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沈從文寫的是鳳凰古城嗎

沈從文寫的是鳳凰古城嗎

發布時間: 2021-03-10 18:35:59

1. 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古城是什麼樣子的

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尋找,當可有黔北、川東(今為渝東南)、湘西一回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答,發現一個名為「鎮竿」的小點,那裡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裡,安頓下三五千人口」這就是鳳凰古城。

2. ·沈從文邊城寫的是湖南鳳凰城嗎·

因為沈從文是鳳凰人,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邊城就是湖南鳳凰,其實不然。看《邊城內》的第一句:容「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便有一溪······」,很明顯,沈從文所寫的「邊城」名叫茶峒。翻看湘西的地圖(中國地圖也行)就會發現,整個鳳凰縣境內並沒有「茶峒」這個地方。當你把視線轉移到鳳凰縣北部的花垣縣,在湖南、四川(也就是現在的重慶)、貴州的交界處,就會發現「邊城」在此。也就是說,「邊城」的原型是湖南省花垣縣的茶峒鎮,不過2008年這個鎮已經改名為「邊城鎮」,在之前出版的地圖上仍標為「茶峒」。

3. 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古城,為何說現在的鳳凰古城已經並非過去

在我國有著很多優秀的文化家,他們的作品對於後面的人都有很大的影響,就比如當年的棄醫從文的大文豪魯迅,還有沈從文這樣的優秀作家,很多人很是疑惑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古城,為何說現在的鳳凰古城已經並非過去?其實就是因為商業化,沒有了以前那種絕對質朴的感覺,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

這是一個無奈的過程,也許在作家的眼中來看,這里就是如此的純美,自己已經對於金錢之類的不需要,最重要的就是淳樸的氛圍,但是當地並不能,時代在發展,如果說經濟發展不上去,這里最後只會越來越冷漠,最後甚至人都沒有,這才是最大的悲哀,希望大家也可以理解。

4. 《邊城》與鳳凰古城的關系

沈從文的邊城不是指鳳凰古城,與鳳凰古城沒有關系。

「邊城」的原型是湖版南省花垣縣的茶峒權鎮,不過2008年這個鎮已經改名為「邊城鎮」,在之前出版的地圖上仍標為「茶峒」。

下圖為鳳凰古城:

擴展: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地處武鳳凰古城(5)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距州府吉首市52公里。東經為109°18′至109°48′之間,北緯27°44′至28°19′之間。與貴州省為鄰。東與瀘溪縣交界,南與麻陽縣相連,西同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縣毗鄰,史稱「西托雲貴,東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邊」。

5. 鳳凰古城是沈從文的故鄉

是的

沈從文(1902-復1988),中國制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因此,沈從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個民族的任何一個,但沈從文本人卻更熱愛苗族,他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對於苗族風情的描述。

以上消息由:張家界在哪兒網提供

6. 沈從文如何描寫鳳凰

沈從文描寫鳳凰古城的文章段落:

1、《我所生長的地方》

一道小河從高山絕澗中流出,匯集了萬山細流,沿了兩岸有杉樹林的河溝奔駛而過,農民各就河邊編縛竹子作成水車,引河中流水,灌溉高處的山田。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鱖魚、鯽魚、鯉魚,大的比人腳板還大。

河岸上那些人家裡,常常可以見到白臉長身見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環繞"鎮 "北城下駛,到一百七十里後方匯入辰河,直抵洞庭。

2、《邊城》

那條河水便是歷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與沅水匯流後,便略顯渾濁,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見底。深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

3、《鳳凰》

這地方本名鎮筸城,後改鳳凰廳,入民國後,才升級改名鳳凰縣。滿清時辰沅永靖兵備道,鎮筸鎮總兵均駐節此地。辛亥革命後,湘西鎮守使,辰沅道仍在此辦公。除屯谷外,國家每月約用銀六萬到八萬兩經營此小小山城。

地方居民不過五六千,駐防各處的正規兵士卻有七千。由於環境不同,直到現在其地綠營兵役制度尚保存不廢,為中國綠營軍制唯一殘留之物。

(6)沈從文寫的是鳳凰古城嗎擴展閱讀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煥,乳名茂林,字崇文,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

沈從文是湘西鳳凰縣人。小說《邊城》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2008年茶峒鎮已經改名為「邊城鎮」。但因為沈從文是鳳凰人,後來就都以為是鳳凰了。

7. 鳳凰古城與作家沈從文

沈從文從小在哪裡長大

8. 湖南的茶峒和鳳凰是兩個地方嗎為什麼沈從文先生《邊城》中寫的是茶峒,出名的卻是鳳凰呢

茶峒和鳳凰是兩個不同的地方,都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內
邊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容州花垣縣邊城鎮,原名茶峒, 地處湘黔渝三省交界處,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為邊城鎮。文學大師沈從文先生的著名中篇小說《邊城》中描寫的正是邊城茶峒。
鳳凰古城位於鳳凰縣,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是文學大師沈從文先生的故鄉。這也是很多人誤以為《邊城》中指的是鳳凰的原因。
《邊城》中描述的湘西州人間仙境人美景和純朴的人性美讓無數人嚮往。很多人懷著對沈從文先生的崇敬和對湘西美好風土人情的無比嚮往來到鳳凰古城,就被這里美好風光和人文迷住,鳳凰也就此被人所知,聲名大噪!而邊城茶峒地理位置相對偏遠,交通不便,很多人也並沒有真正讀過《邊城》這本小說,只是慕鳳凰之名而來,所以邊城茶峒反而不太為人所知。

9. 一篇關於沈從文描寫鳳凰古城的文章

《鳳凰古城之美》

沈從文

鳳凰古城綿亘逶迤於武陵山脈深處,倚山而築,環以石牆,瀕臨沱江,群山環抱,河溪縈回,關隘雄奇。明清遺存的東門和北門城樓,連接著半壁城垣,礪山帶河,氣勢猶存。漢代已在此建縣,名辰陽縣。隋時為辰溪,設五寨司。清代設鳳凰直隸廳,民國元年改為鳳凰縣。

沱江鎮作為縣城所在地,已有1000多年建城歷史,自古即為湘西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這里「西托雲貴,東控辰沅,北接川鄂,南連粵桂」,是湘黔來往的交通要道,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乾隆年間,這里商業興起,集市林立,商旅雲集,民國初年更為繁榮。

鳳凰古城山川秀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民族風情濃郁,有著「中國最美的小城」之稱。至今仍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形成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保存有文昌閣、天王廟、奇峰寺、大成殿、朝陽宮等100多處明清建築,及沙灣古民居區、回龍閣吊腳樓群、沈從文故居等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風土建築;沱江兩岸多飛檐翹角的吊腳樓,與清澈秀麗的沱江交相輝映;古城西郊的唐「渭陽」縣舊治黃絲橋石頭城保存完好。

始建於明代的「南方長城」———苗疆邊牆蜿蜒起伏,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有戲劇「活化石」之稱的儺戲、流傳數百年的苗族蠟染等至今光彩照人。

鳳凰古城的建築拙樸中帶有幾分秀色。城內石板鋪成的街道縱橫交錯,古樸典雅,兩旁多是木板房,房檐伸出來,只見一線天。內中店鋪,盡現民族特色。

城中心有座建於清末的陳家祠堂,院落布局簡潔,院內滿鋪石板,色調淡雅明快,戲台裝修精緻,古樸中見秀美。古城東門外沿著沱江,保留著一條狹長的古街,有古城牆、古城門、古鍾樓、古碼頭和一條長長的青石板路,古街兩旁的店鋪仍保留著當年的門面和舊時的旗幡。

這條古街上有座廊橋,叫虹橋。以舊橋墩為基礎,上面新建了一個廊橋商場,中間可走行人。沱江水從虹橋的橋墩下流過,虹橋的倒影映在江水中,江中小敞篷船游弋。在斜陽的輝映下,充滿詩情畫意。沱江兩岸飛檐翹角的吊腳樓連成一片,蔚為壯觀。

一江春水從古城牆下蜿蜒而過,翠綠的南華山麓倒映在江心。山色青蒼雨洗不去,鳥聲宛轉隨風而來。江中漁舟點點,山間鳥聲啾啾,岸邊炊煙裊裊,橋畔笑聲朗朗......鳳凰古城,叫人如何不留戀。

鳳凰古城是苗族聚居地。每逢苗家喜慶的日子,都能聽到高亢激越、渾厚悠遠的鼓聲。在吊腳樓外的綠茵上,在嘩嘩的溪流旁,成群的苗族青年男女,圍在一堆堆篝火旁,揮動著鼓槌,在一面面牛皮大鼓上敲擊。

高潮時,伴有木葉、嗩吶的吹奏聲和苗歌聲,與鼓聲交匯融合,像一首原始古樸的交響曲,將人帶入一個神奇的音樂天地。這就是起源於唐代的鳳凰苗族花鼓,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湘黔苗族都有花鼓,唯有鳳凰花鼓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慢鼓,鼓聲雄壯威武。

(9)沈從文寫的是鳳凰古城嗎擴展閱讀: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徵於一體,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幹突出,單純而又厚實,朴訥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

沈從文以鄉村為題材的小說是典型的鄉村文化小說,它不僅在整體上與都市「現代文明」相對照,而且始終注目於湘西世界朝現代轉型過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規定的鄉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跡及歷史命運。

整個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一如他那實在而又頑強的生命,給人教益和啟示。

10. 請問沈從文和鳳凰古城有什麼關系,他是在那部書中寫過

鳳凰是沈從文的家鄉,也是他寫作<邊城>的地方和人物背景,靈感來源.邊城裡多數的地方經典都是以鳳凰為背景來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