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出土的文物湘西瑤族婦女刺綉服有什麼歷史含義
歷年來的出土文物湘西瑤族婦女刺綉服表明,貴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在數十萬年前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創造了貴州的遠古文化。
湘西瑤族婦女刺綉服
❷ 湘西苗族都有什麼風俗
湘西苗族的風俗習慣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布遼闊。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圖騰、節慶、婚嫁、飲食、教育、禁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一、服 飾 苗族的服飾款式多樣,工藝獨特,其款式 多達130餘種以上,而且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尤其是苗族女裝。其製作工藝有挑花、刺綉、蠟染、織花、鑲花等,多用百褶裙式樣。苗族女性原本都是穿裙的,自清代以來湘西、湘西南及黔東少部分地區苗族女性已改穿褲裝。苗族以各種銀飾為主要佩飾,這構成了苗族身體佩飾的一大特色。 二、圖騰 提起苗族的圖騰,人們首先想到的也許就是楓樹。楓樹在湘西的方言中有「媽媽」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說楓樹是苗族的「母親樹」。這也反映出苗族先民以楓樹為圖騰的歷史,在湘西永順縣的一個苗家村口,有一棵代代相傳的大楓樹,這里的人逢年過節都會祭拜這棵楓樹。 三、節 慶 湘西苗族的節慶較多,活動規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趕年場、趕清明、櫻桃會、跳香會、趕秋、看龍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由於內容太多,我們只介紹其中兩個: 1.趕年場:農歷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熱心的是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趕年場那天,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隊去趕場,異常熱鬧。 2.櫻桃會:苗山多櫻桃樹,每當春季櫻桃成熟之時,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約聚會在櫻桃林中唱山歌,進行社交活動。以花垣縣和保靖縣一些苗寨最為盛行。 四 、苗族婚俗 多數苗族地區婚姻自主程度較高,以對歌的形式談戀愛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於民族色彩的風俗。苗族青年結婚的年齡一般在16~20歲之間,在婚姻選擇上,同宗族或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優先,不同輩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間也基本上不通婚。苗族婚姻大都是當事人自主婚姻,其締結方式可分為自主自由式、說合自由式和說合古典式三種。 五、飲食 苗族大多數地區主食大米或玉米,輔以麥子、高粱、薯類、大豆等,同時糯米食品很受苗族人喜愛。副食主要有各種蔬菜瓜果以及家禽家畜和魚。苗族人普遍喜食酸辣味道,家裡有各種酸菜、腌菜。 苗族喜飲酒,以酒解除疲勞,以酒示敬,以酒祭祖,以酒待客,以酒傳情,以酒表喜慶,以酒烘染氣氛,有著豐富的情趣盎然的敬酒和飲酒風俗。 六、禁忌: 1.不要隨便踩別人家的門檻。 2.到苗族家裡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腳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龕方向)。 3.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隨便吹口哨(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