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衛星雲圖

湘西衛星雲圖

發布時間: 2021-03-14 05:27:00

A. 武漢下冰雹了 我該怎麼辦

涼拌

B. 長江有多長

長江 - 簡介
長江長度:6370千米;源頭海拔:4700米;平均流量:流域面積;180餘萬平方公里 源頭: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注入:東海;中下游分界點:湖口。

主要支流:漢江又稱漢水,是長江最長的支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沅江、贛江等。

幹流峽谷:深度大於寬度谷坡陡峻的谷地。V形谷的一種。一般發育在構造運動抬升和谷坡由堅硬岩石組成的地段。當地面隆起速度與下切作用協調時,易形成峽谷。中國長江三峽,黃河幹流的劉家峽、青銅峽等,是修建水庫壩址的理想地段。

流域地貌:流域內高原、山地佔65.6%;丘陵佔24%;平原、低地佔10.5%。

支流湖泊 :中國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面積較大的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長江 - 流域概況
長江源長江幹流各段名稱不一:源頭至當曲口(藏語稱河為「曲」)稱沱沱河,為長江正源,長358公里;當曲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境的巴塘河口,稱通天河,長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岷江口,稱金沙江,長2308公里;宜賓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約2800餘公里,通稱長江,其中宜賓至湖北省宜昌間稱「川江」(奉節至宜昌間的三峽河段又有「峽江」之稱),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磯間稱荊江,江蘇省揚州、鎮江以下又稱揚子江。

長江源於唐古拉山脈,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西南側。這里冰川廣布,姜跟迪如冰川的冰雪融水就是長江的源頭。從江源到入海口,可分為三大段:四川宜賓以下始稱為長江;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從湖口至入海口(崇明島)為下游。上游段約長3500公里,楚瑪爾河是長江的北源;木魯烏蘇河是長江的南源,流程較長,水量也較多,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其最長支流沱沱河應為長江的正源。自當曲河口到青海玉樹一段稱通天河,長813公里,河道較寬,水流舒緩。自玉樹到宜賓稱為金沙江,古稱麗水,從北向南流,穿過橫斷山脈,到雲南石鼓附近折向東北入四川盆地,在宜賓與岷江匯合,全長2300公里。自宜賓以下才稱長江。 中游段約長1000公里,因流經四川盆地,故俗稱川江。從宜賓到重慶,河道頗曲折。自奉節白帝山到宜昌南津關一段,江水穿過四川與湖北邊境山區的大峽谷地帶,自西至東有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統稱三峽,全長204公里,灘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稱為長江天險。 下游段約長1850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緩慢,江面寬闊,一般都超過2公里,最窄處也有650米。

長江由河源到河口橫跨中國地形上的三級巨大階梯,穿過不同的地質構造和岩層,沿途接納支流的匯入,對長江的河谷形態和水流特性產生不同的影響。按水文、地貌特點把幹流劃分為上、中、下游3段:從河源至宜昌市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為中游段,湖口以下為下游段。

上游段。上遊河段橫跨兩個地形階梯。長4529千米,占長江長度72.0%。流域面積100.6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從囊極巴隴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於第一階梯──青藏高原腹地內。因在高原頂部,河谷開闊,河槽寬淺,一般河寬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緩慢散亂,汊流很多。從巴塘河口到宜賓稱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階梯的過渡地段,這里地形突變,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為寬谷外,河流穿行於峽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雲南石鼓以下,突然轉向東北流,著名的虎跳峽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峽長16千米,最窄處僅30米。出虎跳峽後、穿越雲貴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鎮以下進入第二級階梯,在宜賓附近匯集了岷江之後,才稱長江。自宜賓以下至宜昌之間長1030千米,習慣上稱川江。河道蜿蜒於四川盆地之內,河床平緩,沿途接納沱江、嘉陵江和烏江等眾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寬。過奉節白帝城,長江穿行在第二階梯至第三階梯的過渡地段,切過七岳、巫山和黃陵3個背斜,兩個向斜,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約200千米,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

中游段。長江出三峽從宜昌以下,進入第三級階梯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寬,水流緩慢,河道彎曲。長927千米,占長江長度14.7%。流域面積67.9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37.6%。其中,從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磯一段,長約420千米,因古代為荊州地區,所以取名為荊江。荊江又分長為上荊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荊江(藕池口至城陵磯)兩段。下荊江河彎發育,素有「九曲回腸」之稱。中游兩岸湖泊眾多,江湖相通,構成龐大的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長江接納兩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來水後,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進入下游段。

下游段。水深江寬,從湖口到入海口,長844千米,占長江長度13.3%。流域面積12.3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6.8%。江蘇省揚州、鎮江一帶的長江幹流又稱揚子江。得名於這一帶古代有揚子津和揚子縣,現在外國人常用揚子江這一名稱泛指整個長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響,進入長江口的平均潮流量達26.6萬立方米/秒,是長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況下,一次進潮總量約為32.5億立方米,大潮時可達45億立方米。由於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減緩,所攜帶的泥沙便在下遊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積下來,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島。

長江 - 黃金水道
長江 長江是中國主要的運輸河流,客貨運輸密集。長江是海路的延續,將內陸和沿海的港口與其他主要城市連成一個運輸網,其中南京、武漢與重慶具主要作用。長江通過大運河與可通航的黃河及渭水相通,大運河還與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聯系在一起。

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加之長江沿線的航道不斷得到整治,進入21世紀,長江航運迅猛發展。2005年,長江干線貨運量達7.95億噸,超過歐洲的萊茵河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航運最繁忙的通航河流。2006年,長江干線貨運量增至9.9億噸,2007年一舉突破10億噸大關,達到11.23億噸,是密西西比河貨運量的2倍和萊茵河貨運量的3倍。目前,5000噸級船舶和萬噸級船隊可全年上行至武漢,2000噸船舶可達宜昌,但只有較小的船舶才可到達四川的宜賓。 號稱「黃金水道」。

有的專家認為,長江干線航運若完全開發,運能應該在30億噸,至少相當於10條京廣鐵路的運輸能力,換言之,長江的運能尚有60%亟待開發。

長江 -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薴麻、黃麻等。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平原面積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無數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網。

長江三角洲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東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鎮江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縣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後期最高海面穩定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00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堆積,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盪棋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蘇州、無錫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

長江 - 長江文明
長江文明,是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的總稱,與黃河文明並列為中國文明的兩大源泉。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稱世界之最。長江文明,特別是長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給東亞及世界以很大影響。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成為中華文明。

長江文明包括

一.史前文明:浙江省(田螺山遺址、河姆渡文明、馬家浜文化)、環太湖(現浙江,江蘇,上海,安徽等區域)、良渚文明、江西(吳城遺址)、湖南(炭河裡遺址、彭頭山文化、玉蟾岩遺址)、湖北(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四川(大溪文化 )

二. 夏商周同時期的長江文明:三星堆文明 (吳文化、越文化 、楚文化)其中三星堆文明有與中原文明交流的跡象。吳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吳地本土文化相融合發展的產物。越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越地本土文化相融合發展的產物。楚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楚地本土文化相融合發展的產物。

三.秦至清時期的長江文明:由於秦的統一中國,長江文明進一步和中國別的區域的文明相融合。中國各大區域文明相互融合逐漸產生了中華文明。 [1]

長江 - 地理環境
中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的西南側。幹流自青藏高原蜿蜒東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11個省、區、市,在上海市注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的1/5。

長江 - 漁業資源豐富
長江長江及其支流和包括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這些大湖在內的湖泊魚類豐富。在中國的河流中可找到多達500種魚類,其中多數棲息在長江及其支流。約30種河流動物具有經濟意義,特別是鯉、歐鯿、鱸、馬蛤(一種大穴居蛤)和七鰓鰻;最有經濟價值的是白、黑阿穆爾魚,比目魚及斑點比目魚。鱘也很重要;峽谷是良好的產卵區。再往下游,可發現大量魚子,它們被收集並分散到全國各地供人工養殖。 [2]

長江 - 稀有動物
揚子鱷

長江揚子鱷生活在淡水裡,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的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曾稱霸於中生代,那時,地球是它們的天下。後來因為環境變化,恐龍等許多爬行動物不能適應而絕滅了;而揚子鱷等爬行動物卻一直延續到今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揚子鱷生活在水邊的蘆葦或竹林地帶,以魚、蛙、田螺和河蚌等作為食物。但有時會襲擊家禽和壓壞莊稼,加上它長相"醜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有害動物而被捕殺,所以數量稀少。揚子鱷長約2米,背部暗褐色,腹部灰色,皮膚上覆蓋著大的角質鱗片。每年10月就鑽進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來活動。它以卵繁殖,6月份交配,一般七八月產卵,幼鱷9月出殼。揚子鱷為中國特產動物。現在,人們研究恐龍時,除了根據恐龍化石以外,也常常以揚子鱷等爬行動物去推斷恐龍的生活習性。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中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

中華鱘

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遠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 中華鱘稱為王鮪魚。它的吻尖突,口小無牙,身體呈橢圓筒形。口前有四 條觸須,用來搜尋水底的無脊椎動物、小魚和其他食物。 中華鱘魚是大型洄遊性魚類。它們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裡,長在海洋中,在那裡成長、發育,成熟期約需9-12年。完全成熟後,再遷移到中國淺海地區進入河口,在那裡肥育、棲息。秋季,順長江逆流而上,直至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幼魚孵出後,便跟隨著親魚遠征,向河口、海洋游去 。中華鱘魚的壽命很長,可活一二百年。魚體可長達2米以 上,雌魚體重約二三百千克。 中華鱘魚肉質肥美,卵可制魚子醬,是珍貴食品;鰾和脊索可制魚膠。現在,中華鱘魚有瀕於滅絕的危險,因此要求嚴加保護。[3]

長江 - 發源探究
衛星雲圖長江,中國古代稱作「江」,也叫「大江」。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很早以來,人們就一直在尋覓它的源頭,限於當時的各種條件,始終無法弄清、中國著名古籍《尚書.禹貢》曾把發源於岷山的嘉陵江、岷江當作長江上源,所以有著「岷山導江」、「江源於岷」的說法。

直到明代,公元1641年,中國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溯金沙江而上,到川、青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發現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源,並寫了《江源考》一書,推翻了過去「岷山導江」、「江源於岷」的錯誤說法,把長江的發源地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但他未能繼續沿金沙江上溯,也沒有找到長江的真正發源地。到了清代,即17世紀中葉,人們對長江上源的水系有了進一步認識,當時實地查看繪制的地圖中,已繪出通天河、木魯烏蘇等河流,但對江源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公元1720年,清朝皇帝康熙派專使探查黃河上源的同時,順便考察了通天河上游。看到巴顏喀拉山南麓河流眾多,密如蛛網,無法肯定哪一條河是正源,只好籠統地說:「江源如帚,分散甚闊」。

真正認識長江源頭,還在新中國成立以後,1956年8月,由長江水利委員會組織人力到長江源頭的曲麻萊等地實地查勘,發現長江分南北二源:南源為木魯烏蘇河,發源於唐古拉山北麓,北源為楚瑪爾河,發源於可可西里山南麓。雖比過去大大前進了一步,但仍未找到真正的發源地。1977年,由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等單位組織的江源考察隊,再次來到長江源頭地區,結果發現長江的真正源頭是在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的各拉丹冬冰峰下,它的正源是沱沱河。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查明長江的真正發源地。

在各拉丹冬雪山群西南側的姜根迪如雪山(海拔6548米)南北兩側,有兩條現代山谷冰川呈鉗形環繞。南側冰川長12.8千米,冰舌長8.5千米,寬1.7千米,北側冰川長10 .3千米,冰舌長6千米,寬1.4千米。規模最大的南側冰川即為長江源頭所在。

姜根迪如南側冰川起始點位於東經91度07分、北緯33度28分,海拔高度6543米,屬格爾木市轄區—唐古拉山區,在世界大河流中是源頭起點最高的。雪線高程約5820米,冰舌末端海拔5400米。冰舌兩側和末端因接近礫石裸露區,吸熱較多,融溶劇烈,涓涓細流漫溢於礫石之間,形成了萬里長江滔滔巨流的最初水源。

姜根迪如南北兩側的冰川融水順著兩條布滿礫石的寬闊谷地,向西北潺潺流淌,流了三四千米,各自沖開前磧丘壠,然後匯合,折轉向北。這時,河面逐漸加寬,繼續流淌幾千米,在巴冬山下與源於尕恰迪如崗雪山群東南部的冰川融水相匯合。 東、西支匯合後叫納欽曲。

尕恰迪如崗雪山群位於各拉丹冬雪山群以西,南北長約23千米,東西寬10~12千米,主峰海拔6573米,周圍還有13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和20餘條現代冰川,冰雪覆蓋面積約190 平方千米,其中雪山群東部約96平方千米積雪面積的融水補給長江之源。

名為「為中國找水」的科考隊十二月十五日在京報告說,他們在考察長江源區時發現了一個新冰川——尕恰迪如冰川,觀察到冰川融化的冰水匯入長江源流沱沱河,因此尕恰迪如冰川的融化點可被看做是長江最初的源點。

「我們對尕恰迪如冰川進行了定位和粗測,對比原長江源——姜古迪如冰川江源點,尕恰迪如冰川將長江的源點向前延伸了約十公里。」科考隊負責人中國治理荒漠會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勇說。

長江 - 水利建設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長江西陵峽中段,壩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壩址控刪流域面積l00萬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5l0億m3,多年平均年輸沙量5.3億t。設計正常蓄水位l75m,總庫容393億m3,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m3。電站裝機總容量l820萬kW,年平均發電量847億kW.h。樞紐主要建築物由大壩、電站廠房、船閘和升船機組成。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軸線全長2335m,壩頂高程185m,最大壩高l75m。泄洪壩段位於河床中部,兩側為電站廠房壩段及非溢流壩段。電站採用壩後式,分設左岸及右岸廠房,分別安裝l4台及l2台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為混流式,單機容量均為70萬kW。

橋梁設施

新中國成立以前,長江上沒有一座橋,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國成立以後,於1954年底,在長江上建起了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截止2000年,長江上已建和在建的特大型橋24座,在長江主要幹流上共建有橋梁近50座。長江上已有15座大橋建成通車,其中公鐵兩用橋梁3座:武漢大橋、九江大橋、南京大橋;鐵路橋4座:宜賓大橋、三堆子大橋、白沙沱大橋、枝城大橋;公路橋10座:江津大橋、涪陵大橋、西陵大橋、武漢二橋、黃石二橋、銅陵大橋、江陰大橋、揚中大橋、武漢白沙洲大橋、軍山大橋、。 在建的大橋10座:有公鐵兩用斜拉橋蕪湖大橋、公路橋有重慶大佛寺大橋、宜昌大橋、夷陵大橋、荊沙大橋、鄂黃大橋、南京二橋、武漢二七路長江大橋、天興洲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

長江 - 旅遊資源
長江長江流域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現已形成的旅遊區可劃分為「一線七區」。即:長江幹流旅遊線、長江三角洲旅遊區、皖南名山風景區、贛北贛西旅遊區、鄂西北陝南旅遊區、湘西湘北旅遊區、重慶四川旅遊區、滇北黔北旅遊區。

長江幹流旅遊線:現僅指重慶至上海一段,沿途不少城鎮都分布有許多風景點。如重慶的縉雲山、南北溫泉,豐都「鬼城」,忠縣的石寶寨,雲陽的張飛廟。長江三峽更是長江幹流旅遊線中山水風光最佳的旅遊區。

長江三角洲旅遊區:包括杭州西湖、太湖風景名勝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及鎮江、揚州、無錫、蘇州、常州、嘉興、宜興等中小城市。

皖南名山風景區:是以黃山、九華山山地景觀為主,兼得園林、廟宇之趣的游覽區。還有貴池城東南的舟山和馬鞍山採石磯等名勝古跡。

贛北贛西旅遊區:包括鄱陽湖、廬山、井岡山、三清山等名山和南昌、景德鎮、九江等名城。

鄂西北陝南旅遊區:主要分布在漢江流域。。漢中地區有不少漢代和三國遺跡,如城固的張騫墓,漢中的占漢台、拜將台,勉縣的武侯墓、武侯詞,留壩的張良廟等。

湘西湘北旅遊區:湘西旅遊區主要有武陵三勝境——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

重慶四川旅遊區:川中以成都為中心,北有都江堰、青城山,新都的市光寺;南有峨眉山、樂山大佛、岷江小三峽。川南有宜賓的翠屏山;瀘州城的忠山。

滇北黔北旅遊區:旅遊區上要在金沙江兩岸及昆明、貴陽、遵義等城市。金沙江兩岸的深山峽谷有「動植物王國」之稱,是科學考察的重要地區。納西族名城麗江、瀘沽湖畔「女兒國」。

除以上比較集中的旅遊區外,流域內較著名的旅遊景點還有河南南陽的卧龍崗、醫聖祠、張衡墓和廣西興安的靈渠。

長江 - 文化底蘊
人類的遠古祖先是原上猿和埃及猿,現代人是由臘瑪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進化而來的。從現有的考古材料看,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是從長江上游雲貴高原逐漸向長江下游和黃河流域擴散、遷徙的,長江上游的雲貴高原所在的亞洲高原很可能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 長江流域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類遺存有:元謀猿人,巫山猿人,鄖縣猿人,鄖西猿人,和縣人以及貴州黔西觀音洞文化和湖北大冶縣的石龍頭文化。

長江流域另一處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是在湖北大冶湖水鄉章山村發現的,被命名為石龍頭文化。在全部88件石製品中,石核34件,石片27件,砍砸器17件,刮削器10件。製作方法仍以錘擊法為主,有些砍砸器在刃緣相對的一邊或一端加以適當的處理,似乎是修理把手的措施。根據北京大學考古實驗室的鈾系法測定,石龍頭第一層的年代約為距今28.4萬年,已是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晚段。

長江流域現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不僅有直立人,還有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這對於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長江流域古人類體質的進化,顯示出與黃種人和現代中國人之間存在著血緣上的連續性,這對中華民族的起源、形成和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流域舊石器時代石器製作技術的不斷進步,骨、角、牙器的出現和使用,為後來的新石器時代的到來准備了技術條件。箭頭出現了,弓箭的發明對於古人類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極大地推動了漁獵經濟的發展,擴大了食物的來源,正是在舊石器晚期生產增長,食物豐富的基礎之上,新石器時代的制陶業和原始種植業才有了可能。

長江 - 開發利用
據記載,自公元前185年(漢)至公元1911年(清末),長江發生大小洪災200餘次,平均約10年1次。19世紀中葉的1848、1849、1860、1870等年,20世紀的1931、1935、1949、1954等年均發生大洪水,如1931年大水,長江中下游共淹沒農田近340萬公頃,受災人口達2800多萬人,武漢市被淹,災情極為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了流域規劃機構,制定了流域綜合利用規劃,流域各地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

在灌溉排澇方面,修築塘壩570多萬處,建成了許多蓄、引、提相結合的灌溉系統,其中6萬公頃以上大型灌區已有15處,都江堰灌區由1949年以前的20萬公頃,擴大至53.3萬公頃。

在發電方面,至1990年底,已建和正建1萬千瓦以上的水電站98餘座,設計總裝機容量18506萬千瓦,年發電量867億度。

在航運方面,1954年以來系統的整治和維護了幹流航道,特別是航運困難的川江河段進行了炸礁整治,共整治灘險188處,完成工程量約580萬立方米。

此外,正在逐步實施經運河引長江水北上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運河擴建工程。江都水利樞紐作為第 1級抽水站的組成部分,抽水量460立方米/秒,已使蘇北20萬公頃農田受益。

長江 - 長江之歌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豐采;

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盪滌著塵埃;

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盪在天外。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長江之歌」題意是關於長江的歌,唱長江的歌,贊長江的歌。這首詩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麗,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

C. 冰雹是什麼

冰雹是一種固態降水物。系圓球形或圓錐形的冰塊,由透明層和不透明層相間組成。直徑一般為5 ~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厘米以上。雹的直徑越大,破壞力就越大。冰雹常砸壞莊稼,威脅人畜安全, 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很多雹災嚴重的國家已進行了人工防雹試驗。

冰雹來自對流特別旺盛的對流雲(積雨雲)中。雲中的上升氣流要比一般雷雨雲強,小冰雹是在對流雲內由雹胚上下數次和過冷水滴碰並而增長起來的,當雲中的上升氣流支托不住時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強的斜升氣流、液態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雲中產生的。每次降雹的范圍都很小,一般寬度為幾米到幾千米,長度為20~30千米,所以民間有「雹打一條線」的說法。冰雹主要發生在中緯度大陸地區,通常山區多於平原,內陸多於沿海。中國的降雹多發生在春、夏、秋3季, 4~7 月約占發生總數的70%。比較嚴重的雹災區有甘肅南部、隴東地區、陰山山脈、太行山區和川滇兩省的西部地區。

D. 中國衛星地圖湖南省花垣縣道二鄉登高村影像地圖

靠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道二鄉登高村
參考: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道二鄉登高村

E. 黑沙洲屬蕪湖市三山區嗎

黑沙洲屬於無為白茆鎮,三山區位於蕪湖市主城區西南部,與弋江區、蕪湖縣、南陵縣毗鄰,與繁昌縣接壤,是蕪湖通往皖南區域的門戶。

F. 為什麼會下冰雹冰雹是從何而來

冰雹目錄[隱藏]

[編輯本段]概述
冰雹(Hail)
冰雹,也叫「雹」,俗稱雹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是一些小如綠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的冰粒,特大的冰雹比柚子還大。我國除廣東、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較少外,各地每年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災。尤其是北方的山區及丘陵地區,地形復雜,天氣多變,冰雹多,受害重,對農業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毀莊稼,損壞房屋,人被砸傷、牲畜被打死的情況也常常發生。因此,雹災是我國嚴重災害之一。
一種固態降水物。系圓球形或圓錐形的冰塊,由透明層和不透明層相間組成。直徑一般為 5 ~50毫米,大的有時可達 10厘米以上,又稱雹或雹塊。冰雹常砸壞莊稼,威脅人畜安全, 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很多雹災嚴重的國家已進行了人工防雹試驗。
雹塊越大,破壞力就越大。冰雹降自對流特別旺盛的積雨雲中,雲中的上升氣流比一般雷雨雲強。小冰雹是在對流雲內由雹胚上下數次和過冷水滴碰並而增長起來的,當雲中的上升氣流支托不住時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強的斜升氣流 、 液態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雲中產生的。每次降雹的范圍都很小,一般寬度為幾米到幾千米,長度為20~30千米,所以民間有「雹打一條線」的說法。冰雹主要發生在中緯度大陸地區,通常山區多於平原,內陸多於沿海。中國的降雹多發生在春、夏、秋3季, 4~7 月約占發生總數的70%。比較嚴重的雹災區有甘肅南部、隴東地區、陰山山脈、太行山區和川滇兩省的西部地區。
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的范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並常常伴隨著狂風、強降水、急劇降溫等陣發性災害性天氣過程。中國是冰雹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冰雹每年都給農業、建築、通訊、電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圖1、圖2)。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了解冰雹災害時空動盪格局以及冰雹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情況,從而更好地防治冰雹災害,減少經濟損失。
[編輯本段]冰雹形成
冰雹和雨、雪一樣都是從雲里掉下來的。不過下冰雹的雲是一種發展十分強盛的積雨雲,而且只有發展特別旺盛的積雨雲才可能降冰雹。
積雨雲和各種雲一樣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氣上升凝結形成的。空氣從地面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氣壓降低,體積膨脹,如果上升空氣與周圍沒有熱量交換,由於膨脹消耗能量,空氣溫度就要降低,這種溫度變化稱為絕熱冷卻。根據計算,在大氣中空氣每上升100米,因絕熱變化會使溫度降低1度左右。我們知道在-定溫度下,空氣中容納水汽有一個限度,達到這個限度就稱為「飽和」,溫度降低後,空氣中可能容納的水汽量就要降低。因此,原來沒有飽和的空氣在上升運動中由於絕熱冷卻可能達到飽和,空氣達到飽和之後過剩的水汽便附著在飄浮於空中的凝結核上,形成水滴。當溫度低於攝氏零度時,過剩的水汽便會凝華成細小的冰晶。這些水滴和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於空中便成了雲。
大氣中有各種不同形式的空氣運動,形成了不同形態的雲。因對流運動而形成的雲有淡積雲、濃積雲和積雨雲等。人們把它們統稱為積狀雲。它們都是一塊塊孤立向上發展的雲塊,因為在對流運動中有上升運動和下沉運動,往往在上升氣流區形成了雲塊,而在下沉氣流區就成了雲的間隙,有時可見藍天。
積狀雲因對流強弱不同出一轍形成各種不同雲狀,它們的雲體大小懸殊很大。如果雲內對流運動很弱,上升氣流達不到凝結高度,就不會形成雲,只有干對流。如果對流較強,可以發展形成濃積雲,濃積雲的頂部像椰菜,由許多輪廓清晰的凸起雲泡構成,雲厚可以達4-5公里。如果對流運動很猛烈,就可以形成積雨雲,雲底黑沉沉,雲頂發展很高,可達10公里左右,雲頂邊緣變得模糊起來,雲頂還常擴展開來,形成砧狀。一般積雨雲可能產生雷陣雨,而只有發展特別強盛的積雨雲,雲體十分高大,雲中有強烈的上升氣體,雲內有充沛的水分,才會產生冰雹,這種雲通常也稱為冰雹雲。
冰雹雲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的。一般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在冰雹雲中氣流是很強盛的,通常在雲的前進方向,有一股十分強大的上升氣流從雲底進入又從雲的上部流出。還有一股下沉氣流從雲後方中層流入,從雲底流出。這里也就是通常出現冰雹的降水區。這兩股有組織上升與下沉氣流與環境氣流連通,所以一般強雹雲中氣流結構比較持續。強烈的上升氣流不僅給雹雲輸送了充分的水汽,並且支撐冰雹粒子停留在雲中,使它長到相當大才降落下來。
冰雹和雨、雪一樣,都是從雲里掉下來的,它是從積雨雲中降落下來的一種固態降水。
冰雹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①大氣中必須有相當厚的不穩定層存在。
②積雨雲必須發展到能使個別大水滴凍結的高度(一般認為溫度達-12~-16℃)。
③要有強的風切變。
④雲的垂直厚度不能小於6~8千米。
⑤積雨雲內含水量豐富。一般為3~8 g/m3,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個液態過冷卻水的累積帶。
⑥雲內應有傾斜的、強烈而不均勻的上升氣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在冰雹雲中冰雹又是怎樣長成的呢?
在冰雹雲中強烈的上升氣流攜帶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冰晶運動著,其中有一些水滴和冰晶並合凍結成較大的冰粒,這些粒子和過冷水滴被上升氣流輸送到含水量累積區,就可以成為冰雹核心,這些冰雹初始生長的核心在含水量累積區有著良好生長條件。雹核在上升氣流攜帶下進入生長區後,在水量多、溫度不太低的區域與過冷水滴碰並,長成一層透明的冰層,再向上進入水量較少的低溫區,這里主要由冰晶、雪花和少量過冷水滴組成,雹核與它們粘並凍結就形成一個不透明的冰層。這時冰雹已長大,而那裡的上升氣流較弱,當它支托不住增長大了的冰雹時,冰雹便在上升氣流里下落,在下落中不斷地並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而繼續生長,當它落到較高溫度區時,碰並上去的過冷水滴便形成一個透明的冰層。這時如果落到另一股更強的上升氣流區,那麼冰雹又將再次上升,重復上述的生長過程。這樣冰雹就一層透明一層不透明地增長;由於各次生長的時間、含水量和其它條件的差異,所以各層厚薄及其它特點也各有不同。最後,當上升氣流支撐不住冰雹時,它就從雲中落下來,成為我們所看到的冰雹了。
[編輯本段]冰雹特徵
總的說來,冰雹有以下幾個特徵:
①局地性強,每次冰雹的影響范圍一般寬約幾十米到數千米,長約數百米到十多千米;
②歷時短,一次狂風暴雨或降雹時間一般只有2~10分鍾,少數在30分鍾以上;
③受地形影響顯著,地形越復雜,冰雹越易發生;
④年際變化大,在同一地區,有的年份連續發生多次,有的年份發生次數很少,甚至不發生;
⑤發生區域廣,從亞熱帶到溫帶的廣大氣候區內均可發生,但以溫帶地區發生次數居多。
[編輯本段]冰雹分類
根據一次降雹過程中,多數冰雹(一般冰雹)直徑、降雹累計時間和積雹厚度,將冰雹分為3級。
1.輕雹:多數冰雹直徑不超過0.5厘米,累計降雹時間不超過10分鍾,地面積雹厚度不超過2厘米;
2.中雹:多數冰雹直徑0.5~2.0厘米,累計降雹時間10~30分鍾,地面積雹厚度2~5厘米;
3.重雹:多數冰雹直徑2.0厘米以上,累計降雹時間30分鍾以上,地面積雹厚度5厘米以上。
[編輯本段]冰雹危害
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的范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並常常伴隨著狂風、強降水、急劇降溫等陣發性災害性天氣過程。中國是冰雹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冰雹每年都給農業、建築、通訊、電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
許多人在雷暴天氣中曾遭遇過冰雹,通常這些冰雹最大不會超過壘球大小,它們從暴風雨雲層中落下。然而,有的時候冰雹的體積卻很大,曾經有80磅的冰雹從天空中降落,當它們落在地面上會分裂成許多小塊。最神秘的是天空無雲層狀態下巨大的冰雹從天垂直下落,曾有許多事件證實飛機機翼遭受冰雹襲擊,目前,科學家仍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冰雹。
[編輯本段]冰雹防治
1.預報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天氣雷達、衛星雲圖接收、計算機和通信傳輸等先進設備在氣象業務中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對冰雹活動的跟蹤監測能力。當地氣象台(站)發現冰雹天氣,立即向可能影響的氣象台、站通報。各級氣象部門將現代化的氣象科學技術與長期積累的預報經驗相結合,綜合預報冰雹的發生、發展、強度、范圍及危害,使預報准確率不斷提高。為了盡可能提早將冰雹預警信息傳送到各級政府領導和群眾中去,各級氣象部門通過各地電台、電視台、電話、微機服務終端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系統等媒體發布「警報」「緊急警報」,使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提前採取防禦措施,避免和減輕了災害損失,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防治
我國是世界上人工防雹較早的國家之一。由於我國雹災嚴重,所以防雹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目前,已有許多省建立了長期試驗點,並進行了嚴謹的試驗,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科研成果。開展人工防雹,使其向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達到減輕災害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有:①用火箭、高炮或飛機直接把碘化銀、碘化鉛、乾冰等催化劑送到雲里去;②在地面上把碘化銀、碘化鉛、乾冰等催化劑在積雨雲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氣里,讓這些物質在雹雲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變小;③在地面上向雹雲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飛機上對雹雲放火箭、投炸彈,以破壞對雹雲的水分輸送;④用火箭、高炮向暖雲部分撒凝結核,使雲形成降水,以減少雲中的水分;在冷雲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長。
3.農業防雹措施
常用方法有:①在多雹地帶,種植牧草和樹木,增加森林面積,改善地貌環境,破壞雹雲條件,達到減少雹災目的;②增種抗雹和恢復能力強的農作物;③成熟的作物及時搶收;④多雹災地區降雹季節,農民下地隨身攜帶防雹工具,如竹籃、柳條筐等,以減少人身傷亡。
[編輯本段]中國冰雹災害分析
中國冰雹災害的地理分布規律
冰雹活動不僅與天氣系統有關,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響也很大。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地貌差異也很大,而且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使大氣環流也變得復雜了。因此,我國冰雹天氣波及范圍大,冰雹災害地域廣。根據有關資料對中國冰雹災害的空間格局進行對比分析,有下述四方面的認識。(1)雹災波及范圍廣。雖然冰雹災害是一個小尺度的災害事件,但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冰雹災害,幾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災的記錄,受災的縣數接近全國縣數的一半,這充分說明了冰雹災害的分布相當廣泛。(2)冰雹災害分布的離散性強。大多數降雹落點為個別縣、區。(3)冰雹災害分布的局地性明顯。冰雹災害多發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特別是青藏高原以東的山前地段和農業區域,這與冰雹災害形成的條件密切相關。(4)中國冰雹災害的總體分布格局是中東部多,西部少,空間分布呈現一區域、兩條帶、七個中心的格局(圖3)。其中一區域是指包括我國長江以北、燕山一線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是中國雹災的多發區;兩帶指中國第一級階梯外緣雹災多發帶(特別是以東地區)和第二級階梯東緣及以東地區雹災多發帶,是中國多雹災帶;七個中心指散布在兩個多雹帶中的若干雹災多發中心:東北高值區、華北高值區、鄂豫高值區、南嶺高值區、川東鄂西湘西高值區、甘青東高值區、喀什阿克蘇高值區。
中國冰雹災害的時間分布規律
總體來說,中國冰雹災害的時間分布是十分廣泛的。盡管一日之內任何時間均有降雹,但是在全國各個地區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降雹時段。有關資料分析表明,我國大部分地區降雹時間70%集中在地方時13~19時,以14~16時之間為最多。湖南西部、四川盆地、湖北西部一帶降雹多集中在夜間,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多在中午降雹。另外,我國各地降雹也有明顯的月份變化,其變化和大氣環流的月變化及季風氣候特點相一致,降雹區是隨著南支急流的北移而北移,而且各個地區降雹的到來要比雨帶到來早一個月左右。一般說來,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台灣在3~4月,江西、浙江、江蘇、上海在3~8月,湖南、貴州、雲南一帶、新疆的部分地區在4~5月,秦嶺、淮河的大部分地區在4~8月,華北地區及西藏部分地區在5~9月,山西、陝西、寧夏等地區在6~8月,廣大北方地區在6~7月,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區在6~9月,為多冰雹月(圖4)。另外,由於降雹有非常強的局地性,所以各個地區以至全國年際變化都很大。
中國冰雹的孕災環境與致災因子分析
從區域自然災害系統論角度理解,冰雹災害是冰雹的孕災環境與致災因子、受災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災害。降雹與暴雨都是強對流天氣過程,受地形約束,常相伴發生,因此暴雨和地形成為冰雹災害孕災環境的主要因素。冰雹災害的強弱及區域分異首先取決於降雹的特點,從我國降雹的區域分異看,降雹高值區呈現一區兩帶的特點:一區指青藏高原多雹區;兩帶指南方多雹帶和北方多雹帶,前者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雲貴高原,向東延伸到湘西、川鄂邊界,後者從青藏高原的北部出祁連山、六盤山經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連接。中國冰雹成害的區域分異與冰雹致災(降雹)的區域分異相比較,有明顯的向東、向南、向西擴展的趨勢,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的差異。其一,從大區域看,冰雹災害多發區和冰雹致災最高頻區截然不同,前者為人口稠密的華北—長江中下游一帶,後者則為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地區。其二,冰雹成害與致災均存在兩條多發帶,但前者較後者位置更偏東,特別是在東部形成南北向的多雹災帶。其三是多雹災區域均位於多降雹帶內,且呈現團塊狀分布。由此可見,我國冰雹災害的區域分異深受人類活動范圍的影響,呈現中東部多、西部少的空間格局特點。再從區域的降雹和雹災空間分異對比看,降雹僅僅是一個自然過程,受災體性質的變化使得冰雹致災的高值區不一定是成災高值區。雖然受災體並不是造成災情的直接動力,但是它使得冰雹災害的災情產生相對的擴大或縮小。
中國冰雹災害的受災體分析
中國冰雹災害的區域分異深受受災體的影響,通過對中國現有冰雹案例進行逐一的歸類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冰雹災害的主要受災體類型有6大類、20種亞類,其中以糧食作物受災次數最多。從動態變化角度看,有以下四種亞類值得注意:一是玉米,受災的位次(與其他作物比)呈現上升,這與我國玉米種植的廣泛性以及地膜玉米種植發展有關。通過地膜來提早作物的生長期,無疑加大了冰雹成災的時間段。二是棉花,受災次數顯著增加,尤其在棉花的一些主要種植區。可見,作物品種和作物面積的變化直接影響到災情的放大或縮小。三是蔬菜、水果、花卉受災增加,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邊緣帶的蔬菜、瓜果、林果、尤其是花卉的發展,加上大棚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其受雹災發生的幾率加大。可見土地經濟作物產出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受災體的易損性程度。四是通信受災次數猛增,隨著國家通信事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網路的興起,使得冰雹受災體的易損性放大。
中國冰雹最多的地區
中國冰雹最多的地區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東北部的黑河(那曲),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曾下降53天,最少也有23天);其次是班戈31.4天,申扎28.0天,安多27.9天,索縣27.6天,均出現在青藏高原。

G. 為什麼夏天(七月)下冰雹奇事.怪事

雖然最佳答案搬運了好長一段,通俗點說就是:雨水落下之前,被熱氣托上去了,托到高空就凍上了,再往下掉,仍然會被熱氣托上去,就又凍一層,反反復復,直到熱氣托不住了才砸下來。所以冬天才不會下雹子呢,反而是天氣越熱,越容易下雹子。

H. 衛星地圖像湖南永順縣撫志鄉合作村地圖

靠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
合作村
參考:湖南省湘西州永順縣撫志鄉撫志村西北方向約2.53公里

I. 為什麼夏天那麼熱還會下冰雹 冰雹,俗稱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為常見,它小如冰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

冰雹和雨、雪一樣都是從雲里掉下來的。不過下冰雹的雲是一種發展十分強盛的積雨雲,而且只有發展特別旺盛的積雨雲才可能降冰雹。
積雨雲和各種雲一樣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氣上升凝結形成的。空氣從地面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氣壓降低,體積膨脹,如果上升空氣與周圍沒有熱量交換,由於膨脹消耗能量,空氣溫度就要降低,這種溫度變化稱為絕熱冷卻。根據計算,在大氣中空氣每上升100米,因絕熱變化會使溫度降低1度左右。我們知道在-定溫度下,空氣中容納水汽有一個限度,達到這個限度就稱為「飽和」,溫度降低後,空氣中可能容納的水汽量就要降低。因此,原來沒有飽和的空氣在上升運動中由於絕熱冷卻可能達到飽和,空氣達到飽和之後過剩的水汽便附著在飄浮於空中的凝結核上,形成水滴。當溫度低於攝氏零度時,過剩的水汽便會凝華成細小的冰晶。這些水滴和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於空中便成了雲。
大氣中有各種不同形式的空氣運動,形成了不同形態的雲。因對流運動而形成的雲有淡積雲、濃積雲和積雨雲等。人們把它們統稱為積狀雲。它們都是一塊塊孤立向上發展的雲塊,因為在對流運動中有上升運動和下沉運動,往往在上升氣流區形成了雲塊,而在下沉氣流區就成了雲的間隙,有時可見藍天。
積狀雲因對流強弱不同出一轍形成各種不同雲狀,它們的雲體大小懸殊很大。如果雲內對流運動很弱,上升氣流達不到凝結高度,就不會形成雲,只有干對流。如果對流較強,可以發展形成濃積雲,濃積雲的頂部像椰菜,由許多輪廓清晰的凸起雲泡構成,雲厚可以達4-5公里。如果對流運動很猛烈,就可以形成積雨雲,雲底黑沉沉,雲頂發展很高,可達10公里左右,雲頂邊緣變得模糊起來,雲頂還常擴展開來,形成砧狀。一般積雨雲可能產生雷陣雨,而只有發展特別強盛的積雨雲,雲體十分高大,雲中有強烈的上升氣體,雲內有充沛的水分,才會產生冰雹,這種雲通常也稱為冰雹雲。
冰雹雲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的。一般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在冰雹雲中氣流是很強盛的,通常在雲的前進方向,有一股十分強大的上升氣流從雲底進入又從雲的上部流出。還有一股下沉氣流從雲後方中層流入,從雲底流出。這里也就是通常出現冰雹的降水區。這兩股有組織上升與下沉氣流與環境氣流連通,所以一般強雹雲中氣流結構比較持續。強烈的上升氣流不僅給雹雲輸送了充分的水汽,並且支撐冰雹粒子停留在雲中,使它長到相當大才降落下來。
冰雹和雨、雪一樣,都是從雲里掉下來的,它是從積雨雲中降落下來的一種固態降水。
冰雹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①大氣中必須有相當厚的不穩定層存在。
②積雨雲必須發展到能使個別大水滴凍結的高度(一般認為溫度達-12~-16℃)。
③要有強的風切變。
④雲的垂直厚度不能小於6~8千米。
⑤積雨雲內含水量豐富。一般為3~8 g/m3,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個液態過冷卻水的累積帶。
⑥雲內應有傾斜的、強烈而不均勻的上升氣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在冰雹雲中冰雹又是怎樣長成的呢?
在冰雹雲中強烈的上升氣流攜帶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冰晶運動著,其中有一些水滴和冰晶並合凍結成較大的冰粒,這些粒子和過冷水滴被上升氣流輸送到含水量累積區,就可以成為冰雹核心,這些冰雹初始生長的核心在含水量累積區有著良好生長條件。雹核在上升氣流攜帶下進入生長區後,在水量多、溫度不太低的區域與過冷水滴碰並,長成一層透明的冰層,再向上進入水量較少的低溫區,這里主要由冰晶、雪花和少量過冷水滴組成,雹核與它們粘並凍結就形成一個不透明的冰層。這時冰雹已長大,而那裡的上升氣流較弱,當它支托不住增長大了的冰雹時,冰雹便在上升氣流里下落,在下落中不斷地並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而繼續生長,當它落到較高溫度區時,碰並上去的過冷水滴便形成一個透明的冰層。這時如果落到另一股更強的上升氣流區,那麼冰雹又將再次上升,重復上述的生長過程。這樣冰雹就一層透明一層不透明地增長;由於各次生長的時間、含水量和其它條件的差異,所以各層厚薄及其它特點也各有不同。最後,當上升氣流支撐不住冰雹時,它就從雲中落下來,成為我們所看到的冰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