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把一根筷子插入裝滿米的杯子中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能被一起提起來嗎
看壓的實不實 摩擦力大不大 理論上摩擦力足夠大是可以提起來的
『貳』 曇花躥一條桿子有二米長這是怎麼回事呀
曇花的莖分為主莖和變態莖,變態莖像葉子一樣,今年發出來的是主莖,主莖就像桿子,很正常,不用管。主莖一般能發到一到兩米,我養的曇花今年也發出主莖了,已經有一米二三了。主莖一般是扦插後養個兩三年才發的。
『叄』 湘西一帶有「趕屍」一說,是真的嗎現在還有嗎
「湘西趕屍」歷來是一個謎團。一般的文學作品裡和影視作品中對「湘西趕屍」的現象,往往是這樣敘述的:「夜半……荒郊……小路……月亮透過烏雲邊緣,向地面撒出摻白的光線,一隊白影在地上緩慢的移動著。仔細一看,像是一群人。為首的是一位衣料渾黑、寬衣大袍的老者,只見此人,左手持一雙紅繩銅鈴,右手揮一三角杏黃令旗,鈴聲一起——呤……呤,旗幟隨之一揮。老者身後還默默的跟隨著一隊行動怪異的人,說怪異,是因為這群人的行動,異常的一致,一致到如同是同一個人,而且一個個走起來都是同手同腳!看他們走路的力道,也有異與普通人,每一步都踩得相當生硬,似乎沒有我們平時行路時,那種輕快、有彈性的步伐,再看到這群人的面孔,就更叫人感到驚異!蒼白……蒼白的面色中發出灰黑和鐵青的混合色,還帶有些許暗紅的斑點,雙目深深的陷在眼眶之中,深得找不到眼珠,只剩下兩個黑黑的空洞。雙頰也深陷進去,上面帖著黃紙,好象還劃著符。各個身著白袍,雙手平舉向前生出,從白袍中,還不時滲出一滴滴混濁的東西,向周圍的空氣中發出陣陣惡臭。這群絕對不是『人』,他們是僵屍!而那個黑袍老者就是——『趕屍人』。」
趕屍,應該是確有其事的。清代中期,這種技術的出現,是用於把客死四川的湖南移民的屍體運送回家鄉。屍體在最開始的運送過程中,是走的水路,並不需要「趕」的。但三峽這一段,水流湍急,旋渦暗礁密布,船隻往往沉沒。清代曾經有人在北京作官,閑時買書,必得是一式三本。待到年老書多,告老還鄉之時,入川走的是水路,圖書文籍,分裝三船運回。最後還算幸運,沉沒兩船,還剩船復本。他是從下游往上遊走,逆水行舟並不快捷,尚且要沉底,蜀道之難可見一斑了。所以行船放排,在長江中最是風險,要搭上身家性命的,古人又迷信,絕不願意搭載死人走在險江之上,「趕屍」這個職業於是就產生了。
趕屍,就是在川東到湖南西部的那一段,幾百公里的山路里的交易。前後的路程,都有船運或公路。只是這一段,山高林密,狼虎出沒,運載棺木的牛車走不動,船家又不搭手,不得以只有託付給「趕屍人」了。喪主先得找到當地的「趕屍旅店」,一般是挑一面杏黃小旗,上書「祝尤科」三個大字的地方。那趕屍的人,自己是不會承認這個不好聽名字的,你得稱他「先生」,他自認為是「祝尤科」(古代的巫醫專科)的大夫。喪主與「先生」談好了價錢,交割了銀兩和屍首,交代完接屍的地點,就可以自己上船先走一步了。
在趕屍人的專業術語中,並沒有「死屍」或「死人」的稱謂,死人稱為「喜神」(死人的諧音),每次趕屍,必須有兩具以上的屍體,不然就不叫趕,叫「背」,找一個膽大的把死人背回去就得了。待到有了兩具以上的屍體,到了傍晚,「先生」就開始作法了。設壇、點香,燒紙,對屍體如此這般的處理一下,便開始出發。他每搖一下鈴,手上繩子一緊,屍隊就向前走一步——慢慢的。他們走的都是人跡罕至的荒野小徑,「先生」算好了路程,待到差不多要天亮了的時候,總能找到一個專為趕屍人服務的小旅店,打尖休息。至於那幾個死人,也有停放的地方——這些小旅店無一例外向內開挺的、厚重、上黑漆的木質大門。這門背後,就是屍體靠站的地方。當地有忌諱小孩到門背後玩的習俗,應該就是源於此事。
「死人為什麼會動」,這大概是讀者最後的迷團,事實上趕屍人神秘的晝伏夜出,多半也是為了保守這個機密。我們知道,人死後會立即僵硬,稱之為「屍僵狀態」,過四十八小時後,肌體就會恢復一些柔軟,然後就又是發硬。但這時大的關節,例如髖關節,在外力作用下,還是能有小幅(20度)的活動的,這就是死人行走的物理條件之一。把兩個屍體,排好隊,伸直前臂與地面平行,然後用長而細的竹竿順著手臂用繩索固定,這兩個屍體就連成一個立體的架子,不會翻倒了(這就是為什麼要兩個死人的原因)。這時候如果拿一個繩子連在第一具屍體上,然後在另一頭用手輕微用力一拉,屍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就象提線木偶一樣歪歪斜斜的直腿走起來啦。事實上這樣還不如叫「拖」來得明白。從川邊到湘西,地理條件是向下傾斜的,走的一般都是向下的斜坡,勢能轉化為動能,屍體架子就能走得方便些,而這些小路,都是趕屍人精心選擇,上坡極少,真就是有了拖不過的上坡,也說不得只好一個個背上去了。這就是趕屍的最大奧妙
湘西趕屍深度解密
湘西既有譽滿全球的張家界,也有神秘莫測的趕屍。早些年代,你若在湘西神秘的山村小客店投宿,便極有可能看到死屍走路,當天亮之前,小客店前搖搖晃晃地走來一行屍體,屍體都披著寬大的黑色屍布。這些披著黑色屍布的屍體前,有一個手執銅鑼的活人,這個活人,當地人叫做「趕屍匠」。其實,說是「趕屍匠」不如說是「領屍匠」,因為他是一面敲打著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著這群屍體往前走的。他不打燈籠,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屍體若兩個以上,趕屍匠就用草繩將屍體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遠一個,黑夜行走時,屍體頭上戴上一個高筒毯帽,額上壓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路上有「死屍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屍客店」,只住死屍和趕屍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後面,是屍體停歇之處。趕屍匠趕著屍體,天亮前就達到「死屍店」,夜晚悄然離去。屍體都在門板後面整齊地倚牆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裡停上幾天幾夜。
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屍這一行業,學這行業的,必須具備有兩個條件:一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屍匠從不亂收徒弟。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著趕屍匠必須面試。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丑一點。趕屍匠先讓應試者望著當空的太陽,然後旋轉,接著突然停下,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不能錄用。因為你此時不分東西南北,就說明你夜晚趕屍分不出方向,不能趕屍。接著,趕屍匠要你找東西、挑擔子。因為屍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屍體爬不上去。趕屍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後,還有一項面試,這就是趕屍匠將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黑夜裡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屍匠的膽量。這三關順利通過了,你便取得了當趕屍匠學徒的可能。
趕屍匠的家裡,跟一般農民一樣,照樣「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只有接到趕屍業務時,他們才將自己裝束一番,前去趕屍。他們雖趕屍,卻忌諱趕屍這個名詞。因而,內行人請他們趕屍,都說:「師傅,請你去走腳」或「走一回腳」。趕屍匠若答應,他便拿出一張特製的黃紙,讓你將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別等等寫在這張黃紙上,然後畫一張符,貼在這張黃紙上,最後將這張黃紙藏在自己身上。
趕屍匠的穿著也十分特別:他不管什麼天氣,都要穿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系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腰包藏著一包符。
師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畫符,這種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黃紙上用朱筆畫上又像字又像畫的東西,途中遇到意外情況,便將這種奇特的符朝西掛在樹上或門上,有時也燒灰和水吞服。
同時徒弟必須學會三十六種功,才能去趕屍。第一件功,便是死屍「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讓死屍能站立起來。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讓屍體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轉彎功」,也就是屍體走路能轉彎。另外,還有「下坡功」、「過橋功」、「啞狗功」等。「啞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見著屍體不叫。因死屍怕狗叫,狗一叫,死屍會驚倒,特別是狗來咬時,死屍沒有反抗能力。死屍會被咬得體無完膚。最後一種功是「還魂功」,還魂功越好,死屍的魂還得越多,趕起屍來便特別輕松自如。這種「還魂功」,實際上是用一種湘西特產的草葯撒在屍體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奇特的行業,只有在湘南西部才行得通。因為,一、只有湘西有「死屍客店」。二、只有湘西群眾聞見趕屍匠的小陰鑼,知道迥避。三、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路一般都穿村而過,他們當然不會准死屍入村。四、湘西人聞見陰鑼聲,便會主動將家中的狗關起來,否則,狗一出來,便會將死屍咬爛。因而,這種十分奇特的趕屍行業,只有湘西才有。
死屍怎麼會被活人趕著走,很多科學家在進行研究。各說不一。說不定有一天,會使這一常人難以理解的奇特行業和現象,得到應有的科學解釋。然而,另一種說法是,「趕屍」其實是黑幫的走私活動,借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爭相走避的隊伍,掩飾販毒非法行為。
不可思議的「吆死人」
筆者見過路旁攤開著的紙處,上面大書「包吆死人過省」六個大字。當時並不相信會有此事,殊不知,後來竟親眼目睹了這一奇觀。
「狐死正首丘」,中國人特別眷戀自己的鄉土。不管怎樣,葉落必須歸根。客死異地的遊子,本人的意願一定要入葬祖塋;孝子賢孫必得搬喪回籍,親友相知也都有資助此事的義務。一時還不可能,便只好權厝,除了顯宦富家,此舉又談何容易!應運而生則有「吆死人」這種七十二行以外的職業出現(吆是吆喝的意思,實際的行動是趕,但趕這個行動一般是伴以口頭發出的聲音來助成,如趕雞、趕豬就稱作吆雞、吆豬,趕死人也就叫吆死人了)。據說這種職業出於「河南教」,故連稱「河南教吆死人」。但「河南教」是怎麼一個形式和內容,正式名稱是否如此,甚至是否是「河南」這兩個字,筆者雖曾訪問了很有閱歷的老人,仍不得其詳。可為數不少的老人都說親眼看見過鄉關大道上硬有死人在走路,千真萬確!
我早年也見過路旁攤開著的紙片,上面大書「包吆死人過省」六個大字。其實我心裡總有點不太相信:死了的人怎麼會走路呢?難道真如老人們所說的「邪法就有那宗魔力」嗎?
一九四九年底,四川的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剛剛解放。當時我在這一帶地區的岷江水運交通管理部門作事。一天中午過後不久,我走在彭山地界的馬路上。然後後面有人擦身而過,我立刻注意到他走路的樣子挺怪,硬枝戳棒的,很不自然。我不由得停下步來回顧,耳邊響起一個輕輕的聲音:「吆死人的!」這時趕上來的另一個行人,他見我滿臉狐疑的神情,特意點醒我的。我恍然大悟,於是看得更加仔細:那「死人」穿著又長又大的黑袍,沒有衣袖,有些臃腫氣象,頭上似乎有點黑而,不知是衣領還是外包上去的,一頂草帽蓋著,草帽稍向後翹。上身僵直,卻一步步有節奏地往前移動。黑袍的前面又有一個穿短衣的人,左手腕上掩個竹籃之類的東西,手執一個舊燈,彷彿有點火光在前面亮著。這短衣人走路的方式也奇特:總是斜著身子,以一個相當的半面對著黑袍;眼光緊盯住黑袍及其身後,時不時偏頭朝前面看看。每走不多遠,從他手裡就飄下來一張不大的紙片。我很快就想到這是「紙錢」,抬棺木出喪也要在沿路丟下的所謂「買路錢」。出於好奇心的驅使,我跟蹤著走了老遠一段路程。遇到上坡下坡、上橋下橋,那短衣人還對黑袍呼明;轉彎倒拐,黑袍也聽著短衣人的聲音行動。那時,我想:說來是「吆死人」,其實稱作「引死人」,倒更合符實際呢!
這算是我生平的一大奇遇。可惜當時有事在身,未能「跟蹤」到底,探個究竟。然而說來也巧,第二天我從一個熟人那裡,打聽到黑袍和短衣人的下落,遂了自己的心願。
原來昨天的傍晚,他們就早早落了旅店。旅店行業遇到過這起客人的,便懂得他們這種職業——他們投宿甚早,普通旅客還未光顧,他們就先到了。短衣人來到櫃前,嚷道:「喜神打店」!老闆一看此人身後那被草帽遮了半截臉的黑袍,不免又驚又喜:驚的是個死人,喜的是這進項較之一般特豐;而況「喜神」光顧,運氣會大佳的。於是立刻帶他們到一處偏僻的房間。短衣人把黑袍引進去,安置在門角落處,把燈籠放在桌上,然後掏出錢來付與站在門外的老闆,囑他辦一頓豐盛的飲食,買點燈籠用的蠟燭;餘下的算是店號錢,數目也相當可觀。一般旅客,老闆只悄准備好柴火和水在那裡就行了,是不管弄飯菜的;但遇到這起旅客,則非代辦不可。飯食送上之前,先送茶水,並提來一隻尿桶,因為短衣人要守死人,不上廁所。送飯食來食具要兩套,其中一套用作敬「喜神」。老闆照要求送到房門,由短衣人接進去。次晨將要早離去,不再與老闆接觸。那時,當地剛剛解放,有兩位解放軍戰士被派往那裡的警察分駐所。這天一位戰士到旅店查夜,老闆據實報告了。解放軍戰士就叫老闆領去查此號。敲門起初不應,高聲敲喊了「查號開門」,只答應了一句「吆死人的」,仍不開門。於是猛敲高喊,聽得裡面應道「來了」,卻又不見動靜。如此周旋約數分鍾之久,才開了門。這位戰士跨了進去,果然在門角落發現那黑袍,揭開草帽,確是屍體一具,短衣人報了自己的姓名以及死者的姓名,並說是從北邊(大概是陝西與河南交界的某地)來的。在電筒光下,桌上餚核已盡,杯盤狼藉,兩雙筷子還是濕漉漉的。再照各處,卻也未發現什麼。這位戰士查完號出來,詳詢老闆。老闆說他也是第一次接待這起客人,幸而以前聽先輩和同行談起過,所以還心中有數,知道他們歇得早,走得早,不會驚動他人。戰士回去琢磨了半天,覺得裡面大有文章;首先,死人決不會走路,走這么遠更不可能!其次,兩雙剛剛用過的筷子,又作何解釋呢?難道死人還會吃飯嗎?笑話!他立即約同另一位戰士,匆匆又趕回旅店,暗中進行視察。夜靜更深,鼾聲四起。那個房裡,倒也不見聲響,甚至連瞌睡的聲音也沒有,大概是經過查號之後,驚覺得睡不著吧。距天明不遠,這起客伙便無聲無息地開門出來。這時老闆也早已開了店門,只見短衣人在前,用極低的聲音導引著黑袍上路了。兩位戰士遠遠尾隨在後……
天大亮了,兩位快步緊跟上去。查號的戰士這下才看清了短衣人的臉,立刻警惕起來:這是一張沒有多少鬍子的青年人的臉,而昨晚電筒下分明是滿臉絡腮大胡,看上去至少五十多歲。戰士拔出手槍,喝令他們站住客伙乖乖服從,在兩位戰士的押送下,朝分駐所走去。黑袍的走路方式基本一樣,短衣人已不半面向後而整個向前,口裡仍然發出導引的聲音。
到了分駐所,這「吆死人」的秘密,終於徹底揭破:屍體是真的,但人則是兩個,一個在前面打燈籠,明擺著,叫做「吆死人」的人;一個把屍體掛在自己的身上,整個兒一起套在既長且大的黑袍里。他挺起腰背,承提著這份重量,而又手是垂直的,想來也是用力分提著這份重量。眼睛看不見,憑耳朵聽指揮以行使其腳。說實話,這樣的勞動也算是驚人的艱苦!一天早歇早走,總得奔波八至十個小時吧,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提燈籠的人要輕鬆些,這種輕松同黑袍的艱苦相結合,一日一換,所以那位戰士看到了兩張不同的臉;旅店老闆看不到,是因為他們走得太早;路上行人比他們走得快,也只能看到一個,看不到第二個人。多年以來(實在無從查證到底是什麼朝代開始有的),在封建迷信的外衣掩護下,不知騙了多少象我一樣輕信肉眼的人。這兩位是師徒關系,受過專門訓練,極有武藝;走一趟能賺一筆大錢(顧客較之僱人運棺材則是大省),而徒弟也能變成師傅,可以另帶徒弟了。接受這種業務的季節上有所選擇,一般宜秋冬兩季,大概是因為其他季節屍體容易發臭腐爛之故,據說開頭還伴有一些迷信的活動過程,以及水銀處理等事項。在到達目的地的最後一家旅店,就通知主家來迎。
兩位解放軍戰士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驚訝他們的大體力,那負重之巨、條件之絕、途程之長,令人難以想像!鑒於他們也是很辛苦的勞動者,便告誡他們不要搞迷信騙人,有武藝和體力,何不改行去干正當職業?這師徒倆連連點頭稱是。屍體所要到的目的地已不遠,收了別人的錢,只把燈籠和紙錢沒收。解決了全過程僅用了兩三上小時。告訴我這情況的熟人,剛趕上他們興沖沖地抬起屍體,健步踏上了鄉關大道……
「術士」引路,死人隨後,舉腿跨步硬技硬桿,其狀至為恐怖,見者唯恐避之不及。想知其原故嗎?請看此篇。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為了改造不務正業、以欺騙手段謀取錢財之徒,使其改過自新,為人民服務。曾經將端公、巫婆、測字賣卜、趕吆死人的……組織學習,交待政策,指明出路。並飭其老實坦白欺騙手段,重新作人。
「趕屍」的騙局是由一人喬裝死人;另一人扮成「趕屍術士」。「死人」頭戴大草帽,將整個頭部覆蓋無余,連面部的輪廓也難叫人看得清楚;身著青面長袍大褂;膀臂披掛紙錢、黃表。行走時紙錢飄飄盪盪,活象舊劇里扮的孤魂野鬼;四肢捆上斑竹篾片,象是骨科用的夾板,其作用是不讓手足關節彎曲,使舉腿跨步硬枝梗桿,儼然一具僵硬死屍的樣子!其狀至為恐怖,見者唯恐避之不及。「術士」引路走在前面,形神枯稿,滿面煙容,踽踽斜行,時時掉頭關照後面跟隨的「死人」,邊走邊丟紙錢,名曰「買路錢」;「死人」則沿著「買路錢」向前挪動足步,實際上紙錢成為了路標。引路人還提著一個燈籠,火光半明半滅,閃爍不定,這也是為「死人」指明去處的暗號。背上高聳聳的背一夾背;滿咚咚的盛著紙錢和香蠟。就這樣,一前一後,緩緩的,陰森森的,幽靈似的,走在荒郊小道,或僻靜的小待小巷裡。未晚投宿在雞毛店中,點燃香蠟,焚燒紙錢,一時充滿陰風慘慘的氣氛,使不人敢與之接近。
到目的地兩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屬,准備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將壽衣帽壽鞋給死人穿戴齊備,裝進壽木。這種入殮過程,全由「趕屍」者承擔,絕對不允許旁人插和旁觀,正如出發時將屍體「扶出棺材」不允許窺視一樣。說是在這些關鍵時刻,生人一接近屍體,便會有「驚屍」的危險,而入殮過程,必須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緒,就是說將死者裝殮以後,喪家才去認領。棺蓋一揭開,須眉畢現,果然是喪家親人,象貌宛如昨日,現在卻翹翹長眠在棺材裡了,傷心慘目,摧人肺腑,頓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聲。「趕屍」者這時特意勸說大家不要過於悲傷,致使死者不安。幸虧他生前積有功德,得平安的返回鄉土。剛經過長途中跋涉,急需安息。人們悲痛之餘,感到一種既見死者後的踏實、滿足、欣慰,誰還懷疑它是騙局。
據坦白交待,卻令人咋舌!原來全部秘密都在那隻夾背里,表面看來是裝的紙錢和笪蠟,全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分散人們視線的把戲。出人意外的是,夾紙底層赫然裝著屍體。確切的說夾背內裝的是死者的頭部和四肢,至於主體部分,那就不知道哪座荒冢下埋藏著遊子的殘骸了!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255332.html
http://bbs.newerjob.com/dispbbs.asp?boardid=36&id=18385
『肆』 可不可以用一支筷子提起一杯米 如果可以該怎樣操作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
這很簡單,把筷子放入杯中,然後放入米,用足夠的力壓實它,就可以提起來了.其中的道理就是米與筷子之間的磨擦力.
『伍』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間素材
湘西這塊大地孕育了一個美麗的民族——土家族,很多人覺得她很神秘,今天我就為大家來揭開這層面紗。同時也是承接古代之文化,符合現代之形式。
土家族歷史
全國土家族人口為5704223人。
主要聚居於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陽、黔江等縣。也有分布。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連地區。
用土家語,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有南部和北部2個方言。由於和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絕大多數人使用漢語。使用土家語的人也多通漢語。
土家族多依山傍水而居,房前屋後喜種植果木花草。每個自然村寨多為同姓同宗,一戶人家居住一棟房子。房屋有吊腳樓式,也有一般平房式樓房,式樣不一。土家族的服飾男女有別,婦女穿左襟大褂,滾花邊,衣長而肥,袖大而短,無領,身著圍腰,褲腳鑲花邊,腳穿尖尖花鞋,喜包白色頭帕,戴銀飾。男子穿領大襟衣,右衽,青年人喜歡對襟短衣,排扣很多,青布褲子,白布褲腰,褲腳短,頭包白帕或花帕。土家族崇拜祖先,也信鬼神。主要節日有過年、四月八、端午、六月六、重陽等。土家族人使用漢文。
土家族地區,山崗纏繞,物產豐饒。有著雄奇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著中外遊人。其中張家界是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新興的旅遊勝地。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2 0 0 0 多年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大多數人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很早就開始使用漢語、漢文。只有湘西的龍山、永順、古丈等縣的少部分地區仍通用土家語。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在經濟、文化的發展上受漢族影響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點。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壩漆」,都是飲譽中外的名產。土家族人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的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帶繁衍生息,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侮稱為「武陵蠻」、「五溪蠻」。宋代以後被稱為「土丁」、「土民」、「土兵」等。漢族人大量遷入後,「土家」做為族稱開始出現。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意思是「本地人」。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民族識別,長期不被承認的土家族被確定為單一民族,並且在1957年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後還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長陽、五峰、印江、沿江等民族自治縣。土家族受漢族影響較大,農業生產發達、經濟發展迅速、文化教育先進。土家族人生活的地區自然風光秀麗,武陵源是世界文化遺產,張家界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早在兩千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定居於湘西、鄂西一帶地區,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土家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道,為開發我國的湘西、鄂西山區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建立了2個自治州和9個自治縣,土家族人民享受到了當家作主的民族平等權利。
土家族人民勤勞勇敢,富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傳統。明朝嘉慶年間,湘西土家族苗族官兵數千人被調赴東南沿海參加抗擊倭寇入侵,獲得王江涇大捷,被譽為「東南戰功第一」。鴉片戰爭中,土家族愛國將領陳連升及其子陳舉鵬鎮守沙角炮台,英勇抗擊英軍入侵 ,父子壯烈殉國。1928-1935年間,土家族人民在賀龍、任弼時的領導下,為創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犧牲和卓越貢獻。
土家族文化藝術絢麗多彩。「西蘭卡普」和「擺手舞」被稱為土家旎人民的藝術之花。「西蘭卡普」又名「土家織錦」,是土家族民間的傳統工藝,以其色彩斑斕、織工精巧而聞名於世。「擺手舞」是土家族廣泛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舞姿灑脫,風格粗獷,深受群眾喜愛。「打溜子」是土家族特有的民間器樂演奏,用四件打擊和吹奏樂器能演奏二百多套曲牌,被譽為「土家族的交響樂」。
白虎是土家人的圖騰。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虎之後」。相傳,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務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稱為「廩君」。廩君率領部落成員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鹽陽,殺死兇殘的鹽水神女,定居下來。人民安居樂業,自然廩君也深受人們的愛戴。後來廩君逝世,他的靈魂化為白虎升天。從此土家族便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隻木雕的白虎。結婚時,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徵祭祀虎祖。除了進行宗教式的虔誠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白虎的影子。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戰時所持的(釒享)釺、戈、劍上面,都鑄鏤有虎頭形或鏤刻有虎形花紋。如今小孩穿虎頭鞋,戴虎頭帽,蓋「貓腳」花衾被;門頂雕白虎、門環鑄虎頭。其意用虎的雄見來驅惡鎮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土家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社巴」節和「趕年」節。社巴節在「歲正月」舉行,從農歷正月初三到初七,人們穿著節日盛裝,歡聚在擺手堂前,舉行盛大的擺手舞會,祭祀祖先,祈祖先,祈祝豐年。「趕年」節俗稱過「趕年」,即趕在農歷正月初一的前一天過年,大年為臘月二十九,小年為臘月二十八,場面同樣隆重熱烈,充滿祥和歡樂。土家族群眾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本民族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中的一種獨立語言,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土家族文化
黔東北土家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造就並形成了自己的文學藝術。文學有書有文學和口頭文學之分,以口頭文學最為豐富多采,有歌謠、傳說故事,還有音樂舞蹈、戲劇等。
歌謠
歌謠是土家族口頭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內容極為豐富,反映了歷史事件、階級斗爭、生產勞動、生活習俗、男女愛情、社會禮儀等。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為山歌、薅草鑼鼓、擺手歌、喪歌和哭嫁歌等類。山歌,結構簡單朴實、多以七字一句,四句一首,也有五句一首的,唱時首數不限。形式有獨唱、盤唱、合唱、內容有抒情歌、敘事歌、神歌及較為古老的歌謠。這些歌謠語言朴實、感情真摯細膩,歌詞優美動聽。
薅草鑼鼓:是土家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造的一種勞動歌謠,又稱「挖土歌」、「山鑼鼓」、「合音鑼鼓」等。歌詞由引子、請神、揚歌、送神四個部分組成,引子、請神和送神都有較固定的唱詞,揚歌是歌的主要內容、多即興而作,隨編隨唱。也有較為固定的內容,如歷史故事、小說和民間傳說。歌曲鏗鏘有力,朴實大方,肯有民歌鮮明開朗風格,起著協調生產勞動以及助興取樂的作用。據傳,古代人們還以歌助威,驅趕野獸。
擺手歌:「擺手」來源於祭祀土王的禮儀歌舞,「改土歸流」後,逐漸演變為頌春調年歌舞。喪歌是舉行喪葬儀式時為表達哀思唱的歌,其內容除了固定的唱詞,如「孟宗哭竹」、「王化買父」等外,還有些是根據當時社會現實和死者生平即興編唱,句子長短不一。哭嫁歌,在民間廣泛流行,內容大都是描寫姑娘出嫁時對親人的懷念,有的還反映了對包辦婚姻的不滿。
哭嫁歌:土家人的哭嫁歌和歷史上土家婦女受包辦婚姻的悲慘命運聯系在一起的,包辦婚姻給土家姑娘帶來莫大的痛苦。哭嫁歌就是在這一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土家姑娘哭嫁時,要向親人、向祖宗哭訴自己的不幸,長期相沿,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自由抒情歌體。哭嫁歌有辭祖宗、女哭娘、娘哭女、妹哭姐、姐哭妹、哭哥嫂、哭梳頭、哭穿露水衣,哭吃爺娘飯、哭百客、哭上轎等,其中不少歌詞,反映現實深刻,感情強烈誠摯,語言真切自然,句式靈活,頗富有思想性歌詞兩句為一小段,每句七字,上下句子押韻,每句可換韻腳。
山歌:土家人喜歡唱山歌。其形式簡單朴實,一般多為一句七字,四句一首。唱時首數不拘,總是觸景生情,即興而雖。或歌唱生活,或歌唱年景,或歌唱理想中的未來。可以說是歌的海洋。
儀式歌:土家人立新屋要唱「上樑歌」,釘大門在唱「開門歌」,喪場要唱「散花歌」(又叫散花文)。這些儀式歌都是歌唱吉祥、幸福的。它反映了土冢人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民間傳說
黔東北土家族的傳說故事,內容豐富,數量也多,大致可分為四大類:歷史傳說,英雄人物故事,與大自然作斗爭故事,神事。
歷史傳說中,以《還人頭願》故事流傳最廣,故事敘述了由「殺人祭白虎」轉變為「梯瑪」在額頭上劃口子以血代替殺人的經過。《香火與財神》描述了土家族人民至今還供奉的求財四官司神的原因。傳說嚴、羅、冉、唐四人逃來印江,因燒沉香木取暖,香煙飄到南天門里,感動了玉帝,玉帝賜他們四塊金磚,並封其執掌民間生財致富的官職,因此在黔東北地區,特別是印江一帶的土家族,家家戶戶的香火上都貼「酉溪顯化求財有感四官神主」或「酉溪顯化嚴羅冉唐四官神位」,以求保佑。此外,還有與歷史事件有關的題材,如反映清初吳三桂反清故事的《落印潭和馬腳跡》等。
還有諸多英雄人物傳說故事,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在歷史上不畏強暴,不怕艱辛,用智慧和力量戰勝各種邪惡,反抗剝削壓迫的斗爭事跡。
與大自然作斗爭故事,渴望獲得糧食豐收的《狗尾草》;與貫黔東北土家族地區的烏江作斗爭、發明了船漿、船纖的《烏江纖夫號子》;與野獸作斗爭的《猴子屁股為什麼無毛》、《土家小姐智斗「毛手桿」》以及與人類疾病作斗爭的《烏家姊妹》和《九個仙女和九條懶龍的故事》等等。
神話有《金刀峽的來歷》、《菩薩為什麼飛到梵凈山來》、《太子石的來歷》、《九個仙女和九條懶龍的故事》等,有的反映了土家族人民要求平等,反對富人壓迫窮人;有的表現了土家族人民反對封建王朝,謳歌人民的偉大力量;有的描述了土家族地區風景優美的靈山寶地。
音樂舞蹈
音樂有勞動號子、山歌、神歌。演唱時有的還須樂器伴奏,有的邊唱邊舞。樂器以打擊樂器為主,如鑼、鈸、鼓,其次是吹奏樂器,如嗩吶,有的地方還吹木葉。以「打溜子」最為聞名,它由小鑼、大鑼、頭鈸、二鈸、鼓五件樂器組成,有的伴以嗩吶和以小鑼為總指揮。「打溜子」的曲牌甚多,據不完全統計有150多種。擺手舞是其傳統歌舞,稱為「舍巴」,來源於古代「巴渝舞」,商末武王伐紂時,軍中的巴人作戰時手持堅銳的兵 器,邊舞邊進,勇不可擋。由此便發展成為一種擺手舞 。現在,擺手從內容上發生根本變化,涉及土家人生產 、生活的各方面。過去是正月初三至十五日舉行。跳舞時一人有圓圈舞蹈,有薅秧、插秧、扯草和古代打仗、獰獵、宮衙朝拜土王等生產生活動作,舞姿矯健,粗獷豪放,富有濃郁的土家族民族風采。八寶銅鈴舞則別具一格,是建國前土家族由「梯瑪」主持向祖先「解錢」的一種祭祀舞蹈,分坐舞和立舞兩種。舉行時「梯瑪」身穿八幅羅裙,頭包紅絲帕,腰系短刀,手持八寶銅鈴,動作古樸原始。此外,還有梅山舞、跳馬舞、龍燈舞、蚌殼舞等,過去在土家族中也很流行。
戲曲
戲劇有儺戲、花燈戲和木偶戲等。木偶戲傳入較晚,大約在清末才傳入黔東北地區。花燈戲較早,巳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儺戲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由於它是以「壇」為單位進行活動的,故又稱「儺壇戲」或「儺堂戲」。按其發展,大致可分為儺祭、儺舞和儺戲三個階段,以儺祭最為古老、原始,主要是從事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以求驅鬼除邪,消災延壽,祈禱平安。儺舞不僅有供祭儀式,還伴之有娛樂舞蹈動作。儺戲則為較高層次,演出時有固定的場地,甚至還要搭成檯子,每個戲都有場次,而且有很多唱本,如《安安送米》、《雪山放羊》、《柳毅傳書》、《仁貴征東》、《揚家將》、《三國》、《封神》等。這些唱本戲目多以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為內容。據《沿河縣志》記載,「跳一日者謂之『跳神』,三日者謂之『太保』,五日至七日者謂之『大儺』,城鄉均染此習」。儺戲的扮演者頭蒙紅布,身穿法衣,面戴臉殼(群眾習慣稱為「臉子」,即面具,其譜有:報福三郎、土地、先峰小姐、唐氏太婆、甘生、秦童、歪嘴老娘、笑和尚、開山先鋒、判官、押兵仙師、關帝、周倉等二十多個),時而揮刀舞槍,時而吹牛角弄牌帶。首先是「開壇」,酬神請神,舉行一定的祭祀儀式。其次是「開洞」,這是整個活動的主要部分,開洞有「正戲」和「外戲」之屬於較雛型的戲劇,按照劇目一場一場地登台表演。「掃壇」是演出結束時,祭祀列位神仙,然後一一送回天府神界。每個壇設有一名「掌壇師」,負責主持每次活動,一個壇少則三四人,多則十多人組成,這些人被稱為「土老師」,土家語叫「梯瑪」,他們既是宗教的活動者,又是扮演者,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為土家族人民所尊敬。從事儺戲演出活動者也非常普遍,僅據德江縣不完全統計,全縣就有六十多壇,演員達三百多人。
工藝美術
黔東北土家族的工藝美術豐富多采,較突出的有紡織、印染、刺綉、剪紙、編織、雕刻、繪畫等,其中,「西蘭卡普」更是土家族民族工藝中的一朵奇葩。「西蘭卡普」又稱「打花鋪蓋」,它是一種土家錦,以深色的錦線為經線,各種色彩的粗絲 、棉、毛絨線為緯線,進行手工挑織。它色彩艷麗,圖案新穎,多達幾百種。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自然景 物、禽獸、家什器具、鮮花百草;二是幾何圖案,最常 見的是「卍」字圖,單八勾、雙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圖 案,如喜、福、壽等。整體效果古樸典雅,層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奪目。 「西蘭卡普」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美妙的構圖被列為中國五大織錦之列。在土家族習俗中,土家姑娘從十一、二歲起就開始 學習彩織。姑娘結婚時必須有自己織出的打花鋪蓋作嫁妝。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裡總是起早貪黑,精心製作她心愛的打花鋪蓋。關於打花鋪蓋的來歷,在土家族地區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遠古時代,有一位心靈手巧,穿針走線,織了有100 種花朵圖案的西蘭卡 普。後來,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誣陷她夜裡出門私會, 敗壞了門風,挑唆其哥,將她殘害了。噩耗傳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懷念她,把她織的彩錦,取名打花鋪蓋。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妝。現在打花鋪蓋均用三塊西蘭卡普綴連而成。 剪紙多用於刺綉臨拓、貼牆、門、窗和燈籠,或蓋禮品,其花樣有鯉魚跳龍門、蝴蝶戲花、鳳凰穿牡丹等等,格調古樸,神奇多姿,栩栩如生。紡織多以竹為原料,以背簍、提籃、蘿蔸等最為普遍,印江的傘和思南的斗笠最負盛名。建築藝術雖受漢文化影響,但仍保留有本民族的風格。雕刻有的以石雕見長,有的也以木雕著稱,如梵凈山佛寺建築中的雕刻、繪畫技藝都十分精湛。
開心的羊 2004-12-12 03:18
土家族禮節習俗
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
昔日,貴客到來,要放鐵炮以迎。鐵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於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獵槍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齊出來,迎接貴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 要喝大碗酒,吃大塊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飢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朴,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人禍,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齊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布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樑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穀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 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數民族達13個。在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長期的經濟交流、文化交往,風俗相染、語言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創造了這里獨特的文明史。
走進土家苗寨,翠竹嶺下,古樹叢中,可見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秘。進得吊腳樓,主人熱情奉上清香爽口的油茶湯,冬暖身,夏消暑,讓人倦意頓消。倘若遇上「哭嫁」、「跳喪」,盡可領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戀情、生死觀。土家族的「趕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趕秋」等節日,更是場面壯觀,氣氛熱烈,頗具古風。
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鈴舞,苗族的蘆笙、木鼓舞,弛名遐爾,久負盛名。土家刺綉,苗家臘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薅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意真摯,優美悅耳,聞之如品甘飴,如沐春風。
姐兒想郎真想郎,
煮米忘記濾米湯,
喂豬跑去抱茅草,
喂牛又去撮豬糠,
魂魄丟在郎身上。
也有以郎開頭的情歌:
郎在山上耨高梁,
姐兒在河下洗衣裳。
耨兩下高梁望一下姐,
洗兩下衣裳望一下郎,
棒頭捶在岩板上。
『陸』 湘西地方方言,"蜜"是什麼意思
在湘西地方方言,「蜜」是妹妹的意思。
湘西方言屬於西南官話,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除了濁音清化這一官話的共同特點外,聲母和韻母在總數上比普通話少。不分平舌音翹舌音,如「支持」常說成「字詞」;不分f和h,fu與xu音節混讀為f,「府」與「虎」同音;不分n和l;「jqx」用法也相當混亂,「吃」說成「起」,「瞎」說成「哈」,「講」說成「港」,韻母沒有-m,同時不分ing和in、eng和en,合口呼韻母字少,合口多變為開口,「端」「團」與「單」「壇"同音。
通常也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聲調,調值分別為55、21、53、213,古上聲大多歸入去聲,「府、短、酒、紙、米、老、藕、有」都讀成「53」去聲;古入聲字則大部分歸入陽平調。
以下是湘西的方言翻譯,以吉首地區為代表 ,有興趣的,可以學習幾句。
拓展如下:
米-- 不;沒
襖-- 嗯;行;可以
港-- 講;說
落-- 尋找
莫-- 別
瞞-- 嗎
巴-- 燙
釀-- 小
蒙-- 苯
按,是哩-- 嗯,是的
那硬是-- 那就是
寶Sir-- 傻子
扒Sir-- 扒手
啊是-- 還是
了啦-- 哎呀
扯談-- 聊天
自噶-- 自己
把片-- 形容某人很垃圾
顛子-- 瘋子
好哈-- 好苯
打落了-- 弄掉了
黑錯了-- 嚇著了
屋裡人-- 家人
老巴斯-- 老頭
派賴-- 臟
差火-- 形容某人很差,很爛
講根-- 脖子
挨門頭-- 額頭
克行頭-- 膝蓋
爛兒-- 小混混
無羅頭-- 無厘頭
閑臉-- 囂張
噶婆(公)--外婆(公)
老頭兒-- 父親
婆婆客-- 形容某人很羅嗦
三麻雀-- 也是形容某人很羅嗦
兄弟八噶的-- 好兄弟
港鬼話-- 說胡話
夾卵滾-- 滾蛋
螞娘子-- 螞蟻
若搞蘭-- 怎麼辦
你若米起死?-- 你怎麼不去死?
腦殼銹逗了-- 腦袋苯
落雨了-- 下雨了
正二八經地-- 很正經的
帕子-- 毛巾
眼皮來了-- 瞌睡了
照尼-- 可憐
茅室-- 廁所
哈蠻-- 勉強
挨頭-- 石頭
老火-- 嚴重
巴水-- 熱水
啄不得-- 說話人對某人的討厭
等哈子-- 等一下
好卵彈-- 好搞笑
開一哈-- 擦一下
七多了-- 吃多了
老麻批-- 罵某人很囂張
米的哈數-- 不知道套路
米懂坨-- 不懂禮數
克螞-- 青蛙
才降有味喃-- 那才搞笑咯
好降-- 好像
俺流水--眼淚水
告花子-- 叫化子
坨子-- 拳頭
如麻-- 肉麻
哈拱-- 蝦子
凹號-- 嘆詞。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匆匆兒-- 湯糊之類的
『柒』 為什麼一支鉛筆可以提起滿滿一瓶米
杠桿原理 持近端
『捌』 湘西 民風有
土家族的主要傳統節日過趕年
清嘉慶《龍山縣志》雲:「土人度歲,逢月大,以二十九為歲;月小,則以二十八日。」土家族要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謂之「過趕年」。其來歷說法很多,主要有三種:一說是在明代嘉靖年問,正值年關,突然接到朝廷聖旨,調土家土兵協同抗倭。按路程計算時間,不等過年就得出發,才能按時趕到目的地。為了讓出征官兵過年再走,就決定已集中的官兵提前過年。土家兵出征後,立了「東南第一戰功」,後人為紀念這次戰爭的勝利,祀祖頌功,每年過年都提前一天。二說是清代古丈會溪坪的山包上,是土王與客王打仗的地方。有一年快過年時,客王把土王和許多土家族群眾都包圍在這個山坡上,客王率兵眾多勢大,土王不敢沖出去。於是大家決定提前過年,待客王過年不備殺出去。大家過年後,就准備武器,有的人砍根「野貓樹」做長槍,有的人吹「呆嘟哩」。第二天一早,客兵正在過年,山上人個個伸出野貓樹龍袍與覃星。旨下,雙龍即隱,天宇乃明。此後,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土家人都翻箱倒櫃地晾曬衣物,意為覃屋曬龍袍,有的還要宰豬殺羊,邀請親戚朋友舉杯暢飲,共同緬懷英雄覃屋。
七月半 土家族七月半,是過古歷七月十四日。傳說在遠古的時候,由於戰爭的原因,部分土家族祖先流入雲南,終身不歸。當農作物成熟的時候,在外去世的祖先企盼回家看望兒孫。所以,家人就供酒、肉和新鮮稻穀、包穀祭祀亡靈,俗稱「吃新」。從七月初到十四日,每晚在神龕上「燒香」,家裡禁吵架,忌赤身裸體,忌坐大門欄上。十四日傍晚,在家門前燒紙錢,到離家較遠的地方灑稀飯,稱之「灑鬼稀飯」,表示祖先要趕「雲南大會」去,家裡給他送一些盤費。
苗族的主要傳統節日
三月三農歷初三是湘西苗族傳統的歌舞節。這一天,苗家男男女女會自動聚集到約定的山坡上,對歌、跳舞,盡情歡樂。
說起三月三,當地的朋友會給您講述一個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在湘黔邊境的大山裡,生活著兩寨苗族人。湖南這邊的叫芭茅寨,貴州那邊的叫木葉寨。平常,兩寨人通路通婚、和睦相處,日子過得順順當當。一次,兩寨後生為娶一個年輕漂亮的媳婦爭得刀槍相拼,結下仇怨。第二年,芭茅寨的人氣憤難平,集結全寨的男女老少抬著竹子扎的鬼神、拿著刀棍火槍去攻打木葉寨,並首先佔領了木葉寨前的一座山坡作為營盤。木葉寨的人針鋒相對,也集結了百十號人守衛在寨旁的山坡上。兩個寨子的寨主原本是親家,見對方兵強馬壯,又都有些五親六眷,便都不想開戰。相持了幾天,敵意漸消。兩寨人重歸於好,在山上又唱又跳、殺豬宰羊地熱鬧了一天一夜。兩寨人從來沒有這么大規模地、暢快地歡聚過,便都記住了這個狂歡而友好的日子——農歷三月初三,並相約第二年的這天,兩寨人邀請相鄰苗寨的鄉親們一起到木葉寨前的山坡上歡聚一堂。年年如此,相繼成俗,便有了「三月三歌舞節」。
三月三活動以往多在古丈、瀘溪、吉首相鄰的山坡上舉行,沒有固定的地點,要視當時的情況而定。
清明歌節每年清明,是湘西苗族人民傳統的歌節。這天,吉首、鳳凰、花垣、古丈等地的苗族人民都要身著盛裝、頭插楊柳,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吉首市丹青鄉的清明山下唱山歌,三天三夜,歌聲不絕如縷。原來,清明插柳、唱歌,是湘西苗族人民為祭祀、緬懷祖先及祖先的救命恩人而舉行的一種傳統活動。相傳,苗族祖先早年居住在江西省。由於不堪忍受官府的欺壓,有兩個後生挺身而出,帶頭造反。失敗後逃至辰州府境內,被一名叫韓喜忠的青年救助,把他倆藏在丹青的清明山上。後被官兵知曉,並包圍了清明山。危急關頭,韓喜忠引開官兵讓兩位苗族後生得以逃生,自己卻被官兵殺害於柳樹之下。從此,苗族的兩位先人便在丹青鄉安家落戶、生息繁衍。
四月八農歷四月初八,是苗族人民傳統的祭祀祖先的祭祖節,青年男女的聯歡節。每逢這天,湘黔兩省毗鄰地區的苗族人民,都要從四面八方趕到傳統的「跳花坪」上來,圍著鮮花盛開的花台打花鼓、唱苗歌、玩獅子、吹蘆笙、嗩吶和木葉,載歌載舞,一天一夜……這種白天跳花、晚上跳月的風俗,苗族叫做「旦太旦臘」,譯成漢語便叫「跳日跳月」。
六月六 苗族「六月六」起源於遠古。據《巫教唱儺願根源》稱,混沌洪荒時候的寅卯年間「六月六日下大雪,六月六日下大霜」,造成洪水漫天,人間只剩儺公儺母二人。兄妹互相婚配,生下六男六女,繁衍後代。在古代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進行祭祖活動。民間傳說的另一種說法是,六月六是龍曬皮、虎曬毛的大好日子,家家戶戶都要把所有的棉織衣物、被子等全部拿出來曬,據說這一天曬的衣物,一年四季不會發霉,冬天也更加暖和,相習成俗。本地農諺說「六月六日晴,遍地都是金。六月六日雨,四十八天旱起」,這與遠古六月六洪水漫天有關。
趕秋趕秋是湘西苗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主要在花垣各地舉行。每年「立秋」這天,苗族人民都要身穿節日盛裝,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參加或觀看各種文娛活動。關於趕秋節,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苗寨有個名叫巴貴達惹的青年,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見一山鷹從空中掠過,便一箭射中了那隻山鷹,同時墜下來一隻花鞋。這只花鞋,綉工極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聰明美麗的苗家姑娘之手。巴貴達惹決心要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他設計、製造了一種可以同時坐八個人的風車形鞦韆,取名「八人秋」。立秋這天,他邀約遠近村寨的男女前來盪鞦韆取樂。打鞦韆是苗族姑娘最喜愛的活動,巴貴達惹想,那個做花鞋的姑娘一定會來,果然,在鞦韆場上,他找到了那隻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並與她結成了夫妻。從那之後,人們一年一度地舉行這種活動,漸形成了「趕秋」盛會。
跳香會跳香會是湘西吉首市、古丈縣、瀘溪縣和沅陵縣苗族的民間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至十五在各村寨輪流舉行明香大會,俗稱「跳香」。節日活動以跳舞為主。傳統舞蹈「跳香舞」是一種慶祝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祭祀舞蹈。跳舞時,領舞者右手拿綹巾,左手持牛角師刀,身穿紅袍,頭戴師額或五佛冠。四位身穿白色上衣,藍色短腳褲子,腳著布草鞋,手拿竹棍的小夥子跟著領舞者起舞。舞步變化多樣,主要有「關公推車」、「美女梳頭」、「雪花蓋頂」、「懷中抱月」等。伴奏常用大鼓和大鑼,長聲鑼鼓,連續反復。苗族群眾除了跳舞以外,還進行一些其他的游藝活動。
櫻桃會,櫻桃會是湖南湘西苗族的傳統節日。苗家山上多有櫻桃樹,每當春季櫻桃成熟之時,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約聚會在櫻桃林中盤歌對唱,進行社交活動。這種活動,苗語叫「柳比娃」,用漢語直譯的意思是「摘櫻桃」。關於櫻桃會的由來,傳說很久以前,湖南吉首芮布山一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紅櫻,長得英俊漂亮。住在花垣縣芷耳坡有一位姑娘叫桃花,她家境貧寒,卻生得秀麗俊俏。一天,他倆在山上摘櫻桃時偶然相遇,並一見鍾情。但由於門不當戶不對,遭到父母干涉。他倆立誓不嫁不娶,相約每年櫻桃成熟的季節在芷耳坡相見。他倆真摯的愛情深深感動了周圍的苗族青年,大家便於這一季節舉行歌會,追求自主婚姻,歌頌美滿愛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櫻桃節。節日期間,苗族青年男女身著盛裝,聚集櫻桃林中對歌,談情說愛,盡情地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