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湘西鼓樂

湘西鼓樂

發布時間: 2021-03-14 10:31:48

『壹』 長沙有苗鼓嗎

1.西的復苗鼓有慶年、慶神兩種,隨制著苗族人民審美情趣和鼓樂承傳的變化,一般在農歷"四月八"、每年春節前後、趕秋、椎牛、豐收喜慶、婚嫁、迎賓客等重大活動里,他們都以鼓樂相迎,以鼓樂作為抒發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
2.苗族鼓樂最具有舞蹈特色,因為苗族鼓樂常常伴隨著舞蹈,它是音樂、舞蹈的完美結合。在我州,苗族鼓樂稱為鼓舞,有很強的地域性。由於苗族文化、歷史與審美的因素,苗鼓舞通過敘事性的表演方式,構成了湘西苗族鼓樂的獨特個性;它通過一個個生動的舞蹈動作,再現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勞動的圖畫,可以說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的歷史畫卷。
3.苗鼓是苗家供奉的聖物;是苗族部落的象徵,苗族從黃河到西南群山大遷徙的路上,什麼東西都丟上,仍保留著一面鼓。

『貳』 苗族的風俗

苗族傳統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等地的苗族人民歡慶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收獲季節以後,有的在農歷十月亥日,有的在農歷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節日早晨,晚輩將做好的美味佳餚、虔誠地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對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謝。姑娘們身著色彩鮮艷、風格各異、刺綉鑲邊或挑花的蠟染衣褲或長短百褶裙,佩戴著引人注目的耳環、手測釧等多種銀飾物,與英俊的小夥子們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蘆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銅鼓聲傳遍整個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馬燈吹著笛子來到村寨附近的「遊方」場去遊方(又稱「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村村寨寨歌聲不斷。通過對歌,鍾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綉有鴛鴦的錦花帶連接在一起。

苗年若與「吃鼓藏」年相遇,更為隆重「鼓」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舉行的祭祖儀式,若干年舉行一次,七八年、十來年不等。「鼓藏」前,將「鼓藏」牛(為鼓藏神喂養三年的大牯牛)排隊角斗。屆時,大家推舉的「鼓藏頭」一主持儀式,殺牛祭祖,還要殺雞鴨。全鼓的親戚都要趕來參加,活動持續十餘天。

吃新節

也叫「新禾節」。「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節日之一。沒有統一的規定日期。按照習慣,在收獲的季節里,找一塊稻穀長勢最好的田,大家就在這里歡慶「吃新節」。相傳很古的時候,人間沒有穀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穀子國有穀子,人們只好打獵為生。為了得到谷種,苗族的老祖先告勞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珍禽異獸到穀子國換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種,放在倉庫里,等來年開春播種。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長很長的阿烏友,手扒著天邊,借著天燈的光,踩著石頭,舂蕨粑根,不小心將天燈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倉頂上。結果起火,火越燒越大,谷種在倉里哭喊連天,最後乘著煙飛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勞去找告呼,請他勸回谷種,可是告呼硬說谷種沒上天。沒辦法,告勞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珍禽異獸去換回谷種。嘴巴磨破了九層皮,嗓子說幹了九壇水,告呼死活不答應。告勞想了九天九夜,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等穀子成熟的時候,派一隻狗到稻田裡打幾個滾,讓穀子沾在毛毛上帶回來。古歷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發了,告勞又交待:要取穀子桿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長的谷種。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門時,不小心絆了一跤,把告勞交待的話記顛倒了,結果跑到只有五寸長的稻田裡,趕忙打了幾個滾就往回跑。計策被告呼識破了,當狗走到天橋時,告呼早派了九十九個彪壯的武士一把守橋頭,他們把狗打落到天河裡,他們想天河又寬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條。可他們萬萬沒想到,狗落入天河後趕緊把尾巴翹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游過天河回來了,尾巴上還沾有九粒谷種。告勞有了谷種,趕緊犁田撤種,到了古歷六月六日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樣的谷穗,一個月後,金閃閃的谷穗成熟了。古歷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種一年的日子,告勞這天摘了九升穀子,煮了一大鍋香噴噴的白米飯。他先舀了三大碗給狗吃了,然後自己才嘗新。剩下的谷種,年年播種,使人們都吃上了白米飯。為了記住取谷種的日子,將七月十三日定為吃新節,一直傳下來。節日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飯,天剛破曉,人們便帶上新米飯、酒、雞、鴨、魚、肉來到田間,祭過先人之後,宴席開始,大家圍成一個圓圈,每人將手中的酒杯舉到下一位的唇邊,老人一聲令下,大家接連歡呼三聲,便互相敬又酒,一飲而盡。頓時田間笑聲回盪,對歌、踩塘、跳蘆笙等傳統的文體活動開始,直到黃昏。

四月八

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貴陽市附近苗族人民紀念古代英雄「亞努」的傳統節日。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羅格桑(今貴陽附近)休養生息,過著幸福、美滿、豐衣足食的生活。為了抵禦統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謀的首領「亞努」率眾英勇抗擊,給來犯者以沉重打擊,但終因寡不敵眾,不幸於四月初八犧牲,葬在「嘉八許」(今貴陽市噴水池附近)。為了紀念「亞努」英烈,至今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身穿節日盛裝的苗族人民,都要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貴陽市噴水池旁集會。

屆時,噴水池旁紅旗招展,人如潮湧,吹笙奏笛、對歌傳情、耍獅子、玩龍燈、打球、比武熱鬧非凡。小夥子的蘆笙比賽別有情趣,他們邊吹蘆笙邊做快速旋轉、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貴陽市和噴水池一帶燈火輝煌,如同白晝,到處歡歌曼舞,一派歡樂景象。

四月八的活動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廣為盛行。

舟溪蘆笙節

居住在凱里舟溪一帶的苗族。在農歷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過蘆笙節。蘆笙堂設在舟溪井坎邊的河沙壩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幾位主持蘆笙堂的老人,扛著蘆笙來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數千年來盛傳之娛樂活動。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紛紛仿效,以娛樂而賀新年,更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後倒出葫蘆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蘆笙堂中央,噴酒數口,各人又飲一大口,吹響了第一支蘆竺曲;這時帶著銀花首飾,穿著艷麗節日盛裝的姑娘和小夥子們隨著悅耳的曲調翩翩起舞。小夥子們向意中人索取花帶,姑娘們則將花帶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蘆笙管上。三天過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夥伴。這時主持蘆笙堂的老人,仍然背著米酒,在碑石上和蘆笙堂上噴灑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標。此後蘆笙高掛,直到五穀歸倉,農歷「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蘆笙節。第四天是鬧春,青年情侶,自由談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龍舟節

龍舟節是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時萬人盛裝,雲集江邊,參加龍舟出發前的獻祭活動。比賽開始,幾十條龍舟破浪前進,兩岸鑼鼓、禮炮齊鳴,觀眾吶喊驚天動地。岸上還舉行對歌、跳蘆笙舞等活動。入夜,余興未盡,青年男女相聚對歌,傾訴真情。

捕魚節

捕魚節是貴州中部獨木河及南明河兩岸苗族的節日。獨木河發源於雲霧山,在貴州境內北流至尤里、福來交界處與南明河匯合,再北流注入烏江。這個節日最初是在播種插秧需要水時,苗族人民在河邊祈禱龍王降雨的求雨節,但年長月久,就逐漸演變為捕魚節了。

節日時期各地不一,從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魚而有威信的「漁頭」商定。屆時,青壯男子都要前往山上採集樹葉作「鬧葯」,到河中鬧魚捕魚,婦女則在家中備辦臘肉、香腸、糯米飯和酒。中午時,全家老少都穿著盛裝,攜帶酒肉到河邊進餐。食畢,男吹蘆笙。女唱山歌,盡興歡樂。到夕陽西下時,才帶著鮮魚回家,另設宴招待親友或以魚饋贈他們。

吃信節

吃信節,是貴州省合江縣包寨一帶苗族人民的節日,歷時四天,時間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信」(戊)日(根據干支紀年計算)。屆時,遠嫁他鄉的苗家姑娘,極盡梳妝打扮,穿著如花似錦的衣裙,佩戴琳挪滿目的銀飾物,滿「載」節日禮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鄉親。節日期間,全寨歡騰,鼓樂齊鳴,吹起蘆笙,翩翩起舞,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歡樂。百嗄雅山腳、翁雅河畔,人聲鼎沸。鬥牛、斗雀、跳蘆笙、拔河、打球等比賽場上,喝彩聲此起彼落。鍾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樹林里,溪水邊對山歌,互相傾訴愛慕之情。

花山節

花山節,又稱「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 "跳場"或"桃花",是貴州省西部、中部,雲南省東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節日。日期不盡相同,有的在農歷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節前,幾個苗寨聯合產生花山會的三人領導小組,連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場在地勢平坦的風水寶地。

屆時,披上節日盛裝的「花場」,燈籠高懸,彩旗飛舞。花桿矗立。身穿對襟短衣,頭纏青色長布,腰來大市帶的男子和身著節日盛裝、精心梳妝打扮的婦女,吹著蘆笙、吹吶,敲著銅鼓,載歌載舞,從四面八方雲集會場。蘆笙舞貫穿花會始末,賽歌是花會的主要項目,爬桿比賽最引人矚目。舞獅、武藝競賽、鬥牛、賽馬活動,各地不盡相同或兼而有之。蘆笙舞給人一種輕松活潑之感,衣著鮮艷的姑娘和著小夥子蘆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幾個男子一字排開,邊吹邊舞,姑娘們圍繞蘆笙隊,轉圈而跳;有的是小夥子吹笙在前,姑娘聯臂縱舞於後,或全場數百人隨樂齊舞,歌舞昇平,令人心曠神情。舞獅活動別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桿頂端懸掛一個豬頭(或一隻雞)、兩瓶美酒,舞獅畢,比賽爬花杯。花杯是用一棵剝皮的松樹製成,又高又滑又細,要想取勝是很困難的,人們常常採用人梯的辦法摘取勝利品。爬花桿表演最富有民族特色。表演者邊吹笙,邊繞桿旋轉起舞。一個鷂於翻身上桿,頭朝下,雙腿交叉緊緊絞住桿子倒掛,吹奏蘆笙,一個鯉魚打挺,身體倒轉一百八十度,循環反復一直攀到桿頂亮相。表演者雙腳夾住花桿倒掛。吹著蘆笙下滑,距地面數尺時,一個筋斗翻下,輕盈自如,賽過體操運動員的技巧,博得全場喝采。婦女的績麻穿針比賽,饒有風趣,比賽搓麻繩、穿針引線的質量、速度。勤勞、智慧的結晶為她們帶來節日歡樂。花山會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機會,鍾情的姑娘會被小夥子撐開的花傘攏去,互相依偎著,傾訴衷腸。花山會到處洋溢著節目的氣氛,充滿著真摯的友誼,純潔的愛情。

砍火星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關嶺一帶。節日內容主要是規定鄉規。根據不同姓氏,節日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大致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戶,輪流值年,值年負責召集大家商討鄉規和有關大事,然後值年家要備酒殺雞,請大家喝「合心酒」,並把雞頭敬給下一屆值年。循環輪流輪到誰家值年,就在誰家舉行聚議和飲"會心酒"。

客家年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節。在農歷三十晚上,家人團聚,不許外人打攪。他們用半掩門放鞭炮以示此時來人不許入內。初一清晨繼續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惡。人們用兩手做欄牛、攔羊狀,嘴裡說:「趕牛,趕羊……」以示六畜興旺,然後吃年飯。初二開始身著盛裝的苗家人走鄉串戶,互相祝賀節日。好客的主人對來賓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著節日的歡樂。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還要舉行「踩花山」、「並牛」等活動。

晾橋節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苗鄉寨頭的傳統節日,也叫「二月二」。相傳寨頭人原住在也霧山,因寨頭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進寨頭。搬家那天,龍也要跟著搬,但石屏河水擋住了龍的去路,於是寨里的構羅(長老)們商議一下,決定架橋把龍接來,因龍象徵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這座橋就修了十二個橋墩。橋修好了起名為「接龍橋」,橋是農歷二月初二造的,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每年這一天寨頭苗家十二房各抬一頭豬,在橋上宰殺。

龍船節

龍船節,有的地方又稱「龍舟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五月初五舉行。

屆時,清水江畔,彩旗飄舞,人如海,歌如潮,幾十隻裝飾一新的青、紅、黃龍舟一字排開,泊在爭相競發的起跑線上。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旌旗迎風「嘩嘩」作響。每條船上三四十名運動健兒,上著對襟短衣,腰系綉花帶,下穿陰丹士林布褲,頭戴精巧的斗笠,個個精神抖擻,集中待命。德高望重的鼓師和標致英俊的少年擂鼓吶喊,指揮龍舟行進在寬闊的江面上,龍船似離弦飛箭,兩岸的歡呼聲,喝彩聲響徹天空。競賽結束,男女青年隨蘆笙、吹吶、竹笛、芒筒、月琴、木葉等樂曲聲翩翩起舞。跑馬、鬥牛、踩鼓和「遊方」活動相伴舉行,增加了節日濃郁的氣氛。節日里,出嫁的姑媲精滿載雞鴨、棕粑回娘家探望。

姊妹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地區。每年春天,那裡的苗族婦女要過一次「姊妹節」,吃上一餐「姊妹飯」。節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們便去田裡捉魚,准備「姊妹飯」、不管她們到哪家田裡捕撈,都會受到歡迎。婦女們吃完「姊妹飯」後,便各自帶上事先准備好的彩色糯米飯,到遊方場找小夥子對歌。小夥子想要吃到糯米飯,必須在對歌中取勝。除對歌以外,婦女們可以隨意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過「姊妹節」。

爬山節

苗族的爬山節亦稱「爬坡節」,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每年農歷的三月下旬里的「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記日),即農歷三月十九日這天舉行。屆時居住在黔東南凱里地區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爐山上,他們在山上對歌斗雀,歌山人海,熱鬧非凡。青年男女邊唱歌邊沿著曲曲彎彎的山間小路向山頂攀登。一路春風一路歌,苗族的飛歌、情歌、酒歌、古歌灑滿山坡,最先到達山頂的被譽為「爬山英雄」,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姑娘們的青睞。相傳香爐山爬山節是紀念苗族的英俊青年阿補和玉帝小女兒阿別的。玉帝的小女兒阿別嚮往人間的自由生活,順著山頂飛下來,與聰明能幹、忠厚善良的阿補結為夫妻並生有三個女兒。一天黎明全家人正在高興之際忽然雞叫頭遍。玉帝規定每天雞叫三遍時為朝拜時,阿別若不能及時趕到,必有大禍臨頭。心急如火的阿別在山頂向天空飛奔時一腳將香爐山頂登垮了六層。香爐山沒了山頂,阿別再無法下凡了,玉帝也因沒有山頂不能享受人間香火,便罰阿補變為香爐,供燒香之用。為了紀念阿別和阿補的忠貞愛情,苗家人便在阿補變香爐這天過一年一度的爬山節。

殺魚節

居住在貴州省貴定一帶的苗族人民每年農歷三月初九都要過殺魚節。這天,人民起早來到河邊,叉起河裡的鮮魚,在河邊煮著吃,邊吃邊唱山歌,吹蘆堅,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挑蔥會節

是湘西保靖縣翁排坡苗族青年的集會。傳說很久以前,老鼻子苗寨土官的女兒阿達惹愛上了夯沙的苗家放牛郎岩諾。土官氣得要死,說:「鳳凰鳥哪能與釘釘雀共窩?」岩諾的老人也勸岩諾:「金銀花與地巴菜同不了一個心。」阿達惹被鎖在吊腳樓里,不能出去。岩諾每天黃昏趕牛回家,從夯沙跑到老鼻子寨來看心愛的姑娘。失去自由的阿達惹用歌聲唱道:「翠鳥關在竹籠籠里,掛牽山上花蓬蓬哩。鳥盼花,花盼鳥,清明采青才相逢哩。」「清明采青」是苗族姑娘在清明這天,上山挑葫蔥,求山神保佑。岩諾明白了姑娘的意思,忙唱道:「扯下樹的藤子卷在地哩,藤也枯葉也枯好孤凄哩,盼清明,發春雨哩,纏上村兒再莫離哩。」清明這天,兩人各自早出家門,正好走在葫蔥茂密的翁排坡上相遇。他倆忠貞相愛感動了葫蔥仙姑,促成了他們美好姻緣。因此,每年的清明節,苗族女青年穿上節日盛裝,帶上蒸好的「清明粑粑」,手拿挑蔥刀,男青年拿著沙刀,都聚集在翁排坡上,對歌擇偶。這就是一年一度的「挑蔥會」。

祭鼓節

這是苗族的傳統祭祖節日。十二年一大祭,六七年一小祭。傳說,人類的媽媽「妹榜妹留」是從楓樹的樹心裡生出來的,他們死後還要回到楓樹里去,人死後靈魂也要回到老家去才得安息。祖宗的老家在樹心裡,木鼓就是象徵祖宗安息的地方。後來祭祖,「祭祖」喊成了「祭鼓」了。沿襲到現在祭鼓就是祭祖了。祭鼓是以「韁略」為單位舉行的,一個「韁」是一個始祖傳下來的有血緣關系的親族,他們共同敬奉一個認為祖宗的靈魂住在裡面的木鼓。祭鼓節那天,每家准備一頭水粘牛,也可以幾家准備一頭,或買些牛肉。先放牛角斗,幾百頭牛一起角斗,場面是很壯觀的,然後再宰殺敬供。按習慣,不論是來慶賀的親友,還來看鬥牛的客人、過路的商販,一律留下,不準走,人越多,主人臉上越光彩。跳花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關嶺地區。這是關嶺地區苗族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節日。據說是為多年不生育的夫婦們舉行的娛樂盛會。現在遠超出這個范圍。節目多在正月舉行,為期三天左右。白天,吹蘆笙、口弦,唱歌跳舞。晚上,對歌,談情說愛,老人圍在篝火旁飲酒暢談。參加者有時上萬人,男女老幼競相赴會。

『叄』 湖南湘西有什麼民間藝術,一種就可以了,盡量要求詳細一點的~

不要啊,太有趣了沒有,哎,遺憾的是,我覺得這么難
然後看一看這

元宵播放

華燈劇團是一個民間小劇場在湖南的物種。孕育民間歌舞花燈,茶燈,以及集線器和「調教」。湘西戲劇,戲劇戲劇戲劇戲劇湘南嘉禾北平江縣代表。

花燈,茶燈,輪轂,和其他民間歌舞表演,盛大,明,清兩代,地方誌書多條記錄。表演大約兩個方法:第一,那裡是人的「醜陋的一次戲劇唱」,是眾所周知的花鼓,在竹馬燈,打雙和對燈籠的故事;第二是在相關的手臂踏歌「的集體舞蹈,通常稱為「擺燈」和「跳燈。人舞蹈在這些地方的輪轂,燈籠,長期的進化,一些吸收電視劇程序法,並逐漸發展成花鼓戲,其他保持燈籠舞功能更罕見的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花燈展覽。 「各地的自然地域環境的差異和不平衡的發展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不同的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相鄰的姊妹各種花燈戲的藝術影響在保留劇目主題曲的結構性能特點,有其自身的特點,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是不一樣的。

湘西花燈戲,流行的湘西民間習慣稱為麻陽花燈,桑植花燈的吉首市,保靖花燈等,結合正劇,儺戲發展成為一盞燈戲。湘西戲劇的前身燈籠,燈賽事命名的節誕生出來的。叫「調燈籠,桑植縣被稱為」打燈籠,永順稱為「土地燈籠高高掛」。

燈籠的歌聲和舞蹈,藝人們經過多年的實踐形式,各種運動和公民生活的武術是藝術的過程中,創造和發展不同的風格。文聞舞燈籠燈籠漂亮,灑脫,吳燈籠健美大膽。

湘西戲劇的初步形成,並第一次出現在這個鳳凰,麻陽沿清咸豐,同治年。楊發揮儺堂戲,辰河高腔,常德漢Ban擁有在湘西一些地方在執行的燈籠肯定的,主燈舞演唱會的內容在一個新的發展,即將到來的民間故事和其他劇種的劇目劇改編的演唱會,「香蓮闖宮」,「山伯和朋友」。湘西戲劇,歌唱的曲調,大多來自民歌,未成年人。一對燈籠,燈籠京劇唱腔主要適用於輕音,旋律保持結構的特點的民間戲曲度。因為題材不斷擴大,業務線的歌聲旋律被廣泛採用博納,高強,發揮金融揚,儺戲,民間藝術,以及其他富有戲劇性的增加,歌劇調於一爐的全面發展。

劇情前身為「輕歌劇」,平江域,也稱為平江花鼓戲,是湘北燈籠代表的湘北花燈戲的特點:一是與性的即興表演。仍然有燈籠表演的痕跡。三是吸收了說唱藝術的說和做。四是要吸取民歌和舞蹈表演技能。平江花燈戲,流行的平江縣人居瀏陽東鄉地區,執行地面中心的舞蹈形式,表演戲劇的形式稱為,平江花燈戲的戲劇。平江燈會歌劇劇目有100多個,大多是相同的花鼓戲。

嘉禾戲劇,戲劇,湘南流行。貴陽市松嶺河被稱為「調」,郴縣鼓嘉禾稱為「燈籠」。嘉禾戲劇在100多個劇本,包括熱鬧的歌劇農村的生活,如「看花」,「打鳥」更體現出劇中的家庭生活和民間故事,如「苦茶記」,「金川會」,「鐵匠」,「劉海戲蟾」等。

花燈戲來自民間的腳本字元,情節比較簡單,唱詞和道白,很容易理解,唱歌吸收特性的民歌,歡快和不確定性,歡快的表演動作,歌曲和舞蹈味道非常濃,多以小喜劇已知的性能生活,充滿了芬芳的土壤。

幾個戲劇的戲劇,有其自身的特點。湘西戲的傳統劇目是比較小的,廣泛流行的「撿菌子」,「盤花」,「拔芽」,王三賣家「,」花「。湘北的戲劇劇目,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光京劇表演藝術家集體創作的劇目。藝人移植傳統劇目的基礎上,改編的劇目。湘南花燈戲憑借其不斷改善和發展的劇目持續增長。編年史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創造了很多的戲劇藝術家取材。 ,燈籠劇院在粵北湘南地區,甚至蔓延,也豐富了戲劇和其他劇種的劇目交換移植吸收過程中,據不完全統計,湘南花燈發揮傳統劇目約130多個,包括59個戲劇33中等大小劇場,小舞在超過40個。此外,還有的子調諧程序40。

音樂,湘西花燈調燈調的主要來源,同時,還大量運用在歌劇演唱的民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與專業影院已經建立了一個空前豐富的劇目,音樂的發展關注曲牌體,板腔復雜的共存音樂系統,吸收了豐富的打擊樂,提高音樂表現力,新改進的歌劇程度。湘北戲劇調整點的和聲小調兩大類,有一個古老的尺調,只有一首歌曲。音樂伴奏分為文,武場面,大鋼琴,將胡,鼓。湘南燈籠播放音樂,從當地的民歌,小調,和其他民歌。自定義音樂和外國音樂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吸收和融化。湘南花燈戲的音樂可分為吹打歌碑和絲弦曲牌兩種。湘南戲劇的敲擊,從當地民間鼓樂,隨著元宵節的發展戲劇藝術,參考和改變一些齊玩打擊樂的想法。

表演藝術,腳色行當,舞台美術,戲劇三個不同的功能。湘西繼承戲劇表演藝術燈籠舞「帽」,「圓」,和風扇的組合法,幽默矮樁姿勢。彝族人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各種鳥,獸,蟲,魚,不同的動態,精製加工而成的藝術體現這些「帽子」和「圈子」。新中國成立後,戲劇的生活和發展。湘南收集和創造了許多新戲的傳統劇目和音樂戲劇的演出質量的不斷提高,出現了「交叉」,「十月花,」張木匠和妻子「,」10個月小春「一些優秀的劇目,參加省級和地級進化。湖南湘西北部燈籠劇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在過去的十年中,湖南花燈戲,有很大的發展,許多專業和業余劇團不斷提高,並創建一個新的劇目,反映現實生活和一些傳統劇目的挖掘排序新的思想內容,湖南戲劇藝術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肆』 湘西苗族鼓樂有哪些希望可以得到介紹

怎樣深度的介紹

『伍』 特色湘菜名店有哪些

我覺得湖南湘西部落不錯,是一家正宗的湘菜館。
特色的湘西民俗風情,神秘的湘西文化讓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對它充滿了好奇與嚮往。湘西部落特色湘菜加盟連鎖品牌董事長龔水清是土生土長的湘西人,對湘西有著獨特的情懷,他帶著濃厚的湘西情與湘西特色食品在湖南長沙開起了第一家湘西特色餐飲店並迅速在全國發展各湘菜加盟連鎖店,極具特色的菜系與別具一格的菜品給長沙的食客 們注入了一股清泉,掀起一陣美食風潮,帶來了視覺上和感觀上的雙重享受。

每逢用餐時總能聽到陣陣鼓聲,時而高傲、時而舒緩,動聽的旋律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食客,漂亮的舞姿吸引著無數觀眾。初到湘西部落的客人往往久久停立在神鼓台不願離去,都被神鼓台上的舞姿與陣陣鼓聲迷住,紛紛拿起相機拍下這美麗的瞬間,只為留下湘西的影子 。走進部落身著苗服的熱情的湘西女熱情並青春洋溢的笑容讓來客彷彿至身於美麗的神秘湘西。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國苗族地區最獨特的舞蹈藝術 流傳在湖南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吉首市和鳳凰、瀘溪、 保靖、花垣、古丈等縣。在湘西,苗族鼓樂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強大的社會功利作用。每逢春節或苗族盛大節日,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 集中到坪場進行鼓舞表演賽。鼓舞是湘西苗族運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以鼓樂指揮生產勞動,以鼓樂傳播民族文化,以鼓樂娛樂 身心,它把音樂、舞蹈、表演等藝術種類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其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它不但反映苗族任民的生活狀態、勞動習慣,還表達男女愛情及審美情趣,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湘西部落,是讓湘西人的夢想照進現實」。龔水清懷揣著創業夢想,堅持著引導和指導消費者的理念,開創了自己的一番事業。相信通過他的堅持和努力,他的事業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我覺得湖南湘西部落不錯

『陸』 土家族是否是少數民族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

1、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2、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

3、重慶市主要分布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布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6)湘西鼓樂擴展閱讀

獨特的民族節日:

1、向王節

向王節的主要祭祀活動是殺雞祭向王,也稱為血祭。《後漢書》記載:「廩君死,魂魄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

人們最早祭祀向王,是用人祭。隨著社會文明進步,改人祭為畜祭,後又改為用雞血祭祀。土家人六月六除到向王廟拜祭外,清江船工祭奠活動最為隆重。

2、花朝節

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農歷二月初二舉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節的。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游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

3、三月寒食節

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家族

『柒』 湘西苗族鼓舞的傳承意義

民族價值
苗鼓是湘西苗族的聖物,自古以來,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護苗族鼓舞這一藝術形式,對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構建和諧,培養苗族人民勇於創造,頑強拼博的精神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藝術價值
歷史上苗族鼓舞產生在苗族的祭祀活動中,常與儺歌、儺戲交替表演或聯合表演。更深入地對苗族鼓舞進行發掘、搶救,對中國舞蹈、中國音樂、中國儺文化的深層次研究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對外價值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苗族鼓舞這種深受苗族人民喜愛的民族舞蹈藝術,多次派出舞蹈專業工作者深入苗寨村落,搜集、整理、傳承、保護苗族鼓舞的舞蹈素材及表演藝術。1953年,鳳凰縣落潮井苗族藝人麻管送、麻順太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匯演,表演了精湛的苗族花鼓並獲獎。1955年,古丈縣苗族女青年龍彩蓮被選拔為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在波蘭舉行的第五界世界青年聯歡節,表演了苗族女子單人鼓舞並獲得好評。此外,苗族第一代(新中國成立以後)女鼓王龍大姐,被原中南民族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專門傳授苗族鼓舞。1991年,第二代鼓王龍菊蘭赴新加坡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節,表演苗族鼓舞獲得極大成功。 湘西的苗鼓有慶年、慶神兩種,隨著苗族人民審美情趣和鼓樂承傳的變化,一般在農歷四月八、每年春節前後、趕秋、椎牛、豐收喜慶、婚嫁、迎賓客等重大活動里,他們都以鼓樂相迎,以鼓樂作為抒發自已情感的特殊方式。苗鼓溯源,筆者贊同苗族學者石啟貴的觀點,石啟貴在《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論述:苗人在環境上,苦於種族、政治、經濟之壓迫,無以進展,故文化知識較落人後,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峽谷之間,出作入息,少與漢人接近,坐井觀天,孤陋寡聞。若不尋求一種娛樂,則不足以資人生樂趣、提高思想、活躍精神、促進健康,而有裨益於人身者,僅鼓樂一項。此時,苗鼓的社會功利作用得以充分體現。

『捌』 湘西的風俗人情

苗族「六月六」歌會

「六月六」是苗族祭祀祖先的節日。泛臘耳山苗區(銅仁、松桃、鳳凰、花垣、秀山等地)有苗族青年天靈射殺皇帝的傳說,皇帝查知刺客是苗疆的天靈,天靈被害,據說被害這天是六月六日。於是,每逢此日,苗胞便雲集將軍山下,吹哨吶、唱苗歌、跳鼓舞,祭奠先烈,祈禱吉祥,祈禱未來和希望。

清晨,趕歌會的群眾已成群結隊,在山頭、溪邊、公路兩旁攢動,許多身穿對襟開衫、頭纏花黑條巾,手拿帶釣小花布傘的年青小夥子,在一群群盛裝俏麗的苗家姑娘中穿來游去。如果男方看中女方,就用小花傘去鉤對方手、腰,小小的花布傘成了溝通情愫的工具了,如果姑娘看中小伙,就頻頻傳送秋波,使眼色。

苗家花帶

苗家花帶,織花帶,是苗家姑娘最盛行最喜愛的一種習俗。在苗家,從女兒長到七八歲起,母親就要教她做針線活,待到十歲左右就教她學織花帶,如果母親技藝不高,還要請寨子里花帶技術最高的婦女來教。有的女孩子,從母親或姐姐那裡初步學到織花帶技術後,就在本寨子邀同齡夥伴,三五個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藝。待到編制技術日趨成熟之後,姑娘也大了,就往往一個人躲在房中編織出色鮮艷的花帶,表達少女的愛情。苗家姑娘,往往拿自己編制的花帶作為禮品相贈,特別是姑娘有 了意中人,就把花帶作為愛情的信物相賠,以表示以身相許,愛情純真。

『玖』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間素材

趕集的時候很多人唱 自己去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