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去 湘西花垣 誰能幫下小忙介紹下 要具體資料
我有大把的照片,但都是反映少數民族古樸生活的,現代化的城市生活版就沒有傳上來,不知道是否符合權你的要求,可以去我的相冊看看http://hi..com/%D5%FE%D6%CE%D0%A1%C7%E0%C4%EA/album 凡是帶「花垣」或「湘西」字樣的相冊基本上就是。
需要得到更多的消息,可以去花垣縣的論壇發問 http://www.0743hy.com/bbs/
② 湖南吉首有什麼好玩的
德夯風景區
德夯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西部,距市區約18公里,地處雲貴邊緣與武陵山脈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峽谷中段,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0'–110°04'、北緯28°08'–28°29'。景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分小龍、峒河、德夯三個景區。1987年元月一日正式開園,199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成功申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湘西剿匪記》、《烏龍山剿匪記》、《血色湘西》等二十多部影視片在這里取景拍攝。
德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6°C–18°C。地處中國地勢第三階梯向第二階梯爬升的臨界點,地理斷層造成了壯麗的峽谷地貌。景區自然風光十分秀麗,是典型的石灰石峽谷地貌,被國際地質界譽為「金釘子剖面」。
位於景區核心的德夯苗寨,是天下聞名的苗鼓之鄉,曾出過兩代傑出的苗鼓王。德夯苗寨的民居是清一色的青瓦木板屋,幾條縱橫交錯的青石板路編織著百餘戶人家。九龍溪穿寨而過,一座古樸典雅的石拱橋橫跨山溪。
每年「接龍」這天,橋上橋下彩旗飄揚,人群熙攘,嗩吶鑼鼓喧天。來自四鄉八寨的人們身著節日盛裝,簇擁著「龍女」,組成一支浩浩盪盪的接龍隊伍登橋而過,去寨旁的玉泉門「接龍」。象這樣大型的苗家傳統活動,還有「苗鼓節」「清明歌會」、「趕秋」、「百獅會」等。活動之後,你可應邀去苗家做客,感受苗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品嘗苗家風味的陰米茶、五穀飯、酸魚、酸肉及包穀澆酒。還可應邀加簧火晚會,觀賞苗家姑娘小伙為你表演「跳鼓」、「接龍」、「尤拳「等傳紂文藝節目。每年9月,還可觀看一年一度的國際攀岩比賽。
這里居住著一群苗族百姓,民風古老純朴。他們以歌為媒,自由戀愛。女人喜戴銀飾,穿無領綉花衣;男人愛結綁腿,吹木葉。他們自己種桑養蠶,紡紗織布,手工織品巧奪天工。這里的人們沿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紙、碾米、織布,用筒車提水灌田。小溪河旁,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筒車,吱吱攸攸地轉動,構建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
德夯村現居住有80多戶人家,他們的節慶活動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鬥牛節、姊妹節等,其中尤以苗年最為隆重。苗族的文化活動有苗歌、苗舞、搶獅、上刀梯、鬥牛、賽牯牛。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有苗家做客、攔門對歌、敬酒、苗家跳歌晚會、歌舞會、苗族鼓舞、燈火送客等30多種節目。
苗鼓節
苗鼓節是苗族傳統的神聖節日。每年農歷九月九,四鄉苗民請出封祭苗鼓,擊鼓狂歡,通宵達旦。德夯被稱為華夏苗族文化第一村。02年的中國湖南旅遊節期間,旨在向來湘的海內外遊客展示苗家文化、民俗、風情,提升湘西旅遊知名度,同時也為吉首市建市20周年市慶活動增添一道風景。本次苗鼓節由湘西自治州政府和省民委聯合主辦,它首次邀請全國七省市自治區苗鼓隊表演參賽。同時,還有苗鼓椎牛、百獅登高、苗歌盤唱、八人秋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民間活動加盟,並舉辦湘西風情美術展覽和攝影作品展。
苗家趕秋
苗家趕秋節是在農歷立秋的那天(農歷是七月十四,陽歷是8月22日。)或後一兩天舉行。這時節,田裡地里一
雲中的問天台
片金黃,秋收作物在多成熟,眼看豐收在望,一年收入基本定局,豐收景象振奮人心。為此人民舉行集會,稱之為「趕秋」,熱熱鬧鬧地歡慶苗家一年一度的節日,喜慶既將五穀豐登的年成。這天身著節日盛裝的苗家男女老少,有的手舞巨龍,有的扮演雄獅,有的耍著元寶、鋼叉,有的吹著螺號、嗩吶、一隊隊,一行行,鑼鼓喧天,彩旗飛揚,從四面八方湧入秋場。秋場的平壩中,山崗上,龍飛獅躍,劍叉飛映,民間文藝,鞦韆飛轉,苗歌回響,人群簇擁,笑臉張張,霎時,秋場內變成一個歡樂的海洋。
流沙瀑布
流紗瀑布
德夯順溪邊小路右行3里許,至流紗瀑布,瀑布高216米,據說高度落差居全國之冠。如白練凌空,似銀紗懸壁。大部分時候,瀑布從絕壁之上騰空而下,極高的落差,流水到了下面就散落成流沙狀。遊人可以沿著兩邊山路,從瀑布下走過,淡淡的水若霧似紗般紛紛揚揚飄下來,感覺如進入水簾洞一般,有絲絲細雨,浸入心脾。由於峽谷的風很大,使得水流左右飄舞,「流紗」二字恰好能描繪出它的特點。
流紗瀑布附近有燕子峽瀑布群,它位於德夯溪的盡頭,它由10道落差在200米左右的瀑布組成,雨季時瀑布群連成一片,寬約300米,景象十分壯觀。[5]
矮寨公路奇觀
矮寨大橋(4張)
矮寨奇觀旅遊區位於湘西州吉首市西北,湘、鄂、渝、黔邊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0'—110°04'、北緯28°08'—28°29'。地處張家界至鳳凰古城的黃金旅遊線上,有長吉高速、吉茶高速、吉恩高速、吉懷高速、G319、G209國道、省道S229經過,距貴州銅仁機場70公里、張家界飛機場150公里,枝柳鐵路穿境而過。
「百年路橋奇觀,千年苗寨風情,萬年峽谷風光」是矮寨景區的鮮明特色,其休閑旅遊品牌已聞名全國。景區內天橋(世界第一橋——矮寨大橋)、天路(矮寨公路奇觀)、天瀑(全國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天台(問天台景觀)、天谷(七大峽谷)勘稱「天地奇觀」。[6]
湘川公路(319國道),是抗戰時期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生命之路。 湘川公路矮寨坡路段,是這條公路最為險峻的路段,440米垂直高度,水平前行不足100米,6公里13道大彎,一個8字形彎道,一座立交橋……構成了壯麗的世界級公路奇觀。矗立在路邊的湘川公路死事員工紀念碑上,那些民國人物題寫的碑文,已成傳說;開路先鋒雕塑,已成為吉首的精神圖騰。
谷韻吉首
世界路橋奇觀100年來,這里先後創造了兩個路橋史上的工程奇跡,他們分別是建成於1936年的「矮寨坡公路奇觀」和即將通車的跨矮寨大峽谷「世界第一懸索橋」。
「史上最牛交警」矮寨交警,正感動著中國;將來,這段傳說級的公路,還將成為極限運動愛好者的樂園,必將譜寫新的傳奇。[7]
乾州古城
乾州城又名乾城,古為苗疆要塞之地,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區內的萬溶江畔,209國道和枝柳鐵路縱貫南北,是湘、鄂、渝、黔四省邊區傳統的物質集散中心。石城牆垣逶迤回環1980米,約二公里。全城有「向日門」、「鴻文門」、「宜化門」三門。明代嘉靖年間在此築邊城近200公里,以堵擊苗族人民起義反抗,此城中心成了統治者「苗防」的大本營。
歷史概況
乾州古城,距今約有上千年文明史。乾州四周環山,中為盆地,有天星河、萬溶江從中穿過,形成三陸橫陳,狀如乾卦,兩河中間古時稱州,因曰乾州。周圍群山似九龜尋母,萬物向榮,按照古代地理學規則,這里是建城造市的理想之地。
五帝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歷史上稱之為土著人。商朝時期僰人在此繁衍生息,後遷入西南,以後來了猺人,再以後又來了苗人。秦漢時期乾州就是重要商埠碼頭,是湘西四大古城之一。宋元時期,「潕溪蠻夷」不服朝庭管轄,朝庭常派軍隊征剿。明清時期朝庭在湘西、川黔東南地區廣修邊牆、設兵營、建碉卡、阻隔蠻夷。乾州古城北有喜鵲營,南有鎮竿城,是南長城防禦線上重要軍事指揮中心,並與銅仁、鎮遠等古城遙相呼應,共御邊關。
十里古街
秦漢時期這里是重要的商埠碼頭,南來北往的驛站、驛道在此交會,水上交通發達,是當時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明清逐漸成為苗疆邊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代來是湘西古四鎮之首(乾州、鋪市、里耶、茶洞)。早在沈從文著作《湘西》中是這樣描述乾州古城的:「乾州,地方雖不大,小小石頭城卻整齊干凈,且出了近三十年來歷史上有名姓的人物……」他道出了乾州古城,是個古老神秘、繁榮昌盛地方。
乾州古城人傑地靈。在這塊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先後養育了明正德年間致力家鄉教育事業的苗族知識分子吳鶴;清乾嘉苗民起義領袖吳八月;光緒年間,不顧年邁,在家鄉募兵到閩、台抗法的陝甘總督楊岳斌;率兵抗擊八國聯軍、保衛大沽口、以身殉職的天津總兵羅榮光;民國期間,涌現了民國陸軍次助長傅良佐上將和熱心苗區教育,潛心研究苗族問題的苗族學者石啟貴;中國當代畫馬四傑之一的張一尊等一批民族英才。
風景如畫胡家塘
胡家塘,相傳在唐朝時候就有了,後因胡氏木材商賈為塘之主,而名胡家塘。她是古城獨具特色的景點之一,佔地約2900多平米,一座彎彎的「清風橋」將池塘分為大塘和小塘,小塘中有一口古井叫「安瀾井」,井深不見底,是池塘水源之地,風水寶地。環塘而居的幾十戶人家,明清古建築別具一格,養育了金石書畫家楊味蔬,陸軍少將高昆麓,武科舉人高巡一、著名哲學家周禮全等許多人才。
胡家塘洋溢著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恬靜。尤其是滿塘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宛如聖潔含羞的仙女,伴隨翠綠闊大的荷葉在輕風中漫舞,那葉心凹處,晶瑩剔透的玉珠在閃爍,真如神仙拋珠玉,凡間似仙境。夜深人靜,青蛙歡歌,蛐蛐悠唱,螢火蟲點亮思念……荷塘成了旅遊度假、閑庭若步、垂釣嬉水、賞荷觀景的好去處,也是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的觀蓮節之地。
舉世無雙的乾州「三門開」
乾州青石古城的南門是一座月城,因城開三門,成為我國古城建築史上的絕品。
縱觀中國的月城,均為兩座城樓及直通相對的兩道城門。唯乾州古城的月城有三座城樓,開三道城門,中間一座主樓,兩邊各一耳樓,布局成「品」字形,主樓與耳樓的高矮錯落、間距搭配可說盡善盡美,這就是幾百年來聞名於世的乾州「三門開」。
乾州古城呈狹長的梳子形, 「梳齒長邊」的城牆沿萬溶江邊而建,城外是一條綿延數里的河街,河街臨萬溶江一面是一排排架在河岸青岩壁上的吊腳樓,河街內側是城牆。「三門開」位於南城牆的中部。沿河而息形成的乾州集鎮是狹長的,從河街垂直延伸入集鎮,最深處不到三百米,乾州廳府設在集鎮中心,門對萬溶江,距萬溶江不到百米,南城門的修建,考慮廳府的安危是極為重要的。
在遠古的冷兵器時代,修建城池主要是軍事需要,以城牆和護城河構築軍事屏障,御敵入侵。乾州古城的南門需建在萬溶江岸邊,萬溶江沿岸均為陡峻的青石岩壁。南門的修建在符合軍事需要外,還應方便居民下河取水、洗滌.保持河街的繁榮,人貨入城暢通。
「三門開」她的外牆像一面傍水而生高聳的石壁,「壁」下無路,緊臨河水,萬溶江是極好的護城天然軍事屏障,敵人不可兵臨城下,只能望而生畏。月城的主城樓高約16米,兩邊的耳城樓高約10米,城牆體全部用鑽鑿方正的青條石,牆體用糯米粉漿拌石灰粘合砌築,接縫灰漿如線,極為密實。主城樓為磚木結構,二層,脊頂彩色葫蘆瓷瓶、飛檐翹角、懸掛銅鈴,對內一面裝有軒窗,其餘三面為特製的巨磚砌築,開有兩列嘹望眼,呈卧升形,內寬超50公分,外為一長縫隙,兩層均可屯兵,第一層的兩側各開一個小門,便於城上巡察出入。
兩邊的耳城均為一層,裝修與主樓一樣,內可屯兵。月城內的兩耳城之間傍外牆是一排營房,為屯軍所用。三座城樓各有兩扇城門,用堅硬雜木做成,足有20公分厚,門兩麵包鐵皮,並用無數巨大的圓尾鐵釘鉚固,以防槍彈、刀劈、火攻,城門一扇重約千斤,開關時要兩三個壯年兵丁一齊合力方能啟動。月城的三座城樓連成一體,既有樓道相通,又有樓門相隔,這樣的布局設防易守難攻,堅如磐石。兩座耳城,堅實的城門一關閉,即可截斷河街,把來犯之敵拒之城外。視情開耳城門出擊,亦利在我方。平日城門敞開,無礙居民下河取水、洗滌,整個河街仍為一線,暢通無阻.保住了河街商貿繁榮,人貨進城都十分方便。
「三門開」是嵌鑲在乾州古城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乾州古建築中最耀眼的亮點之一。
楊岳斌故居
楊岳斌故居位於乾州古城,為陝甘總督、太子太保、光復台灣的一代名將楊岳斌於同治、光緒年間所建,座北朝南,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三間五進,烽火牆式磚木結構庭院,住宅深邃,院中有院,是乾州古城統一建築格局的典範,保存完整。保護范圍:耳城舊址東、北、西三象,各向院牆外延伸10米,南以街為界。
乾州城隍廟與觀音堂
乾州城隍廟位於乾州古城老電影院後,始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乾隆六十年毀於戰火,嘉慶六年,道光十年兩次重建,有碑文可考此廟佔地約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78平方米,坐北朝南,硬山穿斗抬梁式磚木結構乾州城隍廟與觀音堂現可互通。
天心庵
天心庵位於乾州西北近郊,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有近百年庵史。其庵依山傍水,風景宜人。庵內有清泉,山半有風洞,洞外有古亭,歷來為文人墨士游覽吟詠之處,故為本地著名景點和古剎之一。加之佛魚梵罄聲播山澤,香火歷來弗絕,然其幾經滄桑又因年久失修丁酉之後已不復返。國運昌盛,地方人士克念古跡,爰邀信念眾集資於壬申年之秋重修以弘佛法,俾造福後代化民從善。電視劇《父親的戰爭》中田櫻姑娘所在的尼姑庵既是取景於此。
羅榮光故居
羅榮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乾城縣(今吉首)雅溪村。羅榮光任天津總兵鎮守京津門戶之大沽口炮台長達24年,被譽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官軍大多不堪一擊。羅榮光卻以67歲高齡率領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衛大沽口炮台。後因兵力懸殊,彈盡援絕,壯烈殉國,保持了中華民族的崇高氣節,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正氣之歌! 據史料記載,羅榮光生活簡朴,「見有奢糜者,輒面斥之」,「位漸顯,服食儉約,若老兵然」。[8]
觀音閣
觀音閣位於吉首市乾州城東,萬溶江東岸,閣高20餘米,直徑10餘米,為三層木質結構。下為青灰色鼓石奠基,上為灰瓦蓋頂。閣樓四方翹角,翹角上立有飛禽雕塑,角下懸掛有風鈴,每當風起,鈴聲傳聞。閣樓建造得十分精美,每層鑲嵌有古雅的花窗,顯得即秀氣又別致。觀音閣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代。據《乾州廳志》(光緒版)載:「觀音閣在廳東對河,道光十六年楊鎮源重建,添修偏房三間,廂房一間,門樓一座。」閣樓結構和裝飾風格顯示出我國清時期建築藝術的風格。[9]
黃永玉博物館
黃永玉博物館坐落在吉首大學風雨湖畔,博物館結合了湘西民居特點和現代建築手法,以灰色為主色調,大量採用木質結構,古樸典雅。黃永玉博物館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分5個展廳,陳列了黃永玉近200件作品和收藏。一進博物館序廳,就可欣賞展示了黃永玉代表作之一的大型青銅雕《山鬼》。[10]
湘西自治州博物館
湘西自治州博物館坐落於吉首市風景秀麗的芙蓉崗公園內,距離市中心1.5公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湘西分館、湘西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11月,是湖南省唯一的一個少
數民族地區級國家三級博物館,是國家民委首批命名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屬於地區級旅遊點。館舍按照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設計建造,建有湘西民俗風情館、湘西剿匪勝利紀念館和湘西剿匪勝利紀念碑等。館藏文物已達 10餘萬件,尤其擁有大量的土家族、苗族民俗文物,許多民族民俗文物是全省僅有的,甚至有些是全國罕見的,這些珍貴文物是湘西文明發展史的真實見證和寫照。
③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間素材
湘西這塊大地孕育了一個美麗的民族——土家族,很多人覺得她很神秘,今天我就為大家來揭開這層面紗。同時也是承接古代之文化,符合現代之形式。
土家族歷史
全國土家族人口為5704223人。
主要聚居於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陽、黔江等縣。也有分布。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連地區。
用土家語,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有南部和北部2個方言。由於和漢族人長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絕大多數人使用漢語。使用土家語的人也多通漢語。
土家族多依山傍水而居,房前屋後喜種植果木花草。每個自然村寨多為同姓同宗,一戶人家居住一棟房子。房屋有吊腳樓式,也有一般平房式樓房,式樣不一。土家族的服飾男女有別,婦女穿左襟大褂,滾花邊,衣長而肥,袖大而短,無領,身著圍腰,褲腳鑲花邊,腳穿尖尖花鞋,喜包白色頭帕,戴銀飾。男子穿領大襟衣,右衽,青年人喜歡對襟短衣,排扣很多,青布褲子,白布褲腰,褲腳短,頭包白帕或花帕。土家族崇拜祖先,也信鬼神。主要節日有過年、四月八、端午、六月六、重陽等。土家族人使用漢文。
土家族地區,山崗纏繞,物產豐饒。有著雄奇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著中外遊人。其中張家界是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新興的旅遊勝地。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2 0 0 0 多年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大多數人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很早就開始使用漢語、漢文。只有湘西的龍山、永順、古丈等縣的少部分地區仍通用土家語。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在經濟、文化的發展上受漢族影響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點。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壩漆」,都是飲譽中外的名產。土家族人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的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帶繁衍生息,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侮稱為「武陵蠻」、「五溪蠻」。宋代以後被稱為「土丁」、「土民」、「土兵」等。漢族人大量遷入後,「土家」做為族稱開始出現。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意思是「本地人」。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民族識別,長期不被承認的土家族被確定為單一民族,並且在1957年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後還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長陽、五峰、印江、沿江等民族自治縣。土家族受漢族影響較大,農業生產發達、經濟發展迅速、文化教育先進。土家族人生活的地區自然風光秀麗,武陵源是世界文化遺產,張家界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早在兩千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定居於湘西、鄂西一帶地區,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土家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道,為開發我國的湘西、鄂西山區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建立了2個自治州和9個自治縣,土家族人民享受到了當家作主的民族平等權利。
土家族人民勤勞勇敢,富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傳統。明朝嘉慶年間,湘西土家族苗族官兵數千人被調赴東南沿海參加抗擊倭寇入侵,獲得王江涇大捷,被譽為「東南戰功第一」。鴉片戰爭中,土家族愛國將領陳連升及其子陳舉鵬鎮守沙角炮台,英勇抗擊英軍入侵 ,父子壯烈殉國。1928-1935年間,土家族人民在賀龍、任弼時的領導下,為創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犧牲和卓越貢獻。
土家族文化藝術絢麗多彩。「西蘭卡普」和「擺手舞」被稱為土家旎人民的藝術之花。「西蘭卡普」又名「土家織錦」,是土家族民間的傳統工藝,以其色彩斑斕、織工精巧而聞名於世。「擺手舞」是土家族廣泛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舞姿灑脫,風格粗獷,深受群眾喜愛。「打溜子」是土家族特有的民間器樂演奏,用四件打擊和吹奏樂器能演奏二百多套曲牌,被譽為「土家族的交響樂」。
白虎是土家人的圖騰。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虎之後」。相傳,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務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稱為「廩君」。廩君率領部落成員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鹽陽,殺死兇殘的鹽水神女,定居下來。人民安居樂業,自然廩君也深受人們的愛戴。後來廩君逝世,他的靈魂化為白虎升天。從此土家族便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隻木雕的白虎。結婚時,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徵祭祀虎祖。除了進行宗教式的虔誠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白虎的影子。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戰時所持的(釒享)釺、戈、劍上面,都鑄鏤有虎頭形或鏤刻有虎形花紋。如今小孩穿虎頭鞋,戴虎頭帽,蓋「貓腳」花衾被;門頂雕白虎、門環鑄虎頭。其意用虎的雄見來驅惡鎮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土家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社巴」節和「趕年」節。社巴節在「歲正月」舉行,從農歷正月初三到初七,人們穿著節日盛裝,歡聚在擺手堂前,舉行盛大的擺手舞會,祭祀祖先,祈祖先,祈祝豐年。「趕年」節俗稱過「趕年」,即趕在農歷正月初一的前一天過年,大年為臘月二十九,小年為臘月二十八,場面同樣隆重熱烈,充滿祥和歡樂。土家族群眾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本民族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中的一種獨立語言,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土家族文化
黔東北土家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造就並形成了自己的文學藝術。文學有書有文學和口頭文學之分,以口頭文學最為豐富多采,有歌謠、傳說故事,還有音樂舞蹈、戲劇等。
歌謠
歌謠是土家族口頭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內容極為豐富,反映了歷史事件、階級斗爭、生產勞動、生活習俗、男女愛情、社會禮儀等。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為山歌、薅草鑼鼓、擺手歌、喪歌和哭嫁歌等類。山歌,結構簡單朴實、多以七字一句,四句一首,也有五句一首的,唱時首數不限。形式有獨唱、盤唱、合唱、內容有抒情歌、敘事歌、神歌及較為古老的歌謠。這些歌謠語言朴實、感情真摯細膩,歌詞優美動聽。
薅草鑼鼓:是土家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造的一種勞動歌謠,又稱「挖土歌」、「山鑼鼓」、「合音鑼鼓」等。歌詞由引子、請神、揚歌、送神四個部分組成,引子、請神和送神都有較固定的唱詞,揚歌是歌的主要內容、多即興而作,隨編隨唱。也有較為固定的內容,如歷史故事、小說和民間傳說。歌曲鏗鏘有力,朴實大方,肯有民歌鮮明開朗風格,起著協調生產勞動以及助興取樂的作用。據傳,古代人們還以歌助威,驅趕野獸。
擺手歌:「擺手」來源於祭祀土王的禮儀歌舞,「改土歸流」後,逐漸演變為頌春調年歌舞。喪歌是舉行喪葬儀式時為表達哀思唱的歌,其內容除了固定的唱詞,如「孟宗哭竹」、「王化買父」等外,還有些是根據當時社會現實和死者生平即興編唱,句子長短不一。哭嫁歌,在民間廣泛流行,內容大都是描寫姑娘出嫁時對親人的懷念,有的還反映了對包辦婚姻的不滿。
哭嫁歌:土家人的哭嫁歌和歷史上土家婦女受包辦婚姻的悲慘命運聯系在一起的,包辦婚姻給土家姑娘帶來莫大的痛苦。哭嫁歌就是在這一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土家姑娘哭嫁時,要向親人、向祖宗哭訴自己的不幸,長期相沿,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自由抒情歌體。哭嫁歌有辭祖宗、女哭娘、娘哭女、妹哭姐、姐哭妹、哭哥嫂、哭梳頭、哭穿露水衣,哭吃爺娘飯、哭百客、哭上轎等,其中不少歌詞,反映現實深刻,感情強烈誠摯,語言真切自然,句式靈活,頗富有思想性歌詞兩句為一小段,每句七字,上下句子押韻,每句可換韻腳。
山歌:土家人喜歡唱山歌。其形式簡單朴實,一般多為一句七字,四句一首。唱時首數不拘,總是觸景生情,即興而雖。或歌唱生活,或歌唱年景,或歌唱理想中的未來。可以說是歌的海洋。
儀式歌:土家人立新屋要唱「上樑歌」,釘大門在唱「開門歌」,喪場要唱「散花歌」(又叫散花文)。這些儀式歌都是歌唱吉祥、幸福的。它反映了土冢人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民間傳說
黔東北土家族的傳說故事,內容豐富,數量也多,大致可分為四大類:歷史傳說,英雄人物故事,與大自然作斗爭故事,神事。
歷史傳說中,以《還人頭願》故事流傳最廣,故事敘述了由「殺人祭白虎」轉變為「梯瑪」在額頭上劃口子以血代替殺人的經過。《香火與財神》描述了土家族人民至今還供奉的求財四官司神的原因。傳說嚴、羅、冉、唐四人逃來印江,因燒沉香木取暖,香煙飄到南天門里,感動了玉帝,玉帝賜他們四塊金磚,並封其執掌民間生財致富的官職,因此在黔東北地區,特別是印江一帶的土家族,家家戶戶的香火上都貼「酉溪顯化求財有感四官神主」或「酉溪顯化嚴羅冉唐四官神位」,以求保佑。此外,還有與歷史事件有關的題材,如反映清初吳三桂反清故事的《落印潭和馬腳跡》等。
還有諸多英雄人物傳說故事,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在歷史上不畏強暴,不怕艱辛,用智慧和力量戰勝各種邪惡,反抗剝削壓迫的斗爭事跡。
與大自然作斗爭故事,渴望獲得糧食豐收的《狗尾草》;與貫黔東北土家族地區的烏江作斗爭、發明了船漿、船纖的《烏江纖夫號子》;與野獸作斗爭的《猴子屁股為什麼無毛》、《土家小姐智斗「毛手桿」》以及與人類疾病作斗爭的《烏家姊妹》和《九個仙女和九條懶龍的故事》等等。
神話有《金刀峽的來歷》、《菩薩為什麼飛到梵凈山來》、《太子石的來歷》、《九個仙女和九條懶龍的故事》等,有的反映了土家族人民要求平等,反對富人壓迫窮人;有的表現了土家族人民反對封建王朝,謳歌人民的偉大力量;有的描述了土家族地區風景優美的靈山寶地。
音樂舞蹈
音樂有勞動號子、山歌、神歌。演唱時有的還須樂器伴奏,有的邊唱邊舞。樂器以打擊樂器為主,如鑼、鈸、鼓,其次是吹奏樂器,如嗩吶,有的地方還吹木葉。以「打溜子」最為聞名,它由小鑼、大鑼、頭鈸、二鈸、鼓五件樂器組成,有的伴以嗩吶和以小鑼為總指揮。「打溜子」的曲牌甚多,據不完全統計有150多種。擺手舞是其傳統歌舞,稱為「舍巴」,來源於古代「巴渝舞」,商末武王伐紂時,軍中的巴人作戰時手持堅銳的兵 器,邊舞邊進,勇不可擋。由此便發展成為一種擺手舞 。現在,擺手從內容上發生根本變化,涉及土家人生產 、生活的各方面。過去是正月初三至十五日舉行。跳舞時一人有圓圈舞蹈,有薅秧、插秧、扯草和古代打仗、獰獵、宮衙朝拜土王等生產生活動作,舞姿矯健,粗獷豪放,富有濃郁的土家族民族風采。八寶銅鈴舞則別具一格,是建國前土家族由「梯瑪」主持向祖先「解錢」的一種祭祀舞蹈,分坐舞和立舞兩種。舉行時「梯瑪」身穿八幅羅裙,頭包紅絲帕,腰系短刀,手持八寶銅鈴,動作古樸原始。此外,還有梅山舞、跳馬舞、龍燈舞、蚌殼舞等,過去在土家族中也很流行。
戲曲
戲劇有儺戲、花燈戲和木偶戲等。木偶戲傳入較晚,大約在清末才傳入黔東北地區。花燈戲較早,巳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儺戲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由於它是以「壇」為單位進行活動的,故又稱「儺壇戲」或「儺堂戲」。按其發展,大致可分為儺祭、儺舞和儺戲三個階段,以儺祭最為古老、原始,主要是從事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以求驅鬼除邪,消災延壽,祈禱平安。儺舞不僅有供祭儀式,還伴之有娛樂舞蹈動作。儺戲則為較高層次,演出時有固定的場地,甚至還要搭成檯子,每個戲都有場次,而且有很多唱本,如《安安送米》、《雪山放羊》、《柳毅傳書》、《仁貴征東》、《揚家將》、《三國》、《封神》等。這些唱本戲目多以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為內容。據《沿河縣志》記載,「跳一日者謂之『跳神』,三日者謂之『太保』,五日至七日者謂之『大儺』,城鄉均染此習」。儺戲的扮演者頭蒙紅布,身穿法衣,面戴臉殼(群眾習慣稱為「臉子」,即面具,其譜有:報福三郎、土地、先峰小姐、唐氏太婆、甘生、秦童、歪嘴老娘、笑和尚、開山先鋒、判官、押兵仙師、關帝、周倉等二十多個),時而揮刀舞槍,時而吹牛角弄牌帶。首先是「開壇」,酬神請神,舉行一定的祭祀儀式。其次是「開洞」,這是整個活動的主要部分,開洞有「正戲」和「外戲」之屬於較雛型的戲劇,按照劇目一場一場地登台表演。「掃壇」是演出結束時,祭祀列位神仙,然後一一送回天府神界。每個壇設有一名「掌壇師」,負責主持每次活動,一個壇少則三四人,多則十多人組成,這些人被稱為「土老師」,土家語叫「梯瑪」,他們既是宗教的活動者,又是扮演者,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為土家族人民所尊敬。從事儺戲演出活動者也非常普遍,僅據德江縣不完全統計,全縣就有六十多壇,演員達三百多人。
工藝美術
黔東北土家族的工藝美術豐富多采,較突出的有紡織、印染、刺綉、剪紙、編織、雕刻、繪畫等,其中,「西蘭卡普」更是土家族民族工藝中的一朵奇葩。「西蘭卡普」又稱「打花鋪蓋」,它是一種土家錦,以深色的錦線為經線,各種色彩的粗絲 、棉、毛絨線為緯線,進行手工挑織。它色彩艷麗,圖案新穎,多達幾百種。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自然景 物、禽獸、家什器具、鮮花百草;二是幾何圖案,最常 見的是「卍」字圖,單八勾、雙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圖 案,如喜、福、壽等。整體效果古樸典雅,層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奪目。 「西蘭卡普」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美妙的構圖被列為中國五大織錦之列。在土家族習俗中,土家姑娘從十一、二歲起就開始 學習彩織。姑娘結婚時必須有自己織出的打花鋪蓋作嫁妝。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裡總是起早貪黑,精心製作她心愛的打花鋪蓋。關於打花鋪蓋的來歷,在土家族地區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遠古時代,有一位心靈手巧,穿針走線,織了有100 種花朵圖案的西蘭卡 普。後來,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誣陷她夜裡出門私會, 敗壞了門風,挑唆其哥,將她殘害了。噩耗傳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懷念她,把她織的彩錦,取名打花鋪蓋。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妝。現在打花鋪蓋均用三塊西蘭卡普綴連而成。 剪紙多用於刺綉臨拓、貼牆、門、窗和燈籠,或蓋禮品,其花樣有鯉魚跳龍門、蝴蝶戲花、鳳凰穿牡丹等等,格調古樸,神奇多姿,栩栩如生。紡織多以竹為原料,以背簍、提籃、蘿蔸等最為普遍,印江的傘和思南的斗笠最負盛名。建築藝術雖受漢文化影響,但仍保留有本民族的風格。雕刻有的以石雕見長,有的也以木雕著稱,如梵凈山佛寺建築中的雕刻、繪畫技藝都十分精湛。
開心的羊 2004-12-12 03:18
土家族禮節習俗
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
昔日,貴客到來,要放鐵炮以迎。鐵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於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獵槍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齊出來,迎接貴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 要喝大碗酒,吃大塊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飢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朴,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人禍,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齊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布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樑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穀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 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數民族達13個。在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長期的經濟交流、文化交往,風俗相染、語言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創造了這里獨特的文明史。
走進土家苗寨,翠竹嶺下,古樹叢中,可見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秘。進得吊腳樓,主人熱情奉上清香爽口的油茶湯,冬暖身,夏消暑,讓人倦意頓消。倘若遇上「哭嫁」、「跳喪」,盡可領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戀情、生死觀。土家族的「趕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趕秋」等節日,更是場面壯觀,氣氛熱烈,頗具古風。
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鈴舞,苗族的蘆笙、木鼓舞,弛名遐爾,久負盛名。土家刺綉,苗家臘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薅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意真摯,優美悅耳,聞之如品甘飴,如沐春風。
姐兒想郎真想郎,
煮米忘記濾米湯,
喂豬跑去抱茅草,
喂牛又去撮豬糠,
魂魄丟在郎身上。
也有以郎開頭的情歌:
郎在山上耨高梁,
姐兒在河下洗衣裳。
耨兩下高梁望一下姐,
洗兩下衣裳望一下郎,
棒頭捶在岩板上。
④ 湖南鼓王是誰
德夯代表隊的黃娟勝出,成為第5代女子苗鼓王
⑤ 湘西苗族鼓舞的傳承意義
民族價值
苗鼓是湘西苗族的聖物,自古以來,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護苗族鼓舞這一藝術形式,對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構建和諧,培養苗族人民勇於創造,頑強拼博的精神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藝術價值
歷史上苗族鼓舞產生在苗族的祭祀活動中,常與儺歌、儺戲交替表演或聯合表演。更深入地對苗族鼓舞進行發掘、搶救,對中國舞蹈、中國音樂、中國儺文化的深層次研究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對外價值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苗族鼓舞這種深受苗族人民喜愛的民族舞蹈藝術,多次派出舞蹈專業工作者深入苗寨村落,搜集、整理、傳承、保護苗族鼓舞的舞蹈素材及表演藝術。1953年,鳳凰縣落潮井苗族藝人麻管送、麻順太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匯演,表演了精湛的苗族花鼓並獲獎。1955年,古丈縣苗族女青年龍彩蓮被選拔為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在波蘭舉行的第五界世界青年聯歡節,表演了苗族女子單人鼓舞並獲得好評。此外,苗族第一代(新中國成立以後)女鼓王龍大姐,被原中南民族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專門傳授苗族鼓舞。1991年,第二代鼓王龍菊蘭赴新加坡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節,表演苗族鼓舞獲得極大成功。 湘西的苗鼓有慶年、慶神兩種,隨著苗族人民審美情趣和鼓樂承傳的變化,一般在農歷四月八、每年春節前後、趕秋、椎牛、豐收喜慶、婚嫁、迎賓客等重大活動里,他們都以鼓樂相迎,以鼓樂作為抒發自已情感的特殊方式。苗鼓溯源,筆者贊同苗族學者石啟貴的觀點,石啟貴在《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論述:苗人在環境上,苦於種族、政治、經濟之壓迫,無以進展,故文化知識較落人後,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峽谷之間,出作入息,少與漢人接近,坐井觀天,孤陋寡聞。若不尋求一種娛樂,則不足以資人生樂趣、提高思想、活躍精神、促進健康,而有裨益於人身者,僅鼓樂一項。此時,苗鼓的社會功利作用得以充分體現。
⑥ 吉首市有什麼好玩的
德夯風景區
德夯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西部,距市區約18公里,地處雲貴邊緣與武陵山脈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峽谷中段,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0'–110°04'、北緯28°08'–28°29'。景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分小龍、峒河、德夯三個景區。1987年元月一日正式開園,199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成功申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湘西剿匪記》、《烏龍山剿匪記》、《血色湘西》等二十多部影視片在這里取景拍攝。
德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6°C–18°C。地處中國地勢第三階梯向第二階梯爬升的臨界點,地理斷層造成了壯麗的峽谷地貌。景區自然風光十分秀麗,是典型的石灰石峽谷地貌,被國際地質界譽為「金釘子剖面」。
位於景區核心的德夯苗寨,是天下聞名的苗鼓之鄉,曾出過兩代傑出的苗鼓王。德夯苗寨的民居是清一色的青瓦木板屋,幾條縱橫交錯的青石板路編織著百餘戶人家。九龍溪穿寨而過,一座古樸典雅的石拱橋橫跨山溪。
每年「接龍」這天,橋上橋下彩旗飄揚,人群熙攘,嗩吶鑼鼓喧天。來自四鄉八寨的人們身著節日盛裝,簇擁著「龍女」,組成一支浩浩盪盪的接龍隊伍登橋而過,去寨旁的玉泉門「接龍」。象這樣大型的苗家傳統活動,還有「苗鼓節」「清明歌會」、「趕秋」、「百獅會」等。活動之後,你可應邀去苗家做客,感受苗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品嘗苗家風味的陰米茶、五穀飯、酸魚、酸肉及包穀澆酒。還可應邀加簧火晚會,觀賞苗家姑娘小伙為你表演「跳鼓」、「接龍」、「尤拳「等傳紂文藝節目。每年9月,還可觀看一年一度的國際攀岩比賽。
這里居住著一群苗族百姓,民風古老純朴。他們以歌為媒,自由戀愛。女人喜戴銀飾,穿無領綉花衣;男人愛結綁腿,吹木葉。他們自己種桑養蠶,紡紗織布,手工織品巧奪天工。這里的人們沿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紙、碾米、織布,用筒車提水灌田。小溪河旁,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筒車,吱吱攸攸地轉動,構建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
德夯村現居住有80多戶人家,他們的節慶活動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鬥牛節、姊妹節等,其中尤以苗年最為隆重。苗族的文化活動有苗歌、苗舞、搶獅、上刀梯、鬥牛、賽牯牛。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有苗家做客、攔門對歌、敬酒、苗家跳歌晚會、歌舞會、苗族鼓舞、燈火送客等30多種節目。
苗鼓節
苗鼓節是苗族傳統的神聖節日。每年農歷九月九,四鄉苗民請出封祭苗鼓,擊鼓狂歡,通宵達旦。德夯被稱為華夏苗族文化第一村。02年的中國湖南旅遊節期間,旨在向來湘的海內外遊客展示苗家文化、民俗、風情,提升湘西旅遊知名度,同時也為吉首市建市20周年市慶活動增添一道風景。本次苗鼓節由湘西自治州政府和省民委聯合主辦,它首次邀請全國七省市自治區苗鼓隊表演參賽。同時,還有苗鼓椎牛、百獅登高、苗歌盤唱、八人秋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民間活動加盟,並舉辦湘西風情美術展覽和攝影作品展。
苗家趕秋
苗家趕秋節是在農歷立秋的那天(農歷是七月十四,陽歷是8月22日。)或後一兩天舉行。這時節,田裡地里一
雲中的問天台
片金黃,秋收作物在多成熟,眼看豐收在望,一年收入基本定局,豐收景象振奮人心。為此人民舉行集會,稱之為「趕秋」,熱熱鬧鬧地歡慶苗家一年一度的節日,喜慶既將五穀豐登的年成。這天身著節日盛裝的苗家男女老少,有的手舞巨龍,有的扮演雄獅,有的耍著元寶、鋼叉,有的吹著螺號、嗩吶、一隊隊,一行行,鑼鼓喧天,彩旗飛揚,從四面八方湧入秋場。秋場的平壩中,山崗上,龍飛獅躍,劍叉飛映,民間文藝,鞦韆飛轉,苗歌回響,人群簇擁,笑臉張張,霎時,秋場內變成一個歡樂的海洋。
流沙瀑布
流紗瀑布
德夯順溪邊小路右行3里許,至流紗瀑布,瀑布高216米,據說高度落差居全國之冠。如白練凌空,似銀紗懸壁。大部分時候,瀑布從絕壁之上騰空而下,極高的落差,流水到了下面就散落成流沙狀。遊人可以沿著兩邊山路,從瀑布下走過,淡淡的水若霧似紗般紛紛揚揚飄下來,感覺如進入水簾洞一般,有絲絲細雨,浸入心脾。由於峽谷的風很大,使得水流左右飄舞,「流紗」二字恰好能描繪出它的特點。
流紗瀑布附近有燕子峽瀑布群,它位於德夯溪的盡頭,它由10道落差在200米左右的瀑布組成,雨季時瀑布群連成一片,寬約300米,景象十分壯觀。[5]
矮寨公路奇觀
矮寨大橋(4張)
矮寨奇觀旅遊區位於湘西州吉首市西北,湘、鄂、渝、黔邊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0'—110°04'、北緯28°08'—28°29'。地處張家界至鳳凰古城的黃金旅遊線上,有長吉高速、吉茶高速、吉恩高速、吉懷高速、G319、G209國道、省道S229經過,距貴州銅仁機場70公里、張家界飛機場150公里,枝柳鐵路穿境而過。
「百年路橋奇觀,千年苗寨風情,萬年峽谷風光」是矮寨景區的鮮明特色,其休閑旅遊品牌已聞名全國。景區內天橋(世界第一橋——矮寨大橋)、天路(矮寨公路奇觀)、天瀑(全國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天台(問天台景觀)、天谷(七大峽谷)勘稱「天地奇觀」。[6]
湘川公路(319國道),是抗戰時期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生命之路。 湘川公路矮寨坡路段,是這條公路最為險峻的路段,440米垂直高度,水平前行不足100米,6公里13道大彎,一個8字形彎道,一座立交橋……構成了壯麗的世界級公路奇觀。矗立在路邊的湘川公路死事員工紀念碑上,那些民國人物題寫的碑文,已成傳說;開路先鋒雕塑,已成為吉首的精神圖騰。
谷韻吉首
世界路橋奇觀100年來,這里先後創造了兩個路橋史上的工程奇跡,他們分別是建成於1936年的「矮寨坡公路奇觀」和即將通車的跨矮寨大峽谷「世界第一懸索橋」。
「史上最牛交警」矮寨交警,正感動著中國;將來,這段傳說級的公路,還將成為極限運動愛好者的樂園,必將譜寫新的傳奇。[7]
乾州古城
乾州城又名乾城,古為苗疆要塞之地,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區內的萬溶江畔,209國道和枝柳鐵路縱貫南北,是湘、鄂、渝、黔四省邊區傳統的物質集散中心。石城牆垣逶迤回環1980米,約二公里。全城有「向日門」、「鴻文門」、「宜化門」三門。明代嘉靖年間在此築邊城近200公里,以堵擊苗族人民起義反抗,此城中心成了統治者「苗防」的大本營。
歷史概況
乾州古城,距今約有上千年文明史。乾州四周環山,中為盆地,有天星河、萬溶江從中穿過,形成三陸橫陳,狀如乾卦,兩河中間古時稱州,因曰乾州。周圍群山似九龜尋母,萬物向榮,按照古代地理學規則,這里是建城造市的理想之地。
五帝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歷史上稱之為土著人。商朝時期僰人在此繁衍生息,後遷入西南,以後來了猺人,再以後又來了苗人。秦漢時期乾州就是重要商埠碼頭,是湘西四大古城之一。宋元時期,「潕溪蠻夷」不服朝庭管轄,朝庭常派軍隊征剿。明清時期朝庭在湘西、川黔東南地區廣修邊牆、設兵營、建碉卡、阻隔蠻夷。乾州古城北有喜鵲營,南有鎮竿城,是南長城防禦線上重要軍事指揮中心,並與銅仁、鎮遠等古城遙相呼應,共御邊關。
十里古街
秦漢時期這里是重要的商埠碼頭,南來北往的驛站、驛道在此交會,水上交通發達,是當時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明清逐漸成為苗疆邊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代來是湘西古四鎮之首(乾州、鋪市、里耶、茶洞)。早在沈從文著作《湘西》中是這樣描述乾州古城的:「乾州,地方雖不大,小小石頭城卻整齊干凈,且出了近三十年來歷史上有名姓的人物……」他道出了乾州古城,是個古老神秘、繁榮昌盛地方。
乾州古城人傑地靈。在這塊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先後養育了明正德年間致力家鄉教育事業的苗族知識分子吳鶴;清乾嘉苗民起義領袖吳八月;光緒年間,不顧年邁,在家鄉募兵到閩、台抗法的陝甘總督楊岳斌;率兵抗擊八國聯軍、保衛大沽口、以身殉職的天津總兵羅榮光;民國期間,涌現了民國陸軍次助長傅良佐上將和熱心苗區教育,潛心研究苗族問題的苗族學者石啟貴;中國當代畫馬四傑之一的張一尊等一批民族英才。
風景如畫胡家塘
胡家塘,相傳在唐朝時候就有了,後因胡氏木材商賈為塘之主,而名胡家塘。她是古城獨具特色的景點之一,佔地約2900多平米,一座彎彎的「清風橋」將池塘分為大塘和小塘,小塘中有一口古井叫「安瀾井」,井深不見底,是池塘水源之地,風水寶地。環塘而居的幾十戶人家,明清古建築別具一格,養育了金石書畫家楊味蔬,陸軍少將高昆麓,武科舉人高巡一、著名哲學家周禮全等許多人才。
胡家塘洋溢著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恬靜。尤其是滿塘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宛如聖潔含羞的仙女,伴隨翠綠闊大的荷葉在輕風中漫舞,那葉心凹處,晶瑩剔透的玉珠在閃爍,真如神仙拋珠玉,凡間似仙境。夜深人靜,青蛙歡歌,蛐蛐悠唱,螢火蟲點亮思念……荷塘成了旅遊度假、閑庭若步、垂釣嬉水、賞荷觀景的好去處,也是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的觀蓮節之地。
舉世無雙的乾州「三門開」
乾州青石古城的南門是一座月城,因城開三門,成為我國古城建築史上的絕品。
縱觀中國的月城,均為兩座城樓及直通相對的兩道城門。唯乾州古城的月城有三座城樓,開三道城門,中間一座主樓,兩邊各一耳樓,布局成「品」字形,主樓與耳樓的高矮錯落、間距搭配可說盡善盡美,這就是幾百年來聞名於世的乾州「三門開」。
乾州古城呈狹長的梳子形, 「梳齒長邊」的城牆沿萬溶江邊而建,城外是一條綿延數里的河街,河街臨萬溶江一面是一排排架在河岸青岩壁上的吊腳樓,河街內側是城牆。「三門開」位於南城牆的中部。沿河而息形成的乾州集鎮是狹長的,從河街垂直延伸入集鎮,最深處不到三百米,乾州廳府設在集鎮中心,門對萬溶江,距萬溶江不到百米,南城門的修建,考慮廳府的安危是極為重要的。
在遠古的冷兵器時代,修建城池主要是軍事需要,以城牆和護城河構築軍事屏障,御敵入侵。乾州古城的南門需建在萬溶江岸邊,萬溶江沿岸均為陡峻的青石岩壁。南門的修建在符合軍事需要外,還應方便居民下河取水、洗滌.保持河街的繁榮,人貨入城暢通。
「三門開」她的外牆像一面傍水而生高聳的石壁,「壁」下無路,緊臨河水,萬溶江是極好的護城天然軍事屏障,敵人不可兵臨城下,只能望而生畏。月城的主城樓高約16米,兩邊的耳城樓高約10米,城牆體全部用鑽鑿方正的青條石,牆體用糯米粉漿拌石灰粘合砌築,接縫灰漿如線,極為密實。主城樓為磚木結構,二層,脊頂彩色葫蘆瓷瓶、飛檐翹角、懸掛銅鈴,對內一面裝有軒窗,其餘三面為特製的巨磚砌築,開有兩列嘹望眼,呈卧升形,內寬超50公分,外為一長縫隙,兩層均可屯兵,第一層的兩側各開一個小門,便於城上巡察出入。
兩邊的耳城均為一層,裝修與主樓一樣,內可屯兵。月城內的兩耳城之間傍外牆是一排營房,為屯軍所用。三座城樓各有兩扇城門,用堅硬雜木做成,足有20公分厚,門兩麵包鐵皮,並用無數巨大的圓尾鐵釘鉚固,以防槍彈、刀劈、火攻,城門一扇重約千斤,開關時要兩三個壯年兵丁一齊合力方能啟動。月城的三座城樓連成一體,既有樓道相通,又有樓門相隔,這樣的布局設防易守難攻,堅如磐石。兩座耳城,堅實的城門一關閉,即可截斷河街,把來犯之敵拒之城外。視情開耳城門出擊,亦利在我方。平日城門敞開,無礙居民下河取水、洗滌,整個河街仍為一線,暢通無阻.保住了河街商貿繁榮,人貨進城都十分方便。
「三門開」是嵌鑲在乾州古城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乾州古建築中最耀眼的亮點之一。
楊岳斌故居
楊岳斌故居位於乾州古城,為陝甘總督、太子太保、光復台灣的一代名將楊岳斌於同治、光緒年間所建,座北朝南,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三間五進,烽火牆式磚木結構庭院,住宅深邃,院中有院,是乾州古城統一建築格局的典範,保存完整。保護范圍:耳城舊址東、北、西三象,各向院牆外延伸10米,南以街為界。
乾州城隍廟與觀音堂
乾州城隍廟位於乾州古城老電影院後,始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乾隆六十年毀於戰火,嘉慶六年,道光十年兩次重建,有碑文可考此廟佔地約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78平方米,坐北朝南,硬山穿斗抬梁式磚木結構乾州城隍廟與觀音堂現可互通。
天心庵
天心庵位於乾州西北近郊,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有近百年庵史。其庵依山傍水,風景宜人。庵內有清泉,山半有風洞,洞外有古亭,歷來為文人墨士游覽吟詠之處,故為本地著名景點和古剎之一。加之佛魚梵罄聲播山澤,香火歷來弗絕,然其幾經滄桑又因年久失修丁酉之後已不復返。國運昌盛,地方人士克念古跡,爰邀信念眾集資於壬申年之秋重修以弘佛法,俾造福後代化民從善。電視劇《父親的戰爭》中田櫻姑娘所在的尼姑庵既是取景於此。
羅榮光故居
羅榮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乾城縣(今吉首)雅溪村。羅榮光任天津總兵鎮守京津門戶之大沽口炮台長達24年,被譽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官軍大多不堪一擊。羅榮光卻以67歲高齡率領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衛大沽口炮台。後因兵力懸殊,彈盡援絕,壯烈殉國,保持了中華民族的崇高氣節,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正氣之歌! 據史料記載,羅榮光生活簡朴,「見有奢糜者,輒面斥之」,「位漸顯,服食儉約,若老兵然」。[8]
觀音閣
觀音閣位於吉首市乾州城東,萬溶江東岸,閣高20餘米,直徑10餘米,為三層木質結構。下為青灰色鼓石奠基,上為灰瓦蓋頂。閣樓四方翹角,翹角上立有飛禽雕塑,角下懸掛有風鈴,每當風起,鈴聲傳聞。閣樓建造得十分精美,每層鑲嵌有古雅的花窗,顯得即秀氣又別致。觀音閣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代。據《乾州廳志》(光緒版)載:「觀音閣在廳東對河,道光十六年楊鎮源重建,添修偏房三間,廂房一間,門樓一座。」閣樓結構和裝飾風格顯示出我國清時期建築藝術的風格。[9]
黃永玉博物館
黃永玉博物館坐落在吉首大學風雨湖畔,博物館結合了湘西民居特點和現代建築手法,以灰色為主色調,大量採用木質結構,古樸典雅。黃永玉博物館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分5個展廳,陳列了黃永玉近200件作品和收藏。一進博物館序廳,就可欣賞展示了黃永玉代表作之一的大型青銅雕《山鬼》。[10]
湘西自治州博物館
湘西自治州博物館坐落於吉首市風景秀麗的芙蓉崗公園內,距離市中心1.5公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湘西分館、湘西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11月,是湖南省唯一的一個少
數民族地區級國家三級博物館,是國家民委首批命名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屬於地區級旅遊點。館舍按照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設計建造,建有湘西民俗風情館、湘西剿匪勝利紀念館和湘西剿匪勝利紀念碑等。館藏文物已達 10餘萬件,尤其擁有大量的土家族、苗族民俗文物,許多民族民俗文物是全省僅有的,甚至有些是全國罕見的,這些珍貴文物是湘西文明發展史的真實見證和寫照。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⑦ 吉首周邊哪裡景點好玩
德夯風景區
德夯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西部,距市區約18公里,地處雲貴邊緣與武陵山脈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峽谷中段,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0'–110°04'、北緯28°08'–28°29'。景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分小龍、峒河、德夯三個景區。1987年元月一日正式開園,199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成功申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湘西剿匪記》、《烏龍山剿匪記》、《血色湘西》等二十多部影視片在這里取景拍攝。
德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6°C–18°C。地處中國地勢第三階梯向第二階梯爬升的臨界點,地理斷層造成了壯麗的峽谷地貌。景區自然風光十分秀麗,是典型的石灰石峽谷地貌,被國際地質界譽為「金釘子剖面」。
位於景區核心的德夯苗寨,是天下聞名的苗鼓之鄉,曾出過兩代傑出的苗鼓王。德夯苗寨的民居是清一色的青瓦木板屋,幾條縱橫交錯的青石板路編織著百餘戶人家。九龍溪穿寨而過,一座古樸典雅的石拱橋橫跨山溪。
每年「接龍」這天,橋上橋下彩旗飄揚,人群熙攘,嗩吶鑼鼓喧天。來自四鄉八寨的人們身著節日盛裝,簇擁著「龍女」,組成一支浩浩盪盪的接龍隊伍登橋而過,去寨旁的玉泉門「接龍」。象這樣大型的苗家傳統活動,還有「苗鼓節」「清明歌會」、「趕秋」、「百獅會」等。活動之後,你可應邀去苗家做客,感受苗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品嘗苗家風味的陰米茶、五穀飯、酸魚、酸肉及包穀澆酒。還可應邀加簧火晚會,觀賞苗家姑娘小伙為你表演「跳鼓」、「接龍」、「尤拳「等傳紂文藝節目。每年9月,還可觀看一年一度的國際攀岩比賽。
這里居住著一群苗族百姓,民風古老純朴。他們以歌為媒,自由戀愛。女人喜戴銀飾,穿無領綉花衣;男人愛結綁腿,吹木葉。他們自己種桑養蠶,紡紗織布,手工織品巧奪天工。這里的人們沿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紙、碾米、織布,用筒車提水灌田。小溪河旁,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筒車,吱吱攸攸地轉動,構建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
德夯村現居住有80多戶人家,他們的節慶活動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鬥牛節、姊妹節等,其中尤以苗年最為隆重。苗族的文化活動有苗歌、苗舞、搶獅、上刀梯、鬥牛、賽牯牛。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有苗家做客、攔門對歌、敬酒、苗家跳歌晚會、歌舞會、苗族鼓舞、燈火送客等30多種節目。
苗鼓節
苗鼓節是苗族傳統的神聖節日。每年農歷九月九,四鄉苗民請出封祭苗鼓,擊鼓狂歡,通宵達旦。德夯被稱為華夏苗族文化第一村。02年的中國湖南旅遊節期間,旨在向來湘的海內外遊客展示苗家文化、民俗、風情,提升湘西旅遊知名度,同時也為吉首市建市20周年市慶活動增添一道風景。本次苗鼓節由湘西自治州政府和省民委聯合主辦,它首次邀請全國七省市自治區苗鼓隊表演參賽。同時,還有苗鼓椎牛、百獅登高、苗歌盤唱、八人秋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民間活動加盟,並舉辦湘西風情美術展覽和攝影作品展。
苗家趕秋
苗家趕秋節是在農歷立秋的那天(農歷是七月十四,陽歷是8月22日。)或後一兩天舉行。這時節,田裡地里一片金黃,秋收作物在多成熟,眼看豐收在望,一年收入基本定局,豐收景象振奮人心。為此人民舉行集會,稱之為「趕秋」,熱熱鬧鬧地歡慶苗家一年一度的節日,喜慶既將五穀豐登的年成。這天身著節日盛裝的苗家男女老少,有的手舞巨龍,有的扮演雄獅,有的耍著元寶、鋼叉,有的吹著螺號、嗩吶、一隊隊,一行行,鑼鼓喧天,彩旗飛揚,從四面八方湧入秋場。秋場的平壩中,山崗上,龍飛獅躍,劍叉飛映,民間文藝,鞦韆飛轉,苗歌回響,人群簇擁,笑臉張張,霎時,秋場內變成一個歡樂的海洋。
流紗瀑布
德夯順溪邊小路右行3里許,至流紗瀑布,瀑布高216米,據說高度落差居全國之冠。如白練凌空,似銀紗懸壁。大部分時候,瀑布從絕壁之上騰空而下,極高的落差,流水到了下面就散落成流沙狀。遊人可以沿著兩邊山路,從瀑布下走過,淡淡的水若霧似紗般紛紛揚揚飄下來,感覺如進入水簾洞一般,有絲絲細雨,浸入心脾。由於峽谷的風很大,使得水流左右飄舞,「流紗」二字恰好能描繪出它的特點。
流紗瀑布附近有燕子峽瀑布群,它位於德夯溪的盡頭,它由10道落差在200米左右的瀑布組成,雨季時瀑布群連成一片,寬約300米,景象十分壯觀。
矮寨公路奇觀
矮寨奇觀旅遊區位於湘西州吉首市西北,湘、鄂、渝、黔邊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0'—110°04'、北緯28°08'—28°29'。地處張家界至鳳凰古城的黃金旅遊線上,有長吉高速、吉茶高速、吉恩高速、吉懷高速、G319、G209國道、省道S229經過,距貴州銅仁機場70公里、張家界飛機場150公里,枝柳鐵路穿境而過。
「百年路橋奇觀,千年苗寨風情,萬年峽谷風光」是矮寨景區的鮮明特色,其休閑旅遊品牌已聞名全國。景區內天橋(世界第一橋——矮寨大橋)、天路(矮寨公路奇觀)、天瀑(全國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天台(問天台景觀)、天谷(七大峽谷)勘稱「天地奇觀」。
湘川公路(319國道),是抗戰時期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生命之路。 湘川公路矮寨坡路段,是這條公路最為險峻的路段,440米垂直高度,水平前行不足100米,6公里13道大彎,一個8字形彎道,一座立交橋……構成了壯麗的世界級公路奇觀。矗立在路邊的湘川公路死事員工紀念碑上,那些民國人物題寫的碑文,已成傳說;開路先鋒雕塑,已成為吉首的精神圖騰。
谷韻吉首
世界路橋奇觀100年來,這里先後創造了兩個路橋史上的工程奇跡,他們分別是建成於1936年的「矮寨坡公路奇觀」和即將通車的跨矮寨大峽谷「世界第一懸索橋」。
「史上最牛交警」矮寨交警,正感動著中國;將來,這段傳說級的公路,還將成為極限運動愛好者的樂園,必將譜寫新的傳奇。
乾州古城
乾州城又名乾城,古為苗疆要塞之地,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區內的萬溶江畔,209國道和枝柳鐵路縱貫南北,是湘、鄂、渝、黔四省邊區傳統的物質集散中心。石城牆垣逶迤回環1980米,約二公里。全城有「向日門」、「鴻文門」、「宜化門」三門。明代嘉靖年間在此築邊城近200公里,以堵擊苗族人民起義反抗,此城中心成了統治者「苗防」的大本營。
歷史概況
乾州古城,距今約有上千年文明史。乾州四周環山,中為盆地,有天星河、萬溶江從中穿過,形成三陸橫陳,狀如乾卦,兩河中間古時稱州,因曰乾州。周圍群山似九龜尋母,萬物向榮,按照古代地理學規則,這里是建城造市的理想之地。
五帝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歷史上稱之為土著人。商朝時期僰人在此繁衍生息,後遷入西南,以後來了猺人,再以後又來了苗人。秦漢時期乾州就是重要商埠碼頭,是湘西四大古城之一。宋元時期,「潕溪蠻夷」不服朝庭管轄,朝庭常派軍隊征剿。明清時期朝庭在湘西、川黔東南地區廣修邊牆、設兵營、建碉卡、阻隔蠻夷。乾州古城北有喜鵲營,南有鎮竿城,是南長城防禦線上重要軍事指揮中心,並與銅仁、鎮遠等古城遙相呼應,共御邊關。
十里古街
秦漢時期這里是重要的商埠碼頭,南來北往的驛站、驛道在此交會,水上交通發達,是當時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明清逐漸成為苗疆邊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代來是湘西古四鎮之首(乾州、鋪市、里耶、茶洞)。早在沈從文著作《湘西》中是這樣描述乾州古城的:「乾州,地方雖不大,小小石頭城卻整齊干凈,且出了近三十年來歷史上有名姓的人物……」他道出了乾州古城,是個古老神秘、繁榮昌盛地方。
乾州古城人傑地靈。在這塊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先後養育了明正德年間致力家鄉教育事業的苗族知識分子吳鶴;清乾嘉苗民起義領袖吳八月;光緒年間,不顧年邁,在家鄉募兵到閩、台抗法的陝甘總督楊岳斌;率兵抗擊八國聯軍、保衛大沽口、以身殉職的天津總兵羅榮光;民國期間,涌現了民國陸軍次助長傅良佐上將和熱心苗區教育,潛心研究苗族問題的苗族學者石啟貴;中國當代畫馬四傑之一的張一尊等一批民族英才。
風景如畫胡家塘
胡家塘,相傳在唐朝時候就有了,後因胡氏木材商賈為塘之主,而名胡家塘。她是古城獨具特色的景點之一,佔地約2900多平米,一座彎彎的「清風橋」將池塘分為大塘和小塘,小塘中有一口古井叫「安瀾井」,井深不見底,是池塘水源之地,風水寶地。環塘而居的幾十戶人家,明清古建築別具一格,養育了金石書畫家楊味蔬,陸軍少將高昆麓,武科舉人高巡一、著名哲學家周禮全等許多人才。
胡家塘洋溢著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恬靜。尤其是滿塘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宛如聖潔含羞的仙女,伴隨翠綠闊大的荷葉在輕風中漫舞,那葉心凹處,晶瑩剔透的玉珠在閃爍,真如神仙拋珠玉,凡間似仙境。夜深人靜,青蛙歡歌,蛐蛐悠唱,螢火蟲點亮思念……荷塘成了旅遊度假、閑庭若步、垂釣嬉水、賞荷觀景的好去處,也是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的觀蓮節之地。
舉世無雙的乾州「三門開」
乾州青石古城的南門是一座月城,因城開三門,成為我國古城建築史上的絕品。
縱觀中國的月城,均為兩座城樓及直通相對的兩道城門。唯乾州古城的月城有三座城樓,開三道城門,中間一座主樓,兩邊各一耳樓,布局成「品」字形,主樓與耳樓的高矮錯落、間距搭配可說盡善盡美,這就是幾百年來聞名於世的乾州「三門開」。
乾州古城呈狹長的梳子形, 「梳齒長邊」的城牆沿萬溶江邊而建,城外是一條綿延數里的河街,河街臨萬溶江一面是一排排架在河岸青岩壁上的吊腳樓,河街內側是城牆。「三門開」位於南城牆的中部。沿河而息形成的乾州集鎮是狹長的,從河街垂直延伸入集鎮,最深處不到三百米,乾州廳府設在集鎮中心,門對萬溶江,距萬溶江不到百米,南城門的修建,考慮廳府的安危是極為重要的。
在遠古的冷兵器時代,修建城池主要是軍事需要,以城牆和護城河構築軍事屏障,御敵入侵。乾州古城的南門需建在萬溶江岸邊,萬溶江沿岸均為陡峻的青石岩壁。南門的修建在符合軍事需要外,還應方便居民下河取水、洗滌.保持河街的繁榮,人貨入城暢通。
「三門開」她的外牆像一面傍水而生高聳的石壁,「壁」下無路,緊臨河水,萬溶江是極好的護城天然軍事屏障,敵人不可兵臨城下,只能望而生畏。月城的主城樓高約16米,兩邊的耳城樓高約10米,城牆體全部用鑽鑿方正的青條石,牆體用糯米粉漿拌石灰粘合砌築,接縫灰漿如線,極為密實。主城樓為磚木結構,二層,脊頂彩色葫蘆瓷瓶、飛檐翹角、懸掛銅鈴,對內一面裝有軒窗,其餘三面為特製的巨磚砌築,開有兩列嘹望眼,呈卧升形,內寬超50公分,外為一長縫隙,兩層均可屯兵,第一層的兩側各開一個小門,便於城上巡察出入。
兩邊的耳城均為一層,裝修與主樓一樣,內可屯兵。月城內的兩耳城之間傍外牆是一排營房,為屯軍所用。三座城樓各有兩扇城門,用堅硬雜木做成,足有20公分厚,門兩麵包鐵皮,並用無數巨大的圓尾鐵釘鉚固,以防槍彈、刀劈、火攻,城門一扇重約千斤,開關時要兩三個壯年兵丁一齊合力方能啟動。月城的三座城樓連成一體,既有樓道相通,又有樓門相隔,這樣的布局設防易守難攻,堅如磐石。兩座耳城,堅實的城門一關閉,即可截斷河街,把來犯之敵拒之城外。視情開耳城門出擊,亦利在我方。平日城門敞開,無礙居民下河取水、洗滌,整個河街仍為一線,暢通無阻.保住了河街商貿繁榮,人貨進城都十分方便。
「三門開」是嵌鑲在乾州古城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乾州古建築中最耀眼的亮點之一。
楊岳斌故居
楊岳斌故居位於乾州古城,為陝甘總督、太子太保、光復台灣的一代名將楊岳斌於同治、光緒年間所建,座北朝南,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三間五進,烽火牆式磚木結構庭院,住宅深邃,院中有院,是乾州古城統一建築格局的典範,保存完整。保護范圍:耳城舊址東、北、西三象,各向院牆外延伸10米,南以街為界。
乾州城隍廟與觀音堂
乾州城隍廟位於乾州古城老電影院後,始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乾隆六十年毀於戰火,嘉慶六年,道光十年兩次重建,有碑文可考此廟佔地約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78平方米,坐北朝南,硬山穿斗抬梁式磚木結構乾州城隍廟與觀音堂現可互通。
天心庵
天心庵位於乾州西北近郊,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有近百年庵史。其庵依山傍水,風景宜人。庵內有清泉,山半有風洞,洞外有古亭,歷來為文人墨士游覽吟詠之處,故為本地著名景點和古剎之一。加之佛魚梵罄聲播山澤,香火歷來弗絕,然其幾經滄桑又因年久失修丁酉之後已不復返。國運昌盛,地方人士克念古跡,爰邀信念眾集資於壬申年之秋重修以弘佛法,俾造福後代化民從善。電視劇《父親的戰爭》中田櫻姑娘所在的尼姑庵既是取景於此。
羅榮光故居
羅榮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乾城縣(今吉首)雅溪村。羅榮光任天津總兵鎮守京津門戶之大沽口炮台長達24年,被譽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官軍大多不堪一擊。羅榮光卻以67歲高齡率領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衛大沽口炮台。後因兵力懸殊,彈盡援絕,壯烈殉國,保持了中華民族的崇高氣節,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正氣之歌! 據史料記載,羅榮光生活簡朴,「見有奢糜者,輒面斥之」,「位漸顯,服食儉約,若老兵然」。
觀音閣
觀音閣位於吉首市乾州城東,萬溶江東岸,閣高20餘米,直徑10餘米,為三層木質結構。下為青灰色鼓石奠基,上為灰瓦蓋頂。閣樓四方翹角,翹角上立有飛禽雕塑,角下懸掛有風鈴,每當風起,鈴聲傳聞。閣樓建造得十分精美,每層鑲嵌有古雅的花窗,顯得即秀氣又別致。觀音閣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代。據《乾州廳志》(光緒版)載:「觀音閣在廳東對河,道光十六年楊鎮源重建,添修偏房三間,廂房一間,門樓一座。」閣樓結構和裝飾風格顯示出我國清時期建築藝術的風格。
黃永玉博物館
黃永玉博物館坐落在吉首大學風雨湖畔,博物館結合了湘西民居特點和現代建築手法,以灰色為主色調,大量採用木質結構,古樸典雅。黃永玉博物館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分5個展廳,陳列了黃永玉近200件作品和收藏。一進博物館序廳,就可欣賞展示了黃永玉代表作之一的大型青銅雕《山鬼》。
湘西自治州博物館
湘西自治州博物館坐落於吉首市風景秀麗的芙蓉崗公園內,距離市中心1.5公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湘西分館、湘西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11月,是湖南省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級國家三級博物館,是國家民委首批命名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屬於地區級旅遊點。館舍按照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設計建造,建有湘西民俗風情館、湘西剿匪勝利紀念館和湘西剿匪勝利紀念碑等。館藏文物已達 10餘萬件,尤其擁有大量的土家族、苗族民俗文物,許多民族民俗文物是全省僅有的,甚至有些是全國罕見的,這些珍貴文物是湘西文明發展史的真實見證和寫照。
⑧ 苗族迎賓鼓的意義
苗鼓誕生於苗族的社會生活之中,也與其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苗鼓文化中,所伴隨的很多舞蹈動作都是模擬生產、生活的。有的也直接表現了苗族歷史上的戰爭行為。苗族鼓舞作為苗族文化的一種行為敘事,表現了苗族人民對生活、愛情等的真實態度,也表現出苗族群眾的內在精神。就其社會功能來說,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戰爭輔助功能
據歷史記載,苗鼓最初是用於戰場的。苗族自古驍勇善戰,在遠古時期與炎黃部落大戰之時,苗族先民就曾使用鼓來振奮士氣。後來苗族先民在遷徙過程中,甚至直到今天,苗鼓一直都是激勵苗族人民鬥志的工具。他們用鼓來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絡,傳送軍情。
另一方面,人們還可以利用鼓聲激勵戰爭中受挫的情緒,讓倖存的將士從失敗中振奮,恢復族群的戰鬥力。對於飽受戰爭之苦的苗族而言,鼓的作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傳遞功能
鼓聲可用來傳遞信息。苗鼓作為一種打擊樂器,因為聲音強大,傳播遠,被用來作為族群之間的聯絡工具是十分有效的。崇山峻嶺中間的苗族山寨相隔甚遠,每逢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大事,如果靠步行通知往往是來不及的。但是,在合適的地方置一面大鼓,用約定俗成的敲擊方式進行聯系,即減少了山間往返的辛勞,也為應付突發事件節約了時間,從而對族群的生存與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盡管今天由於通訊工具的發達,而使得苗鼓這種功能逐漸消亡,但它在苗族發展史上曾經發揮的特殊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全民歡慶功能
每當年節之際,苗族群眾都會打出「年鼓」、「喜慶鼓」、「坐堂鼓」、「邀請鼓」、「迎賓鼓」、「拜客鼓」、「攔路鼓」等來歡慶節日。「年鼓」主要在每年農歷正月上半月舉行,它與各種戲劇、舞獅相得益彰。「年鼓」敲響以後,全村寨男女老幼都會聚集於公共場所中進行娛樂活動。其中情趣最濃的為年鼓中的「攔路鼓」。「攔路鼓」包含了迎賓、喜慶等,反映出苗族人們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凝聚力,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每當豐收年成、立秋日、挑蔥會等,都有舞獅、跳鼓等歡慶活動。「跳鼓」時,最多時用大鼓達99面,號稱「100 面」,場面宏大。每當望村望族取得重大成功、舉辦婚事等,均「跳鼓」相慶。到時候,鼓聲、鑼聲、嗩吶聲,鼓舞、人舞、群體舞,鼓聲一片,歡聲一片,千山萬嶺,村村寨寨,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苗族鼓舞除有很強的娛樂性以外,還具有極強的競技性。許多苗族同胞用高超的鼓技來獲取觀眾的贊許和尊敬,甚至以鼓為媒,藉此贏得愛情。那些鼓藝精湛,表演出色的姑娘小伙,還不時推陳出新,變出許多花樣來,令觀者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心馳神往。在湘西苗區還流傳著一種習俗 ——「鼓王大賽」。屆時,苗區所有鼓藝高超的姑娘小伙都會從四面八方趕過來,進行角逐,最終決出「鼓王」。在苗區,「鼓王」的地位很高,倍受人們的尊敬。建國以後的湘西苗族第一代鼓王龍大姐、第二代鼓王石順民,還曾受到過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呢!
⑨ 沈從文獨特的湘西情結是怎樣的
沈從文的湘西情結(一)
作者:芭蕉的往事 出自:放一片楓葉在書,我便記得過去 瀏覽/評論:83/0 日期:2008年4月13日 21:08
沈從文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他卻無時無刻不在自稱是「鄉下人」,他比任何作家都更加熱愛自已的故鄉——湘西。作為一位作家,最值得自豪的莫過於自己一部衷情的作品也能博得世人的叫好聲,沈從文把他最好的作品幾乎都獻給了它的故鄉,他的小說《邊城》、《長河》、散文《湘西》、《湘行散記》都是因為蘊含著深深的湘西情結而引起人們的共鳴。到底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能叫作家本人一生都為之魂牽夢縈呢?下面我就想對這個問題發表我自己和一些粗淺的見解。 關鍵詞:湘西 鄉土文學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苗,漢血統,生於湖南鳳凰縣一個封建行伍之家。沈從文從小受到私塾教育,自幼聰明的他卻非常頑皮,依戀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所以經常逃學,也甘心忍受小學老師和父母的責罰。1918年加入地方軍隊,從此踏入了他的從軍生活,他的軍人生活長達4年,1922年,沈從文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離開部隊,一個人前往北京,在忍受了一系列的困苦生活之後,他終於可以實現自己當初來北京時候立下的志願,尋找一條可以達成理想,救國救民的道路。他在文壇上幾經沉浮,創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開成了獨特的寫作理念,以下,我將從幾個方面來具體闡述他的湘西風格的創作理念,以此來解開他的湘西情結。
一、神奇的湘西土地給了沈從文以創作的源泉。
在前面我已經簡單扼要地講了沈從文的生平,那麼,湘西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我們就一起到他的故鄉——湘西去看一看。正像他的學生汪曾淇所說的那樣:「高爾基沿著伏爾加河流浪過。馬克吐溫在密西西比河當過領港員。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其實,沈從文只是在二十歲以前一直生活在沅水上,那是一條養育了祖祖輩輩湘西人的河流,而沈從文生活的鳳凰城只是一個偏僻的閉塞的小城,這是一個苗民與漢民,山區與河谷,西部與東部有明顯沖突的地方,歷史上,漢人與苗人的沖突與斗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在辛亥革命暴發以後,這里更加成為血腥的地方。不過,沈從文在他的作品中把湘西描繪成遺世獨立,生活太平,原始能量充沛的樂土。沈從文並不是第一人,早在十九世紀, 湘西就以風景優美,中國山水畫家和文人墨客未曾點染吟詠過而贏得「中國的瑞士」的美稱,外國觀光者更把湘西推崇為揚子江流域中風景獨特的地帶,因為只有湘西這個地區在二十世紀還與外界隔絕。湘西的山不算高,然而蜿蜒流經其間的條條江水,卻像鬼斧神工的雕刻大師那樣,把它映射得千奇百怪,浸泡成一片碧綠。山中的岩洞,懸湍的激流,以及層出疊嶂插入平川時構成的景觀,足以使最富於浪漫的人也嘆為觀止。許多風景區至今遊人們還難於涉足於其間,因為苗民一般不願意漢人知道這些仙境。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仙境,據沈從文統計,城中共有一千多座碉堡,三百座營汛。一七九五年到一八O六年的苗民大起義中被血腥盪平一百年之後邊區的戰斗氣氛已被鄉村氣息所替代,原來山頂上星羅棋布的碉堡已經變成富有浪漫色彩的廢墟,,居住著戍族和他們的家屬的後人,一九一一年民國成立後,還有許多人仍可領取餉銀,今天憑高眺望,還可依稀「想見當時鼓角齊鳴,烽火報警的光景。」
這類有圍牆壁的住所除了為沈從文的小說提供富於浪漫的色彩的背景外,還把當地人象徵性地分為城裡人與鄉下人兩種。這就是為什麼沈老愛稱自己為「鄉下人」,他的意思就是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苗民,因為在當地,「鄉下人」不只是城鄉之分,還暗含的種族之分,在苗民被漢化的程度不斷加大之後,這種分別又成為文明程度的區分說法。
沈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既封閉卻又相對開放的地方開始的,沈家在當地算是世家大族,所以對其先世很引以為豪,他的祖父沈宏富是前清的貴州提督。在當地算是非常顯赫的了。但是,正象所有人都會經歷的幾起幾落的人生一樣,雖然沈的家庭在其後已經沒落了,然而,在沈的童年時代,他的家庭仍然是一個小康之家。家中田地豐足,所以他的爸爸能把他們都送到私塾去讀書,沈在私塾中不好好讀書,卻對鳳凰城中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大自然中的種種新奇大感興趣。他甚至天天逃學,到各處去逛,但是,現在我們能從《從文自傳》中讀到,他並不是閑逛,正像後來我們看到的種種有關他的童年時代的分析來看,他的多彩多姿的童年時代是他的創作源泉,他之所以能在後來的作品裡把湘西生活描寫得那麼真切,那麼吸引讀者的目光,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他對在縣城看到的榨桐油,做花炮的各種生產工藝非常感興趣。他每天上學要走很長一條街,路上他就有許多有趣東西可看。這些店鋪有磨針的,有做雨傘的,也有皮鞋店、染房、豆腐房、,豆粉店等。他還非常喜歡兩樣行業。就是磨粉和打鐵。讓他從小到老都流連難舍。 沈從文的湘西情結(二)
作者:芭蕉的往事 出自:放一片楓葉在書,我便記得過去 瀏覽/評論:86/0 日期:2008年4月13日 21:22
二、青年時代的軍隊生活磨練了他,湘西的片片土地更是他日後成為學者的沃土。
湘西對沈從文後來偏愛文學可以說是影響深遠,這片他熱愛的土地,給他的創作以無限的,但卻是有據可依的想像空間。因為沈從文從小生活在軍官之家,並非是書香門第,而且當時湘西地區的文化水平不高。沈從文14歲就離開了家,從此開始了軍隊的生活,在軍隊生活的幾年中,他始終輾轉於湘西,四川,貴州一帶,一直生活在蒙蒙睚睚的境地之下,他之所以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熱愛文學,完全是一位姓文的秘書的功勞,是他,像劃過的流星一樣,驚醒了沈從文沉睡的生活,這位舊中國文人再一次在沈從文面前提供了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一個典型。文秘書一來到就穿了青緞馬褂各處拜訪,從軍官們眼裡看來,他是個很可笑的不合時宜的人。但他教沈從文要看報紙,還要看辭書。諄諄勸告沈從文好好讀書識字,說天下什麼稀奇古怪的事都能在書里找到出處。那時沈從文還叫做「岳煥」,他因為人機靈能幹,所以被提升為文書,能有機會和長官們在一起,一次,一位精通典故的上司問他的名字,他通報之後,這位上司晃著頭若有所思的說:「煥乎,其有文章?你就叫沈從文吧!」沒想到,他的這句話卻得到了驗證。
在沈的軍隊生活中,還有這樣很多值得回憶的人物。在沈的《從文自傳》中,他寫到了一些,所以,在沈的文學創作中就出現了這樣一種類型的作品,這類作品記述的都是一些湘西軍隊中的小軍官,普通士兵,或者是更不起眼的人物,他們在自己平常的生活中有著自己的一種喜怒哀樂,有屬於自己的一份生活,他們儼然是這動亂世界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棋子,有時任人擺弄,有時被人毫無憐惜的扔掉。我們可以在這些作品中看到,一談到軍人這項職業,甚至評說它對中國人民影響時,沈的心情顯然是矛盾的,他刻畫軍隊屠殺無辜老百姓的情景比同時代的左翼作家寫得更為透徹,更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他沒有由此引出結論,認為地方軍隊是造成中國社會崩潰的主要原因。他強度的是,社會性崩潰是掌權者的責任,禍首在於政客。他描繪的士兵形象都是無辜的。
何況軍營中彌漫著相親相愛的感情。而且,沈從文指出,士兵們能團結成一塊也靠中國那種土匪義氣。雖然沈從文經常嘲笑當兵這個行當,可他在嘲諷中卻仍然稱道他從軍人生涯中找到的這種有朝氣的。無政府主意的思想。
三、沈從文主要湘西系列作品簡析
1、沈從文描寫的有關的湘西生活的作品和他童年及青年時代的參軍歷程密不可分。主要的可以在《從文自傳》中找到,這部書在「1934年我最愛讀的書中」曾被老舍和周作人選中,可見它作為一本自傳體的書籍所具有的魅力,在這部書中,他只回憶了自己將近二十年的生活,從湘西生活的一點一滴開始,到他背著自己簡單的行李來到北京,處處都充滿了湘西神秘的傳說。那裡的人們都單純,善良,質朴,承傳著古代游俠的精神,他們在漢人與困苦生活的雙重壓力下仍不以為然,繼續著似乎是上天安排好的一份生活。1934年沈回到湘西探親,他將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結成一些雜記,實際上是他寫給妻子的信,後來取名為《湘行散記》。這本書與以往描寫故鄉的文章有所不同,它不僅懷著一種不可言說的溫情,更加了一份對湘西更加落後,更為貧窮的擔憂與無耐。整個湘西的精神世界的瓦解對他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他滿懷悲憤的寫下了《湘西》——《鳳凰》,其中揭露了種種造成家鄉貧窮落後的原因,由此能夠看出,他的心時時刻刻都牽掛的湘西。
1、還有一系列根據湘西古老傳說改編而成的小說,本來是要送給他的弟弟,起名為《月下小景》,《媚金,豹子和那羊》等,這一系列的作品充滿了神秘的色彩,令人讀起來如夢如幻。
2、一些贊揚和謳歌湘西青年男女愛情的作品特別強度那裡人愛情的觀念,他們不講嫁妝,不講財禮,也不講門當戶對,講的是一顆真誠的心靈和一份執著的愛如《阿金》,《旅店》,《阿黑小史》,《三三》,《雨後》〈龍朱〉等
3、當然,最值得我們提起的是那部牧歌式的充滿浪漫情調的《邊城》,它不僅一如既往的表現人性與人情的美,而且近於完美,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標志著其小說創作進入完全成熟的境界。此作品在美國、日本、德國翻譯出版,為外國讀者所傳誦。沈從文多數描寫湘西題材的作品,都帶有那種歷來的纏綿的鄉土情節,但《邊城》卻與其它篇目有著明顯的不同,作者曾告白讀者:「我准備創造一點純粹的詩,與生活不相粘附的詩。情感上積壓下來的一點東西,家庭生活並不能完全中和它、消耗它,我需要一點傳奇,一種出於不巧的痛苦經驗,一分從我『過去』負責所必然發生的悲劇。換言之,那種完美愛情生活並不能調整我的生命,還要用一種溫柔的筆調來寫愛情,寫那種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與我過去情感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顯而易見,作者創作的緣故是出於對過去甜美生活的痛苦回憶。
作者所描繪的這個充滿了「愛」與「美」的天國。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他的故鄉,那裡人性皆真,人性皆美,人性皆純。由每個人所煥生的人性美,人情美,營造了這個世界。這些人又都是作者當年在湘西時所熟悉的人們,作品中的每一個人物,他們的原形都在湘西,他們或多或少都有湘西人生活的精神在裡面,如果沒有湘西這片土地,就不會有《邊城》這部人性化的作品問世。作者特意在故事的發展中穿插了對歌,、提親、陪嫁、喪葬、賽龍舟等苗族風俗的描寫,構成一道鮮亮的風景線,使《邊城》具有獨異的鄉土文學色彩。特別是關於端午節風俗的描寫,幾乎佔了整個作品的三分之一的篇幅。可以說,這部作品是一首抒情的詩,一曲浪漫主義的牧歌。
整部作品是沈從文的湘西情結的升華,作品中的湘西世界與真實的湘西有著很大的差別,它體現了作者的創作理念,是作者的一種超現實的創作方法,它基本上建築在夢幻的基礎上。它包括了作者所說的創作中應該包含「社會現象」和「夢的現象」兩個部分。為了達到作者在藝術上的追求,沈從文在人物描寫方面,以關於動作、對話的白描與韻味發掘翠翠內心豐富的「潛台詞」;情節結構方面,以經緯交織、明暗結合的手法,衍生多變的波瀾,切合、烘托內在的情緒節奏;在鄉土風俗描寫方面,將人物的活動置於一幅幅風俗風情畫面上,形成了詩情畫意的意境;加上幾分童心話語的調色、敘述語言的抒情化等,構成了《邊城》詩一般清新俊逸的風格。
總之,《邊城》中各色人物表現出的仁厚、純朴的土性鄉風。加上美麗的自然環境,青山綠水,往來的船隻,彎彎的山路,吊腳樓支撐的茶峒小鎮,儼然是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
這也是作家一生都熱愛的故鄉——湘西! 沈從文的小說之所以被稱為鄉土抒情詩 ,是因為他的小說的主體是湘西小說 ,他的創作觀念有著夢牽魂縈的湘西情結。他不僅以湘西為參照座標反襯出都市生活的惡濁 ,更重要的是 ,他把具有秀麗的自然景色 ,淳樸的鄉風民俗和醇厚的人性的湘西作為一種人生形式的象徵。他歌之詠之 ,實際上是在張揚他的理想的人生形式 ,他希望這種優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能被現代人所利用 ,從而達到重塑民族性格的目的。
讀沈從文的散文,忘卻不了的是群峰羅列,如屏如障、煙雲變幻,積翠堆藍、白浪黑潭,清幽迷人;白鷺在稻田上幽雅地掠過、水車悠悠然踩著不變的步伐、石碾在屋檐下咕嚕咕嚕轉、吊腳樓苗家女臨溪刺綉、苗家鼓王揮舞著強壯的肩膀,在咚咚的鼓聲中歡慶豐收的喜悅……這一些富有湘西民族色彩的風景民俗,像一張張底片存在我的腦海里,已成為我生命中非常親切、熟悉的並且非常珍貴的一部分。她若水一樣地流淌,潮濕著我的心。沈從文是一個文字的智者,他用獨特的手法描寫了湘西民族色彩風景,他懂得如何去渲染這一氛圍,極似那拙者的畫筆,像那童趣的稚兒,塗抹出去分毫不用力道,出來的線條卻自然清朗;他又知曉如何去觸動讀者的心弦,幾乎白描的手法,不雜一絲議論在裡面,一個個字擺那裡,卻熠熠生輝。雖然故事不怎麼感人,人物那麼陳舊,但就在這不多的文字里,讓你去揣摩那時那地那人的心理,而予人更大的關注。這如水的文字,也便那般的奇妙。
在沈從文的作品中,他用這如水的文字不僅描繪了一幅幅綺麗多姿的湘西風情畫,還展示出湘西特有的風物:河街、碼頭、木筏、吊腳樓。記述了當地日常生活以及鄉風習俗:漂灘、呼號、放蠱、篩鑼。描寫了苗鄉水邊的人們:船主、舵主,煙販、女巫。這些民情風俗畫,若連起來,則是美麗而完整的長軸畫卷,我以為這更是一個大師心靈的情結。而這也正是沈從文之所以卓然迥異於現代文學史上諸作家的地方,亦即其獨特性之所在。汪曾祺在《沈從文的寂寞》一文中說到這種情結:「他的小說就混和著美麗與悲涼。湘西地方偏僻,被一種更為愚昧的勢力以更為野蠻的方式統治著。那裡的生活是『怕人』的,所出的事情簡直是離奇的。一個從這種生活里過來的青年人,跑到大城市裡,接受了五四以來的民主思想,轉過頭來再看看那裡的生活,不能不感到痛苦。」我以為汪曾祺的這個說法適於沈從文散文的。「我的作品浸透了一種『鄉土抒情詩』的氣氛,而帶著一份淡淡的孤獨悲哀,彷彿所接觸到的種種,常具有一種『悲憫』感」。[1]
沈從文先生從十五歲即開始在沅水流域隨土著軍隊過了五年的流浪式生活,他說他的智慧得之於沅辰諸水,他學會思索、認識美全是在水邊,值得回憶的哀樂人事常是濕的。一條綿長千里的沅水,維系著沈從文先生的審美理想和人生寄託,流波逝水中裹挾著沈從文先生揪心的情結——濃濃的鄉愁和對民族命運的憂慮,此揪心的情結遼遠深長,綿綿無盡。
沈從文又說:「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與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校可說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考,水對我有極大的關系。」[2]水較之其他物質更具天性,它是流動的,只適以疏導,強硬的堵塞只會使它泛濫成災或者乾涸無跡。沈從文作品裡的女人都是水做的女人,具備了水的柔軟和強韌。在沈從文看來,水是一種高貴的美,同時也是一種樸素的美,至純至真。「水的德性為兼容並包,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的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範。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卻無堅不摧。水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並作橫海揚帆的美夢,刺激我對於工作永遠的渴望,以及超載普通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熱情洋溢。我一切作品的背景,都少不了水。」〔3〕這是沈從文關於水的一個集中詮釋,作為一種精神化的東西,水這一物種已溶入他的血液,他對「神性」的贊美,對愛和美的追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外化在水的精神內涵之中,並提升到倫理道德的高度。沈從文鍾情於湘西山水,水作為生命之源,從自然深處流出,最終流入沈從文的信仰。「對於清澈的水的感覺,已牽連著原始信仰,催生了他的傑作。青山綠水盪漾著他的靈性。」〔4〕實際上,沈從文將健全的人生形式放到帶有原始特徵的文化環境中去表現,這是作者的睿智,也是作者的無奈。
在由鄉村山水和「抹布階級」構成的「湘西世界」中,沈從文從正面提取了未被現代都市文明浸潤和扭曲的人生形式。湘西並不遼闊,但遼遠而神秘詭譎。多山的土地深沉地藏卧在三省邊緣地帶;酉水和澧水橫亘崇山峻嶺和原始森林誕生了星羅棋布的土家人的場壩,吊角樓和古老的水車,山與水的融合,同時也誕生風流倜儻的土匪和作家。沈從文對湘西傾注了一種幽雅的體恤,這種體恤是對湘西男性精神的人性寬容,這種寬容自然也包含了由女性所激活的全部原始狀態。所以沈從文筆下的湘西野蠻但是優雅,《湘行散記》中寫道:「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為一個五彩屏障。」「四點左右,黃昏已逐漸腐蝕山巒與樹石輪廓,佔領了屋角隅。」「船停了,真靜。一切聲音皆為大雪以前的寒氣凝結了,只有船底的水聲,輕輕的輕輕的流過去,——使人感覺到它的聲音,幾乎不是耳朵卻只是想像。」……沈從文筆下的岩壁、石窟、碼頭、河道、漁網、船櫓、白帆、落日、雲影、暮色、薄冰……都微微敷了一層閑淡的色彩,悠悠地在宣紙上渲染、行走,畫面澄明、清澈、純稚、簡潔,到處罩著一層冬日裡爐火邊的暖意,就連當地水手的粗野對話,也顯得極具溫情和愜意:「牯子大哥,你怎麼的,天氣冷得很,大清早還趕來送我!」他鑽進艙里笑著輕輕地向我說:「牯子老弟,我看好了的那幅畫,我不想買了。我昨晚看過更好的一本冊頁!」「什麼人畫的?」「當然是仇十洲。我怕仇十洲那雜種也畫不出。牯子老弟,好得很……」話不說完他就大笑起來。我明白他話中所指了。「你又迷路了嗎?你不是說自己年已老嗎?」「到了桃源還不迷路嗎?自己雖老別人可年青……」 三十年代辰河的水手,長年與湍急的灘頭激流為伴,在浪聲哮吼中求活。惟一的樂趣便是小船泊到泥灘後,不再蜷伏在潮濕冰冷的船里,而是燒段爛纜繩,照著路,從跳板一端搖搖盪盪地上岸,直向河街頭走去,到吊腳樓暖被窩吃「葷煙」:河面靜靜的,木筏上火光小了,船上的燈光也很少了,另外一處吊腳樓上,又有了婦人唱小曲的聲音,燈光搖搖不定,且有猜拳的聲音……這是沈從文 沈從文在創作思想上,主要是注重湘西地域性的古樸民風、淡淡的鄉情,突出一種原始典雅的人性美。他極力探索下民的風雨人生,揭示人生規律。他的著筆點在渡口、碼頭、石板街、店鋪、石拱橋、山間人家、水上船民,這一切都是他在辰河、沅水邊逃學與從軍得來的。《鳳凰》是《湘西》散文集中最重要的一篇,開篇介紹鳳凰的山川形勢、民情物理和歷史沿革。從地域文化的特異性入手,讓讀者對鳳凰先有輪廓性的認識,在文體上著意古典雅緻,與當地歷史的蒼涼感暗合,互生激勵。這種歷史感的喚起,更促使人去了解湘西之現狀,與原有的印象相互證實。他用溫和的目光感受著辰河的水和山頭的陽光。山頭那一抹淡淡的午後陽光感動著他,水底各色圓如棋子的石頭也感動著他。「我心中似乎毫無渣滓,透明燭照,對萬匯百物,對拉船人與小小船隻,一切都那麼愛著,十分溫暖地愛著!」[5]愛著故鄉的草草木木光景聲色,沈從文筆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了淡淡的水彩畫,映照著故鄉的山水,也映照著自三十年代以來不斷湘西行的足跡。
《鳳凰》如水的優美文筆,彌漫著強烈的抒情氣息,但同時也蘊籍著深厚的悲涼與遺憾。悲涼是因為,沈從文越是感覺到湘西人文景觀中浪漫與詩意的一面,也越是洞察其中深掩的悲劇。寫蠱婆一節,沈從文總結道:「其實呢,這種婦人與其說是罪人,不如說是瘋婆子。她根本上就無如此特別能力蠱人致命。這種婦人是一個悲劇的主角,因為她有點隱性的瘋狂,致瘋的原因又是窮苦而寂寞。」還有寫兄弟二人因受婦人之誣,不得不以凄厲的形式決斷,又終至兄長殺妻的故事時,敘述雖然隱忍,言下卻悲憫昭然。而遺憾的是,沈從文雖然愛著鄉風民俗中這古典而詩意的一切,雖然努力地想要喚起湘西一地人民的信心,想要讓世人重新了解一個美麗而有潛質的邊陲小城,但他終究自己也沒有足夠的信心。他已經在心裡意識到,隨著時光的推移,隨著現代文化在中國的擴展,這自己所鍾愛的一切終將式微或消彌,而自己這些文字,不過是為它們做一個浪漫的記錄,同時做為一種美麗的終結吧。這種現代文明所帶來的損失,現在早已成為人類最深刻的困境之一,不知是否早為多年前的沈從文所猜中。
《湘行散記》這輯散文, 以還鄉為線索,既重投到暌隔16年的故鄉山水的懷抱里,享受回到童年的夢想,亦從山水中體認歷史變化和人事變遷。在嚮往著過去平靜朴實的生活形式的同時,也關心著故鄉人民受到外力的影響而喪失了善良忠實的品德。記事中常常摻雜主觀抒情成分。在寫人敘事上,或以陌生化的角度寫身世奇特之士,或以大篇幅的浪漫筆調寫秀美的景物。這一類用了「強盜一樣好大膽的手筆[6]」寫出的文字不但沒有給人「歪曲現實」的感覺,反而釀造出一般散文所罕有的自然、粗獷、逼真的效果。沈從文不斷以「過去」來說明「現在」,使人生經驗同眼前事物連成一體。「我」介入到每個細節之中,山水景物、人事瑣聞因「我」的思維和人格的參予而呈現出它們自然、朴實、優美的存在形態。
《鴨窠圍的夜》記述作者坐在河中一隻小船上,感受四野暮夜下的景色,讓周圍的碼頭、峭壁、吊腳樓、木筏、燈火、妓女的歌聲、巫師的鑼鼓、水手的喧鬧、捕魚的擊柝聲,人物的各種瑣屑的生活細節,交織為一幅充滿地方色彩的圖畫。這些景緻,以及人民生活中哀樂,彷佛與歷史無關,不因時間而改變,作者看到的是這恆久不變的地方特質的瞬息顯現,它同作者的感覺交流,塑造了他的人生觀,使他獲得智慧:望著湯湯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澈悟了一點人生,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上,新得到了一點智慧。的的確確,這河水過去給我的是「知識」,如今給我的卻是「智慧」。山頭一抹淡淡的午後陽光感動我,水底各色圓如棋子的石頭也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渣滓,透明燭照,對萬匯百物,對拉船人與小小船隻,一切都那麼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我的感情早已融入這第二故鄉一切光景聲色里了。[7]
沈從文又在《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文章記敘作者遇到一個叫牛保的水手,這水手同吊腳樓一個妓女廝混一夜,早上天氣寒冷,不願下船。這件小事,又觸動作者以慣常的浪漫手法描述景色:「河岸吊樓上婦人在曉氣中銳聲的喊人,正如同音樂中的笙管一樣,超越眾聲而上。河面眾聲的綜合,交織了庄嚴與流動,一切真是一個聖境。」[8]。作者曾想給一個水手幾角錢,讓他遂吃「葷煙」的願。也曾在一戶人家屋裡烤火時碰到一雙放光的眼睛,「我幾乎本能地感到這個小婦人是正在對我懷著一點痴想頭的。不用驚奇,我們若稍懂人情,就會明白一張為都市所折磨而成的白臉,同一件稱身軟料細毛衣服,在一個小家碧玉心中所能引起的一種如何幻想。」屋裡是熊熊的柴火,主人沉默了,眾人也沉默了。沉默中,沈從文體會到了一點「人生」的苦味。「我不能給那個小婦人什麼,也再不做給那不手一點點錢的打算了。我覺得他們的慾望同悲哀都十分神聖,我不配用錢或別的方法滲進他們命運里去,擾亂他們生活上那一份應有的哀樂。
「二十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二十歲以後生活在對這片土地的印象里」[9],有了這份故土的養育和滋潤,「我認識他們的哀樂,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們在那裡把每個日子打發下去,也是眼淚也是笑,離我雖那麼遠,同時又與我那麼近。我如今只用想像去領味這些人生活的表面姿態,卻用過去的一分經驗,接觸著了這種人的靈魂。」[10] http://tieba..com/f?kz=294820560
⑩ 湘西趕屍和苗人下蠱,現實中土司制度下的湘西民俗有什麼
土家年
苗族也有苗年,龍船節等節日,場面浩大,熱鬧非凡。
總結
土司制度在我國延續了近八個世紀,先後經過了五代、宋、元、明、清。在這漫長的歲月之中,傳承並繁衍出了自己所特有的民俗傳統與文化。從衣食住行到歌舞曲藝,湘西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早已自成體系。
土司制度之在中國之所以成功並長久的存在,是由於政府抓住了南方地區少數民族內部的結症,把握住了支撐南方蠻夷內部平衡的那一桿稱,並將土司勢力為己所用。盡管明朝後期土司漸漸脫離掌控,但土司勢力確實為我國抗擊倭寇和其他入侵勢力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如今土司制度已經消亡,但是土司制度留存下來的民俗文化卻依舊燦爛,它們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血肉,顯示出了自己特有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