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為什麼有湘西哭嫁

為什麼有湘西哭嫁

發布時間: 2021-03-13 16:11:07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習俗是怎麼形成的這種奇特的婚俗蘊含了哪些人生儀禮

怎麼說列,其實在舊時社會農村不光是少數民族,漢族一樣都有哭嫁,小時候經常看見,現在好多了。表達父母對女兒的不舍以及教導女兒在婆家要好好生活,孝敬那邊的公婆,女兒哭表達女兒是父母的不舍,基本都是母親和女兒哭了

㈡ 新娘出嫁明明是喜事,為何有「哭嫁」習俗

我們都知道,新娘出嫁明明都是喜事,哭嫁呢其實是一個地方的習俗,就是以前的封建社會留下來的,以前可能是真的哭了,而現在是因為與父母的不舍。

一人哭唱的意思主要哭父母的養育恩情,哭的是對雙親的念念不舍。「我今離別父母去,內心難過淚淋淋」。兩人哭唱為姐妹對唱哭,親友陪新娘子哭。哭團圓又叫姊妹哭,是土家族哭嫁的獨特形式,由九位未婚的姑娘陪新娘一人哭,哭嫁內容多為哭姐妹情誼,兄嫂支賢,故土之情等等

㈢ 土家族傳統習俗哭嫁是怎麼來的

湘西土家抄族姑娘「哭嫁」訴說的內襲容,由於世代口頭傳承,加上一些「哭嫁娘」的積攢和琢磨,因而形成了某些大同小異的口傳「本子」——即令人贊嘆的民間抒情長詩《哭嫁歌》。以保靖縣馬王鄉、永順縣普戎鄉、龍山縣坡腳鄉等地流存的幾個「本子」較為完整且有特色。這些地方,出名的老「哭嫁娘」比較多,其中丁賢桂、田翠蓮等人在80年代還參加過拍攝影視呢。如果到猛峒河風景區旅遊,在古鎮王村興許還能看到她們傳授的徒子徒孫的「哭嫁」表演呢。
根據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先後整理出版的三個《哭嫁歌》的「本子」看,這部民間長詩大體上分為哭爹娘、哭哥嫂、別姊妹、哭媒人、哭嫁妝、哭辭祖宗、哭上轎等10多個部分,長達數千行。

㈣ 湘西的哭嫁是什麼意思!

這是土家族人的一種風俗,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在姑娘出嫁的那天,哭得動聽,哭得感人的,就是聰明伶俐的好媳婦。

㈤ 哭嫁習俗是怎麼由來的

哭嫁通常在新娘出嫁前半月甚至一個月就開始了,一邊准備嫁妝,一邊哭嫁。湘西土家族一般哭七到十天,長的要哭一兩個月。起初是隔夜哭,後來就連夜哭,越到婚期臨近,哭的時間越長,哭聲越悲切,婚禮的前一晚,則要哭個通宵。哭的狀態,有時掩面而泣,有時號啕痛哭,越到後來哭聲越大。有的獨自哭,有的則父母、姐妹或兄嫂陪同哭。歌也是哭著唱的。土家族一般由九個與新娘要好的姑娘陪哭,稱為「陪十姊妹」。新娘哭嫁的題目有哭爹娘、哭兄、哭嫂、哭姊妹、哭弟、罵媒、哭上頭、哭穿衣、哭辭祖先、哭席、哭上轎等。陪哭者則就婚儀中的禮物、器具、事項等唱陪歌,母親、嫂子則唱勸慰性的陪哭辭。湖南嘉禾縣等地的哭嫁,則是一種融歌、舞、戲劇於一體的大型表演活動,不僅有哭有歌,還有舞有劇。在土家族、傣族等流行哭嫁習俗的地方,人們把是否會哭嫁作為衡量女子才德的標准,或由此看她對親人長輩是否尊重和愛戀。

各地的哭嫁歌已記錄、整理出來多種,其中較為完整、篇幅較長的有兩種:一種是湘西土家族的《哭嫁歌》,195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由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央民族學院分院中文系組成的調查隊搜集整理而成;一種是上海奉賢縣、南匯縣的《哭出嫁》,1961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哭嫁習俗的源流是很古老的。在上古的母系氏族制過渡到父系氏族制以後,女性作為婚姻制度的失敗者即備受冤抑,自然要以哭訴來發泄心中的悲苦。其冤苦之情可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在從夫居婚制下,要離別親人與從小生存的環境,而去一個陌生的環境跟一群陌生人一起生活;二是在包辦婚姻及一些婚配陋習如姑舅親、姨表親等制度中,所嫁的男人往往不是自己的意中人;三是在父系家長制度下,媳婦在丈夫家族以附庸、賤人的身份存在,要勤苦操勞,還要忍氣吞聲,遵守各種戒律。

㈥ 湘西女孩子出嫁為什麼哭嫁

哭嫁一般從新娘出嫁的前天或前7天開始,也有的前半個月、 哭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可以自由地哭。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轎時,哭嫁達到高潮。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總的來看,哭唱的內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歌詞」既有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們即興創作的。內容主要是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也有的是傾泄對婚姻的不滿,對媒人亂斷終身的痛恨,等等。哭嫁的過程先是待嫁姑娘獨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親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圍坐一屋,輪番哭述。哭述的內容逐漸衍化成有一定調式和韻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新娘不僅要對家中的每位親人唱一首,就是遇上陌生人也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 哭嫁歌的內容一般都是訴說父母養育之恩、兄弟妹妹的深厚情誼和離別之苦,或者是表達自己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擔心等等。其實也就是各個地方的一個習俗而已。

㈦ 土家族哭嫁形成的歷史、社會和情感原因分別是什麼咧!蘊含了哪些人生禮儀呢!

土家族女兒出嫁時一定要會哭,謂之哭嫁,哭得動聽,哭得感人的姑哭嫁有專門的「哭嫁歌」,是一門傳統技藝。土家姑娘從十二三歲開始學習哭嫁。過去,不哭的姑娘不準出嫁。現在,哭嫁僅在僻偏的山寨還有此習俗。土家族女兒出嫁時一定要會哭,謂之哭嫁,哭得動聽,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稱聰明伶俐的好媳婦。
姑娘出嫁為什麼要哭?
哪有那麼多的東西可哭?這是一種蘊含甚為豐厚的人生禮俗,也是一種饒有興趣的婚俗事象。俗話悅:「人不傷心不落淚。」姑娘出嫁之所以要哭,是因為在舊式婚姻制度下,女孩(尤其是勞苦大眾家庭的女孩)總是作為犧牲品「拋」(賣)給夫家的,她們的身心受到極大傷害。因此,湘西等地的女孩在出嫁之前要哭泣,要呼號,哭嫁歌就是感情發泄的最好表現方式。
千百年來,在湘西土家族的吊腳樓上,一代又一代的婦女先後哭嫁。她們的哭與訴,除了個人的恩恩怨怨以外,還夾雜著一些社會輿論的制約。哭嫁「哭」得好的,受人稱贊,一生榮耀;「哭」得不好的,就會被人恥笑,甚至一輩子抬不起頭來。為了不讓別人指脊樑骨,爭一口氣,湘西土家族許多地方的女孩長到十一二歲,就會跟著大姑娘去「陪嫁」,專門學「哭嫁」;有些女孩的爹娘甚至花錢請「哭嫁娘」(一種半職業性的哭嫁歌手)上門來,傳授「哭」的經驗和技藝。所以,一些「待字閨中」的姑娘們常常三個一堆、五個一夥,躲在吊腳樓上,或藏在樹叢、溪澗,悄悄地摹仿起「哭嫁」來,切磋「哭」的技藝。經過這樣奇特的「觀摩」演習和勤學苦練,等到她們出嫁的時候,自然就會顯露出色的「哭嫁」本領,哭得滔滔不絕而又凄楚動人。

㈧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習俗是怎麼形成的

去這看哈

地址專:屬http://ke..com/view/494509.htm

㈨ 農村結婚的講究「哭嫁」,為什麼要哭呢

其實農村的哭嫁指的就是母親對待即將出嫁的女兒表達不舍的感情,哭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講究,從出嫁的前一天開始准備出嫁女兒的嫁妝一直到第二天出嫁連續的哭,當然不止是哭,嘴裡面還一直念叨著一些說辭,說的內容大概就是出嫁女兒從小到大的一些事情,以及父母對她出嫁之後的一些叮囑,包括要孝敬公公婆婆等等事情。

所以說新娘心裏面其實也是非常不捨得的,不過哭嫁也能夠讓出嫁的女兒更能夠明白自己身份的轉換,嫁到別人家需要主要的事項等等,畢竟沒有經歷一次這樣的事情我們無法知曉父母的恩情對於我們來說是那麼的大,也充分的表達出了不舍之情,不過現在幾乎沒有這一事項了,唯有的就是嬉鬧的情景了。

㈩ 誰能告訴我哭嫁是怎麼回事謝謝!!!

我少年時,是抗日戰爭後期,居住在縣城近郊,風氣較開,哭嫁之風已不盛行,而老人們卻還在津津樂道,稱述不絕。但實際哭嫁我僅見過一次。鄰居們都說是那家老祖母執意要行古禮古俗,晚輩們拗不過才依了的。哭的方式是,從婚期前一個月的首日起,入黃昏,姑娘訴哭約一個小時,其聲嗚嗚。十天以後,她的母親加入"陪哭";又十天以後,她的祖母加入陪哭。這家沒有諸姑姊妹,人們說,如果有的話,也應當加入陪哭行列的。
哭嫁在川西叫"坐堂"。清代吉道人《味蔗軒隨筆·坐堂詞》雲:"婚姻之禮,各省風俗不同。然酌禮准情,各省亦大同小異。凡男家娶婦先賦之詩,謂之'催妝';女家親串頌女之詞,謂之'坐堂'。坐堂者,女當喜期將近之先數夕,其諸姑伯姊,置酒為女祖餞,各述吉祥之詞,以為頌美,女則申己之意以答。女左右更有少女,則隨而嫻習者也。其詞要多鄙俚,然有音韻凄清,風格遒勁,如古歌古謠者。羅江明府蔡,微服巡查鄉里,一日行至某處,值有女子歸,諸娣姒咸以諛詞頌女,女申意以答。忽風吹句入耳,詞曰:'鳳凰落在桌子上,哪個女兒肯離娘'。一字一轉,音韻凄其,誰謂天籟之鳴,不在愚夫愚婦耶!"雲雲。吉道人姓周名際唐,成都人。吉道人記得明明白白,可惜他只記了一句哭嫁詞,難窺全豹。好在舊時坊間叢刻中有《訓女哭嫁》一種,可見一斑。這本小書的目錄有《閨聲哭》、《娘訓女》、《嫂哭妹》、《哭爹媽》、《哭哥嫂》、《花轎到屋哭》、《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拜香火哭》等等,編次有點凌亂,似乎隨手所記,未經文人之手。遙想《詩》十五國風未刪之時,大約也不過如此吧!現錄幾段如下。
閨聲哭
娘聽後園鳥雀驚,要聽房中女兒聲。
我娘當門苦葛藤,手攀苦葛訴苦情。
我娘苦情苦過了,女兒苦情才起根。
............
桔子開花葉子青,陽雀開聲我開聲。
新打銅盆才裝水,新打剪刀兩面青。
娘不開口我開口,娘不開聲我開聲。
當門一根木蓮樹,目連樹上掛卷經。
一本經書背完了,未見我娘來開聲。
虧了我娘睡得穩,爹媽眼淚貴如金。
哭爹媽
月亮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
父母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
一尺五寸把兒養,移干就濕苦非常。
............
勞心費力成虛恍,枉自爹娘苦一場。
哭兄弟
黑漆茶盤烏木頭,姐姐離娘弟不留。
留到姐姐吃你飯,留到姐姐穿你衣。
兄弟當家掙家忙,嫁了姐姐買地方。
上頭買齊潼川府,下頭買齊遂寧鄉。
............
這個本子所記是川北的歌詞,而我以前所見的是川南,吉道人所記的是川西,川東,大約也不會大異的。遺憾的是,該書所記哭嫁詞雖有"只怨媒人莫良心"等語,卻沒有列出"罵媒專目,大約是怕媒人太難堪了吧!
其實,罵媒是哭嫁中必不可少的節目,也是最具反抗色彩的哭嫁歌詞。舊社會,婦女無婚姻自由可言,由於"三從四德"的束縛,平時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幾乎不能置一詞,全由媒人和父母擺布;因此,這登花轎之前的"罵媒",便是難得的發泄機會。這早已反映在戲曲和民間說唱等藝術之中。
以前,川劇《柳蔭記》有《英台罵媒》一折,英台罵媒人,言詞激烈,聲色俱厲,充分表現了祝英台剛烈的性格和反封建精神。她罵道:"提媒婆,更恨她,胡言亂語嘴喳喳......唯願你,房屋遭火化,田園水推沙。"但這場戲現在卻被刪掉了,五六十年代還有的,全國第一屆戲曲會演的川劇《柳蔭記》也有這一折,是陳書舫演的祝英台,得了一等獎。現在城裡人大約以為媒婆不必罵了,但偏遠地區,媒婆似乎還在肆虐。不過,據說,媒人從來不怕你罵,反倒怕你不罵;你不罵,他的"霉(媒)氣"反而脫不了。這也是風俗民情中的一種幽默吧!
在三峽民間,特別是在巴人(土家族)的生活習俗中,哭嫁無疑是最富特色的一種婚嫁儀式。女子大多都要從小時開始學習哭嫁。
新娘從出嫁前半個月就開始哭起,一直哭到上轎。哭嫁的風俗與古代的婚姻制度有關。土家族過去有這樣幾種不合理的婚俗廣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種」;二是無論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買一串鞭炮到她家門口放了即為定親,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對。若一個女子被幾個男子同時看上並舉行了行放炮定親儀式,男方有時候甚至打倒婚敵來贏得婚姻,當然也有殃及女方安全的;三是搶親;四是過去的婚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方對男方及其家庭不了解,對未來生活充滿著擔憂。在這樣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不幸,因此哭就成了一種必然。
哭嫁的過程先是待嫁姑娘獨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親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圍坐一屋,輪番哭述。哭述的內容逐漸衍化成有一定調式和韻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新娘不僅要對家中的每位親人唱一首,就是遇上陌生人也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
哭嫁歌的內容一般都是訴說父母養育之恩、兄弟妹妹的深厚情誼和離別之苦,或者是表達自己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擔心等等。
一首與母親辭行的歌中唱道:「我的媽呀我的娘,您為女兒辦嫁妝,十天趕三場,一月趕九場,大路走成槽,小路跑起毛。雞子剛開口,娘在路上走;麻雀進了林,娘在半路行2喜鵲落了窩,娘在路上摸;紅紅綠綠幾大宗,湊湊合合辦得多。我的媽呀我的娘,韭菜開花九匹葉,我娘懷我十個月。十月懷胎受苦難。十月一滿臨盆降,我娘分身在一旁,嘴巴咬得鐵釘斷,雙腳踩得地皮穿。醒來一看兒的身,是女非男娘傷心。娘的好處千千萬,十天半月數不完。」
又如流傳在重慶江北區三聖鄉的一首哭嫁歌:「短命吹手天壽鑼,逼得我心碎意亂莫奈何!我的爸呀我的媽,我在你奶根腳下長大,費盡二老苦心血。千般恩情我沒報,萬滴甘露未酬答。明日就要離開你,不知他家是個啥,內心話向誰去表達?我的爸呀我的媽,我願侍奉二老不願嫁。」
哭嫁歌朴實自然,情真意長,帶著明顯的三峽特色,也是三峽民風淳厚的表現。如一首與兄嫂辭行的哭嫁歌中唱道:「我的哥呀我的嫂,一個柑子十二瓣,哥嫂妹妹要分散;一根竹子十二節,逢年過節要來接;一個雞蛋沒散黃,你家姊妹日子長;一口水缸三道箍,你我姊妹莫生疏。」
除了待嫁姑娘哭,父母、兄弟姊妹以及親朋好友亦有回唱。一首母親回唱的歌:「成人要出嫁,媽媽囑咐幾句話:一要孝公婆;二要敬丈夫;三要妯娌多和睦;四要心細賢,茶飯要均勻,火燭要小心,炒菜要潔凈;五要起得早,堂前把地掃,貴客來到家,裝煙又遞茶;六要學裁剪,免得求人不方便,切莫貪玩多,日後窮了靠哪個。」歌詞就是母親在女兒臨行前點點滴滴的叮嚀與囑咐。
也有好友回唱的歌:「妹妹親,姊妹親,揀個石榴平半分,打開石榴十二格,隔三隔四不隔心。」
哭嫁之風現已在大多數地方消失,只在重慶的黔江、石柱、秀山和湖北的巴東、長陽等土家族人生活的地方還可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