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南有什麼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一、故事:蘇仙傳說
「蘇仙傳說」是歷史悠久的地方民間傳說故事。蘇仙,名耽,桂陽人。蘇耽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年瘟疫流行,他與母親用桔葉、根、井水配馬嶺山桃石熬制湯劑,救治了病人。後隨道士出遊,民間傳說他已跨鶴成仙。
2014年11月11日,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申報的蘇仙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風俗習慣:
1、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話、贛方言、客家方言,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一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是一個方言復雜的地區。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人既能說本民族語言,又能用漢語方言進行交際。
2、湖南戲曲
湖南省現有地方戲曲19種,藝術表演團體近100個,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湖南花鼓戲。花鼓戲《老表軼事》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實現了在國家級精品劇目評選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實景節目《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成功上演。
3、湖南小吃
長沙火宮殿臭豆腐,口味蝦,水煮魚頭,鴨脖子,唆螺、魚頭豆腐、豆腐乾、津市牛肉粉、耒陽壇子菜、荷葉包飯、臘魚、臘肉、臘腸、剁辣椒、三角乾子、龍脂豬血、岳陽燒烤、瀏陽蒸菜。
(1)湘西陽戲擴展閱讀:
湖南的一些風景名勝:
1、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東經110°20'30"~110°41'15"、北緯29°16'25"~29°24'25"之間。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方圓369平方公里,奇山異峰3000多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243座。
2、韶山風景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韶山位於湖南省湘潭縣境內,距長沙市108千米,是長株潭城市群中一顆美麗的明珠,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故鄉,也是他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
B. 贛州到張家界自駕游
贛州到張家界自駕游
贛州是江西三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魅力城市之一,有千里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紅色故都、世界橙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風水發源地等美譽,2012年6月,國務院正式出台《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多方面努力推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現全面振興。至此,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上升為一項國家戰略規劃,贛州在中國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自上世紀80年代央視版《西遊記》攝制組第一次來到武陵源景區實地拍攝取景以來,已經有《還劍奇情》、《邊城》、《烏龍山剿匪記》、《神鵰俠侶》、《巴爾扎克和小裁縫》、《天師鍾馗之青蛇有淚》、《九天半》、《虹貓藍兔七俠傳》、《拯救女兵司徒慧》等二十多部電影、電視、動漫劇在風景區實地拍攝,張家界一家親自助游俱樂部還有為景區量身打造的《索溪秀色》、《張家界之戀》、《今日張家界》、《武陵源攬勝》、《走進張家界》、《神奇張家界》等60多部有影響力的電視藝術片和專題片出品。最出名的莫過於2009年,全球票房大鱷美國大片《阿凡達》懸浮山哈利路亞山原型就取景於袁家界景區乾坤柱,這讓張家界風景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張家界已成為全球影視人眼中的一塊絕佳外景地。
張家界旅遊攻略之交通(含贛州到張家界自駕游)
張家界作為一個著名的旅遊城市,交通十分方便。
市內有一個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已開通了二十幾個城市到達張家界的航班。
張家界還擁一個火車站,乘坐火車到達很方便。
公路運輸方面,張家界中心汽車站有從省內外部分大中城市到達的長途車,也有發往張家界市周邊景區和附近縣市的短途車。
贛州到張家界自駕游熱門目的地
熱門景點: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黃龍洞
張家界武陵源
張家界大峽谷
張家界土家風情園
張家界天門山
寶峰湖
天子山
黃石寨
金鞭溪
西海
索溪峪
茅岩河
九天洞景區
水繞四門
天下第一橋
袁家界百龍觀光電梯
第六:大庸陽戲
大庸陽戲早先叫「楊花柳」,實為一種賣藝乞丐唱曲。後經覃氏一家班加工改造,漸次流傳。兩百多年後,已逐步完善成為行當齊全的地方劇種。陽戲語言通俗,生活氣息濃。表演重做工少武打,適宜演文戲、家庭戲、悲劇。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正調唱腔用真假嗓結合演唱,尾腔翻高八度,又叫「窄音」,此為大庸陽戲之主要特點
贛州到張家界自駕游注意事項《幾大要點》
自助遊行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女性最好有兩人以上的結伴。一些必備的防感冒與扭傷的葯多少准備點。
二是旅行前有一定的體能積累,散戶行動,註定要比團隊多走些路。多些麻煩。
三是制訂頗為詳細的計劃,包括列車的時間都得考慮進去。在網上就得查找聯系好的張家界或鳳凰的導游。與網上的信譽好的導游打交道盡管放心,基本排除欺詐的可能。我所遇到的導游都相當的敬業,且不會誤導、誘導遊客,真心實意地為遊客制訂線路。費用也很公道。
四是不要相信車站的那些野雞導游和所謂的出租司機的話,他們會上去以極低的價格拉遊客去張家界或鳳凰,然後帶著一路轉各種收費昂貴的景點。
C. 湘西陽戲能不能體現巴楚余韻
湘西陽戲是一種流行於湘西的地方小戲劇種,陽戲又被人稱為「楊花柳」或「柳子戲」,它是一種由湘西儺戲與四川梁山小調、花燈戲等地方小調演變融合而成的地方戲劇種類。
湘西古為楚地邊陲,楚文化的許多精彩積淀在那些僻遠的崇山峻嶺之中。湘西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那裡居住著漢、土家、苗、侗、白、回、瑤、壯等多種民族。
楚文化的余緒,少數民族的燦爛文化,以及踩堂戲或儺堂戲,都給陽戲以特別的藝術滋養。在湘西山野的樵歌、秧歌、爐歌、船歌、儺歌、採茶歌以及其他民族民間歌舞和一些地方戲曲劇種的影響下,形成了湘西陽戲。
陽戲是儺戲系統中戲劇表演因素更趨完備的劇種,在湘西農村常有演出,據說陽戲形成於清代嘉慶、道光之間。
陽戲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村農民,並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儺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儺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儺願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
陽戲全稱是「舞陽神戲」,簡稱「陽戲」,即在祭祀儀式中進行若干戲劇性表演。舉行陽戲神祀活動,一般先叩許信願,然後再還願,因而稱「還陽戲」,又稱為「願戲」。
陽戲分為內壇和外壇,內壇主要是做法事,外壇主要是唱戲。陽戲內壇「二十四戲」,即「二十四壇法事」,為迎神、酬神、送神儀式。
「外壇二十四戲」,主要是戲劇表演,常演的劇目為:賜福戲、賀壽戲、仕進戲、婚娶戲、送子戲、逗樂戲等。祭祀儀式的淡化和消失,戲劇娛樂因素的強化是陽戲的重要特徵。
面具是儺戲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早期陽戲演出都要戴面具,後來逐漸演化為塗面化裝表演,只有個別地方的演出仍戴面具,保存陽戲早期演出形態。
從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戲曲劇種,陽戲經歷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當戲」等階段。
陽戲在清代道光年間發展成為「二小陽戲」,有小丑和小旦兩種角色扮演。小丑頭扎沖天鑽發型,鼻樑上畫有蛤蟆圖,顯得俏皮、輕快,饒有風趣。
小旦由男人扮演,模仿女性打扮,頭包人字頭巾,插紙花,戴耳環,搽白粉、畫青眉、塗朱唇,妖艷嫵媚,風韻動人。
至清代咸豐年間,二小陽戲發展為三小陽戲,有小丑、小旦和小生三種角色扮演,表演技藝大大提高,服裝道具逐步使用,表演技藝逐漸復雜化,更具有戲劇特色。
清代末期,三小陽戲發展為三生、三旦、一丑一凈,有八種角色扮演的多行當戲劇,人稱「八頂網子」。
陽戲發展過程中,受到民間花燈、儺戲、辰河戲等藝術形式的影響。陽戲傳統小戲中,有不少載歌載舞的劇目,都具有民間花燈表演的特點,而《盤花》、《撿菌子》、《掐菜苔》等劇目,則直接來自花燈。
不少陽戲藝人兼演花燈,甚至是白天唱花燈,晚上唱陽戲。
儺堂戲經常與陽戲同台演出,兩者在藝術上也是互相影響。陽戲移植儺戲劇目,吸收儺戲唱腔;儺戲借鑒陽戲臉譜化妝,去掉臉子殼;一些陽戲老藝人會演儺戲的《打求財》、《扛楊公》等劇目,儺堂戲的「三女戲」《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也為各地的陽戲劇團演出。
辰河戲對陽戲發展的影響也是較為明顯的。早期陽戲以演小戲為主,後來從地攤走上舞台,從農村流入城市,逐漸上演大戲。
角色行當日漸豐富,有些行當直接取自辰河戲,音樂上採用了辰河戲的一些過場音樂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戲的劇目,引入了辰河戲的一些藝術表現手法和表演程式。
陽戲形成於少數民族地區,藝人中也有不少來自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一些藝術形式,也給陽戲的藝術發展帶來影響。
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間故事等都給陽戲劇目增添了特別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情。
早期的陽戲主要活躍在山間田野,雖在清代末期民初進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動大都還是季節性的,班社也多是臨時組合,藝人是半農半藝、半工半藝,演出場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廟台、堂屋。
根據藝術風格的不同,陽戲可以分為北路和南路兩個藝術流派。
歷史上,南路陽戲流行於吉首、瀘溪、鳳凰、麻陽、懷化、芷江、黔陽、會同、新晃、漵浦以及貴州的松桃、銅仁、玉屏、天柱、錦屏、黎平等地區;北路陽戲則流行於沅陵、古丈、永順、大庸、桑植、龍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鶴峰、來鳳,四川的酉陽、秀山等地區。
陽戲還曾經以縣定名,按照流行的縣名稱,稱為大庸陽戲、酉陽陽戲、吉首陽戲、鳳凰陽戲、沅陵陽戲、懷化陽戲、黔陽陽戲等。
從整體上看,北路陽戲因與荊河戲合班演出,故而演出劇目以大本戲為多,小戲較少,表演上也吸收了許多地方大戲劇種的表演程式,聲腔自成一體。
南路陽戲因多與儺堂戲、花燈同台演出,演出劇目以小戲為多,大本戲較少,表演上也較多吸收花燈的表演技藝,音樂曲牌豐富,男女分腔,行當分腔,聲腔亦自成一體。
陽戲的音樂唱腔以曲牌連綴體為主,輔以板式變化,南北兩路各有特點,按流行地域又分為4個流派,各有各的主要曲調,風格也各有差異,但聲腔結構相同。
流行於大庸、沅陵、桑植、永順等地的「澧河陽戲」,流行於保靖、花垣、古丈、龍山等地的「酉河陽戲」,多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俗稱「金錢吊葫蘆」,每一句腔的腔末用小嗓高八度唱,很有特色。
陽戲的表演很有特點。由於陽戲劇目的題材大多是反映的農村生活,藝術上主要植根於湘西花燈等民間歌舞,所以其表演藝術充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氣息,地方特色十分鮮明。
表演技藝中,不少是來自民間歌舞的身段和語匯,還有直接採用花燈的各類扇子、手巾表演技藝以及花燈的手法,步法身段組合和場面調度。
另外,也有不少來自某些生活、勞動動作的藝術提煉,如撿田螺、舞板凳龍等。並且還向彈戲、辰河高腔等劇種學習借鑒了口條、水袖、武打等功夫。
陽戲的念白也有地方特色,北路陽戲以大庸話為主,南路陽戲則有鳳凰、吉首、黔陽口音等區別。
陽戲角色齊全,配套完整。有三生、三旦、一丑一凈八種角色。有全套樂器鑼、鼓、胡琴等齊全的服裝和道具。
唱腔朴質粗獷,節奏明快,曲調幽雅,道白地方口語,通俗易懂。內容光泛,劇情幽默風趣,多為反映當地民眾生活勞作及風土人情,很有藝術感染力,深受民眾喜愛。
陽戲表演上特別講究手法和眼法的運用,手法除一般各行常用的蘭花手、劍指、虎掌、抖指之外,還有姜爪子、荷包手、摘袖手、佛手、勾子手、丫口手,疊掌等。
眼法上則有鼓、斜、淚、對、睞等不同眼法,表現各類角色的喜、怒、哀、樂、驚等不同情感。
陽戲表演中的步法很有特點。
如小丑的鴨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小旦的躋步、碎步、蹉步、雲步、十字步、輕盈步、小踏步、疊疊步,再加上上山步、下山步、鬼魂步、撿田螺步等,可將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狀態表現得惟妙惟肖。
按照角色行當的情況,陽戲劇目可分為小陽戲和大陽戲兩類。小陽戲,即「二小戲」和「三小戲」,大陽戲為多角色的大本戲。
陽戲的傳統劇目有150多個。內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倫物理、家庭生活、勞動故事、男女愛情和妖狐鬼神故事。
D. 載歌載舞的湘西花燈戲有哪些歷史
花燈戲是湖南的一種民間小戲劇種,是由民間歌舞花燈、茶燈、地花鼓和調子發展而成。在湘西非常流行,當地民間習慣稱為「麻陽花燈」、「桑植花燈」、「保靖花燈」等,都是同陽戲、儺戲相結合發展成的花燈戲。
湘西花燈戲前身花燈,因脫胎於燈節賽會而得名。吉首稱「調花燈」,桑植稱「打花燈」,永順稱「地花燈」等。
花燈、茶燈、地花鼓等民間歌舞演出的盛況,明清兩代地方誌書有許多記載。其演出形式大體為兩種: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劇唱」,被稱為「地花鼓」、「竹馬燈」、「打對子」和「對子花燈」等;二是「聯臂踏歌」的集體歌舞,習慣稱為「擺燈」和「跳燈」。
由此得出,湘西花燈戲是民間花燈、擺燈、跳燈和花燈舞等地方小戲的統稱。
湘西人民能歌善舞,花燈表演,世代相承,成了湘西流行的民間舞蹈。這種燈舞是和龍燈、獅子燈、蚌殼燈、車船燈等匯合在一起的集體舞蹈。它由牌燈和小燈組成,沒有唱詞,只有笛子和打擊樂伴奏。
200多年前,在花燈集體舞的行列里,又新添了兩個以上的兒童扮演小旦、小丑,在鑼鼓聲中和持燈師傅的幫唱下進行表演。
小旦、小丑只舞不唱,人們稱「啞子燈」,又因小旦、小丑能擺出各種故事人物,人們又稱「擺燈」,多在農歷元宵節演出。
後來,當師道戲、陽戲在湘西盛行後,跳燈班的藝人紛紛向他們學表演技巧,並和他們同台演出。吸取了這些地方小戲的許多表演程式和唱腔曲調,還加進一些戲曲道白,使跳燈由有說有唱、亦歌亦舞的花燈說唱,發展成歌、舞劇並重的花燈戲舞。
行當由一丑一旦逐步加至多醜多旦,節目由說唱形式向戲劇發展。
這些地花鼓、花燈等民歌舞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有的吸收戲曲的程式規律,逐漸發展成花鼓戲;有的則較多地保持著花燈的歌舞特點,搬演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和「花燈戲」。
由於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和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由於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受鄰近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種花燈戲在劇目題材、聲腔結構、表演特點上,都各有特色,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不盡相同。
湘西花燈戲在形成了載歌載舞的形式以後,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將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造和發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
湘西花燈戲初步形成,並首先出現在鳳凰、麻陽一帶,是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當時,陽戲、儺堂戲、辰河高腔、常德漢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給花燈一定的影響。
於是以歌舞演唱為主的花燈在內容上有了新的發展,即將民間故事和其他劇種的劇目改編為花燈戲演唱,如《香蓮闖宮》、《山伯訪友》等。
湘西花燈戲的唱腔曲調,多源於民歌、小調。對子花燈和花燈小戲的唱腔多半套用燈調,曲調保持民歌的結構特點,戲曲化程度不同。
由於題材的不斷擴大,行當增多,唱腔曲調則廣采博納,融陽戲、儺戲、曲藝、高腔以及其他戲劇劇種曲牌於一爐而綜合發展。
花燈戲來自民間,劇本人物少,情節比較簡單,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調的特點,歡快明朗,表演動作活潑風趣,歌舞味很濃,多以表現生活的小喜劇見長,充滿了泥土的芬芳。
湘西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流行比較廣的有《撿菌子》、《盤花》、《扯筍》、《王三賣貨》、《賣花》等。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燈戲藝人集體創作的劇目;二是藝人們依據傳統劇目移植、改編的一些劇目。
歷代藝人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中吸取素材,創作了不少的劇目。
音樂方面,湘西花燈戲聲腔主要來源是燈調,同時,也大量運用民歌小調為戲中的唱腔。後來,隨著專業劇團的相繼建立,劇目空前豐富,音樂也從主要為曲牌體發展為曲牌體、板腔體和綜合體三者並存的音樂體制,吸收豐富了打擊樂,增強了音樂表現力,使戲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
在表演藝術、角色行當、舞台美術方面,湘西花燈戲在表演藝術上繼承了花燈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態的扇法、幽默風趣的矮樁身段。
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把各種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的不同動態,經過提煉加工,藝術地體現在這些「套子」和「圈子」中。
E. 湖南省鳳凰縣30年來的巨變!!
鳳凰縣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邊緣,地處武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西鄰貴州省松桃縣和銅仁市,東與本省瀘溪縣相連,北與花垣縣和吉首市接壤,東南與麻陽縣為鄰。 鳳凰縣歷史悠久。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始設渭陽縣,縣址設黃絲橋,即今黃絲橋古城。宋、元、明置五寨長官司。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設鎮,即為當時全國六十二鎮之一。民國二年9月,廢鳳凰廳,改建為鳳凰縣,仍為湘西軍政統治中心。1949年鳳凰縣解放,初屬沅陵專區,1955年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鳳凰縣地處湘黔要道,交通發達。以縣城為中心,距湘西自治州府吉首市52公里,距鐵路交通樞紐懷化市90公里,距貴州省銅仁市60公里,是三市交匯的「金三角」。東南有鳳麻公路直抵懷化地區,西有鳳銅公路直達貴州銅仁,距西部大開發骨幹項目之一「大興飛機場」僅25公里。 鳳凰鍾靈毓秀,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有國家級地質公園,以岩溶峽谷、峰林、溶洞、瀑布構造形成的綜合地質遺跡景觀。有「湘西邊牆」——中國南方長城。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四處,即建於唐代垂拱年間的黃絲橋古城、華夏第二洞奇梁洞、飛檐斗拱的古建築朝陽宮、沈從文故居。自然保護區2處,即國家級的南華山森林公園、省級的兩頭羊自然保護區。縣城建設古樸典雅,北門、東門古城樓,沱江河畔的吊腳樓別具一格,還有那飛檐斗角的萬壽宮、大成殿、天王廟、遐昌閣、萬名塔,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素有「中國最美的小城」之譽和「畫鄉」之稱。
鳳凰山川秀美,更是人傑地靈。據不完全統計,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緒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間,這里就涌現出提督20人,總兵21人,副將43人,參將31人,游擊73人等三品以上軍官。民國時,鳳凰出中將7人、少將27人。當代以來,鳳凰更是人才輩出,涌現出一批將軍、高級領導幹部、作家、書畫家、工藝美術家。特別是隨著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的出現,鳳凰不僅聞名全國,而且蜚聲世界。
鳳凰民族民俗獨特。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韻味獨特的鳳凰土話、別具一格的苗族服飾、苦辣咸酸的飲食習慣,還有原始戲劇活化石儺堂戲、地方風味十足的陽戲、散發著泥土清香的文茶燈,以及玻璃吹畫、蠟染、紙扎、苗族銀飾等格調清新高古的民間工藝,構成鳳凰獨具特點的民族民俗風情。
F. 湖南湘西有什麼民間藝術,一種就可以了,盡量要求詳細一點的~
不要啊,太有趣了沒有,哎,遺憾的是,我覺得這么難
然後看一看這
元宵播放
華燈劇團是一個民間小劇場在湖南的物種。孕育民間歌舞花燈,茶燈,以及集線器和「調教」。湘西戲劇,戲劇戲劇戲劇戲劇湘南嘉禾北平江縣代表。
花燈,茶燈,輪轂,和其他民間歌舞表演,盛大,明,清兩代,地方誌書多條記錄。表演大約兩個方法:第一,那裡是人的「醜陋的一次戲劇唱」,是眾所周知的花鼓,在竹馬燈,打雙和對燈籠的故事;第二是在相關的手臂踏歌「的集體舞蹈,通常稱為「擺燈」和「跳燈。人舞蹈在這些地方的輪轂,燈籠,長期的進化,一些吸收電視劇程序法,並逐漸發展成花鼓戲,其他保持燈籠舞功能更罕見的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花燈展覽。 「各地的自然地域環境的差異和不平衡的發展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不同的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相鄰的姊妹各種花燈戲的藝術影響在保留劇目主題曲的結構性能特點,有其自身的特點,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是不一樣的。
湘西花燈戲,流行的湘西民間習慣稱為麻陽花燈,桑植花燈的吉首市,保靖花燈等,結合正劇,儺戲發展成為一盞燈戲。湘西戲劇的前身燈籠,燈賽事命名的節誕生出來的。叫「調燈籠,桑植縣被稱為」打燈籠,永順稱為「土地燈籠高高掛」。
燈籠的歌聲和舞蹈,藝人們經過多年的實踐形式,各種運動和公民生活的武術是藝術的過程中,創造和發展不同的風格。文聞舞燈籠燈籠漂亮,灑脫,吳燈籠健美大膽。
湘西戲劇的初步形成,並第一次出現在這個鳳凰,麻陽沿清咸豐,同治年。楊發揮儺堂戲,辰河高腔,常德漢Ban擁有在湘西一些地方在執行的燈籠肯定的,主燈舞演唱會的內容在一個新的發展,即將到來的民間故事和其他劇種的劇目劇改編的演唱會,「香蓮闖宮」,「山伯和朋友」。湘西戲劇,歌唱的曲調,大多來自民歌,未成年人。一對燈籠,燈籠京劇唱腔主要適用於輕音,旋律保持結構的特點的民間戲曲度。因為題材不斷擴大,業務線的歌聲旋律被廣泛採用博納,高強,發揮金融揚,儺戲,民間藝術,以及其他富有戲劇性的增加,歌劇調於一爐的全面發展。
劇情前身為「輕歌劇」,平江域,也稱為平江花鼓戲,是湘北燈籠代表的湘北花燈戲的特點:一是與性的即興表演。仍然有燈籠表演的痕跡。三是吸收了說唱藝術的說和做。四是要吸取民歌和舞蹈表演技能。平江花燈戲,流行的平江縣人居瀏陽東鄉地區,執行地面中心的舞蹈形式,表演戲劇的形式稱為,平江花燈戲的戲劇。平江燈會歌劇劇目有100多個,大多是相同的花鼓戲。
嘉禾戲劇,戲劇,湘南流行。貴陽市松嶺河被稱為「調」,郴縣鼓嘉禾稱為「燈籠」。嘉禾戲劇在100多個劇本,包括熱鬧的歌劇農村的生活,如「看花」,「打鳥」更體現出劇中的家庭生活和民間故事,如「苦茶記」,「金川會」,「鐵匠」,「劉海戲蟾」等。
花燈戲來自民間的腳本字元,情節比較簡單,唱詞和道白,很容易理解,唱歌吸收特性的民歌,歡快和不確定性,歡快的表演動作,歌曲和舞蹈味道非常濃,多以小喜劇已知的性能生活,充滿了芬芳的土壤。
幾個戲劇的戲劇,有其自身的特點。湘西戲的傳統劇目是比較小的,廣泛流行的「撿菌子」,「盤花」,「拔芽」,王三賣家「,」花「。湘北的戲劇劇目,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光京劇表演藝術家集體創作的劇目。藝人移植傳統劇目的基礎上,改編的劇目。湘南花燈戲憑借其不斷改善和發展的劇目持續增長。編年史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創造了很多的戲劇藝術家取材。 ,燈籠劇院在粵北湘南地區,甚至蔓延,也豐富了戲劇和其他劇種的劇目交換移植吸收過程中,據不完全統計,湘南花燈發揮傳統劇目約130多個,包括59個戲劇33中等大小劇場,小舞在超過40個。此外,還有的子調諧程序40。
音樂,湘西花燈調燈調的主要來源,同時,還大量運用在歌劇演唱的民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與專業影院已經建立了一個空前豐富的劇目,音樂的發展關注曲牌體,板腔復雜的共存音樂系統,吸收了豐富的打擊樂,提高音樂表現力,新改進的歌劇程度。湘北戲劇調整點的和聲小調兩大類,有一個古老的尺調,只有一首歌曲。音樂伴奏分為文,武場面,大鋼琴,將胡,鼓。湘南燈籠播放音樂,從當地的民歌,小調,和其他民歌。自定義音樂和外國音樂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吸收和融化。湘南花燈戲的音樂可分為吹打歌碑和絲弦曲牌兩種。湘南戲劇的敲擊,從當地民間鼓樂,隨著元宵節的發展戲劇藝術,參考和改變一些齊玩打擊樂的想法。
表演藝術,腳色行當,舞台美術,戲劇三個不同的功能。湘西繼承戲劇表演藝術燈籠舞「帽」,「圓」,和風扇的組合法,幽默矮樁姿勢。彝族人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各種鳥,獸,蟲,魚,不同的動態,精製加工而成的藝術體現這些「帽子」和「圈子」。新中國成立後,戲劇的生活和發展。湘南收集和創造了許多新戲的傳統劇目和音樂戲劇的演出質量的不斷提高,出現了「交叉」,「十月花,」張木匠和妻子「,」10個月小春「一些優秀的劇目,參加省級和地級進化。湖南湘西北部燈籠劇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在過去的十年中,湖南花燈戲,有很大的發展,許多專業和業余劇團不斷提高,並創建一個新的劇目,反映現實生活和一些傳統劇目的挖掘排序新的思想內容,湖南戲劇藝術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G. 全國總共有多少個地方戲劇種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地方戲曲劇種有360多種,有近千年的演劇歷史。其中在全專國有較大影響的劇屬種當數如下幾個:
京劇:在所有戲曲中,享譽最高,影響最大,是流行全國的大劇種,有200多年的歷史。
音樂上基本屬於板腔體,以胡琴為主要伴奏樂器。唱、念、做、打是京劇藝術基本表演形式。
越劇:流行於江、浙、滬一帶,約有五六十年歷史。角色大都由女演員扮演。唱腔清麗婉轉,表演細膩柔美,長於抒情。著名演員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等。
昆劇:最初流行於崑山一帶。表演上注重動作優美,舞蹈性強。
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主要流行於安徽一帶。唱腔優美,富有民歌味。
評劇:主要流行於北京、華北、東北。表演樸素自然,曲調活潑。北方特色濃厚。
川劇:主要流行於四川一帶。表演幽默風趣,生活氣息濃郁。
秦腔:流行於西北各省。音調激越高亢,長於表現悲壯激昂的情感。
豫劇:流行於河南。以梆子按拍,又稱河南梆子。音調高亢,節奏明快。
另外,還有江西贛劇,廣東粵劇,山西晉劇(山西梆子),江蘇錫劇、揚劇,上海滬劇,湖南花鼓戲等,都是很受歡迎的頗有影響的戲曲劇種。
H. 湘西陽戲的特色是什麼
陽戲是一種流行於湘西的地方小戲劇種。湘西古為楚地邊陲,楚文化的許多精彩積淀在那些僻遠的崇山峻嶺之中。湘西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那裡居住著漢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瑤族、壯族等多個民族。
楚文化的余緒,少數民族的燦爛文化,都給陽戲以特別的藝術滋養。在湘西山野的樵歌、秧歌、爐歌、船歌、儺歌、採茶歌以及其他民族民間歌舞和一些地方戲曲劇種的影響下,形成了流行於湘西一帶的地方小戲劇種陽戲。
「陽戲」是儺戲系統中戲劇表演因素更趨完備的劇種,在西南諸省市農村還常有演出,有的地方還有陽戲劇劇團。民間把儺戲分為「陰戲」和「陽戲」,以酬神和驅邪為主的叫「陰戲」,以娛人和納吉為主的叫「陽戲」。
陽戲全稱是「舞陽神戲」,簡稱「陽戲」,即在祭祀儀式中進行若干戲劇性表演。舉行陽戲神祀活動,一般先叩許信願,然後再還願,因而叫「還陽戲」,又稱為「願戲」。
陽戲分為內壇和外壇,內壇主要是做法事,外壇主要是唱戲。陽戲內壇二十四戲,即二十四壇法事,為迎神、酬神、送神儀式。外壇二十四戲,主要是戲劇表演,常演的劇目為賜福戲、賀壽戲、仕進戲、婚娶戲、送子戲、逗樂戲等。
祭祀儀式的淡化和消失,戲劇娛樂因素的強化是陽戲的重要特徵。
面具是儺戲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早期陽戲演出都要戴面具,至近現代,逐漸演化為塗面化裝表演,只有個別地方的演出仍戴面具,保存陽戲早期演出形態。
陽戲的具體形成日期,典籍中無從稽考,據說陽戲形成於清嘉慶、道光之間。陽戲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村農民,並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儺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儺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
從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戲曲劇種,陽戲經歷了「二小」戲、「三小」戲及「多行當戲」等階段。發展過程中,受到民間花燈、儺戲、辰河戲等藝術形式的影響。
陽戲傳統小戲中,有不少載歌載舞的劇目,都具有民間花燈表演的特點,而《盤花》、《撿菌子》、《掐菜苔》等劇目,則直接來自花燈。不少陽戲藝人兼演花燈,漵浦一帶甚至是白天唱花燈,晚上唱陽戲。
儺堂戲經常與陽戲同台演出,二者在藝術上也是互相影響。陽戲移植儺戲劇目,吸收儺戲唱腔;儺戲借鑒陽戲臉譜化妝,去掉臉子殼;一些陽戲老藝人會演儺戲的《打求財》、《扛揚公》等劇目,儺堂戲的「三女戲」《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也為各地的陽戲劇團搬演。
辰河戲對陽戲發展的影響也是較為明顯的。早期陽戲以演小戲為主,後來從地攤走上舞台,從農村流入城市,逐漸上演大戲,角色行當日漸豐富,有些行當直接取自辰河戲,音樂上採用了辰河戲的一些過場音樂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戲的劇目,引入了辰河戲的一些藝術表現手法和表演程式。
陽戲形成於少數民族地區,藝人中亦有不少來自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一些藝術形式,也給陽戲的藝術發展帶來影響。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間故事等,都給陽戲劇目增添了特別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情。
從整體上看,北路陽戲因與荊河戲合班演出,故而演出劇目以大本戲為多,小戲較少,表演上也吸收了許多地方大戲劇種的表演程式,聲腔自成一體。南路陽戲因多與儺堂戲、花燈同台演出,演出劇目以小戲為多,大本戲較少,表演上也較多吸收花燈的表演技藝,音樂曲牌豐富,男女分腔,行當分腔,聲腔亦自成一體。
陽戲的音樂唱腔以曲牌連綴體為主,輔以板式變化,南北兩路各有特點,按流行地域又分為4個流派,各有各的主要曲調,風格也各有差異,但聲腔結構相同。
流行於大庸、沅陵、桑植、永順等地的「澧河陽戲」,流行於保靖、花垣、古丈、龍山等地的「酉河陽戲」,它們多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俗稱「金錢吊葫蘆」,每一句腔的腔末用小嗓高八度唱,很有特色。
陽戲的表演很有特點。由於陽戲劇目的題材大多是反映的農村生活,藝術上主要植根於湘西花燈等民間歌舞,所以其表演藝術充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氣息,地方特色十分鮮明。
陽戲表演技藝中,不少是來自民間歌舞的身段和語匯,還有直接採用花燈的各類扇子、手巾表演技藝,以及花燈的手法,步法身段組合和場面調度。
另外,陽戲表演中也有不少來自某些生活、勞動動作的藝術提煉,如撿田螺、舞板凳龍等。並且還向彈戲、辰河高腔等劇種學習借鑒了口條、水袖、武打等功夫。
陽戲的念白亦有地方特色,北路陽戲以大庸話為主,南路陽戲則有鳳凰、吉首、黔陽口音等區別。
陽戲表演上特別講究手法和眼法的運用,手法除一般各行常用的蘭花手、劍指、虎掌、抖指之外,還有姜爪子、荷包手、摘袖手、佛手、勾子手、丫口手,疊掌等。
眼法上則有鼓、斜、淚、對、睞等不同眼法,表現各類角色的喜、怒、哀、樂、驚等不同情感。陽戲表演中的步法很有特點。如小丑的鴨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小旦的躋步、碎步、蹉步、雲步、十字步、輕盈步、小踏步、疊疊步,再加上上山步、下山步、鬼魂步、撿田螺步等,可將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狀態表現得惟妙惟肖。
根據藝術風格的不同,陽戲可以分為北路和南路兩個藝術流派。
歷史上,南路陽戲流行於吉首、瀘溪、鳳凰、麻陽、懷化、芷江、黔陽、會同、新晃、漵浦以及貴州的松桃、銅仁、玉屏、天柱、錦屏、黎平等縣市。
北路陽戲則流行於沅陵、古丈、永順、大庸、桑植、龍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鶴峰、來鳳,四川的酉陽、秀山等縣市。陽戲還曾經以縣定名,按照流行的縣市名稱,稱為大庸陽戲、酉陽陽戲、吉首陽戲、鳳凰陽戲、沅陵陽戲、懷化陽戲、黔陽陽戲等。
陽戲的傳統劇目約有150餘個。內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倫物理、家庭生活、勞動故事、男女愛情和妖孤鬼神故事。
按照角色行當的情況,陽戲劇目可分為小陽戲和大陽戲兩類。小陽戲即「二小」戲和「三小」戲,大陽戲為多角色的大本戲。
陽戲的劇目主要來源於4個方面:一是歷史上陽戲藝人積累的劇目。有陽戲藝人自己編演的,也有地方小戲共同流傳的,這類劇目是陽戲劇目的主體。
二是來自儺堂戲的劇目。如有「三女戲」之稱的《孟姜女》、《龍王女》和《龐氏女》。
三是來自花燈的傳統劇目,如《撿菌子》、《掐菜苦》、《盤花》、《打豬草》、《扯筍子》等。
四是移植地方大戲或木偶戲的劇目。如《白蛇傳》、《平貴回窯》、《游龍戲鳳》等。
新中國建立之後,創作了現代陽戲《斗笠灣》、《婦女代表》、《邊城霧》、《送蜜》、《金鞭岩》、《桃花灣》、《愛扯謊的婆娘》,神話劇《春哥與錦雞》,歷史劇《羅大將軍》等劇目,推動了我國地方戲劇藝術的發展。
湘西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