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湘西四大古鎮是哪四個
秦漢酉陽城舊址 王村古鎮
王村是秦漢時期酉陽城舊址,是湘西著名古鎮,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五代十國時,彭氏土司小王朝廷建於此,故名「王村」。是猛洞河風景區的南大門,鐵路、公路、水運交通都很方便,王村依山傍水而建,老式民居翹角飛檐,景觀獨特,鎮上既有青石板嵌成的五里長街,青磚砌成的古城牆,又有中華基督教協會福音堂臨水而建的土家吊腳樓,南臨酉水,西靠秀麗的群山,北有獨特的石林,東側對面山上還有西漢古墓群,著名電影《芙蓉鎮》曾在這里拍攝,該鎮也因此得名「芙蓉鎮」。
古為湘西四大名鎮之一。早在秦汗時期,既為酉陽縣治,直至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土司彭福石遷都老司城,王村以前為土司古都。王村水運發達,上通黔川,下達鄂瀘,故有「楚蜀通津」之譽。王村古鎮古樸雅緻、獨具一格。那青石板鋪就的五里長街,那依山傍街而立的土家民宅,叫人一見鍾情,加之那純朴的民風及濃郁的土家風情,就更讓人留戀往返。
著名導演謝晉等在王村拍攝了電影《芙蓉鎮》,使王村熾聲中外。遊人在這里不僅可以領略到土家古鎮的風光風情及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溪州銅柱」的風采,還可以觀賞《芙蓉鎮》的拍攝現場,品嘗《芙蓉鎮》中那香噴噴的米豆腐。
王村鎮旅遊資源以山,水,瀑,古街,古建築為主要特色。境內有神奇險秀的猛洞河,有鱗次櫛比的土家吊腳樓群,有曲折迂迴的五里五里青石板街,有刻古銘史的千年銅術,還有「天下第一漂」及平湖游等旅遊項目。其附近還有「瀑布驚雷」,「平橋晚眺」,「澄潭映月」,「松林晴雨」,「龍洞煙雨」,「天生石指」,「梧桐夜雨」,「楚蜀通津」等八幅迷人的風景。
十六夜,2009-08-25 09:02:38
邊城茶峒
邊城——茶峒地處渝、湘、黔三省交界,的確是名副其實的邊城,可「茶峒」更名為「邊城」大概還是因為沈從文先生當年《邊城》故事的緣由吧。
眼前,就是那個少年時因文字故事明明隱隱在心的邊城。歲月的雲煙氤氳之中,細想那些世事里命運的不測,那些歷練下看似必然的定數,當那些感情的千絲萬縷彌漫開來的時候總讓人生出清晰的感傷和淡淡的憂郁。而那個翠翠的故事,總凄清得不忍揣測,那樣的結局依然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有著月下唱情歌民風的邊城古鎮,如今早已不似想像里的清新純朴,往來的交通已經有著平整的道路和橋梁,那些從前商旅渡口的熱鬧早已經留在了逝去的時光里。一條街道,與路過的許多的山區小鎮並無什麼差別,而翠翠已經被開發成一座收費的旅遊小島,那潔白的雕塑木納地矗立在對岸,當地人的招攬生意卻讓心裡遺留的舊調牽掛驟然變味,沒有了去泛舟游覽的興致。
十六夜,2009-08-25 09:05:44
里耶古鎮
一條鋪滿青石板的石板路通向過去,紅漆褪盡的吊腳樓,一級級長滿青苔的石台階,以及那古老而神秘的秦簡,石墓,像一冊彌漫古典的線裝書,記錄著古鎮的變遷,興衰。
循著一位飽經滄桑且有著銀白長須飄逸的老者指引,獨步在充滿古色古香沉澱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里耶古鎮小巷裡,感受著歷史的滄桑,尋覓著歷史的遺跡:青磚的色澤,木製的廊柱,獨特的吊腳樓建築已在雪雨風霜侵蝕中陳舊。從遙遠的遠處飄來的打鎦子聲響以及梯瑪神歌的聲音,盪滌在古鎮的上空,把我的思緒拉回到2000年以前的遷陵。然而現在生活在著里的里耶人們,已經無法越過茫茫時空感受祖先們的生活空間,著里的純朴,安逸,平和也絲毫顯現不出著里2200年以前曾經是金戈鐵馬遼車那爻大戰的重要戰場。以現在的經濟和偏遠的地理位置也不敢想像著里還藏有中國目前發現量最大的秦簡及我過最早的書信實物及最早的乘法口訣表。時間是神秘的,它能隱匿,破壞,也能向人們敘說。
「里耶」是土家族的語言,代表「拖土」的意思,也就是土家族的先民們在這里由漁獵轉向農業墾殖而得其名。作為湘西四大鎮之一,里耶不僅戰國時期是楚秦等國相繼開發,對峙,征戰的前沿地帶,更是歷史上民族生息,雜處,繁衍之地。在18世紀時,里耶便擁有大型的墟場,碼頭,還有勢力雄厚的大商會,聚集在這里的大小商船就有200餘艘,繁華的商業使得里耶曾一度有「小南京」之譽。然而,這一切都歸功於穿城而過的酉水河,因為它扼守著湖南入川這條水路的交通要道。
放眼望去,一條悠悠的酉水河穿過小鎮憂憂的流過,昔日水草澗邊生,船隻繁華處的渡口如今已架起了里耶大橋。然而至今仍然有行人願意從橋小渡過。那搖船的少女仍在橋下固守著風雨,是在收獲「魚躍黃昏下」的奇妙美景?還是遙想著「長亭外,古道邊」的蜀漢秦音?抑或是在追尋著一個夢?酉水河依然靜靜的流著,彷彿在咀嚼著小鎮千古不變的歷史傳說與歌謠!
十六夜,2009-08-25 09:09:40
「小南京」瀘溪浦市
從湖南吉首市瀘溪縣城白沙鎮沿江而上20公里處,便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著名的「四大名鎮」之一——浦市鎮。浦市鎮位於該縣東南部,沅水西岸,與懷化地區辰溪縣隔江相望,全鎮面積238.68平方公里,人口約6萬。
該鎮西北山巒重疊,中部丘陵起伏,至沅水河畔才地勢平坦。丘陵、平原各占份五分之二。
由於水路交通發達,歷史上浦市商貿、文化就極其繁榮。自明清時期至民國年間,在這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古鎮里,修建了三條商貿古街、六座古戲樓、十三省會館、二十多座貨運碼頭、四十五條巷弄、五十多家封火牆窖字屋、七十二座寺廟道觀、九十多個作坊。因商貿交流、文化融匯,故有「小南京」之美譽。
在交通便利、商賈雲集、財物聚斂的背景下,高大氣魄、布局對稱、雕刻精美、古樸典雅、結構緊湊、功能齊全的浦市民居逐漸得以成熟和完善。
『貳』 湖南除了鳳凰古城,還有什麼其他比較冷門的古鎮嗎
黔陽古城:湖南隱秘古城黔陽比鳳凰繁榮早千年,也不遜色於鳳凰古城
除了鳳凰,專湘西還有許多不被屬外人知的隱秘古城,黔陽古城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比雲南麗江大研古鎮早1400年,較湖南省內的鳳凰古城早將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