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眼鏡蛇

湘西眼鏡蛇

發布時間: 2021-03-10 13:59:45

『壹』 毒蛇高級功能是什麼

蛇類入葯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而且全身都有葯用價值,稱:蛇肉有活血驅風、除痰祛濕、補中益氣的作用,對風濕關節炎、肢體麻木、氣虛血虧、驚風癲癇及皮膚瘙癢等症都有較好的療效。蛇膽、蛇骨、蛇蛻(處方名青龍衣,俗稱蛇殼、蛇衣)、對治療坐骨神經痛,偏頭痛、風濕關節痛和晚期癌症、麻風病等有較好的療效。蛇毒價格比黃金還貴十倍,是國際市場上十分緊缺的葯源。故有「天賜良葯」之美稱。
聞名中外的「三蛇酒」,就以眼鏡蛇、金環蛇、灰鼠蛇三種毒蛇做成的,而「五蛇酒」則是上述三蛇再加劇毒的銀環蛇和另一種無毒蛇而成。隨著蛇類葯用價值的提高,目前,蝮蛇等毒蛇,赤鏈蛇等無毒蛇也漸漸被用作浸制蛇酒的好材料。作為傳統葯材而位居極品的毒蛇,則是五步蛇和金錢花蛇。五步蛇又名蘄蛇,金錢花蛇乃是銀環蛇剛從蛇蛋中孵出不久幼蛇。不僅可用活蛇直接浸泡葯酒,而且大多數是以頭部居中,盤成圓圈烘烤成蛇干作為商品。
特別是五步蛇,聲名格外顯赫。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名篇《捕蛇者說》中,勾勒出這樣一幅畫面;居於京城待奉皇帝的太醫,手捧聖旨帶了大隊人馬,興師動眾去到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的窮山僻壤,搜求一種「嚙人,無御之者」的極毒蛇。這種「黑質而白章「的蛇,即為五步蛇。據《本草綱目》記載:五步蛇可以治療麻風病、痙孿病、頸腫、惡瘡,消除壞死的肌肉,殺死多種寄生蟲等,而這些用途在許多醫學典籍上寫得十分清楚。難道唐朝皇帝也患有這些病,以至要大規模地去搜羅這種毒物?筆者的導師是一位從事蛇類研究的生物學家,尤其在對毒蛇的研究上頗有建樹。他說,《捕蛇者說》中講到的毒蛇的醫學用途,實際上只講了一小部分,真是掛一漏萬。孤家寡人的皇帝之所以要用到大量的五步蛇,主要目的是作為高級滋補品。皇帝是相當荒淫無恥的,整天尋歡作樂,以致未老先衰。他為恢復其衰退的性機能,就求助於五步蛇。因為這種葯物具有壯陽、增強體質、永葆青春的作用。
另一則傳說,又為導師的話題提供了一個佐證。唐明皇日夜迷醉於美女楊貴妃,「青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就是說他的。日子一久,他就面黃肌瘦,四肢倦怠,疾病纏身了。為此,太醫向明皇推薦服用湘西民間的一種養生酒,飲後數日,果然神清氣爽,百病漸愈了。而在浸泡該養生酒的一些葯材中,五步蛇是首列其中。
現代研究也證實了蛇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牛肉是以含高蛋白食品聞名的,但蛇肉中的蛋白質含量更高於牛肉。蛋白質是由許多氨基酸組合而合的,人類在消化吸收過程中,需要把蛋白質化整為零,拆成氨基酸後,再用這些氨基酸加工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質。決定一種蛋白質營養價值的高低,另一因素是它所含的8種「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這8種氨基酸為什麼稱之為「必需」呢?這是因為它們在人體中不可缺少,而人體又不能製造,需要依靠「進口」。蛇肉中含有這8種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特別豐富,而這種生化物質對防止血管硬化有一定的作用。人們用蝮蛇製品做過動物試驗,證明它具有刺激腦下垂體、性腺、甲狀腺等內分泌腺器官分泌激素進入血液的作用,這一來就起到協調和強化某些生理功能的特殊作用了。
毒蛇有毒,而且大多連同蛇頭一起浸泡酒中。人吃了這種酒難道不會中毒?沒關系。只要將蛇蒸熟了浸酒,蛇毒早已被高溫破壞。即使生浸而沒有除去毒囊的,蛇毒哪是50°以上米酒的對手,它一碰到酒精就喪失掉毒性啦。其實,只要我們的口腔和消化道沒有傷口,即使吃了少量蛇毒也不礙事,因為蛇毒招架不住消化道里蛋白酶砍來的「刀斧」,它們會一一被酶破壞掉的。
蛇酒雖具滋補作用等,但通常是把它作為祛風濕的靈葯的。浸泡的方法也不復雜:用毒蛇浸酒時,若是活蛇,先剖腹除去內臟,把蛇肉洗凈蒸熟,然後放到50。米酒里,封存三四個月後就可飲用。不過,習慣上喜歡用生浸法的人較多,甚至有用整條活蛇直接泡酒的。蛇肉和酒的比例,一般是0.5千克鮮蛇肉對1.5千克米酒。根據需要還可配入不同的葯材。
在我國的酒林中,蛇酒早佔有十分顯著的地位。在唐、宋時期,已能用含有草葯的酒麴釀酒,再與毒蛇配製成蛇酒,治風濕痹、半身不遂、口面歪斜等疾患。現今,廣東的「三蛇酒」,廣西的「五蛇酒」、「馬鬃蛇酒」,湖南的「龜蛇酒」,湖南的「養生酒」和北京同仁堂的「北京虎骨酒」的配方中,均有一定量的毒蛇配伍。這些品牌蛇酒成了老年人滋補、治病健身的佳釀,被譽為延年益壽、壯骨強身的「仙酒」,馳名海內外,深受國內外人民的青睞。為此,本文特介紹幾種蛇酒及其家庭製做方法,僅供讀者對症選用。
蛇屬游蛇科動物,是一種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如能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對人
類大有益處。蛇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口,是營養豐富的美味佳餚。尤其是蝮蛇、
蟒蛇等,內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有增強腦細胞活力的谷氨酸,還有能夠
解除人體疲勞的天門冬氨酸等營養成份。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吃蛇肉的習慣。著名的
廣州蛇餐館已有近90年歷史。據說,該店每天要宰殺數百條蛇,招待食客。名貴的
「龍虎鬥」、「三蛇羹」、「龍鳳宴」等,都是以蛇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蛇餐佳餚。
據報導:在非洲的坦噶尼喀,好客的克拉依族人習慣用一種紅色花蛇做成「蛇羹」,
款待最尊重的客人。蛇不僅是美味佳餚,而且還是頗為珍貴的中葯材。蛇頭、蛇眼、
蛇蛻、蛇膽、蛇肝、蛇膏、蛇毒等均可入葯。蛇肉具有強壯神經、延年益壽之功效,
可治療病後體弱、風痹麻木、關節疼痛等症。蛇膽具有祛風、清熱、化痰、明目的
功效,主治小兒疳積、痔瘡腫痛。據臨床報導:蛇膽汁乙醇溶液,是治療角膜炎、
角膜潰瘍、角膜斑翳之良葯。以蛇膽汁、川貝母、杏仁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蛇膽川
貝液」,是目前臨床使用方便、療效顯著的止咳祛痰良葯,對治療氣管炎、支氣管
炎等疾病引起的喘咳、胸悶氣促等症,總有效率可達96.8%。蛇蛻又名蛇皮、蛇殼,
是蛇蛻下的皮膜,具有祛風定驚、殺蟲、退翳消腫、清熱解毒的功能,可治目翳、
瘡癤、痔漏、痄腮、瘧疾、小兒驚癇、疥癬、瘰癧等症。蛇毒,是目前國際葯材市
場上十分昂貴的珍奇葯材。據報導:1盎司(相當於28.35克)美洲蛇毒液價值28萬
美元,我國特產五步蛇毒液的出口價格是黃金出口價格的50多倍。在現代醫學中,
利用蝮蛇毒製成的注射液,具有明顯的抗癌、抗血凝作用。近年來,科學家們從東
南亞的一種叫紅口蝮蛇的毒液中分離製成的「防芬」葯物制劑,對治療癌轉移和血
管栓塞等疾病療效非常理想。

『貳』 求:落魄秀才趕屍記全本,湘西趕屍之造畜,或其他趕屍題材的小說,迎喜神看過了別發了。。。[email protected]

肖忉的《趕屍家族》、賊窮的《異界趕屍人》、楊標的《趕屍傳奇》、泉印眼鏡蛇的《趕屍人》、阿拉門的《落魄秀才趕屍記》、朱金泰的《趕屍筆記》、逍遙的《趕屍筆記》等。
希望我的回答你滿意!

『叄』 四川毒蛇有哪些圖片

四川的毒蛇有竹葉青蛇、眼鏡王蛇、原矛頭蝮、菜花原矛頭蝮、白頭蝰等。

1、竹葉青蛇

竹葉青蛇(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蝰科、竹葉青蛇屬的管牙類毒蛇。雄性最大全長77厘米,雌性98.1厘米。頭較大、三角形,頸細,頭頸區分明顯。多於陰雨天活動,晴天的傍晚亦可見到,常吊掛或纏在樹枝上,以蛙、蜥蜴、鳥和小哺乳類等動物為食,具攻擊性,有毒。

竹葉青蛇分布於柬埔寨,中國(安徽、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北、江蘇、江西、四川、雲南、浙江、湖南湘西、台灣),印度(阿薩姆邦、大吉嶺、錫金),寮國,緬甸,越南。

白頭蝰分布於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湖北、甘肅等地,常見於丘陵及山區以及棲息於山區草地、麥田蘭草堆下、路邊、碎石地、稻田、甘蔗田邊及甘薯地旁的草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

『肆』 眼鏡蛇是否分布於湖南

應該有吧,我們湘西這邊都有,不過我還沒見到過,停別人說見到過

『伍』 湖南所有特產 m.bytravel.cn

仁化銀毫茶

湖南仁化銀毫茶又稱仁化白毛茶,仁化白毛茶以密披銀色長毫和具有蘭花香的品質風格而馳名,是嶺南茶之珍品。仁化銀毫,屬烘青綠茶,品質風格特點是外形芽頭肥壯挺直,披毫,色澤嫩綠鮮潤,內質香氣清純芬芳,湯色明凈,滋味鮮醇,葉底鮮艷明亮。銀毫茶是白毛茶中之極品,原稱白毛尖,當地群眾依照含毫量和內質高低分為五個檔次,即銀毫(又稱白毛尖),次為白毛茶、白毛烏紫、烏紫白毛和黃殼。銀毫茶中茶多酚含量與氨基酸含量均高;茶多酚33.83%;氨基酸3.92%;酚氨比為8.63。

君山金龜

君山金龜便是一種奇特的動物,金龜的背甲高聳,花紋奇麗,龜邊呈金黃色,頭部兩側呈桔黃色,所以博得「金龜」的雅稱。金龜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是一種高級滋補品。肉可以食用,蛋白質含量很高,營養豐富。金龜甲可以製成高級滋補品,能補元氣,生津液,主治陰虛、頭暈目眩、腰膝無力、崩漏失血、驚悸以及一切元氣虛弱、氣虛津少等症。用金龜和眼鏡蛇泡製成的岳陽「龜蛇酒」,是名牌高級補酒。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君山銀針始於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其特點是:芽頭茁壯,緊實而挺直,白毫顯露,茶芽大小長短均勻,形如銀針,內呈金黃色。君山銀針茶汁杏黃,香氣清鮮,葉底明亮,又被人稱作「瓊漿玉液」。

臨武麻鴨

臨武麻鴨是臨武久負盛名的四大特產之一,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馳名,更以「滋陰清火、美容健身」而著稱,86年獲湖南省優質農產品金獎。

安江香柚

安江香柚的歷史,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算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果肉肥大,瓤白,有12至15個瓣,渣少汁多,甜香爽口,含有大量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和鈣、磷、鐵等元素。還含有較之橙、橘更多的抗壞血酸。據葯書記載,它還具有化痰止咳、醒酒寬中的妙用。

洞庭春茶

湖南「洞庭春」茶是中國11大名茶之一,八五年面世以來,獨領風騷,殊榮數得,先後獲一次「國優」、四次「部優」、四次「金杯獎」、兩次銀質獎,兩次「國際名茶」稱號。

湘黃雞

湘黃雞,是產於湖南的黃雞,又稱三黃雞。湘黃雞軀體大小適中,成雞一般重1600克,結構勻稱,頭小,單冠,腳矮,頸短。公雞前胸寬闊,毛色金黃帶紅,軀體秀麗而英武,啼聲響亮而清脆;母雞軀體較短,背寬,後軀渾圓,腹部柔軟而富彈性,產蛋性能好。湘黃雞的葯用價值較高,能補虛損,健脾胃,強筋骨,調經血,止白帶,是婦科要葯,久病體虛者和產婦燉食湘黃雞,尤有滋補、強身健體、促進恢復的功效。

武岡銅鵝

湖南武岡養鵝已近千年的歷史。銅鵝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性溫清熱,有減少血管硬化、防止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中老人理想的食品。武岡銅鵝,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生長快,耐寒,耐粗飼料。雛鵝喂養1個月,一般可長到1公斤左右,3個月便可上市,大的可達10餘公斤,雌鵝喂5個月就可下蛋。

益陽水竹涼席

益陽地處湖南省北部,資水下游,濱臨洞庭湖,是中國著名的水竹涼席之鄉。早在中國元朝時期,茅竹湖邊的農民就已用質地纖細、堅韌柔軟的水竹,破成篾絲編織涼席。這一帶的農民家家戶戶都會織涼席,心靈手巧的年輕姑娘是織席的能手。

益陽水竹涼席從砍竹、下料、破篾、拉絲、蒸煮到編織、鎖邊,要經過十三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篾絲經過蒸煮處理,涼席柔軟不易折斷,不生竹粉蟲,邊沿整齊,色澤美觀,編織緊扎,經久耐用,並可散熱收汗。益陽「熊貓」牌水竹涼席在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榮獲銀杯獎。

瀏陽菊花石雕

湖南瀏陽菊花石雕已有悠久歷史。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瀏陽河上游,瀏陽縣永和鎮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產物。這種岩石與眾石不同,它色澤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顯現著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狀白色花紋,其花紋潔白晶瑩,花紋奇趣天成。據地質學家考察,瀏陽菊花石是一種以燧石結構為核心的碳酸鈣集合體。其花萼部分是堅硬的硅質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鈣沿石灰岩裂縫充填而成的放射晶體狀集合體。

瀏陽菊花石雕工藝由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發展到現在的圓雕、鏤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來的平面苗葉發創立體花卉,由山水花草發展到古今人物、飛禽走獸。瀏陽菊花石雕《梅蘭竹菊》花瓶,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

銅官陶器

歷史悠久的銅官陶器,以工藝細致、品種繁多、釉色豐富、造型別具一格而聞名遐爾。

距湖南省會長沙30公里的望城縣銅官鎮,素稱「十里陶城」,是我國古代五大陶都之一。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的陶器證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漢,長沙一帶就有陶器生產。此外,南韓的煤龍島、日本的沖繩島也都出土有銅官陶器。由此可見,銅官陶器很早以前就是外貿出口商品。

隨著生產技術和設備的不斷發展完善,銅官陶器已創制了五大類、近千個品種和數十種不同的釉色,傳統器型和釉色被色彩繽紛、多種多樣的新產品取代,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深受人們的喜愛。銅官的美術陶瓷題材廣泛,粗獷豪放,富有傳統特色。

望城剪紙

望城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既無畫稿,又無藍本,全憑藝人頭腦的想像構思,信手剪出各種人物、花卉,鳥魯等圖案,造型棚栩如生,刀刀聯結,渾然一體,給人以美的感受。望城剪紙富有楚文化特色,造型古樸.線條流暢,動態感強,生活情趣濃郁,望城民間剪紙藝人,能工巧匠輩出,各具不同風格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享譽國內外。

桃源石雕

桃花石產於湖南桃源縣北部山區,蘊藏量豐富,其石質堅硬。紋路美觀.色彩絢麗,光亮照人。 既像寶石。又像大理石,適宜於生產多種雕刻工藝品。有荷花綠、桃花紅、水波藍、葡葡紫等八種顏色。工人根據桃花石的紋路和色彩,來先擇自己雕琢的對象。雕琢仿古唐又馬駱駝、圖章,香爐、硯台、筆筒、花瓶等上百種工藝品,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邵陽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是將竹簧壓成平面,與木板膠合,再精製成各種雕刻藝術品。湖南邵陽地區盛產楠竹,清代藝人王樹琅首創竹鑄雕刻藝術。採用傳統白描技法,以刀代筆,在竹簧上刻出各種花、鳥、蟲、魚、詩詞書法等圖案。產品有茶葉盒、煙盒花等。典雅古樸,是一種一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工藝品。

桃源石雕

桃花石產於湖南桃源縣北部山區,蘊藏量豐富,其石質堅硬。紋路美觀.色彩絢麗,光亮照人。 既像寶石。又像大理石,適宜於生產多種雕刻工藝品。有荷花綠、桃花紅、水波藍、葡葡紫等八種顏色。工人根據桃花石的紋路和色彩,來先擇自己雕琢的對象。雕琢仿古唐又馬駱駝、圖章,香爐、硯台、筆筒、花瓶等上百種工藝品,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墨晶石雕

墨晶石雕是湖南特產,墨晶石產在洞口、新化縣一帶。石質細膩,黝黑發亮,有"墨玉"之稱。雕刻製品顯得莊重古樸,渾厚典雅。產品造型寫實中有誇張,雕刻刀法靈活多變,因而作品既似玉雕的晶瑩細膩,又不失石雕的粗曠豪放,獨具一格。產品種類繁多,有供欣賞的人物、走獸、花鳥、山水陳設品有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文案用品,有仿古文物器皿和各種小型玩具。

湘綉

湘綉是我國的四大名綉之一,起源於湖南民間刺綉,起碼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湘綉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綉制而成。其特點是: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於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綉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在湘綉中,無論平綉、織綉、網綉、結綉、打子綉、剪絨綉、立體綉、雙面綉、亂針綉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即使一鱗一爪、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苟。湘綉這種獨特的民族風格使它很早就馳名中外。

土家錦

土家錦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種傳統工藝品和實用品,又叫"西蘭卡普"。土家語,西蘭即被子,卡普即花。湘西土家姑娘幾乎個個都是織錦能手。它是沿襲古代針織加工法,用多種彩色絲線編織圖案,多為菱形結構,產品有床罩、窗簾、坐墊、各種壁掛等120多種2900多個圖案產品暢銷中外。

醴陵釉下彩瓷

湖南醴陵瓷器起源於清朝雍正年間,迄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光緒年間,醴陵開始出現單色下彩,並逐漸燒造出多種顏色的精美的釉下彩瓷。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繪後佩施釉入高溫窯焙燒而成的。顏料不含鉛,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面,顯得晶瑩透亮,如水中月、鏡中花,看得見,摸得著。

益陽松花皮蛋

湖南益陽的松花皮蛋始於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益陽松花皮蛋,外包料泥,糠殼沾其表面。剝殼時,易離殼,肉體柔軟,指觸不沾,透明有彈性,蛋白呈棕褐色,蛋白表面自然形成乳白色松枝圖案。蛋黃呈深淺不同的墨綠、草綠、暗綠、茶色、橙紅等各種色層,故又稱「五彩松花」。蛋黃中心呈小糠心或焦心,味美鮮香,清涼爽口,鹹淡適宜,食而不膩,為家常食用之佳品及筵席盤之美餚。並具有清涼、明目、平肝,降血壓,開口味等功能。

岳陽龜蛇酒

湖南嶽陽龜蛇酒是以洞庭香糯米和柳毅井清泉水為原料,採取古代石甑蒸餾法釀酒,把洞庭金龜、烏龜、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浸泡於酒缸中,並配以黨參、當歸、杜仲、枸杞、蜂王漿等20多味中葯,密封於地下貯存一至二年後取出。酒度為三十八度,酒液透明,色澤深紅,入口綿甜,味道釀厚,香氣濃郁。

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氨基酸,營養豐富,具有滋陰補腎、行氣活血、提神明目、強筋健骨功能,是珍貴的補品酒,多次被評為湖南省優質產品。

湖南玉蘭片

湖南竹林茂盛,筍源極為豐富。綏寧、城步、資興、靖州等地出產的玉蘭片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認為湖南出產的山珍之一。它色白鮮艷,質嫩而脆,有「素中之葷」的說法。根據竹筍不同生長、加工季節,玉蘭片分為「寶尖」、「冬片」、「桃片」、「春花」四種。其中「寶尖」是用立春前的筍製成,豐腴脂美,是玉蘭片之冠。

湘蓮

湘蓮粒大飽滿,潔白圓潤,質地細膩,清香鮮甜,具有降血壓、健脾胃、安神固清、潤肺清心之功。在歷史上被稱為「貢蓮」,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種植歷史。是湖南省傳統的土特產品。

『陸』 湖南哪些地區有眼鏡蛇

我知道湘西有眼鏡蛇,我還親自看見過

『柒』 問一種動物

蠱蠱
目錄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古書中描述的蠱
常用片語
蠱的各種打字方法
蠱的來歷、分類和下蠱方法
中蠱症狀和後果
蠱毒的製作方法
關於金蠶蠱的個案
關於壯族蛇蠱的個案
關於普米族制蠱的個案
關於僳僳族制蠱的個案
關於雲南金沙江畔制蠱的個案
關於四川彝族制蠱的個案
中蠱毒的辨認方法和防範措施
蠱的民間傳說
關於金蠶蠱的個案
關於壯族蛇蠱的個案
關於普米族制蠱的個案
關於僳僳族制蠱的個案
關於雲南金沙江畔制蠱的個案
關於四川彝族制蠱的個案
中蠱毒的辨認方法和防範措施
蠱的民間傳說

編輯本段基本字義
● 蠱(拼音:gǔ)
繁體字:蠱
◎ 傳說中的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專用來害人:~惑。
◎ 人腹中的寄生蟲。
◎ 毒害人之物:~毒。
◎ poison;venom; harm;bewitch
編輯本段詳細字義
(名詞解釋)
(1) 會意,從蟲、從皿。本義: 人肚子里的寄生蟲
(2) 同 本 義 [parasite] 蠱,腹中蟲也。——《說文》掌除毒蠱。——《周禮·秋官·庶氏》
(3) 又如:蠱慝(蠱蟲引起的禍害);蠱證(腹內生蟲的病);蠱毒(蠱蟲之毒)
(4) 毒蟲。傳說取百蟲於皿中,使互相蠶食,最後所剩的一蟲為蠱 [the most poisonous insects who survive after fighting each other]。如:蠱蠆(毒蟲)
(5) 神智惑亂的疾病 [demagogic disease]。如:蠱疾(心志惑亂的疾病。多指被女性所迷惑而言)
(6) 傳說中一種人工培育的毒蟲 [cultured insect] 江南數郡有畜蠱者,主人行之以殺人,行食飲中,人不覺也。——《輿地誌》
(7) 又如:蠱蠱(傳說人工培育的蠱蟲);蠱主(傳說飼養蠱蟲的人)
(8) 指與詛咒、祈禱鬼神等迷信有關的事 [superstition]。如:蠱氣(施行詛咒術的邪氣);蠱祝(用邪術詛咒害人);蠱師(迷信職業者。利用符咒等邪術為人安排吉凶禍福的人);蠱殺(蠱術殺害)
(9) 谷類中蛀蟲所化的蛾 [grain moth] 谷之飛,亦為蠱。——《左傳·昭公六年》
(10) 又如:蠱蠱(糧食中蛀蟲所化的蛾)
(11) 指淫邪之事 [lascivious and depraved matter] 關其門戶,用止狂蠱。——《太玄經》
(12) 一種腹部臌脹的疾病 [tympanites e to parastic infestation]。如:蠱膈(腹脹不思飲食的病);蠱脹(即臌脹病)
(13) 通「故」( gù)。故事、舊事、舊業 [story] 乃命五史以書五帝之蠱事。——《尚書大傳》
(動詞解釋)
(1) 誘惑;迷亂 [sece;demagogic] 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左傳·庄公二十八年》孔某(指孔丘)盛容修飾以蠱世。——《墨子·非儒下》糜費產業,蠱惑士女。——南朝梁· 劉勰《滅惑論》
(2) 又如:蠱喪(惑亂喪失);蠱溺(惑亂沉迷);蠱偽(蠱惑詐偽);蠱誘(迷惑引誘)
(3) 用符咒之術毒害人 [injure dangerously by charms] 因誣言欲作蠱道祝詛,以菟為厭勝之術。——《後漢書·清何王慶傳》
(4) 又如:蠱毒(毒害。用毒葯害人,使人不自知);蠱道(指巫蠱咒詛之術)
(5)〈形〉通「痼」( gù)。疾病久治難愈 [chronic] 晉胥克有蠱疾,郤缺為政。——《左傳·宣公八年》
編輯本段古書中描述的蠱
蠱,病名。
①泛指由蟲毒結聚,絡脈瘀滯而致脹滿、積塊的疾患。《赤水玄珠·蟲蠱》:「蠱以三蟲為首。」「彼蠱證者,中實有物,積聚已久,濕熱生蟲。」《證治匯補》卷六:「脹滿既久,氣血結聚不能釋散,俗名曰蠱。」參見蟲臌條。
②少腹熱痛,溺白濁的病證。《素問·玉機真藏論》:「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
③指房事過度成疾。見《左傳·昭公元年》:「晉候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蠱。」「何謂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在《周易》,婦惑男,風落山謂之蠱。」
④古代用毒蟲所制的一種毒葯。《諸病源候論·蠱毒候》:「多取蟲蛇之類,以器皿盛貯,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獨在者,即謂之為蠱,便能變惑,隨逐酒食,為人患禍。」
編輯本段常用片語
◎ 蠱惑 gǔhuò
例:蠱惑人心
[demagogic] 使人心意迷惑
而濫求租稅,糜費產業,蠱惑士女。——劉勰《滅惑論》
蠱:古代傳說可以害人的毒蟲。——《新華字典》
編輯本段蠱的各種打字方法
蠱(拼音:gǔ)
繁體字:蠱
部首:蟲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1五筆:86&98:JLF
倉頡:XLIBT
筆順編號:25121425221
四角號碼:5010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6CA
編輯本段蠱的來歷、分類和下蠱方法
蠱,音同古,相傳是一種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傳說放蠱是我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秘巫術;過去,在中國的南方鄉村中,曾經鬧得非常厲害,談蠱色變。文人學士交相傳述,筆之翰籍,也儼然以為有其事;一部分的醫葯家,也以其為真,記下一些治蠱之法。
制蠱法:多於端午日制之,乘其陽氣極盛時以制葯,是以致人於病、死。又多用蛇、蠱、蜈蚣之屬來制,一觸便可殺生。
蠱之種類有十一種:蛇蠱、金蠶蠱、篾片蠱、石頭蠱、泥鰍蠱、中害神、疳蠱、腫蠱、癲蠱、陰蛇蠱、生蛇蠱。
其餘有些特殊的,分說如下:
癲蠱:傳說多是壯族所為,把蛇埋土中,取菌以害人。
疳蠱:又謂之「放疳」、「放蜂」。據說,兩粵的人,多善為此。方法是:端午日,取蜈蚣和小蛇,螞蟻、蟬、蚯蚓、蚰蠱、頭發等研末為粉,置於房內或箱內所刻的五瘟神像前,供奉久之,便成為毒葯了。
泥鰍蠱:用竹葉和蠱葯放水中浸之,即變有毒的泥鰍。
石頭蠱:用隨便的石頭,施以蠱葯而成的。
篾片蠱:將竹片施以蠱葯後便成。
金蠶蠱:據說這種蠱不畏火槍,最難除滅;而且金蠶蠱還能以金銀等物嫁之別人。《嶺南衛生方》雲:制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密封之,使它們自相殘食,經年後,視其獨存的,便可為蠱害人。
編輯本段中蠱症狀和後果
金蠶的害人: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瓮,七日流血而死。
篾片蠱的害人:是將竹篾一片,長約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過之,篾跳上行人腳腿,使人痛得很厲害。久而久之,篾又跳入膝蓋去,由是腳小如鶴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會一命嗚呼。
石頭蠱的害人:將石頭一塊,放在路上,結茅標為記,但不要給他人知道。行人過之,石跳上人身或肚內,初則硬實,三四月後,更能夠行動、鳴啼,人漸大便秘結而瘦弱,又能飛入兩手兩腳,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泥鰍蠱的害人:煮泥鰍與客吃,食罷,肚內似有泥鰍三五個在走動,有時沖上喉頭,有時走下肛門。如不知治,必死無疑。
中害神的害人:中毒後,額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見邪鬼形,耳聞邪鬼聲、如犯大罪、如遇惡敵,有時便會產生自盡的念頭。
疳蠱的害人:將蛇蟲末放肉、菜、酒、飯內,給人吃。亦有放在路上,踏著即入人身。入身後,葯末粘在腸臟之上,弄出肚脹、叫、痛、欲瀉、上下沖動的症狀來。
腫蠱的害人:壯族舊俗謂之放「腫「,中毒後,腹大、肚鳴、大便秘結,甚者,一耳常塞。
癲蠱的害人:取菌毒人後,人心昏、頭眩、笑罵無常,飲酒時,葯毒輒發,忿怒兇狠,儼如癲子。
陰蛇蠱的害人: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則吐瀉,然則肚脹、減食、口腥、額熱、面紅。重的面上、耳、鼻、肚有蠱行動翻轉作聲,大便秘結。加上癲腫葯,更是沒有治好的希望。
生蛇蠱的害人:中毒的情況,與陰蛇蠱害人相似,但也有些異點。即腫起物,長二三寸,跳動,吃肉則止;蠱入則成形,或為蛇、或為肉鱉,在身內各處亂咬,頭也很痛,夜間更甚;又有外蛇隨風入毛孔來咬,內外交攻,真是無法求治。
編輯本段蠱毒的製作方法
殷墟甲骨文用觀物取象的思維方式已對蠱毒的製作,作了 象形的「圖示」,即在一「皿」形容器中放有多種毒蟲。
後世的造蠱之法,多與此相類似。綜合典籍及民間流傳的方法,蠱毒的製作方法有下面幾種。
1·取諸毒蟲密閉於容器中,讓它們當中的一個把其餘的都吃掉,然後,就把活著的這個蟲稱為蠱,並從它身上提取毒素。 如《隋書•地理志》謂:「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種蟲,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餘一種存者留之, 蛇則曰蛇蠱,虱則曰虱蠱,行以殺人,因食入人腹內,食其五臟,死則其產移入蠱主之家。」
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蟲四部」集解引唐代的陳藏器原話說:「……取百蟲入瓮中,經年開之,必有一蟲盡食諸蟲,即此名為蠱。」
宋代的鄭樵《通志》也記載說:「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為蠱。」
同一時代的嚴用和《濟生方》中也記載說:「經書所載蠱毒有數種,廣中山間人造作之,以蟲蛇之類,用器皿盛貯,聽其互相食啖,有一物獨存者,則謂之蠱。」
宋以後的史載,凡記載有蠱毒的,多襲用了此說,如明代的樓英在《醫學綱目》中所謂「兩廣山間人以蛇虺、蜈蚣、蜒蚰、蝦蟆等百蟲,同器蓄之,使其自相食啖,勝者為靈以祀之,取其毒雜以菜果飲食之類以害人妄意要福,以圖富貴,人或中之,證狀萬端,或年歲間人多死。」
及在《赤雅》卷下所記壯婦畜蠱的情形和陸次雲《峒溪纖志》所記仲苗遺蠱的情形,金蠶蠱術在宋代尤為盛行。宋蔡絛說:「金蠶毒始蜀中, 近及湖廣閩粵浸多。」
清張泓《滇南新語》也雲:「蜀中多畜蠱毒,以金蠶為最,能戕人之生,攝其魂而役以盜財帛,富而遣之,謂之嫁金蠶。」傳說金蠶蠱形狀像蠶,通體金色燦爛。 唐代人認為金蠶蠱「屈如指環,食故緋錦,如蠶之食葉」,故又稱之為「食錦蟲」 。
編輯本段關於金蠶蠱的個案
之前介紹過了 金蠶蠱的製作方法::用12種有毒動物如蛇、蜈蚣等埋在十字路口,經過49天以後取出來,貯在香爐內,這就是金蠶蠱。據說這種蠱養成之日,不畏火槍,最難除滅。
福建的龍溪縣有這樣的傳說,金蠶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它能替人做事,譬如你要插秧,你先插一根給它看,它便把整畝的秧插好。它勤於灑掃,養金蠶的人屋子是很乾凈的,你一進家門,用腳在門檻上一踢,回頭看見門檻上的沙土忽然沒有了,你便可知道這家養著金蠶蠱。據當地的傳說,金蠶蠱喜吃人,若干年定要吃一個人。
年終歲暮時,主人須和它算賬,若有盈餘便須買人給它吃,因此算賬時,主人打破一個碗要說打破20個,對它說無息虧本,明年再買人飼它。而南靖人的說法,則與此大同小異,他們把養金蠶說成養挑生,金蠶蠱一般放在尿缸邊或沒人到的地方,不要讓人知道,否則便要敗露,招致殺身之禍。金蠶能變形,有時形如一條蛇,或是一隻蛙,或是一個屋上地下到處跳走的穿紅褲的一尺來高的小孩。
養金蠶的人家,很少疾病,養牲畜易長大,沒有死亡之患,而且能聚財暴富。每年年底,主人要在門後和金蠶算賬,說今年打破了碗匙若干,虧本很多,若你說今年得利,家中的人就漸漸死亡,養金蠶的人都沒有好結果,這叫做「金蠶食尾」。遇到這種情況人們就要及時嫁金蠶了,其做法是以布包一包,內放銀子、花粉和香灰(即金蠶蠱)放在交叉路口上,見銀眼開者自然拾去,誤取了銀包的,金蠶蠱則會跟了他去(惠西城《中國民俗大觀》,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89年)。
編輯本段關於壯族蛇蠱的個案
壯族蛇蠱的製作方法:選擇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到野外捕捉老鼠、蝴蝶、蜥 蜴、蠍子、蜈蚣、毒蜂(由山上樹林間的毒菌經雨淋後腐爛而化為巨蜂,全身黑色,嘴很尖,有3厘米長)、馬蜂(在樹上 築巢的那種)、藍蛇、白花蛇、青蛇(毒蛇之一種,青色,經常在青草中或樹上居住,又叫竹葉青)、吹風蛇(毒蛇之一種, 身有黑斑,頭呈三角形,又稱眼鏡蛇)、金環蛇(俗稱金包鐵, 身上有黃黑兩色環斑相間)等許多有毒動物(而明張介賓的 《景岳全書》則說,僅取3種毒物便足夠:「世傳廣粵深山之人 於端午日以毒蛇、蜈蚣、蝦蟆三物同器盛之,任其互相吞食, 俟一物獨存者則以為蠱,又謂之挑生蠱。」),均放在一個陶罐內,讓它們互相咬打,吞食,直到剩下最後一個活的為止,
把最後剩下的這個活動物悶死,曬干,外加毒菌、曼陀羅花等植物及自己的頭發,研成粉末,製成蠱葯。如果最後剩下來的活動物是蛇,就叫蛇蠱,以此類推,有蝴蝶蠱、鼠蠱、蜂蠱、蠍子蠱、蜈蚣蠱、蜥蜴蠱等。把這些蠱葯粉貯存在一個大碗里, 平時放置在飼養者的床頭底下,飼養者也須於農歷每個月的初九晚上夜深人靜後,在床頭點一支香插在大碗里(或用一個盛米的竹筒插香在裡面),然後面對蠱碗叩頭作拜,且微閉雙目,口念咒語: 告訴你聽呀阿公,雙膝下跪向你拜,恭敬之心時時有,他日有難請相助。如是,反復念三次。月月如此,不得有誤,以示誠心。蠱成之日,取之以害人,十分可怕(根據筆者在廣西武鳴縣、馬山縣一帶所作的田野調查筆記,時間為1989~1992年)
編輯本段關於普米族制蠱的個案
普米族制蠱的方法::將蛇、蜂、蝴蝶等,均放在一個陶罐內,任其互相蠶食, 最後剩下什麼,就以它製成蠱葯,有蛇蠱、蜂蠱、 蝴蝶蠱等, 取之施人則令人下瀉、腹痛,最後死去 (宋兆麟:《巫與巫術》,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31頁)
編輯本段關於僳僳族制蠱的個案
僳僳族制蠱的方法:於每年的端午節日去野外捕捉毒蟲百蟲,置舊陶器中,讓這些小蟲子自相殘殺,最後剩下來的一個即可拿來飼養。飼養者將死去的毒蟲丟棄,將所養之物置於陶器皿中,並以五色線繞紅布蓋好罐口,每天以主人的唾沫飼養它,經年余後,便成了蠱(《雲南僳僳族及貢山福貢社會調查報告》,西南民族學院圖書館,1986年編,鉛印本)。
在雲南的金沙江畔的部分少數民族及漢族地區,也到處流傳有一些養蠱的傳說:。
編輯本段關於雲南金沙江畔制蠱的個案
雲南金沙江畔制蠱的方法::他們對於養蠱的心情是十分的虔誠,據說,在養蠱之前,要把正廳打掃得乾乾凈凈,所有家人,都要凈身吃素,跪在祖宗神位前向鬼神禱告之後在正廳中央,挖一個大坑,再放口小腹大的大瓮缸下去。等到農歷五月初五那天,就到野外里任意捉12種爬蟲回來,一般是毒蛇、鱔魚、蜈蚣、青蛙、蜥 蜴、蚯蚓、大綠毛蟲、螳螂……但要注意會飛的動物不能要,四腳會跑的動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蟲,而且一定要在端午節的那天捉回來,否則養不成蠱。把這12種爬蟲放入瓮內以後,主人家所有大小,要早晚各一次向鬼神禱告,而且在禱告時,絕不可讓外人知道。要是讓外人知道了,自己養的蠱,就會被巫師用妖法收去,為巫師使用,養蠱的人家就會全家死盡,即使不被巫師收去,成蠱以後,就立即加害主人。一年之中,那許多毒蟲在瓮缸之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強大的吃弱小的,最後只剩下一隻,這只毒蟲在吞了其他毒蟲之後,自己也就改變了形態和顏色。傳說這里養的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龍蠱,形態與龍相似,大約是毒蛇、蜈蚣等長爬蟲 所變成的;一種是麒麟蠱,形態與麒麟相似,大約是青蛙、蜥 蜴等短體爬蟲所變成(惠西城:《中國民俗大觀》,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89年)
編輯本段關於四川彝族制蠱的個案
四川彝族蠱毒的製作方法:四川彝族傳說中蛇蠱的製法,是把烏梢蛇倒吊在樹上,用細棍撣,任其擺動,下面用9個土碗重疊接起,蛇口裡流出弦涎、泡沫和血水入碗中,取滲透到第9個碗的毒液晾乾為末備用。放在冷飯、冷水、冷煙桿或酒里給別人吃。一旦吃入蛇蠱後,兩天即感腹脹,繼而腹隱痛(此時表明小蛇已初步形成),兩月後腹痛劇(表明許多小蛇已長大,咬人吸血為生,半年後可長到筷子粗、五六寸長,可把人的肝吃完),吃了雞蛋後痛減(表明小蛇不再咬人的腸子,而是在吃蛋,故痛減)。病人特別想吃青菜,吃不得飯,劇烈嘔吐,吃了酸、冷、豆告水、炒麵、雞肉、母豬肉、綿羊肉後,腹痛、腹脹、嘔吐更劇,人體消瘦,臉色變黃,神差、脈慢、體溫低,大便時干時瀉,血水不治者,半年內可死亡,也有拖至一年多才死的。
螞蟥蠱的製法是殺一隻雞,剖開放在螞蟥最多的地方,螞蟥就會自動集中在雞身上來(身扁而黑黃色者為佳),然後把螞蟥曬干研末備用,放在冷水、冷飯、冷煙桿、冷酒中給人吃。也有人傳說,螞蟥末里還要加血烏、雞蛋殼、人耳屎。意思是螞蟥源於血烏根部,而有相輔相成之功;雞蛋殼因含酸、鈣,可制約減緩血烏毒;人耳屎則主要是增強毒性。一旦吃進螞蟥蠱後,7天內就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有弦稀,或血樣糞便,嘔吐,吃進酸、冷、豆告水、雞肉、母豬肉、綿羊肉、炒麵後,腹脹、腹痛、嘔吐更劇,症同蛇蠱。三四十天後,人 瘦、神差、口乾,三四年後可死人,病程可達10年。
牛皮蠱的製法:傳說一是以干牛皮用水泡爛,待生蛆後,把蛆曬干研末備用,二是切下牛身上幾個旋毛部位的皮子深埋土中,待腐爛後取出曬干研末而成。放在冷食中給人吃。吃進牛皮蠱後,嘔吐白泡,腹脹、腹痛、瀉弦血。嚴重的兩月內可死,病程可達10年左右。
編輯本段中蠱毒的辨認方法和防範措施
中毒後的辨認之法蠱或有形或無形,中毒極易,但辨認之法,是應該萬分注意的。中毒後的辨認之法:(1)以生黃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聞腥臭,是中毒。
(2)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隨之吐出的,是中毒。
(3)插銀針於一已熟的鴨蛋內,含入口內,一小時後取出視之,如蛋白俱黑者,是中毒。蠱毒非常厲害,能使人惹病喪生,雖有方法醫治,也不應輕易去嘗試。據說預防之法有:
(1)凡房屋整潔,無灰塵珠網的,是藏蠱之家,切勿與之往來。
(2)凡食茶、水、菜、飯等物之先,須用筷子向杯碗上敲動的,是在施毒,急須向主人問道:「食內,莫非有毒嗎?」一經問破,可免受毒。
(3)攜同大蒜頭出行,每飯,先食大蒜頭,有蠱必吐,不吐則死,主人怕受連累,當然不敢下蠱。
(4)大荸薺,不拘多少,切片曬干為末,每早空心白滾湯送下(以二錢為度),縱入蠱家,也可免害。
(5)蠱之由飯酒中毒的,分外難治,故出外宜以不飲酒為原則。解除毒蠱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黃、蒜子、菖蒲三味用開水吞服,使之瀉去惡毒。金蠶,最畏頭嘴似鼠,身有刺毛似蚝豬箭的刺蝟,故刺蝟是專治金蠶蠱的特殊葯品。其他如蜈蚣、蚯蚓,每每也可以治蠱。

『捌』 請問湖南湘西有「眼鏡蛇」嗎謝謝

有的,不過是在鄉下,縣城也有不過價格可能稍微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