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鴨寮圍的夜的湘西世界

鴨寮圍的夜的湘西世界

發布時間: 2021-03-14 17:59:47

⑴ 沈從文的蕭蕭所表現的「湘西世界」人的生命狀態是怎樣的

一、生命形式的把握

沈從文自稱是一位「鄉下人」。他自幼在文化遺風甚濃的湘西鄉下長大,故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景觀,少數民族的血統,都形成了他日後風靡三十年代文壇而異於其他作家的獨有的文化底蘊。沈從文從古樸封閉的湘西鄉下走出來,來到現代開放的「文明」都市,湘西社會與現代文明發生著碰撞,這種歷史錯位給沈從文造成痛苦的心理反應,他的靈魂一直在鄉村和都市兩大生活層面上游盪。在都市,他的靈魂是壓抑痛苦的,只有將靈魂寄放在故鄉山明水秀的氛圍里,他才感到了舒展與自由。這種空間上的思索和對比,使沈從文對生他養他「充滿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織著野蠻與優美」的故鄉湘西,產生了深深的懷戀之情。這種感情在與對文明都市失望心態的對比中愈來愈烈,最終成為他把握藝術世界的視點。表露了他對都市生活的厭倦,對充沛旺盛、火辣熱烈、活潑新鮮的湘西生命的嚮往和尊重。可以說,沈從文是在湘西世界裡完成了他「生命形式」的基本類型,成為他反觀都市人生的一面鏡子。這一過程,反映了作家的道德標准和對人的價值的取向,寄託著他的愛憎和理想。
沈從文曾說過:「你們讀者中少數的少數,會越過那條間隔城鄉的深溝,從一個鄉下人的作品中,發現一種燃燒的熱情,對於人類智慧與美麗永遠的傾心,健康誠實的贊頌,以及對於愚蠢自私極端憎惡的感情。」這種思想情緒滲透他整個的創作歷程。促使他用藝術家的眼光和「鄉下人」的努力發掘出未經「文明社會」浸染的人類童年時代自然世界的美,人性的純。在作家筆下,人是自然的健全人,他們敢愛敢恨,敢生敢死,活的膽大包天,痛快淋漓;他們歌則大歌,哭則大哭,一切都活在明裡亮里,一切都顯得豪放庄嚴,充溢著原始的生命張力。無論是精力充沛、被婦人稱為一隻公牛的永不知疲倦的水手柏子(《柏子》),還是身體結實,情慾旺盛的黑貓(《旅店》),強壯如豹子的四狗(《雨後》),以及那些每天與狂波激流博戰,在沅水辰河上行船使舟的黑臉漢子,都在原始情慾和力的奔放中揮灑著生命的活脫。作家在這些原始的自然之子身上,寄託著他對這種雄強、自由舒展的生命形式的深深贊嘆和愛憐。這是一種與都市生命形式迥然不同的活潑向上、「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於人性的人生形式」。有著濃濃的湘西地域特色,是一群在湘西山水間飛躍、跳動的精靈。
對「生命形式」的把握,是沈從文湘西小說創作的主線,這種把握不是片面、凝滯的,而是與大自然和社會現實環境的變化融為一體。讀沈從文的作品,始終能感覺到一種流動的情緒,帶你走進湘西的過去和現實,走進自然和社會。一方面,沈從文是在時間的流動中,緊緊把握住生命跳動的主脈,這就是湘西社會由原始、封閉、古樸走向現代文明過程中,生命形式的變化。這種歷史進程中生命形式所表現出來的無奈和變異,也寄託著作者深深的憂慮、惆悵和嘆息。另一方面,沈從文又是在大自然空間的變幻中,通過人與自然的交融、人與人、人與自然愛的故事把生命形式的灑脫渲染和弘揚。這兩方面又是相互交織。以歷史為經,以自然為緯,把湘西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幅幅生活畫卷活脫脫地呈現出來。《雨後》里在山坡上相愛的四狗、女子;《夫婦》中在草垛里野合的鄉村夫婦的行為,都是悖於現代文明社會的道德規范的。但作家就是在這樣一幅人與自然交融、情與欲合一的畫面中把握到了故事中自由生命狀態下生命形式的光彩。它超越了一般的倫理拘束,顯現出生命存在的真、赤誠和愛戀來。這種行為是原始的,本能的,但又是蓬勃、健康的。不乏生命飛動之靈氣。雨後散發著生機的原野、新娘頭上的野菊花,都是人性自然生命力的象徵,是超越「生命」本能而上升出的一種對生命形式的把握。是熱烈的原始生命形式。表明在未開化,封閉的湘西世界裡,生命初級形式的自然流露。表現了作家對保留在湘西鄉下人身上的自然人性的贊美。並以次反觀都市裡虛偽的兩性關系。
置身於現代文明大環境下,湘西不會是永遠封閉、遠離塵世的世外桃源,外部社會點點滴滴的滲透,影響著鄉村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在狀態下的人在外來變化的影響下只能發出無奈的嘆息。這種人生形式在作家筆下就多少有了些許悲劇的意味。作家感嘆到:「你們能欣賞我故事的清新,照例背後隱藏的熱情卻忽略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朴實,照例那背後隱藏的熱情卻忽略了。」作家的筆端始終傾注著一種悲愴的情感。他清醒認識到湘西社會處處呈現著「人性美」卻又充滿著苦難而又無法擺脫命運陰影的社會現實。小說《三三》中,少女三三在如畫的風景中守著一座依山傍水而建的碾坊,忙活生計。雖然辛苦,然而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許多人生活還從容,而為一堡子中人所羨慕的。」這種從容、平靜的生活,由於一位城裡年輕人的到來而被打破,美麗單純的三三與城裡人產生了微妙的感情聯系。小說的結尾,城裡的青年病死了,滿懷著希望去看城裡人的三三和母親惆悵地回了家,回到了從前「從容」的生活中去了。一場情感的波動迅即地平息了。然而,三三真能「從容」的生活嗎?城裡青年帶給她對外部世界的幻想,能讓她一如從前那樣無憂五無慮。活潑快活嗎?不能不讓人生出隱隱的擔憂。這種天性善良的湘西邊民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痛苦,在《蕭蕭》顯示的更充分。給人做「童養媳」的蕭蕭,只是由於偶然的原因她生了男孩,而不是她命運自由發展的結果。這種已不能自由發展的生命形式,表明在外來因素的影響下,健康自然的人性已面臨社會環境的挑戰。字里行間飽含著作家的巨大悲痛和擔憂。作家已經看到了湘西兒女對自己命運的覺醒和抗爭。《丈夫》中的鄉下農民把大把的鈔票扔在地上,領著妻子回家;《貴生》中逆來順受的貴生,在得知相愛的人被王爺霸佔以後,終於放火燒了雜貨鋪……在作家的代表作《邊城》的姐妹篇《長河中》,主人公渴望把握自己命運的覺醒和抗爭,有了更深層意義上的表現。《邊城》是一幅美妙的人物風景畫,自然風光優美的茶峒,一切是那樣的平靜、和諧與平凡。茶峒的山水、竹篁、黃昏、月夜,「如山頭黃麂一樣」乖巧天真的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一派純真,身體發膚都膠注在自然美中,儼然自然處子。但溫和平靜的人物和風景,卻沖淡不了綿延不斷的、平凡的讓人難受、讓人心痛的悲劇氛圍。翠翠的父母由對歌而相愛,卻不能結婚,終成悲劇。翠翠的誕生不僅是母親生命的延續,也是母親悲劇在另一種意義上的延續。這種悲劇的疊演,何其不同又何其相似?善良、淳樸的老船工「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於本身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裡生活下去」。許許多多的問題在糾結著他蒼老的生命,而最終讓「碾坊」擊倒,在雷雨之夜離去。無論怎樣的良善和於世無爭,卻難逃命運的派定。翠翠渴望著純真的愛情,她在等二老回來,「這個人也許永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湘西人就是在這種渴望等待中默默地與命運抗爭。這是一種湘西命運的悲劇。
在《長河》里,這種渴望已發展成為一種靈魂的騷動和吶喊。《長河》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寫實,它記錄了抗戰前夕湘西社會的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主人公面對外部環境沖擊,情緒的波動和淳樸生命形式的變化。同樣是活潑純潔的少女夭夭,飽經生活磨難的老水手,他們身上同樣散發著淳樸的人性美,但這種美已經帶上時代的烙印,而有別於《邊城》里的翠翠和老船夫,三黑子已經在渴望有一天對世界的支配權。從《邊城》到《長河》,實際就是一種象徵,影射出湘西從一個關閉的、充滿原始習俗的自給自足的鄉村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歷史進程,生命形式的變化。沈從文一直是以一種矛盾的心態在關注著這種變化。一方面,他贊嘆自在狀態下淳樸、健康的生命形式,對外部環境沖擊下人性的變異表現的憂慮和惆悵;一方面,又對在湘西自然中「靜態」生活、對歷史和社會變化毫無反應的淳樸善良、蒙昧自足的人性寄予深深的同情。這種矛盾,是湘西社會發展的矛盾,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矛盾。
許多人都有同樣的看法,即沈從文的「湘西世界」是他作為另一世界的否定形象而設置的。他對生命形式的把握也始終是以都市生命狀態為對照的。將《邊城》與《紳士的太太》,《柏子》與《八駿圖》放在一起比較,這種對照就非常鮮明。一邊是一個充滿勃勃生命、純凈、誠實、友愛的世界;一邊是人性泯滅、骯臟、充滿著欺詐的昏天黑地。顯然,這是以未被「文明」浸染的古樸民風,對都市上流社會道德風氣的反抗,是讓人性反歸自然,反樸歸真,這也是他揭露社會的最終目的,是把握「生命形式」的真正意義所在。作家企圖用他精心構築的「湘西世界」里健康、淳樸、充滿活力的生命形式來救治虛偽、怯懦、自私的民族老化症。盡管,已被歷史證明此路不通,但不可否認作家的真誠和這種生命形式的獨有魅力。「好看的都應當長遠存在」。這種為歲月沉澱下來的生命形式所呈現的人性美也是長遠存在的。
二、自然美的建構在沈從文精心構築的湘西世界裡,生命形式的把握是在湘西這塊特定的地域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湘西世界的生命形式所呈現出來的至真至善的人性美與自然美交相輝映,形成了沈從文小說中獨具特色的景觀。如果說人性美是他著力表現和把握的核心,那麼自然美是其突出的特徵。在作家的筆下,自然不僅是美的,也是度量人性的標准。從這個角度看,沈從文的湘西小說世界,實際上是作家著力表現的自然美的世界。
他的湘西題材的小說多數敘寫的是下層社會的日常生活現象,他把視點始終對准湘西的水手、士兵、妓女等貧苦大眾。描摹這些自然生命在這片多情山水中的生活、勞動和生命的繁衍。他的湘西自然世界,是一幅清新明麗、美麗生動的風景畫,揮灑著活力的健康人性則是這道風景中跳動的精靈。他的湘西自然美的世界,為人而設,為人而置,帶有奇幻風光的景色是保持著原始形態生命的生活空間,這里的生命與這片山水渾然為一,山水便也充滿了感情的成分和生命的活力。湘西人與湘西風光疊合在一起,在這片自然山水中實現了自己的生命,生命又在自然中轉活,這也是作家對湘西這片土地上生命形式的真正感情。人與自然合一,生命力與自然力的合一,才是這片山水奇異、新鮮的真正原因。
在作家湘西小說自然美的建構中,湘西的山水之間始終浮現著人的靈魂。小說《長河》中,作家是將人與桔樹的生命都視作湘西土地的自然產物,人樹共存的歷史便也有了潛源。人樹已渾然成為生命的一體。作家寫桔樹「樹不甚高,終年綠葉濃翠。仲夏開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後,綴系在枝頭間果實。被嚴霜侵染,丹朱明黃,耀人眼目,遠望但見一片光明。」(《人與地》)這樣一幅美麗的圖畫,既是寫樹,也是寫人,是人格的一種象徵。人與樹已經交織在一起,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形成茁壯、熱烈、向上的湘西生命特質。
在沈從文建構的自然美中,山水一體,是作家筆下常寫的對象,這是湘西生命生活的空間。在作家的筆下,湘西的山是秀拔、峻峭的、孕植著生命的厚重,湘西的水清澈、透明、緩緩流動。在這種環境中生長的湘西人,性格中既有山的堅實剛強,又有水的柔婉與純凈。這種山水構成了湘西特有的自然美境和人物氣質。他的許多交織著愛和美的故事都是在山水之間發生的。在《邊城》里,作者這樣寫茶峒「憑水依山築城」,「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著一戶單獨人家」「靜靜的河水即或深到不能一籬見底,卻依然清澈透明」,翠翠為清山綠水沐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這里的山水不僅以富足的資源養育了人的生命,更以其天資的美麗陶冶著人的靈魂。《邊城》的主人公四時都在享受著山水所賜予的生命和靈氣,表現出至純至真的美,已經與山水融合在一起。《三三》、《長河》等小說中我們同樣能觸摸到山水交融所體現出的美感。
沈從文的筆下,自然美總是在動靜相依中建構起來,這實質上是動靜結合所構成的流動美。《長河》里的老水手一生沉浮,劫難中妻兒喪亡,回到楓木坳時已白發蒼蒼,歲月帶走了他的青春、他的夢想、卻沒有帶走他純真、質朴、善良的人性。就象他居住的祠堂前的老楓樹,到了秋天,葉子「鍍上一片黃、一片紅、一片紫」,在「太陽光溫和中微帶寒意」,卻「越發清疏而爽朗」。歲月長河無情流逝,在老水手身只有仁慈、寬厚的自然本性是不變的。在這里,一動一靜,讀者在默默中感受著歲月長河的流淌。
在沈從文的作品中,樹經常是他富動於靜的描寫對象。楓樹、柏樹、桔樹……皆從土地中獲取養料,從太陽取得光熱,風雨摧它不折,進入冬日,也那般清疏爽朗,有「無可形容的靜美」。這種靜美,飽含著生命、力量和希望,它已融入湘西人的血液之中,與湘西的自然山水合而為一,這也是沈從文作品中自然美構成的全部表現。
在作家的筆端,故鄉的山川風物美麗充滿生機。碧藍的天空、蒼翠的山林、清澈的河水、竹篁的鳥鳴,夕陽下的渡口……無不傳達出一種自然世界裡充滿桃源風光的意趣,飽含著作家對故鄉的熱愛。春日香花山草,開遍山野,秋則桔柚滿園,香馥醉人。那茶峒、沅陵、辰河,風光旖旎、景色宜人,猶如宋代山水畫一般。沈從文注意到這種自然景觀給他的小說創作中注入的生機,因此,他反復強調,故鄉的山水給予人的特有的教育,即使人能夠具備足夠的感悟力去對大自然和人生觀照透視。他不但透視大自然的生命律動,而且去反觀都市文明這一生活層面。在反觀的過程中沈從文愈加感到了湘西人民在這片原始空間中對生命力認識的透徹,而都市文明的一切抽象概念,則無不蒼白和乏力。作家對自然給予他的人生的感悟也就珍愛有加。他說:「盡我到陽光下去認識這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萬江百物的動靜」。「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系」。這種在大自然中對生命力的感悟,使作家接近人生時「永遠是藝術家的感情,卻不是道德君子的感情」。正因為一切從藝術家的感情出發,作家才對湘西的生命形式傾注了巨大的熱情。因為這樣的生命是得天地靈氣而獨秀的。在他的湘西世界裡。湘西生命與湘西自然融為一體,成為永恆。這也是沈從文自然美構築的真正價值。
作家筆下的湘西世界,凝集著作家心中的惆悵和痛苦,欣悅和希冀。作家用秀麗的文字表現他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山水和生命,依戀、熱愛之情躍然紙上。字里行間對本民族發自心底深處的隱痛,令人掩卷長思。沈從文看到了歷史演變的無情規律,他所眷戀的湘西邊地樸素的人性美,總在不斷遭受現代「文明」的洗刷和吞噬。他始終處於人性美被毀滅的顫栗之中。但他沒有看到一種新的人與人的關系,正在當地中國的土地上生長,他無法找到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徑,這是沈從文的片面。盡管如此,沈從文作為一位真誠的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現代作家,他的作品和人格贏得了人們的贊譽,他構築的「湘西世界」業已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道永恆的「風景」。

⑵ 論沈從文小說的湘西世界 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寫

HENDUOFAGMIAN

⑶ 沈從文筆下湘西世界是理想的還是現實的 為什麼

我認為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是作者理想的世界,但是來源是現實的。所以我們不能絕對地說,是理想的,或者是現實的,兩者兼而有之。但理想的成分多些。

⑷ 以邊城為例,論述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

沈從文對中國現代文學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從作品到理論構建的"湘西世界".如詩如畫,恬靜淡遠,風格獨具的"湘西世界"是沈從文獨特的功利原則和美學觀的顯現.作者生命賴以生成的那一方偏遠的水土養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而都市文明的虛偽勢利的現實又撞破了其夢幻.這是沈從文構築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動因.<邊城>是沈從文湘西小說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優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現.<邊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頌歌.作家所著力表現的是一種超越"自在"的"自為"性的生命形態.在"邊城"里,人與自然諧和統一於生命完美的形態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對於自由愛情的幻想和追求,則體現了他們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純粹神性,表明他們是新一代湘西古樸人性的繼承者.

以《邊城》為例,《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撐他所構築的湘西世界的柱石。他通過一個古樸曲折的愛情故事表現了對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我們從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的總體的大敘事的角度考察《邊城》,則不難發現他的真正的命意在於建構一個詩意的田園牧歌世界,支撐其底蘊的是一種美好而自然的人性。從《邊城》中,我們看到沈從文筆下詩畫般的湘西世界,自然山水滂沱而又秀美,人們單純而又勇敢,沒有貧富、地位之分,均以誠摯為美的,以親善為人之本,使讀者置身於溫馨的世界,這種描寫手法本身就是對爾虞我詐無情的鞭撻。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寶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原始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狀寫湘西自然之明凈,目的在於襯托湘西人清水般的心靈。他筆下的湘西風情與現實中的都市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

⑸ 閱讀沈從文的邊城,結合蕭蕭看看作家寫出了一個怎麼樣的湘西世界

邊城盡管美好,然而也有了「碾坊」與「渡船」的比較,這是資本主義文內明浸染下地方。《蕭蕭容》里邊的蕭蕭盡管幻想、羨慕過女學生,終究還是和他的小丈夫結了婚,並在他的兒子十歲時為他接了一個大媳婦。沈從文執著於描寫湘西世界中的常與變,寫出了一個看似靜止,實在在工業文明浸染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的湘西世界。

⑹ 求一篇關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的文章

第一篇人嚮往的是什麼?

一片樹林、一片大地、一個藍天,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當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一座小屋、一個村莊、一個城鎮……一個步伐、一輛自行車、一輛轎車……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在進步還是在退化?人手所創造的不知道得否滿足於他們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當你貧乏的時候,追求的是財富;當你動盪的時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這個時代,繁華的城鎮里高樓拔地而起、街道上車水馬龍、行色匆匆的人們在忙碌中建設著社會的發展。這景象本應符合人類的追求,但經歷過農村生活的城鎮人們卻開始嚮往農村的環境。這似乎有點矛盾,從落後的農村到發展的城鎮,從發展的城鎮又到落後的農村。

《邊城》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副畫面:「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隻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在如今,城鎮的物質建設雖然顯得騰飛發達,但是在建設的背後又顯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壞。就像自然環境,是那樣的污染不堪:樹木被伐、空氣乾躁、雜訊不斷、垃圾成堆。這樣的環境,使人的身心受了嚴重的壓抑。所以,人又是那麼嚮往農村那種清靜、舒暢的生活空間。或許這也是《邊城》作者的思路。

並且在現今的時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顯得是那樣的陌生和功利。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捲入你爭我奪的潮流當中。在建築物空間越來越狹小的同時,人與人的心靈同樣顯得狹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與人來往的途徑是那樣的便捷,但人的溝通卻是那樣的艱難。一道牆,不單是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居住場所,也同時隔絕了人心靈的來往;一扇防盜門,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闖入,但同時也囚牢了自己與外界的聯絡。

而在《邊城》裡面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在寫到主人公翠翠的時候是:「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文章在寫到掌管水碼頭順順時說:「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為人卻那麼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說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又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實如小公牛……豪放豁達,不拘常套小節……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而更讓人稱奇的那隻小狗也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隻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為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著拖船攏岸。」

「美麗總是令人憂愁」。《邊城》作者在給我們展現這一幅人與自然相得相融,優美和諧圖畫的同時,卻又流露出一副面對人生悲涼命運的無奈與困惑的面孔。

本應該是圓滿美好的家庭,在母親與父親相聚不得志而前後離世下,翠翠從小就過著與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他們的孤單與悲涼時不時的涌流心頭。「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後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陽燒成桃花色的薄雲」、「聽著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幾薄薄凄涼。」、「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為一隻渡船與一隻黃狗,唯一的親人便只那個女孩子。」其中,還讓我們看到不幸的是,作為「水鴨子」的大老卻在水中淹死;以歌聲讓翠翠的心飛翔的二老卻離家出走;與翠翠朝暮相處、形影不離的爺爺,又在雷鳴夜晚中悄悄離世……這一切的發生,猶如一個個巨石壓抑著翠翠幼小的心靈。在《邊城》結尾,作者想通過二老「也許明天回來」來點燃翠翠心靈的一時希望。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又豈不是給她一種無限的困惑、迷茫。一個從小就遭受人生悲慘命運的心靈,本想尋得一處關愛、拯救的歸宿,卻一直得不到實現。這也豈不成了許多人的寫照?

《邊城》作者沈從文所流露的這些思想,無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處。

在這里,也讓我想起兩句話,作為結束:



「我們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懷中,便不會安寧。」——奧古斯丁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耶 第二篇《邊城》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沈從文小說的代表作)。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邊城》以清末時期的湘西茶峒地區為背景,以「小溪」渡口為起點,繞山岨流的溪水匯入茶峒大河,展開了曠野渡口少女「翠翠」與山城河街「天保」、「儺送」兄弟的動人愛情故事。沈從文先生極為優美而流暢的語言文字,如詩如畫般描繪了白河沿岸恬靜幽美的山村,湘西邊城濃郁的風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做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處不朗然入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這些充滿了自然真朴與生息傳神的描寫,給人以極美的享受。 隨著故事的展開,《邊城》描述了河街繁華祥和的碼頭市井,湘西淳樸厚道,善良篤信的世道民風。河街雖有「一營士兵駐老參將衙門」,有地方的「厘金局(稅收征稽)」,卻彷彿並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處是一片繁忙的勞作、古樸的店鋪、悠閑的生活景緻。「船來時,遠遠的就從對河灘上看著無數的纖夫……帶了細點心洋糖之類,攏岸時卻拿進城中來換錢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雞,養兩只豬,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環,帶兩丈官青布或一壇好醬油、一個雙料的美孚燈罩回來,便佔去了大部分作主婦的心了」。河街上,就連妓女也為世風所感,「永遠那麼渾厚……盡把自己的心緊緊縛在遠遠的一個人身上,做夢時,就總常常夢船攏了岸,一個人搖搖盪盪的從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邊跑來」。這些客觀生動的描寫,反映了沈先生鳳凰縣生活的深厚基礎,當年對「河街」生活細膩的觀察,對湘西民俗風情的諳熟,直觀與遐想的特寫抓住精彩的瞬間,給人以鮮活的生活場景。「河街」上雖有三教九流,以及「纖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層的民眾,但做為當年「新文化」的傑出作家,也許是為了愛情主題,未提及階級對立或社會矛盾。 我們雖然僅僅是從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個遙遠的時代,未必真悟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但《邊城》卻是沈先生描述的類似於陶淵明筆下的現代「桃花源」,與當時「爭亂」的外世隔絕,從中不難看出沈從文先生對和諧美好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邊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純潔美麗的化身,是《邊城》美好的靈魂:「爺爺」老船夫是淳樸厚道卻也倔強的老人,他為翠翠美麗而自信驕傲,為了翠翠嫁一個好人家,他不計地位的貧寒低賤,內心凄苦憂慮與責任自信交錯。前清解甲流落軍官「順順」憑著一些積蓄經營木船,事業興旺發達,又因大方灑脫,仗義慷慨,誠信公道,被眾舉為「掌水碼頭」一方豪傑紳士。他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受父親江湖風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錘煉,皆成為江湖「岳雲」式聰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鴨」的競技後,兄弟二人心中都是與翠翠一見鍾情,深深愛上了美麗的翠翠,「二老」儺送為追求翠翠寧可要條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與翠翠提親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馬路」,「車路」推辭中,決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執著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後,毅然甘願站在月夜山崖上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 《邊城》是一幕愛情的悲劇,看似文字輕松酣暢的流淌,實則筆墨濃暈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愛情悲劇的美麗。沈先生筆下的妙齡翠翠,細膩的再現了一個少女春情朦朧的心裡變化,生動的刻畫了少女羞澀的恍惚與冷漠。由於從未有過母愛和做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獨的翠翠面對痴心愛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沒,躲避推脫,終於憂郁等待竟是一場悲劇。山崖上再也聽不到天保和儺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渦中溺水身亡,儺送悲痛之際又不願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遙遠的「桃源」地方。在這令人心碎的時刻,爺爺在吃了掌水碼頭「一悶拳」的怨恨後,那個暴雨雷鳴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終於倒塌,翠翠唯一的親人,辛勞一生的老船夫在睡夢中帶著憂慮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楊馬兵等人述說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個晚上,可是那如歌的歲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邊城》的結尾也揮灑的十分悲壯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個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沈先生詩歌般精妙的幾筆點綴,給人留下了悠長的惋惜和無限的牽掛期盼。 2.讀沈從文《邊城》之隨想 昨晚看完了沈從文的《邊城》,說不出的感覺,心裡好像有點堵。慶幸自己生活在今天——一個可以不必再壓抑情感、不再那麼緩慢的時代。當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靜的自然風光和純朴的民風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為邊城的一員,呼吸著那裡純凈的空氣。 其實,了解一個社會的生存狀況,從男女之間的婚戀關系中最可明晰,雖呈現的是男女間的關系,可暴露的卻是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狀況。男女間那源於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間隔著整整一部人類的艱辛歷史。 美麗的邊城,由於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其實還是一個人性受束縛程度較低的環境,可是,我們依然從生活在那裡的人們身上感受到深刻的歷史痕跡——那已經深植於中國人血脈中的痕跡。 翠翠,一個青澀、情竇初開的女孩兒,她的羞澀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卻是中國幾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個女人血液中的沉澱——是的,是經濟文化的產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屬於東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類社會的產物,而非動物的本能。——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脈中的面對男性的自卑,那壓抑真實感情、等待幸福降臨的被動,都是人類幾千年歷史所賦予女性的性別特質。 那位深愛著孫女、渴望孫女能夠得到幸福的善良、可愛的老船夫,亦無法跨越歷史和時代所賦予他的局限性。為了孫女的親事,他內心所呈現出的渴望、焦慮、自尊、自卑、掩飾、吞吞吐吐、欲說還休、矛盾、掙扎——是那樣令人痛心和無奈。是的,他豈是在與自己的內心斗爭?他是在與整整一部人類歷史較量,他怎能超越時代給孫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最後,老船夫帶著一生巨大的遺憾走了,他無法把握女兒的幸福,亦無法把握孫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還能有第二條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嗎? 其實,這豈是發生在一個邊城的故事?這難道不是中國幾千年來天天在發生的故事?那坐在溪邊高岩上默想的又豈是翠翠?那難道不是千百年來無數渴望幸福的女人? 是的,誰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誰又能跨越歷史享有不受時代束縛的幸福?——男人與女人的真正相遇,中間真的是隔著千山萬水、隔著一部厚重而艱難的人類成長史。可那樣的一天真的值得期待、值得嚮往,因為,那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那是人類走出歷史陰影的日子,那是人類不僅在物質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豐盈的日子——盡管路還很長,但值得人類不竭地追求和嚮往。 忽然就被那些大膽直白的、洋溢著青春喜悅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間那一點不古典、一點不含蓄的「我愛你」深深打動!竟至要流淚了——因為想到了翠翠。 第三篇如夢的畫,凄美的情!----《邊城》讀後感 2010-11-23 17:04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風雨,或許生活仍將在平淡中繼續。那剛剛萌發的愛情的念頭,或許還要在曲折中進行。然而就是這場風雨帶走了渡船,也帶走了翠翠唯一的親人----祖父。或許他就是為這里的渡船而存在的吧,所以當渡船被沖走時,作者給予了他們倆相同的命運。生命就是這樣,總會有消亡,也總會有繼續。老船夫的渡船被沖走,新渡船又會出現。也如繼承了祖父遺志的小孫女一樣,仍然在做著擺渡人的事情。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眾多鮮明的人物,甚至純真的愛情也只是剛剛萌芽,而沒有熾熱的火焰。就在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裡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間的溪水清流婉轉,如天上的白雲輕飄悠然。但卻是生活的真諦。 他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凄婉的悲壯。 美麗的湘西鳳凰的風景是動人的,山城鳳凰,山水環抱,靜靜的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記數,常年深翠綠色的細竹,逼人眼目。 生活是活動的,圖畫是靜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圖畫供以人欣賞。 農村山城似一幅靜止的圖畫。千萬年不變,生活在裡面的畫中人,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畫中的一切,於畫外的人永遠充滿嚮往。 因為愛,祖父操勞一生,當生命結束時,心中充滿了掛念;因為愛,少女重新對生活有了詮釋,有了希望;因為愛,哥哥選擇了離開,以成全弟弟那份真摯的感情;因為愛,弟弟去尋找那個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愛,她從此守著渡船,守著那個心中日日夜夜盼望歸來的男人。 生活不是圖畫。生活需要流動,到了冬天,那個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中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茶峒。 凄涼樸素,憂傷結束了。所有心思浮動,所有山川日月沉靜入畫中,凝結畫中。

⑺ 在對湘西世界的描寫中,沈從文關注到社會現實的作品有 A《蕭蕭》 B《丈夫》 C《牛》 D《邊城》

《邊城》是沈從文的作品,其他不是

⑻ 如何看待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園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
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小說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小說,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雖身處於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廟供奉的是「人性」(《習作選集代序》)。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徵於一體,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幹凸出,單純而又厚實,朴納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彩。整個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生命的哲學思考,如他那實在而又頑強的生命,給人教益和啟示。
沈從文創作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一種是以都市生活為題材,前者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後者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其筆下的鄉村世界是在與都市社會對立互參的總體格局中獲得表現的,而都市題材下的上流社會「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燭照下獲得顯現,正是他這種獨特的價值尺度和內涵的哲學思辨,構起了沈從文筆下的都市人生與鄉村世界的橋梁,也正由於這種對以金錢為核心的「現代文學」的批判,以及對理想浪漫主義的追求,使得沈從文寫出了《邊城》這樣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過湘西兒女翠翠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塗的人生,寄託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

鳳凰,了解鳳凰,是從沈從文開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國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沈從文先生誕生在鳳凰古城中營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從文先生曾任清朝貴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於同治五年(1866年)購買舊民宅拆除後興建的,是一座火磚封砌的平房建築。四合院分前後兩進,中有方塊紅石鋪成的天井,兩邊是廂房,大小共11間。房屋系穿斗式木結構建築,採用一斗一眼合子牆封砌。馬頭牆裝飾的鰲頭,鏤花的門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築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築特色。二十年代就蜚聲文壇,被譽為「中國第一流的現代文學作家,僅次於魯迅」(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著《沈從文論》)的沈從文先生在這里度過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童年。

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闖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寫作謀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國公學任講師,兼《大公報》、《益世報》等文藝副刊主編;1931年至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講師;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編全國中小學國文教科書;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學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任文物研究員;1978年至198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任研究員。沈從文先生的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侯選人。沈從文先生不僅是著名的作家,還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他撰寫出版了《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等學術專著,特別是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影響很大,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故居於1991年被列為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拔款進行了整修。故居現陳列有沈老的遺墨、遺稿、遺物和遺像,成為鳳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觀之一,每天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⑼ 沈從文在《鴨窠圍的夜》中寄寓了什麼人生感喟

通過作者旅途中夜宿鴨窠圍時一夜間的見聞和思緒,描寫了湘西地介紹出處理解文章內容區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獨異的人生形態,寄託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鴨窠圍的夜》是沈從文20世紀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記》中的第三篇,與全書有著一致的感情基調。1934年沈從文回鄉看望病重的母親。他和張兆和商定寫信報告旅途的情況,這些書信後來結集為《湘行書簡》,沈從文的《湘行散記》正是根據這些書簡寫成的。

沈從文作為有著苗族血統的湘西作家,用一支有靈性的筆,突出地表現湘西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浸潤著原始民風的特殊人生形式,描繪了湘西下層人民永遠用血淚打發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運;同時也描繪了他們為生存、為實現其人生權利與尊嚴所作的努力。

(9)鴨寮圍的夜的湘西世界擴展閱讀

《鴨窠圍的夜》就結構層次來看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開頭兩個自然段):寫陰歷年前某天夜晚,航行在沅水上的渡船泊於鴨窠圍岸邊,水手歇夜,以及湘西特有的吊腳樓景觀。

第二部分(從「河面大小船隻泊定後」至「灶中正火光熊熊」):透過作者的想像,敘寫水手們到岸上吊腳樓吃「葷煙」或烤火歇息的情景。

第三部分(從「鄰近一隻大船上」至「也是很顯然的事了」):由鄰船一位水手的舉動引起回憶,「溫習」了十五年前自己經歷的同樣的情形。

第四部分(最後三個自然段):寫午夜時分水面上漁人「趕白」的古怪聲音及由此引發的對湘西人歷史命運的思考。

本文體現了作者獨到的藝術表現手段和美學追求。本文在記人、敘事、狀物、寫景時,沒有舍棄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態中充滿生命活力的元素,文章中吊腳樓中男子吃葷煙的情景,樓屋中的場面,水手和婦人短暫相聚構成的「一幅圖畫」,都被作者不加修飾地、傳神地記錄了下來。作者的追求是「始終保持那個物性天然的素樸」。