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吳良春

湘西吳良春

發布時間: 2021-03-10 01:05:56

1. 孔子說,吳從周。孔子從周繼承了什麼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吳權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
吳氏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我國樂曲的發明者。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史籍《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知識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在史籍《路史》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史籍《山海經》中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私通懷孕,三年後一胎生三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鍾的發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明創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始祖。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吳氏歷史上記述的遠古初祖。黃帝起初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陝西北部),便以姬為姓。相傳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生了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得姓者十四子,其後分十四支部族。黃帝正妻嫘祖所生的兩個兒子玄囂、昌意繼承了黃帝的本姓姬,吳氏就是從玄囂這一支傳遞下來的。玄囂的第四世孫高辛氏帝嚳做了當時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娶有邰氏之女姜嫄為正妻,姜嫄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代《詩經》記述了關於姜嫄生棄時的傳說。相傳姜嫄一天出去遊玩,看到一個巨人的腳印,出於好奇,用腳踩了一下,回家後竟有了身孕,後來生下一個男孩,姜嫄對此又驚又怕,把這孩子視為怪物丟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現象發生了,先後有牛羊來喂養他,樵夫來解救他,大鳥用翅膀溫暖他,致使這孩子三棄而不死。姜嫄認為一定有神靈保佑他,於是就決定抱回去撫養他,並因此為之取名棄。棄小時非常聰明,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種植麻、豆之類的莊稼,成年後非常善於農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塊地適合種什麼莊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紛紛效仿他,尊他為農師。

太伯、虞仲奔吳後,季歷得以繼位,後傳位給周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負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為滅商振興周族苦心經營,他生前雖未能滅商,但三分天下,周據其二。其子周武王發繼位後,向商王朝大舉進攻,四年後,一舉滅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終完成了復興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虞仲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後裔受封於吳,建立起強大的吳國,後世吳氏子孫則多把太伯、虞仲尊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記述,太伯、虞仲所到達的荊蠻地區,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太伯、虞仲一支就是古書記載的痰陽諸姬(古代居住在漢水北岸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們與楚國為鄰,楚國是為五帝之一的顓糠帝後裔所建。楚國強大起來以後,漢陽諸姬受到來自楚人的威脅,被迫遷徙,其中太伯、虞仲一支,東遷到江蘇吳地,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吳國。據《史記》中記載:「自太伯作吳,五世而周武王克殷,封其後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周武王克商後,分封太伯、虞仲後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虞仲始遷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於當時尚未開發的東南之地吳。不管後世對其遷徙過程有多少種解釋,但姬姓周人太伯、虞仲一支最後到達了江蘇古吳地是沒有爭議的。
⑴.太伯建吳:
太伯、虞仲到達江蘇吳地後,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受到當地土著吳人的普遍歡迎,他們紛紛前去投奔。太伯、虞仲兄弟周圍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吳地百姓。他們被太伯、虞仲兄弟的高風亮節、仁義之德所感化,自願擁立太伯為君長,因太伯所居處屬吳地,故太伯在這里建立的姬姓國家稱「句吳」(「句」為發聲詞頭,無字義),簡稱吳。
太伯建吳之時,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諸侯混戰不已。太伯恐怕戰亂禍及吳地,影響吳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蘇無錫東南梅里營造了一座城市,相傳此城的內城周長三百步,外城周長達三百餘里,人們在裡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樣,耕作種莊稼,自給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擾。太伯無子,他去世後,虞仲繼立為吳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梅里(今江蘇無錫),後人在其墳墓附近修建了一個至德廟來紀念這位讓賢的吳氏先人。
江蘇蘇州、無錫一帶有關太伯遺跡很多,至今江蘇無錫東面的鴻山(一名梅里山)上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蘇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之一,全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圍常年綠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太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

⑵.吳國與吳氏:
北吳虞國被滅亡了,南方吳國卻興盛起來,成為春秋時期的大國,曾一度稱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號下傳到壽夢已歷十五代,壽夢做吳君時,歷史已進入春秋時期。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吳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吳國國力增強,已敢於與中原強國抗衡。壽夢在位期間,中原以楚晉爭霸為主,兩國之間發生了城濮之戰,這次戰爭,楚國雖然失敗,但實力未損,楚莊王時又卷土重來,楚與吳越結盟重新對抗中原大國晉國,此後楚軍又北上與晉爆發了邲之戰,這是楚晉爭霸以來的第二次大戰。邲之戰楚國戰勝了晉國,使楚國的霸業達到了頂峰,陳、蔡、鄭、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國都降服於楚。失敗後的晉國時刻尋找機會想戰勝楚國,因此,晉楚間小規模的戰爭接連不斷。為調解晉、楚之間的爭端,避免各國受到牽連,公元前579年以宋國大夫華雲為主,發起了解除楚晉爭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晉兩國仍處於明爭暗鬥之中。後來,楚國國內發生權力之爭,楚國大臣申公巫臣因與楚國令尹(宰相)子反爭奪權利,失利後逃到了楚的敵國晉國。他蓄意報仇,向晉國獻計獻策削弱楚國。晉國採納了申公巫臣聯絡新興的吳國以牽制強楚的建議,並派申公巫臣代表晉國出使吳國。申公巫臣在吳國教習吳人兵法戰陣,訓練吳人採用中原兵車作戰,慫恿吳國討伐楚國。吳國一年內數次出兵,在吳楚邊境聲東擊西,楚國疲於奔命,國力逐漸減弱,吳國從此開始強大起來。

⑶.吳季扎及其後裔:

吳季扎為辭讓王位曾兩度出走,季扎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較深的吳人,曾代表吳國出使文化發達的中原各國,和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產、晏嬰都有過交往。尤其是季扎曾出使保存周朝禮樂文化最完備的魯國,他對周禮的精通和獨到理解,嬴得了魯人的敬重。
在齊國,他與齊國政治家晏嬰有過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談。當時齊國已政出私門,齊重臣陳完控制了齊國政局,他削弱公室,擴張自己的勢力,先後滅掉了欒氏、高氏等齊國公族。在此形勢下,季扎勸告晏嬰明哲保身,交源於己的權和封邑,以免除災禍。晏子政治家,採納了季扎的建議。史籍《史記》說晏嬰「是以免欒高之難」。
在鄭國,季扎和鄭國著名政治家子產相談投機。他向子產預言了鄭國政局的走向,並忠告子產說:「現在鄭國政治腐敗,國家將會出現困難,到時您會掌握大權。希望您當政時要謹慎,以禮治國,不然,鄭國將會出現一場大混亂。」後來子產果然當政,他進行改革,鑄刑鼎,倡導以法治國,引發了一場大爭議,連北方晉國大臣叔向也寫信批評子產鑄刑鼎將會導致上下秩序混亂。
後來,他又到了晉國時值晉國國君正漸失權威,韓、趙、魏、范、中行、智氏六家異姓卿大夫掌握著國家大權,其中以韓、趙、魏三家發展勢頭最盛。季扎當著韓宣子、趙文字、魏獻子的面說:「晉國的歸宿將在你們三家身上。」臨行前叮囑叔向說:「現在晉君越來越弱,大夫們的勢力都發展起來了,以後政權將歸於韓、趙、魏三家,先生一向堅持道義,不肯屈從於時勢。我奉勸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遠離災難。」
叔向是晉國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其宗族也是晉公室中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為六家異姓卿大夫所滅。在政治上,叔向傾向維護公室,反對卿大夫進行的改革,因而成為韓、趙、魏等異姓卿大夫仇視的目標。叔向以後,其宗族果然為三家所滅,晉國也分裂成韓、趙、魏三國。
第二個淵源:源於有虞氏,出自周文王時虞仲的封地虞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有關資料記載,相傳虞仲的後代在周文王時曾被封於虞國(今山西平陸),公元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後子孫中有人便以國名為氏,姓虞。另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姚姓,居於蒲阪(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金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後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舜的三位妃子,嫡妃娥皇無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兩女八子,但子女都為不肖子孫。只有商均能繼承父業。舜去世後,中原形勢發生巨大變故,夏禹奪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領職位,建立起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長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區,繼續當有虞氏的首領。有虞氏成為夏朝的一個小方國,當時已從陝西東遷到今河南省虞城縣北,國號「虞」。在夏初虞國有虞思,曾幫助亡國的少康,並將兩個美麗賢淑的女兒嫁給少康為妻,終於幫少康復興了夏朝。商朝以後,虞國衰落中絕。大約自商均開始,舜的嫡傳子孫以虞、吳為氏。史籍《元和姓纂》中說:「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上古虞字寫作「吳」,只是到戰國時期,虞、吳開始區別。

第三個淵源: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在元、明、清時期,由於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的政權,民族大融合進一步加深。少數民族接受漢族文化而採用漢姓。
⑴.苗族:
我國少數民族中的吳氏,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吳氏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貴州苗族地區,他們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漢字姓,而成為吳氏的,也有一部分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同化於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吳氏。
苗族吳氏,至遲在元朝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義首領,就是吳氏族人,名叫吳天保。明朝苗族吳氏中還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學大師、王陽明的得意門生吳鶴。
苗族原本無姓氏,受漢文化的影響許多苗民借用漢族姓「吳」氏。清前期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時,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漢字姓「吳」氏來作為自身姓氏,進行苗籍戶口登記。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吳、龍、廖、石、麻」五大姓,而吳氏最多,排在首位。
湖南的苗族吳氏,廣泛地分布在今湖南西部,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懷化地區和邵陽城步縣等苗族分布區。據民國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記載,乾城(今湖南吉首)的苗族吳氏,主要集中在坪壠、犁口嘴、三岔坪、地嶺波等地。鳳凰縣的苗族吳氏,則以阿拉營、鴨堡寨、櫐木營、沙坪一帶最多。永綏(今湖南花垣)的苗族吳氏,自吳氏祖公祿祖率其子孫居住於吉峒鄉瓦水、窩必、鉛藏鄉的鉛藏一帶,子孫再逐漸遷徙到各地。因此,永綏以吳、龍、石、麻四姓為多,而又以吳氏人數最多。在吉首的新坪鄉一千二百多戶人家中,吳氏近一千家,方圓數十里內都是一姓,且為同一吳氏血緣家族。與新坪鄉毗連的新民鄉和鳳凰第九鄉,也以吳氏人數最多,幾乎佔80%。所以湘西大姓,以吳氏冠首。
湘西苗族的吳氏在歷史上又分出一支改從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吳、伍雖不同姓但卻同宗,所以兩姓不能通婚。
湖南苗族吳氏分為禾孝與禾弄兩系。
在貴州苗族地區,吳氏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漢字姓吳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漢字姓而形成。只如貴州台江縣方召「各務收」(即務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領導苗民起義失敗後,清朝政府強迫戶口登記,將「務收」家族的「務」譯成「吳」,其後裔於是變成了苗族吳氏。這些苗族吳氏,與漢族姬姓吳氏無任何血緣聯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吳,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間無內在的血緣關系。
苗族吳氏在歷史上產生了大批優秀子孫,為中國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因此,吳氏史自然不能忽略這特殊的一支少數民族中異彩紛呈的吳氏宗族。
⑵.蒙古族:
在蒙古族七大姓中,吳氏居其一。相傳遠古時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個部落的酋長名叫吳蘭蘇和,他的後裔就以他的漢譯名「吳蘭蘇和」中的第一個字為姓,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吳氏,它與姬姓吳氏無關。
蒙古人還有許多人改為漢姓吳氏。據史籍《續通志》中記載:明王朝政府曾賜給許多蒙古人吳氏,如賜「巴圖特穆爾曰吳允誠,子額特特穆爾曰吳克思,瑪嚕曰吳成諤,勒哲特穆爾日吳良布,敦日吳守義,濟蘭曰吳克誠,多羅曰吳存敬,瑪嚕曰吳管」等等。
陳蒙古八旗後裔改吳氏。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陳蒙古八旗一些族人奉命隨蒙古八旗和漢軍第八旗共同派駐丹東鳳凰城,屯墾於璦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後改漢姓吳氏,今主要聚居於鳳城大堡蒙古族鎮。
巴爾虎旗蒙古吳西勒氏,原居喀爾喀地區,因遭受葛爾丹部族的迫害,率巴爾虎族萬餘人南下,游牧於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大清朝廷准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沈陽),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丹東鳳凰城、岫岩等地並獨豎一旗,稱蒙古九旗。後取原姓首字諧音漢字「吳」為氏。
⑶.滿族:
今日滿族的前身女真族也有改姓漢字吳氏的。據史籍《滕縣志·吳升傳》記載:「吳升,其先本女真吾古論氏,世居臨洮,乃以吾作吳,因姓吳。曾太父吳珍,仕金為滕陽軍判,遂為滕人。」則女真人改姓漢字姓吳氏,最遲在宋朝已經開始了。
女真族吳扎拉氏,又稱為兀喇氏、兀扎拉氏,取首音為漢字「吳」氏,祖居長白山區。始祖兀喇·忒秋和兒子吳扎拉·敦得力於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到鳳凰城駐防,居住於現白旗鄉吳家堡子、後營子村岔溝、民主二隊等地,岫岩滿族自治縣黃花甸子鄉關門山村的吳氏亦是由吳家堡子移居過去的。
原居烏拉(今吉林市)的滿族,隸屬依徹滿洲,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隨軍駐守丹東鳳凰城地區。後改為漢姓「吳」氏。
⑷.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中有吳氏,他們是由鄂倫春族中的吳查爾坎氏的漢譯簡化而成,與漢族吳氏沒有血緣關系。
⑸.赫哲族:
赫哲族人中也有吳氏,他們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讀音轉譯而成。赫哲族吳氏到現代產生了傑出的作家吳白豐,他就是優秀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編著。
⑹.回族:
吳氏為回族分布較廣的大姓之一,其來源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據史籍《信陽民族志》記載:河南信陽回族中有一支吳氏宗族。回族吳氏應為姬姓吳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吳鍾,清初武術家,河北滄州孟村縣人。作為福建泉州的回族吳氏,僅是一種迫而改的姓。據《報告發見蒲壽庚家譜經過》記載:「明初蒲家被剿,不敢姓蒲,改氏吳,因吳、蒲一音相近。族人不甘心,在死了人時,墓碑上正面寫『吳某某之墓』,反面暗寫『蒲某某之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泉州發掘出一塊墓碑,正面刻著吳氏,背面則刻著蒲氏。
⑺.哈尼族:
據史籍《明清雲南土司通纂》一書記載,哈尼族中有吳氏,自明初洪武年間(公元十四世紀下半葉)吳蚌頗而始宗族始盛。吳蚌頗居雲南臨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眾開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長官司土副長官之職,世領其所墾土地,准其世襲。從此哈尼族吳氏蚌頗一支,就世襲為左能寨土司副長官。吳蚌頗傳吳獵豆,吳獵豆傳吳龍勝,吳龍勝傳吳安,吳安傳吳上登,數世皆傑驁而不聽道府鈴束,後被除職。清朝初年平定雲南,吳蚌頗的第十一世孫吳應科率本宗族投誠,(清)王朝因授給他土舍之官。吳應科傳吳順,吳順傳吳世臣,吳世臣傳弟吳世標,吳世標傳子吳義,吳義傳吳廷輔,吳廷輔之子吳俟在清嘉慶三年襲職。至民國時,左能土司仍為哈尼族吳蚌頗家族後人吳忠臣世襲。
⑻.錫伯族:
錫伯族原居伯都納(今吉林扶余),後一部分融入滿族。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又三百餘錫伯人攜家屬駐守丹東鳳凰城,後裔散居於鳳山一帶。後取漢字「吳」為氏。
此外,其他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白族等,都有吳氏。又據《皇朝通志》記載,在滿州旗分內的高麗人中有吳氏。民國《奉天通志》也記載有吳那海,是高麗吳氏,歸旗,居海州地方。朝鮮族吳氏許多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到高麗族後形成的。
除苗族外,我國還有許多少數民族中都有吳氏,他們大多屬於少數民族改用、借用漢姓「吳」而成,與姬姓吳氏沒有血緣聯系。但也有少數例外,如越(粵)族中的吳氏,就是吳國滅亡後,吳氏子孫南下逃難到越人中,久之便融合,同化為越人,漢武帝時有越人吳陽,封外石侯。

得姓始祖:泰伯。
三千多年前,陝西岐山一帶,有一周族部落,首領被稱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郁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就成為了吳氏的得姓始祖。

二.各支始祖:
吳泰伯、吳仲雍、吳季厯:周太王長子,生商武丁丙申年四月初四日酉時避位少弟秀恩遂偕仲弟託名采葯寧處荊蠻夷人義而歸之立為勾吳長端委以治壽九十一歲逝世,商武乙丙寅年四月初四日丑時葬吳縣北五十里無錫西梅里村隱山上去泰伯所居城寸里邵今江蘇無錫縣所轄勃海是也,東漢永興初郡守豹立廟於蘇州閣門外唐龍紀間從徙於閣門內。太王次子吳仲雍,子一,季簡兼嗣胞兄泰伯與兄同竄荊蠻,斷發文身,及武王受追封巷孝王,及封其曾孫周章於吳,以繼泰伯嗣,又封虞仲子虞以幾,仲雍墓在常熟虞山,太王三子吳季厯為周氏之始祖。
吳季子:上自泰伯受封十九世
吳普興:行一元至正壬辰進士任山東臨淄縣尹詳省郡縣志至順庚午七月初九辰時生,明洪武己酉逝世,葬花園墩祖山向巽。元配:孺人朱氏葬邑東大嶺下郭家口向酉子一麟。繼配:董氏葬東門山黑嶺向申。庶配:羅氏,葉氏,高氏俱葬花園墩向巽有傳。
吳德觀:字瞻宇,行明一,字世為三衢開化石井人,乃延陵奕葉之分派也,公明敏秀發器宇恢宏元至正庚子歲因省嚴君於蘭江楊埠寓捨得以交庭院蘭邑之名士且嘉是地之山水明秀遂欣而羨之乃卜居於常滿塘之濱而肇基陵開國季子小像又宋蘇文忠所寫矮松圖攜以為分宗之左劵耳實甘棠始遷之鼻祖也。元至正辛巳年農歷11月11日生,永樂甲申年農歷4月9日終,娶朱家山背朱氏,元至正癸未年農歷9月16日時生,永樂丁亥年農歷4月28日張,葬甘棠之北阡。生三子:勝;濤;壽。女二:長適在城郭;次適樓下應文傑。
吳溥陽、吳從周:字估州,生歿葬俱未詳,氏萬氏,生歿葬俱未詳。子一:士用。遷南始祖:吳從周,士用之子,字必固,按公於清順治未年由北遷南洛業沅江大潭洲明天啟七年丁卯農歷1月18日未時生,壽九十一歲,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農歷8月9日酉時歿,葬蜘蛛祖山碑記。配:張氏,明崇正五年壬申農歷9月23日寅時生,壽六十八歲,清康熙三十八年已卯農歷10月25日申時歿,葬蜘蛛祖山夫婦合冢碑記。子三:應舉;應元;應魁。女二:長適劉,次適郭正生。
吳榮賜:字君欽行,江湖府長與縣太都清上杭村人,母陳火幼失,惟剛有志事,愛好言菩薩不枸於岸,多慷慨,善與豪俠交,尤苦遷,有無揮霍不為計。三十年俸三千金給四號。四十四號妣。二長子天與十二至治元月六日巳時生,明永樂址二年十月十八日辰時逝世吉,豐里之白水堂西終年九十有四初元至正二十三年秋九月,江西諒戰死,江浙偽吳王張士誠屢敗二偽,殘兵散在焚掠,公以勇伏,為豪傑,陳秉諸人推為謀略,精銳監保而邊都堡寒煩。
吳季札:壽夢第四子,讓國過耕,延陵事春秋為及更記呈,民家生子三:常、征、生,重道,逝世葬延陵墓在今之申浦崇祀鄉賢祠。
吳存禮:敬五三子,一名慎字,祖成明,邑庠生生於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八月初十日行時,逝世於成化十九年癸卯二月十一日酉時,壽八十六歲,葬園後田丙山,王向,兼子行分金。配周氏,生於建文四年壬午十月初二日戌時,逝世於天順七年癸未八月二十九日,壽六十二歲,葬合。兆子二:錫文、錫武,女一。
吳敏學:字彥行,號朴林士,任宜與教諭,改蘇州府學都,教授卜居金板,至德廟東皋橋里,生永樂十三年乙未九月庚子,逝世成化十七年辛丑十一月辛卯,壽六十七。配程氏,明封孺人,先逝世合葬長邑謝堰嶺之麓主穴,子一,尚賢。
吳德二:第九十世,生子二:慎一、虞二,字行二,元至正甲申三月初二生,娶周氏,生子四。洪武四年榮二十一都民戶焉,逝世年八十,墓在木里蛇山。至壽夢生四子札其秀子也,靈王十年封於延陵故稱延陵秀子讓可繼之值安好爵之居高風清節詳載延陵祖德錄。
吳印奎:配王,縣村王一公女合葬大荒地村西南第一祖阡通稱西大台吳家老墳,子三:龍;壽;益,清順治八年,公自山西省太原府上瓦房村遷遷至奉天遼陽城高麗門內佔地五十餘畝再遷城東北五十里孟胡也於該村南五里許辟村名大荒地居之。

三.郡望堂號:
1.郡望:
延陵縣:商朝時期就有延陵縣,轄地在今江蘇省常州一帶地區。漢朝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部一帶。西晉時期分曲阿縣的一部份重置延陵縣。
濮陽郡:古縣名,原為春秋時期衛國軒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秦、漢之際為濮陽縣,屬東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晉朝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期改郡,並分濟陰郡之一部分給濮陽郡。隋朝時期改為濮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渭縣、濮陽市、范縣、山東省濮州縣、郭城縣一帶地區。此支吳氏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的裔孫吳遵。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並入開封縣。此支吳氏是季扎的後裔,為東漢吳恢之族所在。
長沙郡:周朝時期即有該地,戰國時期楚國始建郡,秦國滅楚國後承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區。西漢改郡為長沙國,並築城。東漢仍改回為郡。隋朝初期廢黜,隋大業年間及唐天寶、至德年間曾改潭州為長沙郡,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明、清兩朝為長沙府治。直到民國時期,長沙歷經了國、郡、州、府、廳治。此支吳氏是季扎之後,其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王吳芮。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所滅。
武昌郡:三國時期曹魏、孫吳兩國各置江夏郡。公元221年三國吳孫權分江夏、豫章、廬陵三郡之地,設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不久改名江夏郡。魏江夏治上昶(今湖北雲夢)。晉滅吳,還治舊地,晉朝太康初年又改為武昌郡,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長江以南,嘉魚、咸寧、通山等縣以東和江西九江、瑞縣等市縣地。南北朝時期宋國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漢。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移治到平輿(今河南平輿)。
武昌郡:三國時期曹魏、孫吳兩國各置江夏郡。公元221年三國吳孫權分江夏、豫章、廬陵三郡之地,設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不久改名江夏郡。曹魏時期江夏郡的治所在上昶(今湖北雲夢)。晉朝滅孫吳後,還治舊地,晉朝太康初年又改為武昌郡,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長江以南,嘉魚、咸寧、通山等縣以東和江西九江、瑞縣等市縣地。南北朝時期宋國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
2.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延陵堂:季扎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個哥哥先後為吳王,臨逝世時要傳位給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後人奉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時人稱其為「延陵季子」。
至德堂:孔子對泰伯的謙讓精神十分敬佩,感嘆道:「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在孔子看來,泰伯的品德已達到了極高境界,人世間再也找不出什麼言語來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稱為「三讓王」,援引孔子的贊語,吳氏的總堂號稱為「至德堂」。

四.楹聯典故:
1.宗祠門楣題辭:
延陵高風。「延陵高風」指周章正式封吳之後,國勢日強,至仲雍的十九代孫壽夢正式稱王。壽夢有四個兒子,最小的季札為人仁義禮讓,最為賢能,為父所喜,為兄所愛。壽夢想讓位給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樣,執意推讓,並遠逃他鄉,終身不受國位。吳王就將他封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市、江陰縣一帶),稱為延陵季子。因此,吳氏亦有稱延陵堂者。延陵遂成為後世吳氏的郡望之一。
2.宗祠四言通用聯:
世家第一;至德讓三。全聯典自春秋吳泰伯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長子,讓位於弟季歷及季歷子

2. 抗日的洪流是誰也什麼不了白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為了有效抗擊日本的入侵,國民政府整編了全國的軍隊,並將全國劃分為若干作戰區域。陸海空軍最高統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是蔣中正,總參謀長是何應欽。具體戰斗序列及指揮官如下:陸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上將(1939年被授予一級陸軍上將銜。)作戰地區:平漢路方面兵力:共轄25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2個騎兵師第21集團軍司令官商震,下轄:第32軍軍長商震(兼),騎兵第14旅旅長張占魁第1集團軍司令官宋哲元,下轄:第53軍軍長萬福麟,第77軍軍長馮治安,第181師師長石友三,第17師師長趙壽山,騎兵第3軍軍長鄭大章第68軍軍長劉汝明(直屬),第92軍軍長李仙洲(直屬),第106師師長沈克(直屬),第118師師長張硯田(直屬),新編第8師師長蔣在珍(直屬),新編第35師師長王勁哉(直屬),騎兵第4師師長王奇峰(直屬)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一級陸軍上將作戰地區:山西方面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南路前敵總司令衛立煌,下轄:第3軍軍長曾萬鍾,第9軍軍長郭寄嶠,第14軍軍長李默庵,第93軍軍長劉堪,第15軍軍長劉茂恩,第17軍軍長高桂滋,第19軍軍長王靖國,第47軍軍長李家鈺,第61軍軍長陳長捷,第14軍團軍團長馮欽哉北路前敵總司令傅作義,下轄:第35軍軍長傅作義(兼),新編第2師師長金憲章,騎兵第1軍軍長趙承綬,騎兵第2軍軍長何柱國,第18集團軍總指揮朱德二級陸軍上將第66師師長杜春沂(直屬),第71師師長郭宗汾(直屬),第33軍軍長孫楚(直屬),第34軍軍長楊澄源(直屬)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上將(1954年被授予一級陸軍上將銜)作戰地區:蘇浙方面兵力:共轄24個步兵師,6個步兵旅第10集團軍司令官劉建緒,下轄:第28軍軍長陶廣,第70軍軍長李覺,第79師師長陳安寶,暫編第13旅旅長楊永清第19集團軍司令官羅卓英,下轄:第4軍軍長吳奇偉,第18軍軍長羅卓英(兼),第79軍軍長夏楚中,第25軍軍長萬耀煌,第73軍軍長王東原第23集團軍司令官唐式遵,下轄:第21軍軍長唐式遵(兼)第28集團軍司令官潘文華第23軍軍長潘文華(兼)新編第4軍軍長葉挺中將(直屬),獨立第6旅旅長周志群(直屬)寧波守備司令王皓南,轄第194師師長陳德法溫台守備司令徐旨干,轄暫編第12旅旅長李國鈞游擊總司令黃紹雄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何應欽一級陸軍上將(兼)作戰地區:兩廣方面兵力:共轄9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第12集團軍司令官余漢謀,下轄:第62軍軍長張達,第63軍軍長張瑞貴,第64軍軍長李漢魂,第65軍軍長李振球,獨立第9旅旅長李振良,獨立第20旅旅長陳勉吾第8軍團軍團長夏威,虎門要塞司令陳策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一級陸軍上將作戰地區:津浦線方面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第3集團軍司令官於學忠,下轄:第51軍軍長於學忠(兼),第12軍軍長孫桐萱,第55軍軍長曹福休,第56軍軍長谷良民第11集團軍司令官李品仙,下轄:第31軍軍長韋雲淞第21集團軍司令官廖磊,下轄:第7軍軍長周祖晃,第48軍軍長廖磊(兼)第22集團軍司令官鄧錫侯,下轄:第41軍軍長孫震,第45軍軍長鄧錫侯(兼)第24集團軍司令官顧祝同(兼),下轄:第57軍軍長繆溦流第27集團軍司令官楊森第3軍團軍團長龐炳勛第59軍軍長張自忠海軍陸戰隊第八戰區司令長官:蔣中正特級上將(兼),副司令長官:朱紹良上將(1963年追贈陸軍一級上將)作戰地區:甘寧青方面兵力:共轄5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5個騎兵師,4個騎兵旅第17集團軍司令官馬鴻逵,下轄:第81軍軍長馬鴻賓,第168師師長馬鴻逵(兼),騎兵第1旅旅長馬光宗,騎兵第10旅旅長馬全忠,寧夏警備第1旅旅長馬寶琳,寧夏警備第2旅旅長馬得貴第80軍軍長孔令恂第82軍軍長馬步芳騎兵第5軍軍長馬步青第191師師長楊德亮挺進軍司令馬佔山武漢衛戍司令部總司令:陳誠上將(1947年升陸軍一級上將)兵力:共轄14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第2軍軍長李延平,第49軍軍長劉多荃,第54軍軍長霍揆章,第60軍軍長盧漢,第75軍軍長周磊,第13師師長吳良琛,第57師師長施中誠,第77師師長彭位仁,江防總司令劉興,海軍陸戰隊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上將兵力:共轄12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第11軍團軍團長毛炳文,下轄:第37軍軍長毛炳文(兼),第43師師長周祥初第17軍團軍團長胡宗南,下轄:第1軍胡宗南(兼),第8軍軍長黃傑第21軍團軍團長鄧寶珊第38軍軍長孫蔚如第46軍軍長樊嵩甫第86師師長高雙成第165師師長魯大昌暫編騎兵第1師(直屬)騎兵第6軍軍長閻炳岳(直屬)閩綏靖公署主任:陳儀上將兵力:共轄2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第75師師長宋天才第80師師長陳琪福建保安第1旅旅長陳佩玉福建保安第2旅旅長李樹棠福建保安第3旅旅長趙琳海軍陸戰隊第2旅軍委會直轄兵團兵力:共轄17個步兵師第20軍團軍團長湯恩伯,下轄:第13軍軍長湯恩伯(兼),第52軍軍長關麟征,第85軍軍長王仲廉第2集團軍司令官孫連仲,下轄:第30軍軍長田鎮南,第42軍軍長馮安邦第8集團軍司令官張發奎,下轄:第36師師長蔣伏生,第50師師長成光耀,第92師師長黃國棟,第93師師長甘麗初,第167師師長薛蔚英第26集團軍司令官徐源泉,下轄:第10軍軍長徐源泉(兼),第87軍軍長劉膺古空軍第1大隊(轟炸機),下轄2個中隊:諾斯普羅-2E型18架、弗力特-7型教練機1架第2大隊(轟炸機),下轄3個中隊:諾斯普羅-2E型27架第3大隊(戰斗機),下轄3個中隊:霍克III型9架、波音281型10架、布瑞達-27型2架、菲亞特-32型3架第4大隊(戰斗機),下轄3個中隊:霍克III型28架、福克.華夫型教練機1架第5大隊(戰斗機),下轄3個中隊:霍克III型28架、福克.華夫型教練機1架第6大隊(戰斗機、轟炸機),下轄4個中隊:道格拉斯轟炸機27架、菲亞特-32型戰斗機3架、波羅尼-111型轟炸機7架、德.哈蘭-摩斯教練機2架第7大隊(偵察機),下轄4個中隊:可塞型偵察機27架第8大隊(轟炸機),下轄3個中隊:薩伏亞S-72型6架、道格拉斯轟炸機6架、亨格爾111-A型6架、馬丁型6架、福克.華夫型教練機1架第9大隊(攻擊機),下轄2個中隊:雪萊克A-12型20架直轄大隊,下轄5個中隊:第13中隊:道格拉斯轟炸機7架第18中隊:道格拉斯轟炸機9架、可塞型偵察機3架第20中隊:可塞型偵察機11架第29中隊:霍克III型9架、霍克II型3架第31中隊:道格拉斯轟炸機9架海軍第1艦隊下轄:海容海籌寧海逸仙大同自強永健永績中山建康安定克安12艘17484噸第2艦隊下轄:楚有楚泰楚同楚謙楚觀江元江貞永綏民生民權咸寧德勝江鯤江犀湖鵬湖鷹湖鶚湖隼19艘9359噸第3艦隊下轄:定海永翔楚豫江利鎮海同安海鷗海鶴海清海燕海駿海逢海琛14艘14717噸練習艦隊下轄:應瑞通濟2艘4360噸巡防艦隊下轄:順勝義勝勇勝仁勝海寧江寧撫寧綏寧肅寧威寧崇寧義寧正寧長寧14艘4270噸測量艦隊下轄:甘露青天誠勝公勝景星廣雲璈日7艘3000噸直轄艦隊下轄:平海普安武勝辰字型大小魚雷艇宿字型大小魚雷艇5艘5825噸1.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馮玉祥顧祝同陳誠張治中八一三」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投入了將近100萬的兵力,這次戰役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戰前日本曾囂張的說,三個月可以滅亡中國,結果光在上海戰場就打了三個月,雖然日本取得了勝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此戰日軍傷亡5萬餘人。中國軍民浴血苦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並爭取了時間,從上海等地遷出大批廠礦機器及戰略物資,為堅持長期抗戰起了重大作用。2.南京保衛戰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唐生智孫元良宋希濂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國民黨首都南京。由於國民黨軍此時兵力凋零,退守絕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後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萬餘人。3.太原會戰1937年9月13日~11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閻錫山衛立煌孫連仲傅作義郝夢齡(陣亡)王靖國1937年9月13日,日軍佔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此時中國守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共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忻口會戰大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牽制了日軍沿平漢鐵路(今北京-漢口)南下的作戰行動,著名的忻口戰役就是這次會戰中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4.徐州會戰1938年1月4日~5月21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李宗仁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龐炳勛王銘章(陣亡)徐州會戰包括滕縣血戰、臨沂之戰、台兒庄大捷和徐州突圍4部分。川軍打的滕縣血戰,為台兒庄布陣爭取了兩天時間。張自忠指揮的臨沂大戰,粉碎了日軍兩路夾擊台兒庄的計劃。台兒庄大戰重傷了日軍的2個王牌軍。李宗仁搞的空城計,讓日軍想在徐州殲滅國民黨70萬主力的計劃落空,日軍未能消滅中國軍隊主力。國名黨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至5個月的時間。其中台兒庄大捷消滅日軍1萬餘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徐州大突圍是我國抗戰史上光輝的一筆。它使敵人的戰略企圖徹底破滅,為我國後來長江方面的抗戰保存了精銳力量,對後來長江方面的持久戰和最後勝利的取得,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可以說,從台兒庄大捷到徐州的大突圍,是蔣介石整飭軍紀、扎穩陣腳之後,砍出的漂亮的兩板斧。5.蘭封會戰1938年5月21日~6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程潛薛岳邱清泉桂永清宋希濂杜聿明龍慕韓(槍斃)蘭封會戰是日軍為配合徐州會戰,切斷徐州中國軍隊之西面退路和阻止第一戰區軍隊增援徐州,和中國軍隊發生的一場會戰。這會戰演發成了武漢會戰的序幕。蘭封會戰對日軍來講是敗仗,如果土肥原在5月18日轉向商丘,估計日軍能夠提前一個星期佔領商丘。一個精銳的常設師團加上一個重炮旅團,將對從徐州戰場後撤的中國軍隊造成很大威脅。而且日軍第16師團和第3、13混成旅團可以全力截擊後撤的中國軍隊,而不是去救援土肥原。由於在這次會戰中,國民黨將領龍慕韓作戰不力被處決,成為抗戰中第一個被處決的蔣介石中央嫡系將領。6.武漢會戰1938年6月~10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陳誠白崇禧薛岳張發奎孫連仲王耀武張靈甫黃維商震池峰城李延年杜聿明關麟征鄭洞國武漢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其中在萬家嶺一帶,日軍4個團被全殲,史稱萬家嶺大捷。中國空軍與敵激戰,取得重大戰果,共擊落日機62架,炸毀日機16架,炸沉日軍艦艇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隊作戰。中國海軍在長江上也進行了激烈戰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設置海岸炮,並擊沉日艦多艘,有力遲滯了日艦沿江進攻。中國軍隊英勇抗擊,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遲滯了日軍行動。日軍傷亡10萬以上,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雖然武漢最終失守,但「武漢會戰」卻有著重大的意義。會戰中,中國軍隊殲滅日軍十多萬人,同時大量消耗了日本財力,爭取到時間把工業遷入西南和西北地區,為相持階段作了重要的物資准備。自此以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再也沒有能力調動40多萬大軍作戰略進攻性的大會戰了。從這個角度上看,「武漢會戰」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在中國近代史上,這一時期是中國人最團結的時期。全中國同仇敵愾,真正做到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都投入到抗日的偉大洪流中。用郭沬若的話來說,那就是「整個武漢沸騰起來了,也帶動全國沸騰起來了!」7.隨棗會戰1939年5月1日~20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李宗仁湯恩伯張自忠李品仙孫震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國軍隊對武漢的威脅,向湖北隨棗縣棗陽地區發動進攻。國民黨軍隊擊斃敵軍1.3萬人,第五戰區也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8.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4日~10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薛岳羅卓英王耀武關麟征楊森張靈甫此役,日軍集中10萬兵力,勞師南征,未能達到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作戰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擊、側擊,部分日軍陷於包圍,損失慘重。日軍承認「此次會戰與南昌、襄東(即隨棗會戰)兩次會戰,頗有決戰之勢。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日軍在會戰前期,攻勢行動艱苦,在會戰後期,於中方反擊下匆匆撤退,士氣大受影響。此次會戰,日軍傷亡達2萬餘人。9.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白崇禧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鄭洞國陳明仁戴安瀾日軍侵佔南寧和昆侖關之後,國民黨從數百公里外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昆侖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劃,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10.棗宜會戰1940年5月1日~6月18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李宗仁陳誠張自忠(陣亡)湯恩伯黃琪翔孫連仲孫震此次會戰,日軍雖佔領了宜昌,但未能擊潰第五戰區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創,傷亡1.1萬餘人。張自忠上將殉國於南瓜店。11.豫南會戰1941年1月25日~2月7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李宗仁湯恩伯孫連仲李品仙豫南會戰是武漢周圍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一次戰役。日軍一度攻佔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傷亡9000餘人後,日軍最終撤退。12.上高會戰1941年3月15日~4月9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羅卓英王耀武張靈甫韓璇為保證南昌及其附近佔領地的安全,日軍發動企圖消滅贛北中國軍隊主力的上高會戰。日軍在三路進攻其中兩路受阻的情況下,形成一路孤軍深入,被中國軍隊包圍的日軍倉皇撤退,予日軍以重創,日軍傷亡高達1.5萬人。13.晉南會戰(中條山之戰)1941年5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衛立煌杜聿明傅作義此次戰役日軍的目的是「在華北要殲滅山西南部的中央軍」。由於中國軍隊疏於防守,臨戰又缺乏物質和精神准備,因此遭到慘敗,傷亡慘重,退出中條山。此戰日軍傷亡9900人。14.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0月1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薛岳楊森賴傳湘(陣亡)歐震王耀武王甲本劉振三日軍為打擊中國第9戰區主力,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第11軍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總兵力達12萬餘人.此次會戰歷時月余,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3萬餘人,擊落飛機6架,擊沉汽艇9艘,使其日軍妄圖一舉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計劃遭到失敗。15.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薛岳楊森李玉堂方先覺夏首勛陳沛孫明瑾余程萬這次長沙會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中國正面戰場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作戰.薛岳將軍負責的第9戰區一線兵團依託各陣地逐次抵抗,給日軍相當的損耗和遲滯。待敵深入長沙預定決戰地區,中國長沙守軍頑強堅守核心陣地,連續挫敗日軍進攻。同時,第二線反擊兵團周密協同,對日軍進行合圍。日軍屢攻長沙不下,周圍中國軍隊又不斷壓縮包圍圈。日軍彈葯將盡而補給線已被切斷,只能空投補給。日軍見勢不妙立即退卻。我軍合圍部隊立即轉為向敵阻擊、截擊、尾擊作戰,窮追不舍,在多處予敵重大打擊,擴大戰果,敵狼狽逃串,至1942年1月15日,日軍退過新牆河,恢復戰前態勢。由於第9戰區部署得當、協同密切,作戰得力,從而取得了此次會戰的勝利。此役共斃傷俘日軍5萬餘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16.浙贛會戰1942年4月~7月28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顧祝同上官雲相劉建緒黃紹竑汪之斌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中國軍隊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15師團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萬人。17.鄂西會戰1943年5月~6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陳誠胡璉王瓚緒王敬久馮治安王甲本鄂西會戰歷時月余,第六戰區以10個軍的兵力抗擊了日軍約5個師團兵力的進攻.日軍沿長江向上游進攻,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18.常德會戰1943年11月2日~12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孫連仲王耀武余程萬施中誠胡璉池峰城張靈甫在此次會戰中,中國空軍以及美國駐中國基地空軍也參戰並取得重大戰績。集結轟炸機和驅逐機約200架,對日軍飛機、艦船、地面部隊作戰,有力支援了地面作戰。中國軍隊依託陣地節節頑強阻擊,遲滯日軍進攻,給敵重大消耗.擊斃日軍1萬餘人。19.豫中會戰1944年4月~5月25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湯恩伯蔣鼎文胡宗南李家鈺何國柱呂公良(陣亡)豫中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一部分,一九四四年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就要看到勝利的曙光,侵略成性的日本軍國主義妄圖挽救因太平洋戰爭慘敗而導致即將覆滅的命運,根據「一號作戰計劃」,發動了以打通平漢鐵路南段,消滅中國軍隊湯恩伯部主力為目的的「河南會戰」,史稱「豫中會戰」。其中「許昌保衛戰」成了當時這場戰役最為慘烈的戰斗之一。這次會戰是侵華日軍發動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日軍勢在必得打通大陸橫貫南北的交通線.20.長衡會戰(第四次長沙會戰)1944年5月~8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薛岳方先覺周慶祥容有略葛先才長衡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部分,豫中會戰的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國民黨第10軍隊在衡陽進行了不可思議的長達48天的抵抗.最後因寡不敵眾,衡陽失守.在這里要強調的是中日雙方公布的日軍在長衡會戰中傷亡人數均是6萬人,驚人的一致,這是八年抗戰唯一的一次.21.桂柳會戰1944年8月~12月10日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白崇禧張發奎韋雲淞闞維雍(陣亡)孫元良桂柳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三部分,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美軍空軍基地和打通大陸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交通線,發動桂柳會戰。由於蔣和桂系之間的矛盾,這次會戰國民黨兵力嚴重不足,導致桂林柳州相繼失守,在整個會戰中日軍也付出了傷亡3萬余的代價.22.湘西會戰1945年4月~6月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王耀武施中誠胡璉李天霞廖耀湘韓璇1945年4月至6月的湘西雪峰會戰,是國民黨軍給日軍最嚴厲的打擊之一,也是中日戰爭的一次攤牌作戰。此戰役直接給日本政府敲想了喪鍾.附加戰役:滇緬會戰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衛立煌杜聿明鄭洞國戴安瀾孫立人廖耀湘滇緬會戰的意義是中國政府為打開中緬邊境交通線,讓美大量援華物資進入中國大陸而發動的戰役.

3. 吳姓的來歷

1、第一個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

2、第二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

3、第三個起源,源自吳回。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吳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吳部落的故地。當時正處於舜的時代,舜把掌管火種的光榮使命交給重黎。後來,重黎因罪被舜殺了,讓吳回繼任祝融氏。

吳奇隆


(3)湘西吳良春擴展閱讀:

遷徙分布

在近現代中國歷史舞台上最顯赫的吳姓人物當屬吳佩孚。吳佩孚屬登州吳氏。據說吳佩孚曾考證他是延陵吳季扎的裔孫,吳姓開氏始祖吳太伯的第121代嫡孫。

據《吳氏家譜》記載,登州吳氏來源於泰州吳氏,而泰州吳氏又源於浙江吳田吳氏。吳田吳氏是明代浙江山陰吳氏吳溶、吳淵、吳溥的後裔。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這支吳氏的家譜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燒掉,因而吳田吳氏可確認的始祖為吳回。

在歷史上,吳田吳氏遷居泰州(今江蘇泰州有兩支,一支是吳田吳氏第十四世裔孫吳潮先遷泰州而成泰州吳氏始祖,另一支是吳田吳氏五世裔孫吳承護下傳12代裔孫吳萬四,也自吳田遷至泰州東的安豐。

隨著泰州吳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吳潮裔孫吳僧兒吳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遷山東蓬萊(古屬登州),其後裔形成登州吳氏。登州吳氏雖然家族不甚顯貴,但人丁倒還興旺。登州吳氏自吳僧兒下傳十六世孫吳可誠時,這支吳氏已沒落無聞。

4. 雪峰(銻金)礦集區

湘中盆地—雪峰毗鄰隆起區8萬km2的地區內已發現銻礦床(點)、礦化點共171處,其中工業礦床約40處。本區是全球最大的銻成礦區。它的出現與殼幔演化過程中發生湘中富銻地幔柱這一深部地質異常事件是分不開的(張術根等,1996)。

湖南銻金礦床集中分布在湘西北成礦域內的雪峰弧形隆起帶及其東南側,即所謂的「雪峰(銻金)礦集區」。該礦集區內不但發育有錫礦山、沃溪等大型、超大型銻金礦床,而且分布有諸如廖家坪、符竹溪、龍山及漠濱等眾多銻金礦床(點)。有關該礦集區銻金礦床的成因認識至今仍有爭議。對雪峰礦集區內銻、金礦床的成因認識已提出了如下三種主要觀點:

(1)最早的岩漿成因說,認為岩漿熱液作用為成礦提供了主要的礦質來源和熱動力力源(張振儒等,1978;楊舜全,1986)。

(2)20世紀80年代流行的沉積—變質成因說,認為成礦物質主要來自其賦礦圍岩,成礦是賦礦圍岩中金屬元素在變質作用過程中發生活化、遷移和富集的結果(塗光熾等,1984;羅獻林等,1996),這種元素遷移、富集成礦的過程又與地殼中大規模流體活動密切相關(馬東升,1997)。

(3)海底熱鹵水噴流(或熱泉)成礦說(張理剛,1985)。

岩漿成因論提出後,很快遭到懷疑和否定,主要是由於在很多礦床中沒有發現岩漿岩,一時找不到岩漿岩與已知礦(床)體在空間上的直接聯系。如沃溪、漠濱、龍山等礦床即是如此。然而,「岩漿否定論」(完全否定岩漿作用對銻金成礦的貢獻)卻與近年來新發現的許多地質事實不相符。而在「再造成礦」的學術思想(塗光熾等,1984,)指導下發展形成的沉積—變質成因認識雖已被普遍接受而流行,但通過地層中金屬元素的遷移和再富集形成如錫礦山那樣的巨量(大於200萬噸)金屬銻的堆積,不但其過程和機理目前無法驗證,而且受到大量最新同位素定年資料的挑戰。同樣,觀點(3)也難以與大量同位素成礦年齡測定結果相符合(凌水成,1999)。

成礦特徵:區內銻、金成礦除發育於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新元古界板溪群馬底驛組和五強溪組、及震旦江口組等前寒武系淺變質岩系(如西安、沃溪、漠濱、及龍山等一大批典型Sb—Au礦床等)之外,還廣泛發育於顯生界的不同層位中,如錫礦山超大型銻礦的主礦體即賦存於古生界泥盆系佘田橋組和棋梓橋組中,且礦區范圍內出露的各時代的岩系地層,如下石炭統等都見有銻、金礦化(凌水成,1999);又如安化滑板溪等一帶的銻金礦床(點)則賦存於奧陶系寧國組的淺變質岩中(鮑振襄,1993);辰溪長田灣銻礦則產於石炭系灰岩中;安化太平金礦床礦區范圍內出露有自新元古界板溪群到古生界志留系等很多岩系地層,但主要銻金礦化卻並不受前寒武系變質岩系控制,而是發育於古生界奧陶系粉砂質岩系中(張寧,1999)。此外,在雪峰隆起西北側的白堊系紅層中也發現了微細浸染型金礦化。可見,區域銻金成礦並非局限於某一層位,而是具有十分明顯的區域穿層成礦特徵。

岩性控礦而非 「層控」 對區內前寒武系淺變質岩中的部分典型銻金礦床成礦地質特徵的總結表明:富含鈣質、凝灰質的砂岩或砂質板岩、粉砂岩或粉砂質板岩等是銻金礦床的有利成礦/控礦圍岩。而近年來在湘中發現的如太平、廖家坪、高家坳、白雲鋪、下馬橋等許多銻金礦床,多賦存於下奧陶系和中泥盆統等不同層位中。其主要控礦圍岩岩性為:泥質粉砂岩、石英雜砂岩、粉砂質泥岩等(陳強春,1998)。此外,廣西的馬雄銻礦的賦礦圍岩為下泥盆統炭質、泥質粉砂岩;雲南的木利銻礦即賦存於下泥盆統的灰岩、硅質岩、及頁岩中(華仁民,1994)。而世界其他地區如西伯利亞的Olimpiada銻金(鎢)礦床產於(中元古代)灰岩及變質板岩互層的碎屑沉積岩中(Afanasjeva et al.,1995);南美的Ixtahuacan銻金(鎢)礦床賦存於由炭質頁岩、砂岩及灰岩互層組成的黑色頁岩中;美國Bolivia地區的眾多銻金礦床的賦礦圍岩為泥盆系和志留系的粉砂岩、板岩夾互層狀炭質板岩;中歐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地的銻金礦床,則主要產於富含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的石墨片岩、綠色千枚岩及變質砂屑岩等淺變質泥砂質岩系中(Dill,1998)。湖南銻金礦床與臨近省區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同類礦床相比,具有相似(同)岩性的賦/控礦圍岩。而且,富含炭質、鈣質及凝灰質的陸源碎屑混雜岩系可能是該類礦床的最有利成礦/控礦圍岩。因此,區內銻金礦成礦不但並非局限於某個或某幾個層位,而是穿越不同時代的地層、於具相同(似)岩性的有利圍岩中富積成礦。即是岩性控礦而非「層控」。

賦礦圍岩Sb、 Au含量特徵 馬東升等(1998)系統地研究了區內前寒武系變質岩中Sb、Au等礦化元素的含量特徵,測得賦礦圍岩中Sb含量在1.6×10-6~2.6×10-6之間,富集度在8~13之間;Au含量為2.4×10-9~3.6×10-9,富集度在1.3~2之間。但目前對顯生界其他賦礦岩系的礦化元素含量等的系統分析和研究還不多見。劉繼順(1996)的分析結果顯示:顯生宇Au含量在1.7×10-9~4.4×10-9之間,Sb含量在7.5×10-6~17.5×10-6之間。而區域泥盆系的Sb含量在0.68×10-6~2.26×10-6之間。不同的研究者所得的分析結果不同,但對比後發現,顯生宇與前寒武系岩系具相似的含金性特徵:含金量低,接近地殼豐度值(1.8×10-9)。同時,與前寒武系岩系相比,盡管顯生宇的Sb含量有可能偏高,但泥盆系地層與前寒武系岩系的Sb含量還是近於一致,接近其地殼豐度值(0.2×10-6)。雖然區域上Sb、Au礦床具有明顯的穿層成礦特徵,但Sb、Au成礦的規模、強度等在不同的層位有明顯的差別。

統計分析表明,湖南省內53%的金礦床(點)分布於前寒武系岩系中,前寒武系變質岩系蘊含了省內55%以上的黃金儲量。而顯生界泥盆系中產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銻礦床——錫礦山銻礦床。不同層位中這種Sb,Au成礦規模和強度的顯著差異,與賦礦地層的Sb,Au含量特徵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看來,賦礦地層某部位或地段的Sb,Au含量特徵並不是決定其Sb,Au成礦作用發育強度和程度的關鍵因素。此外,大量分析結果表明賦礦圍岩中Sb,Au含量分布極不均勻。Sb,Au成礦即是地層中一種特殊的Sb,Au不均勻分布。故在很大程度上,探討Sb,Au成礦機理就是探討Sb,Au不均勻分布的機理。

Sb—Au 成礦與印支—燕山期岩漿活動的時空耦合 ①印支—燕山期岩漿活動是席捲全區的重大地質事件。盡管在如沃溪、龍山、漠濱等一些礦床內,至今尚未發現有岩漿岩,但沿桃江—白馬山—城步區域性大斷裂及其兩側分布的城步、瓦屋塘、白馬山、芙蓉、關帝廟、溈山等岩體或復式岩體都為印支—燕山期侵入或有印支—燕山期的岩體,這些岩體或岩脈在空間上形成了一條規模壯觀的岩漿岩帶;②芙蓉復式花崗岩體在區域上形成一系列岩脈群,溈山花崗岩的內外接觸帶已發現中酸性岩脈就達160條之多,瓦屋塘—崇陽坪—中華山花崗岩體的西側也見有眾多煌斑岩等基性岩脈群,而紫雲山、奎溪坪—洞底坪等地的煌斑岩脈群更是特別發育;③在該區域性斷裂西北側、雪峰隆起(及其以南)的太平、符竹溪、廖家坪、沈家埡、沃溪、莫家坪、錫礦山等大量銻金礦床內和/或其外圍都發育有含Sb、Au的各類岩脈;④在該區域性大斷裂東南側,岩漿活動更為強烈,如水口山、關帝廟(印支期)等大量花崗岩體及其外圍的大量煌斑岩脈群(其中僅清水塘、馬頭山等地就分布有100多條煌斑岩脈)。

近年來在錫礦山、廖家坪、符竹溪、板溪、田莊、太平等一大批Sb—Au礦床內發現了大量印支—燕山期的基性、超基性,及中酸性的長英質岩脈(體)。同時,在白馬山、中華山、黃茅園、大乘山、芙蓉等花崗岩岩體內部和/或周邊找到了Sb Au礦床/點(權正鈺等,1998)。特別是一些岩脈金、銻含量之高使其本身即成為工業礦體的事實,較好地表明了岩漿活動對區內金成礦的貢獻。如安化廖家坪金礦床內發育的花崗斑岩脈含金可高達6.1×10-6,多在0.5×10-6以上(羅綱元,1994);安化江南鎮則發現了煌斑岩型金礦化(黃業明,1996)。而一些印支—燕山期的中酸性岩體的Sb、Au含量分析結果(表7-1),則更進一步地說明,岩漿活動與區內銻金礦床成礦的可能聯系。

就金而言,除仙鵝抱蛋岩體的金含量接近其地殼豐度值外,其餘已知岩體的金含量都明顯高出其地殼豐度值,而且具較高的富集度。且不同時代的岩石中,基性、超基性岩的金含量隨時代變老而趨於增高;酸性岩則隨其時代變新金含量趨於增高,以燕山期I型花崗岩含金量最高(楊舜全,1986;王甫仁,1993;李恆新,1995)。對銻而言,燕山期花崗岩(岩體或岩脈)中Sb的富集也很明顯。如水口山花崗閃長岩中輝銻礦Sb含量30×10-9;新邵梨樹坳花崗閃長斑岩群的輝銻礦Sb含量達210×10-9~350×10-9;而一些產於燕山期的岩體中的礦床之閃鋅礦也含有較高的Sb,如鴨公塘礦區的閃鋅礦含Sb高達1000×10-6以上(王甫仁,1993)。

所有這些表明:印支—燕山期的岩漿岩與區內銻金礦床之間有明顯的時空關系,印支—燕山期的岩漿活動與區內銻金成礦作用在成礦物源和成礦流體等方面具成因聯系。

此外,最新的成礦年齡同位素測定結果(表7-2)顯示:區內銻金成礦主要發生在印支—燕山期。其次,如吳良士等(2000)測得錫礦山的成礦年齡為156.29±4.63Ma(Sm—Nd法);金坑沖礦石鉛同位素模式年齡為145~244Ma(羅獻林等,1996);沃溪和龍山的石英流體包裹體Rb—Sr等時線年齡分別為144.8±11.7Ma和175±27Ma(馬東升,1999)。這些已被廣泛引用的最新的成礦年齡數據,初步揭示了區內銻金成礦與印支—燕山期大規模的岩漿作用在時間上的明顯耦合關系。雖然一些研究者認為區內岩脈規模小,不具備提供大量礦質(金、銻)的能力(彭建堂等,1999)。但我們不能因為岩脈的規模小而否定區域大規模岩漿作用的存在。相反,眾多規模小的印支—燕山期岩脈的廣泛出露,更加證明了印支—燕山期大規模岩漿作用的客觀存在。礦床作為一種特殊的岩石,也是地球層圈作用過程的產物。銻金成礦與印支—燕山期大規模的岩漿活動在時間、空間上的明顯耦合關系,預示了區域銻金成礦與印支—燕山期岩漿作用之間的可能成因聯系。

表7-1 部分印支—燕山期岩體(脈)的Sb、Au含量

表7-2 部分岩體(脈)的同位素年齡測定結果

機制探討 Sb 的地球化學研究表明,巨量金屬Sb 的富集或堆積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且地球層圈作用過程中,Sb的遷移主要通過非岩漿過程的含水流體,使來自深部地幔和地殼沉積物中的Sb遷移進入聚斂板塊邊緣的岩漿源區(Milleretal,1994;Peucker⁃Ehrenbrinketal,1994;JochumandHofmann,1997),進而積聚形成含礦流體庫。由於Sb元素的不相容性,俯沖帶環境極有利於Sb通過俯沖遷移而於地殼中發生超常富集或巨量堆積(Jochum and Hofmann,1997)。Au與Sb的構造地球化學性質有所區別,既可通過非岩漿過程的含水流體遷移,又可通過上侵的岩漿直接向上遷移進入地殼淺部。因而二者既可同時富集成礦,又可相互不發生聯系而分別成礦。

中元古代末華南板塊與揚子陸塊開始對接、碰撞,形成大陸碰撞造山帶(鄧家瑞等,1998)。雪峰Sb—Au礦集區即在這種構造背景下演化、發育。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華南大地構造格局的根本性轉變(EW向擠壓轉為NE NNE向的伸展拉張)奠定了Sb—Au成礦大爆發的地質背景。在華南板塊與揚子板塊拼接、碰撞過程中,華南板塊板塊向揚子板塊俯沖,Sb—Au通過含水流體的非岩漿作用過程向板塊聚斂帶遷移。此過程可能自元古宙末開始,持續到加里東期。同時,在板塊俯沖過程中,由於上地幔熱上隆,發生板片拆離,引發陸殼部分熔融作用,形成板緣岩漿源或岩漿庫。非岩漿過程遷移的Sb—Au含礦流體進入板緣岩漿源區,形成Sb—Au含礦流體庫。從而導致板緣岩漿源或岩漿庫中物質和能量的極度積聚。受中國東部岩石圈減薄等深部地質過程影響,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中國東部發生了大規模的、突變性的構造動力轉折。構造格局的根本性轉變誘發斷裂作用,增強了地殼滲透性。這種構造應力性質的突變和滲透性構造的急速擴容作用,為板緣岩漿源區或岩漿庫超常積聚的物質和能量的急劇釋放提供了力源並創造了空間條件,從而引發Sb—Au含礦流體庫的大爆炸,導致Sb—Au成礦大爆發,引起岩漿大侵位等。區內廣泛發育的Sb—Au礦床和各種岩漿岩及脈岩即可能是這種成礦大爆發的不同表現形式。

5. 關於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1、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2、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後,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扎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扎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吳國被越國所滅後,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


吳姓是當今中國大陸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吳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6. 吳氏的祖先有何功績

吳姓的淵源由四大支組成:姜姓、吳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吳氏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為全國第十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93%。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占吳姓總人口的34%,其次分布於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1%。吳姓重要的郡望有浦海、延陵、渤海、濮陽、陳留、汝南、長沙、武昌、吳興等八個吳姓的堂號除用以上郡望外,重要的還有三讓、讓德、種德、世德、仁德、至德、秀聚、忠義等。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中國樂曲的發明者。
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姦懷孕,三年後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鍾的發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明創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始祖。
吳權屬於遠古的吳氏族,《路史》已說得明確,其實,吳權不但是人名,它還極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為這樣,有的書又說吳權是顓頊時的人,傳說各異,無須深究。陳明遠《中國姓氏人全》說:吳權的後裔以吳為氏,成為吳姓的一支。
中華民族以黃帝作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姓成員,名叫吳樞。
到顓頊帝時,又有個叫吳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後擔任火官——祝融。吳回成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領後,吳氏族不斷發展壯大,並逐漸分離成八個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
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後羿比射,《帝王世系》載有其事。《中國姓氏大全》說:「傳說中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有吳氏」。吳賀見於《帝王世紀》,他曾與羿比射。其實,吳賀就是古代吳人中的一員。吳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即吳,它在夏商時代一直存在。《路史·國名紀》就說:「(商)紂時亦有吳伯。」
公劉下傳數代到古公亶父時,中原已進入殷商時期,這時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古公亶父率領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遷徙。周人一路南遷,他們爬過梁山,渡過漆水、沮水,到達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一帶)。周原可謂周人居住的祖地,這里土地肥沃,適合多種莊稼生長,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習慣,建立城市和村莊,讓族眾過定居的生活,並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礎上設置了官職,建立了近似國家職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稱呼就是因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來。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領,他發揚光大了周人數代奮斗的事業,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後世周文王稱其為太王,《詩經·宓宮》中有歌頌他的詩句:「後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則把其作為一位仁君加以頌揚。在吳姓的一些家譜中,尊古公亶父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亶父始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全都非常賢能。其三子季歷娶殷商摯仲氏之女太任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中國古代被公認為賢婦人,為周族的興盛起過重大作用。太任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為周滅商打下雄厚基礎的周文王。相傳太任生昌時曾出現吉祥的徵兆,昌自小天資過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愛。古公亶父甚至把振興周族的理想寄託在孫子昌身上,有時當著眾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會傳統,古公亶父去世後,應有長子太伯繼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應是仲雍,季歷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機會繼承王位,昌作為季歷之子更沒有機會繼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為父親采葯,離開了周原。史書記述,兄弟倆從陝西岐山一帶出發,來到荊蠻吳越地區(今天的江浙一帶),吳越地區居住著原始落後的少數民族,他們和中原風俗迥異。兄弟倆入鄉隨俗,紋身斷發,在周人看來這哥倆已成為蠻人、殘人,再無資格繼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吳後,季歷得以順利繼位,後傳位給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負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為滅商振興周族苦心經營,他生前雖未能滅商,但三分天下,周據其二。其子武王發繼位後,向商王朝大舉進攻,四年後,一舉滅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終完成了復興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後裔受封於吳,建立起強大的吳國,後世吳姓子孫則多把太伯、仲雍尊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記述,太伯、仲雍所到達的荊蠻地區,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書記載的痰陽諸姬 (古代居住在漢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們與楚國為鄰,楚國是為五帝之一的顓頊後裔所建。楚國強大起來以後,漢陽諸姬受到來自楚人的威脅,被迫遷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東遷到江蘇吳地,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吳國。《史記·吳太伯世家》說:「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武王克商後,分封太伯、仲雍後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遷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於當時尚未開發的東南之地吳。不管後世對其遷徙過程有多少種解釋,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後到達了江蘇古吳地是沒有爭議的。
太伯沒有子孫,後世吳姓人稱其為開氏始祖,稱其弟仲雍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仲雍接任吳國國君後,繼續開拓哥哥所奠定的基業,在吳姓發展史上,仲雍其地位僅次於太伯,可謂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後,吳人把其葬在吳國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蘇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間,仲雍墓門在山麓下,面臨北門大街,門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間所建,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進墓門,沿山坡往上先走數十步,可見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學使曹秀先題寫的「南國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賢虞仲墓」五字橫額,兩側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一時遜國難為第,千載名山還屬虞。」墓上立有四塊墓碑,正中一塊為清康熙年間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飛的題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為常熟一帶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為海內外吳姓子孫尋根問祖之地。
仲雍下傳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後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做吳君時,武王已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實行分封制,封周王親族、滅商功臣、歷代先聖後裔到各地做諸侯。周王朝尋找太伯、仲雍後裔封諸侯,因周章已做吳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縣境內),列為諸侯,建立了虞國,其後人以虞為姓。仲因此稱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號。
春秋時期中國社會出現了大變革,周天子喪失了號令天下諸侯的權威,人們不再遵從傳統禮法,各諸侯為擴張自己的地盤掀起了兼並戰爭,可謂禮崩樂敗,天下大亂。虞國當時是一個小國,版圖面積不過今天的山西平陸一縣,它北鄰強大的晉國。晉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吳、虞、虢同屬姬姓封國,起初不過是方圓百里的小國,但經過晉國君主數代經營,版圖日益擴大,到春秋初期已成為諸侯強國。春秋時期的晉 國國君晉獻公是個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擴大晉國國土,稱霸諸侯。
在今河南省陝縣)位於晉國南方,控制著晉國南下中原稱霸的通道,因此成為晉國首先兼並的對象。虢國和晉國之間隔著虞國,為避免虞、虢兩國聯合抗晉,晉國採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滅虢然後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晉國大臣荀息和晉獻公密謀,設計了一個「假虞伐虢」的陰謀。晉臣荀息出使虞國,以晉國出產的名馬、垂棘出產的玉璧向虞公行賄,請求虞國借道給晉討伐虢國,虞公果然上當,不僅答應借道給晉國,而且還答應出兵助晉攻虢。宮之奇是虞國著名的賢臣,深為晉國所忌諱,史書記載:「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他聽說此事後,急忙面見虞公,力陳借道於晉討伐虢國對虞國的種種不利後果,但是虞公聽不進去。此前,虞國邊城墩邑曾遭西鄰冀國侵犯,晉國看到事態的發展對自己不利,就出兵討伐冀國,解除了虞國的危機。在虞公看來,這次晉國討伐虢國,虞國理應助晉伐虢。晉臣荀息終於說服了虞公,晉虞聯軍進攻虢國,雖未滅虢,但極大削弱了虢國的力量。三年後,晉國看到滅掉虞、虢兩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國借道伐虢,大臣宮之奇聽到後驚恐萬分,他斷定這次晉國借道伐虢,回師途中必定滅虞,急諫虞公,力阻借道於晉。
虞公不聽勸諫,同意借道給晉。宮之奇無可奈何,他預知虞國行將滅之,就率族人離開了虞國,臨行前嘆息著說:「虞國恐怕連臘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個月後,晉軍滅虢,回師途中又滅掉了虞國。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國共歷 12君。虞國滅亡後,後裔為紀念故國以虞為姓,虞姓一直延續至今,這是姬吳的早期分支,與吳同屬太伯、仲雍之後。
北吳虞國被滅亡了,南方吳國卻興盛起來,成為春秋時期的大國,曾一度稱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號下傳到壽夢已歷十五代,壽夢做吳君時,歷史已進入春秋時期。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吳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吳國國力增強,已敢於與中原強國抗衡。壽夢在位期間,中原以楚晉爭霸為主,兩國之間發生了城濮之戰,這次戰爭,楚國雖然失敗,但實力未損,楚莊王時又卷土重來,楚與吳越結盟重新對抗中原大國晉國,此後楚軍又北上與晉爆發了(必阝)之戰,這是楚晉爭霸以來的第二次大戰。(必阝)之戰楚國戰勝了晉國,使楚國的霸業達到了頂峰,陳、蔡、鄭、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國都降服於楚。失敗後的晉國時刻尋找機會想戰勝楚國,因此,晉楚間小規模的戰爭接連不斷。為調解晉、楚之間的爭端,避免各國受到牽連,公元前579年,以宋國大夫華雲為主發起了解除楚晉爭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晉兩國仍處於明爭暗鬥之中。後來,楚國國內發生權力之爭,楚國大臣申公巫臣因與楚國令尹(相當於宰相)子反爭奪權利,失利後逃到了楚的敵國晉國。他蓄意報仇,向晉國獻計獻策削弱楚國。晉國採納了申公巫臣聯絡新興的吳國以牽制強楚的建議,並派申公巫臣代表晉國出使吳國。申公巫臣在吳國教習吳人兵法戰陣,訓練吳人採用中原兵車作戰,慫恿吳國討伐楚國。吳國一年內數次出兵,在吳楚邊境聲東擊西,楚國疲於奔命,國力減弱,吳國從此開始強大起來。
公元前515年,吳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國舉行國喪之際,派弟弟蓋余、燭庸率軍伐楚,同時又派季扎出使晉國,觀察中原諸國的動向。楚國早已做好准備,派大軍截斷了吳軍的退路。吳軍進退兩難,吳王僚的兩個弟弟蓋余、燭庸不能回歸吳國,吳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見時機成熟,假意宴請僚,讓專諸伺機刺殺僚。據《史記》記載,吳王僚為防萬一,自王宮至公子光家,沿路設護衛軍士,連公子光家堂前、階上、席旁都有衛兵帶刀護衛。公子光推說足疾故意離開現場,而在窟室中布上帶刃甲士。專諸把匕首藏在炙魚腹中,借獻魚之機,得以靠近了吳王僚。專諸突然拔出魚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傳後世的魚腸劍。混亂中,刺客專諸被吳王僚的衛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殺散僚的衛兵。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為感謝勇士專諸,闔閭封專諸之子為卿,重用伍子胥執掌國政。遠在楚國作戰的吳王僚的弟弟蓋余、燭庸聽到公子光弒君自立的消息後,感到大勢已去,棄軍逃走。後來兄弟倆又投奔了楚國,楚把養邑 (今河南沈丘一帶)分封給他們。從此,吳王余昧的後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帶繁衍生息其後代分別以兩公子的名字蓋余、燭庸為氏,成為姬吳的兩大分支。
季扎回國後,不願看到吳國再鬧內亂,就承認了闔閭為君的合法性。《史記》記載季扎說:「苟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
吳王闔閭即位後,實施富國強兵之術,他立城廓,設軍備,實倉廩,治兵府。相傳現在的蘇州(古稱姑蘇)就是伍子胥協助闔閭修建的都城,姑蘇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設,又兼及南方水鄉的特點,它周長47里,有 8個陸門,8個水門,是一座設計精巧、攻守兼備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吳國的軍事實力。在伍子胥推薦下,著名軍事家孫武從齊國投奔吳,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進獻給闔閭。闔閭為測驗孫武兵法,在宮中選了180名美女充當士兵,以兩名愛妃做首領,讓孫武試演。演習過程中,兩位愛妃對孫武排兵布陣視如兒戲,在孫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孫武按照軍事法令斬殺了闔閭的這兩位愛妃。據史籍記載,闔閭痛失兩位愛妃後,食無味,寢不安。然而闔閭看到孫武確有用兵的本領,就沒有責怪孫武。他任用伍子胥為謀主,孫武為將軍操練軍隊,為進擊強鄰楚國做准備。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率兵大舉攻楚,在唐、蔡兩國軍隊的引領下,吳軍五戰五勝,長驅直入楚國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開平王之墓,鞭屍三百,報了殺父之仇。楚國忠臣申包胥指責伍子胥鞭打王屍無道之極。伍子胥解釋說:「吾日墓途遠,故倒行而逆施之。」後來,申包胥不畏路途險遠,遠奔秦國求救兵。申包胥感懷祖國君民蒙受苦難,在秦宮庭外,痛哭了7天7夜,終於感動了秦王。秦答應發兵救楚。秦楚聯軍擊敗了吳軍。戰亂中,闔閭之弟夫概乘機回國自立為王,闔閭聞訊,立即領兵回國擊敗了夫概,夫概率殘余逃到了楚國,楚昭王封夫概於棠溪(今河南遂平縣一帶),其後裔以棠溪為氏,這是姬吳的又一分支。
吳亡後,大批的吳姓宗室被流放到偏遠荒涼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婺源,這支吳氏尊吳王諸樊為始祖,後世繁衍成江西歷史上最悠久的吳姓宗族。
鄱陽吳氏、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進賢吳氏等支都是吳鴻後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難到了安徽歙縣,其後裔發展成安徽吳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吳氏,他們也以諸樊為始祖,其後分衍出江西南昌吳氏、江西德興建節吳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吳氏最為興旺,成為望族。
據有關資料記載,相傳仲雍的後代,周文工時曾被封於虞國(今山西平陸縣北),公元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姓虞。另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姚姓,居於蒲阪(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鎮)。金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後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舜的三位夫人,嫡妃娥皇無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兩女八子,但子女都為不肖子孫。只有商均能繼承父業。舜去世後,中原形勢發生巨大變故,夏禹奪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領職位,建立起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長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區,繼續當有虞氏的首領。有虞氏成為夏代的一個小方國,當時已從陝西東遷到今河南省虞城縣北,國號「虞」。在夏初虞國有虞思,曾幫助亡國的少康,並將兩個美麗賢淑的女兒嫁給少康為妻,終於幫少康復興了夏朝。商代以後,虞國衰落中絕。大約自商均開始,舜的嫡傳子孫以虞、吳為氏。《元和姓纂》說:「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上古虞字寫作「吳」,只是到戰國時期,虞、吳開始區別。
中國少數民族中的吳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吳姓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貴州苗族地區,他們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漢字姓,而成為吳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同化於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吳氏。
苗族吳氏,至遲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一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義首領,就是吳姓族人,名叫吳天保。明代苗族吳姓中還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學大師、王陽明的得意門生吳鶴。
苗族原本無姓氏,受漢文化的影響許多苗民借用漢族姓「吳」氏。清前期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時,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漢字姓「吳」氏來作為自身姓氏,進行苗籍戶口登記。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吳、龍、廖、石、麻」五大姓,而吳姓最多,排在首位。
在貴州苗族地區,吳姓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漢字姓吳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漢字姓而形成。只如貴州台江縣方召「各務收」(即務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領導苗民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強迫戶口登記,將「務收」家族的「務」譯成「吳」,其後裔於是變成了苗族吳氏。這些苗族吳氏,與漢族姬姓吳氏無任何血緣聯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吳,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間無內在的血緣關系。
在純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吳姓居其一。相傳遠古時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個部落的酋長名叫吳蘭蘇和,他的後裔就以他的漢譯名「吳蘭蘇和」中的第一個字為姓,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吳姓」,它與姬姓吳氏無關。蒙古人又有改為漢姓吳氏的。《續通志·氏族略》記載:明王朝政府曾賜給許多蒙古人吳姓,如賜「巴圖特穆爾曰吳允誠,子額特特穆爾曰吳克思,瑪嚕曰吳成諤,勒哲特穆爾日吳良布,敦日吳守義,濟蘭曰吳克誠,多羅曰吳存敬,瑪嚕曰吳管」。
據《明清雲南土司通纂》一書記載,哈尼族中有吳氏,自明初洪武年間(14世紀下半期)吳蚌頗而宗族始盛。吳蚌頗居雲南臨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眾開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長官司土副長官之職,世領其所墾土地,准其世襲。從此,哈尼族吳氏蚌頗一支,就世襲為左能寨土司副長官。吳蚌頗傳獵豆,獵豆傳龍勝,龍勝傳安,安傳上登,數世皆傑驁不聽道府鈴束,後除職。清朝初年平定雲南,吳蚌頗的第11代孫吳應科率本宗族投誠,清王朝因授給他土舍之官。吳應科傳順,順傳世臣,世臣傳弟世標,世標傳子吳義,義傳廷輔,廷輔之子吳俟,嘉慶三年襲職。至民國時,左能土司仍為哈尼族吳蚌頗家族後人吳忠臣世襲。
此外,其他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白族等,都有吳姓。又據《皇朝通志·氏族略》記載,在滿州旗分內的高麗人中有吳姓。民國《奉天通志》也記載有吳那海,是高麗吳氏,歸旗,居海州地方。朝鮮族吳姓許多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到高麗族後形成的。
明清時期,吳姓的分布更為廣泛,自上古保持世系傳承不亂,代有顯貴的世家大族幾乎絕跡。這時期吳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時期的單家發展而來,並從地區分布上呈同姓異宗交叉分布,吳姓的遷徙多是由於戰亂、災荒、析居、任官、政府組織移民等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時期的江西南昌吳氏雖號稱諸樊、夫差後裔,但其先祖卻是來自安徽歙縣的流民,定居南昌後,繁衍成當地大族。江西德興建節的吳氏則是唐末為避黃巢兵亂而遷來的。江西戈陽吳氏在五代戰亂時,從金陵(今南京)遷來的。湖南益吳氏主要有三支,九都沖吳氏其先祖吳世春、吳永鑒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來湖南益陽經商,從而定居益陽,後裔繁衍成益陽九都沖吳氏。泉峰吳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學湖南,而定居益陽,後世繁衍成益陽泉峰吳氏。夾流溪吳氏則是明初從江蘇、江陰縣遷居湖南益陽夾流溪,據其家譜記載,到清乾隆時,這支吳氏已傳了13代。
吳隱之,字處默,祖籍濮陽鄄城,是吳質六世孫。吳隱之還有一個胞兄吳坦之。吳隱之家境貧寒,其父母早逝,兄弟倆相依為命。
吳隱之年輕的時候,博覽群書,以孝著稱於世。相傳,他和哥哥吳坦之為去世的父母哭喪時,其悲聲慘切,不但令行人為之流淚,而且出現了雙鶴哀鳴、群雁不飛的情景。
後來,吳隱之兄弟因孝名遠揚,被朝廷徵召做了官。吳隱之兄弟間感情真摯,東晉大司馬桓溫專權時,袁真對其不滿,起兵反叛,最後失敗了。吳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牽連而被桓溫逮捕,即將被除死。吳隱之聽說後,急忙趕去面見大司馬桓溫,情願替兄赴死。使桓溫被感化了,從而赦免了吳坦之,吳隱之也因此受到大司馬桓溫的賞識。吳隱之官職屢次升遷,後來出任為晉陵郡(今江蘇鎮江)太守。在太守任上,他勤於政事,為官清廉,生活簡朴。平時穿布衣,出門不坐車子,他的妻子雖貴為太守夫人,也是親自紡紗織布,就連到集市上買的劈柴都自己背回家。相傳吳隱之的女兒出嫁時,他的朋友謝玄不知道他家拮據,派有名的廚師前去幫忙操辦婚事。廚師到他家後發現他家幾乎窮得一無所有,家人正牽著一條狗准備去賣錢,換取嫁女的費用。後來吳隱之升為秘書監,生活依然清苦。所得俸祿大都接濟了貧窮的親戚朋友,冬天到了甚至連棉被都沒有,像普通老百姓一樣貧苦。
吳隱之到任後,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簡朴。起初,人們認為刺史不過是在裝模作樣罷了。可是一年過去了,吳隱之仍一如既往,時常以貪泉的事來警誡自己。一天,隨從送來一包剔骨的鮮魚,他立刻警覺起來,拒絕接收這份禮物,並嚴厲警告說:「一定要以身作則,不吃請,不受賄。如再發生此類的事,必定要嚴加懲罰。」在吳隱之的感召下,廣州地區風氣為之一變,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樂業,民風也淳正了。
吳隱之飲貪泉而不貪的行為,不但受到東晉皇帝的嘉獎,也備受後人稱贊。唐代名臣魏徵編修《晉書》時,為清官吳隱之寫下了「晉代良能,此焉為最」的評語。如今廣州越秀博物館內,仍豎有一塊刻著「貪泉」兩個大字的石碑,這是廣州老百姓為紀念清官吳隱之的趣聞佳話而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