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區劃
2015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轄1個縣級市,7個縣,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湘西州人民政府版駐地在吉首市。 湘西土家權族苗族自治州行政區劃列表城市苗文名稱面積(平方千米)郵編行政編碼政府駐地吉首市 Jib Soud1062 416000 433101乾州街道 瀘溪縣 Lioux Kid1569 416100 433122白沙鎮 鳳凰縣 Jib Zhes1751 416200 433123沱江鎮 花垣縣 Jib Yox1111 416400 433124花垣鎮 保靖縣 Jib Yal1760 416500 433125遷陵鎮 古丈縣 Bloud Nhol1286 416300 433126古陽鎮 永順縣 Mongl Dongs3809 416700 433127靈溪鎮 龍山縣 Gheul Rongx3127 416800 433130民安街道 湘西經濟開發區18.85416000433101吉鳳街道
『貳』 2015年湘西州撤鄉並鎮工作什麼時候開始
在整個湖南撤鄉並鎮文件指引下,目前湘西撤鄉並鎮工作已經展開了。湘西很多地區都已經在最後收尾階段。基本完成在2016年1月前。
『叄』 湖南省湘西州鄉鎮公務員 張喜燕
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肆』 湖南南省湘西自治州有多少個鄉鎮和行政村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有多少個鄉鎮和行政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有八個鄉鎮和行政區。
『伍』 湖南汨羅鄉鎮合並方案
34個鄉鎮減為18個,汨羅迎來史上最大規模鄉鎮區劃調整
2015-10-17 10:55:28 來源:湘聲報-湖南政協新聞網 作者: 【大 中 小】 評論:3條
◆湘聲報記者 陳彬
根據《湖南省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方案》,我省的撤鄉並鎮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全省將合並鄉鎮500個以上,減幅約25%,鄉鎮總數將控制在1500個左右。
這是我省第三次較大規模的鄉鎮區劃調整,相較前兩次,這一次任務更為明確,決心更為堅定。汨羅34個鄉鎮將撤銷16個,成為省內減少鄉鎮數量最多的縣(市、區)。
此次汨羅拿下全省之最,有兩個原因:自1995年我省第一次開展撤鄉並鎮工作後,汨羅市的鄉鎮數量幾乎沒有減少;屬屈原管理區要撤銷的兩個鄉鎮歸為汨羅市撤銷的鄉鎮(屈原管理區,為岳陽市政府派出機構,但其民事、區劃與統計歸入汨羅市)。
1966年2月汨羅縣成立,汨羅原屬湘陰,因境內汨羅江而得名。
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汨羅撤縣立市(縣級)。1996年初,汨羅市面積約1600平方千米,人口近63萬,轄12鎮17鄉。此後,該市的鄉鎮有過小規模的調整,但大部分是撤鄉改鎮,鄉鎮數量沒有改變,仍為29個鄉鎮。
隨著時代發展,原有鄉鎮體制已「影響到基層政權的鞏固,嚴重製約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此,1995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農村撤區並鄉建鎮、簡政放權工作的意見》出台。
這一年,我省有鄉鎮3412個,還有48個縣市保留有395個縣轄區公所,平均每個鄉鎮人口不到15000人,面積不足60平方公里。而鄉鎮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漸漸顯露,比如鄉鎮政權職能不全,責權利不統一,責大權小,無法對本區域內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負責;一部分鄉鎮規模偏小,人力物力財力分散,辦不了大事。
《意見》的出台拉開了我省第一次大規模開展撤鄉並鎮工作的序幕,許多鄉鎮由此消失。如城步苗族自治縣共有5個區公所、31個鄉鎮,通過撤並,只保留了10個鄉鎮,撤並面高達72%。
但這次撤鄉並鎮工作並沒有緩解鄉鎮體制問題。隨著農村稅費改制、取消農業稅,原有的鄉鎮機構在財政上無力維持,走上了借債運營的路子,鄉鎮債務迅速膨脹。為了應對鄉鎮機構的財政危機,減員裁人,我省進一步推進合鄉並鎮。
而在這兩次大規模的合鄉並鎮中,有些縣(市、區)撤鄉並鎮的工作幾乎沒有開展,汨羅市是其中一個。汨羅市僅在1995年有2鄉合並為一鎮。
2002年,岳陽市管轄的屈原農場被撤銷,組建屈原管理區,行使縣級人民政府管理職能,但其民事、區劃與統計歸入汨羅市。2004年,屈原管理區有2鎮3鄉,此後未有改變。之後,汨羅市一直維持34個鄉鎮的行政區劃。
撤鄉並鎮有利於區域發展
在撤鄉並鎮的浪潮中,為何汨羅市能風平浪靜度過?當地一名政府官員如此回應,「改革阻力較大,因為安排鄉鎮幹部、處理國有資產、合理做好鄉鎮區劃等這些問題處理起來較為困難和復雜,汨羅市鄉鎮調整最終不了了之。」
盡管汨羅市在近兩次鄉鎮機構改革中變動不大,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其發展沒有影響。上述官員稱,比如29個鄉鎮中,人口在3萬人以下的鄉鎮有22個,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下的鄉鎮有7個,這對於處於全省十強的縣市而言,鄉鎮總體規模明顯偏小。
汨羅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區劃地名辦主任何雪也認同這樣的觀點。他稱,有些鄉鎮受制於地域面積的影響,未能發展起來,若能將其擴大,更有利於鄉鎮、汨羅市的發展。比如在1979年圍墾建成的磊石鄉,面積18平方公里、6000多人,其三大支柱產業漁業、河蟹、蓮子非常有名。這個鄉人少地少,如果能與某些鄉鎮聯合,則更有利於它的發展。而在這次鄉鎮調整中,也有這樣的考慮。
李敏(化名)是汨羅當地一名鄉鎮幹部,在這次鄉鎮調整中他對自己的去處有些擔憂,但他並不迴避現有鄉鎮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他看來,鄉鎮規模小、數量多、布局散的現狀直接導致了運行成本的增加,也稀釋了公共投入,削弱了綜合實力,導致部分鄉鎮集聚力和輻射力不強、產業結構雷同、資源浪費嚴重,這些都成為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
「鄉鎮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上級部門的行政命令、工作任務、考核指標最終都要層層下壓落到鄉鎮頭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司法、招商、交通、稅收等多項任務要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之外,還有計生、維穩、安全、信訪等工作。但事實上,部分鄉鎮財力弱、人員少,難以做好這些工作。」李敏說。
李敏認為,撤並規模小、經濟實力弱、基礎設施差的鄉鎮,有利於整合鄉鎮區域發展資源,拓展和優化發展空間,增強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鄉鎮區劃調整勢在必行
全省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不搞試點,合並鄉鎮工作在今年下半年啟動,2016年春節前完成;重點是要合並1萬人以下的小微鄉鎮和人口不足5000人的民族鄉,但不搞「一刀切」;全省縣市區有著明確的鄉鎮合並工作任務指標……如此堅定而徹底地推進新一輪鄉鎮區劃調整改革源於不容樂觀的現實狀況。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我省土地面積排第10位,人口數量排第7位,而鄉(鎮)數列全國第2位(我省共有2063個鄉(鎮)行政區劃單位)。
為配合此次鄉鎮調整工作,我省還出台了獎補措施,一般情況下,每減少一個鄉鎮獎補50萬元,省紀委也推出了相關紀律要求。在一次全省民政部門的大會上,何雪感受到我省撤鄉並鎮的決心。「省民政廳的一位幹部說,如果想減少撤並鄉鎮數量,那請你們縣(市、區)的書記直接跟守盛書記談。」
如今,汨羅市已在加緊推進鄉鎮區劃調整工作,並就幾項重要原則形成共識,比如對一些歷史文化積淀豐厚的鄉鎮,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將予以保留,像以屈原命名的屈子祠鎮,千年古鎮新市鎮、長樂鎮等。
「除此之外,根據汨羅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汨羅市還將打造三至五個中心集鎮,人口5萬人左右,面積120平方公里以上,做到富帶窮、強帶弱。至於哪些鄉鎮面積應進一步擴大,如何充分發揮它們的優勢,形成產業集群,汨羅市也有自己的思考。」何雪說。
10縣市區無需減少鄉鎮
《湖南省鄉鎮合並工作任務指標分解表》中,就此次鄉鎮區劃調整改革的任務進行了明確。全省共要減少500個以上鄉鎮,其中湘鄉市等10縣(市、區)本輪調整中無需減少鄉鎮。
本輪調整中,鄉鎮數量無需減少的縣(市、區)有:湘潭的湘鄉市,邵陽的新邵縣,常德的石門縣,益陽的資陽區、桃江縣、安化縣,永州的寧遠縣,婁底的雙峰縣、新化縣、漣源市。
減少鄉鎮數量排前三的縣(市、區)岳陽的汨羅市,減少16個;常德的澧縣,減少15個;張家界的桑植縣,減少15個。
長株潭情況長沙現有鄉鎮94個,共減少鄉鎮20個,其中嶽麓區、開福區、望城區、長沙縣、寧鄉縣、瀏陽市分別減少1、1、6、3、4、5個。株洲現有鄉鎮101個,共減少33個,其中荷塘區、蘆淞區、石峰區、天元區、株洲縣、攸縣、茶陵縣、炎陵縣、醴陵市分別減少1、2、1、1、6、6、4、5、7個。湘潭現有鄉鎮53個,共減少8個,其中雨湖區、岳塘區、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分別減少1、2、2、0、3個。
其他市州情況衡陽現有鄉鎮184個,共減少37個。邵陽現有鄉鎮197個,共減少29個。岳陽現有鄉鎮156個,共減少52個。益陽現有鄉鎮86個,共減少5個。常德現有鄉鎮204個,共減少73個。郴州現有鄉鎮184個,共減少47個。張家界現有鄉鎮94個,共減少30個。永州現有鄉鎮186個,共減少35個。懷化現有鄉鎮286個,共減少88個。婁底現有鄉鎮80個,共減少9個。湘西自治州現有鄉鎮158個,共減少47個。
全省平均每個建制村人口預期規模為2500人。
『陸』 湖南湘西自治州位於祖國的哪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隸屬湖南省,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內處湘鄂黔渝四容省市交界處。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州位於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管轄7縣1市,國土面積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
2015年,湘西州常住人口為263.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8.36萬人,城鎮化率41.1%;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77.21%。2015年湘西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2元,比2013年增長9.2%。
湘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轄區內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縣、2015年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州內人文古跡眾多,老司城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柒』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介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隸屬湖南省,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專西北部,屬地處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處。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位於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管轄7縣1市,國土面積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2015年,湘西州常住人口為263.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8.36萬人,城鎮化率41.1%;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77.21%。2015年湘西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2元,比2013年增長9.2%。1湘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轄區內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縣、2015年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州內人文古跡眾多,老司城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捌』 「湘西」是指湖南的懷化市還是湘西土家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隸屬湖南省,是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地處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處。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7縣1市,面積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
2016年,常住人口263.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3.51萬人,農村人口150.09萬人,城鎮化率43%;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77.21%。2015年湘西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2億元,比2014年增長9.2%。
湘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轄區內有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縣,2015年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州內人文古跡眾多,老司城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2018年10月,獲得「2018年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8)2015年湘西州鄉鎮合並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湘西州位於湖南省西部偏北,酉水中游和武陵山脈中部。其地域范圍為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東鄰貴州省銅仁市,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接懷化市麻陽縣,西連懷化市沅陵縣,北抵張家界市。
東西寬約170公里,南北長約240公里。全州國土面積1546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56平方公里。占湖南省總面積的7.3%。
地形地貌
武陵山脈自西向東坐落在湘西州境內,系雲貴高原東緣武陵山脈東北部,西騎雲貴高原,北鄰鄂西山地,東南以雪峰山為屏。
湘西州境,地處雲貴高原北東側與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結合部,武陵山脈由北東向南西斜貫全境,地勢南東低、北西高,屬中國由西向東逐步降低第二階梯之東緣。
西部與雲貴高原相連,北部與鄂西山地交頸,東南以雪峰山為屏障,武陵山脈蜿蜒於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800~200米,西北邊境龍山縣的大靈山海拔1736.5米,為州內最高點;瀘溪縣上堡鄉大龍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為州內最低點。
湘西州西南石灰岩分布極廣,岩溶發育充分,多溶洞、伏流;西北石英砂岩密布,因地殼作用形成小片峰,以花垣排吾鄉周圍最為典型。東西部為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撥200~500米,溪河縱橫其間,兩岸多沖積平原。
地貌形態的總體輪廓是一個以山原山地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並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山區地貌。
氣候特徵
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夏半年受夏季風控制,降水充沛,氣候溫暖濕潤,冬半年受冬季風控制,降水較少,氣候較寒冷乾燥。
既水熱同季,暖濕多雨,又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熱偏少;光熱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後期常有失調,氣候類型多樣,立體氣候明顯。
根據山地的不同地形、不同高度的氣候特點,全境從垂直方向上可劃為河谷溫熱濕潤帶、山地溫暖較潮濕帶、山地溫涼潮濕帶等4個氣候類型帶。
在水平方向上又分為「西北熱量偏少,夏秋少早氣候區」、「東北熱量較多,夏秋偏旱氣候區」、「中部熱量偏少,夏秋偏早氣候區」、「東南熱量較多,夏秋少雨多旱氣候區」等5個氣候區。
『玖』 湖南湘西州和吉首市是什麼關系
吉首市是湖南湘西州的下轄縣級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處。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截至2019年,轄7縣(瀘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1市(吉首市)、1個經濟開發區(湘西經濟開發區),有115個鄉鎮(街道)。
吉首,簡稱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湖南省縣級市。市境東南部與瀘溪縣、西北部與花垣縣、西南部與鳳凰縣、北部與保靖縣和古丈縣毗鄰。
吉首位於北緯28°08′~28°29′、東經109°30′~110°04′之間。總面積1078.33平方千米,2016年吉首市城市建成區面積達29.4平方公里。吉首地處武陵山區腹地,背靠武陵山,吉首的氣候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9)2015年湘西州鄉鎮合並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吉首市下轄6個街道(鎮溪、峒河、乾州、吉鳳、雙塘、石家沖)、5個鎮(馬頸坳、河溪、矮寨、丹青、太平)、1個鄉(己略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矮寨鎮位於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市境西部,距市區20公里系苗族聚居鎮。鎮政府駐矮寨。319國道斜穿東北部。1950年屬二區,1956年設矮寨鄉,1958年設上游公社,1984年復鄉,1986年置鎮。
2、河溪鎮位於吉首市東南部,鎮政府距市區15公里,東南接瀘溪縣潭溪鎮,西鄰雙塘鎮,北抵吉首和太平鄉。地域總面積98.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1190.7畝,稻田面積6335畝,旱地面積4855.7畝。
3、丹青鎮位於吉首市東北部,距城區63公里,東接排綢鄉,南鄰瀘溪縣潭溪鎮,西靠排吼鄉、白岩鄉,北與古丈縣坪壩鄉接壤。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鎮,苗族人口佔98%。
『拾』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包括哪幾個縣和市
吉首市,古丈縣,瀘溪縣,鳳凰縣,龍山縣,保靖縣,花垣縣,永順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隸屬湖南省,是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介於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地處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處。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7縣1市,面積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
2016年,常住人口263.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3.51萬人,農村人口150.09萬人,城鎮化率43%;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77.21%。2015年湘西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2億元,比2014年增長9.2%。
(10)2015年湘西州鄉鎮合並擴展閱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俗文化
民族建築
湘西地處山區,木材豐富,山民歷來喜建木房,木結構居所十分普遍。木房為全木結構,木柱、木樑、木壁、木窗、木門、木地板,屋頂蓋瓦。三柱四棋、四排三間的木結構穿斗式房屋是湘西山區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種。
民族舞蹈
湘西民族舞蹈以土家族舞蹈與苗族舞蹈為主。土家族舞蹈主要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跳馬舞、梅常舞、團雞舞、八幅羅裙舞、西蘭卡普舞等;苗族舞蹈主要有鼓舞(又稱跳鼓)、接龍舞、跳香舞、蘆笙舞、盾牌舞及巫儺儀式中的開路郎君舞、開山舞、綹巾舞、司刀舞等。
民族語言
湘西土家語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之分。北部方言分布在龍山、永順、保靖、古丈等地,各地均能通話。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瀘溪縣境,語音、詞彙均與北部方言有較大的差別,故南北兩個方言不能通話。
湘西苗語為苗語支東部方言,其中又有東部次方言和西部次方言之分。東部次方言分布在瀘溪、吉首、古丈、龍山、永順等地,西部次方言主要分布在鳳凰、花垣、吉首、保靖、古丈。東西次方言的詞彙差別較大。
民族飲食
酸辣是湘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兩味。有「辣椒當鹽,酸菜當飯」之說。故而,在土寨苗鄉,家家種有辣椒地,戶戶備有酸菜罈。
按照製作原料的不同,其酸食可分三大類:蔬菜酸、肉食酸、糧食酸。蔬菜酸是酸食中的主體,隨蔬菜品種的不同而各具其名,如:白菜酸、蘿卜酸、辣椒酸、豆莢酸、野葫蔥酸、大蔸菜酸、藠頭酸、青菜酸、茄子酸等等。
肉食酸顧名思義,是以動物、家禽或水產的 肉為原料的酸食,如:酸豬肉、酸牛肉、酸麂子肉、酸雞肉、酸鴨肉、酸魚等,酸魚最有名氣。糧食酸主要以包穀和糯米為原料,碾磨成粉拌辣椒粉腌制而成,有包穀酸、糯米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