會火的,所以我選第一個.對廣告行業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廣告買賣網看看
⑺ 關於鳳凰古城的介紹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鳳凰縣,土地總面積約10平方千回米。答2010年底約5萬人口,由苗族、漢族、土家族等28個民族組成,為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⑻ 湖南鳳凰古城有什麼樣的美稱急需!!
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斯·稱為中國最美的小城之一·
也有人是這么說的··
鳳凰是在版沈從文的書里·
··權···是在黃永玉的畫里·
·····是在宋祖英的歌聲里··
你若還有不懂·可以給你在線解答·【秋秋等於擺渡名的數字·】你可以加·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⑼ 有哪些形容湖南鳳凰古城美景的句子
煙迷水鄉景朦朧,雨霏絲絲育花紅。鳳鳴晨曦蘭舟影,凰鸞曲婉古樓中。——沈從文《邊城》
曲徑通幽的深街長巷,身旁緊緊偎依的一幢幢青瓦木樓和一戶挨一戶的小商鋪,彷彿在述說著幾百年來小小古城的富庶繁華。如果說故宮是帝王的天堂,那麼鳳凰古城則是平民的樂園。
一座城門樓,是歷史;一段古城牆,是歷史;一條小巷子,是歷史;連鋪就在小巷裡的每一塊紅石板,是歷史。
城內石板街道縱橫交錯,古樸典雅,兩旁木樓房檐伸出,別有一番味道。站在江邊,沱江兩岸飛檐翹角的吊腳樓連成一片,與清澈秀麗的沱江交相輝映,十分壯觀。
苔痕茵綠的古虹橋和北門簡陋的木板、紅石跳岩小橋下,清澈的沱江水在月光下閃爍跳盪,錚錚琮琮如一典與自然兩相忘的和諧樂章。鳳凰古城展現出一種無邊無際、無我縹渺的空靈。
傍晚,徜徉在光可鑒人的鳳凰古城石板街道上,摩肩接踵的遊客沒有慣常鬧市中的喧囂,而是全都悄言細語地感受這古樸民居的無限韻致,你會覺得古城有一種超然人寰的寧靜,是另一種美麗畫卷。
鳳凰古城的水真靜啊!靜的連掉下來一根頭發絲都能聽見。鳳凰古城的水真美啊!太陽光照在水面上,水面上浮現出五彩斑斕的顏色。
晚風輕弗伊人醉,天明還是舊人顏。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鳳》——唐·李商隱
若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見底.深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 (沈從文《邊城》 )
(9)鳳凰古城的宣傳擴展閱讀: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約5萬人口,由苗族、漢族、土家族等28個民族組成,為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鳳凰古鎮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城內紫紅沙石砌成的城樓、沿沱江而建的吊腳樓、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院,積油綠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等風景區。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還享有「北平遙,南鳳凰」的美譽。
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距銅仁鳳凰機場27公里,懷化芷江機場57公里,張家界荷花機場280公里;G209國道與S308省道貫穿全境,枝柳鐵路穿境而過。鳳凰古城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
參考資料:網路「鳳凰古城」
⑽ 鳳凰古城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 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古城因此而得名。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邊,縣治總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1萬,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縣。 沈從文先生《邊城》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鳳凰:「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尋找,當可有黔北、川 古城夜景--右視界
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一個名為「鎮竿」的小點,那裡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裡,安頓下三五千人口……」這就是蒙有一層神秘面紗的古城鳳凰。 地因人傳,人傑而地靈。文學巨匠沈從文一曲《邊城》,將他魂夢牽涉系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盪氣回腸,也將這座靜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因為沈從文是鳳凰人,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邊城就是湖南鳳凰,其實不然。看《邊城》的第一句:「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便有一溪······」,很明顯,沈從文所寫的「邊城」名叫茶峒。翻看湘西的地圖就會發現,整個鳳凰縣境內並沒有「茶峒」這個地方。當你把視線轉移到鳳凰縣北部的花垣縣,在湖南、四川轄市霧都(也就是現在的重慶)、貴州的交界處,就會發現「邊城」在此。也就是說,「邊城」的原型是湖南省花垣縣的茶峒鎮,不過2008年這個鎮已經改名為「邊城鎮」,在之前出版的地圖上仍標為「茶峒」。)
鳳凰縣自古以來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區。明始設五寨長官司,清置鳳凰廳,以境內的鳳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為鳳凰縣。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成為中國第101座歷史文化名城。
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鳳凰屬楚國疆域。據本縣出土的文物考證,當時中原文化已影響到這里。
秦一統天下,分天下為36郡,鳳凰當時屬黔中郡。
漢朝高祖五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所以鳳凰在西漢、東漢、時期為辰陽縣地,屬武陵郡。 三國時期,鳳凰先屬辰陽縣、武陵郡,歸蜀;後劉備戰敗,吳占其地,鳳凰仍屬武陵郡。
西晉時鳳凰歸鐔城縣地,屬武陵郡;東晉時為舞陽縣地,也屬武陵郡。
南北朝時期,鳳凰一直屬武陵郡。
隋朝一統江山,改辰陽縣為辰溪縣。鳳凰當時屬辰溪縣,隸屬沅陵郡地。
唐朝初為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陽縣,鳳凰又屬麻陽縣。唐武後垂拱三年,鳳凰從麻陽縣分出,次年設渭陽縣,縣址設黃絲橋,即今黃絲橋古城。古渭陽縣,屬錦州盧陽郡。
宋朝太宗太平興國七年,改渭陽縣為招諭縣。宋神宗熙寧八年,廢招諭縣,復置麻陽縣,渭陽又劃歸麻陽縣。
元朝設五寨司,屬思州安撫司。這是土司政權時期,由本縣少數民族的統治人物執政,五寨司設在今鳳凰縣城。
明朝承元制,設五寨長官司和竿子坪長官司,都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永樂三年,置竿子坪長官司,仍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隆慶三年,在鳳凰山設鳳凰營。
清朝順治三年,清朝為了鎮壓苗民,採取了一系列軍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設鎮竿協副將。清康熙三年,為辰沅永靖道治。康熙三十九年,又將沅州鎮總兵官移駐五寨司城,將鎮竿副將換防駐沅州。 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鳳凰營於今縣城,在鳳凰山的原鳳凰營地設置通判。通判本應管理地方行政,但當時土司大權在握,形成土流並存的局面。雍正七年,設辰沅永靖兵備道。乾隆元年,改沅州為府屬兵備,十六年改鳳凰營為鳳凰廳,通判升為同知。嘉慶二年,鳳凰廳升為直隸廳,屬湖南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後,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鳳凰光復。
民國二年9月,廢鳳凰廳,改建為鳳凰縣,仍為湘西軍政統治中心。
1949 年鳳凰縣解放,初屬沅陵專區,1955年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直至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