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的那座山最高
山西最高處為東北部的五台山葉頭峰,海拔達3058米,是華北最高峰
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貌從總體來看是一個被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整個輪廓略呈由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佔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佔20%。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與其東部華北大平原相對比,呈現為強烈的隆起形勢。最高處為東北部的五台山葉頭峰,海拔達3058米,是華北最高峰;最低處為南部邊緣運城垣曲縣東南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境域地勢高低起伏異常顯著。
2. 朔州市鳳凰城海拔高度
你說的是鳳來凰古城嗎?源
鳳凰古城: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鳳凰縣,是一個美麗的小城,鳳凰縣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邊緣,西鄰貴州省松桃縣和銅仁縣,到與本省瀘溪縣相連,北與花垣縣和吉首市接壤,到南與麻陽縣為鄰。總面積平方1759平方公里,東西最寬50公里,南北最長66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梯級傾斜。最高海拔1117米,最低海拔170米。地處武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山戀重疊,林谷深幽,溝壑縱橫,溪河交錯。境內有臘爾山、青龍山、南華山、巴斗山等47座山峰;沱江、萬溶江、白泥江、牛角河等156條大小河流。
3. 鳳凰古城的簡介
山西朔州市平魯區鳳凰城鎮古城距今已有527年的歷史,明初設老軍營,明成化17年(公元1481年)始建築城,置平虜衛屬山西行都指揮使司管轄,曾設軍事重鎮以阻北方游牧民族南犯中原,古城規劃合理、建築科學,格局布置為四大街八小巷,城牆周長3150米,高12米。北固山位於鳳凰城鎮北端,方圓1公里,呈南北走向,海拔高度為1596米,佔地面積為2100多畝。整個山間和頂部由廟宇構成,寺廟較多,其中以千佛洞、真武廟、玉皇廟等寺廟規模最大。古跡雖有遺存,但因戰亂多數遭到破壞。2007年經省級、國家級專家鑒定:在北方,像鳳凰城的這種建城格式和規模實屬少見,尤其地處塞北邊陲,開發其歷史文化資源有著極高的價值。憑借平魯區區委、區政府開發北部山區文化旅遊產業,把境內北固山列入首期重點開發的旅遊景點這一東風,鳳凰城鎮黨委、鎮政府斥資100多萬元完成了北固山荒山綠化1060畝,在山間栽植雲杉、油松、樟子松7萬多株,完成了上山引水工程並在山頂新建80立方米水池一座,鋪設引水管道1380米,同時維修了北固山的道路、台階、石牌、千佛洞和山門等。
4. 山西省朔州安庄村的海拔高度
朔州境內西、南、北三面環山,中部和東部是平川,整個地勢由西向東傾斜。西部山地主要山峰有魚渠嶺、雙華嶺、大梁山等,海拔在1750到2000米之間。南部山區主要山峰紫金山,海拔2127米,山高峰巍,懸崖絕壁,坡度在35到40度間,山上多松、樺等。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黑駝山,海拔2147米,為城區最高點。中東部為平川區,面積約占城區總面積的70%,恢河橫跨其間,為主要農產區。境內主要河流有恢河、黃水河、七里河、源子河等,均為桑乾河支流。
5. 鳳凰古城
http://www.one101.com/
鳳凰古城簡介
概 述
鳳凰縣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西與貴州省松桃、銅仁兩縣接壤。總面積炒1758.5平方公里,占自治10州個縣市面積的8.12%,是湖南省較小的縣份之一。縣地在唐拱三年(687)始設渭陽縣。此後或隸屬招諭或隸麻陽,屢有變動,至宋代設土司。明隆慶三年(1569)為了監視土司,在今落潮井地域高一軍營。因此地有一高山形似鳳凰,稱鳳凰山,這個軍營因山定名,稱鳳凰營。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設廳,命名鳳凰廳,廳治設鎮竿鎮(即今沱江鎮)。嘉慶二年(1797年)升散廳為直隸廳。民國二年(1913)改廳為縣,稱鳳凰縣,相沿至今。現今鳳凰全境劃為5個鎮(其中1個區鎮、4個鄉級鎮)和27個鄉。人中30萬,是一個多民族縣有苗、漢、土家、回等民族。縣境多山,屬中低山區,為雲貴高原尾部武陵山脈的南部分支,西北高而東南抵。有臘爾山等47座大山,沱江等156條大小溪河,構成層巒迭嶂、河流交錯、溝壑縱橫、水流湍急的地貌。全境大致分為三級台階,東部至東南為第一台階,海拔為500米以下,約12個鄉(鎮);東北至西南的中低山區為第三級台階,海拔500—800米,約14個鄉(鎮);西北為第三級台階,是高山台地,海拔800米以上,約6個鄉。縣域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我,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1308.1毫米,多集中在1—5月,夏秋乾旱約四年三遇。平均年日照為1266.3小時,無霜期為277天,年平均氣溫15.9℃。
鳳凰不僅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名勝古跡也多。距縣城25公里有保存完整的黃絲橋古城;距縣城6公里有奇梁洞。洞長數里,鍾乳石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禾庫鄉境內有天星山,峭壁千仞,形勢險峻,是清代乾嘉年間苗民起義的古戰場;廖家橋鄉的龍井潮泉,定時湧出泉水,水柱高達丈余;柳薄鄉有尖朵朵瀑布,落差高達236米,凌空飛瀉,極為壯觀;山江鎮是苗族聚居區,保持著濃厚的民族特色;縣城沱江鎮北門及東門的古城樓仍保持原貌,河邊古樸的吊腳樓別具一格,更有那飛檐斗拱的朝陽宮、萬壽宮、大成殿、天王廟、遐昌閣等古建築點綴,整個山城保持著古色古香的風貌。
建 置 沿 革
鳳凰在春秋時期屬楚國,為黔中地。秦為黔中郡地。兩漢直到三國,均屬武陵郡辰陽縣地。晉代或為鐔成縣地,或為舞陽縣地,仍屬武陵郡。南北朝復為辰陽縣地,至隋朝改為辰溪縣地。唐垂拱三年 (687)改為渭陽縣地,後又改為招諭縣地,均屬錦州盧陽郡。五代仍為渭陽、招諭縣地,宋初劃歸麻陽縣,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改隸招諭縣,熙寧八年(1705)廢招諭,復置麻陽縣,屬沅州鐔陽郡。宋嘉秦三年(1203)高五寨司,屬思州軍民安撫使。元朝沿襲此制。明代洪武七年(1374)置五寨長官司,永樂碧眼(1405年),將竿了坪元帥府改置竿子坪長官司,分管苗寨,均屬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始獨立設廳(散廳),四十三年(1704)設置通判(流官),但土司並未廢除,開成土流並存。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偏沅巡撫趙申喬以土司田宏天不法,奏准裁革,不予襲替,至此土司制度徹底廢除。嘉慶二年(1797)升散廳為直隸廳,升通判為同知,民國2年(1913)改鳳凰廳為鳳凰縣。初為二等縣,設知事公署,置知事一員。民國8年改為三等縣,知事公署改為縣公署,設縣長。民國29年(1940)復升為二等一級縣,屬湖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7日和平解放,1950年4月21日成立鳳凰縣人民政府,隸屬沅陵專區。1952年劃為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湘西苗族自治區改為自治州,1957年在苗族自治州的基礎上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一直隸屬於湘西自治州
民 族
鳳凰縣是一個多民族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縣人口82604人,苗族31221人,佔全縣人口38%;1949年全縣人口15.63萬人,其中少數民族81400人,占總人口52.08%;1985年全縣總人口30.0133萬人,少數民族17.5899萬人,占總人口58.61%,其中苗族佔50.34%,土家族佔8.06%,回族佔0.15%瑤、壯、滿、黎、藏、侗、仡佬、水等民族共佔0.06%。苗族分布是大集中小分散,多數聚族而居,同姓為寨。山江區,臘爾山區,吉信區的大田鄉、火爐坪鄉、三拱橋鄉、兩頭羊鄉,阿拉區的落潮井鄉和城郊區的都里鄉為苗族聚集區。此外南華山吉信鎮、竿子坪鄉、廖家橋鄉、阿拉鎮、黃合鄉均有苗族聚居村,其餘鄉、鎮及縣城也有苗族雜居。土家族的分布是大分散小集中,主要散居在阿拉營鎮、新場鄉、茨岩鄉、七良橋鄉、木江坪鄉、橋溪口鄉、廖家橋鄉、吉信鎮、竿子坪鄉和縣城,其中有的鄉鎮中有聚居村寨。其他的少數民族的居住就更分散了。
清代以前,苗族男女服飾差別很小,一律是彩色斑斕布。上穿花衣下著百褶裙。包赭色花帕,穿船形鞋,佩帶各種飾。清康熙年間,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但此時上裝的式樣仍無多大差別,一律為無領滿襟。 名 勝
鳳凰地處湘黔邊陲,境內千山萬壑,森林茂盛,溪河交錯,溶洞棋布,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加之歷史上為湘西政治軍事重地,所以名勝甚多.
鳳凰古城
今日的縣城即元代的五寨司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改磚城為古城,同長2公里有餘,東北兩門的城樓至今仍保存完整,並有半壁城垣連接其間。清王朝不僅在這里設置直隸廳,鎮、道大員亦同駐廳城。嘉慶年間,廳城建有庵堂廟宇50多處,如今天王廟、城隍廟、閻王殿、關帝廟、文廟等屋宇猶存。城池依山而建,前有沱江流過,四周青山環抱。古代修築的10多條街巷,全用紅色石板鋪徹;沿河一帶的吊腳樓,顯得格外古樸。街旁綠樹成蔭,古建築星星點點,把整個山城點成一幅富有詩意的山水作品。
(萬壽宮):位於沙灣,舊為江西會館,建於清乾隆二十年間。前臨沱江水,背靠青龍山。院內的遐昌閣高聳,河邊的萬名塔拱衛。閣樓飛檐斗拱,建築古雅典朴,風韻別致。
(天王廟又名三候祠):在東門外觀景山麓,嘉慶三年修建。從東門井登山進廟,有石階100級,右側有三個台階,原各有一馬一夫,大小與真人真馬一般,工藝精巧。
廟內有大戲台,昔日常有戲班來縣演出,是城內一個娛樂場所。正殿有一尊高大的塑像,長年香火不絕。1911年11月鳳凰響應辛亥革命,田應會等曾在天王廟聚義。建國後戲台、神像、夫、馬均被拆毀。1962年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廟宇。
(文廟):位於登瀛街,系古代祀孔之地。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保存的大成殿飛檐翹角,蟠龍矯繞。朱漆金紋,浮雕飛動。
(朝陽宮):位於西門坳,舊為陳家祠堂,建於民國4年(1915)前有高大的門牆,粉紅色的牆壁上有12副浮塑。宮內是四合大院,頭門有一古式戲台,兩側有包廂,整個院落的門窗雕刻精湛,朱漆色繪,典雅富麗,宛如宮殿。
(八角樓又中青龍山):位於城東,「初日東升,晚煙未散,曉暉晃盪,紫氣滿城」。為鳳凰八景之一,名曰「東嶺迎暉」。
(奇峰寺):位於城外大街南側。「一峰突出平地,石蹬紆回;松蔭夾道,山頂有寺,江水縈同,四山環抱,秀氣所鍾」。為鳳凰八景之一,名曰「奇峰挺秀」。
(南華山):是縣城南邊屏障。「環城皆山,此峰獨竣;草深林茂,翠色千層,朝則薄霧籠青,暮則斜陽凝紫」。山頂過去有小庵,如今建有國營林場,設有招待所接待賓客。這是鳳凰八景的「南華疊翠」。
虹橋橫跨沱水,長50餘丈。「川平風靜,皓月當空,清光盪漾,近則兩岸煙村,遠則千山雲樹,皆入琉璃世界中。橋上徘徊,恍似置身蓬島:。這是鳳凰八景的「溪橋夜月」。昔日橋上有亭,店鋪林立,1956年拆除建為公路橋。回龍閣位於縣城東門外,閣下有一深潭,鳳凰八景的「梵閣回濤」就是指的此處。漲水時「兩溪合流,匯於江心寺下,紅黃異色,急流飛濺,觸石漩渦,隨風鼓浪,正如兩龍過峽」。
以上引自乾隆進士王家賓所作《鳳凰八景》。
奇 梁 洞:奇梁洞座落在七良橋鄉的七良橋村,距縣城6公里。吉鳳公路由此經過。清澈的溪水穿洞而過,流入沱江,洞長6235為,以奇、秀、幽、峻四大特色著稱。
洞口宛如巨龍張開大口,高56米,寬32米,青藤蘿蔓,參差披拂。洞內有畫廊、天堂、龍宮、陰陽河等景區。入洞後有一段溪流,溪中怪石嶙峋,爭奇斗怪,似蛇、似鱉、似鳥、似魚、似蚌、似雞惟妙惟肖。有一「荷花傘」酷似琉璃質荷花,據地質專家說已有幾十萬年歷史。
雲 霧 山:是一處鍾乳石畫廊。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蔽日,遊人至此,彷彿置身於一座森林公園。
天 堂:是一個神奇的世界。這里有兜率宮、靈宵殿、逍遙宮等景觀,但見觀音坐蓮,神仙雲聚,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龍 宮:七龍洞內七條青龍破洞欲出,珠寶宮中流金溢彩,太子廟上流翠飛紅,水晶廟里玉幡生輝。
陰 陽 河:兩溪相匯,冷熱參半,可盪舟漫遊出洞,真通後山魚梁洞進入沱江。
奇梁洞於1985年開始開發,遊人絡繹不絕。人稱此一景區收桂林、張家界奇景於一洞,鬼斧神工,使人如置身蓬萊仙境。
黃 絲 橋:古城位於阿拉鎮黃絲橋村,建於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鳳凰營通判馬懷章將衙署由鳳凰山遷至此處。稱新鳳凰營,是古代用兵要地,城牆周長686米,東西寬153米,面積0.29平方公里,牆道寬2.4米,牆高5.6米,有大小箭垛300個。設東西北三門,並建有城樓,城上有炮台兩座。此城保存完好,1983年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三 朵 朵 瀑 布
位於柳薄鄉禾排村。這里群山環抱,峽谷深溝,一團白練從懸崖處下瀉,隨風漫卷輕盪,似煙如雲,極為壯觀。瀑布落差高達236米,超過全國落差較高的浙江雁盪山瀑布(213米),民比最新發現的吉首德夯瀑布(231米)高5米,是全國落差高的瀑布之一。瀑布最低流量0.27立方米/秒,洪峰期流量達50立方米/秒。現正利用瀑布興建禾排電站。從電站至放水口共有1350級台階。
三潭書院
三潭書院在今吉信鎮。系縣人清貴州省署貴東兵道吳自發於同治十三年(1874)回籍省親時所建,因下臨羅布潭、楊柳潭、漆樹潭,取名三潭
書院。書院為四合天井,課堂宿舍左右對稱,畫廊曲欄前後連接。院外古柏參天,丹桂飄香。迄今已有110餘年歷史,部分建築物猶存。
天星山古戰場
天星山在禾庫鄉板吉門村境內,居萬溶江上游,海拔761米,三面環水,絕壁懸崖,高不可攀,唯西面與臘爾山台地相連,成馬鞍形,僅有一條羊腸小道直通山頂,形勢險要。清乾隆六十年(1795),當地苗民起義抗清,義軍以天星山為據點,與清軍浴血苦戰,堅守10月之久,後因內奸叛賣,全部壯烈犧牲。1980年被列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頂原有古廟一座,山泉一眼,還有民房水塘,如今房屋雖毀,遺跡猶存。
6. 鳳凰古城百科
您好,朋友~!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首批「中國旅遊強縣」之一的鳳凰縣縣城所在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4A級景區,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美譽。地理位置可概括為:「西托雲貴,東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邊」。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杭瑞高速公路(G56)與包茂高速公路(G65)交匯於此,209國道和湘黔省道從縣境穿叉過。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001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歷經300多年的風雨,古貌猶存。鳳凰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歷史人文、民俗風情、自然風光在此交匯,把湘西邊地文化、民俗風情展現淋漓盡致,透視後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遊人的魅力之精髓。
長沙火車站有到鳳凰古城的旅遊車。2014春節期間長沙到鳳凰的汽車價格和發班班次:早上7:30左右發車,中午1:00左右發車。單程150,往返260,無其他任何的費用。長沙火車站直達古城。機場到火車站有機場巴士,流水發班,大概是二十元左右,時間大概四十分鍾。
7. 鳳凰古城簡介
如果你想目睹真正的湘西風情,你不得不到鳳凰城(又名沱江鎮)走一趟。鳳凰城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鳳凰縣的縣城,它緊鄰沱江而建,吊腳木樓布滿山坡。這里是文學大師沈從文的故鄉,他曾在《邊城》中描繪過它素樸而迷人的風情。 鳳凰八絕: 1.沱江邊的菜場以及在河邊搗衣的女人。 2.沙灣的吊腳樓。 3.北門外沱江邊上的露天餐座。 4.哺育了沈從文、黃永玉的文昌閣小學。 5.黃絲橋古城。 6.文廟、三王廟、武侯祠、文昌閣、筆架城,查地圖可以找到。 7.黃永玉題字的理發店,師傅有推拿的絕活,專治落枕。 8.古戲台是當地畫家的聚會地。 住宿: 古城裡的的客棧很多,隨意入住,房價基本都在15元--30元之間。但多數來鳳凰的背包客選擇的,是地處沱江的江水轉彎處的家庭式小旅店,視角很好,視野開闊,價錢也便宜,一般是15-20元/床,看你睡幾人間了。而且大部分這樣的旅店衛生不錯,老闆本人就是一個不錯的導游,會告訴你不知道的山村古寨,住起來也感覺到很方便。 美食: 有名的特色菜就有很多,如血粑鴨、酸湯魚、牛肝菌炒肉、酸白菜豆腐湯、筍子炒肉、臘肉炒蕨菜、麻辣鱔絲、爆煙肉、麻辣雞丁,野菜的味道也很好,菜以酸、辣為主,令人胃口大開。 購物: 漫步在鳳凰古城青青石板街,各種特產及民族工藝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這里的織錦、蠟染、扎染、銀飾等做工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還有一些民間工藝品,如民間剪紙(虹橋旁邊有一位剪紙老藝人)作品,按圖案的復雜程度來定價格(2元、3元、5元等)。編織花帶,較窄的機械編織的5-7元,手工編織15-20元;較寬的機械編織10-15元,手工編織25-40元。 逛遍古城,似乎進入了藝術的殿堂,不光是古色古香的民俗建築、獨特的民俗風情,也由於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很高欣賞價值的民族工藝而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塊土地的神奇。 交通: 到鳳凰可先到吉首或者懷化,然後轉車到那裡。北京、廣州和上海方面都有直接到吉首和懷化的車。懷化到鳳凰古城大約4個小時,長途車票20元至25元;從吉首到鳳凰的中巴8元/人,10分鍾1輛,4、5個人最好包車,平均每人10元左右,1小時的車程。 在鳳凰縣城裡有很多的中巴、面的之類,所以在這里不用擔心等車什麼的,而且發車時間短。當然最好是坐中巴,便宜而且又快。街口還有出租自行車的,15元/天。但在縣城裡,步行是最好的選擇,走一圈個把小時就夠了。 2003年7月1日起「黃包車」(機動三輪車,城內1元那種)已經被政府取締了,代替的是的士,2元15公里起價。還有一個公車(觀光車)線路。(信息由鳳凰當地通韓工提供)。 回來時可到鳳凰縣城的各個定票點購票,這里的定票點很多,在鳳凰汽車站門口左邊就有一火車票定票處,那裡賣到吉首、懷化等地的火車票。 但這里建議不先到鳳凰,而是買到銅仁---阿拉營的車票,大概12元,60分鍾左右車程去看黃絲橋古城,再去南長城然後再到鳳凰,這樣可以避免走回頭路,節省時間。從南長城到鳳凰的票價是3元/人,30分鍾左右路程。 2003年4月28日,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開通了旅遊巴士。自此,張家界、鳳凰兩旅遊區客源互訪可以一車直達。
鳳凰古城介紹
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屬楚國疆域。在漫長的時代演變中,鳳凰曾屬不同的縣郡,名稱也多次的變遷,直至1957年才最後定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鳳凰自然資源豐富,山、水、洞風光無限。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3萬余畝,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面積達到98%以上。珍奇動、植物品種100多種,到處鬱郁蔥蔥,鳥語花香。奇梁洞被譽為華夏第二奇洞,集幽、奇、秀、峻的特點於12公里長的洞中,奇詭莫測,引人入勝。風光旖旎的屯糧山風景區,山形千姿百態,流瀑萬丈垂紗。風景名勝裝點鳳凰奇幻無窮的大地,給鳳凰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鳳凰山川秀美,更是人傑地靈,據不完全統計,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緒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間,這里就涌現出提督20人,總兵21人,副將43人,參將31人,游擊73人等三品以上軍官。民國時,鳳凰出中將7人、少將27人。當代以來,鳳凰人才輩出,涌現出一批將軍、高級領導幹部、作家、書畫家、工藝美術家。特別是隨著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的出現,鳳凰不僅聞名全國,而且蜚聲世界。
凰山城依偎著沱江,群山環抱,關隘雄奇。這里的山不高而秀麗,水不深而澄清,峰嶺相摩、河溪縈回,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牆下蜿蜒而過,翠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漁舟遊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鍾兼鳴,河畔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可謂天人合一。
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韻味獨特的鳳凰土話、別具一格的苗族服飾、苦辣咸酸的飲食習慣,還有原始戲劇活化石儺堂戲、地方風味十足的陽戲、散發著泥土清香的文茶燈,以及玻璃吹畫、蠟染、紙扎、苗族銀飾等格調清新高古的民間工藝,構成鳳凰獨具特點的民族民俗風情。
鳳凰古城現有文物古建築68處,古遺址116 處,明清兩代特色民居建築120多棟。還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條。保存完好的唐朝舊縣治黃絲橋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之一。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中國南方長城——「湘西邊牆」,成為國際國內關注的焦點。
8. 鳳凰古城詳細介紹
鳳凰古來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自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約5萬人口,由苗族、漢族、土家族等28個民族組成,為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鳳凰古城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
(8)朔州鳳凰古城山多高擴展閱讀
鳳凰古城主要景點:
1,北門古城樓
始建於明朝。鳳凰北面,俗稱北門城樓,本名「壁輝」。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元、明時為五寨長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移鎮竿參將駐防於此,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土城改建為磚城,開設四大門,各覆以樓。
2,陳斗南宅院
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位於古城內吳家弄一號,在東門城樓和楊家祠堂之間,佔地面積366.6平方米,由前進、天井、中堂及後進組成,為四水歸堂迴廊式院落,四周防火牆高深嚴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
9. 朔州的地形地貌
朔州整體是黃土覆蓋的山地形高原,自然條件復雜多樣,過渡性質明顯。
全市地貌輪廓總體上是北、西、南三面環山,山勢較高,中間是桑乾河域沖積平原,相對較低,呈倒「V」字結構。全市地貌劃分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個單元。山地面積為281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6.5%;丘陵面積364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4.3%;平原面積416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9.2%。
地勢形態朔州地處黃土高原,西北部是洪濤山山脈,主峰大貝山海拔1947米;西南是管涔山山脈,主峰黑駝山海拔2147米;東南為恆山山脈,呈東北一西南向展布,主峰饅頭山海拔2426米(為本市最高峰)。朔州盆地區屬大同盆地,為一東北一西南向的長條狀的半封閉盆地,地形較平坦開闊,平行於桑乾河谷的地面坡度為1/800~1/1000,垂直於桑乾河谷方向的地面由近山1/200逐漸減緩至1/1200,盆地最寬處48.5公里。盆地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低點桑乾河出界處(懷仁吉家莊一帶)高程為970米。山區和盆地的相對高差約1000米左右。
地貌類型根據成因及現代形態,自山區到盆地依次劃為:構造剝蝕(灰岩)中高山區、構造剝蝕(砂頁岩)及溶蝕(灰岩)低山丘陵區、沖洪積扇裙傾斜平原區和沖湖積平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